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8/24 13:33:36瀏覽88|回應0|推薦2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03集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那麼在上一堂課,我們在菩薩修持第三十品的最後還有一點內容我們沒講完,我們今天把它講完之後,就直接到了第三十一品了。我們先看一段註解: “又望西《無量壽經鈔》曰:「疑網既斷,實理忽證。彼能證智,不由他生,必由心出。」蓋謂纖疑永斷,朗然大悟,頓證實理,得一乘道。能證此一乘道之智,必從自心出,決不從他處生也。《會疏》曰:「斷除疑網,則智慧自生。由心者,無師自然智,而不由他悟。」 蓋謂所生之智慧乃無師智與自然智。既是無師智,則不從人得。復是自然智,則不由他生。故云「慧由心出」與「不由他悟」也。” 日本的法師望西在《無量壽經鈔》,他說「疑網既斷,實理忽證」,這是忽然的,這個「忽」字用得很好,不由你思議,也不是由你安排的,它是忽然觸著碰著的。所以我們常常說,古人的東西一個字都不能夠輕易的放過,都是有它的深意的。 這裡說的是忽然就證了,就是師父常常用這樣的比喻就是「叮」,它就那麼「叮」一下,這就是合了我們這個法門,是屬於什麼呢?屬於頓法,沒有階梯,不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漸進,是忽然碰著觸著的。你能證的智慧不是從它生,所以說是「不由他悟」,他用這個話來解釋這個「不由他悟」更好了。不是從它生,不是靠外面的因緣,必定是從你自心生出來的,從你自心所流露出來的。所以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什麼是門呢?眼睛是門,耳朵是門,這都是門,從這些地方進來的。簡單說就是你看來的聽來的,從外邊來的,都不是你自家的珍寶,你自家的珍寶要從你自心出來。 可是昨天師父又說,要決定你的Input你的輸入,這不是從外面進來的嗎?這不是跟這裡的說法矛盾嗎?有衝突嗎?沒有衝突!師父說的這個Input,這個輸入是智慧的輸入,不是常識,不是世間的knowledge(知識)。所以就「纖疑永斷,朗然大悟」。「頓證實理,得一乘道」,得一乘道就是這樣得的,能證這一乘道的智慧必然是從自心出,絕不從他處生,所以不由他悟這是無師智自然智,是不從他得。繼續看最後一段註解: “上之三疏可以互參。綜之則為朗然大悟,證入實相。無師智、自然智等等妙智,炳然齊現。悟由自心,非從外得。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六祖慧能大師曰:「密在汝邊。」故知諸佛密藏,本來具足。悟則明現,不從他得,故云:「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總之就是至於朗然大悟,證入實相,無師智、自然智等等這些妙智,炳然齊現,在這個時候忽然就得了。像觀世音菩薩得兩種殊勝,那些殊勝都「炳然齊現」,悟是由於自心,而不是從外面得到的,這個大家必須要很清楚。 我們再重複一次,「從門入者,不是家珍」。所以六祖大師答覆人家的話就說:「密在汝邊」,「汝」就是你呀,你那邊,你要問我密,我告訴你,密在你那邊,這都是開示這個道理。所以諸佛密藏你本來具足了,悟了就明現,不從他得,故云「得一乘道,不由他悟」這個說的都是在座每一位每一位自心的朗現。 那麼這三品從第二十八品起,就是〈大士神光〉,然後〈願力宏深〉,跟這品菩薩修持第三十品,都是講的極樂世界菩薩的修持,菩薩的境界,而更深入的就是第三十品菩薩修持了。我們到這裡就講解完畢了,內容講的很深入,大家要慢慢的自己參自己體會。我們今天開始一起來學習第三十一品的內容: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今天這一品的內容非常突出也非常重要!所以往往就是這樣,這個法要是很殊勝,能夠遇到的人就不會很多,這往往就是如此。說到這裡,相信同修都會認同,今天全世界知道《大經解》的有幾個人?知道黃念祖老居士又有幾個人?現在多了你們幾個。而師父我一早就一個人孤軍作戰,在默默的介紹念公的淨土思想,跟轉述念公的開示內容。在馬來西亞知道的就兩位,另外一位在怡保的夏居士,也在講念公的白話解。一直到淨空老和尚宣講大經科註之後,就有一位法師見到師父就說,你現在可以大膽地講黃念祖的東西了。意思就是說以前不能大膽,要偷偷摸摸,因為老和尚開了頭了嘛!所以一直到今天,也是沒有幾個人聽過念公的。所以師父成立七寶就可以自己做主了,我一個人可以決定要以什麼樣的道風跟學風,要依什麼樣的傳承,所以才能夠堅持念公的傳承一直到今天。那麼現在看來也有了接棒的人了,這是很難得的,師父跟慈淨老師這麼多年的堅持努力,終於看到開花結果了。所以前面念公說這個法要是很殊勝,能夠遇到的人就不會很多,這就給大家證明了。 這一品是說的極樂世界的菩薩所作的功德是真實的功德。那個小品題就是嘛,小品題就是真實功德,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真實這兩個字,如果說到深意,真就是真如,實就是實相,說的是這個。大家別忘了,我們要圓修圓證,將來才能夠圓證圓滿菩提,圓證三不退,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圓人。不是那個圓圓胖胖的那種人,不是啊!我們先看一段註解: “本品續前,同明極樂菩薩自利利他之妙德,一、先以喻明,二、明真實功德,三、蒙佛讚歎。” 我們先來看看開頭的經文: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廣,喻若須彌。