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8/30 17:54:59瀏覽82|回應0|推薦3 | |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104集 那我们在上一堂课最后跟大家谈了这个善根,也引了一些注解来帮助大家来理解这个善根的意思。那么这里还有一段也是解释善根的,我们继续看这个注解: “「善根」者,罗什大师曰:「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又《毘婆沙论》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是故善能生妙果,并复生余善,故名善根。 《弥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菩提正道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此即成就菩提之亲因。因者,种子也。乃成就菩提果之种子,故名「善根」。 又《大悲经》曰:「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故知善根是亲因。从因得果,果具种子,复作胜因。如是辗转,善根无尽。是故菩萨具足如下种种妙德。” 那么这个善根就像《大悲经》讲的,「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所以我们要种善根,再出生善根,你念这一句「那摩阿弥陀佛」,这个善根一直入涅槃界,涅槃界就是整个法界不可穷尽,这个善根是不可穷尽的。所以过去的善根是「因」,现在我们又有愿力使它增长,这个因就结果了,果里头就有子,你看那个莲花的莲蓬,莲蓬是果,莲蓬里头有很多莲子,那么这个莲子再种下去又出现新的莲花,这种辗转善根就无尽了,所以是「因缘愿力,出生善根」,这就将这句经文的意思给大家解释了。好,我们继续看三十一品接着下来的经文: 【摧伏一切魔军,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赫奕欢喜,雄猛无畏。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 请看注解: “「摧伏一切魔军」。「摧伏」指破除与降伏。「魔」者,(见前注)。又《智度论》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为难作对。魔之军众称为魔军。” 因为这个魔是夺人慧命的,夺慧命比夺性命还重要,这个身命是我们这一期的肉身,这个丢了不可惜呀!为什么呢?因为你一入胎就有了,四十九天又来了。 可是要断了慧命那就不行了,因为你不信了你不修了,你这个慧命就断了。 所以这个魔他夺人慧命,这个就是魔啊,他坏你的道法,坏你的功德善本,所以这一类型叫做魔,而这个魔这一类鬼神祂确实是有的,祂有大神力。现在我们发现有很多人着魔了,也都很神异,他自己把他母亲给杀了,在修持的时候他就看见他的师父就在对面。有这类的鬼神,他这不都是自己心理作用,要知道确实这个宇宙间有这一种存在的这个叫做「魔」。 所以大家有时候说,空啊没有啊,你说魔没有,是空,你也可以这么说,那你就是说现在你自己就要空,你自己就是空,这一切一切都空,这个魔你也可以说是空。 你认为山河大地种种的现象这些都有,那魔也有,鬼神也都有,天堂地狱也都有。 这句经文说「摧伏一切魔军」,魔的队伍就称为魔军。他专门跟这些修行人来捣乱的,所以往往一些人就是为魔所缠绕,有的修行打坐,《首楞严经》就说了,你要不靠咒来加持,你专门靠自己入定去打坐的话,靠自己这个力量,你要能成功那是很难很难的,没有机会啊,因为魔祂在捣乱啊,你没有法子对付的,祂的本领比你大得多。 那么现在说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能降伏一切魔军。下来我们继续看注解: “「尊重奉事诸佛」,本经第四十一品,谓往生边地者,「于莲华中,不得出现」,「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故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见佛与事佛也。今诸菩萨能奉事诸佛,正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那么这个「奉事诸佛」是不容易的。所以那些生到边地的他不能出来了,只是有菩萨到他那边去说说法,他不能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也不能飞行到他方世界去拜佛。 所以「奉事诸佛」须要有很大的善根,很大的福报的。这里说的这些极乐的大士能降服魔军,还能「奉事诸佛」。下来就解释这个经文「为世明灯」,我们看注解: “「明灯」喻菩萨智慧,照破众生迷暗,令众生开解正道。《净影疏》云:「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灯明。」此处物字即指众生也。自具智慧,故如灯。灯光照射,能显众色,喻令众生开发信解。故云「为世明灯」。