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正確的評斷李敖
2014/04/14 11:05:22瀏覽2113|回應32|推薦15

全文寫完於April 18, 2014:建議我的朋友讀這篇文章。本文為我的精華作品。錯過可惜了!!!!!!!!!!!!!!!!!!!!!!!!!!!!!!!!!!!!!!!!!!!!!!!!!!!!!!!!!!!!!!!!!!!!!!!!!!!!!!!!!!!!!!!!!!!!!!!!!!!!!

寫在前面:

歷史學是一種學問,本身不至於影響一個學習者的心靈,歷史事件不然,在塵封的過去裡面,有醜陋、有黑暗、有殘忍,有很多我們不想知道的東西。寫南京屠殺的張純如自殺,未必直接導源於南京屠殺這本書,卻有可能這本書的寫作加深了她的精神病。平生避免這種負面危害,把歷史當做大塊文章,不做過多細部「真相」探索。舉例而言日寇的731生化人體實驗,僅知大概,南京屠殺,不看照片。基於這個原因,更不挖掘黑暗材料。近幾年幾乎沒有讀任何史書了。歷史的糞坑總是越掏越臭,毒害心靈。說的直一點,就是不想了解真相了。真想學史學,史學方法是沒害的;一旦接觸史實,必須鞏固心靈,避免反噬,才好去學這門知識。

看了李敖一些言論,總感覺他就是心靈受害者之一。縱管我們讀史方向不同,畢竟曾經用功研究過這門學科,他講那些,從方法到史實與分析都是接觸過的。用來談談他有甚麼學識,有那些領域是他的弱點,看得比較清楚。一如我的一貫作風,李敖的學識弱點少談,長處咱就多講些,本文還是講好的一面為主。半輩子懶看他寫的那一堆,此時看了一些他的視訊,給他一個公道吧。文中談到李敖講讀書方法,確實是有道理的。我能用我的讀書方法來印證他是正確的。這人在為學上,始終具有面對自己謙虛,所用方法,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到的,那種方法成就了李敖在中華歷史上的知識。我用的方法和他很像,只不過更強化紮實的功夫,就如練習武術,我是那種肯紮馬的人。

*這裡,我給朋友一個日寇731生化部隊的影片,共五段。美國人整理的,比較不刺激。偶然看到的,居然看完了。我的內心幾度爆發恨意。這種恨念滋生,很明顯的,我的認同,自然的就和當時的中國受害者連心了。這種恨意不利於養生。若是看到中國拍的更殘忍的記錄電影,健康就無法承受了。李敖痛恨日本,當然是從歷史真相來的。又由於美國放過了731戰犯,同時也反美。看李敖的言行可知歷史真相給他甚麼影響。歷史營造的仇恨是很可怕的。拿近日交流的遠藤小姐來講,她喜歡中日文化,很謙虛,也很和善,她與日寇有何關係呢?透過侵華史,使我們痛恨的是日本人,而非歷史上的日寇。這就是歷史之害。台灣族群仇恨同理可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Q5HJl5XMU

                                       馮濟灝寫於多城

                                        April 14, 2014

正確的評斷李敖

 

李敖和我是先後學習歷史學的學生。年輕時,看過一兩本李敖的書以後,總覺得此人浪費了生命於月旦人物,臧否是非,沒有意義。同時認為,翻人舊帳、抓人把柄,尖苛批評,都是會上癮的,史學該是大塊文章,大地起伏呼吸,應有模式如潮流等可為參考。也就沒興趣看他寫的其他東西了。這一兩個月,拜Youtube之賜,能夠用耳朵聽,不是用眼睛讀那一片一片的字,偶然看到李敖有些節目,由於他對中華歷史的人與事的看法頗為中肯,聽他講讀書的方法,與我用的法子類似,不由得多看了一些他對本行-中華歷史的東西,對李敖有了新的認識,遂有此篇---「正確的評斷李敖」。觀察應該是公道的。若非今日有媒體,應該是沒有機會認識李敖這個人的學識是怎樣了。

 

首先,我先談談李敖的學識中的弱點:他這幾年出版了陽萎美國,這本書,就算是弄成有聲書,不費目力,我也不會聽。歐西歷史是李敖的弱點。他沒有掌握歐西歷史的全局,就看他舉出來當作史料的美國歷史書,也不是美國史的基礎參考書。這可能和他英文不是很好有關係。也就是說李敖並不真的熟悉歐美文化,至少我相信美國史學,他不是很懂。說他英文不是很好,並不是說他不能讀英文書。李敖是能讀洋書的。也就僅此而已。在批評胡茵夢翻譯英文書有誤,同時也曝露李敖本人也不行。他自己知道發音不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對於英文語源以及印歐語言的特性茫然。這個弱點不能苛責。任何人想達到對中華歷史全局的了解,能有李敖程度者,很難舉出多少人。也就是說,中華歷史,當代無多人能超越他。能有這樣厚實的中史學殖,很難要求他也同等具有西史的程度。李敖若在中華歷史上面沒有如此傑出,今天誰也看不到我這篇文章了。

*李敖和很多中語使用者一樣,無法正確認識英文的子音如何發音。中文每個字都是Syllable,沒有字尾的游離子音如 schooLlooKaT。這不是僅僅子音發音不好,而是對於這類語言的認識不足。

 

其次,李敖坐牢多年,痛恨國民黨。在內戰以來的國共兩黨問題方面,他有偏見。偏見形成的主觀是治史者不可以有的,這方面還影響他的政治偏向。他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定位自己為中國人,無可厚非,從而贊成一國兩制,曝露了他對歐西歷史的認識不足。又因為脫離了群眾,不能了解台灣人民,無法有平衡看法。我們都知道司馬遷受到宮刑,在史記中雖有微言,大致是史家之筆,沒有過分的偏見。李敖的弱點之二在此。諷刺的正是李敖對於歐西無深刻認識,卻主張全盤西化,這可能受胡適影響,晚年的李敖對於全盤西化該有所省思,卻一頭栽進大中國之中。

*大中華講的是文化;大中國主義講的是今日中國政權。兩者大不同。

** 有意疏忽早期以及中期中共的殘暴遠超兩蔣,李敖的知識有這方面弱點。自古以來,史家犯此毛病,就被剔除了,不能算是良史。我認為他被關了好幾年,心中有恨,也在所難免。沒將他剔除於史家之外。李敖可列為當代中華史傑出的史家之一。

 

 

之一  李敖對於中文韻文的正確認識

 

李敖的舊詩寫的不怎樣,文史看似不分家,其間還是有差別的。文者能有詩心,史者多看史實。李敖沒有例外,他寫過舊詩,對於曹操救回故人女蔡文姬,他寫有七絕,如下:

