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126集
2024/03/14 22:30:54瀏覽114|回應0|推薦2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126集

  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这一品〈独留此经〉第四十五接着下来的内容,在上一堂课注解提到,欲求善知识,首需求具正知正见的人,什么叫正知正见呢?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

“何谓正知见?《圆觉大疏》曰:「善达觉性,不因修生。抉择无疑,名正知见。」觉性者,性觉妙明也。善能通达本有性觉,故云善达觉性。本有觉性,不从外来,非因修得,故云「不因修生」。因此正是行不到处也。”

  《圆觉经大疏》这部注解是圭峰大师作的,圭峰大师是禅宗的祖师,也是华严宗的祖师。他解释正知见说要「善达觉性」,善于通达本觉的觉性,然后说这个觉性是「不因修生」,不是从修而出生的。「抉择无疑,名正知见」。所谓觉性,就是性觉妙明,性觉就是你本性的觉,这个觉它是妙明微妙光明的,你善于通达自己本有的性觉,这个性觉就是觉的本性,所以就叫做「善达觉性」。通达是什么意思呢?通达就是完全的开显了,般若智慧完全打开了,这个觉性既然是你本有的,而不是从外面来的,所以不是因为修而得到的,而这是一个所谓行不到处。大家要知道,这个是你行不到处,是由你种种行持修行,你达不到的地方。在这个时候,你心里入了无心三昧之后,你触着碰着了,这个触着碰着,我们用现代的语言就比较好懂了,就是同步了synchronized,而不是你行持所能直接达到的地方,所以是「不因修生」。所以说这个开悟的人,你必须除尽了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处,你得把有所得的这个心要除得干干净净,一丝一毫都没有,你才能够走到那个走不到的地方,这个悟跟证是你走不到的地方,不是你修行能够达到的地方。你要把这种有所得的心将它扫除干净,一点儿都不存了,你才能到那个走不到的地方,不是你走所能到的地方,但是也确实须要「修德有功,性德方显」,那还是要修啊,但是这个修它只是一个过程,你要知道这个过程也是一种方便,这就是说的渐修了。但是「不因修生」,不是通过修行所能到达的,但你还是不能离开修行嘛!

  以前常常举世间的例子,比如这个镜子上面沾满了尘垢,它就不能照物了,你要清除了尘垢,这就是修行,尘垢清除了,镜子就能够照了。

  《无量寿经》不是有说吗?说「洗濯垢污」,就是这个意思。洗一洗这就是「修德有功」,把它原来的清白显出来,这就是「性德方显」。

  今天哪个人不洗脸呢?这不是说你早上起来一定要洗脸,这是比喻,下来你看就知道了。

  我们都是初修来的,谁也要洗脸,这是比喻。你看,像我们这个煤炭的工人,满脸都是煤炭灰很辛苦啊!眼睛都睁不开了,他这个眉毛也看不出来了,就是像一个黑人,什么也看不出来。但是他一洗,这个眉目就很漂亮,眉毛眼睛五官就清清楚楚了,这不就是「洗濯垢污」吗?洗濯了垢污,就显明了清白,清白是什么呢?是他的本来面目啊,他的本来面目就露出来了,他就不是满脸煤灰了,眉毛看出来了,但是这个眉毛也不是新有的,它是原来有的,它原来所有的都显出来了。

  所以小到洗脸都合乎这两句话,这两句话的事情也可以说得很深哪!所以我们现在告诉你,每天洗脸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我要洗去了脏而显出了我的本来面目,这个是禅宗的话啊,这个就是很深的意思了。你要看到你的本来面目那就成功了,一切都是本有的,所以就是「不因修生」的意思。继续看下来的注解:

“「抉择」者,善能分别诸法相也。「无疑」者,于第一义而不动也。「心不住相」。《大疏》曰:「言心不住相者,离凡夫烦恼境界,若有少法当情,皆名住相。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着,何况世间梦幻境界。故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得无住心,即契圆觉。」「不着声闻缘觉境界」。”

  「抉择」就是要能分别各种法,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什么是正的?什么是邪的?「抉择者,善能分别诸法相」,这个后头就是《华严经》的话,你一提到《华严经》的话,那个境界就很深了,这是肯定的。这里提到《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有引此经文,这两句经文出自《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第一》说:「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能善分别诸法相,这个是什么法呢?这个就是「抉择」了,懂得选择。

  「无疑」那就是于第一义而不动,这两句是《华严经》说的,「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虽然是很分别,但是在第一义上他无有动摇,还是分别。所以这就是永嘉大师的那句话「分别亦非意」,这个意就是第六意识的那个意,虽然第一义无有动摇,然而善能分别一切法相,这个是「抉择无疑」。所以这个叫做正知见。

  你看有这样正知见的人,就不是普通人了。所以这就是真正求善知识的条件,这个要求就很高了,现在要找这样的善知识也难找,不是没有,而是稀有。

  前面说了心不住相,就是《圆觉经》的话,「末法要求一切具正知见人,心不住相」,再引《圆觉经大疏》说:「言心不住相者,离凡夫烦恼境界,若有少法当情」,有一点点少法当情,就在你这个情见之内,情见就是你有所分别,就不与万法为侣了。

  下来结合禅宗了,所以我们依止这部《大经解》来学习,我们不只是在净土宗的这个范围,说实在的,我们禅净密都涉猎了,因为有念公来引导我们,所以我们不是乱乱去涉猎的。我们是很有把握的!

