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9/06 22:37:19瀏覽82|回應0|推薦3 | |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105集 那么在上一堂课我们学习到了〈寿乐无极第三十二品〉前面的经文说:「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才猛智慧」我们解释过了。我们今天从「心不中回」这句看起。好,我们先看注解: “「心不中回」,「回」者退也。「中回」者中途退转也。所以退转者,信念不坚,遇缘则退矣。极乐圣众,智慧猛利,断疑生信,坚固不动,如金刚山,故「心不中回」一往直前也。 「意无懈时」。「懈」者怠也。懈怠之因,愿不深故。愿不深切,行持无力。故时勤时懈,常自放逸。但极乐圣众,深达至理,信深愿切,故勇猛精进无有懈时也。「迟缓」,「迟」者,迟徐、安徐之义。「缓」者,宽缓之义。故「迟缓」者即安闲沉稳而不紧张急燥也。「驶急」。「驶」者疾速。「急」者紧急、急速。” 这个「回」就是退了,中途退了那就是「中回」。这些菩萨他们没有「中回」,「意无懈时」他们也没有懈怠,这个是很重要的,你修行能不能有成就,就看你的坚持,没有退心,没有三心两意。你看像师父从二十年前,就说个整数,应该超过二十年,一直到今天,还是一句阿弥陀佛,一部《无量寿经》,一个法门,没有改变,二十年的坚持啊!而且是越来越法喜,所以不可能半途又再改变,所以才有今天这么一点点的这个成就,不敢说多啦!客气一点一点点,好,我们继续看注解: “「外若迟缓,内独驶急」者,指其表现于外者,宽缓安闲,浑若无事。但其内心则精进不已,念念相继,心心无间,不令刹那失照,故云「内独驶急」。” 「外若迟缓」这个「迟」是迟徐,安安静静的,慢慢的。「缓」是缓和。现在大家不都很希望缓和吗?都不希望紧张。现在整个环境都非常的紧张,你外面看他很安徐很缓和,可是他「内独驶急」,内心是很驶急呀!「驶」就是速疾,很快。「急」是很急速,也是很快的意思。「外若迟缓,内独驶急者」就表示他表现在外面的是很宽缓很安闲,好像没有事,但是他内心精进不已,念念相继,没有一念懈怠,这个称为驶急,没有刹那的失照,这个就是说时时刻刻不离佛法,不失正念,时时观照,念念弥陀,所谓片刻不在,便同死人,他就没有这个「同死人」的时候,所以这叫做「驶急」。 下来是这句经文「容容虚空」的解释,我们看注解: “「容容」者和同之义,不立异也。如后汉《左雄传》曰:「容容多后福。」今经「容容虚空」,指圣众之心和同于虚空。虚空无边际,故自心无边际。虚空无一物,故自心亦无物。虚空以空无故,森罗万象十方刹土依空而生。虚空建立万物,故自心亦建立万物。「无一物」故不落有边。「容万物」则不落空边。无一物而容万物,双照空有;容万物而无一物,则空有俱泯,从容中道。故云「适得其中」。「适」者指洽合,「得」者指契会,「中」者指中道。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即生心,生心即无住,中道义也。” 我们来看这句经文「容容虚空」,注解说「容容」是和同之义,我们能够融入叫做「容」,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圆融的意思,这个「容容」就跟大家都能够相和相同,没有标新立异,这就是「容容」了,没有说故意突出自己,显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没有这种情形。 他跟虚空一致了,没有不同于虚空的地方,所以这些圣众的心同于虚空。那么我们看虚空没有边际,所以自心也没有边际。虚空无一物,自心也是无一物。虚空它是空无,可是万物都生在这个空当中,我们的心也是如此,我们心中也建立万物。「无一物」就不在有边,「容万物」就不落空边,所以它就不落两边哪!「无一物」而又能「容万物」,就是双照空有,空也照,有也照。「无一物」是空,「容万物」是有,空有双照。容万物而又没有一物,空有都没有了,「无一物」就空有俱泯。 所以大家看就这句「容容虚空」就可以解释出这些很重要的含义,我们学习经典不是从字面上来理解的,那就理解得非常的limited,非常的有限了。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依据这部《大经解》这部注解,从这些注解当中我们可以很广泛的很深入的,来理解《无量寿经》的经文,而且这些理解都是没有离开圆教的范围的。 那么底下自然而然就是「适得其中」了,因为你能够「容容虚空」嘛!所以当然下来就很自然的「适得其中」,自然就合乎中道,所以就「从容中道」。「适」就是适合,得者是契会,无所得嘛!那你这样是契会于中道,就像《金刚经》说的无住而生心,生心就无住,无住就生心,这就是中道了。好,我们再看下来的经文: 【中表相应,自然严整,检歛端直。身心洁净,无有爱贪。志愿安定,无增缺减。求道和正,不误倾邪。