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抑止力
2014/07/02 14:33:48瀏覽66|回應0|推薦0

今天、日本的各色各樣的媒體都刊登了昨天內閣議決了「集團的自衛權」的事。最大報紙的朝日新聞與每日新聞表示遺憾與憂慮,但是和台灣關係良好的產經新聞卻評此為「積極的和平」,與安倍總理所主張的「抑止力」的說法相呼應。

自衛隊是1954年7月1日設立的,距今剛好60年。昨天憲法解釋的改變,將使這個自衛隊今後的任務有了巨大的變化。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巧,安倍也是1954年出生的,自稱是「年男」的這個馬年出生的總理,是誰也拉不住的野馬了。以前日本的時代劇,有所謂的「暴れん坊将軍」,沒想到平成年代,也會出了個「暴れん坊總理」。

關於這個「集團的自衛權」的問題,近鄰諸國也都紛紛報導。不諳東亞形勢的俄羅斯,以為日本是在改憲,擔心的是日本今後也會與NATO採取共同行動,參加戰爭。中國外交部報導官,除了反對日本放棄戰後和平路線以外,也強調中國不會因此放鬆捍衛疆土的決心與行動。美國則大表歡迎。以後日本不是只在後方縫牛皮袋,而是走到前線來了。但是對諸多條件的限制,則表示不滿,希望日本參戰的水平提高到與歐洲同樣的程度。

日本內閣以「抑止力」為藉口,逐漸去擴張自衛隊活動範圍的結果,其實最大的贊助人不是別人,就是近鄰的中國。就像從前為了要警告台灣總統的普選那樣,中國大陸的飛彈成了李登輝的最大助選團。當日本的新聞每天都在報導中國的船隻是第幾次侵入一般日本人認為是固有領土的尖閣群島(釣魚台)、或者是通過映像映出中國軍機在日本認為是自己的領空範圍內、如何地迫近日本軍機時,不難想像到成天看到聽到這樣報導的日本人,所可能會產生的感覺。

民眾的危機感,也就使安倍總理的「抑止力」的說法,有了一定的說服力。不過也有一部分的識者指出危機應該先是從外交上去解決,而不是一開始就想訴諸武力。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taiwan2014&aid=147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