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02 00:26:02瀏覽8707|回應11|推薦61 | |
清真菜(家人叫它「回回菜」)是京菜重要元素,北京一地打著清真、回回、穆斯林、新疆招牌的大小餐廳據說近千家,堪稱日常吃食。陝西菜雖叫陝西,卻已成為陝、甘、青、新、寧夏西北風味的籠統稱呼,對京菜影響也大。 豆瓣胡同‧南豆芽清真寺餐廳部 到豆瓣胡同(這名字好聽)一帶辦事,抓著空檔吃個簡單午餐。瞥見路邊一家寫著回文、樣貌特別的清真小館,北方大漢駕駛「師傅」連說『我也吃這兒,好吃!』,司機們的選擇通常便捷、價廉物美,聽了二話不說、下車就撥開塑膠門簾往裡鑽。 午餐時刻,小店幾已客滿,與其他食客併桌、有位就坐。空氣中的肉香麵香教人胃口大開,忍不住點了一長串菜餚。四下環顧,店簡單但算乾淨,竟還有個不小的「開放式廚房」,有趣。 桌桌當地客,不時加點一樣、減去一樣,服務生聽到了就漫應一聲、卻沒見寫單,看來在這兒點菜與跑堂都是一種「藝術」。亂中有序裡,京東肉餅上了桌,層層疊疊牛肉、麵餅,份量讓大家看傻了眼,北方吃法果然非南方可比。餅油、肉餡也油,鹹裡猶帶辛香、重蔥味,沒啥「不會很油、不會很鹹」(勞動人士怎少得了油鹽)的忸怩,直截了當的庶民好味! 看到菜名立刻就點的醋溜木須接著來。木須,便是雞蛋,因為木樨(桂花)暗黃色碎花像炒雞蛋,成了雞蛋的雅名,後不知怎地傳成了木須。 顏色、賣相雖然糊塗,但熱騰騰一大盤牛肉絲炒蛋、聞著就過癮;醋溜得很夠味,雖不像清真菜,但跟記憶深處、幼時吃到尚未淡化的北方味接上了!好吃得想拍桌子。配著另上的烙餅,更妙!問題是:三人吃這兩樣就飽了,剩下三四樣怎麼辦?
這時,店外忽來一陣驟雨,原本坐在幾張露天桌的客人全跑進來避雨,一陣混亂。門簾又不知怎麼了,店內炒菜氣味燻嗆不散,正好理直氣壯板起臉說「服務員!這怎行?不吃了!」把剩下幾樣給退了。出門,發現店後原來是個偌大的清真寺,寺門左右各一家清真館,左邊是這家無名店、右邊則叫馬家。駕駛師傅沒錯,小館好吃! 燒酒胡同‧泡饃館 朋友推介在朝陽門南小街燒酒胡同(這名字更好聽)旁一家《泡饃館》,一日中午就趁便去吃一碗陝西泡饃。店不小、環境不差,兩人分點了牛、羊肉泡饃,但看著看著菜單又開始加一樣這個、添一樣那個。
小菜涼拌芹菜挺細緻,也開胃。拉皮沒放雞絲肉絲,寬粉皮就這麼拌芝麻芥末醬,還是好。以為驢肉頂多切來一小碟,卻來了滿滿一盤;不腥不羶、口感有意思,如果不是中午,肯定要配「幾兩白乾」。敢情現代驢肉都來自畜養,膘(肥)可不少。有言「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龍肉吃不到、驢肉可不錯。 牆上掛著碩大木牌介紹泡饃吃法,什麼口湯(久泡)、水圍城(餅撕成大塊)、乾泡(湯汁全吸入餅)、單走(拿著整張餅啃)的,變化不少。還是取標準吃法『把烤餅掰成蠶豆大小、全泡著肉湯吃』,但由店家代勞(切)。
牛羊肉都燉得糜軟,湯鹹、肉味濃重但不羶,再隨意加些辣醬、糖蒜瓣、香菜,味道就忽然立體多元,挺好吃。總覺得泡饃裡放粉絲有些多餘...餅泡了湯、在胃裡發脹,半碗就已撐了;但看鄰桌北方小夥子,一海碗吃得乾乾淨淨,自嘆不如。 簡餐小吃,嚐些西北味、回回味,兩家小店都行,滿是當地客、自也都不是「忽悠」唬弄觀光客的店。 2010‧12(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延伸閱讀: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