自身威光,超於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淨如水,洗諸塵垢。熾盛如火,燒煩惱薪。不著如風,無諸障礙。法音雷震,覺未覺故。雨甘露法,潤眾生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如淨蓮華,離染污故。如尼拘樹,覆蔭大故。如金剛杵,破邪執故。如鐵圍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 註解有一小段: “一、乃以諸喻,諭極樂菩薩二利之德行。 首以大海,喻菩薩智慧之宏深。「宏」即廣大。如《華嚴》云:「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繼以須彌,譬菩薩菩提之高妙。須彌山乃一世界之中心,譯為妙高山。《慧琳音義》曰:「唐云妙高山。四寶所成,故曰妙。出過眾山,曰高。或云妙光山,以四色寶,光明各異照世故。」又云安明山者,「明」具妙光義,復含清淨無垢義。安者,定也,不動也。故《宋譯》云:「堅固不動,如須彌山。」今以此為喻者,以須彌乃四寶所成,表菩薩之菩提,乃萬德之所莊嚴。山之妙高喻此菩提,更無有上。山之妙光喻其慧光,常照世間。山之安明,「安」顯妙定,如如不動。「明」喻潔淨,如寶無垢。「威光」者,威德之光。此光即智慧之光。《魏譯》作「慧光明淨,超逾日月」。《會疏》云:「超逾日月者,日月有虧盈,慧光不然。日月有出沒,慧光常明。日月不照心內,慧光能照。日月不周,慧光周遍故。」故云「自身威光,超於日月」。「雪山」,即大雪山。南瞻部洲,此山特高,冬夏積雪,故名雪山。雪山潔白,以喻戒德與定淨。憬興云:「定淨滿德,如雪山也。」又《會疏》曰:「以戒德喻雪山。戒德清淨,如大雪山。常潔白,能照眾生,令清涼故。」又《淨影疏》云:「雪山顯其定淨。諸德皆淨,名等一淨。」等者平等,一者一如,淨者本淨。其心本淨,故潔白如雪山;其心一如,故如雪山之不動;其心平等,故三無差別,一色純白。 「忍辱如地」是以大地喻平等忍辱。平等即離諸分別。《往生論註》釋心業無分別云:「如地負荷,無輕重之殊。」大地載物,重者輕者,同一負荷,無所揀擇,無有分別。以喻菩薩忍辱之德,遠離一切彼我、恩怨、違順之別。「清淨如水」,菩薩清淨,猶如淨水,能洗除種種塵勞垢染,故云「洗諸塵垢」。「熾盛如火,燒煩惱薪」。火喻智慧,薪表煩惱。菩薩智慧猛利,熾盛如火,斷除煩惱,如火燒薪。「不著如風」。風性流行,一切無住,亦無執著。以無著故,行諸世界,自在無礙,如風行空。 「法音雷震」。經云「佛語梵雷震」。雷音遠聞,震驚世間,以喻法音,能覺群迷。「覺未覺」者,使未覺之凡夫得以覺醒也。「雨甘露法」,此以甘露喻佛之教法。甘露使人起死回生,佛之教法,能令眾生,永斷生死,得大涅槃。故曰甘露法。「雨」者,如天降雨,普潤三根,故云「潤眾生」。《法華經》曰:「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穩眾生,故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又《佛地論》曰:「如來聖教,於諸外道,一切世間邪劣教中,最為真實。殊勝清淨,猶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上之經論顯「雨甘露法,潤眾生故」之意。「曠若虛空,大慈等故」,是以虛空,喻菩薩之平等大慈。如虛空之寬廣無際,故曰「曠」,以喻慈心廣大;虛空無著。如《魏譯》曰:「猶如虛空,於一切有,無有著故。」《行事鈔資持記》曰:「無所著者,離塵染故。」故以虛空之無著,表慈心之平等。 「如淨蓮華」。蓮華出污泥而不染,蓮生泥中,表不捨眾生。出水花開,以喻菩薩離垢清淨,故曰「離染污故」。「如尼拘樹」。尼拘乃梵語,是樹名,中國無此樹,譯作無節樹、縱廣樹。 《慧琳音義十五》曰:「此樹端直無節,圓滿可愛,去地三丈餘,方有枝葉,其子微細,如柳花子,唐國無此樹。」 又《罪福報應經》曰:「尼拘陁樹,高二十里,枝布分圓,覆六十里。其樹上子數萬斛。」 又《阿惟越致遮經》曰:「能蔭五百車。」故云「覆蔭大故」。此喻菩薩於諸眾生廣作庇蔭。 「如金剛杵」。金剛杵,梵語伐折羅,原為印度兵器,密宗用為法器,表堅利之智慧。 《大日經疏一》曰:「伐折羅是如來金剛智印。」 又云:「譬如帝釋手持金剛,破修羅軍,今此諸執金剛亦復如是。」 又《仁王經念誦儀軌上》曰:「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 又《諸部要目》曰:「不持金剛杵念誦,無由得成就。金剛杵者,菩提心義。能壞斷常二邊,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五智義,亦表十波羅蜜,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便證十地。」 故知金剛杵表金剛正智,能退魔軍,斷煩惱,得成就。是即經中「破邪執」之義。此以金剛杵喻諸菩薩金剛般若之妙智,能破除一切不正之情執。 「如鐵圍山」。一小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外有八山八海,其最外圍之山,名曰鐵圍山,又名金剛圍山。其鐵性堅固,故云金剛。金剛能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故以喻不壞德。 「眾魔外道」,皆不能壞。「眾魔」見第十一品「魔惱」註。「外道」者,於佛教之外立道者,行於至理之外者,皆名外道。 《資持記》云:「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 《天臺淨名疏》云:「法外妄解,斯稱外道。」 