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8/05 21:16:55瀏覽58|回應0|推薦2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02集 我們現在還在菩薩修持第三十品,上一堂課我們解釋到了這句經文: 【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所言誠諦,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 我們簡單的說了極樂世界菩薩的智慧辯才,祂們懂得契理契機的演說正法,度諸有情,使到聞法的人能得到法益。就是因為契合真理,所以說的法都是正法,正法就是真正的道法。這些菩薩的德行就是我們學佛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今天我們繼續一起來學習接著下來的內容。註解引了《勝鬘寶窟》就說了,這個正法是什麼樣的呢?我們看註解: “《勝鬘寶窟》曰:「佛能以正法授與眾生。」如是正法,「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無諸分別,遠離顛倒」。” 那麼正法就是經文說的這句「無相無為,無縛無脫。」所以念公就說現在外頭有很多人,都還是拿著練功的這個心來學佛,這是比喻,就是希望很快又能怎麼樣,這都是有相有為,那不是佛法,為什麼有相有為不是佛法呢?因為這是有所得心。《心經》不是說「無智亦無得」嗎?你的智慧是圓滿具足的,沒有欠缺,那你還得個什麼?你說世間一切種種的這些相,你也得不到,為什麼得不到呢?因為這些相是虛妄的,是剎那剎那生滅的,是無常的,所以你也得不到。我們看下來的經文就說到這句了: 【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無諸分別,遠離顛倒。】 好,我們來看註解的解釋說: “「無相」者,淨影曰:「諸法悉空,名為無相。」又《涅槃經》云:「涅槃名為無相。以何因緣,名為無相?善男子:無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無如是相,故名無相。」” 好,我們來看解釋。《淨影》說「諸法悉空,名為無相」,之前不是說過了嗎?無相與空,就好像眼跟目,兩個字是一樣的,眼跟目寫出來不一樣,意思是一回事。無相跟空寫出來不是一個字,意思也是一樣。因為諸法是空,所以叫做無相。「無相無為」,這涅槃就叫做無相。這個無相就說了十個,沒有這些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男、女的相都沒有,所以稱為無相。下來註解就引了密教的內容,我們一起來看看: “又密教於此更有淺深二義。密教於有相無相,有淺略與深秘之二釋。 (1)其淺略者:謂凡夫所見色心之諸法,事相顯了,心前現行,易知易見,謂之有相。諸法之體性,無色無形,不存一相,謂之無相。 (2)其深秘者:謂有相者,一切之法,各各之相,分明而住。無相者,一相之中,具一切之相,而一相不留。具一切之相而無一相,故云無相。非是無色無形也。 「無為」者,無因緣造作曰無為,同於「無作」,詳見第十七品「無作」註。「無縛無脫」。世以無明煩惱為縛,以斷惑顯真為脫。而未知無明與法性,本為一體。法性如水,無明如冰。現相雖殊,究其本體,則無明之冰舉體是法性之水。《玄義》謂無明與法性,「如冰是水,如水是冰」。因冰水一如,故無縛脫。” 這個無為就是沒有因緣造作,所以就是無為,不是靠一些條件或者一些有計劃的,在那安排在那邊造作,所以稱為無為,無為也通於無作,「無為無作」過去有解釋過了,我們這裡就不多說了。 我們來說這句「無縛無脫」,就是告訴你沒有誰捆住你,也沒有什麼叫解脫。所以禪宗的祖師,就是三祖跟四祖有一段對話,師父過去也引過,說得比較詳細。這裡念公就簡單地帶過。有人說:「我業障很深,我希望得到解脫。」祖師就回答了說:「誰捆了你了?你幹嘛要解脫啊?」聽話的人當時就悟了,就覺悟了,不一定是開悟,是覺悟了。我們剛剛大家也聽到這一句,你們聽了之後悟了沒有?我看這個「悟」應該是一頭霧水的那個「霧」,同樣的發音是「霧」。所以常常說煩惱種種這些都是自找的,沒有人給你煩惱,所以你就不需要去煩惱了。更何況這些都是虛妄的,為什麼是虛妄呢?前面講過了,因為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假像,所以祖師一句話就點醒你了,誰困住你了?誰綁住你了你需要解脫?沒有人綁住你啊!所以是「無縛無脫」,世間以無明煩惱叫做縛,你斷縛顯了真叫做脫。 但是不知道無明跟法性是一體,煩惱跟菩提也是一體啊!所以永嘉大師證道歌就說了:「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所以無明跟法性本來是一體。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這個法性就像水,無明像冰,水就無礙,到哪都能夠適應。