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8/05 21:31:40瀏覽100|回應0|推薦4 | |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102集 我们现在还在菩萨修持第三十品,上一堂课我们解释到了这句经文: 【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 我们简单的说了极乐世界菩萨的智慧辩才,祂们懂得契理契机的演说正法,度诸有情,使到闻法的人能得到法益。就是因为契合真理,所以说的法都是正法,正法就是真正的道法。这些菩萨的德行就是我们学佛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接着下来的内容。注解引了《胜鬘宝窟》就说了,这个正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看注解: “《胜鬘宝窟》曰:「佛能以正法授与众生。」如是正法,「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 那么正法就是经文说的这句「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所以念公就说现在外头有很多人,都还是拿着练功的这个心来学佛,这是比喻,就是希望很快又能怎么样,这都是有相有为,那不是佛法,为什么有相有为不是佛法呢?因为这是有所得心。《心经》不是说「无智亦无得」吗?你的智慧是圆满具足的,没有欠缺,那你还得个什么?你说世间一切种种的这些相,你也得不到,为什么得不到呢?因为这些相是虚妄的,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是无常的,所以你也得不到。我们看下来的经文就说到这句了: 【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 好,我们来看注解的解释说: “「无相」者,净影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又《涅槃经》云:「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好,我们来看解释。《净影》说「诸法悉空,名为无相」,之前不是说过了吗?无相与空,就好像眼跟目,两个字是一样的,眼跟目写出来不一样,意思是一回事。无相跟空写出来不是一个字,意思也是一样。因为诸法是空,所以叫做无相。「无相无为」,这涅槃就叫做无相。这个无相就说了十个,没有这些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男、女的相都没有,所以称为无相。下来注解就引了密教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 “又密教于此更有浅深二义。密教于有相无相,有浅略与深秘之二释。 (1)其浅略者:谓凡夫所见色心之诸法,事相显了,心前现行,易知易见,谓之有相。诸法之体性,无色无形,不存一相,谓之无相。 (2)其深秘者:谓有相者,一切之法,各各之相,分明而住。无相者,一相之中,具一切之相,而一相不留。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故云无相。非是无色无形也。 「无为」者,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同于「无作」,详见第十七品「无作」注。「无缚无脱」。世以无明烦恼为缚,以断惑显真为脱。而未知无明与法性,本为一体。法性如水,无明如冰。现相虽殊,究其本体,则无明之冰举体是法性之水。《玄义》谓无明与法性,「如冰是水,如水是冰」。因冰水一如,故无缚脱。” 这个无为就是没有因缘造作,所以就是无为,不是靠一些条件或者一些有计划的,在那安排在那边造作,所以称为无为,无为也通于无作,「无为无作」过去有解释过了,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们来说这句「无缚无脱」,就是告诉你没有谁捆住你,也没有什么叫解脱。所以禅宗的祖师,就是三祖跟四祖有一段对话,师父过去也引过,说得比较详细。这里念公就简单地带过。有人说:「我业障很深,我希望得到解脱。」祖师就回答了说:「谁捆了你了?你干嘛要解脱啊?」听话的人当时就悟了,就觉悟了,不一定是开悟,是觉悟了。我们刚刚大家也听到这一句,你们听了之后悟了没有?我看这个「悟」应该是一头雾水的那个「雾」,同样的发音是「雾」。所以常常说烦恼种种这些都是自找的,没有人给你烦恼,所以你就不需要去烦恼了。更何况这些都是虚妄的,为什么是虚妄呢?前面讲过了,因为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假像,所以祖师一句话就点醒你了,谁困住你了?谁绑住你了你需要解脱?没有人绑住你啊!所以是「无缚无脱」,世间以无明烦恼叫做缚,你断缚显了真叫做脱。 但是不知道无明跟法性是一体,烦恼跟菩提也是一体啊!