又《圓覺經集註》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 又《俱舍玄義》云:「學乖諦理,隨自妄情,不返內覺,稱為外道。」 又《大莊嚴法門經》曰:「文殊師利問金色女,誰是外道。女言:『於他邪說,隨順忍受,是名外道。』」 外道種類多少,諸經不一。《大日經》有卅種;《涅槃經》等有九十五種。《華嚴經》與《大智度論》則為九十六種,蓋因以大斥小,所謂九十六種者,其中一種乃聲聞道。《百論》云:「順聲聞道者,皆悉是邪。」聲聞雖屬如來正教,但是權法,故亦與餘九十五種外道並列,而稱九十六種。此以金剛山喻菩薩智慧堅固,一切魔外,不能動搖。” 那麼這個一上來這裡就說了很多的譬喻,說極樂大士的功德,他們的智慧深廣,就像大海一樣。他們的菩提,菩提就是覺悟,覺悟的高和廣大,就像須彌山,用大海用須彌等等做譬喻,來描述極樂世界這些大菩薩的功德莊嚴。那麼這個經跟註解裡頭講得很詳細,因此這些內容念公就沒有加以解釋了,而是從「其心正直,善巧決定」才開始講解,其實經文也不難懂,大家自己看一看就明白了。 【其心正直,善巧決定。論法無厭,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內外明潔。其所言說,令眾悅服。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癡闇。淳淨溫和,寂定明察。為大導師,調伏自他。引導群生,捨諸愛著。永離三垢,遊戲神通。】 註解有一小段: “二、上以喻明,此下正說彼土菩薩真實功德。上文顯菩薩自覺覺他,宏法利生之德。” 我們看這句經文「其心正直,善巧決定」,從這開始起到「遊戲神通」,這裡頭一大段是說明極樂世界菩薩的真實功德,因為這一品的名字叫〈真實功德〉嘛,前面講過了,都說的是這個真實功德。那麼從「其心正直」到「遊戲神通」,這段裡頭也是說明菩薩的自覺覺他,弘法利生的功德。好,我們看註解解釋這個「正直」: “「正直」者:正者不邪,直者不曲。《淨名經》曰:「直心是道場。」《往生論註》云:「正直曰方,依正直故,生憐愍一切眾生心。」又《法華經方便品》曰:「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所以我們確實要承認佛經語深,因為「正直」這兩個字普通一般的理解,也都說:這個人他很正直,這是片面的解釋,沒有深入到義理,只是理解極樂世界的人很正直,那是當然的,那麼這樣就算是明白正直是什麼意思了,這往往就把很深的法,當作很淺的內容來體會了,這個體會得就有點辜負經文了。 所以我們學習《大經解》就是能夠讓我們對經文理解得深入理解得深廣,這是最大的利益。我們慢慢的來看念公的解釋,將這個「正直」聯繫得很廣泛。正就是不邪,直就是不曲,這是這兩個字的含義,那麼這兩個字連在一起,「正直」可以舉《法華經》裡頭的話做為example例子,「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這是說佛菩薩在一切諸菩薩裡頭,他就用正直這個態度捨掉了,不用以前那些方便的辦法,那些方便之道都捨除了,而採用正直之說,正直之說是說的什麼呢?那就是「但說無上道」,但說就是只說,只就是只有,唯一,唯獨,「但」這個字就是這個意思。就像我們常常聽到的「唯說彌陀本願海」,跟這裡的「唯獨」說如來的無上道,是同一個「唯」,當時世尊說了《華嚴經》之後,大家都聽不懂,那佛就準備要入涅槃了,梵天知道了就勸請釋迦牟尼佛留下來說這個權法,所以就開始說「小乘」說「方等」,等等的法,這些好多都是權說,權巧方便之說。到了最後就捨掉這些方便而「正直」了,就說無上道了,所以正直的含義我們要知道是很深的。好,再看註解: “又《法華文句》釋曰:「五乘是曲而非直,通(教)別(教)偏傍而非正。今皆捨彼偏曲,但說正直一道也。」按五乘之分有多種,至於《文句》所指之五乘,為人、天、聲聞、緣覺及菩薩乘。通教別教是偏,人天等五乘為曲。故正直之一道,唯是圓教之一乘。故「其心正直」者表菩薩之心,遠離偏曲之教,唯是一乘圓法,方廣平正,其疾如風之大白牛車也。” 《法華文句》是一部註解,解釋《法華經》的,它就把經上的這幾句經文給解釋了。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要看一點好的註解。但是這個話還要這麼說,看不好的註解不如還只看經文了,如果有好的註解,那確實是有莫大的幫助,所以就是這樣,因為它可以把經文真正的含義給顯明出來,經是定,藏是體,這些註解屬於論藏,它是慧藏屬於慧,要用慧來顯明這個體。不然凡夫的心很難如實的去體悟,如實的去領會。這個解釋就是說五乘法都是曲,你要說直是什麼呢?直就是不曲,不邪叫正,就是這兩個解釋,什麼叫做不曲什麼叫做不邪呢?以前的話也對,這個不曲不邪的解釋到我們這裡就深入了,他說五乘之法都是彎曲的,都是一種方便的權宜的,不是直。 五乘法有好多種說法,在《文句》中的解釋它就說是人乘天乘,有把這兩個合在一起,這兩個大意是差不多,但是這個分類不同的書不同的註解往往有不同,人是一乘,天是一乘,聲聞是一乘,緣覺是一乘,菩薩是一乘,所以稱為五乘。 我們常常說三乘法,因為我們在中國的這個教裡頭不大談人天之乘,人天兩乘的這些法在我們中國,從古到今說得很詳細也很深入了。你看那個孔子之道是人乘到天乘,老子之道是天乘兼人乘,這兩方面把人天兩乘的法都說得很夠了,所以就沒有再要藉助印度那邊的,所以我們在翻譯經典這一方面的介紹就比較少一點,只說三乘,實際是五乘。 講五乘之法這是曲,這是佛委曲的說,佛很委曲是為了遷就大家的水平,所以說法人常常很委曲,不能暢所欲談,意思就是要照顧聽眾的這個水平,而這個水平又很不齊,你看看我們七寶來現場的這個水平,在聽的水平就很不齊,所以師父很費心思,偶爾要說淺的,不能講得太深,偏偏念公的開示都是很深的,所以就有一句話說什麼呢?