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1/11 16:06:13瀏覽1771|回應0|推薦7 | |
以前教高中生心理學導論,學生很喜歡聽心理學發展史上的相關實驗,言之有物,又能印證於生活,所以,後來我就整理了十個20世紀心理學有代表性的經典實驗如下,讓學生可以充分討論: https://blog.udn.com/mobile/yiter1968?f_ART_CATE=435222 但,問題來了,總會有學生問我:「老師,那個棉花糖實驗不算經典嗎?」,1972年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在史丹佛大學幼兒園的棉花糖實驗,赫赫有名,太經典了!我並非不重視,但關鍵是:你怎麼解讀這個實驗的結果呢? 當年這個實驗結論定調在:能暫時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不簡單,延宕滿足有助於自制力,是未來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當年我讀了這個實驗後,就有很大的疑惑:實驗抽樣或研究方法沒問題嗎?人生成功的因素就這麼簡單嗎? 我試著從兩個層面來看:先就忍住不吃棉花糖來說的,抽樣的人數是問題,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種族、性別、文化、家庭教養、經濟地位、生理差別......種種變項,很難一一控制或排除,而由此要驗證自變項與依變項的因果關係,不一定具有說服力! 再來就延後吃棉花糖的孩子,從多年後定期追蹤發現:他們的人生比較「成功」;可是這「成功」的「果」,要如何確認就是當年「延後滿足」的「因」呢?沒有家庭、人際、求學、貴人、機會、命運......等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嗎?不太可能吧? 我以另一個跑步機實驗來佐證:1940年代的哈佛大學跑步機實驗也很有名,實驗者故意把跑步機任務設定得很困難,很容易想放棄,實驗對象是140位大二學生,測試目的是:「耐力和意志力」,然後每兩年追蹤一次;數十年後證實,20幾歲的跑步機實驗放棄與否,可以作為成年後心理調適的預測指標。 一樣的問題:一次放棄跑步機任務,真的可以預測未來人生的意志力嗎?我是不太相信,因為測試的當下,有可能:有人剛好肚子痛、有人剛好分手難過中、有人剛好告白成功、有人剛好路上撿到錢......。這些變數也都能排除嗎? 我自己就想過,如果在實驗的當下,是美女引導男同學受試者、帥哥引導女同學受試者,會不會放棄的時間就延後了呢?要避免這種其他變項的干擾,我覺得最好的實驗設計就是,重複多測幾次,譬如接下來每個星期都測一次,累積十週後再統計,這樣會不會更精準呢? 解讀實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也是很好的學習,說實話,人生真的很複雜,不會只是單一因素就影響深遠,也不會一時半刻就決定人生的樣貌。多元因素的人生,就有多元因素的學習;一時半刻不能決定的人生,就有很多機會可以重新來過和繼續學習。 所以,棉花糖實驗意義是好的,願意忍延宕滿足,可以培養自制力是對的;但自制力還有很多其它因素要面對,譬如後來實驗者就發現「聲譽」更重要,兒童很容易在乎別人看法或做法(別人也偷吃),然後,慢慢形成自己對自己的看法,這就是很重要的「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能力。 同樣的,一次放棄跑步機,或是一次放棄晨跑、禪修、有氧舞蹈課、瑜珈課、畫畫課、古典吉他課......,人生不會因此定調就是魯蛇;真正的魯蛇是:你從來都不想嘗試,從頭放棄到尾!還好一般人不會如此,我們總會找到支撐意志力的點:樂趣、意義、責任、友伴、愛、奉獻、挑戰......;簡而言之,韌性是可以隨時隨地培養的。 看了棉花糖實驗,而固執於不給孩子滿足,這反而造成反效果,家庭教養絕對不宜如此僵化,也有後續實驗證實,家庭經濟水準高的,孩子比較有自制力,為何?因為穩定的物質滿足,對未來(棉花糖)預期是有信任的,所以,比較願意忍受當下的滿足。所以,該給的零用錢,還是要給的。 而責任感這件事,也要同步跟著去設計和鼓勵,而且由父母的身教來帶動,譬如:家事的負擔、生活作息的負責、道德的遵守、家族活動的參與、運動......。你看,從書本裡的心理學實驗,就可以學到教養上很多前人的實用智慧,所以,真的,有空要多讀書,學習獨立思考,才容易辨證,才不會人云亦云。 註1.適合大人的「心理素質」三書:父母們應該「由內而外」壯大心理素質,並示範給孩子看(https://blog.udn.com/yiter1968/176949756) 註2:可以進一步閱讀:「先別急著挑戰人性:20個經典心理實驗,帶你認識自己,人生不踩雷」(究竟出版社) #阿得的讀書會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