曹家書法蔡家碑,亂世人情總成灰。

東山蒼生阿瞞淚,只救文姬一人歸。

 曹家書法指的是曹操的書法,我沒看過曹操的書法,他的詩文確實寫得很好;蔡家碑指的是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所寫的石經。石經是昔日廣傳教育與文字的辦法。人民拓碑,既讀經文,也學識字。彼時代已採用略有隸筆的楷書了。

這首詩平平無奇,最多也不過和我寫的一樣水平。但是當他批評余光中的白話詩的時候,卻是一箭中的。他講余光中的詩,對於中文的平上去入的平仄,或當代中語的一二三四聲所蘊含的情緒與情感不善運用,沒有押韻。其實就他舉例的這首詩,余光中是有意押韻的,不是沒押韻。只不過余光中對於中語四聲所蘊含的感情無了解,使拿來舉例的這首詩平板 (Flat)。古四聲,平則徐緩,仄則趨急;今日四聲,一二聲舒徐,三聲沉,四聲促切,分別狀況感情。余光中只知押尾韻的韻母,而不知四聲產生的感覺,確實是一種缺憾。

我們來看看李敖這首七絕的經營:起首一句的曹是平音,這是平起式的七絕,第一,第二,第四句的句尾的字碑,灰,歸都是平音,是舒徐的感覺,用來狀悠悠悵然。第三句是轉折,句尾使用淚這個仄音字,促切,用來狀曹操(阿瞞)落淚的慟。全詩意境沒甚麼,詩本身的聲音傳達了情緒。能寫這樣的詩,當然是有能力看出余光中這方面的不足。 


余光中原詩

 

无论              (余光中) 

无论左转或右弯 (ㄢ韻平)

无论东奔或西走 (ㄡ韻仄)

无论倦步多跚跚 (ㄢ韻平)

或是前途多漫漫 (ㄢ韻仄)

总有一天要回头 (ㄡ韻平)

回到熟悉的家门口 (ㄡ韻仄)

 

无论海洋有多阔 

无论故乡有多远 (ㄢ韻仄)

纵然把世界绕一圈 (ㄢ韻平)

总有一天要回到 

路的起点与终点  (ㄢ韻仄)

纵然是破鞋也停靠 

在那扇,童年的门前 (ㄢ韻平)

 

本詩不但有韻,且用雙韻。不能講無韻。只不過平仄運用得不好,用韻無規律,無法在四聲中反射出情感。

 

李敖改過後的詩句:

无论              (余光中原作,李敖改) 

无论东奔西走 

无论右弯左转 (ㄢ韻仄音)

无论前途多漫漫 (ㄢ韻仄音

无论脚步多缓 (ㄢ韻仄音)

总有一天要回看 (ㄢ韻仄音)

回看那熟悉的门板 (ㄢ韻仄音)

 

无论沧海多阔 

无论归程多远 (ㄢ韻仄音)

无论世界给走遍 (ㄢ韻仄音)

也要回归起点 ((ㄢ韻仄音)

无论鞋怎么破也要 

拖向那童年的门槛 (ㄢ韻仄音)

 

李敖改寫版使用了ㄢ韻的仄音,增加了沉重的感覺。余光中也用韻,相當紊亂散漫,平仄(也就是四聲)同樣是散漫的,無法興起韻律感或負載四聲的情感。

 

本詩有兩節/折。第一折最後一行,余光中原詩為:

回到熟悉的家门口 (ㄡ韻仄)

第二折為:

在那扇,童年的门前 (ㄢ韻平)

 

在尾韻上,沒有對應關係,一為仄;一為平,第一折尾字與第二折尾字無押韻。所以李敖講最後一個字最糟糕。

 

李敖改寫版則為:

回看那熟悉的门板 (ㄢ韻仄音)

拖向那童年的门槛 (ㄢ韻仄音)

 

這裡面的意象的門板和門檻不但相對,用韻一致,平仄相同。感覺就很不一樣了。

 

李敖這段節目中沒談詩詞理論,也沒談音韻學與平仄原理。卻能符合這些學科的道理。這些道理都蘊藏在唐宋詩詞的格律之中,只要讀懂了,並且比著葫蘆畫幾個瓢就能了系中語文這方面的特色。我對余光中沒有不敬,也不會找他的碴。這是李敖批評的,個人只不過拿來解說明瞭。我不認為李敖花了很多功夫研究詩學,不過,他是懂得音韻/平仄和詩詞格律的。我搞懂這些年已半百,而且是花六七年功夫鑽研而得。李敖對詩學下的功夫未必比我深,算是很能了。

*我的半生,連和誰討論都很少,更別說攻伐任何人。我相信書是各人讀的,讀的好不好不用拿來比,有如武術是用來博鬥的,不是來評比幾段幾級的。除了一兩次批評了他人以外(事後很後悔),熟人圈裡才有可能直言討論。不然,就是看到錯也不會指出來。這不算鄉愿。因為根本無意論學。這次李敖批評余光中,此處僅為舉例,意在說明李敖縱算不是全球華人中文最好的前三名,可也是頂尖的苗子。

參考視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HWFHOU72sc&list=PL9E692B3141D0ED59

李敖的讀書方法是正確的

 

有人說理工與文史不同,讀書方法法也有不同。這只是就浮面而言。深處並無不同。胡適是個學哲學的,他提出的科學方法,不但適用理工,也適用文史。李敖在大學時代受到胡適很深的影響,他認為記憶是有限度的,也會遺忘,做學問因此要有方法。其法則為科學精神的收集資料,排比資料與分析資料用的是科學方法。資料收集採用分類法,在他心中有提綱挈領的系統。這就是他講的大卸八塊的剪貼資料。所有的書籍或散葉資料都被他拆解分類了。分類以後的資料使用西洋的檔案夾(Folders & Hanging folders)貯存。

早年看過李敖的兩本書之中,有一段談到他做卡片的方法。幾十年後,視頻中見到他談讀書,卡片讀書法改成大卸八塊法。換湯不換藥,本質是一樣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8yqXzqocP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YTi5HpRg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bNW9BMxjk

我的方法類似於李敖的方法。所其不同的,我採用萬用手冊的箋葉當卡片,以A5A4 對折為A5的紙張為筆記。一般書籍,我以萬用手冊做讀書卡片,某些文章,中英皆然,我抄書來增強記憶。我認為進入記憶才能涵泳。抄書用的尺寸就是A5A4。進入檔案夾中的就是存檔,否則,這幾種尺寸都有活葉夾。置入活葉便於翻看。這就是我說,我講求紮馬的硬功夫。也就是在一篇文章中,我講的記憶的涵泳,以及所談的英文羅傑筆記的分類作法。羅傑筆記分類法和李敖這裡講的大卸八塊原理是一樣的。只不過我這是手寫筆記,並且時時眼觀心思,強調記憶。為何手寫?眼到必隨之以手到,才能到心。李敖英文根基不夠,也許就因為他自詡聰明,沒用這種眼到,手到,心到的強行記憶,造成涵泳的硬功夫。中文為母語,可以不必如此,英文為外語,必須如此。不管怎樣講,他這方法確實就是讀書資料收集法。