老僧若一向以本分接人,堂前草深一丈,我老僧如果一向就是拿本份話來接待一切來的人的話,那我堂前的草要長一丈深了,意思就是誰也不想來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就是往返於善知識之門,你只聽了很多法,但是你們沒有聽到他心裡面的話,有的時候是沒有辦法,為什麼這樣子呢?前面不是說了嗎?他要是說了他本份的話,大家就不來了,是不是?要不然一大半都睡著了,反正師父說來這裡睡覺也有功德。所以這個曲也是不得已,也代表就是不可少的。 但是一直這麼曲,那有什麼意思?所以到了《法華》就捨了方便,說正直之法了。之前講過了,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五千弟子一直追隨佛多少年,到這個時候還是不能聽,要退席呀!所以有些法不是人人都能夠接受的,所以師父很讚歎你們,你們很勇敢也很大膽,還敢接受這樣的圓教的大法。 所以五乘之法都是佛委曲之說,是曲說,是一種方便說,不是直說,不是佛的直說,佛的本心所要說的話不是這些。 「今皆捨彼偏曲」,把這些偏的不圓的,那些彎曲的不正的都捨掉了。 「但說正直一道」,但說正直的法,正直一道是什麼呢?就是《法華經》所說的一乘法了。所以《法華經》火宅的譬喻,就是權法的譬喻,《法華》就是開權顯實了。 「其心正直」就是說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是離開了偏曲的這種教導,心中所思惟的,自己所受用的,都是一乘圓教的方法。 像我們七寶同修跟隨依止的傳承,我們專修專學習這部《大經解》就是純一乘的圓教,跟《法華經》世尊說的沒有兩樣。所以我們已經是走在這個正確的道路上,大家還覺得沒有什麼,也還不是這樣,你不相信你到外面去走一趟,比較比較你就知道了,《法華》這個法就是大白牛車。「方廣平正,其疾如風」,很快,像風一樣那麼快。這就是說的頓法,所以一乘法就是殊勝,這就說明彼土的菩薩他們的心,都是契於《法華經》最後圓教所說的大白牛車之法,一乘教。我們再看註解解釋「善巧」: “「善巧」者,《佛地論》曰:「稱順機宜,故名善巧。」又《文句》曰:「顯善權曲巧,明觀行精微。」 上句明覺他,善能觀機逗教,行權方便。下句明自覺,於觀行善入精微。如是自覺乃能方便覺他,隨機應緣,故曰「善巧」。 又《華嚴經》明十種善巧智:(一)了達佛法甚深善巧智。(二)出生廣大佛法善巧智。(三)宣說種種佛法善巧智。(四)證入平等佛法善巧智。(五)明了差別佛法善巧智。(六)悟解無差別佛法善巧智。(七)深入莊嚴佛法善巧智。(八)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九)無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十)知無邊佛法無差別善巧智。 故知十種善巧智,皆源於深入精微,徹盡心源,從根本智而差別智,故能了達出生、宣說、證入等等諸善巧智也。” 我們來解釋這句「善巧決定」,那就引了《佛地論》說:「稱順機宜,故名善巧」,他所說的順乎這個機,我們說「說法要契機」,機就是根機,聽法的人的根機很重要。還有一個就是時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時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法運,所以有的時候某一宗大盛,又有的時候別的來代替。這有它的時機,還有眾生的根機,所以你這個要很相稱相順,與這個機宜就是恰當適當,跟這一切是適當的,同時和聽的人的這個根器也是適當的,跟這個時代也是適當的,跟這個法運是合宜的,這個叫作稱順機宜。所以說叫「善巧」,你這個很善很巧又不笨拙,不是在那邊蠻幹。 現在有些人學佛就是蠻幹,看來好像很精進,事實上是好勝心在作祟,愛表現,要突出自己,他自己都沒有發現,傳法也是一樣,我們俗話說,不能夠硬硬來的,所以要「善巧」。那你就蠻說蠻幹疲勞轟炸,聽得他很厭惡很反感,結果他還要罵你幾句,不在你前面罵,也在你後面罵,所以以後看到你遠遠來,就好像見到鬼一樣,就跑掉就溜了,你是逼著他譭謗佛法,你還說我有弘法的功德,那不行啊!那不是啊!那是你錯了!你這是做了反面的功夫了。所以要「善巧」。 《文句》中又說「顯善權曲巧」,要顯出「善於行權行方便」,然後說「明觀行精微」,表明了觀行的精跟微,微就是微細。所以上一句「顯善權曲巧」這個是覺他,我能夠善於行權,善於方便,善於對於他現在適合於聽某一種的法而來對他說,應該用哪一種譬喻來指點他,這就是利他方面所須要的,要觀這個機,所謂是觀機逗教,這個逗教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說,你引發他的善根,引發他的疑問,所以禪宗常常有一些很怪的問題。那麼底下再來一句就開悟了,這個就是把他的根本疑情給逗出來,這個叫作逗教。現在這樣說法的人就是太少太少了,師父不是啊,師父是轉述。「行權方便」,所以上一句是利他。下一句是「明觀行精微」,觀行就善入精微,這個是自覺。因為只有自覺才能夠覺他,這一點大家必須要知道,這個道理我們也重複了很多遍。 那麼當時就在那個時候念公說,最近我這裡來的客人很多,幾乎是每個禮拜都有這麼一批兩批的跑來,有的人也是很好心,他們來了,有從臺灣來的,有從美國來的,他們在中國各地都參訪都看了,之後他們就提出了一個問題說,發現中國很多和尚很可憐,不知道怎麼來想法子,怎麼樣來幫助他們,也確實現在是這種情況。那麼念公說這個話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所以才須要辦佛學院嘛!所以國際友人一方面,就是見面一談就發現這個問題,人家很著急呀!他的意思就是說,是不是弄一點錢過來,或者是弄一些經書來還是什麼什麼的。念公當時就回答說,最好的辦法是你們每個人好好的自覺,你不自覺,你不能覺他。