又《会疏》曰:「照世间迷暗,故云为世灯明。」盖谓菩萨能照破世间痴迷与昏暗,故如明灯也。” 「为世明灯」是指世间的明灯,这就是譬喻菩萨的智慧能够给众生照破黑暗,照破这些种种的迷惑,给众生开解正道,指示正道,黑暗中有个灯亮了,那你不就是看见了吗?就不黑,就能看见路了。这是个很好的譬喻。 《净影疏》就解释「为世明灯」,怎么讲呢?说「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灯明。」 所以我们看看又有说「为世明灯」,又有「名世灯明」,我们会集本是「为世明灯」,所以不是错字。《净影疏》是依康僧铠的《无量寿经》,包括日本的注解也是。所以师父也是一开始认为是不是打错字了,然后去查一查,没有错字,肯定没有错字。一个是依原译本康僧铠的《无量寿经》,一个是依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那你自己有智慧能够生物解,这个「物」指的就是众生,能让众生生出正确的理解,这个就叫做世间的明灯了,「为世明灯」。所以这些菩萨他一方面是世间的明灯,并且是「最胜福田」,「为世明灯」底下这四句要一口气连着读下来,那么这个意思就很显著了,「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为世明灯」这是一句。接着下一句是「最胜福田」,种福的田,种福的田就是应当受到供养的田。我们看注解解释这个福田: “「田」者田地,以生长为义。于具德者造福,则得福报。种福得福果,是名种福田。应供之人,名为福田。《探玄记》曰:「生我福故,名福田。」 又《优婆塞戒经》明三福田:(一)报恩福田,父母师长也。(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三宝也。(三)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也。供养此上三者,均能生福,故皆名福田。” 那么这里引了《探玄记》,这是《华严经》的注解,是唐朝华严宗三祖法藏,也叫贤首,他的著作。他说「生我福故名福田」,这个能够给我生出福报来的,所以叫做「福田」。 《优婆塞戒经》就指明了三个福田: 一个是「报恩福田」,我们要报恩,这里头可以种福。父母师长这是一个福田,叫「报恩福田」。 第二个是「功德福田」,这个福田它很有功德,所以你供养这个可以得福,得到福报,这就是三宝-佛法僧,供养佛法僧。 第三个福田是「贫穷福田」,他很穷很苦,你对于他们布施,给他们谋福利,这也是福田。 那么这里说是「最胜福田」,什么是「最胜福田」呢?我们来看注解: “今经云「最胜福田」,表诸菩萨于种种福田中,最为殊胜故。《净影疏》云:「能生物善,名胜福田。」以能令众生,出生善根,故名为胜福田。因从善根复可生长无量诸福之果与善因也。至于「为世明灯,最胜福田」两句,应与下文「殊胜吉祥,堪受供养」作一气读,其义自见。” 那么今经说「最胜福田」,这个我们就要注意了,怎么算是最胜呢?最胜就是最殊胜的了,就是说这些菩萨他在种种福田之中,他能够给众生生出最殊胜的福,所以这是最好的田,最殊胜的福田,因为他给你的果实是殊胜的,这个果实当然是佛果啦!有什么比佛果还要殊胜的呢?所以大家看看在我们这个世间,也有各式各样的修福的地方,哪里是最殊胜的?就是能够让你了脱生死,离苦得乐,就是专修净土的这个地方,那就是最殊胜的福田之地了。这些菩萨为什么是这样殊胜的福田呢?因为他有殊胜的功德嘛,所以这个就是关键,为什么有这个功德呢?我们底下再看,底下这句「殊胜吉祥,堪受供养」,所以你看前面的经文跟这儿就连起来了,刚才说「为世明灯」,他光明有智慧,这个是大福田。 底下说「殊胜吉祥」,殊胜吉祥这就是文殊菩萨的名号了。好,我们看注解说: “「殊胜吉祥」,文殊大士圣号之涵义也。文殊即文殊师利。文殊可译为胜、妙、第一。师利可译为德、吉祥等。《大日经》称文殊为妙吉祥。 文殊表根本智,乃七佛之师,故殊胜吉祥。今极乐诸菩萨,具文殊大士之智德,了了见自性。故为最胜福田,堪受一切人天之供养。” 文殊就是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这个翻译可以翻成殊胜的「胜」,或者是「妙」,所以文殊又号为「妙吉祥」「第一」「师利」,也可以翻成「德」,翻成「吉祥」等等。所以胜妙吉祥也就是文殊的名号了,这个「殊胜吉祥」,就含着文殊菩萨的名号。那么文殊就是表根本智,是七佛之师,殊胜吉祥所以他就是明灯,所以他是最胜的福田,所以这就连下来了,所以就「殊胜吉祥,堪受供养」,受得起这些供养。下来我们看这句经文「赫奕欢喜,雄猛无畏」,我们看注解: “又「赫奕」,「赫」者明也,「奕」者盛也。「雄猛」者,《法华经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世尊断尽一切烦恼,大雄不怯,勇猛精进,故曰雄猛。 《净影疏》云:「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无畏」者,于大众中说法无所畏惧之德。又《大乘义章》曰:「化心不怯,名为无畏。」于化度众生,无有怯懦之心,名为无畏也。” 这个「赫」是光明。「奕」是一种茂盛强盛的形容,像火焰很明亮很有威势,这是「赫奕」的含意。「雄猛」,《法华经》就称「大雄猛世尊」,世尊是大雄猛,因为世尊断尽一切烦恼了。