但是這個水一旦結成冰,那就很麻煩了,我們俗話說就定形了,就有礙了,冰就有礙了,到哪裡都不適應。可是大家要知道,冰跟水不是同一個相,可是它的本體都是什麼?都是氫二氧H2O,所以不是有兩樣東西叫作冰叫作水,無明這個冰全體就是法性的水,所以說無明跟法性沒有分別,既然冰跟水是一樣的,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叫做縛,沒有什麼叫做脫了,這就把剛才那句「無相無為,無縛無脫」我們就解釋了。好,我們再看下來的註解: “「無諸分別」即不二,即是如。法界理體,不二平等,故云如。諸法皆如,故云「如如」。《大乘義章》曰:「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虛妄,故復經中亦名真如。」彼此皆如,自然「無諸分別」。” 好,我們來看這一句「無諸分別」,沒有種種的分別就是不二,不二就是「如」。《維摩詰經》說「不二法門」,這個分別是「唯以妄想執著」,這個大家要知道,這個妄想執著就是從你自生分別,妄想就是分別,你著在上頭那就是執著了,就不能證得了。法界本來的實際的理體,它的本體是不二的,所以《維摩詰經》就說不二法門,是平等的,它沒有差別,所以叫做如,「如」的意思就是這樣,諸法皆如,一切都如,所以稱為「如如」。 根據《大乘義章》的話呢,《大乘義章》是這麼說的說「彼此皆如,故曰如如。」你也如,我也如,他也如,那就都如了,所以就稱為如如。如非虛妄,這個如我們說是實際的本體,不是虛妄的,所以就稱之為「真如」,是真諦。前面說的這些都是名相,總之是表真實平等,非虛妄之法。下來引了《文殊般若經》,我們看註解: “又《文殊般若經》曰:「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 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現在有誰的智慧會超過文殊菩薩的?文殊菩薩表智慧,所以《文殊般若經》說:「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阿耨菩提是簡稱,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你如果能夠相信一切法都是佛法,《金剛經》不是有一句話嗎?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這都跟這個「一切皆成佛」、「一切事究竟堅固」都是一脈相傳的。所以文殊菩薩告訴你,你如果聽了這個法不生驚怖,不會嚇了一跳,哎呀!你不害怕,很鎮定,也不懷疑,你如果如是能夠這樣堅持,你很快就成佛了,這就是文殊給大家授記了。如果你是聽到一切法皆是佛法,這是條件。 我們一般人就不行了,我們很容易分這個是世間法,師父說的這個才是佛法,哪個又是什麼法,那就沒有辦法了。 但是你不分別又不行,是不是?它明明是不一樣的呀!你要分別,可以,但是不要起煩惱。這就是永嘉大師說的,這句話大家還記得嗎?「分別亦非意」,不是我這個八識在分別,你能夠做到這樣子那就對了。下來引了另外一部大部經典,一百二十卷的《大寶積經》,我們來看看: “又《大寶積經》云:「乃至諸法本性與佛性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若諦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亦無分別矣。 「遠離顛倒」,如上所說,萬法本際,皆契實相,故無顛倒。顛倒者,如羅什大師註《淨名經》曰:「有無見反於法相,名為顛倒。」 蓋謂有見與無見,各有所執,皆違諸法平等之相,故名之為顛倒。「無相無為」及以下「遠離顛倒」共四句,顯極樂大士所說之正法也。” 《大寶積經》說的也是一個意思,說:「乃至諸法本性與佛性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大寶積經》說的跟文殊菩薩說的,是一個意思,就是一切法,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所以諸法就是佛法,他也給這個做了個解釋,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 那前面說過了像冰,冰跟水,冰有各式各樣的冰,但是冰的本性都跟水一樣。你看這個冰,冬天你到中國的哈爾濱,你去看冰雕就把那個冰做成千奇百樣,有的很怕人,也有的很好看,做的那個老虎跟老虎一樣,那就很怕人了,有的很漂亮,千奇百狀。但是前面講過實際它就是氫二氧H2O,所以說「一如」,「一如」然而又千奇百樣,就是這樣。 所以如果能夠相信一切法皆是佛法,那就少了好多這些分別,鬥爭,愛憎,取捨,所以我們的愛憎取捨本身就是毛病。這樣的話,沒有分別,就遠離了顛倒,這段經文「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無諸分別,遠離顛倒。」我們就解釋了。