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3/02 14:40:16瀏覽140|回應0|推薦3 | |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118集 我们昨天开始谈到另一类往生边地的行人,他就是「信他」不「信自」,这个人虽然知道求佛的智慧等等,但是他不相信他自己。简单说就是不相信他自己本来是佛,所以这个还是信得不够深,就是说这种人能够知道「希求佛智」,能信他佛,但是对于自佛不能深信,对于「是心是佛」这个道理,他有怀疑。告诉你「是心是佛」,这个心是你的自心,这个他不能接受,所以只信他佛而不信自佛,这就是对于「是心是佛」这句话不能生正信。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看接着下来的注解就引了彭二林的《无量寿经起信论》,这部论着说的相当详细。好,我们一起来看: “《无量寿经起信论》论此甚详。论曰:「须了佛智乃至胜智,方名真信,方得见佛。以一切智不离自心。无我,无我所。凡圣一如,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本来成佛。不于心外,别有信佛之心。如是回向,是名唯心净土,疾得见佛。若于自心诸智,犹滞疑情,不免心外见佛,虽修诸善,乘愿往生,不得见佛。以不契佛智故。” 这个是彭二林《无量寿经起信论》的内容,彭二林这位大居士是很不错的,他这一段议论很详细,处处皆归自心。他说是须要了达佛智,乃至「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这才叫做真信。这样看起来,我们很多人都不合格了。 这就是念公常常说的要「如实知自心」,也就是《弥陀要解》的「信自」跟「信理」。彭二林说因为一切智都不离自心,信了佛的这些智,这些智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呢?就是从自心所生的嘛! 「无我,无我所」说的是这些智慧根本是「无我」,也没有「我所」,有「我」和「我所」那就是「识」,就不是「智」了,智慧之中没有「我」和「我所」。这些话说得很透彻,大家要慢慢的消化。 「凡圣一如」是说凡也如此,圣人也是如此。「共同此智」都同一个这个智慧,都同这个智慧。「全信自心具一切智」,你要完完全全的相信你的「自心」,就是「一切智」。 本来成佛,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很难哪!凡夫尤其更难接受,除了你要有长期圆教的熏习,基础很稳,你才能够接受。 你看连圭峰大师对于「本来成佛」,他还信不及呢!他注解《圆觉经》的时候说这一句换成本来是佛好一点,对于本来成佛还难接受。他是禅宗开悟的人,是唐代贤首宗第五代祖师,贤首宗也就是华严宗,华严宗的祖师。所以真正能够承当能够信,这个是很不容易的。 然后彭二林说:「不于心外,别有信佛之心」,你这个心本来成佛,在自己的心之外没有另外一个信佛的心。这句话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也就是自心之外没有一个所信的佛,因为心它就是佛,它本来成佛,所以自心之外没有另外有心,也就是自心之外没有另外有佛,你的心就是佛,「是心是佛」嘛!不另外有心就是不另外有佛。如果你是另外有佛,那你就是心外求法,这个才是真正的心外求法。 「如是回向,是名唯心净土」,这才是「唯心净土」啊,才真正是唯心。「疾得见佛」,这样子你就很快能见佛。所以它这个快慢就都是从这个地方生的,你往生的品位也从这儿分的,你念得风吹不入雨打不透,甚至于都不能往生啊! 所以念公说不要论功夫就在这儿。要重「见地」,念公一直强调这个「见」很重要,密宗就是「见修行果」就这四个步骤,把这个「见」摆在前头,必须有正见,才有正修,才有正行,有正行才有正果。你没有正见,你的修行是盲修瞎练。那正见怎么奠定的?还是要明理,怎么才能够明理呢?听经啊,多听道理啊! 「若于自心诸智,犹滞疑情」,对于自心的智慧,你还存在着疑情,你看看你这就是难免于心外见佛了。所以禅宗说:「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你去修佛修个有形有相的佛,你求那个有形有相的佛和「你」不相似,「与汝不相似」,这个「汝」是老几啊?这个「汝」确实提不起来啊!这汝的自心是了不起,汝的自心那就是佛了,一切佛都从你自心流出来的。彭二林还有一部论叫《华严念佛三昧论》,他对这方面也谈得很透彻,这部论我们将会学到。 他这里说你对于自心「滞了疑情」,在疑情那儿你呆住了,你愣住了,不免就会心外去见佛了,因为你不信自心而去心外觅佛,「觅」就是去找。 所以禅宗老骂说,你们净土宗是心外求佛。念公说不是我们心外求佛,是有些修净土的人心外求佛,不但修净土的人心外见佛,那修密的人也都是心外见佛。念公说这次我从美国回来,我说学密的人通病是太执着了,这个通病就是执着,所以这一类往生边地的人就是这样。 「虽修诸善,乘愿往生,不得见佛」,你修诸善,你修种种的善,你凭这个愿力你可以往生,但是你不得见佛,为什么呢?「以不契佛智故」因为你不符合佛的智慧,你没有契佛的智慧,跟佛不能感应道交。因为你是种了很多的功德,你可以勉勉强强的往生,但是就是往生到边地。下来我们就继续看注解: “所以《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是则了知心量,不涉程途。