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滿州國臣民
2014/09/19 17:21:45瀏覽244|回應0|推薦0

9月7號,李香蘭(1920-2014)去世。一看到這個名字大家就會馬上想到1932~1945年在東北三省成立的滿洲國。她也就是因為出演滿映(滿州映畫協會)的電影,而走紅的。戰後,一旦被判為漢奸,處死刑,後來證明為日本人,才無罪釋放。

1945年,日本投降,滿州國也自然土崩瓦解。滿州國從成立時,就被稱為「偽滿」,協助偽滿的中國人,戰後也自然就以漢奸來處理。19世紀以來的民族國家觀念,及中國傳統的大一統觀念,對這個日本扶持的滿州國及協助滿州國的人士,自然都被認為是背叛祖國,搞分裂,罪不可赦。

滿州國官僚中有兩個與台灣關係密切。一個是曾任滿州國財政部部長的韓雲楷(1894-1982),一個是首任的外交部長謝介石。韓雲楷是東北人,也曾留學日本,在名古屋就學。滿州國瓦解後,韓雲楷潛回故鄉,散佈自己死亡消息,乘著混亂,與家人逃到中華民國監視不到的台灣。1949年,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舉國遷往台北。韓雲楷十分狼狽,隨即逃亡日本。這兒有不少他在滿州國的日本同事,算是找到棲身之地。並在日本經由國會議員的介紹,娶得日本妻子。隨後與日本妻子移民美國,與在美的兒女合流。

1894年出生的韓雲楷,在中華民國成立的1912年,已經18歲了,對一個18歲出生在東北,長在東北的他而言,滿州國與中華民國在他心中的比重如何呢? 出任滿州國官職,是否曾讓他有內疚或叛國的感覺呢?

謝介石是1878年出生於台灣。他出生時,還是大清帝國的時代。他17歲時的1895年台灣割給日本時。他也成了日本國民,開始學習日語,並爭取留學機會。其後在明治大學,學習法律。1915年放棄日本國籍,取得中華民國國籍。他這個變換國籍的行動,是否是出於尋根的心理呢?

他曾經以滿州國駐日代表的身份訪問台灣,台灣總督親自出迎,致辭時,他由隨行的兒子以台語代表致辭。滿州國瓦解後,逃亡北京,1954年在北京去世。他的兒孫分散在東北、北京與臺灣,前些時在旺旺集團的協助下來台。在臺灣出生的謝介石先後為大清帝國臣民、日本帝國臣民、中華民國公民、滿州國臣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謝介石的心中,他到底是以那個國民·臣民自居呢?

1920年出生在東北的李香蘭,直到日本戰敗回到日本前,她的幼少青年都在中國渡過。從血統上而言,是純粹的日本人,從文化上來說,與中國人無異,在戰前,很多中國人都誤以為她是通曉日語的中國人。對於李香蘭來說,中國對她而言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據她自己說,日本是祖國,中國是母國。

19世紀以來,國籍規定個人的存在,是什麼國籍,就是什麼人。事實上「人」的家國觀念,是否可能以法律來如此單純的規定呢?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taiwan2014&aid=17312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