*有關抄書,最近我開始手抄Edgar Allan Poe(艾倫坡)的詩-老鴉(The Raven)。英美詩詞中,這是一首極特殊而傑出的詩。看了一部電影,以此為主題,也叫做老鴉,勾起了我的回憶。找出原詩來抄寫。抄寫過程中,使用的是我近年才學會的草書(Cursive),從字裡行間體會艾倫坡當年寫此詩的心境。也忘了抽菸。記憶的涵泳不是李熬主張的,卻是我很重視的感覺。為了抄書,練習了中英書法。不和人比書法寫得好,只和自己比,現在比過去好。這些都不是剪刀和糨糊可以替代的。保留的是我的手抄本,上面有我的批注與溫習日期記錄。這種功夫可是很深邃的了。這個世界的訊息進入我們的世界並非都是資訊,有些是涵泳的素材。

**我用的檔案系統(Folder system)就是西洋使用的檔案系統。李敖的檔案夾尺寸可能是他自己裁的。我用的是標準Letter/Legal system。只有A5檔案夾是我裁製的,適合A5尺寸。一般A4尺寸可通用西洋的Letter size。至於萬用手冊箋葉,我有自己做的資料盒。

見舊作記憶的涵泳

http://blog.udn.com/chf2013e/11304782

記憶的輔助法

 

李敖在記憶的輔助法的介紹中,主題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裡講的是如何隨身帶一個小筆記本,碰到甚麼值得記的,就拿筆記下來。這也是我的長年習慣,他這種說法,頗得我心。有人說:英文生字詞怎樣來的,又怎樣記憶的。我的辦法就是一個小筆記本,流水筆記本,沒有特殊分類,每天碰到值得記下來的東西,就用筆寫幾筆,看英語電影或小說,裡面就有一些生字詞或句子值得記一筆,幾天後,翻翻筆記本,歸納到精密分類的羅傑筆記中,由於分類細緻,在同一分類中的諸字詞和新記的這個字詞構成聯想猶如聞一知十,又是溫故知新。記憶的秘訣在重複(Iteration)。史學學習應使用萬用手冊箋葉,不是這種小筆記,如一天抽多少菸,是否減菸進步了一些,也在小筆記中。至於開會或工程討論,我使用的筆記是萬用手冊筆記,紙張大一點,記錄時一葉只有一主題,寫完後只有歸類,不再謄抄了。下次同樣的會議開會之前,會把這幾葉放在活頁夾中,以便貫連今昔。可見此法確實是記憶輔助法。適合每日生活與工作。

 

李敖講這些,很有誠意。看不到任何狂傲和驕縱。面對自己,善意告訴他人經驗時,他是謙虛的。這是一個孤獨生活與讀書的人,一生都認為讀書有益,讀書有益就是向書的作者學習的謙虛。平心講,我沒他的謙虛,我想完全散學,講散學是好聽的,不好聽的就是不學了,也就是不想跟任何書的作者學習了,怎會比他謙虛呢?這樣看!

他在談這段時,提到的陳寅恪是中華民族近代一流學者。胡適很敬重他,錢穆對他有忌妒。陳寅恪的隋唐史研究不只有突破,更能使用中亞語文與梵文研究唐帝國的周邊民族歷史。多語言的能力當然有好記憶。此外,陳晚年眼盲,能憑記憶口述由人筆記寫書。文革給糟蹋死了。特別給朋友們一些背景介紹。李敖再狂妄,諒也不敢妄到陳寅恪的頭上。中華史學上,李敖不能和陳比高低。

視頻參考:李敖談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XTmpcuwI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wqCeHkrCgg

李敖的讀書態度

 

李敖讀的書只限定在文史上面,而且以中華文史為主,西洋文史僅為點綴,這是比較窄的讀書。很多人學的是理工或商、法,聽他講讀書,會感覺:我所學並非中華文史,讀書態度不一樣。那可錯了。讀書讀的好壞,在於態度。不管學甚麼東西,態度是一樣的。

*李敖雖然也常拿德國的康德等人來當例子,其實,不論中西,他的學識僅在文史,並不包含康德這些西人的哲學。胡適認為李敖為文,往往借題發揮。李敖的文章,能夠一針見血,卻往往缺少深層的內涵,可能和他的學識侷限有關。我也同時講李敖不太具備心靈,所說正是深層內涵,這和哲學有關的。

 

過去的我,所學軸心和李敖相反,西洋文史哲。中華文史,那是不能和他比的。不過,我涉及了化學與管理等領域,知識是分散的。既然分散,某些領域上面,深入層次較淺。為了有效運用多領域知識,我從一開始就強調實務經驗和理論的結合;後來採用了一個哲學概念--融貫,只有這樣才能掌握各領域。也就是說各領域可能比較淺,融貫後的實質力量比較強。這是求博不求精了。李敖治學,看似博,其實是精而非博。在精的方面,就算欠缺深層內涵,哲學蘊藉不足,不妨害他的精到。

 

這裡我舉融貫的實用例子給諸君參考:

 

家裡前幾天冰箱突然不冷了,冷凍櫃依然運作,可見壓縮機沒有問題。家人決定拿700加幣買新冰箱。我說且慢!我看了冰箱後,告訴她們,我搞工廠的Troubleshooting原則有一:一旦出了毛病,排除當然根據電化學(Electrochemistry)原理,最錯誤的思考就是一上來不去眼觀毛病,在心裡想的複雜,這裡的複雜是根據原理,先想到化學的毛病,忽視了比較單純的直流電的毛病,直流電的毛病往往來自接觸不良,那是很容易排除的障礙。一想到化學問題,鑑定就需要定量和定性分析。定性比定量難很多,可能要委託工業研究院來做,曠日費時也找不到頭緒,最後落在泥沼裡了。

 

這個冰箱,我看了。判斷為冰櫃吹下來的冷空氣逐漸凍結,堵住管道。因此冰箱冷藏室冷度喪失。由於製作精巧,雖有螺絲可拆卸,冷藏室還有一個 溫控Censor管制冰櫃的風扇與後面的壓縮機啟動與否。一拆卸就難重組。所以要家人把冰箱空置三天化冰。當然,結果就是恢復了。

 