一切功德,具足成就。……故知有决定智,方能决定信。有决定信,方能决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是知信他不信自,仍是智短。既无决定智,即无决定信,是以「意志犹豫,无所专据」。信愿不坚,依据不专,但仍能念佛相续,以念佛力及发愿力,仍得往生。但滞边地。” 前面的彭二林他就引了经典,引了这部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所以这些经跟论我们要特别重视,每一句都不能随便放过。「唯依自心」,唯一是要依靠你的自心。 「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修行的菩萨们,如果能够了知诸佛和诸佛的一切法,皆是唯心所显现,皆是唯心之量,就可以得「随顺忍」。所以你看,在极乐世界见了菩提树可以得三种忍-「随顺忍」、「音响忍」跟「无生法忍」。「或入初地」,或是初地菩萨。 「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所以就是说要相信,这就是说你信佛智但是不信自心的毛病有这么大呀!要能信,那你就可以或者是入初地,或者生极乐世界。 「故知有决定智,方能决定信」,这句话大家要将它牢牢的记住!你有这个决定的智慧,你才能够产生这种决定的信心,有了决定的信心,才能够决定往生。 「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告诉你千万要慎重!不要因为疑惑而失掉大利,都到了极乐世界还不能闻法,这就是失掉大利了。所以「信他」不「信自」,这个智慧还是很短浅,没有决定的智就,没有决定的信心,所以就「意志犹豫,无所专据」,就是这么来的,这个他总是犹犹豫豫,他总是没有「专据」,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发愁,他拿不定主意,自己也没有准稿子,也没有把握,这就是对于自己信不及,「信愿不坚,依据不专」,这种人信愿就不坚定,他所依据的就不专一。可是他仍然能够念佛相续,因为念佛本身就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以念佛力及发愿力仍得往生,仍然可以得到往生,但是就在边地待着,这就是「信他」不「信自」。好,下来继续看经文: 【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道止佛国界边,七宝城中。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宝池莲华,自然受身。饮食快乐,如忉利天。】 我们继续看注解: “「是诸人等」,指上述二类往生边地之人。「以此因缘」,以修善念佛、发愿求生之因,感得生于彼国边地,七宝宫殿,宝池莲华,乐如忉利天及永不退堕之果。复因疑惑之过,感得「道止佛国界边」,于其城中不能得出,于五百岁不能见闻三宝之果。此皆唯心所造,业力牵引,不由他故。故云:「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正如《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盖心生种种法生,地狱、天堂、净土、佛国,皆是自心所现。身所趣向,唯是自业所牵。业由心生,故云「心自趣向」。生于边地,亦于宝莲池中「自然受身」,故非世间之胎生,而实亦莲花化生。生活快乐「如忉利天」。” 经文说:「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彼国就是极乐世界。「不能前至无量寿所」,这些人以这个因缘,就是刚才说的这个因缘,这个念佛力跟发愿力这种种,他也能够生到极乐世界,不能到无量寿佛的前头,他就只有在佛国的界边。所以昙鸾大师说或者就真的是指在边边上,那么这也是他的依据。 「七宝城中,佛不使尔」,佛并不叫他这样。他是自身所作,就是他自己的「身行所作」,他就是只能够到这里了。「心自趣向」,是他的心去趣向这个地方。「亦有宝池莲华」,这个边地跟极乐世界一样的情况,也有七宝池也有莲花。 你看袁中郎的弟弟写的那篇「纪梦」,就描述得很清楚边地的情景,他也是自然受身,就是莲花化生,不要经过父母,也不要住胞胎。 「饮食快乐,如忉利天」,这也是快乐极了,在边地也是快乐极了,像忉利天,这个天是很快活的一个天啊!下来是经文我们看经文: 【于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随意高大,于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 我们继续看注解: “但于城中,不能出离。所居之处在于平地,不能上升虚空,亦不能随意高大。更有甚者,则于五百岁中不能见佛闻法。” 「于其城中,不能得出」,这个城就是疑城,他在这个疑城当中,这个就是他的范围了,在这个范围里面他出不来,因为你有疑惑,你就有限量有限度了,就把你给框起来了,你就有了框框了,这框框不是别人给你框的,是你自己框出来的,所以这就叫作茧自缚了。 「所居舍宅在地」,所居的舍宅只能够在地上,不能在虚空中。也「不能随意高大」,想它大就大,他这个也做不到。 「于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这就是他这个边地,在这疑城当中里面的缺点,这就是他的缺点,五百年常不见佛,不是绝对的不见佛,是时常不见佛,就是很难得见佛,他也不知道这些东西,见佛闻法种种这些东西他也不知道,不知道这些都是很稀有的,他完全不知道。