所以永嘉大师证道歌就说了:「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所以无明跟法性本来是一体。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这个法性就像水,无明像冰,水就无碍,到哪都能够适应。但是这个水一旦结成冰,那就很麻烦了,我们俗话说就定形了,就有碍了,冰就有碍了,到哪里都不适应。可是大家要知道,冰跟水不是同一个相,可是它的本体都是什么?都是氢二氧H2O,所以不是有两样东西叫作冰叫作水,无明这个冰全体就是法性的水,所以说无明跟法性没有分别,既然冰跟水是一样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叫做缚,没有什么叫做脱了,这就把刚才那句「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我们就解释了。好,我们再看下来的注解: “「无诸分别」即不二,即是如。法界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诸法皆如,故云「如如」。《大乘义章》曰:「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虚妄,故复经中亦名真如。」彼此皆如,自然「无诸分别」。” 好,我们来看这一句「无诸分别」,没有种种的分别就是不二,不二就是「如」。《维摩诘经》说「不二法门」,这个分别是「唯以妄想执著」,这个大家要知道,这个妄想执著就是从你自生分别,妄想就是分别,你著在上头那就是执著了,就不能证得了。法界本来的实际的理体,它的本体是不二的,所以《维摩诘经》就说不二法门,是平等的,它没有差别,所以叫做如,「如」的意思就是这样,诸法皆如,一切都如,所以称为「如如」。 根据《大乘义章》的话呢,《大乘义章》是这么说的说「彼此皆如,故曰如如。」你也如,我也如,他也如,那就都如了,所以就称为如如。如非虚妄,这个如我们说是实际的本体,不是虚妄的,所以就称之为「真如」,是真谛。前面说的这些都是名相,总之是表真实平等,非虚妄之法。下来引了《文殊般若经》,我们看注解: “又《文殊般若经》曰:「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 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现在有谁的智慧会超过文殊菩萨的?文殊菩萨表智慧,所以《文殊般若经》说:「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阿耨菩提是简称,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你如果能够相信一切法都是佛法,《金刚经》不是有一句话吗?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都跟这个「一切皆成佛」、「一切事究竟坚固」都是一脉相传的。所以文殊菩萨告诉你,你如果听了这个法不生惊怖,不会吓了一跳,哎呀!你不害怕,很镇定,也不怀疑,你如果如是能够这样坚持,你很快就成佛了,这就是文殊给大家授记了。如果你是听到一切法皆是佛法,这是条件。 我们一般人就不行了,我们很容易分这个是世间法,师父说的这个才是佛法,哪个又是什么法,那就没有办法了。 但是你不分别又不行,是不是?它明明是不一样的呀!你要分别,可以,但是不要起烦恼。这就是永嘉大师说的,这句话大家还记得吗?「分别亦非意」,不是我这个八识在分别,你能够做到这样子那就对了。下来引了另外一部大部经典,一百二十卷的《大宝积经》,我们来看看: “又《大宝积经》云:「乃至诸法本性与佛性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若谛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亦无分别矣。 「远离颠倒」,如上所说,万法本际,皆契实相,故无颠倒。颠倒者,如罗什大师注《净名经》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 盖谓有见与无见,各有所执,皆违诸法平等之相,故名之为颠倒。「无相无为」及以下「远离颠倒」共四句,显极乐大士所说之正法也。” 《大宝积经》说的也是一个意思,说:「乃至诸法本性与佛性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大宝积经》说的跟文殊菩萨说的,是一个意思,就是一切法,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所以诸法就是佛法,他也给这个做了个解释,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 那前面说过了像冰,冰跟水,冰有各式各样的冰,但是冰的本性都跟水一样。你看这个冰,冬天你到中国的哈尔滨,你去看冰雕就把那个冰做成千奇百样,有的很怕人,也有的很好看,做的那个老虎跟老虎一样,那就很怕人了,有的很漂亮,千奇百状。但是前面讲过实际它就是氢二氧H2O,所以说「一如」,「一如」然而又千奇百样,就是这样。 