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3/06 23:40:16瀏覽148|回應0|推薦2 | |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121集 我们正在学习〈惑尽见佛第四十一品〉,最后经文部份就是这句经文「求生净刹,趣佛菩提,当生佛刹,永得解脱」。我们接着继续看下来的注解,我们从注解的这一句看起: “再者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故身心清净。净念相继,自然远离分别。或疑净宗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为愿,如是欣厌,岂非分别。 《妙宗钞》答曰:「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盖舍之若极,则万缘放下,六根寂静。取之若极,则六字洪名,一念单提。如是念佛,何异于不取不舍,故云:「亦非异辙」。 又《弥陀要解》答曰:「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如是妙谛,实非情见所能及。” 注解最后一句说:「如是妙谛,实非情见所能及」,所以就是告诉你只有听的份。 或者有人会怀疑净土宗说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不就是有厌有欣有取有舍吗?「取极乐,舍娑婆」,这不就是有分别吗? 《妙宗钞》的回答说「取舍若极」,你这个取和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时候,达到了极点的时候,「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 所以这个净土宗之妙就妙在这里,这种妙我看只有在七宝净土讲堂有机会听到,别的地方谁跟你妙?别的地方就不妙咯! 说你达到极点,你就跟那个不取不舍就不是两件事情了,不是两件事情,就是一样咯!你舍完全舍到极点,什么都舍了,完全一点点都没有能够捉住,都舍得干干净净的,那就是我们常说的「万缘放下」,都舍了,万缘放下,那你的六根就寂静啦!你取到了极点,那就是「一念单提」,我们注意这个「一念」,只剩下这一念,这才是达到这里说的极点。 所以不要自欺欺人啦!说你现在就是真的是一念单提,你看看你还有多少妄想? 所以你这么念佛的时候就「万缘放下,一念单提」,跟那个不取不舍的人念佛,他不取不舍,他对于一切都无取无舍,内心清净他在念,他也自然是「万缘放下,一念单提」了,我也是「万缘放下,一念单提」,那岂不就是一样了吗?所以说不是异辙,就不是两件事情了。 所以这一点就是说我们要求离相智慧,大家又可能专门去注意这个「离相」去了。我们是要学习是要明白这些事,但是要圆融,不要死于句下。等于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听完就放下,听完存档之后就放下,放下之后就念佛。 《弥陀要解》说:「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这又是依文解义了。那么不取不舍才对,我就要不取不舍,那就告诉你「即执理废事」,你这个是执理废事啊,你执着了这个理,你执着什么呢?你不是执着这些情见了,你反而过来执着这些深奥的道理,你把事给废了,你把事给废了你也有所执着啊!执着什么呢?执着理,执着理也是执着啊!相反的,你把事情废掉了,什么叫把事废掉了?哎呀不用修了,反正什么呢?反正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嘛是不是?净土跟弥陀在哪里?都在我这里,都在这里那你去解剖打开来看看有没有在这里?所以这就是「既废于事」,你离开了这些应该修行的事,种种的善事种种的修善,这些你都不做了,你离开这些了,那你所谓理解的理也不圆满,「理亦不圆」,为什么理不圆满呢?因为理要靠事来显现的,你把事都废了,那这个理就不圆满了。 然后再说「若达全事即理」,你能接受这一切的事它就是理,它本身就是理啊,它没有离开理,我们常常讲的波就是水,波是不是水啊?波就是水嘛!「全事即理」这我们前两天学过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 所以这一种净土宗的妙谛,不是情见所能及的,不是你现在还有这些情见所能够达到能够理解的。这句话简单的意思就是告诉你,你听不懂是正常的,为什么呢?因为你都在情见之中,你怎么能听得懂呢?所以只有存档。所以师父常常讲,有机会存档都非常难得。 你看过外面其他那些同修也是学净土的,他们有机会存这些档吗?没有啊!好,继续我们再看下来的注解: “「求生净刹」者,至心信乐,愿生彼国也。如是求生,是乃举我介尔一念心愿,投入弥陀无边愿海。亦即摄彼一乘无边愿海,入我介尔一念心中。是故十念必生,有愿必满。” 所以我们求生净刹就是「至心信乐,愿生彼国」,那么「至心信乐,愿生彼国」就是把我们这个微小的一念的这个心愿,我们的心愿是什么?我们的心愿是「求生彼国」,把我们这个心愿投入在弥陀无边的一乘的广大的愿海里头。弥陀愿意众生求生彼国,希望一切众生都快快到他的国土去,所以摄受了净土,劝大家念佛。我们也念佛也求生极乐,也就是把我们这个一念的心愿投入在弥陀的愿海里头,就把它变成合而为一了,合而为一那就是你侬我侬。 