  下来说到禅宗的黄檗的师父百丈禅师,他就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独」就是不二,不与万法作对,没有对立面。一有相对的,你就陷入矛盾之中了。「独耀」就是不与万法为侣,斯人的心迥然超脱六尘,只是一片灵光单独照耀。这也是拿光明来譬喻这个心,不与万法为侣,心光寂然朗照之象。黄檗的弟子临济禅师说:「历历孤明」,历历是清清楚楚,绵密不断。「孤」就是不以一切为侣伴,罄然独存。明就是光明,明白,本明,也是同样说明这个本心,这都说的是禅宗的。

  那我们净土宗呢?我们是专修净土宗的,会合我们净土宗,就是这两句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一结合,那禅净就不二了,所以就不用争论了。你修你的禅,我修我的净,我们两个是一不是二,你要当是二,那是你的事,我当的是一。所以说不与万法为侣这是什么人呢?有一法当情,那就不是了,有一点儿少法当情,都叫做住相。

  「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着」,法执就是要取菩提要证涅槃,这都是很严重的法执,有这个法我,这个都还不取着,何况世间这些梦幻的境界呢?世间如梦如幻的这些境界,「故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这些色声香味触法,这都是世间的这些境界,这些境界是如梦如幻,你还住在哪儿干什么?所以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得无住心,即契圆觉」,这个「无住生心」可不是一般主观愿望所能达到的。如果想要「无住生心」,一但生心了,你也就「有住」了,所以它的界限不容易分清楚。你说我生心了,你就住在生心那个地方了,你就有所住了,也就不是无住了。一但无住,你就不能生心了。

  所以《金刚经》这个「无住生心」,对一般凡夫很难很难!《金刚经》的功德就在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是什么人呢?根据蕅益大师的《破空论》所讲,这个是地上菩萨的境界,初地十地以上。蕅益大师他说,罗汉能够无住不能生心,所以只见到我空,真正没有我相了,但是他证的是有馀涅槃,所以他虽然是无住了,但是不能生心,不能生起度众生的心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呵斥这些声闻乘为焦芽败种。其实他们已经入圣人之流了,不简单的了,但就是因为他们发不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有些事度的菩萨,他虽然也发了大乘心,比如可以拿一些脑髓来施舍,拿种种修忍辱这些事度的菩萨,他虽然是发起了这个大乘心,但是他不能无住啊,而是有所住啊。

  那么只有到了地前的三贤才可以,这个十信上去就是十住,十住再上有十行,十行再上有十回向,十回向再上才是十地,地前三贤是什么情况呢?十住、十行、十回向,他们只能有时候是无住,在无住的时候就不能生心,而有时候倒是生心了,但是又不能无住,相交换的一段时间无住,一段时间生心。

  只有是登了地,破了无明的菩萨,才能够做到生心的时候就是无住,无住的时候就是生心。所以这里告诉你,应当无住而生心,等你得到无住的心,你就契会圆觉了,这个无住心那要到地上的菩萨才能够相契呀!

  底下就是《圆觉经》的话,末世众生..当求一切正知见人,这个人不着声闻缘觉境界。我们这个讲的还是《圆觉经》里面的这几句。下来我们看注解说:

“如《称讚大乘经》云:「宁在地狱经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从「虽现尘劳」乃至「入不律仪」诸句,总之,如《大疏》所示:「坏见之人,虽不坏行,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虽坏行,而不破见,是则人天真胜福田。」

又《大论》曰:「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念馀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复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

是故彼经结云:「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谓如是之人是真善知识。于真善知识能知能求,故必证菩提也。”

  这里引了这部《称讚大乘经》说:「宁在地狱经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所以我们修大乘的人,看到这句话很严重!所以这个大乘佛法这就是特殊的,跟小乘不共之处。我宁可在地狱中待百千劫,我也不发这个二乘的心,所以这个就是真正符合佛的本心了。

  根据《大智度论》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卅五天没有在印度说法,人是在印度,但是他不在那个当下的地方说法。世尊成佛之后头三个七天,在天宫大说《华严经》,有的是说二个七都可以。但是这些个声闻缘觉乘的弟子如聋如盲,不是真的聋了,真的盲了,是听等于没听,看等于没看见,没有领会。一直到五个七,第五个七佛自己就说,我法甚深,难解难知啊!阿罗汉弟子都不能知,一般众生更是无法知了。一切众生为世法所缚所着,「缚」是捆住,「着」就是粘着,没有能够理解,所以佛说那么还不如就涅槃了。