所以如果能够相信一切法皆是佛法,那就少了好多这些分别,斗争,爱憎,取舍,所以我们的爱憎取舍本身就是毛病。这样的话,没有分别,就远離了颠倒,这段经文「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離颠倒。」我们就解释了。注解也提供了多方面的注释,帮助我们更加详细的全面的来理解《无量寿经》,这是非常难得稀有的机缘。下来是经文,接着下来的经文我们看: 【于所受用,皆无摄取。遍游佛刹,无爱无厌。亦无希求不希求想。亦无彼我违怨之想。】 我们先看注解: “(二)从「于所受用」至「不希求想」表彼土菩萨平等游于十方佛刹,于所受用,皆不著取。游于净国,亦无爱乐。于诸秽土,亦不厌弃。「亦无希求不希求想」。” 上面讲说法,这里就讲「游」了,遍游十方佛刹,遍游就是可以到各个佛刹去,极乐世界的菩萨遍游十方佛国,去供养,去听法。他知道一切皆无,所以他没有颠倒。他对于极乐世界的受用,他在他方世界所得的受用,他就没有叫「摄取」,他不想要什么了,为什么呢?因为极乐世界什么都不缺了,所以他遍游十方的佛刹他也就无爱无厌,没有所喜爱跟所讨厌的。 念公就说,所以有一天我跟人家说,我说你们不要把我们这个求往生的愿,就这四个字「欣慕极乐,厌離娑婆」,把这个「厌」当作讨厌来讲,你要当作讨厌来讲那就错了,不是讨厌。所以我们往生之后,之前不是说过了吗?还有很多人被弘誓铠,擐大甲胄,是不是?还要来的嘛!「回入娑婆度有情」,还要来,而且还要永远的来,是不是?所以各位,不是讨厌,不是说这个地方我真讨厌,我再也不来了,不是这种情绪。 这个厌離就是说我们没有留恋,对于娑婆世界没有一件事情是什么东西我们舍不得的,或者觉得这个音乐太好了,跳舞实在是太好了,或者是烧鸭子好吃,这些都是举例子,都是世间这些大家很贪爱的,这些事情我们很想再吃一点,想再享受这一点点,这就叫做留恋。你留恋娑婆,你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了。你讨厌一个人跟喜欢一个人同样是留恋。所以是不留恋。 但不是讨厌,不是对于它起了一种厌恶的心,我再也不来了,那这就不对了,这都是偏了。 要平等普度,娑婆世界正是在于要平等普度,而且这些人对你都很有缘哪!我们要知道,我们所接近的这些人,不管是有好的,有坏的,都是缘啊!都结了很深的缘,这些有缘的众生你不度,那你要度谁呀?是不是像师父说的,众生无边选来度?所以现在还有一些人搞错了,把这个厌離娑婆这个厌当作讨厌来理解,不是这种心态。和你亲的跟和你有怨的有冤的,都在等你来度他们,要不然你去极乐世界干什么?你到极乐世界是为了什么?不是去享乐啊,就是要去学了这个本领快快的回来,能够很快的圆满你度众生的这个心愿,就是这个意思。下来我们看这句经文的解释,「亦无希求不希求想,亦无彼我违怨之想。」注解引了《二入四行论》,我们先看注解: “据《二入四行论》云:「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行入。」行入则有四者,其中第三为「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 「亦无希求不希求想」,《二入四行论》说「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入道有很多种路,但是重要的不出这两种,一种是理入,一种是行入,一种从本体理体来入这个道的门,一种是从实修的门来进入。 我们先看行入有四,其中第三为「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就是世人就是在迷,处处贪求,我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求利养,求名闻,有的人只知道我要求利是不好,不知道求名闻愿意人家恭敬你,愿意人家都知道我这个人,你跟那个求利求黄金美钞是一样的事情,一点也不高尚。所以名闻利养我们要警惕,这个名闻还在利养的上头啊,所以不贪财是不错了,但是你还在求名闻,你跟那个贪财的人没有多少分别,所以这个就是说的长迷,他贪求这叫做求。我们继续看注解说: “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谓之无所求行。」由上可见「无希求想」,即无所求行。 「亦无不希求想」者,即于「不希求」亦无。一法不立,是真无求也。又无希求,是无为。无不希求,是不住无为。不著有为,不住无为,方契中道。(是为理入。)以上明彼土菩萨平等游刹之妙德。” 我们来看念公的解释,师父是转述。说「智者悟真」,悟到了真谛,他就安心无为,他住于这个「一切法本来无所有,本来寂灭」,你看六祖慧能大师就说了这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在这个地方能够安心,他那个是真正的安。我们就没有法子来形容这种安,那超过一切世间了,他就无所为了,他还为什么?佛的功德智慧都具足了,还为什么啊?就无所为了。 「万有皆空,无所希求」,真正的无求,这个叫做无所求行。这是前面注解《二入四行论》里头的意思。所以我们这里的无希求想,对于一切佛刹「无爱无厌」,也没有爱,也没有讨厌,也没有希求想,因为十方佛刹有秽土有净土,极乐世界的菩萨没有选择,平等乐意接受,无希求想就是无所求行。