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00集
2023/07/24 10:03:07瀏覽84|回應0|推薦1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00集

  我們大家正在一起學習《大乘無量壽經》會集本,就是夏蓮居老居士依據五種現存的原譯本,會集成的這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我們同時也依據黃念祖老居士念公他自己的這部註解叫《大經解》,根據這個《大經解》來理解《無量壽經》裡面的經文,所以因為念公這部註解是集合了193種中外祖師的註解論著跟一些經典,來註解《無量壽經》的經文,所以解釋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圓滿,非常的透徹,使到我們在學習《無量壽經》的時候非常非常的受益,能夠很深入的很全面的來理解《無量壽經》,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傳達的種種的這些重要的開示。但是師父在得到這個黃念祖老居士念公的講解的這個原音的時候,那個原音已經變成文字檔,是念公他自己講解《無量壽經》的,也是依據他自己的這部註解。但是因為變成文字檔的時候,就太過忠於原來的原音,所以你看下去之後會覺得很多地方很不順暢,不是說沒有把意思說到,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就是好像哪裡又少一個字,哪裡又少了幾個字,都感覺它串不起來,不夠順暢。所以師父就花了一番的功夫來整理,而且還要非常小心翼翼地不能有錯誤,或者是乖離念公的意思,所以就把它串起來了,很仔細地把它串起來,所以大家聽到都很順暢了。師父在轉述的時候就覺得很順暢。而事實上如果你自己去看網上下載的這些原來的文字檔,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所以師父花了時間跟心思是值得的,今天呈現給大家,讓大家能夠對《無量壽經》,對淨土法門,能夠有堅定的信心,都是因為師父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不是在這裡向大家討功勞,事實上就是這樣子。

  好,在沒有開始之前先跟大家這樣簡單的交代一下。今天我們進入到這一品:

〈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就是到了第二十九品了,我們先看看一小段註解有一點點的說明:

“本品顯彼土所有菩薩均願力宏深,決定一生補佛。若有本願為眾生故,雖生極樂國土,不捨惡世有情。故入生死,救度群生。欲令十方一切眾生,皆得往生,皆當作佛。輾轉救度,無有窮盡。品末復讚無量壽佛恩德無極。”

  好,我們先看開始的經文:

復次阿難:彼佛剎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唯除大願,入生死界,為度羣生,作師子吼。擐大甲胄,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生生之處,常識宿命。

  接著我們看一段註解:

“本品正彌陀第卅五「一生補處願」,及卅六「教化隨意願」之成就。第卅五願曰:「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凡生極樂者,不離安養,必至一生補處。但有菩薩,發殊勝大願。願入生死界,教化有情。彼土菩薩親聞彌陀說法,即以所聞,轉教眾生。故所說法,親承如來。故亦如獅子之吼也。”

  好,我們看這個內容,說「復次阿難」,這是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Ananda說,所有現在未來的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就是現在在極樂世界,以及將來要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一切菩薩,都應當究竟一生補處,一生補處就是等於後補佛了,一生補處等於是能夠完全證到,徹底的證到。

  但是也有人他有特殊的大願,他願意離開極樂世界這種清淨安樂的道場,到生死界中來救度眾生。所以你看那個念佛的偈子不是有嗎?說「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原來的偈子就是這樣的。後來有兩個人都把這個偈子改了,一位是弘一大師,一位是念公的老師夏蓮居蓮公。他們兩個人都沒有商量過的,都改了這一句,改的這個字雖然不同,但是意思是相同的。就是把第四句「不退菩薩為伴侶」改成「回入娑婆度含識」,這是蓮公改的。弘一大師改的跟那個意思也是一樣的,一定都是「度含識」,因為「度含識」它押韻,也就是字是不一樣,意思是一樣,他把這個也改了,這就表示什麼呢?都是屬於這一類的,他們的往生那就是都還要回來,我們叫乘願再來,回到娑婆來度眾生。所以各隨己願,這是兩種類型,去了之後,花開見佛,悟了無生之後,馬上回到娑婆世界來度眾生,這又是一類。

  那麼在彌陀大願裡頭也談到這個,跟這個也是一緻的,所以就是有「教化隨意願」,他有本願力為眾生,他可以到他方世界去救度眾生,雖然他還到他方世界,是有生死的這個世界,但是他永離惡趣,他不會墮入惡道,不會以他的罪過墮到惡趣,如果還會墮到惡道,他就回不了家了,從極樂世界出來就回不去了,不可能,不可能。所以這裡就包括不包括我們自願到畜生道到地獄餓鬼道去度眾生呢?這是大菩薩的行動。

  我們凡夫即使到了極樂世界,也暫時還是凡夫,因此你這個能力還是人世間的情况,還不能像地藏王菩薩等等到地獄去度眾生,以後是可以的。但在凡聖同居土的時候就有差距了,不是說生極樂世界的人惡趣就不度了,他還是要度,因為他還沒有修成功嘛!

