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9/06 22:24:02瀏覽120|回應0|推薦1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05集 那麼在上一堂課我們學習到了〈壽樂無極第三十二品〉前面的經文說:「才猛智慧,心不中迴」,「才猛智慧」我們解釋過了。我們今天從「心不中迴」這句看起。好,我們先看註解: “「心不中迴」,「迴」者退也。「中迴」者中途退轉也。所以退轉者,信念不堅,遇緣則退矣。極樂聖眾,智慧猛利,斷疑生信,堅固不動,如金剛山,故「心不中迴」一往直前也。 「意無懈時」。「懈」者怠也。懈怠之因,願不深故。願不深切,行持無力。故時勤時懈,常自放逸。但極樂聖眾,深達至理,信深願切,故勇猛精進無有懈時也。「遲緩」,「遲」者,遲徐、安徐之義。「緩」者,寬緩之義。故「遲緩」者即安閑沉穩而不緊張急燥也。「駛急」。「駛」者疾速。「急」者緊急、急速。” 這個「迴」就是退了,中途退了那就是「中迴」。這些菩薩他們沒有「中迴」,「意無懈時」他們也沒有懈怠,這個是很重要的,你修行能不能有成就,就看你的堅持,沒有退心,沒有三心兩意。你看像師父從二十年前,就說個整數,應該超過二十年,一直到今天,還是一句阿彌陀佛,一部《無量壽經》,一個法門,沒有改變,二十年的堅持啊!而且是越來越法喜,所以不可能半途又再改變,所以才有今天這麼一點點的這個成就,不敢說多啦!客氣一點一點點,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外若遲緩,內獨駛急」者,指其表現於外者,寬緩安閑,渾若無事。但其內心則精進不已,念念相繼,心心無間,不令剎那失照,故云「內獨駛急」。” 「外若遲緩」這個「遲」是遲徐,安安靜靜的,慢慢的。「緩」是緩和。現在大家不都很希望緩和嗎?都不希望緊張。現在整個環境都非常的緊張,你外面看他很安徐很緩和,可是他「內獨駛急」,內心是很駛急呀!「駛」就是速疾,很快。「急」是很急速,也是很快的意思。「外若遲緩,內獨駛急者」就表示他表現在外面的是很寬緩很安閒,好像沒有事,但是他內心精進不已,念念相繼,沒有一念懈怠,這個稱為駛急,沒有剎那的失照,這個就是說時時刻刻不離佛法,不失正念,時時觀照,念念彌陀,所謂片刻不在,便同死人,他就沒有這個「同死人」的時候,所以這叫做「駛急」。 下來是這句經文「容容虛空」的解釋,我們看註解: “「容容」者和同之義,不立異也。如後漢《左雄傳》曰:「容容多後福。」今經「容容虛空」,指聖眾之心和同於虛空。虛空無邊際,故自心無邊際。虛空無一物,故自心亦無物。虛空以空無故,森羅萬象十方剎土依空而生。虛空建立萬物,故自心亦建立萬物。「無一物」故不落有邊。「容萬物」則不落空邊。無一物而容萬物,雙照空有;容萬物而無一物,則空有俱泯,從容中道。故云「適得其中」。「適」者指洽合,「得」者指契會,「中」者指中道。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即生心,生心即無住,中道義也。” 我們來看這句經文「容容虛空」,註解說「容容」是和同之義,我們能夠融入叫做「容」,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圓融的意思,這個「容容」就跟大家都能夠相和相同,沒有標新立異,這就是「容容」了,沒有說故意突出自己,顯出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沒有這種情形。 他跟虛空一致了,沒有不同於虛空的地方,所以這些聖眾的心同於虛空。那麼我們看虛空沒有邊際,所以自心也沒有邊際。虛空無一物,自心也是無一物。虛空它是空無,可是萬物都生在這個空當中,我們的心也是如此,我們心中也建立萬物。「無一物」就不在有邊,「容萬物」就不落空邊,所以它就不落兩邊哪!「無一物」而又能「容萬物」,就是雙照空有,空也照,有也照。「無一物」是空,「容萬物」是有,空有雙照。容萬物而又沒有一物,空有都沒有了,「無一物」就空有俱泯。 所以大家看就這句「容容虛空」就可以解釋出這些很重要的含義,我們學習經典不是從字面上來理解的,那就理解得非常的limited,非常的有限了。所以為什麼我們要依據這部《大經解》這部註解,從這些註解當中我們可以很廣泛的很深入的,來理解《無量壽經》的經文,而且這些理解都是沒有離開圓教的範圍的。 那麼底下自然而然就是「適得其中」了,因為你能夠「容容虛空」嘛!所以當然下來就很自然的「適得其中」,自然就合乎中道,所以就「從容中道」。「適」就是適合,得者是契會,無所得嘛!那你這樣是契會於中道,就像《金剛經》說的無住而生心,生心就無住,無住就生心,這就是中道了。好,我們再看下來的經文: 【中表相應,自然嚴整,檢歛端直。身心潔淨,無有愛貪。志願安定,無增缺減。求道和正,不誤傾邪。隨經約令,不敢蹉跌,若於繩墨。