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 好,我们直接就看注解的解释: “「中表相应」。「中」者内心也,「表」者表现于外者也。菩萨心契中道,得于中而形于外,故表里一如,自然相应,不必安排造作,而「自然严整」也。 「自然严整」直至「无有忧思」为一大段。其中菩萨种种妙德,皆因「适得其中」,而自然成就。「严整」者,严肃整齐,指圣众之威仪,「检敛端直」即「严整」之内容。 「检」者检束,不使分散。「敛」者收敛。故「检敛」即经中「耳目口鼻,皆当自端」。收听摄视,外绝诸缘之意。又「端」者端正。「直」者,不曲,正直之义。故「端直」者外指身仪之端庄,内指心意之正直。是乃身心俱端也。「身心洁净,无有爱贪」。盖以契会中道,则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照破客尘,自然离爱,无有贪染。身心自然洁净。” 「中表相应」,这个「中」是指里头内心,指的是内心。表是表现在外面的,他是表里一如,所以就是「中表相应」。 而且没有安排,所以就「自然严整」,那么这里又出现了一次自然,自然而很严整,庄严整齐。 「检歛端直」这个「检」是检束,不要分散。「歛」是收歛,就是指的耳目口鼻皆当自端的这个意思。收视摄听,不追逐外头就是收,听就是听自己,不是叫你去听外面的这个声音,外面的声音以前跟大家说过,那个是声尘,声尘是生生灭灭生生灭灭的,你听那个干什么?要学观世音菩萨返闻自性,去听那个能听的那个闻性,所以这都是收歛的意思,等于说是把心收回来,不受外面境界的影响。「端」是端正,「直」是不曲,正直之义。所以「检歛端直」收视摄听,心不外缘,要端正正直,这样就可以身心洁净了。你不去追外头的这个尘缘去了,所以你的身也清净,心也清净,就是耳目口鼻身心都端正了,身心都端,于是就「身心洁净,无有爱贪」,身也干净了,心也干净了,那就没有所爱,也没有所贪求了。下来我们再看注解: “「志愿安定,无增缺减」。「安」者,具静、定、止、宁、乐、善,无所求为诸义。「定」者,决定、坚定,无有动摇变易也。 彼土圣众所发誓愿,自然坚定,无有忽增、忽减、忽过、忽缺之失。如经云「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正是「志愿安定,无增缺减」之范例。” 我们来看看这句经文的解释,说「志愿安定,无增缺减」,他发的这个志愿安定,安就是决定的意思,坚定的意思,彼土的圣众所发的誓愿自然就是坚定的。没有说忽然间又冷下来了,忽然间又热起来了,忽然间又出了什么新的愿,或者是发现哪一条愿不满意我又放弃了,一会儿又添一点,一会儿又减一点,一会儿又超过了,我们俗话说过陇了,一会儿又不及了,没有这些事。「志愿安定,无增缺减」,没有增,没有缺跟减少。下来我们看下面的注解: “「求道和正,不误倾邪」。「和」者,具调、谐、温、顺、平、睦、合、同、乐、相应诸义。「正」者,从一,止于一也。具是、中、常、止、行无倾邪、方直不曲诸义。极乐圣众和平中正,以求无上之道,故不为倾邪所误。「倾」者斜也,侧也,倾覆也。「邪」者,邪恶与邪外也。彼土圣众不为倾斜所误者,端在「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也。” 我们看「求道和正」这句经文,刚才说过「和」这个字很重要。自然中节,他就不为倾邪所误,所误导,所耽误了。倾就是歪。你看这个中文字很有意思,歪是什么?不正,不正就是歪。邪就是邪恶。那这个邪恶很多,你一不小心,你就我们说中招了,就上当了。现在外面种种邪恶的事情很多,防不胜防,很多修行人上当,而且这些上当的还是高级的知识分子,不是普通那些糊里糊涂那些没有文化的。所以有时候你就是想不通,这些人也会上当,那就是误了,倾邪了。但是极乐世界永远没有这种事情发生,不为倾邪所误。下来有一段小段的注解,我们看: “「约」者,约束也。「令」者,命令、法律、教令之义。「蹉」者失足也,跌也。「跌」者跌倒也。” 那他为什么能够不为倾邪所误呢?那一定有原因,就是这句经文说的,因为他「随经约令」,按着经典的约束和教令,那等于说就是依佛的标准。不是依世间人的标准,更不是依你自己的标准。要依佛的标准,那佛的标准在哪里呢?现在佛都不在了,佛的经典在,经典就是一个标准。所以我们要依教奉行,要尊重经教,这就是三皈依里面的皈依法,皈依三宝,皈依就是皈命,你要皈依法。 所以密宗违反了佛说的话就要入地狱的,这一条戒就不得了了,所以随便就学密入地狱有份,因为你老破戒,这就是念公常常用的,这个老不是年轻跟老的老,老破戒就是你一直都在破戒。他要是随经的约束和命令,听佛的话,就安全可靠啦!可是现在很多人都想自出心裁,想自己要标新立异,不知不觉有好多地方变得功不抵过,弘法也很有功,但是出了许多不符合于佛的原意,他自己杜撰的一些说法,这个就有谤法的过失了,这个过失就超过他弘法的这个功了。「随经约令,不敢蹉跌」,不敢稍有损失,稍有违反稍有疏忽而摔跤了,这个「跌」就是摔跤失败的意思。