可是你还有一个无不希求想啊,就是要对于不希求也没有,这个一法不立才是真正的无求。 大家看到了没有?这样子的解释就很彻底很圆满了。「无希求」是无为,「无不希求」是不住无为。所以禅宗有一句话说「有佛处,不得住」,有佛的地方你不能在那待住。那么无佛处怎么办呢?「无佛处,急走过」,所以禅宗它就不给你留一点点的叫你执著的地方。 那我们净土宗就不一样了,净土宗叫你先不要求離相,你先执著你就执著,你先把这句佛号念起来,这样子就有机会暗合道妙了。这个地方是讲菩萨修持,极乐世界的菩萨修持。那他这个境界,就不是我们这个境界了。他就是这样的不住有为法,也不住无为法,不著有为,不住无为。 那现在问题又来了,那你这一说了之后,我就是要无为,我不要有为,我就要无为,这又成了什么呢?这不就是有求了吗?你不是求这边,你就是求那边,你不求这边求那边也是求啊,是不是?你这不就有爱有厌了吗?这里告诉你「爱无为,厌有为」,你这还是一个有求的心啊!所以他这个里头,这样的智慧他才能够制得了自己,能够彻底排除自己所有那些所偏的那方面。所以这个不著有为,我们一般都是在著有为嘛!所以我们先要不著有为,到了无为也不住在无为上,不住无为,这才契入中道,这就成了从理入了。从理入这是很高的境界,先不要去希求,这是从行入。到了亦无希求也无不希求,就从容中道,这就是理入了。 怎么样?好料咧!为什么说好料呢?因为听不懂,大家应该也是听到一头雾水。应该有人能够听得懂,如果再听不懂,那就多听几遍,总有一天会懂的。总有一天会懂,但是这一天是哪一天就不知道了。如果在这个世间一直都不懂,那赶紧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你一定懂,极乐世界你听法,你听什么就懂什么,我们这里听什么就听不懂什么。 由于平等,所以就没有彼我违怨之想了。这个人我是非是什么呀?彼我就是人我,这个和这个,人和人之间好多的意见,这都是人我是非,都是自己是,对方非,很少说是自己非,对方是,这些菩萨的修持,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违顺是什么呢?同意我的时候那就是顺,和我相违的也就是跟我结怨的,我们简单说就是跟我作对的,极乐世界的菩萨就没有这些「彼我违怨之想」。 各位同修,这些道理我们不要只是听了就觉得跟我没有关系,说的是极乐世界的菩萨,那你听经就白听了,你之所以今天能够听到,就表示这些内容是对你说的,要这样子来领会。好,下来继续看经文: 【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离一切执著,成就无量功德。以无碍慧,解法如如。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好,我们看注解: “(三)明平等度生之德。彼土菩萨有大慈悲,愿饶益一切有情,故于一切众生,不计亲疏恩怨,亦无彼我之分,更无违怨之想,视同一子,平等普度。 故经云:「亦无彼我违怨之想。」「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 何以故就是为什么呢?「因为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这一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他有大慈悲啊!要给众生大利益的这个心,他要舍離一切执著,这些妄想执著他都要舍離,他成就无量功德,他已经成就了无量功德了。好,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 “以下数句经文,重明自他二利与平等说法之德行,因游刹度生均不离说法也。但说法不能离自觉,故下云:「舍离一切执著,成就无量功德,以无碍慧,解法如如。」重明自利之行圆满。此四句以舍离执著为首者,因此实为入道之关键。世尊睹明星而彻悟本心,开口第一句便道,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故知舍离妄想执著,当下便是如来智慧德相。故经续云「成就无量功德」。” 他是「以无碍慧,解法如如」,刚才已经说过这个如如了,这个地方我们就不再重复了。就是彼此都如,就引一句《会疏》的话吧!就是说如如是不一不异不空不有之义,这正是中道第一义谛相也。好,我们再看注解: “「无碍慧」者,指圆融通达之佛慧。《魏译》作「无碍智」。《大集经》云:「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 又《法华经》化城喻品:「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 「解法如如」。《净影疏》曰:「解法如如,是其理解。……空同曰如。解知一切万法皆如,名解如如。」如如乃《楞伽经》所说五法之一。” 《净影疏》他解释这个如如,他说「解法如如」,就是说明这些大士他们的理解,这个如如是《楞伽经》所说的五法之一,这个我们说一点,《楞伽经》的五法就是唯识最宝贵的一些东西有五法,就是「八识二无我五法三自性」,这是法相宗最宝贵的东西。 