  这个时候诸菩萨跟天人都恭敬在佛前合掌,请求释迦牟尼佛为众生转法轮,佛就默然受请。要不然我们今天都没有佛法听了,那么就先说小乘法了,然后慢慢的就由小向大了,就呵斥小乘是焦芽败种,讚歎大乘,开始说大乘法,大乘法还是先说权法,先说如何证阿罗汉证缘觉,然后如何去行菩萨道,后来就说实法,到最后说《法华经》就开权显实,最终的目的全部都是要你们去成佛的。所以说宁在地狱经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

  念公说根据密宗的戒律,跟声闻众住七天就破戒,就是你跟那些声闻修小乘的,在那边住七天你就破戒了,跟声闻大众住在一起七天你就破戒了。

  所以这个就是《圆觉经》的话说「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

  底下说「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讚歎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这个昨天我们也说了一点,就是说他还有一些毛病,《圆觉大疏》的圭峰大师说得很好,他这种说法也是跟大家常常理解的是相反的。所以我们众生还是存在着颠倒见,相反就是颠倒。

  圭峰大师说「坏见之人,虽不坏行」,这个人的见坏了,大家听多了,就会分辨这里说的见,不是见解看法想法,那个是很肤浅的。这个见是佛法说的知见,因为佛法说的是佛的知见,这个是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

  那么一般人用思维推寻跟研究,那个只是第六识,是分别识,那个还是属于生灭心。

  所以常常说我们的修行是什么呢?就是要把我们的众生的知见转变为佛的知见,就是这么一回事嘛!所以要舍除自己的一切知解和成见,日新又新,所以修行是否得力,就看你能否去掉一些东西,破除这些东西。

  不是把自己这些见作为核心,慢慢的给他丰富起来慢慢的美化,这只是自欺。譬如这个货物,只用名牌货的包装,那只是包装,实际的内容是自己的劣货,里面的内容很差而外表很好,那你始终是假的。

  你得把这个自己给抛掉,就是要「无我」,真正要「无我」,没有我了,那还有什么见?没有了我相人相、我见人见,不但要「无相」,而且要「无见」。《金刚经》前面讲「无相」,后面讲「无见」,前面讲四相,后面讲四见,众生所有都是情见都是妄见,但是真实法当中没有情见没有虚妄,所以叫作真实。

  现在有许多人只是抱着自己的知见不放,根据自己众生知见来评定,来批判佛的知见,要改变佛的看法啊!念公说只有佛来改变你,没有你去改变佛的,如果你这样子,你就永劫也不能懂咯!

  《圆觉经》曰:「以生灭心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随流转」,可见用第六意识这个分别识,是没有办法契会如来的真实义的。我们每天开始那个开经偈不是有「愿解如来真实义」,你用第六意识的分别种种这些,你怎么解如来真实义?必须离染离相,无思无为,才能与佛法相应。

  然后继续说「坏见之人,虽不坏行」,这个人的见坏了,但是他没有坏行,没有做坏事,行持上没有毛病。「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听好啊!是这样子的要求,他不堪给众生当道眼,就是修道的眼目,他不堪就是不配的意思,不配做众生的导师,给众生带路。

  所以要做领导,尤其是佛门的领导是不容易的。不是人家给你封个领导,你就是领导了,世间法没有多大关系,佛法是关系到众生的慧命的,你是要把众生带到哪里去啊?

  所以这里说相反的,这个善知识他虽坏行,虽然坏了行,就是行为上有错误了,可是「而不破见」,他的见地没有错,那就怎么样子呢?「是则人天真胜福田」,这种善知识是真正的殊胜福田。

  所以密宗也叫做决定见宗,见就起了决定的作用了,并且把见放在最主要的地位来去对待,以这个为宗旨,所以称之为决定见宗。密宗讲见修行果,华严讲信解行证,密宗讲见地,修行得什么果。

  打个比方,修行等于是走路,果等于是到家了,我要回家,我要走路,首先要知道方向,方向就是见,你家在哪里呢?我选择哪一个道路?我选择什么交通工具?这是第一步,不管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要有这第一步。我要回去,是要买哪一班飞机的机票?到纽约东京要怎么走?你要是先到南美洲再到非洲,这么绕来绕去,这个路线就麻烦了,方向不对啊!所以这个见就很有重要性,生死根本也是因为这个见。所以一般人有的时候常常在这个地方就颠倒了,你看问题就看不清楚了。

  不是说这个人可以做道眼,这个人是真胜福田啊!所以这句话的份量很重!你看这些大德下的这些言语,他这里头这个份量就很有感染力,很有启发性。

  《大智度论》就说:「于诸师尊,如世尊想」对于这些师尊这样子的老师,善知识就是老师嘛,或者说直接一点就是这样子的师父,你就应该像跟佛一样的看待,所以这个就不仅仅是密宗啦!「若有能开释深义」,有人能够讲出很深的意思来,能够「解散疑结」,将你这个疑的结给打开了,能把你这个结给解开,「则尽心敬之」,你要尽你的心来恭敬他,「不念馀恶」,他有什么毛病,不要去想,不要放在心上。