註解也提供了多方面的註釋,幫助我們更加詳細的全面的來理解《無量壽經》,這是非常難得稀有的機緣。下來是經文,接著下來的經文我們看: 【於所受用,皆無攝取。遍遊佛剎,無愛無厭。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 我們先看註解: “(二)從「於所受用」至「不希求想」表彼土菩薩平等遊於十方佛剎,於所受用,皆不著取。遊於淨國,亦無愛樂。於諸穢土,亦不厭棄。「亦無希求不希求想」。” 上面講說法,這裡就講「遊」了,遍遊十方佛剎,遍遊就是可以到各個佛剎去,極樂世界的菩薩遍遊十方佛國,去供養,去聽法。他知道一切皆無,所以他沒有顛倒。他對於極樂世界的受用,他在他方世界所得的受用,他就沒有叫「攝取」,他不想要什麼了,為什麼呢?因為極樂世界什麼都不缺了,所以他遍遊十方的佛剎他也就無愛無厭,沒有所喜愛跟所討厭的。 念公就說,所以有一天我跟人家說,我說你們不要把我們這個求往生的願,就這四個字「欣慕極樂,厭離娑婆」,把這個「厭」當作討厭來講,你要當作討厭來講那就錯了,不是討厭。所以我們往生之後,之前不是說過了嗎?還有很多人被弘誓鎧,擐大甲冑,是不是?還要來的嘛!「迴入娑婆度有情」,還要來,而且還要永遠的來,是不是?所以各位,不是討厭,不是說這個地方我真討厭,我再也不來了,不是這種情緒。 這個厭離就是說我們沒有留戀,對於娑婆世界沒有一件事情是什麼東西我們捨不得的,或者覺得這個音樂太好了,跳舞實在是太好了,或者是燒鴨子好吃,這些都是舉例子,都是世間這些大家很貪愛的,這些事情我們很想再吃一點,想再享受這一點點,這就叫做留戀。你留戀娑婆,你就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了。你討厭一個人跟喜歡一個人同樣是留戀。所以是不留戀。 但不是討厭,不是對於它起了一種厭惡的心,我再也不來了,那這就不對了,這都是偏了。 要平等普度,娑婆世界正是在於要平等普度,而且這些人對你都很有緣哪!我們要知道,我們所接近的這些人,不管是有好的,有壞的,都是緣啊!都結了很深的緣,這些有緣的眾生你不度,那你要度誰呀?是不是像師父說的,眾生無邊選來度?所以現在還有一些人搞錯了,把這個厭離娑婆這個厭當作討厭來理解,不是這種心態。和你親的跟和你有怨的有冤的,都在等你來度他們,要不然你去極樂世界幹什麼?你到極樂世界是為了什麼?不是去享樂啊,就是要去學了這個本領快快的回來,能夠很快的圓滿你度眾生的這個心願,就是這個意思。下來我們看這句經文的解釋,「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註解引了《二入四行論》,我們先看註解: “據《二入四行論》云:「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種:一理入。二行入。」行入則有四者,其中第三為「無所求行。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 「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二入四行論》說「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種」,入道有很多種路,但是重要的不出這兩種,一種是理入,一種是行入,一種從本體理體來入這個道的門,一種是從實修的門來進入。 我們先看行入有四,其中第三為「無所求行」,「世人長迷」就是世人就是在迷,處處貪求,我要求這個要求那個,求利養,求名聞,有的人只知道我要求利是不好,不知道求名聞願意人家恭敬你,願意人家都知道我這個人,你跟那個求利求黃金美鈔是一樣的事情,一點也不高尚。所以名聞利養我們要警惕,這個名聞還在利養的上頭啊,所以不貪財是不錯了,但是你還在求名聞,你跟那個貪財的人沒有多少分別,所以這個就是說的長迷,他貪求這叫做求。我們繼續看註解說: “智者悟真,安心無為,萬有皆空,無所希求,是真無求,順道而行,故謂之無所求行。」由上可見「無希求想」,即無所求行。 「亦無不希求想」者,即於「不希求」亦無。一法不立,是真無求也。又無希求,是無為。無不希求,是不住無為。不著有為,不住無為,方契中道。(是為理入。)以上明彼土菩薩平等遊剎之妙德。” 我們來看念公的解釋,師父是轉述。說「智者悟真」,悟到了真諦,他就安心無為,他住於這個「一切法本來無所有,本來寂滅」,你看六祖慧能大師就說了這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他在這個地方能夠安心,他那個是真正的安。我們就沒有法子來形容這種安,那超過一切世間了,他就無所為了,他還為什麼?佛的功德智慧都具足了,還為什麼啊?就無所為了。 「萬有皆空,無所希求」,真正的無求,這個叫做無所求行。這是前面註解《二入四行論》裡頭的意思。所以我們這裡的無希求想,對於一切佛剎「無愛無厭」,也沒有愛,也沒有討厭,也沒有希求想,因為十方佛剎有穢土有淨土,極樂世界的菩薩沒有選擇,平等樂意接受,無希求想就是無所求行。可是你還有一個無不希求想啊,就是要對於不希求也沒有,這個一法不立才是真正的無求。 