你看我们这个寺院的大殿就叫大雄宝殿,无所怯畏,勇猛精进,所以是「雄猛」。而且这些菩萨都「赫奕」,形容他光明的炽盛,形容他勇猛精进。「雄猛」「无畏」,所以修「四无畏」就无所畏惧,而且在《大乘义章》就说了,说「化心不怯」,化度众生的心永远不怯懦叫做「无畏」,这些菩萨也是如此,也是如此。好,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 “「相好」,卅二相、八十随形好也。故知「赫奕」者,表菩萨威光明盛也。「欢喜」表内心自在,形容和悦也。「雄猛无畏」则既表菩萨之实德,勇猛精进,说法无畏。复显仪容,威神无比,大雄不怯。至于「相好」则专指身色。下曰:「功德辩才」,表菩萨具种种其它功德,与种种无碍之辩才。 「具足庄严」则为总结以上之赞语。如来以福德智慧庄严其身。此诸菩萨具足智福之庄严,超逾一切世间。此乃极赞菩萨之真实功德,至为希有也。” 「身色相好」是说身的这个形色相好,「相好」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都具足了。实际这是指的应化身。真要显他的报身的话,那就是无量的相,无量的好,我们凡夫的眼睛就辨别不了了,你怎么辨别啊?过去讲过无量寿佛有多大,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你能看得到吗? 所以底下又说「功德辩才,具足庄严」,这些菩萨还有其它的功德,这里就举出一个叫辩才的,那就赞叹了一切了,底下还有像辩才等等的都是种种的功德,这些菩萨都具足了,功德智慧,庄严其身,具足了这些功德就具足了庄严,这就是赞叹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了。下来我们继续看接下来的经文: 【常为诸佛所共称赞。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行遍道场,远二乘境。阿难:我今略说,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真实功德,悉皆如是。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三、诸佛共赞,表诸佛为作证明,同声称赞,正显大士德深。” 那么这个最后一段「常为诸佛所共称赞」,就是说这些大士,诸佛就是指十方的佛,都证明他们的功德,都赞叹这些大士。那我们再看注解解释这句「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我们看注解: “「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不生不灭」者,如《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 又《维摩经》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小乘依有余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趋于偏空。大乘则从空入假,于有为之事相上,显不生不灭之理。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故能终日度生,终日无度,日涉万缘,一心空寂。乃能于布施、忍辱等六度悉皆究竟,而仍安住于不生不灭诸三昧中,不失定意。” 那我们说六波罗蜜,这六度就是包括了万行,或者念万行也可以。他对于六度万行种种的都彻底的了了,都达到了究竟圆满了。「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他虽然在究竟种种的波罗蜜,可是他还安住于无生无灭的三摩地,三摩地是Samadhi,就是定的意思。「无生无灭」就是寂定,寂灭的「寂」,「寂定」。不生不灭像《涅槃经》说「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维摩经》就说了「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所以这个「不生不灭」就離开生灭了。 小乘的解释是「有余涅槃」的解释,他偏于空。 大乘就「空假中」,从空入假在「有为」,他虽然是有为,他做种种的波罗蜜,波罗蜜就是要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种种的...都是在这里面修这个有为,这些都是有为啊,在这个有修有为的事相上而显示出本来无生无灭。不是都要離这个相,不是。 二乘是要離开相,一切相都要破而说「空」。 这个大乘法是「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不要拨开了相去谈真,相就是真,显相的时候,它就是空,相就是道,事就是真,就是真如就是实相。 所以常常说大乘的境界很深!所以还说大乘非佛说,不是佛能说出这样子的境界,这样子的内容吗? 所以常常就有人问说「色即是空」,那么这个桌椅板凳明明存在的,你怎么说它是「空」呢?明明看得见的,现在就不用讲这么多佛理了,就用爱因斯坦的话来回答,这一切物质都是人类的错觉。你说有桌椅板凳在这儿,如果是有,那是你的错觉。