  下来有几个譬喻就很妙了,前面注解也说了,说「如弊囊盛宝」,囊就是装东西那个袋子,你不能因为说这个囊上面有什么脏东西,又或者这个是你不喜欢的款式,你就连带说它里面的宝也是假的,那你就不要这个宝了,因为这个囊你不喜欢,你连里面的宝你也不要了。

  再一个譬喻就好像夜行险路,晚上你走到一条危险的道路,一个很脏的人拿着火把给你照明,来来来,我帮你照明。嗯,这个人好脏,你不能因为这个人脏这个人不好,你就连他照路的这光明都不要了。

  这个比喻是不是很妙呢?那你这样子是你自己的损失啊!菩萨也是这样。「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从老师那边所要得的是智慧光明啊,你不要去计较他有什么过失。禅宗也是如此说:「欲求无上道,第一莫疑师」,「但摘果子吃,莫问树横直」,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你要求无上道,你就不要怀疑这个老师,是不是?你这不是要摘那个果子来吃吗?你管那个树枝是长得直的还是长得横的,长得不好看的,长得好看不好看,跟你去摘果子吃有什么关系?

  所以师父常常说:内容才是重要的,形式不重要。所以还是念公这句话:修行重实质,不重形式。

  所以「彼经结云」就总结就说:「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善知识。

  说到这里,我们就有一个标准了,就会看了,所以对于真正的善知识能够知能够求,所以就必然你自己要证到菩提了,是对自己有利的,不是对那个善知识有利。好,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

“《大疏》又曰:「但令善事明师,明师必自临时指示。亦同善财于文殊处发菩提心已,问菩萨行。文殊亦不具说。但令亲近善友,遂指德云比丘,展转令往矣。」

复云:「故《法句经》以二十一喻,喻善知识,谓父母、眼目、脚足、梯橙(橙同凳)、饮食、宝衣、桥樑、财宝、日月、身命等。后结云:善知识者,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教汝等亲近。大众闻已,举声号哭。自念旷劫为善知识守护。今日值于如来,乃至未曾报恩,无心亲近。说是语已,重复举身号泣。」”

  你看人家是这么的真正的重视善知识的,当宝不是当草。《圆觉大疏》是一部注解,是华严宗第五代的祖师宗密法师他作的。《圆觉大疏》又说:「但令善事明师,明师必自临事指示」,你只要能很善的承事,有明的有光明的有明见的明眼人,明眼的老师,是明师,不是名师,音一样,意思有别。这个老师必然到必要的时候,就会亲自来指示你的。

  就像善财童子在文殊的地方,文殊就叫他去亲近善友,告诉他第一个去见德云比丘,传授他念佛法门,然后一个介绍一个,一个介绍一个,这就是五十三参了,这你自然就会得到善知识的指示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访到最后一位善知识,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教他「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一生就圆满了。

  《大疏》又说:以《法句经》为例有二十一个譬喻,说善知识是父母是眼目是等等的,我们就不多说了,前面注解都有。「善知识者,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教汝等亲近。大众闻已,举声号哭」大家都哭。自己想到我这么多少劫以来,都是有善知识在守护着我呀!所以今天我能够遇见佛,能得到这样的利益,可是我还从来没有报过过去善知识的恩,我也没有去亲近他们。说完这个话也是哭起来了,身体都蹦起来了趴在地下,踊跃这么的哀哭感伤,感过去善知识的恩哪!

  所以大家看看,我们现在能有这个机缘遇到如此殊胜的善知识,当代的两位大居士:一位是会集大经的夏莲居莲公,跟一位注解这部大经的黄念祖居士念公,得到他们的加持护佑。从这里我们知道,这是过去生中的缘,今生再续前缘,所以应该感恩,更应该珍惜,认真依止,专心领会。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

“是故《圆觉经普觉品》普劝曰:「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识。」且恭敬善知识者,首在如教奉行,此亦甚难。故云「闻法能行,此亦为难」。盖善知识难遇难识,今幸求得,倘于彼善知识所示,不能信受奉行,则良医束手。如是则遇同未遇。故于善知识教,应闻而能信,信而能行。是为甚难也。”

  所以《圆觉经.普觉品》就劝大家说:「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识」,叫修行人应当要尽命,命都拿出来供养善友,怎么供养呢?怎么恭敬呢?首先是如教奉行。不是说你要拿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或者是表面上的礼敬。而是要如教奉行。「善知识难遇难求」,现在你得到了彼善知识给你的指示,你不能信受奉行,只知道恭敬,那这样就是良医束手,良医是真是良医,但是他束手,就是这一句成语「束手无策」,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没办法帮你,所以你遇到也同于未遇,遇到了等于没有遇到,我们俗话说什么呢?「走宝」(粤语)错失,当面错过最可惜的了。有的人他是遇到了,有的人他是遇到了但是没有能全盘接受,阳奉阴违,自己还有他自己个人的看法,或者还不能够完完全全的依止,对于他自己过去所学的还有千丝万缕的留恋,这就是念公说的「和平共处」,「和平共处」那你的进步就慢了。