這種實務經驗看似與讀書不相干,其實思考訓練是有關的。李敖談到論語孔子講,馬房失火,孔子「問人安乎?不問馬。」。這裡頭的「不」這個字,並非否定,而是「復」或「後」意思。孔子其實是先問人的安全,後問馬是否被燒死了。從論語中,我們了解孔子的仁心。他沒有有可能不關心馬的死活。不過,孔子是講人文的(Humanity),重人甚於馬,必然先問人的安危。

 

李敖發現這個問題,第一念頭就是憑常識了解孔子是怎樣的人,以此質疑這個不問馬的「不」是甚麼意思。這和我在工廠搞Troubleshooting,第一念頭先從單純方向思考是一樣的。

 

怎樣鑑定這個「不」是「後」或者是「復」呢?歷代中華學者搞訓詁或文字學,採用了歸納法,也就是比類(不是類比)一個字的定義,只要找到其他古書的文句,有兩三處把「不」當「後」或「復」來用,那就成立了。讀的是論語或古書,用的是歸納。胡適講的科學方法,其實是一個思考法,管你學理工或文史,科學方法是不變的。古代文字比較少,往往一字多用,或者使用同音假藉字,搞音韻的學者往往要鑑別這種情形。李敖說這個「不」是「後」的意思。我倒認為不妨先假設「不」今日唸成ㄅㄨ,「復」則為ㄈㄨ。今古字音固然有演變,往往是一個字群整個位移,還是能看到韻母都是ㄨ。所以不妨假設「不」和「復」是通用假藉。若能在其他古典中,找出幾個比類的例子,假設就成立了。「復」是再的意思,或許比「後」還貼切呢。這種假設和求證是科學方法。

這種科學方法尤其到了清代特別發達,學者用以做訓詁或考證。所以,讀中華學問,清代這些學者是集大成的,他們的著作是該讀的。可以節省讀古書浪費的時間。清代訓詁/考證學者固然不知道船堅炮利的科學原理,用的方法卻是科學方法。胡適曾舉出當時學者戴震使用科學方法為代表。戴有一個知識領域正是音韻學研究。當年我沒時間讀他的著作,光是讀西洋史就把我搞翻天了,西史須要英文好,史學和英文把我整死了。尤其那個英文,能要人命!此處特別和朋友講科學方法是一面,科學是另一面。為一個銅錢的兩面。胡適一生在這個概念的推動上是有貢獻的。

 

這裡講的,一碰到問題,先從常識來思考,對朋友會有益處的。把事情想複雜了,又不肯實際觀察現像,是很多人的思考通病。

 

至於李敖在本演講中談到他的朋友喜歡蝴蝶夫人這種悲劇,每次聆聽,都淚流滿面,同時得到快樂。他說的人應該就是蕭孟能。蕭喜愛高檔音響,那是很多人買不起的玩意,更蒐集很多的音樂以及歌劇以及影像/映像等原片。這種對悲劇的感覺,不該叫做快樂。西方悲劇源於古希臘文化。有名的有 Sophocles 寫的伊底帕斯王 (Oedipus the Rex)。悲劇使人心有戚戚焉,從而產生心理的淨化效果(Catharsis effect)。悲劇有時後不是人死了就是悲劇,活著成受譴責也是悲劇。莎士比亞一個劇本我也沒看,雖然他的歷史劇的史實我是知道的。莎的著作中有不少是悲劇,該和希臘古劇原理貫連。古希臘劇作我倒是看了,因為要寫西洋歷史論文。李敖說的悲劇聽或看了有快樂,正是他心靈不足。這種效果是淨化後的平靜,而非快樂!

 

 

李敖也談到蘇軾看漢書。蘇軾告訴朋友,他所以書讀的好,因為他在多遍閱讀漢書時,每次注意的領域不一樣,如這一次是讀人物、貨殖(經濟)、制度、兵學(軍事)、藝文、社會之一等等。也就是說,中華二十五史本是累積歷史經驗與紀錄的百科全書。不分類而讀,等於白花時間,讀了也沒效果。蘇軾懂得分類後來吸收知識。除了分類而讀以外,李敖強調「知所取裁」。讀了分類後許多文字,必須知道哪些是精華,只取精華叫做「知所取裁」。這些道理,值得學者學習。二十五史為文化和文明累積的百科全書,非常浩瀚。記憶的涵泳,是以「知所取裁」為前提的。不然如此浩瀚,絕非記憶所能負荷的。

* 我談到當今台灣,物價控制出問題了,同時想到漢代的平準法,平準就出現在二十五史的漢代歷史中,所談的是漢代的經濟。

 

這三五年,我對周易用了功夫。左傳裡面有不少周易卜筮的記載。這是後人陸續增寫的,未必是左傳所記載的史實。於是我沒再去讀左傳,直接把這些判例拿出來研究,只看判例的史實來對照。心中不信百筮百靈,所以不盡信。但是用來研究周易,這可是史料哦。有了研究成果,我收藏了,沒發表,人不在學界。若其不然,我的研究就能是一篇擲地有聲的學術論文。這就叫做---知所取裁!

 

李敖的讀書態度,可參考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8yqXzqocP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YTi5HpRgQ

李敖的史評

 

李敖的史評分為古代與近/現代。古代的都有史家的客觀,近/現代,由於對兩蔣有恨,在評論上面,是有偏差的。以評說張學良為例來看,有關張學良的部分,大致是正確的,蔣和張的交織史事有了偏差。

 

九一八東北不戰而退,根據張學良的口述歷史,是他決定的,他的理由是:明知必敗,我不能將東北軍的同袍的命葬送給精銳的日本軍之手。張學良沒有把這個責任推給蔣中正。張學良講:我寧願任彎不折,決不要輕試任折不彎。張學良的善良天性貫穿一生。如此好質地才是大家可用心體會的。李敖說是老蔣命令張撤退的。這是不實的。

 

西安事變,張學良兵諫蔣,全國合作抗日。千秋史筆肯定張的民族大義。如此史論,已成共識。

 

張被軟禁,從抗日到內戰,真正原因據我來看有二:其一為張和中共有交情,只有軟禁,可以杜絕可能的勾連;其二,張對東北人民有號召力,也要斷絕這個可能性。蔣在大陸失利之前,就把張送往台灣繼續軟禁。一直以來對張的生活供應是很厚的,來台後,也准許張和一個範圍內的人來往,如張群、何世禮等等。蔣也送給張一套明儒學案,後日張學良研究明史,此其因也。沒有更多的史料來比較,孫立人的軟禁和張學良的軟禁待遇差別。僅就張學良的口述來看,孫立人的軟禁待遇和張不能相比。蔣的作法當然受到後人議論。蔣若是把張學良殺了,後世惹來的罵名更為嚴重,也違背天理。在抗日與內戰時期殞命,東北軍民可能激變反蔣。也就是說,以蔣的利益來看,軟禁是唯一辦法,還得善待張。