  到了極樂世界還要繼續的修行,還要斷惑,還要等到從凡聖同居土一直升到實報莊嚴土,到那個時候自然就可以了,就可以到十方世界有惡道的地方,一樣可以像地藏王菩薩這樣來度眾生。一般所指的還是凡聖同居土的這個情况,穿衣吃飯還有等等這些的情况,真正到了上品上生,就可以到無量世界度無量數的眾生,到那個境界都可以普門示現,這就不在話下,因為那個是菩薩的境界了。

  現在看這一品這段經文說:「為度羣生,作師子吼」,他到生死界做什麼呢?為眾生來作獅子吼,佛的說法稱為獅子吼,因為獅子一吼,一切百獸都震驚,這是譬喻佛的說法能夠降伏外道,能夠震醒愚蒙。現在這些個人到極樂世界之後,他又來到我們這個世界,又示現成了某個法師,或者某個居士在那邊講,這個也稱他為獅子吼,這為什麼也能稱為獅子吼呢?因為他既然往生到極樂世界,悟了無生法忍之後,他所知道的都是從阿彌陀佛那兒聽到的,然後他再來轉述,那是轉述阿彌陀佛的開示,肯定是很可靠的,所以因此也可以稱為獅子吼,所以這些人能夠作獅子吼。

  「擐大甲冑」我們看註解的解釋:

“「擐」者,以身被挂鎧甲,名為擐。胄者,鎧也。甲胄乃古代戰士被衣於身,以防矢石傷自肉體。以喻大心行人,為敵生死,以誓願為鎧甲,護衛本身慧命;「擐大甲胄,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與此全同。從極樂再來此界之人,雖於五濁惡世,示為凡夫,亦有生死。但直至成佛,永離惡趣。並生生世世,常憶宿命,不昧本因。「示現同彼」,「彼」者穢土眾生。”

  這個「擐」字是專門指的身上披掛鎧甲叫做「擐」。他到這個世界作獅子吼,他是披了很大的甲冑,這是個譬喻,就是以他這個宏深的誓願,既然到了極樂世界,還願意到娑婆世界這種穢土,這種五濁惡世來度眾生。穢土的眾生很可怕的,穢土也是很可怕的一個地方,那你怎麼才能來這個地方呢?這個世界很可怕啊!你得要武裝起來才行,是不是?以什麼為武裝呢?就是以自己的誓願做鎧甲,這就是我們現代人說的用這個防彈衣,這都是比喻。

  經文說:「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那麼這四句是一小段,雖然是生在五濁惡世,這是一個很惡的世界,很容易入三惡道,他來示現還是示現有生有死。

  以前講過好幾次了,說晉朝有一個人很窮,他發憤念佛念了幾天,他真的見到了阿彌陀佛,他不是死了之後見佛的,就是現生就見佛,然後就得了無生法忍,之後當然是往生了。那往生之後曾經在清朝之前,七次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知道他來,從來不知道說有個極樂世界來的菩薩,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沒有人知道。那麼他說他來了之後,他示現的跟眾生一樣,他也有生有死,大家看不出來。雖然是這樣示現跟娑婆世界「同彼」,「彼」指的是我們五濁惡世我們這個世界,可是直到他成佛,他也不會受這個惡趣的報,不會因罪報而入到惡趣的。而且是「生生之處,常識宿命」,他一生一生到的地方他都還記得,記得他的宿命,知道自己是極樂世界再來的。好,我們再看下來的經文:

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眾生類,生彼佛國,得泥洹道,當作佛者,不可勝數。

  好,我們看註解:

“極樂大士能發如是宏深誓願者,蓋因彌陀本願加威,亦復是本身善隨佛學也。彌陀本意,唯願眾生往生彼土,得涅槃道,悉皆成佛。新成之佛,復度眾生。所度眾生,又皆成佛,又復度生。故云「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以如是輾轉度脫故,十方世界之菩薩、二乘、六道四生種種眾生,得生極樂,證道成佛者,「不可勝數」。因往生者眾,非數量所能及。(又「泥洹」即涅槃。)”

  阿彌陀佛的大願是要普度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之類,都叫他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悉令得泥洹道」,全要讓他們得到涅槃,就是得到無上的佛果,這個無上的佛果就是圓教的佛果。來了作菩薩的「令悉成佛」,作菩薩的要叫他成佛,既成佛之後怎麼樣呢?「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所以就跟阿羅漢不一樣,阿羅漢涅槃了就自了了,就沒有下文了。往生菩薩是大乘,所以成了佛之後,還要去教授其他的人,讓其他的菩薩也都成佛,就這麼「轉相教授,轉相度脫」,使大家都來度脫。如是這麼輾轉也是無有窮盡的,所度的十方世界的眾生,諸眾生類也不可窮盡,「不可勝數」就是你數都數不過來,這個數量太多太多了。我們繼續看下來的經文:

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所以者何?猶如大海,為水中王。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寧為增減。

  我們看註解:

