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網誌裡,貓兒談到了主播圍爐,和俏江南的時尚川饌,
其實平日工作時間各異的主播,能相聚在一塊,機會並不多,
繼過年期間~主播組同事們相約KTV唱歌之後,前陣子,
則是熱心的以晴,訂購了帝王蟹,邀大夥一起到朋友家分享;
當天,喜愛美食的貓兒也恰巧輪休,便與好同事倩琳和逸卿,
一起開車到桃園的晴友家裡小圍爐,除了帝王蟹外,還包括:
多款肉品,丸類,青菜,以及烏魚子,白切雞&油飯等各色熟食.
畢竟這陣子,溫度還是那麼的低,主播們能夠一起享用蟹宴,
真的讓身心都暖起來了;而春寒料峭,驅趕涼意的方式不少,
除了火鍋圍爐,和(前一篇所提及)麻辣鮮香的川菜之外,
泡湯同樣不可或缺哩;旅居美國的好友黛比,日前返台探親,
貓友就跟她推介:到北投少帥禪園,先在雙喜湯屋舒暢泡湯,
出來後,還能在禪園裡的小六茶舖,品茗賞櫻來放鬆身心呢.
說到祖籍蘇北的黛比,還有泡湯與飲茶,讓貓兒不禁連想起:
描述晨起喝早茶配小籠湯包,睡前再(到澡堂裡)泡個澡,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揚州文化,以及前年到台北設點,
百年老字號的揚州冶春茶社;雖說貓兒迄今,已有好一陣子,
未嘗親炙位於京華城的冶春茶社,品嚐馳名的鰣魚,蔥油蝦,
淮揚軟兜,八寶鴨子,蟹黃燴粉皮等貓友喜愛的招牌料理囉.
曾多次在'冶春'宴客的貓友,對於茶社採傳統亭臺樓閣概念,
設計出園林風格的用餐空間,一直相當欣賞,加上造型雅緻,
一出場就氣勢奪人的展示菜(例如孔雀開屏,松鶴延年),
讓主人更是不失面子;至於貓兒,還是把重心放在形象鮮明,
具傳統特色的淮揚美饌,像是口感細膩,醋香與醬味交織的:
維揚燙干絲,咸鮮入味的鹽水鵝,及最有代表性的水晶肴肉.
眾所周知,淮揚菜是淮安.鎮江與揚州三地風味料理的總稱,
每當造訪冶春茶社,除了干絲,肴肉&鹽水鵝外,貓兒還喜歡,
來份入口腴嫩鮮美,採清燉方式烹製的揚州獅子頭,再搭配:
炸得酥脆噴香(再淋上糖醋醬),滋味酸甜的茄汁松鼠魚;
注重細節與文化的貓友,則偏好傳統特色美饌:像瓜薑魚片,
馬鞍橋燒肉,還有同樣講究刀章的翡翠羽衣,及文思豆腐羹.
即便貓兒的食林友人,談起冶春的維揚美點水準,頗有微辭,
甚至覺得與(結合川揚兩幫料理的)銀翼相較,差距不小,
但就貓兒兩度用餐,嚐到雞汁湯包,蒸餃與千層油糕的經驗,
感覺倒是ok,揚州炒飯的鑊氣也足,翡翠燒賣與揚州三丁包,
尤獲黛比姊的青睞;近年曾在數個不同城市,嚐過不是江南,
勝似江南的俏江南,對新川菜不置可否的黛比,跟貓兒表示:
下完江南上江北,冶春茶社的淮揚古韻,仍可偶爾細細品味.
附錄~ 中國四大古典菜系之一的淮揚料理簡介:
淮揚菜系始於春秋,興於隋唐、盛於明清,素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譽,明朝開始,淮揚料理的發展進入全盛時期,淮揚菜系是淮安、揚州、鎮江三地風味菜的總稱,整個菜系又以揚州菜最廣為流傳;明萬曆年間的《淮安府志》記載:「淮安飲食華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誇視江表」,所謂制度就包括了飲宴規矩與規格,李斗的《揚州畫舫錄》寫道:「烹飪之技家庖最勝,如吳一山炒豆腐、田雁門走炸雞、江鄭堂十樣豬頭、汪南溪拌鱘鰉、施胖子梨絲炒肉、張四回子全羊、汪銀山沒骨魚、汪文蜜□螯餅、管大骨董湯、鮆魚糊塗、孔訒庵螃蟹面、文思和尚豆腐、小山和尚馬鞍橋、風味皆致絕勝」、「水陸餚珍雜果蔬,珠簾十里醉東風」,其中記載的有名的餐館就達五十多間,瘦西湖上,畫航沙飛,有船娘行廚,以宴飲助遊興;明清以後,淮菜和揚菜開始相互滲透融匯、逐漸將南北風味共冶於一爐,從而形成了統合的菜系,淮揚飲食特點在於用料上乘、因材施藝,製作精細、講究火候,風格雅麗、鮮美可口,追求本味、清鮮平和;烹調技藝以燉、焐、蒸、燒、炒、燜、煨著稱,並且重視調湯,保持原汁;淮揚菜裡最受歡迎的食材,前幾名分別是蝦、蟹、河鰻、甲魚、肉類、江鮮或河鮮,著名菜餚包括三套鴨、大煮干絲、葵花肉丸、梁溪脆鱔、水晶肴肉、松鼠鱖魚等等;清代康熙年間的《淮安府志》中描述:「涉江以北,宴會珍錯之盛,淮安為最,民間或延貴客,陳設方丈,伎樂雜陳,珍氏百味,一筵費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