所以念公在《大经解》当中所总结的一个开示就是这一段了,是乃举我介尔一念心愿,投入弥陀无边愿海。亦即摄彼一乘无边的愿海,入我介尔一念心中。这也就是摄弥陀的一乘无边的愿海,进入到我自己的介尔一念的心中。 前面一句好懂,我这个心愿就投入弥陀的愿海里头。后面这一句就不好懂了,告诉你:我们就成为一体了,成为一体就是共同一法身了。这就不好懂了,不好懂没有关系,只要能够全盘接受过来,能如是理解也就很不容易了。那么这样的话也就是等于,等于说把弥陀整个的愿海全盘的摄入在我们自己的心中,这句话费解吗?能理解吗? 下来这句说得更彻底了,这个彻底肯定不是师父自己说的,师父没有这个能力。谁说的?念公说的,念公说这个在我来看还多了一个「摄」字。能说这个话,是非常非常的不简单!你不是开悟的人,你敢说这句话?这跟蕅益大师的那一句「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就是一个说法,意思就是本来都在我们的心中,你还摄什么鬼啊? 这句话是师父说的啦!不是念公的原话,要特别注明。你还摄什么鬼?本在我们心中,你还要摄,那不是多此一擧吗?头上按头吗?告诉你弥陀就是你,你就是弥陀,这就是莲公的那一句话:「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所以就「十念必生,有愿必满」,这些话各位听可以这么听,这么听起来很爽很痛快。但是做不到的时候呢,请大家还是要老老实实,知道是这么一回事就好了。但是这件事情是要在你真正老实之后的事,不是老实之前的事,这样子明白吗? 下来我们看看注解解释这句「趣佛菩提」: “「趣佛菩提」,因中即发菩提心也。果上则是必补佛位,究竟菩提也。以上六句即是今经之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宗而修,故「当生佛刹,永得解脱」也。” 所以句句都清清楚楚,一点都不含糊,你要能够依教奉行能做到,你肯定就是有这个成就了。我们在因中发菩提心就是「趣佛菩提」,趣向于佛的菩提,就是导向佛这方面的菩提了。以这个为因,我们果上必定是成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了,就是候补佛的位子了,最后是究竟佛果,这是可以给你guarantee打保单的,不会「走鸡」的,「走鸡」就是不会有错失的。 所以这整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身心清净,远离分别。求生净刹,趣佛菩提。」就是我们《无量寿经》的宗,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照着这个宗去修持。宗是什么呢?宗就指明你修持的这个捷径,这就是「当生佛刹,永得解脱」了。 所以刚才我们说到这些个都是离相智慧,以这个离相的智慧来「求生佛刹」,就「永得解脱」。离相智慧如果再做不到,那就老老实实的念这句阿弥陀佛,你也「永得解脱」。 所以现在大家对于这些内容应当要着重,应当要去掉这些执着。念公常常说我们修行就像什么?像剥笋皮,这个笋本来很脏很粗,因为从泥土挖出来的,马上要吃就不行啊,你要把它的外皮给剥掉,所以应该要耐心的去剥,剥了一层还有一层,剥到最后笋心,那个白白的笋心都露出来,那就没有可剥了,就是如此。你这个剥的过程就是笋心显现的过程。所以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只是要去东西,不是叫你再添加东西。 当然如果你是顿修的话,一下子就没有剥笋皮了,本来就没有笋皮,本来无笋皮这一物。 但是我们现在难啊!我们没有那么顿是不是?没有那么顿,那就渐渐修吧!渐渐修那就是像剥笋皮,这就是说你剥了一层,去掉一层粗的脏的,看起来还好看一些,干净了一些,但这还不是笋心,你还要继续的剥,剥到没有可剥为止,那就是笋心显现出来了,这个笋子就干净了,就可以吃了。 到无可剥的时候,这个笋皮就尽了,就是修行舍到无可舍的时候,那就是你的本来就显现了。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剥笋皮,就是比喻。不是叫你真的去剥笋皮,一面念佛一面去剥笋皮,师父教我要剥笋皮。告诉你要去掉这个笋皮,这个意思是要舍,要去东西,不是添东西。 所以一句佛号当下就是常寂光,这个是很殊胜的。在这里头如果你贪着的话,自己要得到点什么,这种思想就是执着了。你本来是佛,你还要得什么? 所以大乘最无上了义的就是证无所得,以前师父对这句话体会也不深,证无所得不是证无所得咯!现在才发现你到底是证到了什么?我们说一定要证到点什么。但是告诉你:你所证到的是「无所得」,证「无所得」,所以《心经》讲你要「无所得故」,你才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还有「无智亦无得」,就说明这个「无所得」。 所以不用功则已,你一用功,如果你想马上要修出个什么东东来,一有这个样子不就都坏了吗?不就有一个相了吗?昨天不是说过了吗?「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要扫除这些情见。所以一方面用功,一方面要看一些书。现在我们不看书了,现在这本《大经解》拿回去看,你也是它认识你,你不认识它,我们看视频。 用般若智慧扫除自己修行当中的这些绊脚石。你要知道这个盲修瞎练,你得到的好处太少太少了。