咸為道慕,曠無他念,無有憂思。】 好,我們直接就看註解的解釋: “「中表相應」。「中」者內心也,「表」者表現於外者也。菩薩心契中道,得於中而形於外,故表裏一如,自然相應,不必安排造作,而「自然嚴整」也。 「自然嚴整」直至「無有憂思」為一大段。其中菩薩種種妙德,皆因「適得其中」,而自然成就。「嚴整」者,嚴肅整齊,指聖眾之威儀,「檢斂端直」即「嚴整」之內容。 「檢」者檢束,不使分散。「斂」者收斂。故「檢斂」即經中「耳目口鼻,皆當自端」。收聽攝視,外絕諸緣之意。又「端」者端正。「直」者,不曲,正直之義。故「端直」者外指身儀之端莊,內指心意之正直。是乃身心俱端也。「身心潔淨,無有愛貪」。蓋以契會中道,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照破客塵,自然離愛,無有貪染。身心自然潔淨。” 「中表相應」,這個「中」是指裡頭內心,指的是內心。表是表現在外面的,他是表裡一如,所以就是「中表相應」。 而且沒有安排,所以就「自然嚴整」,那麼這裡又出現了一次自然,自然而很嚴整,莊嚴整齊。 「檢歛端直」這個「檢」是檢束,不要分散。「歛」是收歛,就是指的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的這個意思。收視攝聽,不追逐外頭就是收,聽就是聽自己,不是叫你去聽外面的這個聲音,外面的聲音以前跟大家說過,那個是聲塵,聲塵是生生滅滅生生滅滅的,你聽那個幹什麼?要學觀世音菩薩返聞自性,去聽那個能聽的那個聞性,所以這都是收歛的意思,等於說是把心收回來,不受外面境界的影響。「端」是端正,「直」是不曲,正直之義。所以「檢歛端直」收視攝聽,心不外緣,要端正正直,這樣就可以身心潔淨了。你不去追外頭的這個塵緣去了,所以你的身也清淨,心也清淨,就是耳目口鼻身心都端正了,身心都端,於是就「身心潔淨,無有愛貪」,身也乾淨了,心也乾淨了,那就沒有所愛,也沒有所貪求了。下來我們再看註解: “「志願安定,無增缺減」。「安」者,具靜、定、止、寧、樂、善,無所求為諸義。「定」者,決定、堅定,無有動搖變易也。 彼土聖眾所發誓願,自然堅定,無有忽增、忽減、忽過、忽缺之失。如經云「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正是「志願安定,無增缺減」之範例。” 我們來看看這句經文的解釋,說「志願安定,無增缺減」,他發的這個志願安定,安就是決定的意思,堅定的意思,彼土的聖眾所發的誓願自然就是堅定的。沒有說忽然間又冷下來了,忽然間又熱起來了,忽然間又出了什麼新的願,或者是發現哪一條願不滿意我又放棄了,一會兒又添一點,一會兒又減一點,一會兒又超過了,我們俗話說過隴了,一會兒又不及了,沒有這些事。「志願安定,無增缺減」,沒有增,沒有缺跟減少。下來我們看下面的註解: “「求道和正,不誤傾邪」。「和」者,具調、諧、溫、順、平、睦、合、同、樂、相應諸義。「正」者,從一,止於一也。具是、中、常、止、行無傾邪、方直不曲諸義。極樂聖眾和平中正,以求無上之道,故不為傾邪所誤。「傾」者斜也,側也,傾覆也。「邪」者,邪惡與邪外也。彼土聖眾不為傾斜所誤者,端在「隨經約令,不敢蹉跌,若於繩墨」也。” 我們看「求道和正」這句經文,剛才說過「和」這個字很重要。自然中節,他就不為傾邪所誤,所誤導,所耽誤了。傾就是歪。你看這個中文字很有意思,歪是什麼?不正,不正就是歪。邪就是邪惡。那這個邪惡很多,你一不小心,你就我們說中招了,就上當了。現在外面種種邪惡的事情很多,防不勝防,很多修行人上當,而且這些上當的還是高級的知識分子,不是普通那些糊里糊塗那些沒有文化的。所以有時候你就是想不通,這些人也會上當,那就是誤了,傾邪了。但是極樂世界永遠沒有這種事情發生,不為傾邪所誤。下來有一段小段的註解,我們看: “「約」者,約束也。「令」者,命令、法律、教令之義。「蹉」者失足也,跌也。「跌」者跌倒也。” 那他為什麼能夠不為傾邪所誤呢?那一定有原因,就是這句經文說的,因為他「隨經約令」,按著經典的約束和教令,那等於說就是依佛的標準。不是依世間人的標準,更不是依你自己的標準。要依佛的標準,那佛的標準在哪裡呢?現在佛都不在了,佛的經典在,經典就是一個標準。所以我們要依教奉行,要尊重經教,這就是三皈依裡面的皈依法,皈依三寶,皈依就是皈命,你要皈依法。 所以密宗違反了佛說的話就要入地獄的,這一條戒就不得了了,所以隨便就學密入地獄有份,因為你老破戒,這就是念公常常用的,這個老不是年輕跟老的老,老破戒就是你一直都在破戒。他要是隨經的約束和命令,聽佛的話,就安全可靠啦!可是現在很多人都想自出心裁,想自己要標新立異,不知不覺有好多地方變得功不抵過,弘法也很有功,但是出了許多不符合於佛的原意,他自己杜撰的一些說法,這個就有謗法的過失了,這個過失就超過他弘法的這個功了。「隨經約令,不敢蹉跌」,不敢稍有損失,稍有違反稍有疏忽而摔跤了,這個「跌」就是摔跤失敗的意思。