五法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相,一些现相的相。第二是名,名是名相。第三是分别,有的旧译就译成妄想。第四是正智,正智就是包括了无漏心的妄想,并不是完全是智慧,但是它智慧里头还有无漏心,这个就是说真正修行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说会出现这样的无漏心,你还是有妄想,你还没有证果以前,你这里头就是说是,既然有的时候还没有離开妄想,但是这里头也有无漏的气分,或者说是有无漏的成分,这就是正智。要不是这个过程,他怎么可能从妄想一下子就跳到真如呢?怎么可能一下就到了如如呢?如果是这样子,那只有禅宗了,禅宗只有两个台坡,就是两个极端,没有中间,只有两边,说「迷则众生,悟就是佛」,一下子妄想顿然断了,他是顿然断的,不是慢慢断的,别的方法修的是让你的意根枯萎不起作用,可是禅宗是一下子折断了,它又是教外别传,这又是一条路子。所以我们这里有正智,从正智而如如,这个如如就是五法中的一法了,这是《净影疏》的解释。我们继续看注解: “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体。 又《大乘义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就一如中,体备沙界恒沙佛法。随法辨如,如义非一,彼此皆如,故名如如。」 又《会疏》曰:「如如是不一不异,不空不有之义。正是中道第一义谛相也。」 综上两说:「彼此皆如」。既「如」故「不异」。又曰「彼此」,故「不一」。故云「如义非一」也。” 没有办法,师父讲过《无量寿经》它的内容,可以从幼稚园到博士班。但是我们这一品的这一段,那肯定就是博士班的内容了,博士班的内容你不能用小学中学的这种解释。你看光是注解,那肯定就是到了这个层次了,你没有别的方法了。 你别的方法就是把它讲浅了,以前不知道,后来才知道,念公说深的东西你讲浅了,这叫减损谤,这也是谤法啊!相反的,浅的东西你把它讲深了,这叫增益谤,同样是谤法。 所以我们必须非得要这样子来接受,再说我们现在都是在博士班,我们一直都在理解这个圆教的道理,所以这条路非得要这样子走,没有其他的方法。 那么这里说彼此都如,那就不一不异了,所以他就没有「彼我违愿之想」,他就能够平等普度,没有爱憎,没有喜欢不喜欢,没有特别去挑选,他喜欢的他才度,不是这样子。他平等普度,也就没有执著了,这样就能够成就一切的功德。我们再看注解: “「善知集灭音声方便」者,《会疏》曰:「习(即集)即集谛,意亦兼苦。灭即灭谛,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说四谛之教,即音声方便。」 此疏以「集灭」即苦集灭道四谛法中之集灭二谛,故云集中已兼苦,灭中亦含道。今言集灭,即表四谛。又由于因入果海,果彻因源,因果相涉。小大偏圆,同归一乘法中。故说四谛之教,是即方便而说,名为「音声方便」。 又《净影疏》曰:「善知习(即集)等,是其教解。习善之教,名习音声。灭恶之教,名灭音声。菩萨于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于中巧知,故曰方便。」 又《嘉祥疏》曰:「善知习灭音声,明辞无碍。」 诸说不妨同参。” 我们看这句经文的解释,「善知集灭音声方便」,这个集灭音声的「集」,是指的四谛法中的「集谛」,「灭」是「灭谛」,四谛法不是苦集灭道嘛,「集」里头就包括了「苦」,「灭」里头就包括了「道」,所以这里说了集灭两个字,实际就代表了四谛法,这个四谛的教就称为音声方便,所以「善知集灭音声方便」,就是善知四谛法的这个教里头的这个内容跟它度生的方便,所以就「善知」,这些就是对于这个教理理解了,习善的教,叫做习音声。灭恶之教,叫做灭音声。这个音声就是指一些教里头教言的内容,所以集灭音声方便,音声就做为教言,它的教里头的这些言语这些话,菩萨对于这个都能够了解,能够善知而且巧知,所以叫做方便,所以就能够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下来看注解: “本段末后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者,《会疏》曰:「明其离过,谓非世间无益之论等,专乐说出世大乘究竟了义故。」究竟了义第一义谛之言,方名「正论」。” 「不欣世语,乐在正論」就是不喜欢世间这些个谈话的内容,他是「乐在正論」,乐就是乐意的意思。我们人平常谈话,有的时候真的是一个人开口见心,开口见心是什么意思啊?他来了之后,跟你开口说几句话,这个人是什么水平你就可以知道了,你智慧要开显了不少,这种观察就不难了。所以佛法入心了,你就会有这个能力,别人心里面想什么都瞒不过你,他现在是到了什么水平,他开口讲两句话就知道了。所以师父在研讨班常常要大家多表态多说几句,大家还是有所顾忌,师父在猜想是怕被师父拆穿,可能是这个原因吧?我们继续看下来的经文: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证无所得。以方便智,增长了知。从本以来,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三、明极乐菩萨德行圆满。