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注定失敗的教育改革
2014/06/17 16:02:38瀏覽9067|回應12|推薦20

最近由於國中會考的問題,將存在已久的教改問題又一次搬上台面。事實上,從上一世紀九零年代開始的所謂教育改革到今天已經將近二十年了,但是從大專院校的擴增到考試制度的改革,甚至對於學生的教育水準,似乎每一件事都充滿了爭議.只是很令人氣餒的是:為什麼這麼多專家,經過這麼多年的計畫和實驗,但是確是一個這麼糟糕的結果呢?我想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而我個人認為有下列重要問題:

 

    我們只是看著外國制度然後照抄一通,完全沒有考慮適用性。台灣的學者基本上是學美國那一套,認為美國那種依會考(SAT)成績加上在校表現,然後以申請為原則,理論可以讓各校自行招收合適的學生而學生也可以自己找到合適的學校。理論上這一套系統聽起來很不錯,美國也的確創造了世界最好的大學教育系統(法國的學者雷蒙.阿宏就頗為稱道,傅科也是讚譽有家)。但是這一套系統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美國,美國的社會環境是適合這一套的。反觀台灣,這種系統根本就不可行,為什麼不可行呢?因為我們的社會價值觀不合適。

    首先,美國人對於學習是持一種鼓勵的態度,但是卻沒有升學的必然性,因此家長會注重小孩的志向而不是強迫小孩一定要念大學,在台灣,父母在一起時就是討論小孩成績如何如何,就把小孩的學習成績等同於父母的成就,而那些所謂的學者,更是動不動就拿出學歷來證明其權威性(譬如明牌大學教授,諾貝爾獎得主等等)在這種壓力下,你要父母不重視升學,怎麼可能?

    第二是台灣人愛搞關係,什麼事情都要關說而且還正當化,那樣的話以申請/甄選為入學方式的制度注定要大打折扣,因為大家都想走後門,有上榜很高興,沒上就認為不公(因為自己也知道關說的力量),當然美國人也不是就不會這一套,但是請注意美國許多名校多是私立學校,而且私校擁有極大的辦學空間(學費自主,人事自主),反觀台灣確是公立學校擁有大部分的資源卻也是關說最容易的地方,但是私校卻被教育部和法規綁死(連調學費有規定),所以在美國公立學校可以成為一個辦學的基礎,而私校卻可以創造一個優質的環境,加上美國私校基本是以經營學校的概念在辦學,為了有更好的學生和聲譽,自然會更公正去挑選學生,而不是像台灣,一方面把辦教育形容成一個道德良心事業,一方面又把學生出社會賺不賺得了錢當成天大的事,希望私校好好辦學,卻給私校重重限制。這種自相矛盾的心態,怎麼會引導學校正常辦學呢,而學生又何必須要為自己負責呢?

    還有相關人士死不認錯,把學生當白老鼠更是顯示台灣學者的不切實際,當學生連九九乘法表都不會時,我們就應該驚覺我們走錯方向和不切實際了,但是這些主事者卻並沒有好好反省,反而還一味的認為只是執行面的問題,錯錯錯,是我們的系統有問題,我們應該重新省思我們的系統是不是該改弦易轍了。而我認為教改至少應該要包含下列幾個大項:

l   重塑升學管道的公平性,目前父母最憂慮的當然就是公平性的問題,聯考時代固然有其問題,但是公平性確是無庸置疑的。

l   媒體和政府機關應該降低新聞中學歷的陳述,目前許多談話節目或是政府官員,永遠把學歷當作一個重要參考,但是一個工科博士難道對於經濟問題就會比一般市井小民懂嗎?但是因為他有學歷,好像也就比較有權威了。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要消除學歷至上的升學主義,那麼應該要求媒體不應該報導當事人的學歷,也就是學歷在媒體上逐漸消失,這樣時間一久,人們對於學歷也就會慢慢不那麼重視了!

l   既然是開放的社會,那麼教育部叫應該真正鬆綁私校,讓學生真的去思考成本效益,如果要花這麼多錢唸書(在美國一個私立學校的學費約略等於一年的平均國民所得)值得嗎?如果你沒有唸書的熱誠,值得花一年的收入去念嗎?還是適性發展,作自己想作的事呢?現在學費太低正是造成學生不珍惜的主要原因。

l   系統的設定要和社會的價值觀能匹配,而不是一群根本沒有教育實務經驗的人根據空想來制訂規則,而是應該能夠配合國情和現實,這樣的教育改革才有可能會成功。

 