我們繼續看下來的註解,說這個「繩墨」: “「繩墨」者,指木工操作時,以墨繩彈畫之黑線,匠人依線施以斧鋸,不敢有毫釐之差。極樂聖眾遵行經中教言,若匠人之於繩墨。依線施工,不敢稍有違失,故可免於蹉跌,不為傾邪所誤。本經《勤修堅持品》曰「隨順我教,當孝於佛」,「無得為妄,增減經法」,於此同旨。蓋「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世之行人,唯當以聖言量為依止也。” 這句經文說「若於繩墨」是什麼意思呢?這個繩墨是譬喻,就好像木工做工,這個指的是以前,現在很先進了,什麼儀器都有了,以前木工做工,他要拿那個有墨的繩子,叫墨繩,裁縫也是要彈那個粉線彈一下,這都是繩墨的意思。這繩墨當然是專指木匠繩子上面帶了個墨,他一彈木頭上就出現一條線,你的鋸子就按著這條線來鋸,那就不會錯了,他就有一個標準,一個依據,是不是?好,我們再看下來的註解: “「咸為道慕,曠無他念,無有憂思」。第一句,心所慕求者皆是至道。第二句,曠者空曠。其心空廣無有妄念。第三句,信心堅定,智慧明了,於世無慮,於法無疑,故無有憂慮之思。 若約淨宗,則「曠無他念」者,萬緣放下也。「咸為道慕」者,一念單提也。「無有憂思」者,當念即是也。 一聲佛號,萬慮齊消。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罄然獨存,何喜何憂。故云「無有憂思」。” 「咸為道慕,曠無他念」,就是他所慕的,這個慕就是羡慕,就是嚮往。他所慕的只是這個道法。「空曠」就是心中空曠,沒有其它的念頭了。沒有其它的念頭,只有道慕。除了道慕之外,沒有其它的念頭了。就是除了佛法,還是佛法。 「無有憂思」,第一句就是心所慕求的都是至道。第二句是「空曠」,其心空曠,沒有妄念。第三句是「信心堅定,智慧明了」,那就「無有憂思」了。那「無有憂思」是因為你都有了正信了,那你的心就很安,你的願力就很堅固,就這個樣子。由於你有智慧,你的智慧開發了,所以對於這一切世間的事情,你都清清楚楚它的來龍去脈,所以你就沒有憂慮了,對於這個法也沒有懷疑,沒有憂慮沒有懷疑,你才能夠做到「無有憂思」,這是第三句的意思。 那麼從淨土宗來說,「曠無他念」就是「萬緣放下」,不想這一些了,萬緣我都放下了,「曠無他念」是萬緣放下。「咸為道慕」,他只是慕道,那就是「一念單提」。「無有憂思」,這一念就是了。所以這個就是說的這些大菩薩的第三句的解釋。 那麼下來這一段就很深入了,告訴你深入就是大家準備聽不懂了,但是聽不懂沒有關係,師父不是安慰你們,師父說的是真話,存檔,存檔很重要,把它全部都存起來,不要把耳朵塞住,存起來幹什麼呢?備用,它有一天會突然間就跟你存檔的這個資料「叮」相應了,一相應就好辦了,那你對於這個經文你就理解了。但是你如果沒有存這些資料,你怎麼跟這個經文相應你怎麼會「叮」呢?不可能的嘛,是不是?所以存檔也很重要。 那麼這些深奧的道理其實基本上聽一遍是不夠的,聽一遍是不容易領會的,要多聽幾遍。那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因為有電腦科技有網絡,所以幫我們很大的忙。所以七寶淨土講堂主要不是搞那些佛門的活動,主要就是講經說法,而講經說法不完全就是為了在現場你們這些大德,就算坐滿了,我們這個小講堂也不超過一百個人。好像慈淨老師的《娑婆生死書》,每一次人最多的坐滿連外面有時候連樓梯都坐了人,因為到處都有喇叭都聽得到,所以也不過是一百二十個人左右,是不是?所以主要就是師父把它錄製成視頻,然後就發布在YouTube油管,在中國有發布在中國的網站,看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不知道了,因為這個東西在空中它不會消失的,除非你自己把它刪除掉,要不然它永遠存在,那就可以重複地聽重複地看,所以多聽就有機會懂了。好,我們看這句經文: 【自然無為,虛空無立,淡安無欲。作得善願,盡心求索。】 好,我們看註解: “「自然」二字,亦貫全段。乃因「適得其中」而自然如是。「自然無為」者,不因造作,自然安住於無為法中,此真無為。若因造作,則是有為矣。” 我們來看這句經文,「自然無為,虛空無立,淡安無欲。作得善願,盡心求索。」 那為什麼是自然無為呢?因為我們在之前的課堂有說過了,之前是因為「適得其中」,他已經恰好從容在中道,因為他已經從容在中道,所以他自然就無為了。他不是用一種什麼力量,或者怎麼樣克制壓制,怎麼去造怎麼去做而達到的,不是。就自然安住在無為法中了,這就是自然無為,這才是真的無為。如果是由於你的造作,用點什麼把它逼出來的,逼出來的東西那就是有為咯!為什麼?因為你在那邊造嘛,這個造就是「為」,有所作為,是不是?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虛空」者,指心如太空,開廣無際,離垢無染,不受一塵。「無立」者,指一法不立。「淡安」者,「淡」者,淡泊。