  下来说:「故于善知识的教化,应闻而能信」,要能相信,「信而能行」,所以这个甚难甚难啊!相当的困难!所以就是这个经典说的「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如来兴世」是「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能遇见善知识,闻法还能行,这个又是非常之难得的。继续我们看下来的注解:

“上明遇佛,闻经,遇善知识,闻法能行,均极难得,甚为希有。但此上三者之难,莫过于下之「若闻斯经,信乐受持」,是乃难能中之难能,故云「难中之难」。其希有难得,更无过于此者,故云「无过此难」。何以故?”

  上面这三种难莫过于底下要说的这个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乃为难中之难」,如果你能够听到《大乘无量寿经》,你听了之后还相信,还乐意去信受去修持,这个是难中之难,所有的难当中的最难的,没有再比这个更难的了,没有了。好,我们继续看注解:

“如《净影疏》曰:「馀义馀法,处处宣说。开显净土,教人往生,独此一经,为是甚难。」

又《会疏》曰:「若闻斯经者,知识闻薰也。信乐受持者,往生正因。谓信乐本愿,受持名号,此法超异诸教故;得益超出诸善故;众机通入报土故(种种根机悉生报土);一生成办故。必依多劫宿善,超过诸难之事。故云难中等。」

准两疏意,若人于此第一希有、难闻难信之一生成办之妙法,能闻、能信、能受、能持,当知是人,必是多劫薰修,宿种善根,难能希有,超过一切。故曰「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此非谓法门难修,盖指如是之人,有如是希有之善根福德因缘,至为难得也。”

  这是《净影疏》说的,别的经佛处处都说,真正开显净土法门教人往生的,唯独这一部《大乘无量寿经》最全面了,这是事实啊!你看净土三经只有《无量寿经》对极乐世界说得最详细,从阿弥陀佛初发心怎么见佛?怎么出家?后来怎么发四十八愿?怎么使得这个愿成就?一直到成佛,然后还说了极乐世界种种的殊胜庄严,这些我们七宝的同修一路跟着下来,都经历过了也听过了,然后这都说完之后,再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往生?最后又说了娑婆世界种种的五恶五痛五烧,这个世界的浊世恶苦,让我们跟这个浊恶的世界有一个,有一个对比,一个强烈的对比,一个是秽土、一个是净土,就是让我们欣厌嘛!你才知道厌离这个娑婆世界啊,你才会一心向往极乐世界。而且再三教导做人你要忠信要行善,你要避免五恶五痛五烧。所以很少有一部经这么全面的,净土其它两部经也没有说得那么详尽,所以这就是《无量寿经》它最应机了,既说了极乐世界最上殊胜的第一义谛,同时也没有离开世间的这一切的觉悟,甚至儒家所说的五常这些道理,这里面都有,所以这部经是最全面的了,一部经包括了很多经,所以能够遇到这部经,可以说是很难很难哪!这里我们再强调,特别是这个会集本,所以称为是最善本。

  那么说这个难不是说这个法门难修,是说这样子的人,他有这样的善根福德因缘,难有啊,难找啊!难中之难啊!他能遇见这种根器,他听见这个经,能够信乐能够受持,这个比遇善知识闻法能行还要更难!这种根器的人就更难有了!不是说更困难,不是这个意思。这样的人难找啊,不容易遇到。

  我们就继续看下来的经文了,我们看经文:

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

  好我们继续看注解:

“「得闻佛声」是《汉译》经文。《吴译》为「闻阿弥陀佛声」,《魏译》为「得闻彼佛名号」,《唐译》为「闻彼佛名」,《宋译》为「得闻无量寿佛名号」。诸译合参,故知「佛声」即阿弥陀佛名号。「闻」者闻名信受也。以名具万德故,能令闻者「慈心清净」。「慈心」者,发起大慈心也。”

  这里说「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这是佛告诉我们,我们才知道。要不然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呢?看到我们现在目前种种的这种现象,有人听了阿弥陀佛很感动很欢喜!有人就反对就起烦恼!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佛告诉我们了,这一段过去我们常常都有引用,让大家对于自己的善根没有怀疑了。你能接受这个法门,你愿意念阿弥陀佛,这个都有前因后果的,不是偶然的。

  不喜欢的人,同样也有原因,这里佛就告诉我们了。所以我们对于那些反对党,不能接受的,我们的心就平了。

  这段经文就告诉我们,如果有众生听到佛声,根据古译我们知道,这里指的佛声就是指着佛的名号,就是这句那摩阿弥陀佛,若有众生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他就闻了名。闻这个字,就是闻了名,而相信而能接受。因为这个名是具万德啊,不只具万德,还是圆具万德,万德在这一句当中都圆满了,你念这一句也就圆了万德。