科学家给你答复了,不用我们费心,所以我们以后讲佛法就好讲了,有人来问这个问题,你就把爱因斯坦的话搬出来就解答了。 因为是「即事而真」,所以他「终日度生,终日无度」,这些菩萨他在不生不灭的三摩地之中,而能广修种种的波罗蜜Paramita,广修种种的万行,他是「终日度生,终日无度」,你说他整天都在度众生吗?可是没有一个众生是他度的。这个道理各位同修如果有一直的跟下来,有来学习《大经解》的,这之前师父有讲过有讲解了,什么叫「终日度生终日无度」,所以这里就不解释了。 那念公说最近就是当时念公还在的时候,他说我看了台湾一位老和尚,有一段跟信徒的对话,他这一本书里头这个对话,念公说我非常欣赏。这个老和尚入定能够一入定就四十天,他的基本功就是入定跟念佛,这个教理不很深,知道得很少,禅宗领略得也不深,他的基本功是打坐跟念佛,但是定功很深。有人就问他一个问题说:「我们是不是要像老和尚这样子成天在打坐呀?」因为他都是有真实的修持,所以他就是直起直用,所以他虽然不是很会禅,可是他这句话的回答说的就是本地风光,他自己的风光就是他自己的境界,他并没有想安排一句话来回答你说,这个话里面有禅机啊!如果你要这样子的回答的话,那禅宗早就应该吃棒子了。所以有人问他:「是不是我们也应该像老和尚这样子成天打坐呀?」那他就回答说:「我听了你的说话,我才知道我是在打坐。」所以在人家问他这句话之前,他并不知道他自己在打坐,可是他是在打坐,所以这不就是「终日打坐终日无坐」了吗?他不知道他打坐啊!你说了我才知道我在打坐。那么以上这段大家一听就知道说的是台湾的广钦老和尚。 过去也有一个公案,念公说这个我不大记得清了,大概只记得这个精神。大概是药山在石头那个地方在那边坐著,那石头走过来问他,怎么石头会走路的?石头是个人,不是真的石头,石头是唐朝禅宗的大德叫石头希迁,石头走过来问药山:「你在做什么呀?」药山回了一句话他说,念公说这句不准确反正是这个意思,说:「圣谛亦不为。」你在做什么?他回答就是圣谛我也不做。底下是准确的,念公说因为我不是用记的,我是欣赏那个东西,一欣赏他就自然记住了。石头问他:「你是在闲坐吗?你什么都不干,你是在这儿闲坐啊?」那药山就回答:「闲坐就是『为』了。」「有为」的为,闲坐就是「为」了。 所以什么是「有为」什么是「无为」这一点大家要好好的去体会。闲坐那就是「为」,有所作为。你要是以为闲坐是「无为」,那你就永远不明白什么叫做「道」。 大家听了明白吗?也是不明白。不执著有为,就是无为。之前我们才学过的,不住有为,也不住无为。所以这就是在现代人生活里头的事情,也能够暗合到这里。这样的事情也能够用到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不是只有古代的人才有。 「终日度生,终日无度」,「日涉万缘,一心空寂」,所以这些菩萨他们在布施忍辱持戒等等六度都究竟了,还能安住在不生不灭的三摩地,这就是第四十五愿定中供佛愿的这一句话,「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这就是说的这些大士的功德。那么下来注解有一小段解释「行遍道场」,我们来看: “「行遍道场」,于道场正行,无所缺少也。” 「行遍道场」,就是告诉你譬如说在大道场成天跑,没有一个地方他不跑的。凡是所谓道场中的一切事情,他这一切事情都做圆满了,这个就是「行遍道场」。所以他这里就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跟前面说的也是连贯的。下来是这句「远二乘境」,我们看注解: “「远二乘境」者,唯依一乘法,究竟彼岸也。又《十住毘婆沙论》曰:「若堕声闻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萨死,则失一切利。若堕于地狱,不生如是畏。若堕二乘地,则为大怖畏。」是故菩萨「远二乘境」。” 念公说这几句话也是很惊心动魄的!念公说惊心动魄,那你们听了有同感吗?为什么会惊心动魄呢?我们看下去就知道了。 这句话是《十住毘婆沙論》说的,说「若堕声闻地,及辟支佛地」,你堕落在声闻地辟支佛地,就是二乘,你依照这些地去修持,「是名菩萨死」,这叫做菩萨死了,不是真死是譬喻。「则失一切利」,你就失掉了一切的利益。 「若堕于地狱」,你堕在地狱,在地狱那边修行,这个还不要生出这样的害怕,就是说你要是随着阿罗汉缘觉这个道去修行的话,你要生很大的怖畏,要比你去做破戒入地狱的事还要更害怕。「若堕于地狱,不生如是畏。若堕二乘地,则为大怖畏。」又再重复一句,所以很肯定的,这些经里头的话只能做这一个解释,不能做第二种解释了。 大家听了是不是惊心动魄?这种事情还有很多学佛人都不知道,还整天往那边跑,包括老菩萨我也看过,这些老菩萨还是念阿弥陀佛的,她也是往那边跑。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的「远二乘境」,要远离啊!极乐世界的菩萨都是远二乘境的,这是肯定的。所以不是说我们看不起二乘,因为极乐世界都是纯一乘,是跟一乘才相应。所以极乐世界是二乘种不生嘛!所以佛说二乘,就是声闻缘觉是焦芽败种,定性声闻就是如此,是焦芽败种,是焦了的芽腐烂了的种子。所以这个话只有佛可以说,记得啊!只有佛可以说,我们不能说,也没有资格说。所以你不要跑到那个修小乘的道场,就跟他们说:「你们一个个都是焦芽败种!」