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说这个「绳墨」: “「绳墨」者,指木工操作时,以墨绳弹画之黑线,匠人依线施以斧锯,不敢有毫厘之差。极乐圣众遵行经中教言,若匠人之于绳墨。依线施工,不敢稍有违失,故可免于蹉跌,不为倾邪所误。本经《勤修坚持品》曰「随顺我教,当孝于佛」,「无得为妄,增减经法」,于此同旨。盖「离经一字,便同魔说」。世之行人,唯当以圣言量为依止也。” 这句经文说「若于绳墨」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绳墨是譬喻,就好像木工做工,这个指的是以前,现在很先进了,什么仪器都有了,以前木工做工,他要拿那个有墨的绳子,叫墨绳,裁缝也是要弹那个粉线弹一下,这都是绳墨的意思。这绳墨当然是专指木匠绳子上面带了个墨,他一弹木头上就出现一条线,你的锯子就按著这条线来锯,那就不会错了,他就有一个标准,一个依据,是不是?好,我们再看下来的注解: “「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第一句,心所慕求者皆是至道。第二句,旷者空旷。其心空广无有妄念。第三句,信心坚定,智慧明了,于世无虑,于法无疑,故无有忧虑之思。 若约净宗,则「旷无他念」者,万缘放下也。「咸为道慕」者,一念单提也。「无有忧思」者,当念即是也。 一声佛号,万虑齐消。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罄然独存,何喜何忧。故云「无有忧思」。” 「咸为道慕,旷无他念」,就是他所慕的,这个慕就是羡慕,就是向往。他所慕的只是这个道法。「空旷」就是心中空旷,没有其它的念头了。没有其它的念头,只有道慕。除了道慕之外,没有其它的念头了。就是除了佛法,还是佛法。 「无有忧思」,第一句就是心所慕求的都是至道。第二句是「空旷」,其心空旷,没有妄念。第三句是「信心坚定,智慧明了」,那就「无有忧思」了。那「无有忧思」是因为你都有了正信了,那你的心就很安,你的愿力就很坚固,就这个样子。由于你有智慧,你的智慧开发了,所以对于这一切世间的事情,你都清清楚楚它的来龙去脉,所以你就没有忧虑了,对于这个法也没有怀疑,没有忧虑没有怀疑,你才能够做到「无有忧思」,这是第三句的意思。 那么从净土宗来说,「旷无他念」就是「万缘放下」,不想这一些了,万缘我都放下了,「旷无他念」是万缘放下。「咸为道慕」,他只是慕道,那就是「一念单提」。「无有忧思」,这一念就是了。所以这个就是说的这些大菩萨的第三句的解释。 那么下来这一段就很深入了,告诉你深入就是大家准备听不懂了,但是听不懂没有关系,师父不是安慰你们,师父说的是真话,存档,存档很重要,把它全部都存起来,不要把耳朵塞住,存起来干什么呢?备用,它有一天会突然间就跟你存档的这个资料「叮」相应了,一相应就好办了,那你对于这个经文你就理解了。但是你如果没有存这些资料,你怎么跟这个经文相应你怎么会「叮」呢?不可能的嘛,是不是?所以存档也很重要。 那么这些深奥的道理其实基本上听一遍是不够的,听一遍是不容易领会的,要多听几遍。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因为有电脑科技有网络,所以帮我们很大的忙。所以七宝净土讲堂主要不是搞那些佛门的活动,主要就是讲经说法,而讲经说法不完全就是为了在现场你们这些大德,就算坐满了,我们这个小讲堂也不超过一百个人。好像慈净老师的《娑婆生死书》,每一次人最多的坐满连外面有时候连楼梯都坐了人,因为到处都有喇叭都听得到,所以也不过是一百二十个人左右,是不是?所以主要就是师父把它录制成视频,然后就发布在YouTube油管,在中国有发布在中国的网站,看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不知道了,因为这个东西在空中它不会消失的,除非你自己把它删除掉,要不然它永远存在,那就可以重复地听重复地看,所以多听就有机会懂了。好,我们看这句经文: 【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 好,我们看注解: “「自然」二字,亦贯全段。乃因「适得其中」而自然如是。「自然无为」者,不因造作,自然安住于无为法中,此真无为。若因造作,则是有为矣。” 我们来看这句经文,「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 那为什么是自然无为呢?因为我们在之前的课堂有说过了,之前是因为「适得其中」,他已经恰好从容在中道,因为他已经从容在中道,所以他自然就无为了。他不是用一种什么力量,或者怎么样克制压制,怎么去造怎么去做而达到的,不是。就自然安住在无为法中了,这就是自然无为,这才是真的无为。如果是由于你的造作,用点什么把它逼出来的,逼出来的东西那就是有为咯!为什么?因为你在那边造嘛,这个造就是「为」,有所作为,是不是?好,我们继续看注解: “「虚空」者,指心如太空,开广无际,离垢无染,不受一尘。