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摩洛哥行 - 第一天 Marrakesh(感謝電小二2012/12/26的錯愛)
2012/12/17 03:28:18瀏覽3235|回應7|推薦51

Marrakesh tirsdag 20. november 2012

機場離我們所住的旅館不遠,車程約十五分鐘。沿路依然可見相當多的摩洛哥國旗飄揚,想必是兩天前國慶日剛過,還未完全卸除。可惜我們所搭乘的航空並非天天有班機到馬拉喀什,不然我們一定會提前出發,體驗一下摩洛哥的國慶日。

就像很多北非的城市一樣,馬拉喀什也有老城與新城兩個主要的區分,兩者之間有高厚的城牆分隔。我們所訂的旅館位於老城區(Médina阿拉伯語),車子無法駛入,司機將車停在城外後,拖著行李帶領我們進城,穿越迂迴曲折的重重小路,來到一個死巷口,掛著Riad Mouna招牌的門前。

當我們走進這窄小不已的死巷時,不禁疑慮旅館的住宿環境。等深鎖的低矮大門敞開、我們入內一瞧後,驚覺屋內猶如世外桃源般,別有洞天。

(此三張相片來源取自:http://www.riadmouna.com/ )

司機告訴櫃台服務人員有關我護照的問題後,服務人員立即拿出現金給他去處理;之後帶我們至二樓的房間先放置行李,住宿手續則等領回我的護照後再辦。緊接著,他親自為我們介紹三樓的蒸汽浴設備,如果要按摩的話,必須於一小時前事先預約。最後跟他上頂樓陽台,是用早餐的場所,此外還有個小水池,兩張籐製的躺椅,盛夏的熱天泡水後可躺下神遊,現在的水溫則太低了點。

為我們介紹完環境後,他突然問我們:「要不要喝杯茶還是咖啡?」摩洛哥的國家飲料以薄荷茶聞名,艿瑪曾泡給我喝過。「薄荷茶,」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嗜喝咖啡的老公也跟進。於是櫃台服務人員走進頂樓的廚房,親自為我們泡茶,端上之後就讓我們在陽台享用,下樓忙去了。

摩洛哥人喜歡甜食,薄荷茶裏往往加了很多糖,但這杯茶的味道挺好的,不如我們想像中的甜。正值品茶之際,馬拉喀什市主清真寺Koutoubia的尖塔叫拜樓(minaret),突然傳出召喚信眾禮拜的呼聲,隨後城中所有林立的叫拜樓,亦如回音般地羣起響應,加上現代採用擴音器,呼喚之聲如雷貫耳,令我訝異不已。

妳從沒聽過嗎?」老公笑著問。「沒有,」我回答說:「畢竟這是我第一次到阿拉伯人的回教國家嘛!」說到我第一位接觸的阿拉伯回教徒朋友,應該是在歌德學院結識的瑞荷。當年伊拉克出兵攻打科威特,她和家人離鄉背井遠赴德國躲避戰火。我和她及其西班牙室友三人,常聚在她們倆的寢室一起吃晚飯;每每談話到一半,只見瑞荷安靜地走到衣櫃,拿出一個小紅毯,朝回教聖地麥加的方向鋪好,在洗手台略微淨身,然後就開始伏地禮拜起來。當我聽到叫拜廣播時,此情此景突然湧入腦海,好奇地問老公:「難道街上所有行人和車輛也都要立正站好,拋下一切叩首膜拜嗎?」「這個我就不得而知了。」望錶一看,下午三點多,這大概是他們第三次的叫拜,等我們出去市區逛,離日落前應該還有兩次祈禱,答案自會揭曉。

喝完茶後,我們到二樓房間整理一下隨身攜帶的衣物,隨即背著背包出門去。旅館巷口外有很多店家,或賣鞋子、辛香料、陶瓷器紀念品,或賣麵包、蔬果、肉類、民生用品的雜貨店,也有男女有別的澡堂、小吃店和攤販,應有盡有。

狹窄街道的入口雖有禁止車輛駛入的標誌,摩托車、電動腳踏車依然魚貫進入蛇行其間,對著行人直按喇叭。路旁散坐一些孩童與乞討的人,摩洛哥國民所得之低與貧富不均的現象,可想而知。