  念公说希望大家注意这一点,阿弥陀佛这句是万德洪名,你念这一句的时候,你这心中也圆了万德,六字括三乘,这个六字里头佛教所说的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都包括在里头了,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净土法门,大势至菩萨的法门,一句圆万德。

  所以有的人就总是不踏实,不相信就这一句全都包了。所以总是想找点这个想找点那个,这边翻翻那边翻翻,总想今天等着这个明天再盼望着那个,盼来个什么什么人给我传一个什么法,就是这样子等等等等,等到火葬场去了还在等,这个现成的果实-阿弥陀佛,他就不相信。

  你这一句这个话就圆了一切万德,一切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德都在里头,这叫万德,不是世间上一万件好事的德。是十方如来的一切德都在这里头,这个叫做万德。不是一万件好事,一万件好事那就说得太庸俗了。你才知道这一句佛号不可思议啊!所以说「六字括三乘」,这六个字那摩阿弥陀佛,它就把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一切的法都包括在里头了。这个六度万行,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在这一句阿弥陀佛里头了。哇!有没有这么厉害?不相信你试一试!所以听到这句阿弥陀佛欢喜,又能够接受跟信受,能让闻的人他就「慈心清净」,生起了慈心,生起了清净心。我们继续看注解解释「清净」这两个字,这个过去我们也有谈过,这里算是复习。我们看注解:

“「清净」者,纯净无垢也。「欢喜」者,内心喜乐也。「踊跃」者,欢欣奋起,形于身口也。「衣毛为起」,指遍体毛孔开张,汗毛竖立。「泪出」,目中流泪。盖如是之人皆从佛道中来。佛所得之无上菩提,名为「佛道」。

《法华经方便品》云:「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于佛地之万行也。”

  「清净」就是纯净无垢干净,心中没有杂乱。欢喜就是内心欢喜高兴。踊跃者就是形之于身口,手舞足蹈。「衣毛为起」就是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毛孔都竖立了,汗毛都立起来了。「泪出」就是眼睛流泪。

  这是真有的事情,师父在当居士的时候,遇到一位女众亲口跟我说,她每一次听到这一句阿弥陀佛,都会感动流泪,这样的人是什么呢?都是因为他前生曾经是从佛道中来的。那时候当居士的时候,理解的不是很多也不够,所以就没有跟这位居士说妳过去生中是从佛道中来。

  「曾作佛道」,佛道是指佛所得的无上菩提叫做佛道。就是我们的行在因地上的行也叫做道,就是我们的行啊,在因地上的修行也叫做道。佛道就是能够达到佛地的一切万行叫做佛道。

  总之就是说这些众生都是曾作佛道的,过去生曾经修行,曾经趋向佛的菩提,所以叫「曾作佛道」。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

“「曾作佛道,故非凡人」,乃佛之讚语。

正如《金刚经》曰:「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灵峰《破空论》释曰:「此即信修大果也。设复计有少许我人等相,决不能信此经。设于此经信解受持,决能了达我人等相,当体即是无相。」

准是而论,本经乃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若能生信,当知是人,不是凡人,而是一切世间希有之人。若于圆教能生实信,圆解圆修,可称圆人。圆人修行一日,可当常人修行一劫。”

  我们看这句经文说「故非凡人」,他前生都作过佛道,不是普通世俗的人。从经中佛的话,我们才知道真正的原因。《金刚经》也说到「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经》这句话也符合我们这个《无量寿经》,因为《无量寿经》说的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你能够信的人就不是一般人了,所以说「故非凡人」。

  本经到了这一品我们才渐渐的明白,这个因缘不可思议!能信的人也是不可思议!所以应该为自己感到无上的荣幸,荣幸过后就不要骄傲,荣幸可以,但不可以骄慢。

  下来经文就说到那些不能信的人,就说到那些不能信的人是怎样子的呢?我们看经文:

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宿殃未尽,未当度脱,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接着我们看一段注解:

“反之,狐疑不信者,乃从三恶道中来,宿世殃祸业障未尽,尚未至得度之期,故不能信受。

此亦如《金刚经》所云:「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故知法门愈殊胜,世人愈难信。故于圆顿妙法,狐疑不信也。”

  这就是说相反的,如果有人听到这个经语都无所信,一点也不信,而且听到佛号心中狐疑。

  这我们讲过狐狸是最怀疑的,以前讲过冬天你过河,河冻成冰了,人只要看见这个狐狸的脚印从这里经过了,你就可以放心的走了,因为狐狸牠最怀疑的了,牠走几步都要听听底下有没有水流的声音,所以听到没有了,牠才走过去,所以称之为狐疑。所以说犹豫跟狐疑,原来这个犹也是一种动物。

  相反的就是说,能够听到这个佛声,这句阿弥陀佛,那么这个就很殊胜了。

  相反的,如果你是狐疑不信,那你老兄是从三恶道中来的,而且应该是刚刚来不久的,「宿殃未尽」,你过去的祸殃业障还没有消除完,这个时候就是还没有得度的时候,「未当度脱」,就是你还没有到得度的时机,时节因缘对你还不成熟,所以你心中就有这个狐疑,像有一些人「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从恶道中来,你的祸殃业障未尽,你还没有得到度脱的时候,所以你心中就狐疑,就狂乱啦!