「无立」者,指一法不立。「淡安」者,「淡」者,淡泊。「安」者,宁静。 又「淡安」为水流平满之貌。《文选宋玉赋》云:「溃淡淡而并入。」水波相继,相似相续,此喻心离断常。平满喻平等圆满。「无欲」,欲者,《大乘义章》曰:「染爱尘境,名之为欲。」又曰:「于缘欲受,称欲。」又《俱舍论》云:「欲,谓希求所作事业。」据此,则经中「舍诸爱著」与「亦无希求、不希求想」等,均「无欲」也。 此上三句,显「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但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故续云「作得善愿,尽心求索」等。正显事理无碍、圆融自在之妙义。 如《德遵普贤品》曰:会中诸大菩萨「入空、无相、无愿法门。」但诸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正与此处无为、无立、无欲,而「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圆融一味。 又《至心精进品》云「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故知极乐圣众,皆师法弥陀,结成大愿,精勤修习,住真实慧,以求成就也。” 这个虚空,指这个心如太空开广没有边际,也离开尘,也无染,空中是不受一尘的,它空嘛!「无立」就是禅宗说的一法不立。 念公说前几天就是当时来了一个人,谈完之后他最后说:「求求你给我说两句吧!」求求念公给他说两句。那么念公就说:「我此门中,实无一法予人。」因为来的这个人他是临济寺来的,那就用禅宗的话来回他,我这个门里头没有一个法可以给人的,一法不立嘛!如果立了一法,那就是害人咯!我们乍听之下这不是不够慈悲吗? 这里又引了念公的另一段开示很有深意,一般人是没有机会听到的。有人就问什么是佛教?下来这段就是念公的回答了说:「木叶脱落尽,金风露树身」,这就是佛教。这一切的闲枝闲叶都给你扫掉了,这个树就显露出来了,你有本体,但是能使你露这个树身的要靠这个金风,佛教就如这个金风,显露还是显的各个的本体。所以如来所以兴出于世,只是为了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这个话我们常常听,那么佛的知见是什么呢?就是把这个树让你看见了。大家体会多少?诸佛出世就是为了这个,佛的教化就是这个。我们用禅宗的语言来说就风趣一点,「木叶脱落尽,金风露树身」,你虽然有树,可是叶子太多密密麻麻的时候,你就看不见那个树的本身了,所以要舍也就是这个意思嘛!为什么要持戒要什么什么要舍?就是这个木叶脱落了,脱落尽了,完完全全脱落了,这个树就完全显露了。就是为了这个,这个什么?找到你的自性,找到你的佛性。学佛不是为了别的,学佛不是为了搞活动啊!学佛不是为了求平安求吉祥。学佛就是为了这个,所以没有什么别的给你啦!只是要你去掉那个树叶,去掉那个树叶,所显露出来的,就是你的自己,自己的这个自,就是自性,就是真如本性,妙明真心,因为你本来具足,现在就是要去掉这些东西,而不是还要增加东西,所以是「一法不立,犹如虚空」,「虚空无立」就是这个意思,如太虚空,一法不立。 那么淡安无欲的这个「淡」就是淡泊,诸葛亮教子就是「淡泊宁静」,「淡」就是淡泊,「安」就是宁静,淡安就是淡泊宁静的意思。 「无欲」这个欲是求,所以这个欲就应该用《俱舍论》的解释了,是希求做到什么事业叫做欲。我们的经文前面不是有嘛,「亦无希求不希求想」。所以淡安无欲,一切都淡泊宁静,没有希求,也没有不希求想。 「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可是还是有这个善愿,尽心尽力的去求索,要实现你的这个志愿。就好像法藏比丘,他有了心愿要超胜一切佛国,他花了五劫时间去求索这个愿,这个愿出来之后又多劫修行去实现这个愿,先五劫是结得善愿,后来的修持就是尽心求索,而极乐国土这些大菩萨也都是如此「结得善愿,尽心求索」。 前面已经说「淡安无欲」,没有希求不希求想了。可是这里又有大愿,又有尽心求索,你初初来看这好像有矛盾,这个也就跟我们经里头一上来的〈德遵普贤〉这一品一样了,〈德遵普贤品〉说,来释迦牟尼佛这一会的这些大菩萨都怎么样呢?都入空无相无愿法门,都空无相无愿了,都空了都无了,可是又说这些菩萨都「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大家注意没注意这两句话?所以《无量寿经》的经文都有玄义的,我们都不能随便看过。这一切菩萨是入了空无相无愿法门,而底下又说具足无量行愿,那这两个不是矛盾吗? 所以我们初初入佛法,要想再深入就是再提升,就要善于去发现这些矛盾,发现了这些矛盾,就要再解决这些矛盾,解决了那你就深入了。第一步往往是发现不了,第二步是发现了之后解决不了,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用功的这个过程。 