大家看到了沒有?這樣子的解釋就很徹底很圓滿了。「無希求」是無為,「無不希求」是不住無為。所以禪宗有一句話說「有佛處,不得住」,有佛的地方你不能在那待住。那麼無佛處怎麼辦呢?「無佛處,急走過」,所以禪宗它就不給你留一點點的叫你執著的地方。 那我們淨土宗就不一樣了,淨土宗叫你先不要求離相,你先執著你就執著,你先把這句佛號念起來,這樣子就有機會暗合道妙了。這個地方是講菩薩修持,極樂世界的菩薩修持。那他這個境界,就不是我們這個境界了。他就是這樣的不住有為法,也不住無為法,不著有為,不住無為。 那現在問題又來了,那你這一說了之後,我就是要無為,我不要有為,我就要無為,這又成了什麼呢?這不就是有求了嗎?你不是求這邊,你就是求那邊,你不求這邊求那邊也是求啊,是不是?你這不就有愛有厭了嗎?這裡告訴你「愛無為,厭有為」,你這還是一個有求的心啊!所以他這個裡頭,這樣的智慧他才能夠制得了自己,能夠徹底排除自己所有那些所偏的那方面。所以這個不著有為,我們一般都是在著有為嘛!所以我們先要不著有為,到了無為也不住在無為上,不住無為,這才契入中道,這就成了從理入了。從理入這是很高的境界,先不要去希求,這是從行入。到了亦無希求也無不希求,就從容中道,這就是理入了。 怎麼樣?好料咧!為什麼說好料呢?因為聽不懂,大家應該也是聽到一頭霧水。應該有人能夠聽得懂,如果再聽不懂,那就多聽幾遍,總有一天會懂的。總有一天會懂,但是這一天是哪一天就不知道了。如果在這個世間一直都不懂,那趕緊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你一定懂,極樂世界你聽法,你聽什麼就懂什麼,我們這裡聽什麼就聽不懂什麼。 由於平等,所以就沒有彼我違怨之想了。這個人我是非是什麼呀?彼我就是人我,這個和這個,人和人之間好多的意見,這都是人我是非,都是自己是,對方非,很少說是自己非,對方是,這些菩薩的修持,這些問題都不存在了。違順是什麼呢?同意我的時候那就是順,和我相違的也就是跟我結怨的,我們簡單說就是跟我作對的,極樂世界的菩薩就沒有這些「彼我違怨之想」。 各位同修,這些道理我們不要只是聽了就覺得跟我沒有關係,說的是極樂世界的菩薩,那你聽經就白聽了,你之所以今天能夠聽到,就表示這些內容是對你說的,要這樣子來領會。好,下來繼續看經文: 【何以故?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好,我們看註解: “(三)明平等度生之德。彼土菩薩有大慈悲,願饒益一切有情,故於一切眾生,不計親疏恩怨,亦無彼我之分,更無違怨之想,視同一子,平等普度。 故經云:「亦無彼我違怨之想。」「何以故?」「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 何以故就是為什麼呢?「因為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這一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他有大慈悲啊!要給眾生大利益的這個心,他要捨離一切執著,這些妄想執著他都要捨離,他成就無量功德,他已經成就了無量功德了。好,我們繼續看下來的註解: “以下數句經文,重明自他二利與平等說法之德行,因遊剎度生均不離說法也。但說法不能離自覺,故下云:「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重明自利之行圓滿。此四句以捨離執著為首者,因此實為入道之關鍵。世尊睹明星而徹悟本心,開口第一句便道,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故知捨離妄想執著,當下便是如來智慧德相。故經續云「成就無量功德」。” 他是「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剛才已經說過這個如如了,這個地方我們就不再重複了。就是彼此都如,就引一句《會疏》的話吧!就是說如如是不一不異不空不有之義,這正是中道第一義諦相也。好,我們再看註解: “「無礙慧」者,指圓融通達之佛慧。《魏譯》作「無礙智」。《大集經》云:「無礙智慧無有邊,善解眾生三世事。」 又《法華經》化城喻品:「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 「解法如如」。《淨影疏》曰:「解法如如,是其理解。……空同曰如。解知一切萬法皆如,名解如如。」如如乃《楞伽經》所說五法之一。” 《淨影疏》他解釋這個如如,他說「解法如如」,就是說明這些大士他們的理解,這個如如是《楞伽經》所說的五法之一,這個我們說一點,《楞伽經》的五法就是唯識最寶貴的一些東西有五法,就是「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這是法相宗最寶貴的東西。 五法是什麼呢?第一個就是相,一些現相的相。第二是名,名是名相。第三是分別,有的舊譯就譯成妄想。