那这就起争执了,是不是? 还有在密教里头有这个戒条,就是在声闻众中你去住了七天,你是犯戒的,没听过吧?当然你如果是去度他,那又另当别論了。你要是跟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你待七天就破戒了。那么念公是密宗的上师,我们当然相信他说的话。 所以这个戒要受就是要严格。现在人很多只受戒不研究戒,所以是要远二乘境,这个里头是什么道理呢?这个里头可以再做个解释,常说的就是不怕你坏了戒,坏了戒就是破了戒,就只怕你坏了见,这个就是这段经文的解释,这段经文真正的含义。你堕地狱你是怎么堕地狱的?你是破戒犯了杀盗淫,你破了戒就要入地狱了,但是你不要害怕,你不要害怕,破了戒不是最坏的事情。最怕是你破了见坏了见,因为破了戒之后你去忏悔,将来这个破戒的罪受完之后,你还可以继续的修,所以在地狱中的众生如果肯念佛,他一天这个罪报满了之后一出地狱,他就是清凉华菩萨了。 所以这个破戒不可怕,你坏了「见」就不行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不重视这个见,当然守戒是好的,我们也赞叹,实在是赞叹,因为不容易啊!但是现在还要进一言,就是还要重视自己的见。就好像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就是坏了见,是不是?这个是坏了见,他就是以损人利己为正当,这是见的错误,见的错误就不好办了。所以说「舍身容易舍见难」,这是很粗的,当然很细微的还有好多好多。所以这个「见」是很难舍,所以菩萨一定要修「慈悲喜舍」。那么密宗里头就特别重视「见」的问题,禅宗也是如此,这个之前我们说过了。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好好的广求多闻,要读诵要修持,就是要使自己有一个很正确的见,一个决定的见。这个还不是见解的这个见解,这个还是世间的解释。这里说的「见」是佛门里面讲的「见」,是绝对的,要求很高。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圆满的「见」,一个决定的「见」。 那最后还有一小段注解我们看了它,就是这品经文的最后一段经文的注解说: “「阿难」下,世尊总结极乐菩萨,真实功德,说不能尽。” 佛就跟阿难说,「阿难:我今略说」,这是释迦牟尼佛叫着阿难,我现在是略略的说说极乐世界所生的菩萨,他们的真实功德都是如此,我这还是略说,如果广说,百千万劫都说不能尽,不可穷尽啊!那么这一品我们就一起学习完了,就是三十一品我们就学习到这里。那么下来是: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这个题目也是很有意思,「寿乐无极」,没有极限。所以说是无量寿,而这个无量是无量的无量,不是有量的无量,这个还有人在那边执著,以前我也听过,不用执著了。这个无量寿说的是什么啊?这个无量寿说的是法身啊,法身啊!那你要这样来理解就没事了,那就没事了。好,我们先看一小段注解: “本品明极乐世界,寿乐无极。首显彼土会众殊胜,劝谕亲近。继明国土微妙,劝谕往生。” 好,我们看开头的经文: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 “上段双标彼国圣众及刹土,劝谕往生。” 那么经文一开头第一句话就是「佛告弥勒菩萨」,这个我们就要重视了,因为前面都是佛告阿难佛告阿难,这个地方是佛告弥勒,所以这个经前半部是阿难当机,从这以后是弥勒当机,阿难退居第二,这个我们看注解就有解释,我们看注解说: “「佛告弥勒」,盖从此品起,弥勒菩萨最为当机。阿难次之。第四十六品,佛告弥勒:「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付嘱汝等,作大守护。」故知弥勒菩萨当来下生,必遵佛咐嘱,宣演本经。” 那么在这个经中的后头佛告诉弥勒,「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我现在如这个实际之理,向你们宣说了这么样广大,这么样微妙的法门,就是指的这个念佛法门。所以这个话可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不是我们修净土的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这里就证明了,是不是?佛说的你能不信吗?而现在还有很多人不信啊! 那么还说「一切诸佛之所称赞」,你看《阿弥陀经》就是一切诸佛称赞,十方佛都称赞嘛! 「付嘱汝等」,现在就嘱咐给你们。这个你们有没有包括我们啊?有没有包括我们啊?当然有啦!所以师父常常说,如果不是你怎么会听到呢?怎么不是外面的人听到的呢?怎么偏偏是你们听到的?所以就是听者有份。嘱咐就是付托交付的意思,交代的意思。就指着弥勒和当时在会的一切大众,菩萨以及地球上的两万人,要大家「作大守护」,你们要好好的守护,而且是大守护啊!所以就是说在这个会上弥勒当机,接受了佛的这个嘱咐交代,因此下一个佛弥勒来,那个佛的嘱咐他承当了,所以他来之后一定要大弘这个法,作大守护。 所以有人就以为将来弥勒来了之后,所说的只是法相。当然要说法相,因为他的「唯识观」是弥勒成功的法门。 