它这个你看好像是矛盾,可是正好是事理无碍,「空无相无愿」这个是理,「无量行愿」是事,这就是事理无碍。所以「终日度生」是事,「终日无度」是理,「终日度生,终日无度」这就是事理无碍。所以,这个大乘法门必须是事理无碍,不是偏于某一边。 但是事度的菩萨,这是说的小菩萨,他们是偏于事一边,阿罗汉偏于空一边,这都还是圣人,都是圣贤,但是都有所偏,不是圆。 圆的话你首先就要事理无碍,然后再进而到事事无碍,那是终极目标。好,我们接着看下来的经文: 【含哀慈愍,礼义都合。苞罗表里,过度解脱。】 我们继续看注解: “下云「含哀」,大悲心也。又「慈愍」者,大慈心也。以大慈悲故,虽明知实无众生可度,而度生之行愿无有穷尽。故「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其所结得之大愿,自然契理契机,照真达俗。契理照真,故其大愿,实相为体,究竟了义,力用无量。契机达俗,故善契机宜。 「礼义都合」,「礼义」者,仁义礼智信,世间道德也。但此二字不但代表当时古印度之社会道德。实泛指后世种种社会各个时代之社会道德与规律。所发之愿,必须与之相契,始能为当时社会之所容,方能宏扬教义,普利众生也。” 「含哀慈愍」这个含哀是悲心,心中很哀念众生,「慈愍」是怜悯众生,这个是慈心,大慈大悲愿意度众生。「礼义都合」,所想得的这一切自然契理契机,所以就合乎礼,又合乎义了。下来我们看注解解释「苞罗表里」: “「苞罗表里」。「苞」同包。「罗」者,《嘉祥疏》曰:「罗之言摄。」故知「苞罗」即包容含摄之义。「表」指事相。「里」指理体。故知「苞罗表里」者,即事理双圆,真俗并照,众妙齐收,万类普摄。上智下愚,悉得度脱。世出世间,融通无碍也。” 这个「苞」是包含,「罗」是摄取,「表」是事相,「里」是理体,所以这些大士事理是双圆,真谛跟俗谛并照。所以我们看从表面来看这个字,我们看不到它的深义。如果不依据注解,然后我们不依念公的这个讲解,师父是转述,那我们就解这个经文解得很片面,你怎么知道这个「表里」?这个「表」是事相,「里」是理体,因为没有看到这个理体这个字的出现,所以我们非得要靠注解才有办法啦!如果不靠注解的话,那我们就辜负了这个经文的深义了。好,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 “「过度」者,《吴译》经题为《过度人道经》,「过度」表自出生死,亦令人出生死之义。「解脱」者,解惑业之缚,脱三业之苦。《唯识述记》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 又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盖谓圣众大愿,能令自出生死,并摄一切有情,出离生死,永得解脱,故云「过度解脱」。” 其实我们念解脱也可以,念解脱也可以,因为这个经文念惯了「过度解脱」,我们在解释的时候就比较大众化一点,念「解脱」。 所以有一部经叫《过度人道经》,这个就是《吴译》的题目,称为《过度人道经》,这个过度的解释是什么呢?自己出生死也令其他的众生出生死的意思。所以过度不是现在我们这个解释,所以前面师父讲了嘛,如果你从字面上来解释「过度」,这个事情到那个事情中间有个过度期,不是这个解释。就是自己要出生死,也让其他的众生出生死,所以这样的话,「过度解脱」这个就合乎事也合乎理了,让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 那么下来这一段也就是很多人读这部经这一段不懂的地方,这是念公说的,这一段不容易懂啊!我们慢慢的看下去,大家尽量的来体会,懂是懂不了的了,只能够体会。好,我们看经文: 【自然保守,真真洁白,志愿无上,净定安乐。】 我们看注解: “「自然保守,真真洁白。」「自然保守」即宗门所称之保任。任者任运,要行便行,要坐便坐也。保者念念不异也。自然即任运之义,故任运保守即是保任也。” 那这一说法我们就知道,这个跟净土跟这个禅就不二了,这个保任是禅宗说的,净土宗没有说这个保任啊,但是结合我们这个经文,就可以这样来理解了。 「自然保守,真真洁白,志愿无上,净定安乐。」「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保守,所以这个地方前面讲过了,宗门跟净土,禅跟净是不二了,它本来不二嘛!所以你看「自然」就是保任的「任」字,保守就是那个「保」字,保任的「任」字是什么呢?就是要行便行,要坐便坐,没有那些种种这些考虑,又考虑这个又考虑那个,更没有装模作样。这个保是念念不异,异就是不同,没有不同,前念跟后念,保于安住于实际的法身实相之中,就叫做保。这个要求很高,前念后念没有不一样,就是你前面念阿弥陀佛,后念那个阿弥陀佛也是跟前念一样没妄念,这就保住了,所以「自然保守」,「自然」就是任运,任运底下就是保守,任运保守正是禅宗的保任。 那一般说来保任是悟后的事情,开悟了以后的事情,这个地方怎么一上来就把这个解释为保任呢?