  这里就举了《金刚经》说「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佛说「在后末世」,我说《金刚经》有这样的功德,之前我们说那些以生命布施,不如拿四句偈给人家说,这样子说法你就不信,那你就是狐疑啊,是不是?狐疑不信,所以佛就不能具说,不能随便说,这些人也是从恶道中来的。

  所以这个法门愈殊胜,世间的人就愈难相信,净土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样难信之法能生信,就证明你不是凡人,而是一切世间稀有之人。

  另外对于这个圆教能够生起真实的信心,你看我们现在正是在修学这个圆教,不容易的。这个圆教就等于是佛门的博士班,这个是师父常常用这个来形容的,你能够进一步产生圆解,由圆解就能产生圆修,你这个就叫做圆人。

  圆人不是说你现在就是有三明六通一切具足,那都不是,那都是圣末边事,圣道中末了的边边上的事情,所以大家常常感兴趣的都是这些圣末边事。这个最主要的事情反而大家不关心,信不及呀!对于圣末边事就很有兴趣,大家关心的就是这一类的特异功能等等这些神异的事情,这些事情它根本就是邪法,不但不是圣末边事,圣末边事也谈不上,所以众生是很可怜的,现在外面就是这样一般情形。

  所以我们圆信圆解圆修,你就产生圆见了,你这就是圆人,你修行就省时间了,你修行一天等于普通人要修行一劫,所以现在密宗称为决定见宗,这个前面讲过,就是要你先解决这个见,见之后才有修,有修才有行,有行才有果。所以这个「见」字大家要十分的注意,这也不是悟,也不是理解,这个「见」字在这两者之间,你要产生了圆见,那么这个大密宗见那就是圆见了,跟显宗都是一味的。

  我们这个是圆教,净土宗是圆教之法,前面提过了,你念佛你的善根福德就同佛了,善根福德同佛,那就是佛咯!

  你不念,你就不是,不念你是什么?不念你就是糊涂虫。

  然后说「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这一些说法都是圆见,你对于这个能信,你就是圆人,你这个念一天佛比起别人就是等于一劫。

  但你如果要怀疑,你不信,那你还不只一劫了。

  所以这个事情就是全部在当人,就是全部都是你自己做得了主的。所以我们看看它这个经一直到最后,一直到最后它都有很殊胜的这个意思。

  比方今天讲的善知识,怎么去求善知识?怎么分辨?什么是正?什么是不正?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有啊,有很多恶知识,大家要能够好好的去分辨。上了昨天跟今天这堂课,你就会分辨了。但是有时候糊涂起来也是不容易,所以这都是我们修行当中最关键的问题。好,这就是第四十五品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了。

〈勤修坚持第四十六〉

  下来我们开始进入〈勤修坚持第四十六品〉,我们先看前面一小段注解:

“本品首为世尊咐嘱大众守护本经;次谕救护众生;三谕行解相资,求生净土。”

  这个就是最后的三品了,这个火车越来越靠近终点站了。本品第四十六〈勤修坚持〉,你看这个小品题顾名思义就是要大家很勤劳的去修行,这就是要发勇猛心,你很勤的发勇猛心这个还不难,所谓「勇猛不难,难于长久」,一般都是五分钟热度,要不然就是几天过后,一开始你看这个热度上升不得了,然后下降也很快,没几天就冷下来了,再加上外面种种的这些引诱,你就被打垮了。所以就是要坚持啊!勇猛要长久!要勤修坚持!

  你看看我们七宝,师父跟慈净老师这几年想尽了各种方式来帮助大家听经闻法,就算在疫情期间,不能开放现场来听课的这个非常时期,慈净老师都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概念」,让大家继续的在学习。老师也在七宝群里面不停的几乎每天隔两天都写啊写啊,就因为这样子,师父才能够在山上的两年多时间把《娑婆生死书》十集都做出来了,当然现在超过十集了,前面的十集大家看看,一开头都有师父在那边讲两句话,这个都是在山上做的,都是one man show一脚踢,很刻苦的在那边做的,所以现在想起来也蛮可怜的,但是究竟是做出来了,然后用种种的管道来传播,因此直至今天你看几年下来,大家已经闻到经了,这些法也知道了也明理了,道路也给大家设置好了,一切的道理也明白了,宗旨也清楚了,这一切一切都掌握了。

  那么现在就必须要认真去修行了,就是这一品劝我们的了,所以要勤,经文中说「应勤修行」,要很勤的去修行,而且要坚持下去,不为一切所转动。

  不要遇到有一点困难,就好像说我修了半天都不灵就退了,这个不行!更可怕的是糖衣砲弹,这个形容词太好了太妙了!糖衣砲弹就是让你迷惑退转的,比如说生活改善了,世间的事情多了,忙得顾不得了了这些,脑子里头的这些事情多了,想佛法的时间就必定减少了,这都是为环境所转,那就不能坚持了。

