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生懸命~武士道(3)
2023/09/24 07:43:26瀏覽167|回應0|推薦5

阪神棒球隊在9月14日擊敗巨人隊,取得日本棒球Central League的勝利。在賽後慶勝會時一個多明尼加的外籍選手 Johan Mieses 在胸前掛了個布條,布條上寫著「今日の主役(今天的主角)」。在台上致辭的岡田監督(教練)面帶笑容地看著他說「Mieses ちゃん!你可不是今天的主角啊」!

「ちゃん」通常是對小孩子的稱呼,等於「小」「阿」的意思。但是 Johan Mieses 身高185cm,體重120公斤,是個巨漢。稱呼他「小Mieses (阿Mieses)」,是種暱稱。 這種暱稱通常是用來稱呼彼此熟悉且有親密感的人。在阪神棒球隊中,不僅岡田監督如此稱呼他,其他的隊友也都如此。

日本棒球隊僱用外籍選手的條件是,這個外籍選手必須是對球隊有用的。因此外籍選手如果成績不佳,就很難獲得續約。Johan Mieses 目前的成績是打擊率0.211 全壘打5 出壘率0.298。如此成績,在一軍僅能以代打出場而已。照說這樣的成績,下一年度的續約,幾乎是絕望的了。

但是很意外,8月中,5個外籍選手裏,第一個被內定為續約對象的,竟然是Johan Mieses。

球團與岡田監督為什麼願意與 Johan Mieses 續約呢? 續約既然不是根據他的成績,那麼是根據什麼的呢? 原因似乎不少,但最大的原因是 Johan Mieses「一生懸命(イッショウケンメイ)」地「頑張る(ガンバル)」。「一生懸命頑張る」也就是說他很拼命,很努力的意思。Johan Mieses 原隸屬二軍,後來昇格一軍,但是昇格後,為了磨練,他常會自告奮勇地出場二軍的比賽。有空時會去少年棒球,參觀學習。另外 Johan Mieses 性格明朗,很快地融入隊友群中。他出場代打時,偶爾也會擊出安打或全壘打,也就有機會接受訪問。他雖然來日不到一年,卻會說些簡單的日語。訪問時,自稱「Mieses ちゃん」,並以大阪方言「おおきに」向球場觀眾致謝,贏得了不少球迷的歡心。

如此這般Johan Mieses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 就被阪神球隊與球迷接受了他的存在, 認定他為組織的一員。隊友‧球迷與 Johan Mieses 間產生了彼此「一體」的感覺。Johan Mieses的「一生懸命」「頑張る」, 及球團‧隊友‧球迷對他的「一體感」就成為決定Johan Mieses 續約的條件。

日本人與日本社會間「一生懸命」「頑張る」「一體感」到底存在著何種意義呢? 為什麼會在決定事情時,成為判斷的材料呢?

「一生懸命」原本寫成「一所懸命」,原是指中世武士對分配給自己的領土,不惜生命地去保全。江戶時代昇平日久,武士階級也開始逐漸轉變成「薪俸」階級,雖然沒有了封地,武士對自己的職務仍然與過往一樣,也是以隨時可以捨棄生命的心情來執行。

在戰後很長的一段時間, 日本的「會社員」也都繼承了這種傳統。他們在同一「會社」奉職一生,為了「會社」蹈湯赴火,在所不惜。「一生懸命」的他們被比喻為「企業戰士」。「企業戰士」對自己的職務,不惜生命,「過勞死」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他們不是在工作,而是在拼命。

但是對自己的職務,努力拼命,在日本社會是種美德。我在留學期間,就有過這樣的經驗。當電視在放映「蒲鉾(魚糕)」的CM時,說要為製作「蒲鉾)」不惜身命。看到這裏,有個韓國留學生說,「區區」「蒲鉾」,怎麼值得如此拼命呢?  他此言一出, 就有一個老輩的日本人訓斥他說,一個人對自己的職務不惜身命,是種可貴的精神。

武士階級雖然消失了,但是武士精神的「一所懸命」「一生懸命」,脈脈相傳,如今仍然存在於日本社會。即使是外國人,如果他也具有如此精神的話,也就能得到日本人的共鳴,獲得讚許。Johan Mieses 藉由他的拼命與努力,得到球團與岡田監督的認可,覺得他是可造之材,決定再給他機會。

至於「頑張る」的意思是遇到困難或身處逆境,仍然堅持奮鬥的意思。Johan Mieses 來日前,並沒有MLB(Major League Baseball)的經驗 岡田監督也說他不懂棒球。但是球團與岡田監督仍然願意與他續約,並打算好好培養他,就是因為看到他具有「頑張る」的精神。這種精神類似「痩せ我慢(ヤセガマン)」的武士精神。

另外武士集團是個戰鬥集團,集團要發揮戰鬥力量,就必須全體成為一體,如此才能行動自如,提高作戰能力。在武士集團中,集團成員彼此間的一體感就十分重要。Johan Mieses 融入阪神棒球隊, 與隊友打成一片,成功地成為這個集團的一員。在認定他為成員後,彼此間「一體感」濃厚,對他的成績,也就不再苛求。「一體感」也就成了他被留下的重要因素。

日本「會社」通常在採用新人時 ,對新人在大學的專業或成績,並不很重視。他們主要在看這個人,人品如何。是否能適應自己「會社」的社風,是否能長久工作等。也就是說這個新人能否成為「會社」的一員,與「會社」能否有一體感,成為先決條件。至於其他方面可以在「會社」裏慢慢學習磨練。

新渡戶稲造(1862-1933)出生於江戶時代末期,成長於明治‧大正期間,死於昭和初期。他所看到經歷到的是那個時代的「武士道」精神。李登輝(1923-2020)‧蔡焜燦(1927-2017)兩位是所謂的日語世代,他們出生在日本殖民時代,所經歷的是日本戰前的「日本精神」。他們都看到了當代的「武士道」或「日本精神」。

日本戰後與明治維新一樣,有了巨大的轉變,所謂的「武士道」「日本精神」,並未完全消失,而是脈脈相承, 存在於日本人的價值觀中。以 Johan Mieses 為例,在此做個補充。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taiwan2014&aid=17989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