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11 14:42:09瀏覽2842|回應3|推薦7 | |
日本書道演變之三 近代書道
武士書道 山本五十六書狀舉例:
從山本五十六的書狀中可以看到兩點: 其一 比較宮本武藏和山本五十六的書體,可以看到由德川的江戶時代越過明治,大正以至於昭和時代的山本。三百多年下來,古風與和風書道並生。山本這份書狀,使用了真名與假名,和風書道不盡用漢字已經凝聚成習了。但是,書體上面,兩種文字都是使用了中華行草。尤其是漢字書法,極接近中文行草。辨識度極高。 其二 日本的武人教育大約就是文武合一教育。武人的知識水準並不低於文人。他這封書信所用的文句接近中華文言,很難想像,一位在歐西接受海軍教育的人,漢學教育一樣深厚,書跡稱得上日本名筆,放在中華也是佼佼者。 對中華而言。山本的時代就是侵華時代。平心而論,山本五十六是個忠於軍職的軍人。平實如村夫的面容後面隱藏了冷靜的心和深厚的學識。他看到日本可能的失敗。在書狀裡看得到他「遠望勝敗」淡淡的憂心。他當然知道,所有信件都會受到日本軍方拆信檢驗,不可能多說任何。山本寫給日本名詩人相馬御風這封信,簽署時間在昭和十七年二月,西曆1942年。他剛剛主持了偷襲珍珠港,心中忐忑。 *山本反對日本入侵中國東北,反對軸心國聯盟,反對對美開戰。他為何會反對日本軍國主流?應該是估計日本無勝算。所以他若在中國審判,未必是死刑。美軍審判,他肯定是絞刑。宜知。 遺憾的是他生於一個侵略的國家,若是他生於一個憂患的被侵略國家,抵禦外敵。他的才能有正當的義理支撐。山本之不幸在此。設若不死在美機突襲,他必然被列為甲級戰犯。為了名節與軍人尊嚴,他不能和東條英機一樣,拿手槍自殺未遂,讓美國人吊死。唯一方法就是切腹自殺。這是生為日本武士的不幸,為了名譽,必須選擇最痛苦的死亡方式。拉手榴彈自殺和切腹比起來,算是幸福的死亡了。先父同學周元先生,在一江山兵敗,幸福的和戰友用手榴彈自殺了。 *切腹自殺唯一的解脫就是由友人持刀將頭顱砍下。不然的話,要痛苦一陣子才能畢命。這是人類最痛苦的死亡。在武士時代,日本接受了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以及知恥的概念,武士有過犯,使用切腹。死得比庶人痛苦多了。中華士風不准傷害自己,文天祥不會自殺,在獄中依然愛護自己,這是孝道。由敵人砍掉自己的頭顱,叫做盡忠。我認為中華士風比較合理。明治時代曾經禁止切腹。多年殘風對於武士的期待依然是切腹! 古風書道-川端康成與三島由紀夫 所謂古風書道,指得就是空海以及更早期的日本書道。這種書體極為接近唐楷。所以不能說成是後來形成的和風書道。然而空海以後,假名書道已經有了體統,所以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的書道是假名和漢字並有的。但是書寫風格是古風。若是取山本五十六給相馬御風的書信來看,除了山本用的書體是漢字行草外,和這種古風書道類近。 這種書法的寫法不可能是懸空書寫,這是攤在桌上寫的。雖然看起來頗似唐楷,在書法的撇,捺,勾,挑以及橫直之際,還是日本風格。三島的書道顯然和劍道一致。強調力道。在橫筆兩頭的頓,絕非中華書法的寫法。由樣本來看,兩副書道作品都是懸腕寫的。
古風書道並未取代和風書道,而是並呈於二十世紀,形成日本書道的多元化。只不過川端和三島均為二十世紀之文學俊彥。兩人書道可代表文壇的古風趨勢。 川端筆跡 三島筆跡 日本書道—A Survey
去歲有機會接觸日人書道(我們稱為書法)資料,更有機會看到日人收集的書法家手跡(日人稱為名筆)。也在這兩年花了些時間讀了一些中華草帖。於是寫下這篇 日本書道發展。寫完之後,為了整理所有零星的看法,順手寫了 A Survey,大致勾勒日本書道整體的概念。(本段寫於2008年)
日本書道演變的歷史現象,略如前述。唐化前後,始於模仿,聖德太子,光明皇后,以至於空海為典型,稱為古風書道。進入和風書法時,漢字(真名)、假名並用,書體由楷書變為行書、行草、草書,更有「大省簡」(日文),和風書道是蛻變與創造,充分運用了日本抽象與美感的潛能。於是有:藤原俊成、宮本武藏、加賀千代女等人之和風書跡遺世。
在十九世紀以治於二十世紀,為何會有近乎中華書法與傳統古風的興起,這個問題,要看德川幕府時代的德川光圀(國)(1628~1700)以至於其後代推動的水戶儒學。這是日本繼唐化以來再度認識中華儒學的運動。更能說是水戶儒學針對儒學,深入的探討,超越以往。也因此,這個時期的書道之風並不限於唐代書法。代表的日本儒者有荻生徂徠(1666~1728),其草書之雄放頗似毛澤東書法,德川光圀遺世書帖釋「忠」則為楷書。良寬(1758~1831)書法為行書,卻推薦懷素大草。水戶儒學的影響,使得後日書道如大鹽平八郎、阪本龍馬、山本五十六、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等筆跡反而向中華書法接近,而非漸行漸遠。書體多採行書或楷書。然而日本書道傳統已然根深蒂固,除了水戶學派少數儒者如荻生徂徠能寫極接近之中華書法以外,大多名筆書體還是日本風格。古風與和風書法,加上水戶儒學的漢學強化構成了日本書道以至於今。若無水戶儒學運動,日本書道是否和風完全取代古風那就難講了。 日本書道演變有下列了解:
其一 其書道起於模仿大唐書法,而後蛻變為和風書道。具有日本特色。 其二 江戶時代的水戶儒學加深了漢學,尤其是儒學之深度,將日本書道再度和中華書法靠近。此風從江戶、明治以至於二戰戰敗。
其三 二戰以後,日本普遍喪失自信,書道暫時衰退若干年,卻從未斷絕。傳承至今隱隱有復興之勢。日人珍惜遺產,愛惜日本歷史,一時之信心挫折始終保有命脈。值得兩岸借鏡。 *水戶儒學在幕府末年直接影響了「尊王攘夷」的方向。明治時代,深入社會膚裡。直至戰敗,其產業精神中依然存在。不可輕視! 了解日本書道演變,不能自大,認為那不過是中華書法之翻版。必須置入日本文化史,從而領略可觀之日本書道。如此方不負我民族泱泱心胸。 全文寫完 馮濟灝 Feb. 11, 2014 於多城 是夜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