所以要避免盲修瞎练,要知道我们一方面要跑要走路,一方面要把眼睛睁开,眼睛也要好好的擦亮它,有没有人一面跑路,一面把眼睛关起来的?没有啊,是不是?要把眼睛睁开,看不清楚前面的路,那是很危险的。 好,那就把这个第四十一品,我们给大家到这里介绍完了。接下来我们今天进入新的一品,就是: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就是第四十二品,这也就是正宗分的最后一品。我们先看开始的一段注解: “前之三辈与边地疑城,皆论凡夫往生。今品广明十方菩萨往生之数无量。弥显净土妙法,圣凡齐收,利钝悉被。普劝众生,求生极乐也。” 这一品表明不但是凡夫求往生,十方的菩萨无量无数,都要求往生极乐世界,这品就是告诉我们这些事情。我们看经文: 【弥勒菩萨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诸佛刹不退菩萨当生极乐国者,其数几何?】 接着我们看注解: “首弥勒大士叩问,此土他方不退菩萨(即阿鞞跋致)今当往生之数。” 所以弥勒菩萨就问佛了,现在这个娑婆世界跟各个佛刹 不退转的菩萨,已经到了不退转的菩萨了。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为了得到不退转,而且佛保证一定可以让你得到。 这里说十方佛刹得到不退转的菩萨,也还要往生极乐世界呀!所以这个就很有意思了,是吧?这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我们只知道我们地球这里有人去往生,地球只是娑婆世界的一份子,我们就以为只有我们地球的人去往生,而不知道十方佛刹求往生极乐的数量更是可观,弥勒就问佛有多少啊?下来是经文就是佛的回答: 【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诸小行菩萨,修习功德,当往生者,不可称计。】 我们接着看注解: “佛答此土往生菩萨,其中大行者七百二十亿菩萨。小行者不计其数。「小行」者,《无量寿经钞》云:「小行等者,十信菩萨名为小行,对不退故。」盖谓不退菩萨名为大行菩萨,十信称为小行菩萨,以升沈不定也。” 佛告诉弥勒在这个世界「有七百二十亿个菩萨」「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有七百二十亿这么多的大菩萨,过去曾供养了无数的佛,还作了种种的功德,都当要往生极乐世界。 那么「诸小行菩萨,修习功德,当往生者,不可称计」,小行菩萨这个数目就不可说了,不知道有多少,那么这里面就包括我们都在里头了。小行者是指着十信的菩萨,因为十信还在退。十信以上都是不退的菩萨,这个他就称为「小行」。那么下来继续看经文: 【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从远照佛刹,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萨摩诃萨,生彼国土。东北方宝藏佛刹,有九十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国。从无量音佛刹、光明佛刹、龙天佛刹、胜力佛刹、师子佛刹、离尘佛刹、德首佛刹、仁王佛刹、华幢佛刹,不退菩萨当往生者,或数十百亿,或数百千亿,乃至万亿。】 我们接着看注解: “以上明他方十一佛刹之名,及往生菩萨之数。此下复标第十二、第十三两佛刹。《会疏》曰:「十三次序,为出世前后,为约方所,其义未明。」故今亦不必深究。经中举本土及他方十三刹,此十三刹仅为无量刹土中之略例。” 释迦牟尼佛接着又说了:「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也是一样,也是这样。底下谈了很多佛国的名字,最后这些菩萨他们都要往生的。「或数十百亿,或数百千亿,乃至万亿。」我们继续看经文: 【其第十二佛名无上华。彼有无数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具大精进,发趣一乘。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 接着看注解: “上文采自《魏译》。若参证《唐译》,则此处第一句「其第十二佛」,应指第十二佛刹。(例如《魏译》「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唐译》则为「宝藏佛国」。)至于第十二佛土显往生菩萨之德,亦是例举。” 「其第十二佛」,这个按着《唐译》的情形来参考,我们参考《唐译》,我们知道就是第十二个佛国,因为前头都谈到的是佛刹嘛!「名无上华」,这个佛刹的佛的名叫作「无上华」。「彼有无数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具大精进」,这个佛刹有无数诸菩萨众,他们是趣向于一乘法的。「于七日中」在七天里头就能够「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所谓修「坚固之法」就是修这个不退转之法,因为这些都是不退转菩萨,他们这么多,能够摄集无数无边菩萨的「坚固之法」,「皆当往生」。你看七天他就能够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的「坚固之法」,这些法他都能摄都能圆满。「斯等菩萨,皆当往生」,是这样子的无数的菩萨众,这是第十二佛国。