第四是正智,正智就是包括了無漏心的妄想,並不是完全是智慧,但是它智慧裡頭還有無漏心,這個就是說真正修行人在這個時候,就是說會出現這樣的無漏心,你還是有妄想,你還沒有證果以前,你這裡頭就是說是,既然有的時候還沒有離開妄想,但是這裡頭也有無漏的氣分,或者說是有無漏的成分,這就是正智。要不是這個過程,他怎麼可能從妄想一下子就跳到真如呢?怎麼可能一下就到了如如呢?如果是這樣子,那只有禪宗了,禪宗只有兩個臺坡,就是兩個極端,沒有中間,只有兩邊,說「迷則眾生,悟就是佛」,一下子妄想頓然斷了,他是頓然斷的,不是慢慢斷的,別的方法修的是讓你的意根枯萎不起作用,可是禪宗是一下子折斷了,它又是教外別傳,這又是一條路子。所以我們這裡有正智,從正智而如如,這個如如就是五法中的一法了,這是《淨影疏》的解釋。我們繼續看註解: “法性之理體,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體。 又《大乘義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諸法體同,故名為如。就一如中,體備沙界恆沙佛法。隨法辨如,如義非一,彼此皆如,故名如如。」 又《會疏》曰:「如如是不一不異,不空不有之義。正是中道第一義諦相也。」 綜上兩說:「彼此皆如」。既「如」故「不異」。又曰「彼此」,故「不一」。故云「如義非一」也。” 沒有辦法,師父講過《無量壽經》它的內容,可以從幼稚園到博士班。但是我們這一品的這一段,那肯定就是博士班的內容了,博士班的內容你不能用小學中學的這種解釋。你看光是註解,那肯定就是到了這個層次了,你沒有別的方法了。 你別的方法就是把它講淺了,以前不知道,後來才知道,念公說深的東西你講淺了,這叫減損謗,這也是謗法啊!相反的,淺的東西你把它講深了,這叫增益謗,同樣是謗法。 所以我們必須非得要這樣子來接受,再說我們現在都是在博士班,我們一直都在理解這個圓教的道理,所以這條路非得要這樣子走,沒有其他的方法。 那麼這裡說彼此都如,那就不一不異了,所以他就沒有「彼我違願之想」,他就能夠平等普度,沒有愛憎,沒有喜歡不喜歡,沒有特別去挑選,他喜歡的他才度,不是這樣子。他平等普度,也就沒有執著了,這樣就能夠成就一切的功德。我們再看註解: “「善知集滅音聲方便」者,《會疏》曰:「習(即集)即集諦,意亦兼苦。滅即滅諦,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說四諦之教,即音聲方便。」 此疏以「集滅」即苦集滅道四諦法中之集滅二諦,故云集中已兼苦,滅中亦含道。今言集滅,即表四諦。又由於因入果海,果徹因源,因果相涉。小大偏圓,同歸一乘法中。故說四諦之教,是即方便而說,名為「音聲方便」。 又《淨影疏》曰:「善知習(即集)等,是其教解。習善之教,名習音聲。滅惡之教,名滅音聲。菩薩於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於中巧知,故曰方便。」 又《嘉祥疏》曰:「善知習滅音聲,明辭無礙。」 諸說不妨同參。” 我們看這句經文的解釋,「善知集滅音聲方便」,這個集滅音聲的「集」,是指的四諦法中的「集諦」,「滅」是「滅諦」,四諦法不是苦集滅道嘛,「集」裡頭就包括了「苦」,「滅」裡頭就包括了「道」,所以這裡說了集滅兩個字,實際就代表了四諦法,這個四諦的教就稱為音聲方便,所以「善知集滅音聲方便」,就是善知四諦法的這個教裡頭的這個內容跟它度生的方便,所以就「善知」,這些就是對於這個教理理解了,習善的教,叫做習音聲。滅惡之教,叫做滅音聲。這個音聲就是指一些教裡頭教言的內容,所以集滅音聲方便,音聲就做為教言,它的教裡頭的這些言語這些話,菩薩對於這個都能夠瞭解,能夠善知而且巧知,所以叫做方便,所以就能夠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下來看註解: “本段末後曰「不欣世語,樂在正論」者,《會疏》曰:「明其離過,謂非世間無益之論等,專樂說出世大乘究竟了義故。」究竟了義第一義諦之言,方名「正論」。” 「不欣世語,樂在正論」就是不喜歡世間這些個談話的內容,他是「樂在正論」,樂就是樂意的意思。我們人平常談話,有的時候真的是一個人開口見心,開口見心是什麼意思啊?他來了之後,跟你開口說幾句話,這個人是什麼水平你就可以知道了,你智慧要開顯了不少,這種觀察就不難了。所以佛法入心了,你就會有這個能力,別人心裡面想什麼都瞞不過你,他現在是到了什麼水平,他開口講兩句話就知道了。所以師父在研討班常常要大家多表態多說幾句,大家還是有所顧忌,師父在猜想是怕被師父拆穿,可能是這個原因吧?我們繼續看下來的經文: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證無所得。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三、明極樂菩薩德行圓滿。「知一切法,悉皆空寂」者,《維摩經弟子品》曰:「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又《大乘義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又《會疏》曰:「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空寂《魏譯》作寂滅)。」 