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4/29 13:05:22瀏覽2010|回應0|推薦12 | |
去年選擇轉換跑道時,心中默默規劃的路徑早已篤定,可是,遇到疫情的千變萬化,我也是默默地跟著學習變化,就算我是一個不太愛改來改去的人,但這種「變」的必要和學習,不也是一種人生的必修學分? 我原來規劃的理想生活型態是這樣: 閱讀>薩克斯風>運動>讀書會>寫文章>音樂欣賞 中間的變來變去,最近變成: 寫文章>運動>閱讀>音樂欣賞>薩克斯風>讀書會 而且,新的元素好像也正蠢蠢欲動要搶入前六排序呢! 大概疫情開始時沒有人會想到,整整就拖了兩年多,還沒完沒了,說是驚天動地的黑天鵝,看來已演變成漫天飛舞的黑天鵝,習以為常了!記得兩年前喔!蔡詩萍出版「與世界一起散步:小日子小堅持」(我的筆記:https://blog.udn.com/yiter1968/154660310),提到疫情下要讓生活「慢下來」,細細品味更多人生美好滋味。 可是兩年都過去了,那句書中的話:「故事餵養激勵,搞笑擱置煩惱。」我還放在案頭,是啊!我們創造了一個奇特的故事,從時時刻刻都要與病毒「漢賊不兩立」,到當下的「兩岸一家親」和睦共處。又能如何呢?我們也只能苦中作樂!又怎麼可以不應變呢! 看著斜槓興趣因疫情的自然流動,想到蔡詩萍書中說的:「我們活著的人,把時光浪費在值得的事物上,是對逝者,最好的回報。」,誰又知道我們會不會是下一個「逝者」?你又怎麼知道後面發展還會有多少的變種病毒?人類還要繼續打多少新冠疫苗? 「微變」是為了避免生活型態過於劇烈的變動,能維持住原來的基調,你也可以這麼說:「莫忘初衷」;我的概念比較像是:「心之所向,身之所往」,誠實面對自己、自然移動,生活有重心,即使外在環境的、疫情的變化如此之大,我們拐彎來拐彎去,但始終沒有偏離航道。 其實也很好,不固執,一直是中年後的自我提醒,以前看過一個心理學調查研究,提到越固執的人,越容易生病!因為家人、友人也不喜歡固執的人,情感紓解一定會有困難,身、心、靈相倚下,固執的人生病的機率自然會提高。 無論疫情變化如何,變,已經是一個必然的命題,如果一直堅持己見、剛愎自用,容易因噎廢食,生活也會過得很辛苦吧!我自己就很難想像,寫作文,曾經是我最弱、最討厭的事,現在倒成了我的「主業」之一。最近閱讀平路的「間隙」,提到寫作:「寫作為了瞭解自己,隱指著瞭解本身的獨特性,我更深一層的體悟是:了解自己的獨特性,終是為了忘了自己的獨特性。」 為追求自己的獨特性,卻不被任何原有的獨特性所框住,好棒!所以,變吧!為了當下生命可以變出來的所有可能的美好,我們就來玩玩「變、變、變」的遊戲又何妨呢? 註~圖片說明:每天的疫情記者會,陪伴無數國人午後的生活重心,甚至每天的心情就這麼被翻來覆去;但,對不起!我不曾同步看過一次疫情記者會,做好個人該做的,剩下的還給你的「心之所向」吧!生活沒有重心是很可怕的事啊!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