「安」者,寧靜。 又「淡安」為水流平滿之貌。《文選宋玉賦》云:「潰淡淡而並入。」水波相繼,相似相續,此喻心離斷常。平滿喻平等圓滿。「無欲」,欲者,《大乘義章》曰:「染愛塵境,名之為欲。」又曰:「於緣欲受,稱欲。」又《俱舍論》云:「欲,謂希求所作事業。」據此,則經中「捨諸愛著」與「亦無希求、不希求想」等,均「無欲」也。 此上三句,顯「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但萬行門中,「不捨一法」,故續云「作得善願,盡心求索」等。正顯事理無礙、圓融自在之妙義。 如《德遵普賢品》曰:會中諸大菩薩「入空、無相、無願法門。」但諸菩薩「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正與此處無為、無立、無欲,而「作得善願,盡心求索」,圓融一味。 又《至心精進品》云「結得大願,精勤求索。」故知極樂聖眾,皆師法彌陀,結成大願,精勤修習,住真實慧,以求成就也。” 這個虛空,指這個心如太空開廣沒有邊際,也離開塵,也無染,空中是不受一塵的,它空嘛!「無立」就是禪宗說的一法不立。 念公說前幾天就是當時來了一個人,談完之後他最後說:「求求你給我說兩句吧!」求求念公給他說兩句。那麼念公就說:「我此門中,實無一法予人。」因為來的這個人他是臨濟寺來的,那就用禪宗的話來回他,我這個門裡頭沒有一個法可以給人的,一法不立嘛!如果立了一法,那就是害人咯!我們乍聽之下這不是不夠慈悲嗎? 這裡又引了念公的另一段開示很有深意,一般人是沒有機會聽到的。有人就問什麼是佛教?下來這段就是念公的回答了說:「木葉脫落盡,金風露樹身」,這就是佛教。這一切的閑枝閑葉都給你掃掉了,這個樹就顯露出來了,你有本體,但是能使你露這個樹身的要靠這個金風,佛教就如這個金風,顯露還是顯的各個的本體。所以如來所以興出於世,只是為了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這個話我們常常聽,那麼佛的知見是什麼呢?就是把這個樹讓你看見了。大家體會多少?諸佛出世就是為了這個,佛的教化就是這個。我們用禪宗的語言來說就風趣一點,「木葉脫落盡,金風露樹身」,你雖然有樹,可是葉子太多密密麻麻的時候,你就看不見那個樹的本身了,所以要捨也就是這個意思嘛!為什麼要持戒要什麼什麼要捨?就是這個木葉脫落了,脫落盡了,完完全全脫落了,這個樹就完全顯露了。就是為了這個,這個什麼?找到你的自性,找到你的佛性。學佛不是為了別的,學佛不是為了搞活動啊!學佛不是為了求平安求吉祥。學佛就是為了這個,所以沒有什麼別的給你啦!只是要你去掉那個樹葉,去掉那個樹葉,所顯露出來的,就是你的自己,自己的這個自,就是自性,就是真如本性,妙明真心,因為你本來具足,現在就是要去掉這些東西,而不是還要增加東西,所以是「一法不立,猶如虛空」,「虛空無立」就是這個意思,如太虛空,一法不立。 那麼淡安無欲的這個「淡」就是淡泊,諸葛亮教子就是「淡泊寧靜」,「淡」就是淡泊,「安」就是寧靜,淡安就是淡泊寧靜的意思。 「無欲」這個欲是求,所以這個欲就應該用《俱舍論》的解釋了,是希求做到什麼事業叫做欲。我們的經文前面不是有嘛,「亦無希求不希求想」。所以淡安無欲,一切都淡泊寧靜,沒有希求,也沒有不希求想。 「作得善願,盡心求索」,可是還是有這個善願,盡心盡力的去求索,要實現你的這個志願。就好像法藏比丘,他有了心願要超勝一切佛國,他花了五劫時間去求索這個願,這個願出來之後又多劫修行去實現這個願,先五劫是結得善願,後來的修持就是盡心求索,而極樂國土這些大菩薩也都是如此「結得善願,盡心求索」。 前面已經說「淡安無欲」,沒有希求不希求想了。可是這裡又有大願,又有盡心求索,你初初來看這好像有矛盾,這個也就跟我們經裡頭一上來的〈德遵普賢〉這一品一樣了,〈德遵普賢品〉說,來釋迦牟尼佛這一會的這些大菩薩都怎麼樣呢?都入空無相無願法門,都空無相無願了,都空了都無了,可是又說這些菩薩都「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大家注意沒注意這兩句話?所以《無量壽經》的經文都有玄義的,我們都不能隨便看過。這一切菩薩是入了空無相無願法門,而底下又說具足無量行願,那這兩個不是矛盾嗎? 所以我們初初入佛法,要想再深入就是再提升,就要善於去發現這些矛盾,發現了這些矛盾,就要再解決這些矛盾,解決了那你就深入了。第一步往往是發現不了,第二步是發現了之後解決不了,所以這個就是我們用功的這個過程。 它這個你看好像是矛盾,可是正好是事理無礙,「空無相無願」這個是理,「無量行願」是事,這就是事理無礙。所以「終日度生」是事,「終日無度」是理,「終日度生,終日無度」這就是事理無礙。所以,這個大乘法門必須是事理無礙,不是偏於某一邊。 但是事度的菩薩,這是說的小菩薩,他們是偏於事一邊,阿羅漢偏於空一邊,這都還是聖人,都是聖賢,但是都有所偏,不是圓。 