再接着看经文说: 【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 这个就是说,你说这个名穷劫都说不完啊!所以往生的菩萨多得不得了!那么「坚固之法」是指什么法呢?我们看注解: “「坚固之法」者,不退转法也。至于不退菩萨亦往生极乐,其义为何? 如《大论》中:「问曰: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世界中。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 又《论注》云:「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已上七地已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龙树菩萨、婆薮槃头菩萨,愿生彼者,当为此耳。」 又云:「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 以上《大论》与《往生论注》,皆明不退菩萨愿往生极乐之因由也。” 在《大智度论》就有这样的问题,这个《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造的。说菩萨应该度众生,你不度众生,你还去忙什么呢?可是为什么他不度众生还要到极乐世界无量寿佛的国土去呢?尤其是已经不退了的菩萨,甚至这些菩萨都已经可以现身十方世界去度众生了,他为什么还需要到极乐世界? 龙树菩萨他自己回答说:菩萨有两种: 一种是有慈悲心多的,他有慈悲心,他的心都是为众生,这是一类。 第二种他愿意多来汇集,来收集摄取一切佛的功德,因为他到底还是菩萨,所以他要跟佛学嘛,要摄取一切佛的功德。 喜欢这样做的,就到无量寿世界去。喜欢要度众生的,就到没有佛法的地方去,没有佛法的地方,那就可以很好的去度众生。所以菩萨有两类:一类是愿意多为众生的,就到没有佛法的地方去。一个就是欢喜亲近佛,把佛的这些功德都摄受住,把它学习圆满,那就是到无量寿佛的国土了。这就把这个菩萨分为两类了。这也是一个回答。 昙鸾大师的《论注》就是《往生论注》他说:「未证净心菩萨者」,什么叫「未证净心菩萨」?这是指着初地以上七地以下的菩萨,这些菩萨他能够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做这些事的时候,他须要作心入三昧,他才能够做到。就是要起这个心,要入三昧,然后才能够做得成。他不是无作心。他要有所作,因为他是心有所作,「作心」了,所以就叫作「未得净心」。所以你看看,这种心都不叫做净心,都是未得净心。 「此菩萨」这类七地以下的菩萨,七地以下也是很高很高的菩萨了,他们都能够分身这么多尘刹去度众生了,但是他要入了三昧之后他才能有这个能力,所以叫做「未得净心菩萨」。 那么这种菩萨他要如果生到安乐国土,即见阿弥陀佛,马上可以见阿弥陀佛,不用make appointment不用预约的,马上见到阿弥陀佛,就是直接就入到实报庄严土,佛马上给他授记就成佛了,这就是direct直接就进入实报庄严土了。那么授记成佛之后,你能力就不一样了。是不是? 所以为什么他们还要到极乐世界去的原因,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毕竟身等法等」,哦,这就快咯!这菩萨为什么要往生呢?因为他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四十八愿就有这个愿,这些菩萨往生之后,他很快就身也等法也等。 这里就举了龙树菩萨还有婆薮槃头菩萨等等,他们愿意生极乐世界就是为了这个,他们到了极乐世界,马上跟上地的菩萨身等法等,然后又说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菩萨证到第七位,这个时候一切皆空了,他得到大寂灭了。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无佛可求,无众生可度,这个时候他就想般涅槃了,都没有众生度了,没有学生可以教了,那我还要干什么呢?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十方诸佛的神力加被,来劝导他,他就灭度了!那就很可惜了,因为还可以再上的嘛是不是?他一灭度,那就跟阿罗汉就一样了。所以这个七地菩萨在这个地方还有这么一个岔路,他无佛可求,无众生可度,毕竟平等也就毕竟寂灭,他就要入寂灭了,那就跟二乘的证涅槃一致了。十方诸佛要加威劝导,他才继续的前进。 所以这一点很特别,这个事情要不是大菩萨说出来,凡夫我们是没有办法知道的。因为我们凡夫一往生就是八地菩萨,八地以上的位置了,就一直往前冲啊冲啊冲啊,直到成就圆满的佛果。我们没有经过这个菩萨从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到十一地,我们没有经过这个过程,所以我们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事。 所以从上面的《大智度论》和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那我们就理解得更多了,所以这两部论着很重要!念公这里强调论很重要!