下来我们看注解: “「五百岁」者,据《汉译》为「于是间五百岁」。经中云「是间」。又不曰「彼国」。故此「是间」,应指世尊说法之处。是故憬兴曰:「五百岁即此方年数。」即是人世中所指之五百年也。但亦不可执定为此间五百岁。盖极乐品数无量,边地差别亦应无量。如《观经》中下品下生「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是其长者也。又如明代袁中郎宏道居士,以着《西方合论》功德,往生边地。但以智慧胜故,不久即见佛闻法。如经中四十一品所云:「若此众生,识其罪本……然后乃出。」故知忏悔断疑,乃出离之关键。时间并非定数。” 憬兴就是唐朝时候的朝鲜人,这五百岁他根据《汉译》,就是汉朝翻译的《汉译》本说这个是指着我们这个世界的年岁,他这个话是有根据的,因为在《汉译》本说「于是间五百岁」,所以这都是不能随便自己出主意的,他都有根据的。这个「是间」就是于这里的五百岁,释迦牟尼佛说「于是间五百岁」,于这里的五百岁,这里是释迦牟尼佛说经的地方,就是我们这个地球,地球的五百岁。这个说法就是《汉译》它有这句话。《魏译》本就没有。《汉译》有这个话,没有说彼国的五百岁,彼国的五百岁绝对是指极乐世界的五百岁,那就远去了。 我们之前不是有说过,这五百岁是极乐世界的五百岁。这里看到《汉译》本说「于是间五百岁」,那怎么办呢?是不是以后把那段给剪掉?没有怎么办,都告诉你,时间并非定数,所以不要死在这个时间上面,他这个说是有根据的。《汉译》本也是佛说的,就是指着世间。但是也不可以把它执定,你要把它执定,那这个《观经》十二大劫花才开,又怎么说? 时间本身没有时间。这句话师父在当居士的时候就说过了,当时有一个朋友听了,就瞪大眼睛! 所以这个五百岁是常情,一般很多就是指着这一般的情况,这个五百岁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五百岁。但是长的要到《观经》五逆十恶,那个第十六观说,就要入地狱,念了十句佛号往生,这种人要十二大劫花才开,那就远去了,那就是最长的了。 但是明朝的袁中郎作《西方合论》,以这个功德往生,他一去的时候是边地,不久因为他的智慧,他听经可以听得懂。 所以问题就在这里,你听不懂,那你到那儿干什么?你听也是白听嘛! 袁中郎很快就从边地出来,就见佛闻法了。又把他弟弟召去了,这个前面说过了,给他弟弟介绍边地的情况。然后叫他弟弟回来劝大家,要好好的持戒,要吃素,所以没有天天日启鸾刀,还能往生的,日启鸾刀就是讲的杀生。 所以有人就说,弥陀的四十八愿里头没有说一定要吃素才能够往生啊!说这个话的人也是糊涂,这种事情佛还要特别交代你吗? 这个「口贪滋味」在《净土圣贤录》捲七有记载一段话说:「寄语同学,未有日启鸾刀口贪滋味而能生此土者也」,就是还能够生极乐世界的,「虽说法如云如雨,何益于事?」你杀了别的生命来贪自己的滋味,连这个都解决不了,你还说什么慈悲什么什么的,那不都是骗人的吗? 念公说:菩提心是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三种相结合的心,你连一个小慈悲都没有,所以念公就劝大家在自己家里不能再杀了,这一点要注意!南方人有的时候喜欢吃活的,家里头不要杀生,而且不吉祥,许多鬼神喜欢吃这个刚刚死的动物流出来的血,他就跑到这来享受这个东西,这个很不吉祥!所以这个要特别注意! 袁中郎他就是不到五百岁,而他弟弟还活着,袁中郎跟他弟弟说我没有想到极乐世界是如此的快乐,他说的还是边地呢!他还刚出边地,还不能到虚空,但是他可以到各处去参加种种的法会,那快乐极了!那么他不到五百岁嘛!所以这个五百岁是指我们这儿的五百岁,但是也有不到五百岁就出来的,也有还得十二劫才出来的。 总之,就是说你得「识其罪本」,你才能够出来。所以这个长短是活的,估计为一般的情形之下,这么念佛这样子去的,五百年你也应该「识其罪本」了,就是这样子,所以就是忏悔之后断了疑,这是出离这个边地的关键。所以时间不是绝对的,可长可短。但是这个说有五百岁也可以说是统计数字,Average平均一般都是五百。 那么最后就是这句「其人智慧不明」,我们看经文: 【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是故于彼谓之胎生。】 我们继续看注解: “「其人」,指生边地之人。 「智慧不明」者,愚癡无智也。「知经复少」者,于大乘经典,所知不多也。「心不开解」,垢染深重,故不能心开意解也。复疑虑重重,故不欢乐。以上述种种原因,故称如是人等为「胎生」。” 「其人智慧不明」说的是这个人他的智慧不明白。「知经复少」是他知道的经又少。「心不开解」心里头没有开解,所以「意」也就不欢乐,他不能够享受大乘的法乐,生活饮食上的快乐超过天,那是快乐极了。但是在他心中他没有享受大乘的法乐,他没有见佛闻法,他还有这个缺陷,「是故于彼谓之胎生」,这个话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所以对于这种人就管他叫「胎生」。 所以不可以疑惑啊!总是这里说的两种生出来的,一种是化生出来、一种是胎生出来的,我们不可以这么去理解,都是化生,胎生也是化生的。但是这一类胎生这个他有局限性,这是愚昧的缘故。 之前讲过这个胎生就好像这个小胎儿,他眼睛鼻子还不能起大的作用,所以就管他叫作「胎生」。 