「知一切法,悉皆空寂」者,《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又《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又《会疏》曰:「般若妙慧,证寂灭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空寂《魏译》作寂灭)。」 又《万善同归集》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之无。」 综上引证,简要言之:极乐菩萨以般若妙慧,了知一切诸法,皆毕竟无所有,不可得,平等空寂。但应谛知一切皆空,不是断灭。此空寂是实际理体,不是断空,是第一义空,乃不断之无。如是契入寂灭平等,故云「知一切法,悉皆空寂」。” 最后一段说「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维摩诘经》就说了「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会疏》说「般若妙慧,证寂灭平等」,般若殊胜的智慧就可以能证到一切都寂灭了。所以你看观世音菩萨就证到了「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证到寂灭了,证到平等了,观音是平等,跟佛跟众生都齐了,所以就「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一切法都是空寂的。下来注解解释这句「生身烦恼,二余俱尽」,好我们看注解: “「生身烦恼,二余俱尽」。「生身」。可指分段生死之身,与变易生死之身。(此处则指菩萨变易生死之身。)又生身者乃二余之一。 「二余」者,生身之苦报与烦恼之残余。生身是苦果,烦恼是惑因。此二俱尽,谓之「二余俱尽」。如《会疏》曰:「生身者,是苦果依身,正是苦谛。烦恼、见思等惑,正是集谛。『二余』者,即苦集余残也。菩萨能断正使,及以习气,无有余残。出过三界,离父母生身,有漏果缚悉断尽,故云『俱尽』也。」 又憬兴曰:「生身,在报。烦恼,苦因。因果二余,皆已尽故。」 又《净影疏》曰:「生身,苦报。烦恼,惑因。此二残余,皆悉灭尽。」故云「二余俱尽」。” 这里就解释这句经文了「生身烦恼,二余俱尽」,这四句就是这样,「知一切法悉皆空寂」,都是空。当然这个空要知道,这个空就是说「不可得」,它没有实性,但是是不断的,不是断灭的没有,不是断灭的空,这个大家要知道不是断空。「生身烦恼,二余俱尽」,上头这个生身,就指的分段生死的这个肉身,还有变易生死的这个身,这个又有残余了,烦恼也有残余,这两种残余就是余习,这两种余习跟残余都尽了叫做二余俱尽,所以就是「诸法空寂,二余俱尽」。这样的话就没有残习,那就出了三界了,这一切就断了,父母生身的这个残余也就尽了,这一切有漏的果缚也都断尽了,所以说「二余俱尽」。好,我们再看注解: “「究竟一乘」。「一乘」者,成佛唯一之至道,最极圆顿之教法。乘为车乘,以喻佛之教法。教法可载运行人登于涅槃彼岸,故名为乘。 《胜鬘宝窟上》云:「一乘者,至道无二,故称为一。运用自在,目之为乘。」又《胜鬘经》曰:「一乘即是第一义乘。」 又憬兴曰:「一乘者,即智虽有三,其极无二,故云一乘。」《法华经》专说一乘之理,该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净影疏》曰:「乘是行用。行能运通,故名为乘。随化多乘,就实不殊,是以言一。于此一乘,穷名究竟。」按此疏意,穷尽此一佛乘之理,谓之「究竟一乘」。盖极乐诸大菩萨,悲誓宏深,虽居极乐,但为哀悯众生,故仍示现于三界生死之中。住平等慧,精勤修习。故经云「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了达实相一乘之理,得至涅槃彼岸。故云「至于彼岸」。《会疏》曰:「彼岸,涅槃妙果也。」 《净影疏》曰:「至于彼岸,涅槃果极。」涅槃果极者,指涅槃之极果,即至高无上之果觉,究竟成佛也。” 「于三界中,平等勤修」,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在这个三界「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虽然生三界还是生死界中,在生死界中也是平等在那儿精修,而究竟通达到一乘,一乘就是成佛唯一的正路,那其它就不是正路了,这是成佛唯一的正路,是最圆最顿的教法就称为一乘法,那就是《法华》《涅槃》的一乘法。大家还记得《法华经》里面都是这些譬喻,大家最清楚就是父亲把孩子骗出来了,统统没有给他们牛车,没有给他们羊车,也没有给鹿车,完全给了大白牛车,大白牛车就表示一佛乘,都给他们一乘法,所以《法华经》就说了,「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说到究竟,十方佛土就都是一乘法。唯独要除掉佛慈悲看见众生根器实在不够,方便而说成三乘。若論实际,其实都是一乘法。所以在《法华》中佛就说,我说的这个阿罗汉这个是化城,不是真的有一个城,就是化在这儿让你们休息一下。