  所以你一定要豁出去,这一辈子豁出去,刻苦的豁出去,要咬牙把这个牙能咬碎,这是比喻,不是叫你真的咬碎这个牙,你还去装假牙。就是告诉你一切这个困难艰难困苦,什么苦难来了就是考验,我一定要坚持,你要有这个劲儿,要学法藏比丘,怎样子呢?「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不要说这世间种种的苦,就算到了地狱受那种苦,你的愿心都要不能够退缩,要坚持!要祈祷!要发愿!要勤求佛力的加被!一切都不要怕!

  下来这一句话大家要牢牢的记住,因为这一句佛号就是我们数学上的无限大infinity,总之你真正依靠这句佛号,真正念得清净了,你任何的习气、任何贪嗔癡的毒都可以彻底的消除,所以这个信心一定要有,如果能坚持,那就很殊胜了!前面讲过,这个世间修一天等于极乐世界修一百年,所以很多活佛都愿意到这个地球上来修,就是这个原因。我们看经文:

佛告弥勒: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力无畏、无碍无着甚深之法,及波罗蜜等菩萨之法,非易可遇。

  这是第四十六品,一开始就「佛告弥勒」,这个就是现在的佛和当来的佛面对面在交待任务,是不是就是这样子啊?就这个问题,佛跟弥勒在交待任务。我们看注解说:

“本品首段为咐嘱护持本经。「无上之法」者,《往生论注》云:「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上。」「无上法」者,涅槃也。《智度论》云:「是故知无法胜涅槃者。」”

  经文说「诸佛如来无上之法」,诸佛,如来也是佛的名号,就是指的如来。这个无上之法,就是这个法是没有别的法可以超过的了,所以叫做「无上」。昙鸾大师说「无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道理它是「穷理尽性」,把这个理的本体给它穷尽了,没有剩馀的了。「尽性」就是你的本性充分的发挥,都了达都洞然了,都没有更再比这个之上的了,在这儿没有更上的,这就叫做「无上」。所以有人说「无上密」,想到这儿,想到那儿,都是错误的。这里说的「无上」就是这个解释,这是昙鸾大师的解释,「穷理尽性,更无过上」,这就是最根本也是最究竟的成就,这个说法是什么呢?就说的是涅槃。

  《大智度论》龙树菩萨说:「是故知无法胜涅槃者」,因为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没有再超过它的了,没有了。

  「十力无畏」我们看注解:

“「十力」者,如来所有之十种力用。一者,觉是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又指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作乐业得乐报。因果相契,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二者,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或善不善,有漏无漏等之智力。三者,定智力。知诸禅定,解脱三昧之智力。四者,根智力,知诸众生,诸根上下,随机施教。五者,欲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知他众生,种种乐欲,各各不同。六者,界智力。乃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也。七者,至处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智力。如五戒十善至人天,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八者,宿命智力。知众生一世乃至百千万世,姓名寿夭苦乐等。九者,天眼智力。见众生受生舍报,生生死死,从何道来,向何道去;以及善恶业缘,或苦或乐,无障碍之智力。十者,漏尽智力。于一切妄惑习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不受后有之智力。”

  我们来解释一下,佛有十力还有十种力用,这个以前也讲过了,书上也写了,我们就不再去读这些名词了,前面我们也读过了,还有许多名词问题,大家可以去查字典。

  我们就提一个来说就好了,就最后一个「漏尽智力」,漏尽通这个是智慧的力量。「于一切妄惑习气,永断不生」,不但这个惑不生,了断惑了,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都不生了,连习气也不生了,能断习气的那只有佛啊!

  这个习气大家要知道很厉害!所以有的人我们要这样子来看他,要怜悯他,这是他的习气呀!

  你看像佛的弟子之一的牛呞,就是尊者憍梵波提,《阿弥陀经》中十六位,说如是等诸大弟子之一的,他过去生中是牛,今生吃饭他还要倒出来,就是反刍像牛一样,咽下去之后过一会嘴里又在那边吃,然后又再咽下去。所以人家请佛去受供养的时候,佛就不带他去,因为他太不庄严了,佛门叫庄严,我们俗话说太丢脸了,太难看了!自己吐出来又吃,牛是反刍的,这个是他的习气,可是他今生已经不是牛了,而且还是佛的弟子。

  所以佛的漏尽智力就是这些习气都断尽了,永断不生,这是能如实知而不受后有之智力,这是第十种力。其它我们之前有详细讲过,这里我们就不花时间了。

  下来就说到「无畏」,这个「无畏」下面有引了注解来解释。因为我们今天听得很投入,那时间也到了,那我们就暂时在这里告一个段落,这个「无畏」还有下面的经文跟注解的解释,我们就留到明天才一起来学习。

  好,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出席,阿弥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8039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