他要是忏悔,他要是继续增加他的信愿,他才能够见佛闻法,见佛闻法还要慢慢的,他还有个过程,大家要知道也是「久久」,这「久久」就是过程。 「是诸人等」,就是指着上面所说的这种人,「道止佛国界边」要待五百岁,这是「心自趣向」。这就是《华严经》的话:「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都是心造的。 这个就比较难理解了,这是从理上说的。而事相上真的有这个过程,这里说的其人就是指生边地的人。 「智慧不明」是说他是愚癡少智,他不信自己,对于「是心是佛」这个他没有真的能信,信自己是佛,这一般人都不敢相信,有的人根本想都不敢想,我这个样子怎么是佛呢?你看的是你的这一层皮,这一层皮,肯定不是佛,这一层皮乱七八糟,这一层皮里面的那个,大家没有办法分清楚,所以不敢相信,也不敢承担下来。 又说这种人「知经复少」,这是说大乘经典他知道得很少,所以就是宗说俱不通了,对不对?「宗说俱不通,黑漆皮灯笼」,「黑漆皮灯笼」就是念佛念到往生之后,也不能够见佛闻法。 「心不开解」指这个人垢染很深,所以不能够心开意解,疑虑重重,所以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他做「胎生」。下来我们再看经文: 【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断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诸功德,至心回向。】 注解说: “上经文总明极乐胎生化生因果之相。具信往生之人,既信佛智,亦信己善根。外慕诸圣,内重己灵,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佛前莲花化生。光明智慧,功德成就,具如菩萨。反之,心中疑惑则堕胎生,五百岁中,不见三宝等,皆由无有智慧,疑惑所致。是以断疑生信,至为切要。”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好的就是这样,「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他相信佛的智慧,乃至于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这些智慧他都能相信。「断除疑惑」,这些疑惑他都断了。「信己善根」,所以要「外慕诸圣,内重己灵」啊!对于外一切大佛菩萨诸圣,我们要仰慕;对于内要重己灵,简单说就是重视你的佛性。这两句话少一句都不行。「作诸功德」,就是作种种的功德。然后「至心回向」,以至诚的心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结果就是..我们看经文: 【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就是都在七宝莲华中,自然而然的就化生出来了。「跏趺而坐」,是说都是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这个以前讲过,就是几十分钟或者是说三刻钟,这就是我们这里的时间。「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你看看这个跟那个就差多远哪!那个边地是不能见佛,这个他马上身就转三十二相等等,他还放光明,「智慧功德」,「具足成就」,一切成就都具足了,一往生就具足了,这个上品生当下就随一切诸佛往生,诸佛刹土得种种陀罗尼,分身尘刹去度众生,那个起码是地上菩萨啦,所以这个往生是大事因缘哪! 那么接着是本品最后一段经文,我们来看经文: 【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无因奉事无量寿佛。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佛又告诉弥勒说:「弥勒当知」,弥勒你应当要知道,「彼化生者,智慧胜故」,为什么他是化生而不是胎生呢?因为他智慧高。「其胎生者,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无因奉事无量寿佛。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这就是一个对比了。 这样的身相光明,具如诸佛,弥勒你要知道,这些人他就是智慧殊胜。 那一些胎生的,就是五百岁中,不能见佛,不知菩萨法式,因为没有得闻法,他也没有正式的按着所闻的法来进行修习,他也不能来奉事诸佛,也没有机会来种这个善根,这种人就是因为他过去生中没有智慧,疑惑所造成的。 所以不光是净土宗,禅宗也是一样,所以《金刚经》一上来那个偈子,就是这四句「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我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先断了疑,才能够生信,断了疑生信,才能够绝相超宗,这些相才能够绝,你才能超得出去,超出这一切的宗。「顿忘人我解真空」,顿然间我全都忘了,「顿忘人我」你才能够理解真空,「有人有我」你没有办法理解真空。所以开悟是无心三昧之后的事情,这个经文很清楚,我们就不必再多解释了。 那么这一品〈边地疑城第四十〉,我们就介绍完了,还有举了念公的原话,跟着念公的原话也很详细的做了转述了,师父也很详细的做了转述,有时候还画蛇添足一点点,紧接着就到了下一品了。