但是受了释迦牟尼佛的付托,他答应了,菩萨一定讲信用的,所以必定要对于这个「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作大守护,要讲述弘扬《无量寿经》。所以从这个地方开始就是弥勒菩萨当机了,也就是下一个接班的佛,在这个问题上要接班。 「佛告弥勒菩萨」以及当时「诸天人等」,在这个会上地球的人类是两万人,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加加起来两万,还有诸天人民,诸大菩萨无量无边。 当时佛就告诉大家,无量寿国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在那儿的声闻那儿的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那之前不是说了二乘种不生极乐,那这里这个声闻是什么呀?这是从他在极乐世界证果,所断惑的水平来说的,他断了见惑思惑就是相当于声闻的水平,称之为声闻。 往生极乐都是发大乘心的,都是「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弥陀的愿海是一乘的愿海,那有什么二乘三乘啊?没有。这都是给予大白牛车,他这个愿海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具体大家的修持就是念六字洪名求生净土,于是乎使自己求生的信愿投入在弥陀一乘愿海的大愿之中,所以弥陀的大愿之海就成了自己的大愿之海了,所以这些功德就不可称说,那就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了。 刚才说了很多很多,这只是略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这个国家微妙安乐清净到了这个样子。 「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那么这一段话见于《魏译》,《魏译》本有这一段,这一段话的后头就是古译了,所以后头这段话也从来没有人写过注解,中国人日本人高丽人都没有谁作过注解。那么念公说他是第一个动笔的,这个也希望大家有人将来写得更好,能超过这个。这是念公的谦虚啦!说我们也是在做一次的检验,看看这里头还有什么可以能够更好的,更恰当的一些解释。那我们看注解: “「微妙、安乐、清净」者,《会疏》曰:「庄严超绝,故云微妙。无有苦恼,故云安乐。无漏相,实相相故,故云清净。」盖谓极乐一切事相,皆是无漏之妙相。又实相无相无不相,故所显一切皆实相。因极乐所现之相是无漏相,实相相,故云清净也。” 「微妙安乐清净」这句是《魏译》的,日本人作过注解。「庄严超绝」,它的庄严超乎一切。它绝妙,所以叫做「微妙」。 「无有苦恼」,他的国家没有苦恼,「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称为极乐。没有这些苦恼,所以叫做「安乐」。 而且这个国家是「无漏相」,也就是我们说的法性土。它不是有漏之相,不是像我们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有漏的,有漏就是生灭生灭的。极乐世界这个水鸟树林,虽然跟我们世界这里这个形相一样,但是它是无漏的功德所成的,是无漏所显出来的相。 那么下面就要注意了,注意什么呢?博士班的内容又来了,大家要细心的体会。 极乐世界的这些相是实相而现之相,实相是「无相无不相」;实相不是有相,不是无相;不是非有相,不是非无相;不是也有相,也无相;永离一切幻妄的相,可是体性不空,遍为诸法作相。那些水鸟树林等等事相都是依止这个「实相」而成的,具足过恒沙等等性德的妙用。 实相无相,但也没有不相,「无不相」就两个否定,负负就得正,是不是?负负得正。所以实相可以显一切相,实相所显之相所以也就清净了,因为实相清净,那所显的相肯定就是清净嘛,因此极乐世界是「微妙安乐清净」。好,我们再看注解: “末二句《净影疏》曰:「何不力励为善求生,名『力为善』。『念道之』者,自然往生,名念『自然』也。」又《会疏》曰:「『何不』二字,激劝之辞,即通二义。 善有二种:一、称名念佛,是名善本。二、广行诸善,回向得生。念通二种:念谓能念,道谓所念。道亦有二:一、弥陀本愿,是名他力大道。 不藉自力修善,一超直入,故名自然。二、三乘所证道,无为自然,性不造作,故亦名自然。虽互二义,正在初义。」《净影疏》以为善求生,释「力为善」。以自然往生,为「念自然」。其言简要。其意以行善功德回向净土,力求往生,名为「力为善」。此说甚好。 下云:自然往生,为「念道之自然」,则所言过简。《会疏》胜之。直指称名念佛,为善之根本,是乃正行也。「广行众善,回向得生」,亦是「为善」,是乃助行也。正助并举,主次分明,是《会疏》之长也。至于「道之自然」则《会疏》更胜。疏举二义:一、以他力直超为自然。二、以无为无作为自然。而以初义为主。此说极好。盖净宗之妙,正如《要解》所云:「从事持达理持。」但当老实念去,则「无为无作」等等,自然在其中矣。” 那么如此的安乐清净,经文说「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那么释迦牟尼佛,这个是对着当时在会的四众弟子说的话,说你们要「念道之自然」,「何不力为善」好好的为善,「念道之自然」。