聯考曾經是萬夫所指的制度,什麼扼殺創造力,填鴨式教育等等缺點,但是今天我們回頭看看,聯考的失敗者(郭台銘是中國海專學歷,當初排名甚後)今天也有成功者,且當時很少聽到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老闆也很少抱怨找不到人,但是今天確是:找工作的人找不到想要的工作,找人的找不要想找的人,這個時代的現象,真是台灣教改二十年來最大的反諷,也應驗了我常說的一句話:當我們越想把世界建造成天堂,那我們就離地獄更進一步!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MC3242&aid=14263624
 引用者清單(1)  
2014/06/20 15:50 【????????????????????????】 ????????????????????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你的求學導師
2019/11/20 08:26
你說的也是滿有理的,的確這個教改跟社會價值觀相異,但社會改變主要分為物質,制度跟價值觀,科技讓物質進步,而教育制度因應社會需求更著改進,而社會價值觀在依據制度去跟著改進,我認為這樣才是更好的方法,而不是讓這些錯誤的社會價值觀繼續錯下去,顯然你所說的社會價值觀有很多不合理的確地方,而你細看新的教育制度,不管是你那年的教改,或是現在的新課鋼,都是一樣的,教改的本質是好的,都是符合社會的最新需求跟潮流,而會培養出你最後所說的那些學生,是因為適應不良,而改變是需要時間磨合跟醞釀的,不可能一改就定天下了,而那些人就是時代在替換零件時,所多餘的殘渣,我覺得教育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學習的本質,勸學以及師說再再說明台灣過去教育的錯誤,這不是什麼學美國什麼的,這就這是一個我們在這個教育制度該做的。
她叫「教育」制度,不叫「升學」制度,他的本質是教育,是學習,我個人認為是這樣。
然後,我建議你可以去看嚴長壽的教育應該不一樣,應該會讓你有全新的想法。
如果想進一步跟我討論的話或是想推翻我的想法,可以去追蹤我的粉專,繼續跟我討論呦!!

https://www.facebook.com/%E4%BD%A0%E7%9A%84%E6%B1%82%E5%AD%B8%E5%B0%8E%E5%B8%AB-100336801432617/(yourlifemaster666@gmail.com)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6/20 15:45

台灣的教改,我也不滿意。讀完你的文章, 覺得有些描述並不太符合事實,有不少是人云亦云的東西,別人散播的謠言,你把它當了真。特寫下來給你參考:

1。台灣的教育學者,即使是在美國拿的教育博士,對美國的中小學教育體制和狀況,絕大部份並不了解,因為他們大部份沒有實地的經驗和觀察,也不是他們的所學。所謂套美國那一套,很多是自己想像的。

2。SAT不是會考。SAT或是ACT,包括台灣人在考的托福,GRE等等,都是美國私營的教育測驗機構所設計出來的考試種類。因為很多大學在錄取學生時,會要求要看SAT或是ACT的成績,所以那些重視升學的高中生會去考它。還有很多高中生根本不會去參考這些考試。大部份高中會有專人輔導(提供資料)學生參加這些考試,但估計百分之九十九的高中,沒有專門的課程來輔導學生準備這些測驗。 

3。一般而言,中產階級都會比較注重升學和學習成績,美國也不例外。說美國人不重視升學考試,這完全是錯誤的觀念,你要看是什麼樣的美國人。很多並不十分富裕和重視教育的美國人,每年不惜付出數萬美元的學費送小孩去讀私立學校。

4。可能只有亞洲人才會去駡那些搞關係(networking)的人吧!我在美國讀研究所時,系上辦輔導就業的講座,搞關係,是幾乎每個來賓都會強調的東西。關係是比本事還要重要!到了社會,也是如此,你不搞關係,怎麼做生意?怎麼建立你的關係網呢?

5。台灣政府對私立學校的管制確實是比較多,但不見得就是壞事。美國政府基本上是不管的,所以美國有一些私立中小學的學費比哈佛還要貴。 

6。美國中產階級的家長,為了要讓子女讀上"好"的學校,往往寧可花上較多的錢,住到"好學區"去。同樣的房子,在"好學區",可以比"普通學區"或是"壞學區"貴上一倍到數倍,看你和那裡比較。 

大部份台灣人對美國教育的實況認知是被誤導的,很多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並非真實情形。所以請不要根據錯誤的消息來做比較。 

新雙城記(CMC3242) 於 2014-06-20 19:14 回覆:

看了你的建言,我覺得你可能沒有抓到我的重點,我簡單在說明一下:

美國是一個大國家,各州制度也不盡相同,我只能概括的說.並竟這不是論文.

我是說台灣學者認為美國這種會考和申請的入學方式好,所以想改造台灣升學系統,事實上SAT是會考啊(請告訴我他為什麼不是會考)!就像台灣現在的指考一樣.同時台灣的大學招生的主辦機構也不政府機關喔!所以事實上跟私營根本沒有關係,不知你為何在意這點?我搞不清楚,就像美國大學評鑑也是私營企業在做,難道有問題了嗎?