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你看这个品名,顾名思义就是疑惑尽了,完完全全没有疑惑,那你就见佛了。好,我们先看开始的经文: 【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狱。王子得罪,禁闭其中。层楼绮殿,宝帐金床。栏窗榻座,妙饰奇珍。饮食衣服,如转轮王。而以金鏁系其两足。诸小王子宁乐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絷时,心不自在。但以种种方便,欲求出离。求诸近臣,终不从心。轮王欢喜,方得解脱。】 我们继续看注解说: “本品续劝断疑去惑。初以王子被囚为喻。 《嘉祥疏》曰:「转轮王喻无量寿佛。七宝宫殿喻其净土。王子得罪喻疑心之人过。金锁喻花不开。褥不异(指饮食衣服,如转轮王)喻于花中受快乐自在。合喻可知。」「层楼」即重楼。「床」者,人所坐卧者。「帐」者,床帐,张施于床上者。「榻」,其用同床,长狭而低者曰榻。「鏁」即锁。「妙饰奇珍」者,以奇异珍宝作为巧妙装饰。「幽絷」者,「幽」,囚也。「絷」,拘执也。故「幽絷」即今言拘押也。慈氏所答,首云被押之时,无自在乐。方便求出,方得解脱。” 佛又告诉弥勒说「譬如」,就是打个譬喻,说「转轮圣王,有七宝狱」,转轮圣王拿七宝做成的监狱,「王子得罪」就是转轮圣王的儿子要得了罪了,就关在这个七宝的牢狱里头,把他囚闭在里头,囚闭就是囚禁。「层楼绮殿」就是高层的楼,那还有很华丽的殿,用七宝做的房子,宝做的帐子金子做的牀。「栏窗榻座」,那个短榻的座位,比牀矮一点小一点,有格子的窗户。「妙饰奇珍」,种种都是装饰奇妙的珍异之物。那么这个王子,他在那儿吃东西穿东西,跟转轮圣王一样,但是拿金锁拴他两个脚,把他两个脚拴住,他就被禁闭,不能随便跑,把他上了锁。 那佛就问弥勒:「诸小王子宁乐此不?」这些王子对这样的生活他高兴吗?地方也好,吃的也好,穿的也好,享受也好,就是把他锁起来不让他走。那慈氏就回答了「慈氏白言」,弥勒就说了「不也世尊」,当然不高兴。「彼幽絷时」他在受着禁闭,心里头不自在。但是以种种方便,他用种种的方法「欲求出离」,想求能够出来。「求诸近臣,终不从心」,拜讬这个跟父亲靠近的臣子,总是达不到目的,就得等轮王父亲自己欢喜了,你才能够得到解脱。这是弥勒回答的话。这些王子他不高兴,他必须求着求着,最后得到轮王答应他放他出来,他才会解脱,他才能够心里头自在了。 这些譬喻很简单,我们就不再多解释了。我们继续看下来的经文: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若有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然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不生欣乐。若此众生识其罪本,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 我们继续看注解: “「亦复如是」,举事以合前喻。「华胎」合「七宝狱」。「不得出现」合「而以金鏁、系其两足。」「犹如园苑宫殿之想……无诸秽恶」合「层楼绮殿,……如转轮王。」「不生欣乐」合「小王不乐」。” 「佛告弥勒」佛就告诉弥勒,这些在边地疑城的众生,「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也跟这个王子一样,也是这样不快乐不自在。「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这个人要是在疑悔之中,他「希求佛智」,但是对于佛这些广大实际的智慧,他并不能信得及。「由闻佛名起信心故」,闻了阿弥陀佛的名字,他起了信心,而念佛而往生,「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就如同在莲花里头不能出来,实际上他并不像我们想像的是在一个花苞里头。 这个师父以前也是误解,我们同修有的也是这样认为,在花苞里面被包住,那就不自由,不能活动了吗? 其实他是在一个很大的宫殿里头,他在这个胎里头,这就是他的住处,也还是园苑园林宫殿,为什么呢?「彼中清净,无诸秽恶」,这里面没有脏,没有恶的东西,「然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只是这方面这是他的苦而已,其它都一样都享受都很快乐。但是不能够供养奉事诸佛,不能够见到三宝,这就是他的苦。下来注解说: “「识其罪本」乃至「然后乃出」合「轮王欢喜,方得解脱」。 《净影疏》云:「明胎生者,无馀苦事。但五百岁不见三宝,不得修善,用此为苦。以此苦故,虽乐不乐。」 又义寂云:「但望胜乐,劣乐为苦。如欣上者,厌下劣定为粗苦等。虽名为苦,非苦受也。」 又望西《无量寿经钞》曰:「问:生边地为是疑心果,为是修善果。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间杂故,令所得果,不得纯净。」 「若此众生」下,正劝断疑知罪,忏悔求出。「罪本」《魏译》作「本罪」。《会疏》云:「本罪者,疑惑罪也。」望西云:「疑佛五智,谓之本罪,非十恶业等。 「深自悔责」。义寂云:「言悔责者,此省察心,名为悔耳。责,呵责其迷心也。」望西又云:「五百年终,宿障微薄,识其本罪,而生悔责。依悔责故障尽,即到阿弥陀佛所。」 