底下说「一旦开达明彻」这个才是大悟。要知道悟有种种的level层次,以上这些境界的这些大士他们何尝不悟呢?他们肯定也是悟了,但是悟还有很多的这个层次。 所以宋朝的大慧他大悟十八次,小悟呢?无计其数啊! 还有六祖第一次听《金刚经》,就已经有所悟,就超过神秀了,你看看一个文盲没有受戒也还没有出家,马上就超过神秀,神秀是大师兄啊,对于这个经典的理解,肯定是没有人能够及得了超过他的,所以这个六祖这一下子,因为他不认识字嘛,所以他也没有办法,他只能够讲出来请别人把他这个偈给它写在这个墙壁上,这样就超过神秀了,所以这个是空前的了,因为什么呢?就是他比神秀多了一点悟,但是那个时候还不够彻底,所以再一次半夜,五祖给他再念一遍《金刚经》,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那个时候是真正的开悟了,所以还是两次,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 还有高峰就是中峰国师的师父。说到中峰国师,净宗的同修大家都很熟悉了,三时系念就是中峰国师的。高峰第一次大悟之后,第二次又多少年之后才悟啊? 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刚刚是一个小悟,就觉得不得了了。 大慧禅师是大悟十八次小悟无数次,数不清啊!这才是精进啊!所以这个保任摆在后头大悟之前,这个就没有矛盾。因为以前说的这个境界已经是很甚为深玄的境界了,所以这两者是没有矛盾的,讲的就是这个境界的层次的问题。好,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 “「真」者,即一真法界,真如本性,妙明真心,与本经「真实之际」中之真字。今云「真真」者,表非对妄而说之真,盖为绝待(即绝对)之真。乃真中之真也。「洁」者,无垢,「白」者,无染。即六祖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亦即百丈禅语:「心性无染,本自圆成。」所保任者,正是此无染本净之绝待真心。 「无上」者,《往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如宗门《宝镜三昧》曰:「潜行密用,如愚如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此正不堕法身数中。毘卢顶上行走,禅宗极则事,净宗之寂光上上品也。以此为志愿,故云「无上」。” 你看就两个字「无上」,我们怎么理解?注解告诉我们,这个境界是去到我们净土宗的常寂光上上品了,禅宗也是最高的顶峰了。我们来看解释,大家看看这样来解释经文,这么透彻这么圆满又这么仔细。师父前面讲过,我们要不是依据这部《大经解》,里面集合了这么多的珍贵资料,我们就会把《无量寿经》看浅了,也把净土法门看浅了,这样就不能接引知识分子了,而祖祖相传的净土教法的传承也就断掉了。幸亏遇到了《大经解》,遇到了黄念祖老居士这位大德,这是我们这一代佛弟子的福报跟因缘。 好,我们来看这句的解释,「真真洁白」,把两个「真」摆在一起,这个「真」字就是一真法界的那个「真」,真如本性的那个「真」,妙明真心的那个「真」,本经的真实之际的那个「真」,是同一个字。所以两个「真」这个字搁在一块,就表明这个不是对待那个妄而说的真,而是绝待的真,那就是真中之真,所以是真真。 「洁」就是无垢,「白」就是无染,没有垢污没有染。这个你看东西一染,好好的一件衣服一染,你再洗它也洗不掉了。我们这个没有染哪,所以六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无染说的就是你的自性,就是「洁白」这个意思。用百丈的话说,「心性无染,本自圆成」,心性没有污染,它本来就清净的,你又无染,它不就是真真洁白了嘛,是不是?所以所保任的正是这个无染本净的绝待真心,但是这个明心见性这个见的程度和水平,还是有大大的差别的。所以当信佛经语深,佛经的境界很深,佛经是无尽藏,禅宗亦复如是。所以悟了的人和悟了的人相见,两个人见面也有高下,这个境界有高下,所以有很多问答是非常玄妙的,非常殊胜也就在这里了。 怎么叫「志愿无上」呢?所发的志愿是无上呢?这个无上《论注》它说:「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在理体,在自性,穷尽了,到底了,没有了,没有再过于这个的了,称为无上。 念公说宗门的还有一个例子那我就不引了,那个很难懂,那个很难懂,我们这个已经难懂了,那个不是不用懂了。 总之就是说禅宗的这个法身,说到禅宗的这个法身,不堕在法身数中。我们一般是以法身为极则,就是认为法身就是最高最无上的了,但是,不是。不要以为法身就是登峰造极了,到了法身再出生报化。但是这个禅宗,它告诉你不落在法身数里头。那一般以毘卢遮那为法身,所以唐朝的国师,以前古时候那些皇帝的老师就叫国师,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境界很高的。