就是你問話的人要好好去修持,好好去自覺。這個話也很難懂,他在美國自覺跟我們中國的和尚有什麼關係啊?沒有關係嘛!告訴大家就有關係,為什麼呢?地球就是一個,小得很,實際就是這麼個問題,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是要這麼樣的來自覺,要善入精微,你才能夠方便的去利他,才能夠隨機應緣,才能夠善巧啊! 下來舉例子好懂,就好像什麼叫覺悟?就是你睡著了在作夢,我們現在都在夢中啊,然後你覺醒了,你看英文也有這句話,awaken覺醒就是醒過來wake up,覺就是覺醒,你醒了之後就如夢幻泡影,夢中這一切就是「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一覺剛才那一些金銀財寶也沒有了,剛才那個讓你害怕的老虎,正咬著你的老虎也沒有了,他覺了就全都沒有了嘛!所以你要想看見大家可憐,就像前面說的那些人他也在作夢,都在做害怕的夢,很可憐,你要把他叫醒,可是這個叫醒的人自己還正在作夢,他能叫醒別人嗎?他自己還在那邊睡大覺。所以你必須自己是醒了,你才能夠叫醒你旁邊的人,這個道理是非常清楚。這個比喻師父記得很深刻,因為太妙了!直接說就是你還在睡覺,你怎麼叫醒旁邊的人?大家都在一起睡覺,所以有很多人自己還在糊塗,就想唉呀!我要怎麼說法來度眾生,怎麼樣怎麼樣想了很多,實際上是瞎忙,你自己還不明白,怎麼能夠使別人明白?自己沒有覺悟怎麼能夠使別人覺悟呢? 所以是為了覺他,先要自覺。單純只是為了自覺,那就是阿羅漢,焦芽敗種。但是你真要行菩薩道,你要自覺啊!這個自覺是為利他而自覺的,這個就很殊勝了。你看《無量壽經》也有這一句說:「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正覺就是自覺,所以這個很重要。「善巧」這個註解引了《華嚴經》的十種,這裡我們就不列舉了,大家看註解就明白了。我們繼續再看下來的註解,是來解釋這句: “「決定」,事之定而無移改者也。又《勝鬘寶窟》曰:「決定謂信也。」故善巧者隨機應緣也。決定者真實不變也。「善巧決定」者,隨緣善巧,悉皆真實也。” 他這裡解釋什麼叫決定,說事之固定而不會再改變了,這個叫作決定。決定是什麼意思呢?決定就指的是真實不變。所以在善巧之中就是隨緣隨機決定,這就是隨緣中有不變,不變才能隨緣,隨緣不變啊!善巧而是決定,是真實不變,也就是我隨緣,而我所施的善巧也都是真實的,這個認知很重要。不然隨緣就變隨便了,就是應酬應酬。這裡說的這個善巧它說的還是真實法,所以世尊說了三乘的法,十方佛還是讚歎,都還是真實的法。 但是世尊自己說這個是權說,說阿羅漢是化城,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要能夠圓融,也就是說《法華經》說了這個火宅喻,說了有三種車,小孩子出來就得救了,這個得救是真實的,雖然出來之後車沒有給他們,但是給他們更好的車,給他們大白牛車,這就是決定的,就是真實之利,他這種真實之本際,真實的智慧,所演出的這一些權說,也同樣的是給予眾生真實之利,所以是善巧決定。同時這裡頭還有隨緣而不變,不變可以隨緣,有這兩方面的意思。好,我們繼續看下來的經文: 【論法無厭,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內外明潔。其所言說,令眾悅服。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癡闇。淳淨溫和,寂定明察。】 接著看註解: “「論法無厭,求法不倦」者,上句覺他,下句自覺。《淨影疏》曰:「專樂求法,心無厭足,自利方便。」 「常欲廣說,志無疲等,正明利他。」又《會疏》曰:「菩薩求法為利他故,所得法必為他說。為一切眾生,經無量劫而無疲倦。」” 「論法無厭,求法不倦」,所以現在有一些人就說,我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什麼都不管了。從前有一個人就是這麼對念公說的,念公就說這個很好啊!他這樣能不能成功呢?是能成功的。後來念公才知道那個問話的這個人,他說什麼都不管,他就是在佛法上他不管了,就念佛不參雜其它的了。但是世間的事情他樣樣都管,他沒有一樣不管的,哦那就不行了。佛法上你不管了,我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世間的事情,功名富貴什麼什麼的都要管,鄰居稍微有一點什麼地方擺得不合適,就和鄰居吵架。念公說居士林有一個很有修行的老人,他就是為了這個就氣死了,就是我們說的就KO了,這個KO是師父自己加的,念公不會講KO的。你這個什麼都不管,你就要全都不管,你一念單提,這個才有希望。所以念公說現在再有人這麼問我,我就要給他做解釋了,不能像從前那樣就給他肯定了,那得包括一切都不管才行才有希望啊!說這個話就是勸老菩薩,家裡的孩子孫子有什麼動靜,你當透明的當看不到,不能去管啦!就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要這裡阿彌陀佛,嘴巴阿彌陀佛,眼睛還左看右看,哎呀!真是阿彌陀佛!這樣子就不行了,不只不行,還很危險,為什麼說危險呢?你臨命終的時候,你躺在那邊,大家跟你一起念佛,你也念佛,你還眼睛這樣子左看右看,有什麼動靜,那你就往生不了,你整個人就跳起來了。 所以這裡說的這些菩薩是「論法無厭」,這是覺。跟大家討論他沒有厭倦的時候,不會說是唉呀!我膩了,我要休息了,我不願意跟你說了,我「顯」了(沒勁兒了),這個「顯」又是我們的土話。所以孔子也是誨人不倦,教導別人沒有厭倦的時候,都是為了利他。「求法不倦」就是要去求法,所以就是這一句,論法無厭是顯利他,心無厭足是自利,都是說的自覺和覺他兩者都要並重。好,繼續看註解: “「戒若琉璃」,戒者戒律,為戒定慧三無漏學之首。