又昙鸾师《略论》云:「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还同三辈生者,当是五百年末,方识罪悔耳。」昙鸾、望西皆谓悔罪得出在五百年末。 但《嘉祥疏》有异说,疏曰:「深自悔责,明不必一种。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满五百岁。」以上二说亦不相违。五百岁末方识罪忏悔,乃边地人中之多数。不待五百年忏罪得出,乃其中之上根也。” 「不生欣乐。若此众生识其罪本」,众生要明白了他自己这个罪的根本在哪里。然后「深自悔责,求离彼处」,他就自己忏悔了,知道这个罪的根本是疑惑,要求离开现在这种边地疑城,等他过去生中,就是来生极乐之前生中,所有的过失都尽了,那他就出来了。佛告诉弥勒就是这么说的。 「识其本罪」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昙鸾大师他说的,这些人他很悔责,要求离开这个边地,出了边地,他跟三辈往生的人还是一样的,这个事情大概是什么时候呢?是五百年之末,在五百年之末他就知道了他的罪,那他就忏悔了,他就出来了。这种说法也有人,昙鸾是一个还有其他的人。 另一种说法的是嘉祥,昙鸾是净土宗的祖师,嘉祥是唐朝三论宗的祖师。他有不同的说法他说,这个「深自悔责」是不管哪一种,不限定一格,能够忏悔就出来了,他这个年岁就更加的活动了,不一定非得五百岁之后你才知道要忏悔,有这么固定的五百岁。嘉祥大师的意思就是说,他只要能忏悔,把这个过失悔掉,真正改悔就出来了,不一定要五百岁。 这个两种说法可以同时存在,等到五百年末,才能够认识罪,才忏悔,这是边地当中多数的情况。嘉祥师所说的是在这中间,他就能够忏悔了,意思就是说随时忏悔就随时能够出去了,这个是其中的边地里头的上根,像袁中郎这种人。所以这两种说法都可以存在。下来我们继续看注解: “「过失尽已」谓过去疑惑之过失,已忏除净尽,然后方得出离疑城,见佛闻法。故知不论五百年中,或是其末,总须宿过全消,方得解脱也。” 众生就是由于疑惑,只能够在边地疑城。只有知道自己的罪本,然后「深自悔责」,所以要悔啊,要责备自己呀,而且要很深很深的来责备自己。所以你看往生之后,还是有这样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的,这是讲在边地的。 「求离彼处」,等到生前的过失都消失,都忏悔干净了,然后再出来,才能够见佛闻法。下来有一句经文我们看: 【即得往诣无量寿所,听闻经法。久久亦当开解欢喜。】 注解说: “「即得往诣无量寿所」。《嘉祥疏》云:「即得者,不隔时义。」谓才出莲胎,立即见佛闻法,不再经历时刻也。「久久亦当开解欢喜」。盖以其人生前「智慧不明,知经复少」,今虽亲见弥陀,耳聆佛训。但以心垢未除,情见犹存,故须多闻薰习,增长智慧,始能信解佛语,故云「久久亦当开解欢喜」。「开解」者,心开得解也。「欢喜」者,闻法契会,自然欢喜也。” 等他这个罪业消除了,经文就是「即得往诣无量寿所」,这才能够从这边地疑城出来,到海会之中,到无量寿佛的面前,听闻经法。 来听来闻,这两个字有不同,听跟闻有不同。听就是浅一些,闻就深一些。我们往往大家对于这个「闻」字,体会得不够,以为就是听,就是把听跟闻混淆了。这个「一经于耳」是在听跟闻之间的,就是一经过耳朵,不管你懂还是不懂,那说到这个,那就是你只要耳朵听到了,那就算了。 「闻」就很深入了,你得信受奉行才叫「闻」。所以说到闻的功德如何如何,大家不是只听到这个名字,或听到这一句话就如何如何,你得信,你得接受,而且你要去执行,这才是「闻」,所以「闻」的含义很多。 「闻菩提」这个是西藏文,你一听你就可以成佛。这个「闻」字也应当照念公后头这个解释。而不是「一经于耳」,不是你的耳朵听了就算了。听闻经法,听就是听见了,闻当然就是水平提高了,你就能理解了,这就是「闻」。 「听闻经法,久久亦当开解欢喜」,你看这里用「久久」,不是当时啊,所以从边地疑城出来见了佛,闻了法之后是「久久」,两个「久」字,「久久」也会开解欢喜。 所以我们现在有些人就是比较急躁,总觉得好像是,为什么我还是不懂啊?为什么我不能怎么样怎么样呢?为什么不如何不如何呢?不知道你这些想法是不合规律的,他必须要有一个过程,要「当信佛经语深」,哪里是那么三言两语,你这么用过几天功就能理解的? 就是佛之所说,因为是佛的知见,佛说的是佛的知见。众生心中是众生的知见。这两个是水跟火啊!所以叫水火不容。你心中是众生知见,你怎么能够接受佛的知见呢?所以就要先消除你众生的知见,那么这个就是有一个过程啊,不然你还自己以为是懂了,那就更危险了!你不知道你是懂成什么样子了,你一懂就错了!尤其是禅宗,那不懂还有法子开悟,懂了那就没法子开悟了,懂了就更远了,不懂还近一点,懂了就更远了,所以这个真正懂是很不容易的事。 所以师父常常告诉大家,不要想自己能懂,只要能够有所体会,最重要就是存档,存档它真的是能够用得上的,它不是存在那边就等于是死了,没用了,肯定用得上。 像今天慈净老师就跟师父反应,因为师父说你最近写的东西都很有水平。她说因为听了之后都存档了,在特别是晚上夜阑人静的时候,这个存档的资料它出来得很顺畅,所以她的那个灵感就来了。其实什么是灵感?灵感就是存档,存档的质料是不是?所以就写了写了,写出来就大家看到了,大家在法务看到了,所以就不一样。 「开解者,是心开得解也」,这个还不是开悟,就是你理解真实义,这个应该说就是解悟。不是就是我也会答捲子,你说一个什么问题我会答,我答得很正确,那个叫什么?那个叫学生考试,考试你是答那个考试捲,那个容易。 