师父常常讲到这里就记得这句话,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让你们休息一下,不要休息之后就不走了,还要向前走,到最后还要成佛,所以实际来说还是没有三乘法,还是一乘法。它那个是化城啊,佛法虽然是化了很多种,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也好像有很多乘,有五乘有人天乘,而实际是没有两样的,实际最后都是要大家证到涅槃三德,所以是「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所以说是「一」。对于这样的一乘,你能够穷尽,你没有还有什么不懂的,彻底的了达了,没有什么没了的了,就叫做究竟。所以究竟一乘就是这个解释。 我们如果从字面上去理解,一般就理解不到这么深入了。如果你不是学习这个《大经解》,你怎么可能有机会听到这样的解释? 极乐世界大菩萨悲誓宏愿,虽然是在极乐世界,可是还示现在三界之中,就是这句经文「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用平等的智慧「精勤修习,平等勤修」,最后就究竟了达实相一乘的道理,都得到了涅槃的彼岸,故云「至于彼岸」。下来是这句了「决断疑网」,我们看注解: “「决断疑网」,此有异释。《净影疏》曰:「除妄显真,名断疑网。」《会疏》同之。疏曰:「断除疑网,智惠(同慧)自生。」其意皆偏于断自疑网。 但《嘉祥疏》曰:「决断疑网者,能断众生疑。」两者虽异,但亦无违。因能除众生疑者,首自身无疑。又自身既断疑网,真智自生,必起大行,普令众生断疑证真。故知经文,实兼二义。” 我们来看这一句的解释「决断疑网」。「决断疑网」这里有两个解释,《净影疏》说是除妄显真,你妄除了,当然这个真就显现了,那还有什么疑呢?叫做断疑网。《会疏》也是这么解释。 可是另外《嘉祥疏》就不同了,《嘉祥疏》说「决断疑网者,能断众生疑」,就是说这些菩萨能够让别的众生断疑,这些菩萨他们有这个能力。 其实这两个还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虽然内容不一样,意思也相同。就是说你要是能够给众生断疑了,他自己自身肯定也无疑了。那你自己还有一些疑问,那你怎么叫众生不怀疑呢?所以也包括那一种了,自身既能断疑,也就会智慧就生出来了,也就会有能力给别人断疑了。所以这两个都是各人说了一半,五十加五十就是一百了,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合起来看,那就完了,就OK了。继续看注解解释这个证无所得」: “「证无所得」。「无所得」又云「无所有」,即空慧也,即无分别智也。体无相之真理,自心无所执著,无诸分别,是曰「无所得」。 《心经》曰:「无智亦无得。」《智度论》曰:「诸法实相中,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又《涅槃经》曰:「无所得者,则名为慧。有所得者,名为无明。」 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涅槃》之说,真究竟了义之语也。 又「证无所得」者,《仁王良贲疏》曰:「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又《维摩慧远疏》曰:「菩萨破去情相,到无得处,名无所得。」今云「证无所得」,即到无得处也。” 「证无所得」,最后证什么呢?证无所得呀!这句话很值得玩味,你最后是证得了,证得什么?证无所得,这也就是《心经》的话,「以无所得故」,这个般若波罗密多就讲一个无所得,「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无所得。 底下说得很好,这是《涅槃经》说的,「无所得者,则名为慧」,无所得就叫做智慧。「有所得者,名为无明」,念公说我想这个话,大家都应该做为座右铭,什么叫座右铭?把它牢牢的记住,作为你所依据的这个标准。「有所得者,名为无明」啊!一旦你觉得有所得,那就是你的无明现前了。无所得名为慧,有所得就名为无明。 底下再说,「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你只要有所得就..所以《圆觉经》就说了,你说我证了,我悟了,都是还有人我四相。「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所以,这些话很能够让人警惕!无所得,就名为智慧。有所得,就名为无明。所以无所得心就是无分别智。 《维摩慧远疏》就说「菩萨破去情相」,離开情执破相,到无得处,达到证到无得之处,这个名字叫无所得,所以经上说证无所得,就是到了无得之处了。 你看我们说的这些内容,不是大家一般在外面有机会听到的,这些开示都很殊胜都很稀有,大家要多听多思维。这就是师父常常说的,看你输入就是你的input,输入的是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启动你的般若智慧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就要多听这样的佛法,少听一些相似的佛法,那个作用不大,福建话讲「不够力」。