论是慧藏,都是说明不退菩萨要往生的真正的原因,这个问题就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了,我们当然也是听很清楚了。下来我们再看注解: “《无量寿经起信论》曰:「上明往生菩萨不可计数。皆是如来愿力所持,光明所摄。所以智者大师临终,令门人唱无量寿佛,及观经题目。合掌讚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尚得往生。况戒定薰修,圣行道力,实不唐捐。』言讫,称三宝名,奄然而逝。 唐法照上五台,入大圣竹林寺,见文殊、普贤二大菩萨,问修行之要。文殊曰:『诸修行门无如念佛。我于过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正遍知海,皆从念佛而生』。照云:『当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时,决定往生。』二大菩萨因与授记曰:『汝以念佛不思议故,毕竟证无上觉。若善男女愿疾出离,应当念佛。』 慧日泛舶渡海,达天竺。至健驮罗国。东北大山有观音像。日乃七日叩头。又断食毕命为期。至七日夜,忽见观音现紫金身,坐宝莲华。垂手摩顶曰:『汝欲传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可见净土法门,胜过诸行。 他如天亲《无量寿论》、马鸣《起信论》、智者《十疑论》,以及永明、天如、楚石、莲池诸大德,所有述作。莫不殷勤讚歎,导往西方。决无欺世误人之事。 何况我等生当像季,法弱魔强。独力修行,岂无错路。若复徘徊不信,深恋尘劳。如蛾赴灯,如鱼处涸。曾不需时,大苦随后。宜各猛省,无待他求。」 (以上正宗分竟。)” 所以正宗分就到这里了。清朝的彭绍升,他这一部《无量寿经起信论》,对于这个他就有一番的议论,说明往生菩萨不可计数,皆是如来愿力所持,光明所摄。无量光的光明在摄受,例如智者大师临终的时候,就让这些门人就是他的弟子,唱无量寿佛的佛号,还有《观无量寿佛经》的题目,然后合掌就说了一个讚子:「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很容易去,可惜没有谁去。「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在地狱里头火车的相现前了,在这种紧迫的时候,就这样子的罪人一念改悔,「悔过念佛,尚得往生」,还能够得到往生。「况戒定薰修」,何况用戒还有禅定来薰习来修持的人,「圣行道力」,圣之所行这个修道之力,绝对是实不唐捐,不唐捐就是不会浪费,不会虚废的。 这是智者大师临终的证明,他已经见到了这一切了。所以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他临终也是求生极乐世界,他也见到极乐世界了,就说极乐世界「易往而无人」,前面说到这一些众生临终忏悔,都还能够往生。现在的人如果你要好好的去修,决定功不唐捐。说完之后,唱三宝名就奄然而逝了。 智者大师是当代的一代大师,他总结佛教,是了不起的人物,这是他临终时候的景象。这都证明什么呢?证明无量光是光明普照,摄受大家往生的。 这些大师给我们证明,我们还不相信吗?我们绝对可以放心,你临命终的时候,一样是见到佛光,佛放光来接引的。 所以往生菩萨是不可计数,这是《起信论》的又一个说法,这个都是对的。所以证明了这个往生法门的殊胜。 下来我们听故事了,讲故事是师父拿手的,下来一段是说到唐朝的法照法师,在五台山遇见文殊菩萨的事蹟,整个过程详细的内容我们过去也讲过了,这里就没有细讲。只是我们找来原来念公的内容,我们再来大略的来了解一下,主要是为了要证明以上说的这些事。 唐朝的法照法师他上五台山,到了竹林寺,五台山没有这个竹林寺的,现在是因为以前法照法师见到文殊,所以看到那个牌匾是「大圣竹林寺」。所以他就是走啊走啊,就是看到前面有一个牌写着「大圣竹林寺」,他就进去了种种这些我们以前听过了。然后就看见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我们就简化了。 他问这两个大菩萨,这个重要的修行要领是什么?文殊就回答了,回答是「诸修行门无如念佛」,种种的修行的法门,没有能够和念佛相比的。「我于过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文殊就是这么回答的,他说我在过去劫中,因为念佛,我得到成佛了,一切种智就是佛的智慧。所以文殊是老早就成佛了,他现在是示现为菩萨身。他说是故一切法要,一切法重要的地方,像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般若、禅定,这六度里是最重要的两度,一个是慧,一个是定,那也就摄了其它前面那几个了。「乃至诸佛正遍知海」,再说到诸佛的正遍知海,这个大智之海,「皆从念佛而生」,都从念佛而生。所以文殊这段开示非常亲切,非常扼要。法照他也很善问,他接着就问了:「当云何念?」应当要怎么念呢?所以这个问就很重要了。那你不问的话,这个事情就平平淡淡的,就这样子停在那儿了。 所以以前讲过什么人能报佛恩呢?两个人可以报佛恩,一个是善问,一个是善答,把这个善问的人放在前面,因为你有了善问,后面才有善答。 所以法照问怎么念呢?