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14 11:20:11瀏覽1693|回應2|推薦13 | |
看到這則新聞的標題,我只直覺的想問:SO....what !? 好吧!只談科學索引指標SCI、避談社會科學索引指標SSCI,也算當局有點"放聰明"了!知道科學與人文社會學科不能放在同樣的標準上來等量齊觀。但,我仍要提出質疑,新聞上這種狀似張燈結綵的SCI數字、專利數字,代表了什麼?又對台灣的發展有什麼實質的好處? 新聞裡面說,SCI代表科學研究的競爭力,專利則是研發能力受到肯定的展現。但,只看數字的表象會不會只是一種用來自我滿足的政治符號宣傳?而質與量的實質差益,是不是在這樣的數字背後,更顯青黃不接的蕭條。我所知道的世界先進國家,不論是教育、科學、工業發展,都是按部就班的遵照先求品質穩定、再求量化推廣的原則發展。反觀台灣,無論教育政策、科學研究、工業產業,在發展策略上卻充斥著先求量、再慢慢調整品質的做法。這種倒行逆施實在應讓人感到戒慎恐懼才是! 真要看科學研究競爭力,"質"的部分應該去看被引用次數,看了被引用次數還要看引用內容到底是被引用來批判的,還是對文章的內涵表認同進而有所修正、對話的?而要看研發能力,"質"的部分應該去追究專利所帶來的營收,也就是說有沒有人要"使用"這種專利,而這種專利是否能在產業發展環節中扮演一個"進入性障礙"的地位。 當然我們可以安慰自己,研發能力、研究能力需要一步一步慢慢累積。先把量做大,才有機會因為量產後的競合激烈而產生質變。但,這真的是我們共同的、清楚的目標嗎?我們真的是把量化當做第一階段目標,然後真正的目標在於質化嗎?據我的觀察,我們倒是比較擅長講一套、做一套。把原則、道理講得很好聽,做的時候再用”因時因地制宜”、”與時俱進”等美輪美奐的包裝,來巧言閃避我們對於投入的不專精,以及我們對於專業深耕的不重視。 而在台灣目前這個教育機構山頭林立、行政機關內部群虎相爭、立法行政群龍亂鬥、政黨互相攻訐、社會充滿互不信任的環境中。商人也好、教育工作者也好、官僚也好、政客也好…在競逐自身利益的過程中,有沒有一個最大公約數,是要讓台灣這個國家、台灣人這支民族,擁有一個可以值得驕傲的世界級地位?還是這些人其實都只是目光如豆的,在競逐自身的短期利多,讓國家社會和自己的長期發展利空出盡?而若是如此,SCI、專利數…不就更只是一個維繫自身權利與資源優勢地位的工具…而正格的國家發展、科學研究競爭力…又去哪裡找? 推薦閱讀: [曾孝明。台灣產業的對焦與失焦。2004,御書房出版]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