我們很快地走到馬拉喀什著名的廣場Jemaa el Fna,整個廣場周邊的文化圈於2001年時,首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其「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s),加以當今國王穆罕默德六世2010年的遠景(Vision 2010)觀光事業計畫,預期每年到摩洛哥的觀光客可達一千萬人次的目標,使觀光客一向青睞的Jemaa el Fna廣場,吸引更多的人潮前來參訪。

(本照片來源取自:http://de.wikipedia.org/wiki/Jemaa_El_Fna)

廣場上居民、遊客漫步購物,手推車、摩托車、馬車穿梭其間,琳瑯滿目的無花果、杏乾、椰棗、核果等乾貨攤位,以及佈滿柳橙、檸檬、葡萄柚的現榨果汁攤販並排林立,舞蛇人的吹笛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Sub-Sahara Africa)黑人的陣陣鼓聲、攤販的吆喝叫賣聲充斥,耍雜人現場的奏樂表演,整個廣場車水馬龍,越晚越加熱鬧非凡。

正在感受我人生第一次的非洲風情時,眼尖的藝人陸續湧上。首先是一位舞蛇人,硬是緊拉著我的手不放,設法要我屈服將蛇置於肩膀上,拍照賺錢;接著是來自非洲其他國家的黑人,隨行緊纏我們面前擊鼓要錢;不然就是隨時有人伸手到眼前,將我們當有錢的大爺乞討,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可我們倆並非省油的燈,他們自然是無法得逞。

連我們想買杯果汁,才到攤位附近,每家攤販即使勁地不斷揮手叫喚,乾果攤亦要我們試吃,努力搶客人,甚至有人一直以日語對我打招呼。最後選了個「不騷擾」的攤位點葡萄柚汁喝,清涼解渴,令人滿意。接著我們離開廣場,往周邊小巷的店家一路逛去。 

突然一陣清香撲鼻,原來是販售薄荷、鼠尾草(salvia或sage)、百里香(thyme)等香草的攤位,一包包綑綁好懸掛於前,別有一番風情。

我們繼續前進,向一位老伯買了無花果、椰棗和花生,他使用傳統磅秤的鉛錘秤重,要了二十摩洛哥迪拉姆(MAD),折合臺幣約66元。我們對當地物價毫無概念,因為看不到任何標價。續往前行,聞到一股油炸味,是一家小吃店在炸魚。

「沙丁魚,」老闆主動對好奇的我們說著。於是我們進入窄小的店面,點魚來吃。結果端上的不只是魚,還有一盤辣椒及番茄泥沾醬,外加兩塊大麵包。

完全沒有餐具可供使用,才想起他們傳統上用手吃飯。就這樣吃起我們摩洛哥行的第一餐,也是我有始以來,於餐桌前第一次用手吃東西。沙丁魚肉厚鮮美,番茄泥沾醬掺入摩洛哥特有的辛香料,口味獨特。吃完共付了40迪拉姆,仍然搞不清楚物價的高低。

出了店門再度往前走去,來到主清真寺Koutoubia的廣場前,到了這兒就已走出老城區。此時天色漸黑,開始下班的尖峰時段,行人熙熙攘攘,車輛川流不息。

我們沿著Koutoubia對面的人行道走了一陣,接著往老城Jemaa el Fna廣場的方向回去。就在這時,叫拜樓的傳喚聲再度響起。

路上熙來攘往的人車行動依舊,對廣播的叫拜聲無動於衷,並非我想像那般。看了一下時間是五點半多,太陽尚未完全西下,到天黑前一定還會有最後一次的叫拜,準備洗耳恭聽吧!

這時Jemaa el Fna廣場的小吃攤紛紛出爐,開始晚上的生意,炊煙裊裊升起,環繞彌漫於空中,足見摩洛哥人對燒烤的熱愛。

(本照片來源取自:http://de.wikipedia.org/wiki/Jemaa_El_Fna)

