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17 02:08:34瀏覽6887|回應4|推薦55 | |
大陸「改革開放」前,大小飯店多是國營,如今已讓位給民營、甚至外資企業,大城市如上海,國營食肆竟只剩百分之五* ,但許多老店當然還是國營的。問起陝菜老店,西安人多半會介紹《西安飯莊》,這家 1929 年開張的店足足長了新秀《真愛長安壹號》七十八歲。 打定主意嚐嚐老店,便請出租車師傅代訂位,西北大漢回報『難訂、客滿啊!但拜託親戚弄到了一張桌子...』訂到就好、不以為意,時候到了便往餐廳出發。 下班時間交通擁塞混亂、喇叭聲此起彼落,只比北京好那麼一點點。師傅的親戚是一位西北大嬸,早在門口等著。八十年老店在古都稱不上古,但看來還真舊。生意似乎沒多好,卻被帶到一空空的大宴會廳,大嬸解釋『只剩大桌,所以幫各位訂好了特色宴席』...五個人坐十二人桌也罷、還要吃一桌宴席菜?這才想到可能被當成了(抽佣)肥羊;看看我們這群台港旅客,可不正是「呆胞、港燦」組合嗎?啼笑皆非。 餐廳人員與剛走的大嬸看來不熟,於是打定主意不當呆胞,要來菜單、堅持單點。本以為難免要理論一番,主任模樣的女生卻輕描淡寫:『行,單點也行』 ;不知是因為國企沒「落實橫向聯繫」?還是根本不在意?總之樂得不用五個人吃一大桌「盛唐皇宴」、「長安八景宴」。 不論是老店、新店,這邊似乎對上菜順序不怎講究,頭盤主菜主食混著來。對葫蘆雞的印象不錯,再來一隻「老店版」,這裡沒有先秀一下再去代切,端來已經四分五裂。賣相不論,味道還行、但過鹹了一些,白肉則老而柴,有些失望。
涼菜「歲月年輪」是苦瓜捲黃瓜,雖沒多特別,但有苦有甘、以之比喻歲月也有意思。老店有文化水平,沒叫它雙瓜卷之類的。 香酥排骨除了「大塊文章」、豪邁一些,不知算不算得上陝菜。沒放孜然、但鹹香夠味,肉已酥軟,筷子一劃、骨肉便分離,挺好。 拌干絲刀工好,味道與從小吃慣了的江浙(嚴格說該是揚州風)做法、調味都很不同,吃來有些韌脆嚼勁,如以溫潤形容江浙拌干絲、這碟便是爽利了。 臊子麵是大名鼎鼎的傳統陝西麵食,因岐山縣的最為著名,所以常稱岐山臊子麵。吃過不少辣的不辣的、稠的稀的臊子麵;據說岐山是「寬湯」式,也就是湯多麵少,這碗還真合此風格、像湯多於像麵。臊子味道不差,糟的是麵不熱、湯不燙,頂多只能算是溫吞,吃來無趣。
油潑麵便是乾拌寬拉麵,也是著名小吃;味道仍有小吃風,實實在在。陝西拉(拽)麵厚長些就成了「褲帶麵」,細薄些是「二寬麵」、「箸頭麵」,拉得更細就是「龍鬚麵」,變化奇多。 溫拌腰絲據說是當店名菜之一,豬腰、萵苣筍、蔥絲等切成這樣,刀工了得;溫度在室溫以上,的確與涼拌不同。用蔥薑蒜、花椒拌的腰絲沒腥臊味,吃來清爽,配啤酒不錯。 上一頓吃了涼皮,見到有涼粉也嚐嚐。石鍋涼粉當然不是在石鍋裡燒的,而是把切塊涼粉(米、豌豆、綠豆做的都有,這裡是米製)、作料炒起來再用石鍋盛裝,滋滋作響、熱騰騰上桌,效果不錯。味道出乎意料地好,這一道大家下箸連連。 上湯菜心當然是香港親戚點的,與秦(陝)菜也談不上什麼關係;新鮮綠菜總是好,不過一大玻璃碗份量十足、實在吃不了多少。 親戚想再給岐山臊子麵一個機會、又點了一份,特別交代要夠熱。這次果然熱燙上桌,而且臊子濃、料也多,調味雖然一路,但整體就是好吃多了。讓上一碗出得了廚房,顯然品管不怎嚴格,這一碗才不負盛名。 一餐吃下來,雖沒《真愛長安一號》精緻、秀氣,而且「觀光感」十足,但也還可以,何況便宜了一半有多。離開時走過廳外長廊,只見一張張海報,不是給食客看的廣告,而是惕勵員工的標語 -- 果然國營老店氛圍,不禁莞爾。 2013‧03(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人吃相】(沈嘉祿,2012‧遠足文化) 延伸閱讀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