又《萬善同歸集》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無實性故。是不斷之無。」 綜上引證,簡要言之:極樂菩薩以般若妙慧,了知一切諸法,皆畢竟無所有,不可得,平等空寂。但應諦知一切皆空,不是斷滅。此空寂是實際理體,不是斷空,是第一義空,乃不斷之無。如是契入寂滅平等,故云「知一切法,悉皆空寂」。” 最後一段說「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維摩詰經》就說了「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會疏》說「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般若殊勝的智慧就可以能證到一切都寂滅了。所以你看觀世音菩薩就證到了「生滅滅已,寂滅現前」,證到寂滅了,證到平等了,觀音是平等,跟佛跟眾生都齊了,所以就「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一切法都是空寂的。下來註解解釋這句「生身煩惱,二餘俱盡」,好我們看註解: “「生身煩惱,二餘俱盡」。「生身」。可指分段生死之身,與變易生死之身。(此處則指菩薩變易生死之身。)又生身者乃二餘之一。 「二餘」者,生身之苦報與煩惱之殘餘。生身是苦果,煩惱是惑因。此二俱盡,謂之「二餘俱盡」。如《會疏》曰:「生身者,是苦果依身,正是苦諦。煩惱、見思等惑,正是集諦。『二餘』者,即苦集餘殘也。菩薩能斷正使,及以習氣,無有餘殘。出過三界,離父母生身,有漏果縛悉斷盡,故云『俱盡』也。」 又憬興曰:「生身,在報。煩惱,苦因。因果二餘,皆已盡故。」 又《淨影疏》曰:「生身,苦報。煩惱,惑因。此二殘餘,皆悉滅盡。」故云「二餘俱盡」。” 這裡就解釋這句經文了「生身煩惱,二餘俱盡」,這四句就是這樣,「知一切法悉皆空寂」,都是空。當然這個空要知道,這個空就是說「不可得」,它沒有實性,但是是不斷的,不是斷滅的沒有,不是斷滅的空,這個大家要知道不是斷空。「生身煩惱,二餘俱盡」,上頭這個生身,就指的分段生死的這個肉身,還有變易生死的這個身,這個又有殘餘了,煩惱也有殘餘,這兩種殘餘就是餘習,這兩種餘習跟殘餘都盡了叫做二餘俱盡,所以就是「諸法空寂,二餘俱盡」。這樣的話就沒有殘習,那就出了三界了,這一切就斷了,父母生身的這個殘餘也就盡了,這一切有漏的果縛也都斷盡了,所以說「二餘俱盡」。好,我們再看註解: “「究竟一乘」。「一乘」者,成佛唯一之至道,最極圓頓之教法。乘為車乘,以喻佛之教法。教法可載運行人登於涅槃彼岸,故名為乘。 《勝鬘寶窟上》云:「一乘者,至道無二,故稱為一。運用自在,目之為乘。」又《勝鬘經》曰:「一乘即是第一義乘。」 又憬興曰:「一乘者,即智雖有三,其極無二,故云一乘。」《法華經》專說一乘之理,該經《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淨影疏》曰:「乘是行用。行能運通,故名為乘。隨化多乘,就實不殊,是以言一。於此一乘,窮名究竟。」按此疏意,窮盡此一佛乘之理,謂之「究竟一乘」。蓋極樂諸大菩薩,悲誓宏深,雖居極樂,但為哀憫眾生,故仍示現於三界生死之中。住平等慧,精勤修習。故經云「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了達實相一乘之理,得至涅槃彼岸。故云「至於彼岸」。《會疏》曰:「彼岸,涅槃妙果也。」 《淨影疏》曰:「至於彼岸,涅槃果極。」涅槃果極者,指涅槃之極果,即至高無上之果覺,究竟成佛也。” 「於三界中,平等勤修」,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在這個三界「平等勤修,究竟一乘」,雖然生三界還是生死界中,在生死界中也是平等在那兒精修,而究竟通達到一乘,一乘就是成佛唯一的正路,那其它就不是正路了,這是成佛唯一的正路,是最圓最頓的教法就稱為一乘法,那就是《法華》《涅槃》的一乘法。大家還記得《法華經》裡面都是這些譬喻,大家最清楚就是父親把孩子騙出來了,統統沒有給他們牛車,沒有給他們羊車,也沒有給鹿車,完全給了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表示一佛乘,都給他們一乘法,所以《法華經》就說了,「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說到究竟,十方佛土就都是一乘法。唯獨要除掉佛慈悲看見眾生根器實在不夠,方便而說成三乘。若論實際,其實都是一乘法。所以在《法華》中佛就說,我說的這個阿羅漢這個是化城,不是真的有一個城,就是化在這兒讓你們休息一下。