我們又路過果汁攤和乾貨攤,他們拉攏生意的熱衷程度有增無減,不過這次我們則往souk走去。

Souk在阿拉伯文的意思是露天的市場或商業區域,和臺灣的傳統市場或夜市很類似,裏面各式各樣的商品比比皆是,西方的觀光客對此特別情有獨鍾。

商品一樣沒有標價,每每經過店家,僅眼光往貨品一瞥,純粹欣賞而已,就足以令商家蠢蠢欲動,想盡辦法要把我們拉進店裏介紹推銷;想問個價錢參考,他們的回答則是:「您打算買多少?」或「先試再說,絕對給您好價錢!」拐彎抹角不直接答覆問題,更有甚者反問我:「為何您只問價錢?」除此之外,盲目地將我當日本人,不斷以日語騷擾我,不予理會,是我最好的回應。走了一圈,到馬拉喀什才幾小時而已,就買了兩頂禦寒毛帽和享譽盛名的手工皮革軟鞋(babouche,法文,源自波斯文)。價格從他們開價後先殺一半,接著必須再討價還價,最後以他們開價的三分之一價格成交。這是他們的商業習慣,我們難免也要入境隨俗。

從souk走出來後,第三次地來到Jemaa el Fna廣場,小吃攤前燈火通明,當地居民或遊客皆在路邊攤上品嚐佳餚。

光是從其攤位前經過,也引來各攤服務人員的注目,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將菜單往我們眼前擺,想盡辦法拉客戶到他們的攤位用餐。兩小時前我們才吃了拉丁魚,加上那塊大麵包,肚子一點也不餓。老公以此為藉口推辭,他們毫不死心地指著攤位上的號碼,希望我們明晚務必要光臨。好不容易衝出層層包圍,決定回旅館去休息一下,晚點再出來吃東西。「這就是我當年對摩洛哥印象不好的地方,」老公對我說:「但那時都是小孩子糾纏不放。」「如今那些小孩皆已長大成人啦!」,我接話說:「大概就是今天死皮賴臉的這一堆生意人吧!」一語驚人,老公不禁莞爾。回旅館途中,再一次聽到叫拜,已近晚上七點,每天的五次祈禱總算大功告成。

回到旅館後,我的護照已經送來,老公也順便將簽證費和住宿費一併結清,並詢問後天租車事宜,櫃台人員答應幫我們聯絡。這時有三位房客剛好回來,嗜語言成癡的老公習慣性地側耳傾聽,欲猜是何國語言;無奈時間過短,他一時聽不出來,索性冒昧請問他們。「土耳其文,」一臉顋鬍的先生和善地以英語回答,然後我們就和他們立於櫃台前,交談了好久才回房。這對土耳其夫婦和太太的母親三人,搭火車在摩洛哥已旅遊十天左右,對於我們打算租車皆佩服不已;太太對於買賣必須討價還價,亦覺不勝其擾,即使價格降到三分之一,依然獲利不少。總之我們都認同,永遠無法得知其實際價值。

八點半過後,我們再到廣場去。見到幾家賣蝸牛小吃的攤位,大碗10迪拉姆,小碗5迪拉姆。雖然我對蝸牛沒有興趣,還是勉強和老公點了小碗吃。當我看到蝸牛肉上微露的兩隻眼,真讓我無法下嚥,趕緊囫圇吞棗,以免胡思亂想。

最後找了一家像臺灣黑白切的攤子,點一小盤羊肉吃就好,結果又送上一籃麵包,還有一盤香料。

老公不清楚香料的作用為何,我在艿瑪家吃過,就將香料用手指抓一點灑在肉上,示範吃法。依然沒有餐具,雖然不想吃麵包,還是撥了一些沾肉汁吃;老闆見籃子一空,順手又補麵包給我們,向他道謝婉拒了。

飯後送上一杯薄荷熱茶,味道非常甜。之後我們走到果汁攤,指定要無糖的檸檬原汁,口乾舌燥的問題方得以解決。緊接著在附近散步消化一下,就打道回府了。抵達馬拉喀什不到半天的工夫,卻覺得學習到相當多新鮮的事物,好像已經待很久了哩!