圓的話你首先就要事理無礙,然後再進而到事事無礙,那是終極目標。好,我們接著看下來的經文: 【含哀慈愍,禮義都合。苞羅表裏,過度解脫。】 我們繼續看註解: “下云「含哀」,大悲心也。又「慈愍」者,大慈心也。以大慈悲故,雖明知實無眾生可度,而度生之行願無有窮盡。故「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其所結得之大願,自然契理契機,照真達俗。契理照真,故其大願,實相為體,究竟了義,力用無量。契機達俗,故善契機宜。 「禮義都合」,「禮義」者,仁義禮智信,世間道德也。但此二字不但代表當時古印度之社會道德。實泛指後世種種社會各個時代之社會道德與規律。所發之願,必須與之相契,始能為當時社會之所容,方能宏揚教義,普利眾生也。” 「含哀慈愍」這個含哀是悲心,心中很哀念眾生,「慈愍」是憐憫眾生,這個是慈心,大慈大悲願意度眾生。「禮義都合」,所想得的這一切自然契理契機,所以就合乎禮,又合乎義了。下來我們看註解解釋「苞羅表裡」: “「苞羅表裏」。「苞」同包。「羅」者,《嘉祥疏》曰:「羅之言攝。」故知「苞羅」即包容含攝之義。「表」指事相。「裏」指理體。故知「苞羅表裏」者,即事理雙圓,真俗並照,眾妙齊收,萬類普攝。上智下愚,悉得度脫。世出世間,融通無礙也。” 這個「苞」是包含,「羅」是攝取,「表」是事相,「裡」是理體,所以這些大士事理是雙圓,真諦跟俗諦並照。所以我們看從表面來看這個字,我們看不到它的深義。如果不依據註解,然後我們不依念公的這個講解,師父是轉述,那我們就解這個經文解得很片面,你怎麼知道這個「表裡」?這個「表」是事相,「裡」是理體,因為沒有看到這個理體這個字的出現,所以我們非得要靠註解才有辦法啦!如果不靠註解的話,那我們就辜負了這個經文的深義了。好,我們繼續看下來的註解: “「過度」者,《吳譯》經題為《過度人道經》,「過度」表自出生死,亦令人出生死之義。「解脫」者,解惑業之縛,脫三業之苦。《唯識述記》曰:「解謂離縛,脫謂自在。」 又曰:「言解脫者,體即圓寂。由煩惱障縛諸有情,恆處生死。證圓寂已,能離彼縛,立解脫名。」蓋謂聖眾大願,能令自出生死,並攝一切有情,出離生死,永得解脫,故云「過度解脫」。” 其實我們念解脫也可以,念解脫也可以,因為這個經文念慣了「過度解脫」,我們在解釋的時候就比較大眾化一點,念「解脫」。 所以有一部經叫《過度人道經》,這個就是《吳譯》的題目,稱為《過度人道經》,這個過度的解釋是什麼呢?自己出生死也令其他的眾生出生死的意思。所以過度不是現在我們這個解釋,所以前面師父講了嘛,如果你從字面上來解釋「過度」,這個事情到那個事情中間有個過度期,不是這個解釋。就是自己要出生死,也讓其他的眾生出生死,所以這樣的話,「過度解脫」這個就合乎事也合乎理了,讓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得到解脫。 那麼下來這一段也就是很多人讀這部經這一段不懂的地方,這是念公說的,這一段不容易懂啊!我們慢慢的看下去,大家盡量的來體會,懂是懂不了的了,只能夠體會。好,我們看經文: 【自然保守,真真潔白,志願無上,淨定安樂。】 我們看註解: “「自然保守,真真潔白。」「自然保守」即宗門所稱之保任。任者任運,要行便行,要坐便坐也。保者念念不異也。自然即任運之義,故任運保守即是保任也。” 那這一說法我們就知道,這個跟淨土跟這個禪就不二了,這個保任是禪宗說的,淨土宗沒有說這個保任啊,但是結合我們這個經文,就可以這樣來理解了。 「自然保守,真真潔白,志願無上,淨定安樂。」「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保守,所以這個地方前面講過了,宗門跟淨土,禪跟淨是不二了,它本來不二嘛!所以你看「自然」就是保任的「任」字,保守就是那個「保」字,保任的「任」字是什麼呢?就是要行便行,要坐便坐,沒有那些種種這些考慮,又考慮這個又考慮那個,更沒有裝模作樣。這個保是念念不異,異就是不同,沒有不同,前念跟後念,保於安住於實際的法身實相之中,就叫做保。這個要求很高,前念後念沒有不一樣,就是你前面念阿彌陀佛,後念那個阿彌陀佛也是跟前念一樣沒妄念,這就保住了,所以「自然保守」,「自然」就是任運,任運底下就是保守,任運保守正是禪宗的保任。 那一般說來保任是悟後的事情,開悟了以後的事情,這個地方怎麼一上來就把這個解釋為保任呢?底下說「一旦開達明徹」這個才是大悟。要知道悟有種種的level層次,以上這些境界的這些大士他們何嘗不悟呢?他們肯定也是悟了,但是悟還有很多的這個層次。 所以宋朝的大慧他大悟十八次,小悟呢?無計其數啊! 還有六祖第一次聽《金剛經》,就已經有所悟,就超過神秀了,你看看一個文盲沒有受戒也還沒有出家,馬上就超過神秀,神秀是大師兄啊,對於這個經典的理解,肯定是沒有人能夠及得了超過他的,所以這個六祖這一下子,因為他不認識字嘛,所以他也沒有辦法,他只能夠講出來請別人把他這個偈給它寫在這個墻壁上,這樣就超過神秀了,所以這個是空前的了,因為什麼呢?