文殊回答得很好说:「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在这个世界的西方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关键就在这个愿力不可思议,所以你种种的根器都没有关系,你没有文化,你再笨,never mind没有关系,你只要是真正的深信切愿去念,决定都可以得度,这是由于阿弥陀佛的不思议愿力,这个他力是不可思议的,所以难信也就是难信在这个地方,难信在他力的不可思议。所以你应当相继忆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永无退转。你就是这么念,不间断的接着念,「令无间断」,这个事情难就难在这里,要不间断不容易。 所以念佛是易行道,是一切修行当中最容易的道,但是也不是说谁都行的,大家都说这是易行道,这个法门确实比任何都是容易修行。 但是如果你是体会到你不是很刻苦的修持,就能够这样子轻轻松松就往生了,这又是一个误会了。 只是告诉你那是跟任何修持来比,只有这个解决问题是最容易。但也不是说你一点都不去精进,就能够成功的。它就是这么一回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就像什么呢?像「火中生莲」,你就必须任何时候都能够相续不断。 所以说「易往无人」嘛! 你看见没有?很容易去,还是没有人,什么原因呢?一个是不肯信,信了之后,你要念到不间断,确实不容易,所以夏莲居老居士他就说是「火中生莲,旱地行船」,火里头长出莲花来啦,不要把这看成好像是我就垂手可得了,我们讲的easy job不是。所以有一句话说「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就是这一个「令无间断」,这一辈子能不能做到呢?所以说很难很难哪!那么要容易也是容易啊!谁阻挡你啦?谁不让你念啦?就是自己不能下定这个决心,所以命终之后那还有什么话说? 他已经有了正信,有了正愿,又这么不间断的念,那他不往生他还等什么? 说完,这两位大圣,就是文殊、普贤同时一起伸金色的手臂,摸这个法照的顶然后就说,你以念佛故,不久证得无上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愿速疾成佛,无过于念佛,由此能速证无上菩提。告诉法照法师你因为念佛,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功德,毕竟证无上菩提,这就是给他授记了,授记就是说你一定要成佛,还没有成佛就给你授记,告诉你决定成佛。命终之时,决定往生。这一期寿命终了,决定往生。这是法照法师他在五台的这段因缘。 当然关于五台山见文殊的,我们过去也讲过了,虚云老和尚也见到,还有福建的一位和尚他也见到了。所以这些不是神话,这些不是很古老以前的事情是不是?所以这个记载,我们不要把它当作只是一个记载,那可能会有一些记载得不真实。这些都是祖师级的人,这还能骗你吗? 所以法照从此他就专心致志的念佛,日夜不休息,有一天他忽然就见到佛陀波利对他说,说:「你的莲花已经成就了,再过三年,莲花就开放了。」果然到三年之后的这一天,法照就对大众说:「我走了!」,这个表情肯定是这样子的,很有把握,很欢喜,不是很难过的。很难过就是快要死掉的,我走了。这个是我走了,然后就端坐往生,坐着往生。 下来又提到另外一位就是叫慧日法师,他渡海就到了印度,这个山有一个观音像,他七天就在那观音像前面磕头,然后又不吃饭,愿意磕头磕到命终为止,到了七天七夜了,忽然看见观音紫金身坐在宝莲花上头,伸出手来也是给他摸顶说:「汝欲传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肯定是这样子的,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右手,他不可能「倒自己的米」说是念别的,不念自己的老大是不是?你就唯独去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所以这一切都是证明,念佛法门胜过其他的地方。这些大的经论就像天亲菩萨的《往生论》、马鸣大士的《起信论》、智者大师的《十疑论》、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还有永明延寿大师、天如、楚石、莲池、蕅益等诸位大德等等等等,他们的着述都是殷勤的讚歎,都是「千经万论共指,十方诸佛同讚」,都是劝导大家到西方,这里头绝对没有欺世误人的事情。 这些人你都不信,你都信不过,那就不好办了,佛来了也没有办法。如果还在这儿徘徊,还在这儿留恋这个尘劳,喜欢这个尘劳世间,还放不下,舍不掉,留恋这个尘劳,这个像什么呢?注解就有说这个就像那个飞蛾扑火,这个灯蛾看见是光明,牠扑上去,结果把自己给烧死了。现在许多众生都是奔向他自己所谓的光明啊,结果都是把自己的生命给送掉为止,现在的人就是这里说的这种情况,所以《无量寿经》才说「易往而无人」。 注解再举一个譬喻说「如鱼处涸」,涸就是干涸。鱼跑到没有水的地方去了,不要多久,这一期的报身的寿命就没有了,大苦随后,大苦随着就来了。 所以就劝大家「宜各猛省,无待他求」,要能够觉醒,不要再说还有什么可以求的,我们应当很好的来省悟,不要再求其它的事情了。尤其是很多人还是在这个尘缘上面,他们还是尘缘,尘世间的事摆在第一的人还是很多很多,所以这就很不够了。 我现在不是劝大家唯一的是佛法,目前还做不到,这个指的是在家人。其实出家人也未必能做到是不是?出家人我看,不能说只有出家人空能法师是绝对做到的,我除了这个事情,我还有什么事情干?