相關文章:摩洛哥行 - 通關軼事 

             摩洛哥行 - 簽證風波

延伸閱讀:祕魯遊記 - 第十天7/22(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玉米蘋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17 22:45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這豐富的「摩洛哥行」系列報導,真讓人嘆為觀止。

 感謝您的慨然分享,讚極了Fox恭喜恭喜

童言(hsuklemsdal) 於 2014-05-19 00:15 回覆:

謝謝玉米蘋果的美言。

我從實際旅遊中學習到很多以前陌生、毫無所知的國度,為了幫自己詳加記錄留念,才如此努力補寫中。

能與有緣人分享體驗,是我個人的榮幸。微笑


向晴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24 13:56
我的鄰居是摩洛哥人, 串門子時常可以喝到她泡的薄荷甜茶! 藉由你的文章能了解一點他們文化增加話題, 謝謝!
童言(hsuklemsdal) 於 2014-01-24 18:24 回覆:

謝謝向晴的來訪與留言。

沒想到你的鄰居是摩洛哥人,更可直接從她那兒學習到摩洛哥的風俗習慣囉。

如果我文中敘述有關摩洛哥的民情文化有誤時,煩請隨時過來不吝賜教。得意


見素 - 與癌偕老(3)-罹癌的好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18 21:20

這會兒童言又帶我們來到非洲摩洛哥。微笑

聽說在回教國家定時膜拜時,會有"監拜人"拿著棒子在街巡,看到任何人沒在膜拜,舉棒便打,你在當地膜拜時間有看到這種情景嗎?懷疑

童言(hsuklemsdal) 於 2014-01-18 22:10 回覆:

呵呵,你是從那兒聽到這種不實、以偏概全的報導呀?這我在摩洛哥從未見過。更何況叫拜時,街上人車運作正常,根本無人管他停下祈禱的。得意

激進派主義或恐怖份子並不是真正的回教徒,他們不過是假借阿拉的名義,進行權勢的鬥爭罷了。

媒體對回教徒的報導,往往是選擇最壞的代表,完全不負任何事實責任的。


Bianc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18 21:16

徒手吃東西,乾糧也就罷了,有汁的肉也這樣吃實在很不方便!看來到北非旅行一定要隨身攜帶具殺菌效果的濕紙巾!

這兩年想不出去哪裡時也想過摩洛哥、突尼西亞和保加利亞及羅馬尼亞,妳接下來的遊記正好可以作為寶貴的參考資料!得意

童言(hsuklemsdal) 於 2014-01-18 22:00 回覆:

那是我們吃飯的店家和攤位都是當地人常去之處,才無餐具。觀光客光顧的餐飲店都提供刀叉,這點妳可放心。得意 

我現在努力趕工前年的摩洛哥行,再來補寫去年的羅馬尼亞後續。當時如果不是租車因素的話,我們也順道玩保加利亞了。

星期一剛由台灣飛回來,台灣的遊記就不寫了,這樣才能趕上我旅遊的腳步。大笑


洪明傑〔洪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18 14:52

北非風情  不一樣的文化  不一樣的飲食  不一樣的"餐具" 

不一樣討價還價

買東西都要這般殺價  很累耶  大笑

童言(hsuklemsdal) 於 2014-01-18 16:01 回覆:

在摩洛哥旅行最讓人厭倦的一點,就是務必討價還價,否則就要當冤大頭了。大笑 

我今年著手補寫前年十一月底的摩洛哥行旅遊,計畫先把它全部完成,再決定是否要繼續僅寫了兩篇的羅馬尼亞,或是開始寫去年八月底的賽浦路斯一週遊。

台灣的部分留給台灣格友寫就好,不用我多插一腳。得意


安然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18 09:36
摩洛哥食物還蠻特別的呢,我很喜歡薄荷茶,在杜拜吃下午茶時試過,甜甜的又很清香,十分合我口味!
安然

童言(hsuklemsdal) 於 2014-01-18 15:52 回覆:

想不到安然也是薄荷茶的同好!我每次到我奧斯陸的摩洛哥朋友家,都要她泡薄荷茶給我喝呢!

薄荷茶可是摩洛哥的「國家飲料」,只是有的味道過甜;但不加糖的話,味道又有點澀苦,很難搞定哩!


NJ過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勇哦!
2012/12/17 09:28
路邊攤乾淨嗎? 您很勇敢 都敢試吃ㄟ
童言(hsuklemsdal) 於 2012-12-17 16:34 回覆:
過獎了!不過,我有一位比我更勇於嘗試的同伴。法國菜也有蝸牛,攤位上自是不乏法國觀光客。臺灣的路邊攤,有很多歐美人士亦不敢嘗試。而我這種從小吃路邊攤長大的臺灣人,腸胃鍛鍊地很勇健,沒有問題,方能吃遍天下!開心(ㄏㄏ、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