就是他比神秀多了一點悟,但是那個時候還不夠徹底,所以再一次半夜,五祖給他再念一遍《金剛經》,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那個時候是真正的開悟了,所以還是兩次,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 還有高峰就是中峰國師的師父。說到中峰國師,淨宗的同修大家都很熟悉了,三時繫念就是中峰國師的。高峰第一次大悟之後,第二次又多少年之後才悟啊? 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剛剛是一個小悟,就覺得不得了了。 大慧禪師是大悟十八次小悟無數次,數不清啊!這才是精進啊!所以這個保任擺在後頭大悟之前,這個就沒有矛盾。因為以前說的這個境界已經是很甚為深玄的境界了,所以這兩者是沒有矛盾的,講的就是這個境界的層次的問題。好,我們繼續看下來的註解: “「真」者,即一真法界,真如本性,妙明真心,與本經「真實之際」中之真字。今云「真真」者,表非對妄而說之真,蓋為絕待(即絕對)之真。乃真中之真也。「潔」者,無垢,「白」者,無染。即六祖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亦即百丈禪語:「心性無染,本自圓成。」所保任者,正是此無染本淨之絕待真心。 「無上」者,《往生論註》曰:「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如宗門《寶鏡三昧》曰:「潛行密用,如愚如魯,但能相續,名主中主。」此正不墮法身數中。毘盧頂上行走,禪宗極則事,淨宗之寂光上上品也。以此為志願,故云「無上」。” 你看就兩個字「無上」,我們怎麼理解?註解告訴我們,這個境界是去到我們淨土宗的常寂光上上品了,禪宗也是最高的頂峰了。我們來看解釋,大家看看這樣來解釋經文,這麼透徹這麼圓滿又這麼仔細。師父前面講過,我們要不是依據這部《大經解》,裡面集合了這麼多的珍貴資料,我們就會把《無量壽經》看淺了,也把淨土法門看淺了,這樣就不能接引知識分子了,而祖祖相傳的淨土教法的傳承也就斷掉了。幸虧遇到了《大經解》,遇到了黃念祖老居士這位大德,這是我們這一代佛弟子的福報跟因緣。 好,我們來看這句的解釋,「真真潔白」,把兩個「真」擺在一起,這個「真」字就是一真法界的那個「真」,真如本性的那個「真」,妙明真心的那個「真」,本經的真實之際的那個「真」,是同一個字。所以兩個「真」這個字擱在一塊,就表明這個不是對待那個妄而說的真,而是絕待的真,那就是真中之真,所以是真真。 「潔」就是無垢,「白」就是無染,沒有垢污沒有染。這個你看東西一染,好好的一件衣服一染,你再洗它也洗不掉了。我們這個沒有染哪,所以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無染說的就是你的自性,就是「潔白」這個意思。用百丈的話說,「心性無染,本自圓成」,心性沒有污染,它本來就清淨的,你又無染,它不就是真真潔白了嘛,是不是?所以所保任的正是這個無染本淨的絕待真心,但是這個明心見性這個見的程度和水平,還是有大大的差別的。所以當信佛經語深,佛經的境界很深,佛經是無盡藏,禪宗亦復如是。所以悟了的人和悟了的人相見,兩個人見面也有高下,這個境界有高下,所以有很多問答是非常玄妙的,非常殊勝也就在這裡了。 怎麼叫「志願無上」呢?所發的志願是無上呢?這個無上《論註》它說:「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在理體,在自性,窮盡了,到底了,沒有了,沒有再過於這個的了,稱為無上。 念公說宗門的還有一個例子那我就不引了,那個很難懂,那個很難懂,我們這個已經難懂了,那個不是不用懂了。 總之就是說禪宗的這個法身,說到禪宗的這個法身,不墮在法身數中。我們一般是以法身為極則,就是認為法身就是最高最無上的了,但是,不是。不要以為法身就是登峰造極了,到了法身再出生報化。但是這個禪宗,它告訴你不落在法身數裡頭。那一般以毘盧遮那為法身,所以唐朝的國師,以前古時候那些皇帝的老師就叫國師,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境界很高的。唐朝的國師就跟皇帝說:「陛下,你應當在毘盧遮那頂上行走。」那我們聽了這句話,哎呀!這很不恭敬啊!怎麼可以在這個佛的頭頂上行走呢?他說你應當在毘盧遮那佛的頭頂上走路,就是還要超過法身,這叫做法身向上事,所以還有法身向上事在,這就是無上了。 所以如果你不把禪宗的這些內容也拿來解釋,來談我們這個經文的這個內容的話,那還是不夠的,還是不夠徹底的。所以這個無上就是在禪宗法身還要再上。「志願無上」就是說他是以這個為志願,在淨土宗來說這就是寂光上上品了,沒有再高再上了,常寂光最後了,常寂光就是法身了,還有比這個還要再上的嗎?