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內與外
2014/01/17 13:02:03瀏覽113|回應0|推薦0

一年前在非洲阿爾及利亞((Algeria)發生的恐怖活動,在當地從事工事建築的日本公司「日揮」的社員也遭到牽連。當時該公司差不多每天都都會召開記者會,報導最新近況。「日揮」公司宣傳部的報導人,所報導的犧牲人數與一般新聞所報導的人數有些出入。去年1月22日的記者會上,「日揮」公司謂犧牲人數為10人,但一般新聞及民間電視台,犧牲人數為7人。

NHK電視台則對「日揮」報導所說的10人的數字後加上了一個(3名為外國人)的解釋。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報導呢。

日本人最重視的是「內」與「外」的區別。內外之間是一刀兩斷的。對內,有強烈的一體感,對外則漠不關心。但是「內」與「外」如何分割開,內外的區別,因何而定的呢? 事實上,這個內外的區分,不但因人而異,也因時而異,有時還因場合而異。

「日揮」是從公司的立場來區分內外,社員為公司內的人。因此不管是日本人的社員,或是外國籍的社員,都屬於「內」裏邊的人。犧牲的人數,也就包含了外國籍的社員在內。但是一般的報導,則從日本的這個國家的立場來區分內外。一般報紙或電視台,很自然地把外國籍的「日揮」社員,割捨在外,不列在犧牲者的數字內。

「內外」之分,是看當事者,把區分線放在哪裡而定的。前節所說的「新幹線上的孩子啼哭問題」,論客的不同看法,也不過是因個人的內外區分問題,而產生出來的。

把爭論「孩子啼哭問題」,看成是鄉巴佬言行舉動的論客,透露出習慣了大都市生活的人,對被區分在外的他者,漠不關心的心態。而表示願意道歉的母親們,乃是把新幹線這個場所,視為一個彼此共有的空間。既然同屬這個空間,對自己給周圍的人造成的不便,感到歉意。至於只在嘴上表示歉意,心中並不做如此想法的母親,可能她們對於新幹線這個空間共有的認識,是出於一種無可奈何的追認,在心理上並沒有那種實際感覺。也就是說,她們在心理上,所做的「內外」區分,與在表面上所做的「內外」區分是不同的。這種不同的區分,導致了她們心口不一的舉動。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taiwan2014&aid=1060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