奉持戒律,明淨清潔,以自莊嚴,持戒淨潔,譬如琉璃。 《梵網經》曰:「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故曰「戒若琉璃」。「內外明潔」。內者指心意,意業清淨,起心動念,悉離垢染。外者威儀具足,德形於外,內外悉潔,故其言說令眾心悅誠服,故曰「其所言說,令眾悅服」。” 「戒若琉璃」這是譬喻。戒定慧是三無漏學,所以要「奉持戒律,明淨清潔,以自莊嚴」,這個持戒跟琉璃一樣的那麼的乾淨,「內外明潔」是說持戒很乾淨,像琉璃一樣,一點髒都沒有,內和外都是明潔,內指著心內,外指著威儀表現於外的,所謂「表裡一如」,由於這樣他說的話大家就心悅誠服了,「其所言說,令眾悅服」,大家聽了很高興很佩服,那麼就「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我們看註解這句的解釋: “「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會疏》曰:「法音高響,猶如鼓聲。威德摧邪,猶如勝幢。慧日照迷,猶如杲日。」 疏意為:「法鼓」喻菩薩法音,醒眾遠聞。「法幢」喻菩薩威德,摧破邪惡。如嘉祥師曰:「建幢是戰勝之相,譬說法降魔得勝也。」” 《會疏》就解釋「法音高響,猶如鼓聲」,說話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震動大家,就像鼓的聲音。「威德摧邪,猶如勝幢」,他的威德在那邊使得邪外自然心服了,猶如得勝所建立的幢,法幢都是用來譬喻的,因為建立一個幢是印度當時打勝仗的時候他的一種表現。所以法幢是在法上取得勝利的時候的一種形式。所以這個威德能夠摧服邪外,像這個得勝之幢。下來繼續看註解: “「慧日」喻菩薩智慧,照破癡闇,以醒群迷。又《淨影疏》以聞思修三慧明此三喻。疏曰:「言擊法鼓,喻聞慧法。鼓聲遠被,名擊法鼓。建法幢者,喻思慧法,立義稱建,義出名幢。(指建立法義,彰顯於眾,為「建法幢」。)言曜慧日,除癡闇者,說修慧法,開眾生也。」「癡闇」即無明之闇惑。《華嚴經二》曰:「如來智慧無邊際,一切世間莫能測,永滅眾生癡闇心。」是即慧日「破癡闇」之義。” 這個慧日是形容,智慧的光明像太陽一樣,照破一切迷惑,這個就是這三句話「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這些菩薩都是如此。曜慧日就是菩薩的智慧,照破眾生的黑暗,使得群迷能夠覺醒,這個「曜慧日」就能「破癡闇」,癡闇指的是什麼呢?就是指的無明。《華嚴經》說「如來智慧無邊際」,如來的智慧沒有邊。「一切世間莫能測」,一切世間都不能去測,測就是測度。「永滅眾生癡闇心」,佛的智慧永遠來消滅眾生的愚癡和闇,闇就是無明,消滅眾生愚癡和闇的這樣的心,所以佛的智慧一切世間莫能測,無明眾生的這種癡闇那是極其嚴重的,就是今天我們來說,我們也都十分的不容易,你看人身難得,我們都已經得到了,這就不說了。還有佛法難聞佛法難信,這個難信大家起碼是聞了也信了,這都是甚為稀有。這個也不能是歸功於自己說,我有這個根器,這都還是如來的智慧之功,因為如來的智慧之功,所以佛的言教,這些文字般若使我們今天能夠聽到,我們還能夠破自己的癡闇,所以要感佛恩啊!這些地方要分清楚。「淳淨溫和,寂定明察」,我們看看註解的解釋: “「淳淨溫和」。「淳」者,純也,好也。「淨」者,清潔也。「淳淨」指內心之清湛離垢。「溫」者,良也,善也,和也。「和」者,平和。「溫和」指儀態之溫良和美。” 這個淳是純潔,淨是清潔很乾淨,「淳淨」這兩個字合起來是指內心的清湛離塵,像水這麼樣的湛清,一點髒東西都沒有,這是淳淨的含義。 溫者是溫良,所以我們讚歎孔子就說夫子是「溫良恭儉讓」。「溫和」這個儒家也有很好的解釋,你看這個《禮記.中庸》就有了,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凡是一些事情能夠發動出來之後,自然中於節度這叫做和。所以「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你看我們中國「和」這個字道理很深哪!這是老祖宗的智慧。這個致中和的這個「和」字,「中和」兩個字就是你能夠致力於此,我們達到這個的時候,天地就是以這個而定位,萬物就以此而生育。所以這個裡頭「淳淨溫和」指著表於外的儀表這是溫和。剛才要照念公那個解釋,也可以解釋為內心的。總之內外都是清湛,都是自然中節,自然合乎戒律,合乎法度。「寂定明察」這四個字我們看看註解的解釋: “「寂定明察」。「寂定」者,實際之理體。「明察」者,智慧之照用。《宗鏡錄》曰:「以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 寂定如鏡之體。明察如鏡之用。了了分明,秋毫不爽,故曰明察。「寂定明察」者,寂而常照也。” 「寂定明察」,這些話都是有很深很深的含義的。「寂定」的「寂」這個字,就是常寂光的「寂」,寂滅為樂。定是戒定慧的定。所謂入大寂定,大寂定就是指的入大涅槃了。這個是實際的理體,理的本體,所以寂定兩個字代表的是本體,明察就是智慧的照用,所以是「照見五蘊皆空」,看到這一切都是空啊!那麼《宗鏡錄》就是這樣的一個宗旨,說「以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那就是明察,秋毫不爽。所以「寂定」就像鏡的體,「明察」就像鏡的用,所以「寂定明察」就是如此,照見一切了了分明,秋毫不爽,一點差錯都沒有,這叫作明察。所以「寂定明察」把它擺在一起,寂定而明察,明察就是寂而常照,在寂裡面還能夠照,那就不是一般的定了。一般是你一寂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這種定就不是這種大乘定的境界。