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新審視心理學的「三大公案」:科學在錯誤與修正中進步,心理學也當如此
2024/04/01 20:24:14瀏覽1127|回應0|推薦11

這陣子大力推薦Rutger Bregman的著作「人慈」(Humankind: A Hopeful History),非常著迷於他書寫的技巧,或應該說是一種態度和使命:他從問題的根本先列出所有疑點,然後重新去一一盤點、訪查、拆解、檢驗、重組,最重要是更新證據,然後再給我們讀者一個明確的論述。

要知道,這本書探究的是「人性是否良善」這種大哉問,大量的文獻研究和剖析,必然案牘勞形,外部的求證也得飛機飛來飛去訪談;但見作者極具耐心、有條不紊,像拆解未爆彈般的謹慎,每個疑點重新拆解組裝,真相得以一一明朗。說實話,我有一種開悟般的震撼,原來,真相一直離我們並不遠!

這種鬼斧神工等級的心理學科普書,我個人感覺在國內從未見過,非常值得效法,詳細書本內容可以參閱我之前的讀書筆記;本篇主要是要聚焦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心理學探討人性的「三大公案」~不過這是我刻意命名的,因為以前我念心理學教科書時,這三個案例絕對是必讀的重點,分別是兩個心理學實驗和一個命案:

1.1961年Milgram電擊實驗

2.1971史丹佛監獄實驗

3.1964年Kitty Genovese命案

1.Milgram電擊實驗不用說,已被視為人類服從、盲從於權威的經典實驗,而且,是直接對應到二戰時納粹屠殺猶太人,質疑那些劊子手怎麼下得了手的最佳解釋。以前我未曾質疑過這個實驗,但在實驗檔案解封之後,那個65%的受測者服從命令的解釋又不一樣了!

Milgram這個實驗的時間點,正是納粹軍官阿道夫•艾西曼的世紀審判,全球矚目,亟需出口,而有了後來赫赫有名的哲學家漢娜•鄂蘭所謂的「邪惡的平庸」之說;但其實,決定電擊與否,很明顯不一定是因為服從,而是在實驗者不斷說明、遊說之下,參與者一方面是從眾,另一方面是覺得配合電擊等於做好事,而按下電擊鈕。

人性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多盲從和無知,多數人內心就是為了做好事而已,當然更不是什麼邪惡的平庸,我們也許平庸但並不邪惡。

2.史丹佛監獄實驗,有名到無數戲劇、名人喜歡引用,不得不佩服這個實驗的設計者:美國心理學家Zimbardo,把一個監獄實驗,模擬得非常逼真,獄卒和囚犯的角色設計早印在我們多數人心中,是啊!所謂的「路西法效應」,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法後來墮落成魔鬼撒旦,好人也會魔鬼!

但,真相不是這樣的,我們看到以為過程中囚犯和獄卒的角色設定擬真,然後發生許多的攻擊、危險與傷害,不得不提前停止實驗,其實都是因為:實驗早已被「污染」;解封後的檔案顯示;Zimbardo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操控、誘導、演戲、遮掩,以至於這個實驗之後也無法複製----因為根本做不到!

人性不會因為賦予某種角色,就會變壞蛋去做壞事,我們多數人還是會本於良心思考的,Zimbardo實驗當然有意義,情境影響很大沒錯,但人性也不是很容易可以被操弄的。

3.Kitty Genovese於1964年3月13日凌晨三點多,被刺死於紐約市的「奇遊園」社區,整個命案兇手三度行刺歷時半個多小時,38個冷漠、不道德的社區居民無人出面或報警,全美----甚至是全球一片撻伐,冷漠的旁觀者莫此為甚!後來更成為全球心理學教科書的必讀範例,

同樣的,抽絲剝繭這個新聞事件後,可以很容易就發現:新聞報導得非常嗜血而扭曲、刻意忽略許多命案過程中溫暖的細節,明明有人早先試圖報案,明明有人出聲制止,更在Kitty被刺後摟抱她試圖救她,最後,她是死在鄰居溫暖的懷抱裡。

新聞唯恐天下不亂可見一斑,我們未辨別真假細節,就輕易斷定人性冷漠,也是被媒體所迷惑,其關鍵還是在:媒體如何報導和我們的識讀能力。

註1:「人慈」我的讀書筆記:

https://blog.udn.com/yiter1968/180385256

註2.1961年Milgram電擊實驗

https://blog.udn.com/yiter1968/4077902

註3.1971史丹佛監獄實驗

https://blog.udn.com/yiter1968/131733996

註4.1964年Kitty Genovese命案,以及後續的助人歷程實驗

https://blog.udn.com/yiter1968/4090433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80458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