那么这个「力为善」,《净影疏》有解释说,就是用力去行善。念道之自然就是说你念佛自然就往生了,不用你自己费什么力量,是自然达到的,这叫「念自然」。所以《净影疏》的「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完全归到念佛法门来解释这两句。这个是中国人的解释,《净影疏》是中国人做的。 日本人的解释就广了一些,他把「念道之自然」的自然,说就是弥陀的本愿是他力,所谓他力法门他力大道靠他力,不是依靠自己力量在那边修持,是靠他力。所以到临终的时候佛来「慈悲加祐,令心不乱」。那还有的经说佛是以三昧力,使得这个临终的人也入三昧,因此自然而然发生正念,随佛往生。这是非常自然的,不是靠自己的造作,也不是自己力量所能达到的,这样叫做「自然」。这是《会疏》的解释。 再一个「自然」的解释他说,三乘法所证,三乘道的行人他们所修的道是什么呢?就是「无为」,无为而自然。你一有为,就不自然了。无为就自然而然的,不是由于造作而成的。像我们人也是一样,一个人也是如此,有的人他就是很天真,我们说很真纯很单纯,有的人就很多的造作。所以有时候是真是假,在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出来了。那个造作的人比那个率真的人,往往差得很多,那么没有眼睛的人就重视那个很造作的人,他表现得很有道德很有什么什么的,但是他是做出来的,那么我们通常说这叫「假道学」,那就是造作了。这里说的不是。所以三乘的法也是「无为自然」,没有造作,叫做「自然」。所以「自然」这当中就包括两个意思,可是《会疏》的意思重要的还是在这以前,说净土法门是他力是自然的。 所以从这两个说法来比较,《净影疏》是以「为善去求往生」,叫做「力为善」。自然得到往生,叫做「念自然」。这是《净影疏》的意思。 那么《会疏》的意思就是第一、「他力直超」,用他的力量直超,这个叫做「自然」。 二、也「无为」也「无作」,这个也叫「自然」。 另外一种自然「以初义」,以前头初初的那个「他力直超」,做为「自然」为主。 那么《会疏》这个说法很好,因为什么呢?因为跟净土宗的这个奥妙相同了,相吻合了。它这里头虽然是两种,也可以互相的含摄,因为在你这个念佛当中,我们不是说了暗合道妙吗?所以蕅益大师说,你持名是「从事持达理持」,你只要「事持」,就是老老实实的一句一句这么念,这是在事相上的持名,可是从事上持名,你可以自然而然,不知不觉而达到「理持」,「理持」就是实相念佛啦!到了「理持」,那就「无为」了,也就是「无作」了。所以第二种这种「自然」也可以包括在第一种里面。 那么这个就把这一段经文里头,过去所流通的《魏译》,那么这一段的解释我们就介绍了。这一段中国日本都有一些解释,都有一些注解,我们再继续看下来注解的内容: “以上二疏之说均专就《魏译》,(「念道之自然」以前之文句,独见《魏译》),但汉吴两译于此下更有大段经文,广述彼土菩萨功德与刹土之自然最胜。本经采入,会成此品。 于是本品经中于「念道之自然」下,八见「自然」二字,如「自然严整」、「自然无为」、「自然保守」、「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自然所牵随」。可证「自然」二字,实具要义。” 那么底下我们是用的古译,古译底下有一大段的句子都有「自然」,底下有八个地方都见到「自然」这两个字-「自然严整」、「自然无为」、「自然保守」、「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自然所牵随」。八处用了「自然」,所以从这个地方用了之后,下来这个八处都用「自然」。我们再看注解: “此「自然」二字,非外道所谓无因之自然。盖法尔如是,名为自然也。盖「自」者自性。「然」者,《首楞严经》中「清净本然」。 可见自然实含自性本然之义。自性之本然,即是真如、实相。如是「念道之自然」即持名念佛。亦即念实相。” 所以这里的这个「自然」,不是无因外道所主张的那个「自然」。有的说「自然外道」他们主张自然,所以我们不要因为这个字相同,就以为它真实的义理是相同的,这里面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自然」两个字有的时候就把凡是用「自然」这两个字的就回避了,因为外道用过,那我们这个就不能用了?不是这样的理解。 有的时候你也没有办法,像「无为」两个字这是我们道教用的,大家稍微看过一点道家的书就知道了,道家常常用「无为」。那我们经里头还是用「无为」啊,这个没有妨碍,但是我们的意思比它深多了。 那么注解说这个「自」者就是自性,「然」,《首楞严经》讲「清净本然」。 所以有人就问了这个问题说,你说「清净本然」,可是怎么忽然间又出现山河大地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很好的问题那你要能回答啊,可是念公接着就没有解释了,他也没有回答了,那师父也不敢自己来回答了,那么怎么办呢?大家自己去回答吧!自己去参吧! 所以「自然」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自性」的「自」和「清净本然」的「然」,自性清净本然就称为「自然」。