*張被轉移到台灣軟禁。根據後來訪問他的駕駛所說,每次買菜和供應品都買一車。張的口述歷史中也看到張在那個時代,能花一萬多元買古董。後日張對蔣並無太多批評。這些都能反映張被軟禁為事實,軟禁中有善待。張在完全自由後,選擇美國居住,並未返回東北看看。我想他認為無顏見東北父老以外,後日中共治國殘暴,張也看在眼裡,不願意和中共有瓜葛,更不當中國的宣傳。張描述兩人關係:關懷之恩情同骨肉,政見之爭有如仇讎。益可見軟禁時期,他是受到優待的。但是兩人意見不和,張從未妥協。張在竹東軟禁時,有詩云:山居幽處境,舊雨引心寒,輾轉眠不得,枕上淚難乾。當然,這種軟禁滋味不好受的。

 **孫立人遭受軟禁,就已知的消息(不算史料)來看,待遇不能和張比。孫的軟禁是冤案無疑。先父曾為孫立人請調,在今日步校練兵。根據先父口述,孫之部將極驕縱。平日言論從無領袖,孫立人本人也有驕縱個性,可能不自覺中,輕看蔣的言語為蔣所知,情況一如葉公超。軟禁生活當無優待。這其中細節,第一手史料正是蔣的日記。應從日記中爬梳史實。

*** 先父離開中國前指揮過一場戰役,局勢甚亂,中有細節斷鏈,抵台後即被保密局扣押一年審問。此處不擬談蔣之功過。不延伸。宜知台灣經歷白色恐怖為普遍性,無分省籍。 

蔣經國當政,放鬆管制。蔣曾邀張學良夫婦官寓會餐。李登輝正式取消張的軟禁。此時張的言論已經完全開放,他批評蔣中正的只有一句話:蔣有大略,無宏才。宏才指的是容人心胸,大略指的是學識與眼光。大致也是實話。

*張學良被軟禁不久,蔣經國也被軟禁了。他在俄國發文反對蔣中正,當時還不敢回國呢。他是和來使確定了父親不會殺他,才回去的。張國焘的回憶錄與江南的蔣經國傳都有陳述。只不過他有父子親情,後日被釋放了。蔣經國和張學良應有比較好的感情。

對照楊虎城為蔣下令誅殺獄中,張學良認為自己能保命,全因為蔣夫人保護,我想他錯了。蔣夫人不會很在乎他的生死,也無法保護他。這是蔣本人認為西安事變能夠生還,靠的是張學良的釋放,若是落在中共手裡,生死難卜。欠了此情,保他一生。也就是說,張學良的善良,救了自己,假設張和中共一路走下來,必然死於中共的內部鬥爭,而或死於文化大革命。他是不懂保護自己的人。

以上是我的看法。朋友可以在Youtube上面鍵入李敖張學良五個字,可以找到李敖的評論。由於李敖的評論,部分失去史學客觀,此處不列連結。可用我上面的概要來比較。

________________

 

李敖在講到殷人伯夷和叔齊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首陽山。舉出毛澤東講:這兩個人是殷的逃兵,不負責任。李敖認為毛澤東說錯了。歷史評論必須回歸歷史當時,以古論古。

伯夷和叔齊並沒有群眾,也沒有武力。餓死首陽山表達了骨氣和節操。同樣的情況,可看文天祥。也就是肯定了這些古人的風骨。殷周均為宗族組合的部落。周未必是殷臣,反之亦然。周武王伐殷,沒有以下犯上的顧慮。但是周武王的殘酷和血洗是有記載的。伯夷叔齊因此反對周武王的以暴易暴。不食周粟抗議。

* 後日周的封建源於宗族部落的實踐。在殷周共存的兩部落時代,從甲骨文記載來看,殷的結構就是主宗族下面有子部落,也含帶有異族投附的部落。這就是周封建的原型。殷周兩部落應該是類似的結構。

從當代甲骨文的研究,以及文字記載的史書和口傳的的傳說中,一眾學者認為殷周共祖就是天,天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天文的,而是死去的眾祖先在天之靈。最高祖先為舜。從周武王伐殷紂所發表的檄文(征討文)中也看到數紂王不善待百性之罪。只有兄弟邦才會有這種概念。天子承擔了最高的祖先->>天託付照顧子民的責任。子民的祖先也是天,這是宗族形成的諸部落。周王以此為理由革命,把天命從殷王轉給自己,也就是由他擔當天的囑咐,繼續照顧子民。子民包括殷民和周民。這種革命概念下,殘酷誅戮殷民,伯夷叔齊當然不食周粟抗議。有這個歷史背景概念才能談伯夷叔齊。後來周王不准殷民祭天,因為那是他的權利和責任,准許殷後人的宋民祭祀商湯等先王,詩經商頌是證據。商湯也是周王很尊敬的先王。用現在的話講,周滅殷就是武力統一的戰爭。理由是:周王得到了天命,殷王不照顧人民,沒有天命了。這種戰爭稱為革命。直至今日,我們受到壓抑不平,依然吶喊:天阿!那就是呼喚祖先;所謂天理就是祖先的不能違反的戒律!我們喊:天阿!那個天絕非Sky!西人有冤無處申時,有沒有喊:Oh SKY!呢?

周武王血流漂杵,多少知道後果的反震。最後給了殷民宋國,延續祭祀。不能放心,派周宗室監視。其中原因乃在殷周為兄弟邦,商湯等是殷民(宋民)的直接祖先,以上的高祖,特別是天祖,兩邦共有。殘酷殺戮會激變的。伯夷叔齊對周的抗議,沒這種背景認識,都是錯論。錯論當然越扯越胡,成了編造胡說了。台灣一大推研究歷史真相者,欠缺這個素養。往往胡扯。

*周准宋民祭祀祖先,上溯商湯。也說明兄弟邦關係。不准祭祀天,天是兩部落共祖。兩部落爭戰,伯夷叔齊視為兄弟相爭,類似張學良講得自己人不殺自己人。日本人才是外人。我們講的漢文化就是周文化,周文化就是殷周混合文化。種族上含胡講就是漢族,其實也有非漢族的混血的,文字上,甲骨文和殷周金文關係密切。周有特殊的易筮,同時也有龜卜,和殷的習俗交集處處。殷是被周統一了,不是被消滅了。族裔是宋國人。我今日談兩岸兄弟邦,拿兩岸現象來看,也能明瞭三千多年前的殷和周了。

歷史評論必須以古論古,這是原則。毛澤東愛讀史書,卻以今論古。他沒有資格被稱為史家的。以今論古是歷史學的大禁忌。往往把歷史當政治工具,正是以今論古,瞎編一套。也是造成犬儒主義的原因之一。看得不正確,想法就偏差了。

