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年紀越大越固執就越僵化:可以的話,請多試試不同觀點活絡大腦
2022/08/04 09:18:16瀏覽1837|回應0|推薦6

看著這次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旋風式訪台,國內有少數族群反應非常的兩極,就讓我想到,在我不小心參加的社群群組裡,如果是藍綠立場鮮明的話,不用懷疑,「藍」與「綠」是互斥的對立面,所有資訊一定是「單面傳播」,看不見任何包容。

所以,我一向不喜歡和朋友聊政治話題,越熟的朋友越不喜歡,主因就是越了解對方的「既有」立場~以國內來說就是親藍或親綠,就越能看見對方是如何明顯戴上有色鏡片看待外面的世界、解釋一切的種種,顏色越根深蒂固,觀點就越難改變,所以我也覺得多聊無益。

其實觀點是自己選擇的,但也因此「不小心」順便選擇了「餵養」資訊的慣性,以及決定心情的不利模式;無論你如何選擇或過濾,你總是會不小心就看到、聽到對立面影響你心情的種種資訊,就連朋友的不同立場或觀點,或多或少都會成為你負面心情的影響來源,這,又何苦呢?

以前教心理學導論,必定要講到有名的「認知失調」實驗,學生也覺得很有趣,覺得很適合解釋自己爸爸媽媽的固執是從何而來。當年我寫成筆記如下:「心理學經典實驗之5: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 )的認知失調實驗」

https://blog.udn.com/yiter1968/4096280)。

我們執著於相信自己的信念,即使新的證據顯示我們信念可能有誤,但多數時候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信念,為了自尊心不願被壓迫,於是寧可去扭曲「證據」,而不是調整自己的「信念」。亦即是,真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只願選擇相信自己相信的。

來看看我前些時候在「跨能致勝」一書,看到一個很好的例子:

「2017年加拿大與美國的學者展開研究,要求一群已經成年但政治立場相異的高等知識份子,針對飽受爭論的議題,閱讀哪些可以證實他們信念的論點。然後,只要參與者閱讀對立相反的論點,就有機會獲得金錢報酬;即使如此,有三分之二的人就連看一眼這些相反見解也不願意,根本不在意認真考慮是否有趣。厭惡相反看法,不僅是出於愚蠢或無知而已。關於學術上政治兩極化的話題,若成人愈有學問素養,其實更有可能變得自以為是。原因可能是他們更擅長找出證據,確證自己的感覺:他們花愈多時間在某項主題,就愈容易成為刺猬般的人。」(p.299)

看到嗎?類似藍綠互看不順眼,舉世皆然!成人世界,接受資訊的習慣和立場已經固著,三分之二的人拒絕接收對立面的資訊(所以「論文真假」心中早已有定見了!),無關乎對錯好壞,反正就是:我死都不願意看對立面的一切!尤其是越認為自己有學問的人越嚴重!這兩句話再強調一下:「若成人愈有學問素養,其實更有可能變得自以為是」。

可惜了我們靈活的大腦,可以隨時學習和調整的大腦,就因為固執己見,偏化了它的可塑性,越是堅持固有立場,越容易往極端發展,最後遊走到偏激的族群、甚至容易被煽動被利用,也就不足為奇了!你說「偏食」是客氣了;說「洗腦」就可以理解大腦的偏化;說「走入死胡同」更可以反映出沒有活水的後果。而這一切過程,都會影響情緒。

我覺得結婚和離婚這件事是很好的參照例子。結婚多年,因為對方出軌而選擇隱忍的人,當代真的少很多了,主因在於我們很容易從身邊和報章媒體上聽到不幸福、痛苦的對立面資訊以及離婚帶來的解套,長此以往,也就覺得離婚沒那麼嚴重,沒有自尊心問題,選擇離婚反而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這真的和過去時空差異很大,示範了不同觀點帶來的觀念改變!

如果婚姻裡的離婚,可以藉由接收多元觀點來鬆綁固執,由此覺得離婚也沒那麼嚴重,那:家暴呢?多元成家呢?行行出狀元呢?種族歧視呢?......都可以的!只是,政治傾向的固執往往更接近宗教認同,很長時間的「餵養」而堅定信念也是必然的;所以,平常就要建立讓觀點多元化的「去固執」練習。

講到去固執,想到以前寫過一篇關於有人去砍八田與一和蔣中正的銅像的看法:「砍誰的頭,都是你偏執選擇的記憶」(https://blog.udn.com/yiter1968/101412389),以「洗腦:操控心智的邪惡科學」一書說明「洗腦」和「去洗腦」的不理性,我當時和學生討論了一題:如何改變父母的政黨傾向?得到的結論,也是提供大腦去固執、多些可塑性的參考做法:

1.不要看固定政黨傾向的頻道,顏色傾向的新聞頻道建議交替觀看。

2.看到不認同的新聞或名嘴分析,不要轉台,試著用「為什麼他要這樣說」來觀賞或欣賞。

3.遇到身邊因觀點不同而有爭執的時候,不要急著批判對方或轉身就走,試著傾聽他的觀點脈絡。

4.多親近和結交不同政治立場的朋友,傾聽的不是表面的觀點,而是觀點背後的原因,多些欣賞和學習的開放心態。

5.無關乎政治立場的一般社會事件或新聞,學習多多傾聽,觀點的多元可以刺激大腦活化,是好事!

6.選舉時,不只關注自己政治傾向的候選人種種,也試著打開「探索」和「好奇」的心眼去看待不同立場者,千萬不要急著做評論和否定。

能做到這六點,恭喜你,你終於有資格可以說是所謂就事論事的「中間選民」了,不問立場,只問是非,只求真相;不但避免走入偏激的兩端,也可以避免心情不必要的干擾,畢竟生活啊,又不是只有政治,還有那麼多的美好;除非,你的生活本來就沒有重心,那可又是另一個大問題了!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76330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