沒有了。好,我們繼續看一小段註解: “「淨定」者,其心清淨,寂然不動也。「安樂」者,安然自在,任運常樂也。” 「淨」是清淨,「定」是不動,「其心清淨,寂然不動」這是淨定,那麼這個當然就安樂了,因為這個安然自在它任運,而這個樂是超過一切,沒有辦法形容的,只有當事人知道,所以有一句話就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下來是經文了,我們來看這段經文: 【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轉變最勝。鬱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無比。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 我們繼續看一段註解: “「一旦」者,指之某一剎那際。因此「無上」是行不到處,故無行程可計,即無期限可言,只是在無心三昧中(據高峰禪師語),突然觸著碰著,摸著向上關捩子,剎那相應,究極心源,契入理一心。故云「一旦開達明徹」。” 我們來看這句經文的解釋,「一旦開達明徹」,就是說突然間有這麼的一剎那。為什麼不這麼說你這樣用功多少年之後,或者多少天之後,或者經過什麼什麼過程之後,就到達這個境界呢?為什麼不這麼說呢?你要這麼說就錯了,因為這個「無上」不是一個行能到的地方,這是一個行不到處。所以你看這個宗跟教在這個地方就看來了,教就說你要如何如何的修。宗門不是,宗門就指出是教外別傳,這是一個行不到處,這是你用修行不能達到的地方啊! 那要怎麼才能夠達到這個行不到處?以下這句話之前講過了說:「必須除盡有所得心」,你把有所得心除得乾乾淨淨之後,你才能夠行至行不到處,你才能夠走到那個走不到的地方,因此既是一個行不到處,這個行程就說不出來了,到底要多久說不出來,而行程是不可知,那麼這個程期,這個期限當然也就不可知了。就是突然間在這個無心三昧之中,這個無心三昧是高峰的話,就是正在開悟的時候,那個開悟的人他證入了無心三昧,突然間他在這個三昧之中,突然間他觸著了碰著了,兩個突然啊!一下就好像我們碰...碰著了,自己全套的自動生產系統,一下子就把這個開關給開了,於是全機就轟隆轟隆,全部這個機器就動起來了,全場都動了,碰著了。那你要是不碰著這個,那你始終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它就是不動,那你什麼也不能動,它要一動才是全部都動。 說到這個事情就想到什麼?現在這個世界很可怕!幾個大國,誰一下按錯了這個旋鈕,各位同修,現代的戰爭是按鈕的,還在前線這樣衝啊衝啊,沒有了。你在你的國家,我在我的國家,一按你這一按鈕,這個核戰爭就打起來了,自動控制的,你這一按旋鈕,一下子核彈什麼就發射了,飛機也出去了,對方馬上就出來應戰就打起來了,所以這個旋鈕就是這個意思。 他觸著碰著,就好像這裡說的一旦一下子,你摸著這個就動了。所以禪宗管這個叫做什麼?叫向上關捩子,就是那個電門,向上一路的那個電門讓你摸著了,剎那際就相應了,你就能夠窮極心源,契入理一心。契入理一心這不是禪宗的話,禪宗沒有理一心這句話,這是淨土宗的話,這也就說明淨土宗的理一心,也能達到這樣子的高度,什麼高度呢?破無明了,他這就破無明了。當然無明有四十一品,破無明的這個程度有深有淺,徹底破無明那就是常寂光咯!但是總之就是破無明了,一品一品無明漸漸的破了。下來我們再看註解: “「開」者,心開。「達」者,了達。「明」者,明白。如《信心銘》曰:「洞然明白。」「徹」者,透徹,亦指徹悟。所悟者何?只是「自然中自然相」。如《首楞嚴經》狂人迷失本頭,狂走尋覓,是不自然。一旦狂歇,歇即菩提,本頭宛在,何等自然。” 所以「一旦開達明徹」就是宗門的大徹大悟的這一天哪!「開」就是心開了,「達者」就是了達了,一旦開達了了徹了,「一旦開達明徹」,「明」就是明明白白。《信心銘》就說洞然明白就是明,「徹」就是透徹徹底。那所悟的是什麼呢?一旦開達明徹是自然中自然相,是自然裡面的自然之相。《首楞嚴經》就有這個最頓的地方,當然也有稍微漸一點的地方,所以這個種種它都包括了。 一般上一個經裡頭常常是各個方面都包含一點,最頓的地方就是狂人失頭,那個譬喻這個我們講了很多次了,有一天忽然間明白了,噢,我的頭就在我這兒,那他就不狂了,不狂就好了,所以就是「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這個就是最頓的了,一歇就是菩提。所以說開悟是什麼呢?開悟就是原來我的頭就在我這兒,這不是很自然嘛!我本來有頭,頭在這兒是何等的自然啊!這狂心就歇了,歇就是菩提了。下來的註解也是說的這個自然這件事情,我們看註解: “又如古德悟時曰:「原來師姑(比丘尼)是女人做的。」