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效法阿甘精神:不只是不要太計較,你還要不斷挑戰自己,才能學得更快更好
2022/04/13 13:21:27瀏覽1752|回應0|推薦15

其實我是天生害羞、內向、不善於表達的,但從我無數次的上台表現來看,很多人對我的評價卻不是如此。這是有原因的。

磨練自己的機會,需要自己去創造,因為只有你知道,在不同的階段和狀況下,你需要或適合什麼樣的磨練。

記得30多年前初任輔導老師時,一般高中生對於輔導室和輔導老師總是有一些陌生甚至忌諱,於是我很習慣性於期初安排跑班宣導,每個班跟任課老師借個5到10分鐘,在短時間內要達到宣導的效果,你當然要有非常好的表達能力。

每一次的上台雖然短短的10分鐘不到,我卻要求自己一定要包含幾個重要的表達元素,譬如:走入觀眾(學生)的互動、肢體語言的活潑、聲音的抑揚頓挫、吸引人的幽默等等,一個班一個班、一個學期一個學期下來,我創造了無數磨練自己的機會,也大大提升自己上台的表達能力。

當然還有輔導室很好的主動求助個案量。

大家都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但問題是要怎麼準備呢?制式的教育並不會教你如何靈活地運用所學,唯有在生活中和職場上,積極爭取機會、展現自我、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不把失敗當失敗,你才會學得更多更好。

然後,當我覺得上台的挑戰變少了,我接著就展開另一種挑戰:期末請所有任教班級學生,針對教學所有過程不具名寫「回饋單」,再一次,放下無聊的自尊和自傲、承認自己的不足、創造磨練的機會。而這也已是20多年前的事了!當然沒有人要求我這麼做。

關於自我挑戰,每個人生階段你都可以這麼做。

當我覺得上台表達的磨練夠了,當我覺得教學的改進也夠了,我轉而開始挑戰自己的「寫作」能力,這應該也是我覺得自己能力最弱的項目,以至於就算我已經離開職場了,多年來,我還在繼續努力練習寫作。

台語俗諺:要做牛,嘸驚沒犁通拖。

要做阿甘,不怕沒有磨練的機會,而磨練就是心態(堅持不計較),就是紀律(堅持好習慣),就會進步(職場的自信),更會自信(然後願意分享);職場如此,斜槓也如此,而且,無分年紀都適用。最後:隨時讓人生充滿幸福感!

這也是任何行業「專家」養成的必經之路,尤其是教書這件事,永遠是「人」的因素大過於「知識」,境界上是一門藝術無誤,沒有止境,永遠也學不完,尤其是在那個走出舒適圈,「學習圈」和「恐慌圈」交界處,充滿驚喜。

「擁有專業級知識和『作為專家』,其實是兩回事」(「專家之路」p.14)

「為求進步、在日後專精此道,你必須培養專注當下的能力,即使在素材看似分崩離析的時刻也一樣。沒有人能完整告訴你,你碰觸一樣東西時會有什麼感受,你得親自體會才知道。教科書的敘述大都派不上用場----光靠文字,無法準確說出每種東西『剛剛好』的狀態。」(p.104)

我永遠記得我大學剛畢業第一次參加教甄試教,是一所私校,教務主任親自出動考評我,但一節課的試教不到十分鐘,他竟然就豎起拇指、指著人事室、揮揮手就走了,意思是:你被錄取了!快來領聘書吧!後來我有沒有去應聘?沒有!因為當下我覺得,我待在這兒一定不會進步,我選擇去另一所更有挑戰的私校任教。

知難行易,是為了建立新習慣,是學徒初始階段;知易行難,則讓熟手進步更快!畢竟沒有那一種專家是可以「一證到底」的,為了與時俱進,醫生被要求定期上課進修,108課綱下的老師們也是如此。永遠你都得自我要求,自我挑戰,成就的不是「專家」或「大師」這個表象的稱呼,而是你會打從心底感受到:「踏實」和「幸福」。

還好,心態上我沒有任何退休,我只是轉換跑道,每天還是很「阿甘」!

註:圖片說明~上圖:我很喜歡「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還買了黑膠版的電影原聲帶來珍藏;下圖:找不到我更早的教學照片,這張民國89年的上課相片,看得出來,我很喜歡走入學生的座位區互動。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7329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