 

這裡可以看到,一旦脫離了近代史兩蔣和國民黨等問題,李的評論大體上還是肯定了價值的,也符合史學原則。並非是瀰漫台灣,多數人並無史學訓練,卻好似歷史家的找真相,或是學了一點史學,如杜勝正那樣,最後落入犬儒主義之中而不自知,或是操弄歷史如前言。李敖在當代或近代問題上有偏見。除此之外,一旦進入歷史中時,多以證據講話。有時喜愛誇大自己最強,可以當幽默看了。他這樣的史家,未必肯讓犬儒主義淹沒。以今論古也最容易搞出犬儒主義的流弊。

這段史論散見他歷史言論的視頻中,零零碎碎。很難有系統列出視頻參考,朋友可以自行收看。

* 有關殷周的兄弟邦關係,以及引用的殷周文化,是我的見解,用以輔助伯夷叔齊的抗議。這是中華三千年前,也可能是人類史中,最早的絕食抗議。我的見解除了自己讀的甲骨文以外,參考了中國學者在語言文化研究期刊中的多篇論文。歷史學按照定義,有文字記載的才叫做史學。只不過上古歷史,固然有司馬遷的史記詩經以及後人偽寫和先人遺留的斷簡殘篇,今日出土的甲骨以及流傳的金文應算在文字記載的歷史之中,並應參考考古發掘所得之結果。

--------------------------------------------------------------------------


李敖談蘇軾,談得很細。前言我說自己把歷史當成大塊文章,沒有像他這樣追究細節。這只不過是各人抉擇不同。要在史眼掃過之處,史評大致不背離史實,所持判斷立場是以古論古,絕不陷入犬儒主義,或基於私利,隨意解釋史事與人物。歷史是文字寫的,只要讀了高中,識得一些中文,人人都能自詡為歷史學家,拿起筆來就寫。這不是理工,須要數學與專業才能寫東西。寫歷史評論,看似容易,孰不知史學訓練首重史德,次有史才與史識,還真不是張三李四都是史學家的。

*史家須有史德,史識與史才是唐代劉知幾的主張。他歸納了中華史學的特性。欠缺這些必要條件者所寫的歷史書稱為穢史。中華為史學泱泱大國。在古代,歷史學幾乎就是萬學之祖。知識的傳承靠史書。對史家有嚴格的要求。

這段史評中,李敖談了兩個好主題,一是書法,一是版本學:

 

他發現了宋初書法家周越的書法,並且和陳兆基與王裕民合寫了一本書----周越墨跡研究更從蘇軾的文字中證明蘇軾草書學自周越。

 

蘇軾的書法一向被稱為蘇黃米蔡之首。我觀蘇軾書法,小字楷書、行書可稱書法家,大字草書,由於蘇軾運筆的侷限,很難當得宋代四家之首。只因蘇軾寫出了自己的性情,成為千古名品,以寒食帖為著例。李敖看法大致相同。

 

視頻中談到了版本學。歷代雕版,以宋版最精。講究版本的原因是不同版本,往往在文字上有傳抄之誤,而或字句上有後人改動。宋版審核最精,明版浮濫。今日我等手中的古書為當代鉛印本,或影印本。排印根據多為宋、明、清三朝舊本,影印本,為舊書某個版本。一般人當然不可能有那種錢財與時間放在蒐集七八百年來的原版書了。宋代以前,如李敖所說,以手抄本為主。

 

然而,古本書是哪個版本,學者還是會計較的。計較的原因就是不同的版本,往往裡面的文字不完全一模一樣的。精本和濫本差很多。李敖的演講使我們知道版本學是甚麼東西。

 

我讀中華歷史,沒有計較過版本。這個領域,我是比較粗放的。玩得沒那麼精。


有關蘇軾,我有文章專談蘇軾。可以用來比較李敖和我著眼的不同。也能看到史家的史評,就算各有不同,不會違背大旨。歷史學確實不是識得一些字就是歷史學家。那裏面有史學訓練的。


李敖談蘇軾的視頻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2kSNHDEs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Z7V1l04QT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Z2DpGbn_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8LHos0-Ze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1IuhCTwp5g


我談蘇軾的文章,如下:

http://blog.udn.com/chf2013e/10084982

http://blog.udn.com/chf2013e/10096950

http://blog.udn.com/chf2013e/10119764

本文到此寫完。擱筆有感嘆:一個人要想成名,沒有真功夫是不行的,一個人不想成名,沒有智慧透悉人生,也是辦不到的。不管成名或不成名,讀書做學問是自我期許,也許是排遣,自許是經世致用,或僅求成名,而或是博取智慧。都要面對自己。不能自欺,欺不欺人,那看品德了。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f2013e&aid=12500569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22 02:25

今天再來說,評論事情的偏見。

古人講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或內舉不避子外舉不避仇,為了什麼可以不避?答案沒其它的 就是公正而已。評論事情,不在乎和當事人有什麼過節,結什麼深仇,是什麼親屬,收什好處,是不是門生,看的是評論出來的東西有沒有道理,如果沒有看到評論的內容,就以為被誰關過所以對誰有偏見,那才是真的偏見,一般人就算了,如果還是學歷史的人,那真的是歷史白學了。 誰都可以輕易從書上、網上知道現象,但是怎麼解釋現象,可不是這麼簡單。不會解釋,可以先擱著;要胡亂解釋就會鬧笑話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5NTMxNzc2.html     今天講到這裏。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9 00:15

因此,偏不偏見、立場是什麼、主觀是什麼,在判斷現象解釋的好壞時往往不是最重要不是最優先要分析的,我認為,以板主你自承學習歷史,看了很多西洋史,以你這樣的背景,又主張「偏見形成的主觀是治史者不可以有的」,又自承沒有興趣知道李的書也不是很知道他的言論,做出「李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這樣的評論,才是有偏見的。現象的解釋需要很好的功夫,過程可以大膽假設結論也要小心求證,斯人不可以有斯疾,如李講神父不可以有梅毒,哲學家不能得胃癌,我以為學習歷史的人甚至一個思考周密的人不會這樣輕率解釋一個現象。我說板主你大可不同意李的說法,你可以說今天中共根本沒有強兵,中國人的年均壽命與文盲率比清末提高不了多少,今天的中國比起甲午戰爭時期的中國,其改變與進步是任誰當政都可以達成,根本不是中共有什麼了不起,完全是李敖鬼扯蛋,但是有一點請注意,沒有「李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這回事,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緊扣這點,希望你說明,希望你打倒李,向我們展示你的解釋更高明,更正確,中共所作所為的確沒有任何一點可以贊美,並且如果一國兩制真的是災難,熟讀歐西歷史的你更要發揮你的智慧為我們開展正確康莊大道,到那個時候,我會再留言給你拍掌。這些東西,比瀧岡阡表還是瀧岡千表、百表、萬表,有意有的多了。