自性的「本然」那就是真如实相,所以「念道之自然」那就是指的-持名念佛,也就是念实相。刚才不是解释了吗?念佛就得到往生,这是「念自然」嘛!所以持名念佛就是「力为善」,「念自然」,同时这里就是说的念实相了。 怎么持名就是念实相呢?这个就不可思议了!我们一般只知道持名就是念佛,开口念没什么了不起。那么念佛有四种-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跟实相念佛。怎么这里说你持名就是念实相呢?所以这个理解就很重要。我们来看注解,注解引了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来证明: “如《弥陀要解》曰:「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是故《会疏》以无为无作为道之自然。复以他力法门,一超直入为自然,并指为道中之正旨。 与《要解》之说,辞异而旨同。依信愿持名,他力大道,即得往生极乐。持名即是念实相。一超直入妙庄严路。如是之道,法尔自然。” 那为什么说你持名就是念实相?我们好好的来理解理解一下,那我们就用祖师的这个说法,蕅益大师的解释最好了!所以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可以做为我们学习净宗的一个纲,他里头说「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就是整个实相它的全体。「作依作正」,作依报作正报都是实相。所以要是倒过来说就是,依报也是实相,正报也是实相。「作法作报」,法就是法身,报就是报身,法身是实相,报身也是实相。「作自作他」他方的佛是实相,我这儿我自己也是实相,你们各位也是实相。「乃至能说所说」,能说的人,所说的经文。「能度所度」我们去买螃蟹放生,我是能度,螃蟹是所度。菩萨在度我们,菩萨是能度,我们是所度。「能信所信」,我们信极乐世界,我们是能信,极乐世界是我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这一切一切没有一样,不是实相这个正印所印出来的。实相就像一个图章,一印出来就是一切的印文。 以前师父在台湾读书的时候还用图章,到哪里去取钱,不是签名的,要靠图章。图章跟签名就不一样,一个是顿现,一个是渐渐有前后的。 蕅益大师说这一切都是实相的这个图章印出来的,「实相正印之所印」。所以这个就跟我们上次解说过的「一切皆成佛」呀!你看蕅益大师这个话跟我们净宗这「一切皆成佛」,还有《首楞严经》的「一切事究竟坚固」,这都是所谓在圆教当中登峰造极的东西啊!所以印光法师赞叹说释迦牟尼佛再来写《阿弥陀经》的注解也不会超过蕅益。念公说我因为印光法师这句话而佩服了印老,过去在三大德里头我总觉得印老就弱一点,但是印老能够看到这样,能敢讲这样的话。这个话是不大敢讲的,你没有金刚骨头,要用世俗的概念你就不敢这么说了。因此这个持名就是念实相。 「念道之自然」,刚才我们说这个「自」就是「自性」,「然」是「清净本然」。所以这个还是根据这个自然往下来讲的。下面下来有八个地方我们都会看到自然这两个字,这里先把这个自然说一说,顺带把前头注解的那个内容我们给它解释,给它补一补。那么底下我们就往下看了,下来就是到了经文了,好,我们看经文: 【出入供养,观经行道,喜乐久习。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意无懈时。外若迟缓,内独驶急。容容虚空,适得其中。】 我们继续看注解: “上文显极乐会众殊胜功德。「出入供养」,见汉吴两译,原文中尚有「俱相随飞行,翻辈出入,供养无极。」盖指极乐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等也。 其飞行十方;普兴供养,是修福也。「观经行道」,是修慧也。彼土圣众,于此福慧二种庄严,悉皆「喜乐」而愿「久习」。 下云「才猛」者,即《法藏因地品》中「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之义。才能勇猛者,因智慧故,故「才猛智慧」意即慧根猛利,才能超世也。” 我们先看一点注解的解释,「出入供养,观经行道,喜乐久习。」这底下就显这个极乐会众的殊胜功德。「出入供养」,上次不是说了极乐世界的人到各个世界去供养诸佛,他们不停的去供养,这个是修福;「观经行道」就是修慧,看经行道这是修慧。所以就是福慧两种庄严。所以就「喜乐」,就生欢喜,法喜法乐,愿意久久修习,没有懈倦,所以极乐世界没有退缘,一直都在增上,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的真正的原因。 「才猛智慧」这个「才猛」,就是我们这个经中称赞法藏比丘「高才勇哲,与世超异」,「高才勇哲」这不就是才猛有智慧吗?所以「才猛智慧」跟这两句经文是同样的意思的。 那么下来又是注解解释这个「心不中廻」,那我们这个「心不中廻」,这个经文的注解跟后面的解释,我们就留到明天下一堂课,我们再来继续一起的来学习。好,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出席,感谢大家的收看,阿弥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