我們繼續看接著下來的經文: 【為大導師,調伏自他。引導群生,捨諸愛著。永離三垢,遊戲神通。】 我們繼續看註解: “「為大導師」,《淨影疏》曰:「以慧開人,名為導師。」《會疏》曰:「為失道者,示其正路,故曰導師。」能如普賢大士,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以最極圓頓之法,普利九界眾生,故曰大導師。” 我們來看什麼樣的情形才叫做大導師,先說這些大士肯定就是大導師了。什麼叫導師?《淨影疏》就說了:「以慧開人,名為導師」,你拿智慧能使人開解開悟來開導人,這個叫做導師。那麼《會疏》說:「為失道者,示其正路,故曰導師」,迷了路的人你能夠給他指出正路,這個是導師。所以這個就很具體了。不是說在課堂上我在這裡講講,這個就算是導師,這個不行。你真要給那個迷了路的人指出正路,那才是導師,能讓他從六道回頭,要起這個作用才是導師啊!你只能夠講幾句經文,那不是導師,那只是教員而已,或者說好聽點就是講師,再說得不好聽就叫好為人師。 所以什麼叫大導師呢?怎麼樣才叫大導師呢?極樂世界的這些大士就是大導師,他們就都是像普賢菩薩,所以都是德遵普賢,在我們這個第二品來的這些一切的大菩薩都同遵普賢大士之德,就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以這種最極圓頓的法來普利九界,六道是六界,加上聲聞緣覺菩薩一共是九界,能普利九界的一切眾生所以稱為大導師,在菩薩當中也是導師,所以就可以稱為大導師了。那這麼說就很清楚了。不是你能夠說法才叫做大導師,你說的天花亂墜,聽的人還是繼續六道輪迴不能解脫。唯有說彌陀的本願海,那就是普賢菩薩的導歸極樂,這才是大導師,所以為什麼淨土宗的祖師可以稱為大師就是這個原因,而這些極樂大士他為什麼能稱為大導師?因為他能「寂定明察」,寂而常照,有體有用。我們再看註解: “「調伏自他」者,「調」者,調和、調理、調順,調其心也。「伏」者,降伏、制伏,降伏其非心也。 《金剛經》曰:「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所問者正是調伏之意。若引申其義,則開顯本心,是「調」字義。降伏非心,是「伏」字義。 為大導師者,必於自心他心悉能調伏。自身入道,亦普令眾生入道;自心大覺,亦廣令眾生入於覺道也。故下續云「引導群生,捨諸愛著」。” 那麼做為大導師應該怎麼樣呢?就是自也調伏他也調伏,註解解釋調者是調和調順,是調其心,不是調這個身,大家要搞清楚。心調好了,這個身自然就好了。所以我們調是要心調,伏者就是降伏制伏,降伏什麼呢?降伏非心。《金剛經》就問了「當云何住」,我們的真心應當云何住啊?云何降伏其心哪?所問的就是調伏這兩個字的意思,所以怎麼開顯本心是調這個字的含義。心調得怎麼樣,本心就能夠開顯了。要降伏非心,那云何降伏呢?這降伏就是降伏非心是降伏的意思。所以調伏這兩個字的含義,「調」這個字就是開顯本心,「伏」這個字就是降伏非心,非心我們簡單說就是妄心。既然是大導師,必然能夠對於自心他心都能夠調伏,俱能調伏,所以這個境界就很深了。 那我們就很慚愧,我們對於自心還不能調伏,煩惱來了,還要動,還不能降伏,自己還不能調伏,更談不上調伏他人的心了。所以要度眾生常常被眾生度去了。而這些大導師對於自心他心,他人的本心能使它明顯,這就是開顯,他人的非心能使它降伏,所以是大導師。所以就是自身入道也普令眾生入道,自心大覺也普令眾生都大覺,這就是「調伏自他」。我們繼續看註解: “「著」者,執著、染著。「愛」者,貪愛、喜愛、恩愛。古云「愛不重不墮娑婆」。眾生染執難捨,菩薩妙德能令永離,故云「永離三垢」(「三垢」者貪瞋癡也)。 復令眾生遊戲於神通之中,「遊」者如水之流行,「戲」者安逸閑在也。蓋表任運於神通之中,自在無礙。故曰「遊戲神通」。” 「調伏自他」首先是什麼呢?就是引導一切有情一切眾生,你先要捨這些執著,所以世尊在悟道的時候說眾生都是有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我們首先要斷愛,斷了愛還要斷執著,古云說「愛不重不墮娑婆」,既然墮到娑婆這個愛染,在這個心中就很深哪!再有就是執著,這個人我執,法我執。所以就是要引導羣生為大導師調伏自他,那怎麼調伏他呢?要引導這一切羣生捨離一切愛,一切執著,「永離三垢」,永遠離開三垢就是貪瞋癡,那思惑就沒有了。而且讓眾生遊戲於神通之中,就自在無礙了。那麼這一段就是這一些大士自覺覺他的功德。下來一段註解再總結一下,我們來看看註解: “上文大意為:菩薩一心正直,安住一乘法中。復具善巧方便,精勤求法,廣為人說,悉無厭倦。菩薩戒德清淨,故所言說,能令聞者,心悅信伏。於是則大鳴法鼓,高建法幢,大放慧光,廣宏妙法,破除眾生無明癡暗。菩薩內心純淨,儀態溫和,得乎中而形於外,表裏一如也。 菩薩「寂定明察」,定慧均等,寂照同時也。故於眾生,為大導師,自覺覺他。普令眾生悉皆除惡生善,順於佛法,降伏非心,捨諸愛著,永斷三毒;開顯本性,安住神通,自在無礙。” 這就是把上一段的經文內容給解釋了,我們引了註解很多內容,來解釋前面一段的經文,那麼下來我們看接下來的經文,我們看經文: 【因緣願力,出生善根。摧伏一切魔軍,尊重奉事諸佛。為世明燈,最勝福田,殊勝吉祥,堪受供養。赫奕歡喜,雄猛無畏。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莊嚴,無與等者。】 “上段更廣明菩薩真實功德。” 我們繼續看註解: “「因緣」《魏譯》作「因力,緣力」。《淨影疏》曰:「因力緣力,為第一門。起修所依。過去所修一切善行,能生今善,名為因力。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名為緣力。」望西云:「宿世善根謂之因力。親近知識謂之緣力。因緣和合能起行故。」上兩說相同。但《會疏》稍異於是。