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2/24 07:26:29瀏覽1866|回應7|推薦72 | |
食安會報純聊天? 吳焜裕二度打臉蔣丙煌 看到這樣的新立委質詢新聞,很感慨,也一點都不意外,因為過去幾年裡,每當發生食安事件時,眾多的「名嘴專家」的意見就如同這樣的質詢。回顧一下最近強冠餿水油事件中,當時的吳教授,現今的食安立委,就發言引領媒體報導:「衛福部每逢食安風暴,習慣性召開專家會議、進行風險評估,告知大眾食用風險極低,民眾無需驚慌,但事實證明,國人反而更恐慌、無所適從。」(http://blog.udn.com/wonghc70/18931463)。這段話不是自己打臉嗎?不是說明衛福部「召開專家會議、進行風險評估」嗎?衛福部怎會沒有風險評估的專家?只是部長沒有急智!不會腦筋急轉灣!面對無預期的質詢,應該給些寬容的時間回應,難道以後也一樣這樣態度面對執政後自己的官員? 衛福部當然有徵詢延攬國內的風險評估的專家,其中化學性風險比較成熟,微生物風險的評估正在制訂當中,因為微生物生長快速,影響風險的因素遠比穩定的化學風險來得複雜。風險評估涵蓋毒性危害、攝取量和時間等因素,過去發生的都是有意或無意的添加物問題(食安惡質排行榜http://blog.udn.com/wonghc70/43232062),都是比較穩定的化學性風險,比較確實地評估出事件的風險機率,這些都可以數量化。過去多年的食安事件中,這些風險分析有用嗎?不也一樣被吳教授或其他名嘴專家「打臉」。在最近的餿水油事件中,衛福部的專家基於風險評估,認定屬於「綠燈」事件,結果呢,我們的「名嘴專家」立刻就抨擊,媒體立即標題化:「餿水油危害講求”數據”,食藥署挨轟」,這些名嘴專家哪裡有「風險評估」的觀念和常識!只要轟得官員下台,只要鬥得敵對政府聲名狼籍!那時候,吳教授,如今的食安立委也是和媒體名嘴一樣,只強調危害(hazard),故意忘記風險(risk)。 過去這些傪偽式的食安事件,屬於化學性風險,實在對消費者健康的風險不高,只是被這些政媒和有的沒的食安專家「烘焙」(incubate)而鬧的舉國沸騰! 這些食安事件中的化學性風險,當然也不可輕忽,也需要緊密的源頭管理。換新政府後,這些食安事件當然也會不斷地爆發,不過「名嘴」執政,就少了這些「烘焙」動作,就會讓往後類似的事件回歸真實的「風險」,那就只會成為「風浪」,不會變成「風暴」!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