真正要是开解,开解就欢喜啦,所以是「踊跃欢喜」啊,经文到最后就是「皆大欢喜」,就是「踊跃欢喜」,为什么呢?大家心开意解了,庆快生平,这是我一生中最可庆幸最痛快的事情了! 往生极乐之后的人还是忏悔,「深自悔责」之后「见佛闻法」,他这里就用了两个「久」字就是不能急躁,我们只能欣赏,我们在佛经之中,我们能懂得几句了,哪怕是粗浅的懂得,那就很宝贵了。 一有一个急躁的情绪,那就更不容易懂了,再懂也容易错会,为什么呢?因为你拿你主观的东西,拿你的这个东西以为是佛的意思,那就离题更远了。下来我们看一句经文: 【亦得遍供无数无量诸佛,修诸功德。】 接着是注解: “「亦得遍供」者,即昙鸾师云:「即得如意,还同三辈生者」。具诸神通,遍供诸佛,于诸功德,随意修习。具如弥陀本愿。” 「亦得遍供无数无量诸佛」,这就初步出现神通了,在佛的威力加持之下,无量无数诸佛都可以去遍供,普遍的去供养,普遍的去承事,普遍的去听法,这个就快了。 「修诸功德」要修种种的功德,所谓诸善奉行,一切功德都在修,种种陀罗尼种种的妙法都在修,所以「久久」才能达到这一步,因为这个人他生在极乐世界,他是生了极乐,但是前生就是「智慧不明,知经复少」,所以他疑惑,没有开智慧,知道的经又很少,所以他就堕入疑城了,堕入疑城了。 现在虽然亲自看见了阿弥陀佛,亲自听到了佛的开示,可是心中的污垢还没有除啊,情见还存在,他还是众生的知见,众生的知见就是情见啊。 所以我们要「超情离见」,「离见」现在谈还早一点,但是「超情」确实是须要的,要超乎这一切情见。所以说「无情不能学道」,「情不空,不能入道」,所以情要空。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就须要多闻熏习,多度的闻法,多度的思惟。他在极乐世界耳听目睹都是增上,这样就增长了智慧,这个才开始能够信佛的话,能够理解佛的话。所以说为什么须要「久久」,而不是「一刹那」呢,因为他的根器就是如此。 那这个如果是上根的,在这里没有断气,那已经就是菩萨了,那早超过这个境界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根器他就是不一样,那上品上生的根器和到边地的根器,那不是佛在选择,或是在厚待谁,喜欢谁他就选择谁,不是啊。或者是你可以走后门,没有这回事,他自自然然就是这样。所以大家要知道,现在我们就是要好好的修持,就是要使得我们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根器,于是就可以遍供无数无量诸佛,「修诸功德」了。下来我们看经文: 【汝阿逸多: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我们继续看注解: “「阿逸多」,即慈氏。释尊重唤其名,以警醒大众,专心倾听。「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至于菩萨何有疑惑,《无量寿经钞》曰:「大乘凡夫名菩萨欤?或是纵说。纵菩萨生疑惑者,可失大利。故凡夫当明信矣」。钞意甚谦,未作决断。据笔者意,钞中两说均是,其一者我等虽是具足凡夫,若能真实发起菩提心,即是初发心菩萨。 《论注》云:「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净业行人,若发如是心,亦即是初发心菩萨。天台谓别教之信位菩萨,如空中之絮,沈浮无定。是故初发心菩萨,实有退堕之患也。 其二者,彼谓「纵说」,意谓:纵然真是菩萨,倘生疑惑,尚失大利。是以我等凡夫,更不可生疑。故此二说并不相违。” 「汝阿逸多」阿逸多是慈氏菩萨,就是弥勒菩萨的另外一个号。释迦牟尼佛又叫着他的名字就是警醒大家,就是我让大家要重视。佛说阿逸多,你要知道:「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是个大的损害。「为失大利」,这个就失掉了最大的利益了。 望西《无量寿经钞》里头,他自己就设了一个问,怎么说菩萨还有疑惑呢?怎么还会失大利呢?他就解释说,是不是大乘的凡夫也叫做菩萨呀?他就没有肯定,只是一个问号的语气,或是纵说,纵然是菩萨如果生疑也失大利,他没有做肯定。其实他这个问号是很谦虚,这个事情是肯定的。 别教的说法这个叫做信位菩萨,信位菩萨如空中之絮,我们看春天这个柳絮它就在空中,飘忽升沈,变化万端,这就是信位菩萨的情况。 我们凡夫真实发起了菩提心,我们就可以称作初发心的菩萨。这样的菩提心就是像《论注》所说的「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怎么度众生呢?你要把众生摄受到生在有佛的国土的这个心,不是一个空的心,不是一个空的愿,你要有具体的做法,要产生效果,这才叫做愿啊!你只是空洞洞的一个东西,所作所为不能达到你的目的,这个是空愿,是狂愿。 发这个心就是要一切众生成佛,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去度众生,要把众生度到哪里去啊?度到有佛国的净土,那就是要他去成佛,要一切众生成佛。怎么来度这些众生呢?那就要摄受众生生有佛国土的这个心,这个心很重要!所以净业的行人要发这个心愿。你看我们那个回向不就是发愿:「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天天这么念,那不就是在发菩提心了吗?「同生极乐国」啊,这也就可以称为初发心菩萨。 而初发心菩萨再进一步甚至于到了信位的菩萨。