下来我们看看这句「以方便智」,请看注解: “「以方便智」。方便智又名权智,乃达于方便法之智,又为行方便之智。权智与实智相对。达诸法之实相,名为如来之实智。了达于诸种之差别,为如来之权智。 如《大乘义章十九》曰:「知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名方便智。」 又实智者,体也。权智者,用也。如来成佛之本体,在于实智。一代教化之妙用,存于权智。又密教以胎藏(即莲花部)鬘荼罗之心莲华台为实智,八叶(瓣)开敷为权智。 《大日经二》曰:「诸佛甚希有,权智不思议。」故知方便智亦不可思议,度生妙用,权化之法,全由此智也。又从实智以求权智,亦即从根本智而达差别智。故曰「增长了知」。莲瓣之盛敷,可喻增长,莲瓣之初开,可喻了知。心莲八瓣开敷,正显「增长了知」之义。因莲叶开敷而明现莲台,正表从方便智之开明,而彻显心源也。” 方便智就是权智,权就是权巧方便的权,就是了达于方便法的智慧,也就是行方便的智慧,这个权智跟实智是相对的,你能够了达诸法的实相,叫做如来的实智。了达诸法的差别,这叫如来的权智。 这两个都是如来的大智慧,密教里头把莲花那个八瓣代表权智,莲花中间那个心代表实智,增长了知就是形容这个莲花一开,那个莲花的瓣不就是都开开了,都大了吗?这个就是所谓了知,「以方便智,增长了知」,这个莲花开,莲花不是说那个八瓣代表方便智吗?莲花开了就代表方便智在增长,那莲花在开的时候那不就显出那个花台了吗?显出那个花台刚才说了,那个花台就表示是根本智是实智。所以这也可以启发我们知道,以方便智的开明又回过头来,使得你的心源可以彻底的显露,所以这个就是说「以方便智,增长了知」的这个意思。不但是我在方便之中就增长了方便,这个方便愈用愈熟,而且这里头对于这个实智也有了增长,因为你花瓣开了是不是?这个花心就明显了。我们继续看注解: “又度生事中,不离神通。而诸神通,从本以来,自然安住,非从外得,如《圆觉经》曰「本来成佛」。故云「从本以来,安住神通」。 权实二智俱明,神通自然安住。妙德功圆入于实相,证无所得,以无所得故,「得一乘道」。一乘者,一佛乘也。故得一乘道者,即圆证究竟大觉之佛果也。” 「从本以来,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权智跟实智都明了了,那么这个神通它自然就现出来了。 所以师父常常说神通是我们的本能,本来具足的,只是现在它不开显了,所以你用不上,本来有的你还到外面去学神通去求神通,那不是头上安头了吗? 你只要权智实智都明了了,你本有的神通自然就出现了,而这一切妙德都圆满,就入于实相,证无所得了,无所得就得一乘道。 无得就故得,我们从字面上看「无得」就是什么都得不到了,不是。无得就故得,所以才得。所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你看《心经》讲无所得,无所得最后是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要以为这就是断灭的「无」,但是当你有所得的时候,你绝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难就难在这个地方,你真的无所得了,你证到无所得了,你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你还在那边有所得有所求,那个时候你所得的一切都是无明。这句话很震撼!我们这里讲的是无明,那不是正智,那更不是智慧,是不是? 之前讲过念公当初,初初还没开悟之前,他都已经展现了过人的般若,还记得吗?人家问他你看《金刚经》有什么心得?他就说「若有所得,即非所得。」我们会这样子来回答吗?我们都急不及待的赶快讲了一大堆,《金刚经》里面讲那个什么,一切有为法..疲劳轰炸讲了一大堆,念公就八个字「若有所得,即非所得」,跟这里就是一味的了。我们再看多一段注解: “「不由他悟」者,《唐译》曰:「得一乘道,无有疑惑,于佛教法,不由他悟。」至于《魏译》作「慧由心出」,《净影疏》释云:「真解发中,名慧心出。」盖谓真实明悟,发于自心,名为「慧由心出」。” 这个「不由他悟」,这个真实的明悟是发自自心的,所以《魏译》本这一句它是用「慧由心出」。我们这个「不由他悟」,我们这个用的是《唐译》本的话,「不由他悟」这句更明显一点。《魏译》本是「慧由心出」,这个真实的智慧是从你自心出来的。可是《净影疏》说「真解发中」,这个叫做「慧从心出」,都是说明这个意思,他是解释这个「慧由心出」,就等于解释我们这个「不由他悟」,其实真实的明悟是发自你的自心。 好,那么下面还有注解很多内容,都是在解释这个「断除疑网,不由他悟」。「不由他悟」是你自己自心显露的,从你自心流露出来的那个才是真正你自己所悟的,不是从外面来的。下来的注解跟解释注解的内容,我们就留到下一堂课再来继续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了。 好,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出席,感谢大家的观赏聆听,阿弥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