又如:「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比丘尼是女人,燈即是火,均自然中自然之相也。 又如未悟者,謂山是山,水是水;悟入,謂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徹悟者則山仍是山,水仍是水。高峰禪師曰:「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祇是仍舊,何等自然。再者自然相,即自性本然之實相。蓋山水、男女、今時、舊時等等,一一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皆是清淨本然,一一皆是「自然中自然相」也。” 我們看完這段註解的解釋相當有趣,這個我們過去也說過了,現在再重複聽聽加深印象,好東西應該多聽啊,壞東西就少聽。 還有古大德開悟的時候說:「噢,原來師姑..」師姑就是比丘尼,「是女人做的。」他悟了之後就悟了這麼一句話,這就是自然中自然相。為什麼呢?因為他破了這一切法執了。 另外還有一句說:「早知燈是火,成佛已多時」,這是古人說的。但是更好的給它改兩個字,也是古人說的,比這個更好一點說:「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成佛這兩個字就不如飯熟兩個字了,為什麼呢?我們看下去就知道了。早知那個燈就是火的話,我就用這個燈這個火,來點著我這個燒的柴嘛!因為以前的燈是油燈,是不是?這樣我做飯,我的飯早就熟了。當然這個飯熟也就是譬喻早就成佛了,都是極自然的事情。我當時就不知道那個燈是火,我到處去找火,我還要很辛苦的鑽木取火,忙這個忙那個忙了半天,然後這個火是不是有還不知道,那我這個飯始終吃不到,我要是早知道那個油燈不就是火嘛,拿那個把它引著了,你燒上柴,你這個飯不就早做得了嘛!所以比丘尼就是女人,燈就是火,這些都是自然中自然相。 還有啊,沒有悟的人就是--山是山,水是水,男是男,女是女。初步悟的人也就是禪宗的破初關,破什麼呢?他這個說法就變了,所以往往就沒有共同語言了。他那時候就是--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男不是男,女不是女。到他真正徹悟之後就是--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男還是男,女還是女。 我們再利用一點時間看完這一段的解釋,所以高峰的話說:「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這個是最高的境界了。這個可以有好多種說法,那也是禪宗的說法。「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履處」這個也是悟的境界。元來還是那個我,可是我的行履之處就不是過去的了,這也符合實際的情況,這也是悟的人說的。我回來的這個人,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不同了。但是我行履之處,我吃飯穿衣我還是吃飯穿衣,仍是舊時行履處。所以這兩句話都成立,但是不如高峰這個,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這個是最高的境界。 所以就是--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男還是男,女還是女,一切仍舊。這個「仍舊」你看有多自然哪!所以要能知道別人的深淺,知道別人說話的這個深淺,這個很不容易啊!要知道他這第一個情況第二個情況跟第三個情況,你這個裡頭分辨得出來嗎?不過總之我們還是回到這裡來,這一切仍是仍舊,這也說明就是自然嘛!何等的自然啊!所以這個「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切都是清淨本然,一切都是自然中自然相,所以一切的山水男女、今時舊時種種,沒有一樣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剛才不是引了這句話嗎?這是昨天上一堂課的。既然沒有一個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所以這一切相一切事都是清淨本然,所以一一也都是自然當中的自然相。 既然是這樣子,師父也不能再補充什麼了,再補充就不自然了。那到這裡我們就告一個段落,不能再說下去了。所以我們今天就在這裡暫時告一段落,下來的內容我們留到明天再來一起來學習。好,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到這裡。感謝大家的出席,感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