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22 22:31:48瀏覽1416|回應3|推薦56 | |
台灣最近幾年頻頻鬧食安事件,轟轟烈烈,也是造成地方選舉大地震原因之一,一些地方新首長組織了「食品安全委員會」,宣示重視食安,例如台北市柯市長、嘉義市涂市長。對於這些臨時委員會不必抱太高的期望。 這些縣市政府所組成的食安委員會,都非法制上的正式單位,只是地方行政的諮詢組織罷了。依照立法院通過的食品安全法規,食品安全歸地方衛生局處主管,各有專職官員負責執行,有人力、有預算、有經驗,如有決心,哪需要在官員頭上安置一些客座公婆。 觀察這些食安委員會的組成,除了官員和一些知名業者代表外,其他委員大多是常在媒體上發言者,也就是名嘴。以專業而言,這些名嘴多是毒物學的專家、化學專家等,難謂不專業,但是和食品仍有些距離,受限於專業的角度與經驗,所提供的未必是「最佳的食品安全解決方案」。例如:歷次事件中這些毒物專家都只強調「毒性」,不管「攝入量」(起碼是在媒體上所看到的),根本不在意綜合毒性與攝入量真實的「風險高低」。管理上應該照實質的「風險高低」進行規劃與執行,這些名嘴式的委員可能會造成資源的錯置。 這幾年的食安問題,其實是世界性的問題,屬於為了經濟目的傪偽行為(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不應該使用的添加物或次等原料當然會有安全的顧慮,但是民眾對這些食品「風險」的印象已經被大大地扭曲了,年前民眾對於含餿水油的烘焙食品的恐慌就是例子。不久前報章才報導了「每天吃炸薯條,致癌高500倍」,怎麼沒有引起恐慌性報導與反應?前後比較,就可以了解到之前的恐慌性反應是集體人為加工的結果,這些名嘴更是主要的推手。 果不其然,這些名嘴式專家在食安委員會中,把重心放在化學品的稽查和管理上,特重視「源頭管理」。起雲劑的源頭沒有添加塑化劑,就不會有後續的發展,問題是源頭管理是全面性的,需要中央協調,需要各縣市都一體加強才收效,光台北市和少數都市努力是不夠的,況且這些都市多不是工廠所在地,不是源頭,以去年(103年)的油脂問題為例,原料生產在屏東縣、高雄市和台南市,他們不努力,所謂加強源頭管理就勢必事倍功半了。 再說,毒物專家重視化學性風險,不過許多食品中化學品所造成的健康風險是輕微的,或者長期的、慢性的。食品本來就是複雜化學品的組合,自然存在些許毒素,重點在毒性物質的量、加工方法和使用頻率等,炸薯條有「毒素」,油炸、烘烤、煙燻、醃漬等也是經不起化驗的,除非全戒了口,改為水煮。為了個人安全,需要改變些飲食習慣,不偏食, 少天天吃,講究平衡便可。 縱然健康風險不高,由於實際的風險和民眾的心理因素,重視化學性風險也是必須的,只可惜這些毒物專家忽視了生物性風險,就是說微生物所造成的健康損失。毒物專家認為這些屬於「食品衛生層次」,要消費者注意就好!就是因為這樣的認知,致使政府衛生單位疏於食品致病菌風險的管理,人力資源不成比例地削減。實質上造成相對高的國民健康與經濟損失的是這些生物性風險,也就是食品中毒,也就是這些毒物專家眼中的「食品衛生」問題。 最顯著的例子是:台灣和日本常食用海鮮,因此海產所帶來的腸炎弧菌中毒比例最高,約佔六七成食品中毒事件,兩地都一樣,不過日本自從1999年起,腸炎弧菌的中毒事件快速下降,現在已經不再是第一位了,反觀台灣依然高檔徘徊。為何?就是因為日本重視腸炎弧菌的風險管理,增訂腸炎弧菌限量,改善海鮮處理的衛生操作,如使用衛生水源、更換冰箱、保持低溫,人員也多做了腸炎弧菌的檢驗等。這些都不是要民間自行注意就會改善的,需要政府帶動,有組織、有策略地推動。 食品的化學性和生物性風險都應該重視,不過觀察這十幾年來衛生當局的趨勢,媒體名嘴的趨勢,或者這些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組成與建言,政府的資源不會平衡地投入到化學性和生物性風險管理,消費者還是得自求多福了。 請參考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