你不要小看那个信位,有时候初悟的人只是在信位,如空中的柳絮忽升忽降,那么他这个生疑,因为他总是还有疑,就是所谓的根本智跟差别智,他明白了根本智,他还没有明白差别智,对于差别智他还是怀疑啊,所以这样说就是菩萨可以生疑惑了,信位菩萨跟初发心菩萨这就很当然了。下来我们继续看注解: “「大利」者,即经中「真实之利」也。十方婆伽梵,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今者难逢能逢,难闻能闻,而不信受,辜负佛恩,故云「为失大利」也。况此净土法门,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信愿持名,迳登不退。是乃真实利中之最真实者也。是大利中之最大者也。于此不信,永失大利。 如《千手经》云:「若于此陀罗尼生疑不信者,当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万劫中,轮转恶趣,无有出期。常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是明疑惑「为大损害」之义。” 那么你这个退就太可惜了,你这一退就失掉这个大利了,大利就是指着什么呢?就是经中的真实之利。十方婆伽梵住于真实之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拯羣萌,惠以真实之利,这是三个真实-真实之慧、真实之际、真实之利。十方的佛就是这么样住于这个真实的慧,显示真实之际,这样子来给大家的利益,所以就是真实之利。 「难值难见」,「值」是你遇着了碰到了,这个是值。但是你不见得能够会见,这就是「难值难见」。同在一起开会就是值,能亲自相见了,就是见十方的婆伽梵,难得是能够同会一处,更难得见面,像什么呢?「如优昙花,希有出现」,就是我们常说的昙花一现,就是机会很少。 我们现在就是难逢的也逢了,难闻的也能闻了。可是疑惑而没有信受,所以这个就失大利了,这是最可惜的了。何况我们这个净土法门,阿弥陀佛的一乘大愿之海,六字洪名的功德无量,只要信愿持名,很简单就迳登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这是真实利中最真实的,是大利中最大的。 所以于这个不信,就真实失掉大利了,这就是说明这个经上的话:「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我们继续看注解: “反之,则如《十往生经》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爱乐是经。劝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有如是等人,我从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萨护持是人。常令是人无病无恼。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卧,无问昼夜,常得安稳。」是明信受之大利。何去何从,祈慎思之。” 那么底下为了深入,我们再引证一些经。例如《十往生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对于这《十往生经》能产生正信。「爱乐是经」,乐是欢喜,乐这个经,就是喜欢这个经。「劝导众生」,拿这个经来劝来引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说这个经的人,听这个经的人,谁在听啊?你们在听嘛,都可以往生,听到这就很开心了。「若有如是等人」,如果有这样的人,就是有在说,这里呀,正在说的;有在听的,能看到。我们现在就是符合这里说的条件了,这个经说「我从今日...」我从说的听的这一天起,就从说的和听的这一天起,就常使二十五菩萨护持是人,护持这个人。这个今日也就代表佛说这个经的时候,阿弥陀佛当时说的,那就早就如此了。对于我们来说,你要是也是这样,那你也得到这个利益,那佛也派二十五位菩萨来护持你。「常令是人无病无恼」,没有这些疾病来缠扰你。所以到了病中就难了。他没有病,不知道啊。有了病,告诉他念,他就难念咯! 念公这里说的两个病人,一个叫费某人,他就是念不了了。另外这个某某师也是,大家怎么劝他也是不行了,他的心不肯念啦,最后他是什么心走的?念公说我就不知道了,中间曾经有这种情况。所以就是要知道,指望到最后就为这个病所干扰,这个就困难咯! 你真是发心的人,佛就派了二十五个菩萨护持你,不让你这么生病,没有烦恼,人跟非人,不能来得到祂的便利来捣乱你。你行住坐卧之中,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常得安稳」,所以你这样就好修行了,这个就表明你信的人得到这样的殊胜的利益。 下来的内容就说到相反的,你怀疑你譭谤,就是说到谤法之害。那么这个现在我们一般人都会犯到,有心的还有无心的,都有,都很容易犯到这个谤法,下来的注解有很详细的说明,那我们就把这个注解的内容,我们把它就留到下一堂课再来继续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起来理解。 好,我们今天大家就一起学习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出席,阿弥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