師父常常講到這裡就記得這句話,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讓你們休息一下,不要休息之後就不走了,還要向前走,到最後還要成佛,所以實際來說還是沒有三乘法,還是一乘法。它那個是化城啊,佛法雖然是化了很多種,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也好像有很多乘,有五乘有人天乘,而實際是沒有兩樣的,實際最後都是要大家證到涅槃三德,所以是「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所以說是「一」。對於這樣的一乘,你能夠窮盡,你沒有還有什麼不懂的,徹底的了達了,沒有什麼沒了的了,就叫做究竟。所以究竟一乘就是這個解釋。 我們如果從字面上去理解,一般就理解不到這麼深入了。如果你不是學習這個《大經解》,你怎麼可能有機會聽到這樣的解釋? 極樂世界大菩薩悲誓宏願,雖然是在極樂世界,可是還示現在三界之中,就是這句經文「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用平等的智慧「精勤修習,平等勤修」,最後就究竟了達實相一乘的道理,都得到了涅槃的彼岸,故云「至於彼岸」。下來是這句了「決斷疑網」,我們看註解: “「決斷疑網」,此有異釋。《淨影疏》曰:「除妄顯真,名斷疑網。」《會疏》同之。疏曰:「斷除疑網,智惠(同慧)自生。」其意皆偏於斷自疑網。 但《嘉祥疏》曰:「決斷疑網者,能斷眾生疑。」兩者雖異,但亦無違。因能除眾生疑者,首自身無疑。又自身既斷疑網,真智自生,必起大行,普令眾生斷疑證真。故知經文,實兼二義。” 我們來看這一句的解釋「決斷疑網」。「決斷疑網」這裡有兩個解釋,《淨影疏》說是除妄顯真,你妄除了,當然這個真就顯現了,那還有什麼疑呢?叫做斷疑網。《會疏》也是這麼解釋。 可是另外《嘉祥疏》就不同了,《嘉祥疏》說「決斷疑網者,能斷眾生疑」,就是說這些菩薩能夠讓別的眾生斷疑,這些菩薩他們有這個能力。 其實這兩個還是沒有什麼差別的,雖然內容不一樣,意思也相同。就是說你要是能夠給眾生斷疑了,他自己自身肯定也無疑了。那你自己還有一些疑問,那你怎麼叫眾生不懷疑呢?所以也包括那一種了,自身既能斷疑,也就會智慧就生出來了,也就會有能力給別人斷疑了。所以這兩個都是各人說了一半,五十加五十就是一百了,所以我們可以把它合起來看,那就完了,就OK了。繼續看註解解釋這個證無所得」: “「證無所得」。「無所得」又云「無所有」,即空慧也,即無分別智也。體無相之真理,自心無所執著,無諸分別,是曰「無所得」。 《心經》曰:「無智亦無得。」《智度論》曰:「諸法實相中,決定相不可得故,名無所得。」又《涅槃經》曰:「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 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涅槃》之說,真究竟了義之語也。 又「證無所得」者,《仁王良賁疏》曰:「無所得心者,無分別智也。」又《維摩慧遠疏》曰:「菩薩破去情相,到無得處,名無所得。」今云「證無所得」,即到無得處也。” 「證無所得」,最後證什麼呢?證無所得呀!這句話很值得玩味,你最後是證得了,證得什麼?證無所得,這也就是《心經》的話,「以無所得故」,這個般若波羅密多就講一個無所得,「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無所得。 底下說得很好,這是《涅槃經》說的,「無所得者,則名為慧」,無所得就叫做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念公說我想這個話,大家都應該做為座右銘,什麼叫座右銘?把它牢牢的記住,作為你所依據的這個標準。「有所得者,名為無明」啊!一旦你覺得有所得,那就是你的無明現前了。無所得名為慧,有所得就名為無明。 底下再說,「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你只要有所得就..所以《圓覺經》就說了,你說我證了,我悟了,都是還有人我四相。「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所以,這些話很能夠讓人警惕!無所得,就名為智慧。有所得,就名為無明。所以無所得心就是無分別智。 《維摩慧遠疏》就說「菩薩破去情相」,離開情執破相,到無得處,達到證到無得之處,這個名字叫無所得,所以經上說證無所得,就是到了無得之處了。 你看我們說的這些內容,不是大家一般在外面有機會聽到的,這些開示都很殊勝都很稀有,大家要多聽多思維。這就是師父常常說的,看你輸入就是你的input,輸入的是什麼內容,這些內容對於啟動你的般若智慧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們就要多聽這樣的佛法,少聽一些相似的佛法,那個作用不大,福建話講「不夠力」。下來我們看看這句「以方便智」,請看註解: “「以方便智」。方便智又名權智,乃達於方便法之智,又為行方便之智。權智與實智相對。達諸法之實相,名為如來之實智。