唐朝的国师就跟皇帝说:「陛下,你应当在毘卢遮那顶上行走。」那我们听了这句话,哎呀!这很不恭敬啊!怎么可以在这个佛的头顶上行走呢?他说你应当在毘卢遮那佛的头顶上走路,就是还要超过法身,这叫做法身向上事,所以还有法身向上事在,这就是无上了。 所以如果你不把禅宗的这些内容也拿来解释,来谈我们这个经文的这个内容的话,那还是不够的,还是不够彻底的。所以这个无上就是在禅宗法身还要再上。「志愿无上」就是说他是以这个为志愿,在净土宗来说这就是寂光上上品了,没有再高再上了,常寂光最后了,常寂光就是法身了,还有比这个还要再上的吗?没有了。好,我们继续看一小段注解: “「净定」者,其心清净,寂然不动也。「安乐」者,安然自在,任运常乐也。” 「净」是清净,「定」是不动,「其心清净,寂然不动」这是净定,那么这个当然就安乐了,因为这个安然自在它任运,而这个乐是超过一切,没有办法形容的,只有当事人知道,所以有一句话就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下来是经文了,我们来看这段经文: 【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无比。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 我们继续看一段注解: “「一旦」者,指之某一刹那际。因此「无上」是行不到处,故无行程可计,即无期限可言,只是在无心三昧中(据高峰禅师语),突然触著碰著,摸著向上关捩子,刹那相应,究极心源,契入理一心。故云「一旦开达明彻」。” 我们来看这句经文的解释,「一旦开达明彻」,就是说突然间有这么的一刹那。为什么不这么说你这样用功多少年之后,或者多少天之后,或者经过什么什么过程之后,就到达这个境界呢?为什么不这么说呢?你要这么说就错了,因为这个「无上」不是一个行能到的地方,这是一个行不到处。所以你看这个宗跟教在这个地方就看来了,教就说你要如何如何的修。宗门不是,宗门就指出是教外别传,这是一个行不到处,这是你用修行不能达到的地方啊! 那要怎么才能够达到这个行不到处?以下这句话之前讲过了说:「必须除尽有所得心」,你把有所得心除得干干净净之后,你才能够行至行不到处,你才能够走到那个走不到的地方,因此既是一个行不到处,这个行程就说不出来了,到底要多久说不出来,而行程是不可知,那么这个程期,这个期限当然也就不可知了。就是突然间在这个无心三昧之中,这个无心三昧是高峰的话,就是正在开悟的时候,那个开悟的人他证入了无心三昧,突然间他在这个三昧之中,突然间他触著了碰著了,两个突然啊!一下就好像我们碰...碰著了,自己全套的自动生产系统,一下子就把这个开关给开了,于是全机就轰隆轰隆,全部这个机器就动起来了,全场都动了,碰著了。那你要是不碰著这个,那你始终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它就是不动,那你什么也不能动,它要一动才是全部都动。 说到这个事情就想到什么?现在这个世界很可怕!几个大国,谁一下按错了这个旋钮,各位同修,现代的战争是按钮的,还在前线这样冲啊冲啊,没有了。你在你的国家,我在我的国家,一按你这一按钮,这个核战争就打起来了,自动控制的,你这一按旋钮,一下子核弹什么就发射了,飞机也出去了,对方马上就出来应战就打起来了,所以这个旋钮就是这个意思。 他触著碰著,就好像这里说的一旦一下子,你摸著这个就动了。所以禅宗管这个叫做什么?叫向上关捩子,就是那个电门,向上一路的那个电门让你摸著了,刹那际就相应了,你就能够穷极心源,契入理一心。契入理一心这不是禅宗的话,禅宗没有理一心这句话,这是净土宗的话,这也就说明净土宗的理一心,也能达到这样子的高度,什么高度呢?破无明了,他这就破无明了。当然无明有四十一品,破无明的这个程度有深有浅,彻底破无明那就是常寂光咯!但是总之就是破无明了,一品一品无明渐渐的破了。下来我们再看注解: “「开」者,心开。「达」者,了达。「明」者,明白。如《信心铭》曰:「洞然明白。」「彻」者,透彻,亦指彻悟。所悟者何?只是「自然中自然相」。如《首楞严经》狂人迷失本头,狂走寻觅,是不自然。一旦狂歇,歇即菩提,本头宛在,何等自然。” 所以「一旦开达明彻」就是宗门的大彻大悟的这一天哪!「开」就是心开了,「达者」就是了达了,一旦开达了了彻了,「一旦开达明彻」,「明」就是明明白白。《信心铭》就说洞然明白就是明,「彻」就是透彻彻底。那所悟的是什么呢?一旦开达明彻是自然中自然相,是自然里面的自然之相。《首楞严经》就有这个最顿的地方,当然也有稍微渐一点的地方,所以这个种种它都包括了。 一般上一个经里头常常是各个方面都包含一点,最顿的地方就是狂人失头,那个譬喻这个我们讲了很多次了,有一天忽然间明白了,噢,我的头就在我这儿,那他就不狂了,不狂就好了,所以就是「狂心不歇,歇即菩提」,这个就是最顿的了,一歇就是菩提。所以说开悟是什么呢?