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02/19 23:39:32瀏覽6172|回應3|推薦44 | |
西班牙菜紅遍全球,但在台好像一直做不起來、開不了幾家;已有一陣子沒吃了,於是一到香港就先來一頓像樣的西班牙菜。 本想去上海當紅西班牙餐廳《el Willy》的香港分店《FoFo》(曾幾何時,西餐竟是本店在上海、分店在香港,真是風水輪流轉),但一想起《Catalunya》美味的 Bikini 三明治、烤乳豬,有些不由自主地還是來了這裡。 菜單沒什麼改變,想吃的東西也多半一樣,重複的菜色就未必細述了。等同伴到齊前先在吧檯喝一杯就來自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 Estrella Damm 生啤酒,醃橄欖比上一次的好吃。
伊比利(後)火腿吃了不少,來這裡反而想點前腿(Paletilla Iberica Bellota ),有肩胛或腿部可選,於是選了柔嫩的肩胛肉。 照例來一份 Pa Amb Tomàquet 番茄麵包配著吃。
同桌點了 Cava,老實說,還沒喝過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 Cava,但如調製成 Cava Sangria,就成為熱天的絕佳飲料,比用紅酒調成的更清爽宜人。 上一次來吃,同桌都不怎欣賞仿韃靼牛肉模樣的番茄 Tartare,這次再試,跟泡沫一起吃的確不同,吃起來也有意思多了。 鱈魚 Esqueixada 已經成了個人必點,配啤酒、Cava 都很好。 伊比利火腿、乳酪、黑松露 Bikini 三明治依然美味、兩份照例一掃而空,還是要再來一盤! 煮章魚(Polpo á feira)這加里西亞傳統菜到了這裡也要升個級,是基本辣味,但馬鈴薯成了泡沫、還加了大塊豬五花,當然舉雙手贊成。
又點了 Cantabrian 鯷魚,味道雖好、一份還是只有看來「可憐」的四條小魚。不久前才看到介紹,原來當地沒有機械化裝瓶裝罐工廠、全是純手工製成,吃著便想起節目中幾位老太太嫻熟處理鯷魚的畫面。這晚的單杯 Cava 都普通,同桌已經開始喝起 Mojito 調酒了。 上次坐吧檯,一路吃 Tapas,這次坐主餐室,就來些「大菜」。在台有緣偶見的西班牙(地中海)紅蝦這裡天天有,選了傳統的 a la plancha 鐵板燒烤做法,結果卻有一點失望:此蝦特有的「海味」的確在、蝦頭吮食也佳,但蝦身就烤得太老了,可惜。 Wine Note:都選西班牙酒。2007 Agustí Torelló Reserva Barrica Cava 氣泡白酒還清爽,但未見特別。再換另一 2011 Raventós I Blanc 'De Nit' Rosé 粉紅 Cava,個人還是沒興趣。一向頗喜歡好 Tempranillo,於是挑了一瓶 2009 Muga Selección Especial 紅酒,既好喝又配菜。 上一次吃了四分之一份的 Segovian 烤乳豬,這次來點一整份。號稱來自西班牙 Teruel 省的小豬烤得還是恰好,不用動刀、服務生以小碟的邊緣就能分好。皮薄香酥,肉的肥瘦度、口感都好,能在脆皮乳豬、燒肉做得這麼好的地方賣乳豬,果然有一套。
烤乳豬獲一致好評,接下來的牛排可就意見不一。跟經理確認了 Galician Txuleta 牛排的確是用熟成將近四星期的西班牙 Rubia Gallega 牛肉(並非經常性供應),牛味夠、肉香足,但即使 medium-rare 也帶些嚼勁。如果吃慣了油滋滋、入口即化的和牛,或盛行的「舒肥」(sous-vide)牛排,可能較難接受。 同席的確有朋友吃不慣這牛排,個人則一口肉、一口 Rioja 紅酒,接連大嚼數塊。口味,果然是因人而異的事。 上一次印象很好的「罪惡」馬鈴薯蛋餅(Tortilla de Trampo)還是很 rich、讓人很有「罪惡感」。在甜點之前,建議朋友嚐嚐《elBulli》發明的「分子」橄欖球,果然見到了驚奇的表情(笑)。
加泰隆尼亞「調味」季節水果是又一分子驚奇,有趣(每一種水果都改了味道)之餘,也確是「秋老虎」餘熱(當時九、十月)時的清爽甜點。 再訪 Catalunya 還是好,但菜單年年如一,去得較多的親戚已覺得有些膩了。可能生意不再鼎盛,這裡不但已沒那麼一位難求,據說還推出了周末自助式 Brunch。香港幾乎每星期都有高水準西餐開張、競爭激烈,房租又居高不下,希望 Catalunya 能推陳出新、繼續下去。 2015•02(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延伸閱讀 未成年別喝酒,酒後勿駕車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