就准备早餐,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而已是不是?但是也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样,没有离开,所以对我来说是「唯一」。 但是你们还做不到,但是当你发现两个不能得兼的时候,就是两个不能同时都拥有的时候,你应该放弃这个尘缘而取佛法,这是第一位。有的如果还可以得兼可以并行的时候,那你就不妨并行就不妨兼,这是念公的意思。总之慢慢的是不是修行有进步了?不是看你见佛见光了,什么这个那个这个的。 而是看你的尘缘慢慢的淡了,对这些家亲眷属这些种种的这些,你的兴趣没有那么浓了。你的兴趣在佛法上了,在《大经解》了,在阿弥陀佛那边了,被阿弥陀佛把给你勾引去了,这是好事,佛法的道理你能够明白了,然后你的慈悲心扩大了。你看人都有独生子女,你对于你独生子女是爱护备至,但是要知道这是小慈小悲,如果把这种心把它扩大到无量无边的众生,那你就是菩萨了。 你看看慈净老师的悲心,无私的心,尤其第十五集,你看这个第十五集最明显啦,所以她能够改命是不是?三粒瘤有一粒还是最大粒的,她还想跟之前那个癌症的女众说你只有一粒,我有三粒!所以你看这个都能够消失了,你怎么解释?她能够改命啊!所以师父喜欢她这两句话,她说:「你要是念念为众生,这就是改命;念念为自己,这个是宿命,没有得改了。」 所以我们慢慢要扩大自己的慈悲心,然后行解相资,来发起菩提心,一向专念,当然不是想要你去生到边地,但也应该知道生到边地就不容易,就已经很好啦!但是你最高的志向只是想生边地,万一达不到呢?师父以前讲过,边地再下来是什么?再下就来没有了,就是六道了。所以万一你没有达到,你就落空了。所以我们要努力,应该要向上向最高的来去追求,那你达不到这一个,你落后一步,那最后还有一个边地对不对?所以师父每天都向阿弥陀佛求,求什么?都是求高品位,多高呢?不告诉你们! 所以真正明信佛的智慧,或者深信自己的智慧。不是那么空空洞洞的,什么叫空空洞洞?人家问你信不信啊?哎,我信我信!想都不想一下就回答的,这个人是爱面子的,这跟不信没有什么分别。 你信了佛的智慧,佛所说的你就自然会依教奉行了嘛!为什么?佛所说的。 佛只管说,我还是照我的老方法去做,这就是你没有信佛的智慧,为什么呢?佛是老早就替你想好了,你现在这个种种种种的情况,阿弥陀佛早就给你安排好了最佳的方案,我们现在人讲什么?配套,这个配套阿弥陀佛早就帮你想好了。但是你自己有你自己最佳的方案,这就是没有真正信佛的智慧。所以真正信很难哪!不是说就是一个空洞这样的信,还自己生出很多知见来,以少为足,够了!我这样够了!或者是生出轻慢的心种种种种的。 能信自心,这种种的囉嗦就没有了,你就不可能被那些邪徒他们所动摇了,那些种种的邪说,甚至于次要的这种书,你也不感兴趣了。就是只想追《大经解》,所以我们要四依呀!佛教我们的四依「不依不了义」,要真正信了你的自心的话,这种对于不了义的东西,你也就能够辨别了,是不是? 所以这个里头还很有可以提高的地方,但是大家还是很有机会的,很庆幸还能遇到这样的法,除了这个,其它只有更难咯!念公说这一点可以肯定又肯定,不然我也变成谤法了,我就谤了别的法了是不是?这就是前两天讲的自讚毁他。但是念公深知自己不是自讚毁他,因为念公说我深知谤法之罪,我不敢谤法,所以都是如实而说的。这一点是大家共同在今后要努力的。 下来注解还有一段引了清朝末年的大居士,也是彭际清的《无量寿经起信论》,内容很重要!我们一起来看: “彭氏《起信论》释曰:「正宗者,一、首明法藏广大誓愿,为令行者生担荷心。发起悲智,具普贤愿故。一、次明法藏广大功德,为令行者生真实心,广行方便,满普贤行故。一、次明极乐依正种种庄严。为令行者生决定心,至诚回向,入佛境界,不堕疑城故。一、次明往生正因,及世间果报,为令行者生精进心,一念念佛,成就三昧,决生彼国故。」准彭氏之说,要而言之,其首二则是劝愿,亦即发菩提心也。第三则是劝信。其末则劝行。止恶行善,而善中之王则持名也。信愿即是发菩提心,持名即一向专念。正是本经之宗。故云「正宗分」。若约小本,即是信愿持名。两本繁简有差,而纲宗无异。灵峰大师论小本之正宗分曰:「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两本合参,宗旨益明。” 彭二林的《无量寿经起信论》里面说,为什么说是正宗呢?因为这里说了四个大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首先说明法藏比丘他广大的誓愿,就是这个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就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个经的大功德就在这里,就说了弥陀本愿之海,这就是说本师世尊为什么要出现在这世间?只是为了宣说阿弥陀佛广大如海的本愿。也就是说,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广演种种经教,另开教外别传,全部的目的只是为了众生归净土啊!佛之出兴于世,就是要说弥陀大愿救度之法,而说这个法的就是这一部经,将来独留在世间的也是这部经,这部经的重要那大家就自己说吧!是不是很重要?说了这个誓愿海,让众生生担荷心,你也担荷,大家都来承当这个如来的大法,法藏能发这样的大愿,我们至少也就是共同投入这个愿海。「担荷」就是做为弥陀的使者,发起大悲大智的心,也发起要导归极乐的普贤之愿,这是第一个大问题。 