开悟就是原来我的头就在我这儿,这不是很自然嘛!我本来有头,头在这儿是何等的自然啊!这狂心就歇了,歇就是菩提了。下来的注解也是说的这个自然这件事情,我们看注解: “又如古德悟时曰:「原来师姑(比丘尼)是女人做的。」又如:「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比丘尼是女人,灯即是火,均自然中自然之相也。 又如未悟者,谓山是山,水是水;悟入,谓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彻悟者则山仍是山,水仍是水。高峰禅师曰:「元来只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祇是仍旧,何等自然。再者自然相,即自性本然之实相。盖山水、男女、今时、旧时等等,一一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皆是清净本然,一一皆是「自然中自然相」也。” 我们看完这段注解的解释相当有趣,这个我们过去也说过了,现在再重复听听加深印象,好东西应该多听啊,坏东西就少听。 还有古大德开悟的时候说:「噢,原来师姑..」师姑就是比丘尼,「是女人做的。」他悟了之后就悟了这么一句话,这就是自然中自然相。为什么呢?因为他破了这一切法执了。 另外还有一句说:「早知灯是火,成佛已多时」,这是古人说的。但是更好的给它改两个字,也是古人说的,比这个更好一点说:「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成佛这两个字就不如饭熟两个字了,为什么呢?我们看下去就知道了。早知那个灯就是火的话,我就用这个灯这个火,来点著我这个烧的柴嘛!因为以前的灯是油灯,是不是?这样我做饭,我的饭早就熟了。当然这个饭熟也就是譬喻早就成佛了,都是极自然的事情。我当时就不知道那个灯是火,我到处去找火,我还要很辛苦的钻木取火,忙这个忙那个忙了半天,然后这个火是不是有还不知道,那我这个饭始终吃不到,我要是早知道那个油灯不就是火嘛,拿那个把它引著了,你烧上柴,你这个饭不就早做得了嘛!所以比丘尼就是女人,灯就是火,这些都是自然中自然相。 还有啊,没有悟的人就是--山是山,水是水,男是男,女是女。初步悟的人也就是禅宗的破初关,破什么呢?他这个说法就变了,所以往往就没有共同语言了。他那时候就是--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男不是男,女不是女。到他真正彻悟之后就是--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男还是男,女还是女。 我们再利用一点时间看完这一段的解释,所以高峰的话说:「元来只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这个是最高的境界了。这个可以有好多种说法,那也是禅宗的说法。「元来只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履处」这个也是悟的境界。元来还是那个我,可是我的行履之处就不是过去的了,这也符合实际的情况,这也是悟的人说的。我回来的这个人,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不同了。但是我行履之处,我吃饭穿衣我还是吃饭穿衣,仍是旧时行履处。所以这两句话都成立,但是不如高峰这个,元来只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这个是最高的境界。 所以就是--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男还是男,女还是女,一切仍旧。这个「仍旧」你看有多自然哪!所以要能知道别人的深浅,知道别人说话的这个深浅,这个很不容易啊!要知道他这第一个情况第二个情况跟第三个情况,你这个里头分辨得出来吗?不过总之我们还是回到这里来,这一切仍是仍旧,这也说明就是自然嘛!何等的自然啊!所以这个「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切都是清净本然,一切都是自然中自然相,所以一切的山水男女、今时旧时种种,没有一样不是实相正印之所印,刚才不是引了这句话吗?这是昨天上一堂课的。既然没有一个不是实相正印之所印,所以这一切相一切事都是清净本然,所以一一也都是自然当中的自然相。 既然是这样子,师父也不能再补充什么了,再补充就不自然了。那到这里我们就告一个段落,不能再说下去了。所以我们今天就在这里暂时告一段落,下来的内容我们留到明天再来一起来学习。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出席,感谢大家的收看,阿弥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