我自認不是一個好的寫手,留言裏別字與錯誤很多。反不反襯我的程度差,我不在意。好玩的是,我從不擔心你會因我來找碴就刪我文,但你至少主動強調2次不會刪我留言。講一次,示人以廣,展現你的大肚給你的讀者,這樣很好;但當我還是一點反應也沒有,你又主動提了第二次,這就讓我覺得,你說李被蔣關過反向說中共好,是小看了李,你也小看了我。這裏是你的地盤,刪不刪,我都沒有「偏見」。

回家得重讀阡表,今天就講到這裏。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9 00:05

板主你說李是心靈受害者,被關過有偏見,偏見形成的主觀是治史者不可有。我說偏不偏見,往往追根究抵到最後,就是根本的立場不同,就是根本的名詞之爭,就是美國法院裏夫妻訴請離婚的理由irreconcilable differences。評論歷史、解釋現象,不怕評論者心中有主觀,不怕有主觀產生的立場,不怕有因這個立場產生的想法而被對手稱為偏見的價值判斷。哥德反對價值中立,哪個人沒有立場,沒有所謂的偏見,沒有價值判斷?所有人類贊美的道德標準都有立場,都有價值判斷。當某人認為吃狗肉是殘忍的而吃牛羊豬雞是允許的,這人心中就已經有對狗的偏見,也對牛羊豬雞有偏見了;難到人類所有肉類來源一律平等但狗肉比牛羊豬雞肉更平等?當日本人侵略我國、殺我同胞、姦我婦女、盜我地利,當我們在解釋上個世紀這段歷史時,我們要怎樣沒有偏見?當蔣的殘暴發生在板主你身上,你被孫立人了,被武漢大旅社了,被施明德了,被許強了,你會怎樣評價蔣而心中沒有「偏見」?又蔣的殘暴沒有發生在我的身上,我來解釋蔣政權現象時,心中就應該有蔣不殘暴的「正見」?蔣殘暴與否,看的是他的作為,而不是有沒有親身受害被關過。

反過來說,板主你以李被蔣關過所以其政治立場有偏見,並且寫到「李因蔣殘暴反向贊美中共」,但是我完全找不到有「李因蔣殘暴反向贊美中共」這件事,在我看來,你上述的評論,如果沒有很好的評論根據,那這論點何嘗不是出自你對李的偏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8 23:49

今天來說下偏見,偏見重不重要,還有什麼主題才是版主你應該多花點時間解釋的。先從你的批評開始破題:

「……首先就指出你的瀧岡千表,根本就沒這篇文章,千表是甚麼東西?千和阡是一樣的字嗎?阡,左為形意,右為形聲,你只弄了一個形聲,算是甚麼東西?從而說你書讀得很差。從康熙字典裡面查到了正字,把解釋寫一堆來證明。我不是這樣搞的。我認為當代電腦打字,你不小心打了同音別字了。」

阡表寫成千表,如果有意的,真的証明了我是文章沒有學好,阡的意思沒弄懂,如果我是無意的、打錯字的,這種無意也是不可以出現的,不能被善意解釋的,不被許發生的,不能像你為我緩頰說我只是選字錯誤。原因就在於,我的留言專門裏引用了瀧岡阡表裏的文字,我引用了這麼專門的出處,出處裏面有這麼個專門的阡字,別的字可以錯,但是阡字不能錯。阡字一寫錯,就無從他解,的確鬧笑話。同理,一個小學生和一個大學生把歐陽修寫成歐陽條,解釋的方向是完全不一樣,以大學生受教育的程度無論如何是不可以寫成歐陽條的。 我覺得重點是現象的解釋,「李贊美中共」這個現象到底要怎麼解釋。比如,板主你在「台灣餿水油事件的反思」裏寫到「衣食足,知禮義,這是中華法家的概念。」,管晏列傳的原文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如果光從文字的角度、單憑文章的角度,你這句話不正確,或至少是不好的,因為這個句子已是管子的話,禮義不是禮節也不是榮辱,解釋管仲最好的表達當然是按管仲自己的原文引用。即使管仲的話是倉廩實而知禮節,不是衣食足知禮節也不是衣食足知禮義,看你文章的人都知道你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我不會挑這個出來找麻煩,我們不是在作文比賽。瀧岡「千」表也是這個意思。我可再說一次,縱使你給我台階下,我還是承認我沒有「打錯」,我就是我手打我腦,我是學的不好。但是「李敖因為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這個不是打錯字而已,不光是語意不通而已,不單是邏輯不對而已,這是一個對現象的錯誤解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8 03:20

關於第3個可能,「他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的其它地方。」這個句子中文又是不通的、語意是又矛盾的、邏輯也是錯誤的。句子中用到了「以」、「反向」,顯然被提到的東西要有對比性,要有關聯性,不然怎麼叫「以」呢?怎麼會是「反向」呢?殘暴與被贊美的其它優點,根本沒有關聯,根本不是反義詞,試問什麼叫做「小明以張三的奢華,反向贊李四的孝順」?張三的奢華與李四的孝順根本是二碼子事,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如果你的原意是「他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的其它地方。」那又顯示你的中文有毛病、思路不通。

上述第1第3可能,中文不通,邏輯不對,第2可能就單句看是沒中文不通邏輯,但是放到你整個文章的上下文看,仍然與全文的方向不通,顯然你的原意顯然也不是這樣。窮盡各種可能之後,像瀧岡千表裏講的,「求其生而不能」,我沒辦法不說「他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這個句子是中文不通、邏輯有毛病的。

今天講到這。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01-18 06:33 回覆:

回應:

 

我覺得你是很有趣的一個人。也不能說你不細心。這一段留言,我用心看了。你弄的倒是很像李敖的文戰方式。

 

我這句話就是一筆帶過不細說的,那不是當初寫這篇文字的重點。動筆的當時,是想把李敖講的讀書方法和朋友說說,當代很多人讀書欠缺了這樣的功夫,尤其資料整理上散漫。可以和李敖學學。他去讚美中共,我沒興趣了解。看了一兩段視頻就算了。

 

真要和你筆戰的話,照著李敖的方法,首先就指出你的瀧岡千表,根本就沒這篇文章,千表是甚麼東西?千和阡是一樣的字嗎?阡,左為形意,右為形聲,你只弄了一個形聲,算是甚麼東西?從而說你書讀得很差。從康熙字典裡面查到了正字,把解釋寫一堆來證明。我不是這樣搞的。我認為當代電腦打字,你不小心打了同音別字了。

 

你寫的批評不會刪除的,都留在這。不過你要注意一下,雖然沒有留名姓,說的話還是要能服人。不然的話,留了一些文字,僅僅是一種反襯,那很划不來。

 

其他的就不回應了。見諒!