第二说明法藏比丘的广大功德,以五劫的时间来集结这个四十八愿,然后又住真实慧,一向专志庄严净土,种种的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让我们行者生出真实心,弥陀如是修持,我们今天能够相信弥陀的法,我们一起来研究《无量寿经》,那是过去生中我们就是得过弥陀的救度,结了这个善缘了。所以佛一直在救度我们,现在还摄取不舍,所以我们要生出真实的心来,要广行方便,广行方便的意思就是说,也要用这种便利的方法来劝说大家相信这个净土法门,来圆满普贤的行愿。 再有说了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种种庄严,「为令行者生决定心」,过去不知道这个极乐世界都是事事无碍,总觉得这些境相..后来才知道这些种种的相都是完完全全说的是事事无碍的境界,是「讬彼依正,显我自心」的,你的自心不可思议!怎么个不可思议?你就要假托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来显现我们的自心,所以这完全是华严的事事无碍境界,完全是自心的功德。如果不是自心,不可能如此的微妙啊!这个微妙我们不能再说了,那就是说到下一堂课去了,极乐世界有多微妙就有多微妙。 所以真正的密法就是「如实知自心」,如那个实际知道你自己的心,你自己的事。所以六祖就说了说「密在汝边」,这个密,最密最宝贵的就在你那边,如果你来说这句话,就是我这边。所以你要学密而密在哪里呢?密在你那边,你跟我来这里找密,找了那不是你的事儿,真要说到密,那密就在你那边,认识你的自心去,那个是最密的。 此心在你,就具足了一切功德。所以「观自在」很要紧,所以有句话说什么呢?说片刻不在便同死人,这就是「观自在」了,片刻你不在这个真心上头,那你就跟死人一样,还没真死,那个叫什么呢?「行尸走肉」就有这句话。《净修捷要》也说了这一句说:「暂尔相违,便堕无明」,你「暂尔」就是暂时,你跟这个真心相违背了,你不在真心上面了,那你就堕到无明里头去了。 那怎样才一直都在真心上面呢?真心又看不到,所以它有方便,你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在真心上面了。所以师父常讲你不念佛的时候,你全都是在无明。 再一个就是说,我们这样的话就是至诚回向,要相信佛的智慧,不要堕到疑城里头去。 第四就是说的往生的正因,三辈往生以及往生正因这两品,令大家生了决定的心,用这种修持来生精进心,成就念佛三昧,成就菩提果。 彭居士的《无量寿经起信论》分析为什么以前的叫做正宗?正宗里面有前面讲的四个内容,这四个内容大家都已经讨论过了,它是确确实实有这四个内容。头两个第一个就是「劝愿」,说这个阿弥陀佛发的愿,第二个说弥陀的功德,这两者都是「劝愿」。第三个我们也应当「劝信」,这极乐世界种种庄严你都要信。第四个就是「劝行」,你要去修行,这个就是指的信愿了,头三个是信愿,信愿就是发菩提心,底下要劝行,要持名等等,这就是一向专念,就是本经的宗。所以这个正宗分就是这样子的内容。 跟着下来就是这部经的流通分了,意思就是我们的火车快到终点了,不要忘了上车,一定要跟着这列车,什么时候到终点?二十号,就到最后一站,那站就是极乐世界。但是不是二十号全部都一起往生了,不是这个意思,吓死人啦!好下来是讲到流通分。 参、流通分 我们先看那个注解再说: “参、流通分 全经三分,初为序,中为正宗,末为流通。灵峰大师云:「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今是后语,后语亦善,不可因其非正因而忽视也。” 最后一点点时间,我们把这一个注解稍微跟大家说一说,再来就是说到这个经的三分,第一是序分,我们学过了就是阿难请说,当中是正宗分,末了是流通分。 那么蕅益大师他说:「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都是好的。他形容序分就像一个人的头,你看这个五官都在头上面,这是灵峰大师跟别人划分的不一样的地方。 有的人划分就把那重要的全部都摆在正宗分里头,就是开头的一点点是序分,最后末了有几句话叫流通分,中间有重要内容,全部分在中段就是正宗分。一般是这么分的。 但是蕅益大师他说不然,他说这三个都各有其重要,序如头,你看眼耳鼻舌什么都在头上,人的头脑脑筋五官都在头里,不可轻视,虽然文字不多,而其重要不在身体以下。 要是身体都是好的,但是你的脑子坏了,头脑坏了,人就报废了,所以有的人得了老人愚呆症或者是植物人,身体还是好的,但是这个头脑坏掉不能用了,所以怎么说序分不重要呢? 正宗如身,这个心肝脾肺肾等等都在身体的躯壳里头,这个身体还是主要的,重要的心脏也在这里头。 流通就像四肢,手啊脚啊,你要没有流通,走路那多不方便啊!动作也不方便。所以流通就是要广泛的去流通,这个里头道理都讲完了之后,佛法道理全部讲完了,之后我们应当使到这部经能够流传,能够普利大众,普遍的让大家得到利益,这个叫做流通。 所以我们将进入〈非是小乘第四十三〉,这个是流通分的开始,开始有一段注解,那么我们就把这个注解跟下来精彩的内容,我们就留到下一堂课就是明天再来跟大家一起来学习。 好,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出席,阿弥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