疏曰:「因力者,菩提心正是佛道本因。能貫十方三世,令眾魔大慴怖故。緣力者,廣求知識,大聚諸善。此緣有轉凡入聖大威力故。」 兩說文異而實無違。淨影以過去之善為今之因,《會疏》則以今之菩提心為成佛之因。實則若無過去多生善行,則不能發起今日之菩提心。若不發菩提心,則無成佛之因,故兩說可互補。此兩說中,《會疏》於本經較親。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乃本經之宗也。「願力」者,淨影云:「起行之願,名為願力。」 望西云:「求菩提心,謂之願力。」又《會疏》曰:「願力者,四弘誓願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故。」綜上三說,以四弘誓願莊嚴國土,成就眾生,志求本有之菩提心;並隨願起行,是名願力。有願而無行,是名虛願,則無力矣。如是因緣和合,復具願力,則自然「出生善根」。” 那麼下來這段是「因緣願力,出生善根」,因緣有兩個解釋,一個解釋是《淨影疏》裡頭說的,過去所修的一切善行能夠讓我們又生出今生的善來,這就是因。因為你過去種了很多的善根,有這個加持力,今生又生出善來了,這就是所謂的因緣的因字的這個力量,我今生又去親近善知識,又去聽法,佛法就是要聽人家說,聽善知識說,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解」,沒有人給你說,沒有過來人給你說,雖然你有智慧,你也不能理解。他要有這個因緣,你本來過去修了善,今引出新生的善,而又從善知識聽聞正法,又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過去的善是因,現在聽法是緣,有因有緣,這就是因緣願力,那就出生善根了,那麼這樣就很好嘛!這是一個解釋,這是中國註解的解釋。 日本《會疏》它的解釋就不一樣了,他說菩提心是因力,因為菩提心正是佛道本因,你不發菩提心,怎麼能夠成佛呢?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發什麼心,就得什麼果,因為菩提心是本因,這個讓十方三世能夠貫通,也讓一切魔怖畏。所以不管你修哪一個宗都可以,菩提心是不可以少的,以這個為因。那以什麼為緣呢?就是這一句了「廣求知識,大聚諸善」,所以這裡補充一句還要行善,就是這個緣有轉凡入聖的大威力,這是《會疏》的解釋。 這兩種解釋,一個是以前生的善根為因,一個是以今生發菩提心為因,這兩說可以互相的補足,你過去生中種了很多善根,所以你今生才能夠發菩提心,你今生能發菩提心,就是過去你有善根,所以這兩個雖然是說法不同,這個沒有矛盾。 願力就是起行之願,名為願力。你這個發了很多願,我們誰都發了很多願,你在這個願力之後你並沒有跟上,沒有跟著有action沒有行動,那這就是空願,不是空能,是空願。 所以我的師兄弟裡面,我就發現沒有一個叫空願的,可能師父覺得這個不好,這個會給人家說你那個願全部都是空願,因為你的法名叫空願。我這空能好,當初那個時候剃度師就問,給你選幾個法名看你要哪個,空能好不好?那時候有點緊張,一點概念都沒有,就收了,就說好好好。到今天就是空能,現在才發現到這個法名好,很有意思。 所以你要檢查你的願是空願是狂願,還是真實的願,就看你這個發願之後是不是有行動,有follow up能夠起行,起行之後還要堅持啊是不是?不是半途而廢,看你起行之後能不能堅持貫徹,這就有了願力了,有了力量了。 所以《會疏》就說願力是什麼呢?像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等等這四句話,他就能夠清淨佛國土,能夠成就眾生,這就是願力,你真的去「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種種的你都做到了,那不就是清淨佛國土了嗎?就能成就眾生了,因為有願而沒有行,就叫做虛願,沒有力量。那麼現在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因緣願力,又有因緣又有願力,這樣的話就自然會生出新的善根,所以就是這句了「因緣願力,出生善根」,這一句話我們不但是瞭解極樂大士是如此,我們每一個人自己也應該走這個道路。這個就是師父常常告訴大家的,各位聽經要把自己擺進去,這樣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那我們肯定我們有因力,我們不是過去生的修持怎麼可能聞到這個無上法呢?這個是無上法啊!不只是《大經解》,《無量壽經》也是無上法,這不是一般的佛法。所以不管是四眾弟子,能深入到圓頓法門,這個因力緣力都還是具足的,在座各位都是具足了。願力要出生善根,要走這個因緣和願力,你本來的善根已經有一些現在再增長,又再生出新的善根,這樣不斷的增進,一直到朗然大覺大悟,所以就是「因緣願力,出生善根」,這句的解釋就是這樣子。 因此我們就要廣求善知識,所以我們看古德「趙州八十猶行腳」,趙州十八歲就解決問題了,可是到八十歲他還在登山涉水,參訪尋求善知識,在深山老林裡頭找那個沒有人知,沒人曉得的大德,去請問一句半句,都八十了,還在尋求善知識,還在請教啊!所以我們也應當如此,應當把這個願叫它起行有行動,那麼就可以出生新的善根。 這個善根註解還有一些解釋,那麼今天因為我們時間也差不多了,這裡有一個段落,就把這個註解的解釋,我們把它留到下一堂課,我們再來繼續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好不好?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感謝大家的出席,感謝大家的觀賞,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