 

*****

 

李敖在視頻裡面講電腦無用。這個說法也是有問題的。就拿康熙字典來說,今日iPadAPP就有電子化的康熙字典,查索快速,很有用的 (原本康熙字典有掃描檔案在其中)。二十五史也有電子版,我沒用過,我想,不需要SQL的精密查索,僅憑關鍵字就能匯集不少相關資料了。我想台灣研究單位只不過是把二十五史打字輸入成為電子書而已,並沒有真的依照資料庫概念,弄出真正的資料庫檔案。

 

李敖這個講法不正確。他用慣了傳統資料整理與方法,讀書依然參考他的方法才好。他那方法是電腦不普及的時代的科學方法,後日PC的發展,資料的樹狀結構 (Tree-like structure)模仿了舊時代的資料結構。本質上一樣,速度可不樣了。固守不宜。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8 03:08

1.「他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的殘暴。」

2.「他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仁道、或不殘暴等等同義詞。」

3.「他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的其它地方。」

關於第1個可能,「他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的殘暴。」,如同前面所說,反向者180度不同也,被反向贊美者,一定是和蔣的殘暴完全不同,唯有這樣解釋,這個中文才通,語義才不矛盾,邏輯才正確。如果你的意思是「他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的殘暴。」,那這叫什麼中文?太不像樣了,中文都被破壞了。講這樣話的人表示他的中文和邏輯有問題。並且,殘暴是不道德的,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會贊美殘殘。昨天貼出李敖有話說的視頻,李在節目裏贊美的是中共讓中國強兵,沒有「李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的殘暴或更殘暴」的事,這個是不符事實與亂講的,你自己說你學歷史的,教歷史的,看過很多西洋史的,我想你原意不會是這樣。

關於第2個可能,「他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仁道、或不殘暴等同義詞。」這個句子中文是通順的、語意是不矛盾的、邏輯是正確的,但如果你的原意是這樣,顯然李沒有說過中共不殘暴,李沒說過中共一向仁政、仁道,一路走來始終仁民愛物。李贊美的是中共讓中國強兵。假設你的意思是這樣,那你根本亂講了,造謠了。你自己說你學歷史的,教歷史的,看過很多西洋史的,我想你原意不會是這樣。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8 03:02

今天來說說你的中文不通還有邏輯不對的地方。

A.「小明以張三的奢華,反向贊美李四的勤檢。」這句話是通順的,反向者,180度不同也。如果只是程度上的不同,遠近的不同,力道的不同,即便是同一方向,仍然不構成反向。

B.「小明以張三的奢華,反向贊美李四」,這句話雖然沒有完全講出李四的「什麼」被小明贊美,但是中文表達如果要通順,語意上如果要不矛盾,邏輯上如果要沒錯誤,那小明以張三的奢華,反向贊美李四「的什麼」,這裏「的什麼」,必定是與奢華180度的不同,才構成反向。如果這句話是「小明以張三的奢華,反向贊美李四奢華」,那這句子的根本不通,試問哪一個國小中文程度的人能看得懂什麼叫「小明以張三的奢華,反向贊美李四奢華」?

現在來看看你的文字,「他(指李敖)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你這裏沒有完整說出中共的「什麼地方」被李敖贊美,但怎麼分析也不脫下面三種可能: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7 00:45

 所以对我李敖而言,我真的珍惜这个情况,并且我也知道,以一个历史家的判断告诉大家,靠国民党,到今天没有这个结果,这就是说为什么我在言论里面,我毫不掩饰地说至少共产党带来了强兵的结果,强兵的结果对一个从小看到日本鬼子骑着军中的大马,在北京城里这样子嚣张的人而言太重要了,我不要再看到那个镜头,我要中国强大起来,这就是今天我的一个基本的立场。如果有人说,你李敖偏袒中国共产党,骂国民党,我告诉大家,即使有这个现象,我也有我的理由,就是说,至少共产党带来了富国强兵,带来了强兵这个结果,富国呢,现在在走这条路,依靠中国国民党,我告诉你,依靠无能的中国国民党,什么都不是。至于说要依靠民进党,对不起,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给你卖光了,民进党是个孬种的政权,怕美国人,怕日本人,谈都不要谈,这就是今天我跟大家所说的,我有我客观的论证方法。可是从感情上面,即使有人责备我,有所偏袒,我也欣然接受,对我而言,我一再讲过,我再也不要看到日本鬼子骑着军马在北京的街头耀武扬威了,我很快乐。


我節錄了2段貼在這裏讓各位朋友觀看,同時,你應該發表一下,為什麼你說「李以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或者為什麼李一定是「以蔣的殘暴去贊美中共」,而不能是李「撇開蔣的殘暴,單獨就中共的好事贊美」,或者你可以主張中共都沒有做對事做好事,我想必定有很多你的讀者,想要聽聽你的解釋。

今天講到這裏。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7 00:35
  有人在網站里面談到我李敖,說你李敖有點偏心哦,你對中國的批評,凡是涉及到國民党部分,涉及台灣的部分,你就比較苛刻,比較嚴格,涉及到共產党部分,中國大陸的部分你就比較寬大,比較松,你是不是兩面人啊?國民党關了你,你就罵它罵得狠,對共產党你就客气,是不是啊?我跟大家說,你太小看了,把我李敖看得太小了,你小心眼,你的見識啊就變小了。中國古代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也是政治家叫做晏子,晏子有一次呢出門,有個女孩子在路上攔他,漂漂亮亮的這個女孩子啊,就要私下跟晏子講一句話,什么話呢?她跟晏子說我有一件事情啊要拜托你,什么事情呢?說我爸爸遭遇什么困難,我希望你幫我爸爸解決這個問題,什么代价呢?我愿意陪你睡覺,許身給你陪你睡覺。這個晏子就很感慨,感慨什么呢?說我給人家什么印象,什么壞印象,居然使這個女孩子覺得她陪我睡覺,認為用這种代价,我就會幫她忙,就表示我根本品格很低嘛,我的水准很低嘛,水平很差嘛!人家用這种標准來看我。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7 00: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0Ut9Djqsw

359 李敖有话说:我为何偏袒共产党 B

李自己在節目說,以李被國民黨關過就說李恨國民黨;共產黨沒關李李就捧共產黨,這種人是小看人了。學歷史的人不能小看人,不能沒有格局,對現象的解釋不能這麼幼稚,我也很想聽你看完這集之後,再解釋一下,為什麼「李因蔣的殘暴,反向贊美中共」。

頁/共 4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