了達於諸種之差別,為如來之權智。 如《大乘義章十九》曰:「知一乘真實之法,名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名方便智。」 又實智者,體也。權智者,用也。如來成佛之本體,在於實智。一代教化之妙用,存於權智。又密教以胎藏(即蓮花部)鬘荼羅之心蓮華臺為實智,八葉(瓣)開敷為權智。 《大日經二》曰:「諸佛甚希有,權智不思議。」故知方便智亦不可思議,度生妙用,權化之法,全由此智也。又從實智以求權智,亦即從根本智而達差別智。故曰「增長了知」。蓮瓣之盛敷,可喻增長,蓮瓣之初開,可喻了知。心蓮八瓣開敷,正顯「增長了知」之義。因蓮葉開敷而明現蓮臺,正表從方便智之開明,而徹顯心源也。” 方便智就是權智,權就是權巧方便的權,就是了達於方便法的智慧,也就是行方便的智慧,這個權智跟實智是相對的,你能夠了達諸法的實相,叫做如來的實智。了達諸法的差別,這叫如來的權智。 這兩個都是如來的大智慧,密教裡頭把蓮花那個八瓣代表權智,蓮花中間那個心代表實智,增長了知就是形容這個蓮花一開,那個蓮花的瓣不就是都開開了,都大了嗎?這個就是所謂了知,「以方便智,增長了知」,這個蓮花開,蓮花不是說那個八瓣代表方便智嗎?蓮花開了就代表方便智在增長,那蓮花在開的時候那不就顯出那個花臺了嗎?顯出那個花臺剛才說了,那個花臺就表示是根本智是實智。所以這也可以啟發我們知道,以方便智的開明又回過頭來,使得你的心源可以徹底的顯露,所以這個就是說「以方便智,增長了知」的這個意思。不但是我在方便之中就增長了方便,這個方便愈用愈熟,而且這裡頭對於這個實智也有了增長,因為你花瓣開了是不是?這個花心就明顯了。我們繼續看註解: “又度生事中,不離神通。而諸神通,從本以來,自然安住,非從外得,如《圓覺經》曰「本來成佛」。故云「從本以來,安住神通」。 權實二智俱明,神通自然安住。妙德功圓入於實相,證無所得,以無所得故,「得一乘道」。一乘者,一佛乘也。故得一乘道者,即圓證究竟大覺之佛果也。” 「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權智跟實智都明了了,那麼這個神通它自然就現出來了。 所以師父常常說神通是我們的本能,本來具足的,只是現在它不開顯了,所以你用不上,本來有的你還到外面去學神通去求神通,那不是頭上安頭了嗎? 你只要權智實智都明瞭了,你本有的神通自然就出現了,而這一切妙德都圓滿,就入於實相,證無所得了,無所得就得一乘道。 無得就故得,我們從字面上看「無得」就是什麼都得不到了,不是。無得就故得,所以才得。所以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你看《心經》講無所得,無所得最後是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要以為這就是斷滅的「無」,但是當你有所得的時候,你絕不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難就難在這個地方,你真的無所得了,你證到無所得了,你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你還在那邊有所得有所求,那個時候你所得的一切都是無明。這句話很震撼!我們這裡講的是無明,那不是正智,那更不是智慧,是不是? 之前講過念公當初,初初還沒開悟之前,他都已經展現了過人的般若,還記得嗎?人家問他你看《金剛經》有什麼心得?他就說「若有所得,即非所得。」我們會這樣子來回答嗎?我們都急不及待的趕快講了一大堆,《金剛經》裡面講那個什麼,一切有為法..疲勞轟炸講了一大堆,念公就八個字「若有所得,即非所得」,跟這裡就是一味的了。我們再看多一段註解: “「不由他悟」者,《唐譯》曰:「得一乘道,無有疑惑,於佛教法,不由他悟。」至於《魏譯》作「慧由心出」,《淨影疏》釋云:「真解發中,名慧心出。」蓋謂真實明悟,發於自心,名為「慧由心出」。” 這個「不由他悟」,這個真實的明悟是發自自心的,所以《魏譯》本這一句它是用「慧由心出」。我們這個「不由他悟」,我們這個用的是《唐譯》本的話,「不由他悟」這句更明顯一點。《魏譯》本是「慧由心出」,這個真實的智慧是從你自心出來的。可是《淨影疏》說「真解發中」,這個叫做「慧從心出」,都是說明這個意思,他是解釋這個「慧由心出」,就等於解釋我們這個「不由他悟」,其實真實的明悟是發自你的自心。 好,那麼下面還有註解很多內容,都是在解釋這個「斷除疑網,不由他悟」。「不由他悟」是你自己自心顯露的,從你自心流露出來的那個才是真正你自己所悟的,不是從外面來的。下來的註解跟解釋註解的內容,我們就留到下一堂課再來繼續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了。 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感謝大家的出席,感謝大家的觀賞聆聽,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