美國人平均而言,的確沒有亞洲人重視升學<這也是文中強調的.但是亞裔人士算是比較重視升學的(更正一下,是東亞,以免又被挑毛病),這也是台灣和美國的文化差異,因此我不贊成目前的模仿美國的教育制度.

不知道是否是語意問題,講關係的意思就是關說或是靠裙帶關係,跟你所謂的關係意思完全不同,我想你應該從上下文中可以理解這點.但是我不知道為何你和另一位讀者卻完全搞錯我的意思,目前台灣的教育困境是許多人是可以利用關係,而不是靠實力進入好的大學.因為我認為私立大學在這點防弊效果會比較好,所以我贊成對私立大學鬆綁.

我不敢說我對美國教育系統有多了解,但是從大的方向來看,我相信我的陳述是合於事實的.因為從你的意見看來,我說的內容並沒有和事實有多少差距啊!


qetuip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6/20 11:35

4F tozhou 正解!

國人想要生活過的比旁人爽, 又要消滅菁英, 笑話!


阿亮
2014/06/20 09:20

既然不想考試,那何必硬要去上學呢?

既然不想努力,那何必抱怨畢業後的薪水太低呢?

既然不適合念書,又何必勉強進明星高中呢?

既然要公平,何不連國家考試(高普考)都廢除,抽籤就有機會當公務員呢?

既然不需要菁英教育,又何必期待自己或自己的小孩成為社會的菁英呢?

我們大家摸著良心問一下自己。

也請政府官員、教改專家、制度的設計者找一下自己的良心!!!

(t1208579@ms8.hinet.net)

寧可檬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6/20 08:17

如果要做到公平,必須廢除考試。

任何考試,都是不公平的;

任何考試,都必然歧視愚笨的學生和不用功的學生。

可以說,考試,根本就是違反人權的產物。

而能夠採取最公平的方法,就是用抽籤的。


加藤鷹騷手弄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6/20 08:06

在台灣.反對廢除明星高中的聲浪太大.教育部該如何推動12年國教?我提出我的建議給大家參考:
1.如果要保留明星高中.那名額越少越好.如果是北北基.建議保留前三志願傳統名校就好(建北附成功中山).

2.只考一次會考就好.廢除特招.而且這會考的性質除了篩選出明星高中學生.主要目的是免試就近分發的能力評量.考試科目只有數學+自然+英文.原因是這3科的學習成績差異最大.與智商關係最大.最能分別出資優菁英學生與一般學生的差異.

3.考後選填志願.優秀考生可依意願進入前三志願明星高中.其他全部採類似升國中依學區就近分發的方式.會考成績主要用於能力分班的依據標準.
建議英文與數理化可分"基礎/中級/高級"等3級像大學選課一樣跑班上課.其他科目則照原班級大家一起上.
如此一來既可兼顧不同程度與學習能力有不同授課內容.又能讓不同程度學生能有自然互動.避免程度好學生物以類聚養成眼高手低孤芳自賞或將來進社會與服兵役時無法與不同階層相處.
而能力分班每年調整(可依全年6次統一命題段考成績較公平).因此後段班學生仍然可藉努力晉升到好班.
而學校可視情況每年級設1~2班的數理/英文資優班.

這 樣的好處是不同程度學生齊聚一堂但英數理能力分班.既不會拉低高素質學生程度.而低學習成就的學生也多了可以互相砥礪的同學與向上的動力(在國文社會等 未分班的課堂仍會跟高級班同學一起上課做朋友私下問問題.因此可以在課業上互相幫助.而每年級調整的能力分班也讓他們有前進更上層樓的動力)

此種方法最好的優點是:
a.可以維持台灣菁英教育明星高中的制度.但又減少會考考科減輕學生壓力.又能篩選出英數理資優學生.

b.除了前3志願.其他學校一律成為社區高中.但這社區高中卻擁有許多有上前3志願能力的資優生.而撕去高中排名的標籤後.學生就不用再為上明星高中擠破頭.也無須為傳統學校光環自卑或驕傲.這讓學生的心態會正常些

當 然.我還是希望能全面廢除明星高中.因為為了擠入前3志願勢必還是會造成國中惡補擠破頭.而且這些明星高中的光環更大.標籤更響亮.這可能會造成名校學 生驕傲自大的心態.但就像我開頭說的:"在台灣反對廢除明星高中的聲浪太大".驟然廢除後遺症太多.最好還是循序漸進.降低會考考科數目(這讓許多優秀學 生有機會回流到社區高中).減少明星高中名額.提高社區高中辦學品質.....都可使明星高中迷思慢慢消失.

那麼李家同教授等最在意的"菁英教育"呢?我想菁英教育不見得要集中在一校.因為我認為這樣造成的弊端會遠大於利(考試引導教學.只要有明星高中存在就擺脫不了惡補和填鴨應試等不重啟發的僵硬教學方式和升學壓力).

我 認為"菁英教育"可以分散到各校.除了我前述的社區高中能力分班與資優班外.教育部也可以檢討改進台灣真正數理資優生的培養與教育方式.如跳級制度的完 善.保送制度的健全.甚至可以仿效中國大陸的天才資優班少年班的選拔制度.讓台灣不必為了篩選出少數資優生而讓全部學生陪葬在競爭激烈的升學考試.畢竟目 前台灣那些所謂明星高中的學生不見得都是"菁英資優生".它們可能只是死命念書補習善於應試或是靠國文社會作文考上明星高中.是否要把這些人全擠到一校大 有問題!

---

八中少兒班創立于1985年,是八中與中科院心理所、市教科所合作的中學超常教育項目。2010年,經市教委批準,八中又增加素質班招生,探索義務教育階段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按照規定,報考少兒班和素質班的學生均須北京市戶口。少兒班招收2003年1月1日以後至2004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孩子,素質班則招收在2003年9月1日至2004年8月31日出生的孩子。
   兩個班的學制也有所不同,少兒班是用4年左右時間,完成小學五、六年級和初中、高中全部學業,計劃招生30人。素質實驗班採用“4+3”學制,學生用 4年時間完成小學五、六年級和初中三年的課程,然後學校將通過自主招生,選拔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學習,學制仍為3年。預計素質班計劃招生不超過36人。



最新一期《時代》雜誌以「中國世紀」為封面故事,指出中國已經成為新超強,正處於新王朝的開端
沉睡的巨龍甦醒了 中國崛起撼動世界 歌唱偶們親愛滴祖國從今走向民主繁榮富強 中國新超強美國難制衡
拿破崙:「中國是頭睡獅,一旦驚醒將震動全世界!」

Gamma
2014/06/20 05:52

很大一個原因是既有菁英團體的阻擋可行的辦法。

而公平性的說法,是建立在填鴨式教育的觀點之上。若以多元化為目標,應改變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錯誤觀念。

若以以前的方式,真的有變法面對今後國際社會結構的改變嗎? 這是個大問題

(gamma1972@yahoo.com.tw)


2014/06/20 01:09

問題看的很清楚.希望你能更上一層.

所提的兩大問題:教育制度的適用性,與民情的了解.此兩個問題的產生來自所謂的"教育專家"其實是庸才.我懷疑這些專家的博士訓練.博士訓練非常強調"看懂"問題.為了要"看懂",必須採取許多分析的手段.你所提的兩大問題正代表這些人沒在"看懂'問題,就貿然提出解決之道.

我非常難過得說這些庸才還自以為是精英.現在台灣是庸才當道.

(lyshieh@ms45.hinet.net)

通篇鬼扯
2014/06/20 01:06

通篇鬼扯

寫此文的人看來根本連美國都沒去過吧。美國才是菁英教育的世界翹楚。你以為什麼SAT就是入學標準?屁勒!你知道要進常春藤盟校的家長是怎樣投資的?我講話很臭,所以講啥你不會信,自己去Google。你以為的國外教育是理論,是假象,壓根不存在。我親見的美國是重出身,講血統。哈哈,你若是噓我,你就是無知。因為我就是其中一份子。名校的校友會勢力鋪天蓋地。名校的畢業生嚐到厲害,所以死活要把兒女拉進名校。嘿嘿,台灣人愛搞關係?在美國這不叫搞關係,這叫人脈,這叫實力,搞得起關係才受人尊敬。是啦,美國教育是以鼓勵為主軸,但那已經是習慣,因為沒人聽得進去直接指正,我知道很多8,9年級老師被告,只因為罵了課堂上不做功課的同學。

寫此文的人是失敗主義,把自己的社會價值做成框框,廢話,那當然動一下就壞。

我是希望主義,我看應徵履歷,文筆好的人,絕對另眼相待。我對這次作文勝出的決定覺得很有趣,文好則人奇。很想看看這個社會,在重表達的要求下,10年後,我是不是可以期待翻動一池春水的人。

多元,特色是唯一的路。菁英教育,搞出來殭屍...滾一邊去!

(tozhou@outlook.com)
新雙城記(CMC3242) 於 2014-06-20 19:21 回覆:

這篇文章是前後矛盾至極,如果他認為美國人講關係,重血統是對的,那他就是贊同菁英教育,但是文章最末又神來一筆說多元才是對的.這道理該怎麼說呢??????依他的作文表現,我想他可能正好是自身的反例.


OldMan - 風景線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6/20 00:04
我說過很久了,如果台灣媒體不再報導升學考試的新聞,台灣才真正成熟了!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