“或疑,十方聖凡,咸歸極樂。彼一剎土,寧能廣容?是義不然。蓋極樂國土,「常如一法,不為增多」。佛云「一法」,義理甚深,眾生難明,故佛以大海為喻,以明其義。以大海喻極樂,諸水喻十方往生之士。諸水入海,大海不增。以喻十方往生,極樂之眾亦不增也。又彼土大士,重返穢土,救度群生,其數亦無量,但極樂聖眾,亦無減少。故云「常如一法」,「寧有增減」。於一法中,無有增減之義。茲再以世間數學之理為喻。數學有「無量大」或「無限大」之義,以符號為∞。謂其數之大,超越限量,故名無限大。於是以∞加一切有限之數,仍等於∞。因∞表無量大,或增某數,便大於∞者,∞即不成為無量大矣。又以∞減一切有限之數,亦仍等於∞。因∞若一減便少,即不是無量大矣。故此∞,「常如一法」,「寧可增減」。今極樂者,實為無限大中之無限大,蓋已超逾一切世間之無量大矣。又上經文正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殊勝微妙境界。蓋極樂即是華藏,故廣狹自在,一多相即,互融互攝,非言思所能及。”

  那麼雖然十方世界這麼多輾轉度脫,都往生到極樂世界,「然而彼國」,彼國就是極樂世界,它是「常如一法」,它不增多,它老是這樣。這個就不好懂了,所以就打個譬喻,你看像大海,各處的陸地所有的河流,一切水都流入大海裡面,並沒有看著大海的水馬上往上漲啊,要是大海老漲不停,我們沿海的地方早就被淹沒了,是不是?不用等大海嘯啦!諸水流入大海,而大海不增減,這個地方比喻說如大海,「常如一法,不為增多」。

  也可以淺近的拿個數學來做比方,這個以前也講過了,現在多聽一遍也無妨。這都是念公的原話,非常珍貴。我相信在我們一般的法師在講解這個佛法的時候,很少用到像念公這樣子這麼多的數學,這麼多的科學來談佛法的,所以非常珍貴,我們應該多聽。

  師父再轉述說,我們數學有個數,就是把這個8這個字放給它倒下來,就是橫寫的這個符號,就是這個符號∞,這英文叫什麼?這英文叫什麼叫infinity無限大,這個橫寫的∞字是無限大。師父在念這個註解的時候,這個字怎麼讀?沒有讀音,師父上網去找,問它這個字∞什麼讀音?它的回答是這個字沒有讀音,沒有讀音那怎麼辦呢?所以只好說「∞這個」,只能說「∞這個」。無限大大家都知道,什麼數加無限大,還等於無限大,無限大減多少,還是無限大,無限大被什麼數除,還是無限大。它既然叫無限大,它就是不可能減少。它要有個定數才能減少,它是無限大,減少了一點就小了,那就不叫無限大了。你減多少,它還是無限大,你加了它,也無所可增,也是無限大,你除你多少人去分,每個人得一份,每得的一份也是無限大,這就是說的「常如一法」,這個一法可以用無限大做為譬喻。所以都不可以有限的機械的,這種思想來理解。所以你看過去牛頓他那個時候的科學,當然我們這裡說的這個數學的例子,老早就有了。

  像現在這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概念,這個概念說物質是妄念,物質是妄念這還是新的科學。那過去都不是這個樣子,那就是跟佛學格格不入了。現在就很接近了,就跟我們很接近了,只能夠說是接近我們現代人容易理解佛法深奧的道理,但不是相似,還差得很遠。下來我們再看這一品最後一段經文:

八方上下,佛國無數。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

  我們繼續看一段註解:

“「八方上下」,八方加上與下即是十方。十方無數佛國之中,其「長久廣大,明好快樂」,皆與極樂世界不能相比。故云「最為獨勝」。「長久」即常住,如經云:「建立常然,無衰無變。」「廣大」,如上文大海所喻之義。

「明」者,清淨光明。「好」者,相好莊嚴。「快樂」者,如《小本》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極樂世界所以能「最為獨勝」者,皆由彼佛於因地中求得大願,於無量劫積功累德,以致於成。”

  那麼這就譬如八方上下佛國是無數的,這麼許多人都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沒有變化。「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在十方的這些佛國之中,阿彌陀國,我們回想起來,在彌陀發願的時候,就是問過這個問題,當時他問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說,我要成就一個佛國,要勝過一切其他佛土可以嗎?佛說當然是可以啊!當時佛就滿足他的願,所以成佛之後,自然就勝過一切佛國,因為他發的這個願的願力大。「長久」,是恆常。「無衰無變,建立常然」,這個是長久。「廣大」,廣是寬廣,大是廣大。明是光明。好是美好快樂獨勝。這都是「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就是因為在法藏比丘他作菩薩求道的時候,他自己所願就是如此,所以現在這個大願成就了,也自自然然呈現出這個樣子,如是因,如是果,這是一定的。我們再看最後一段註解:

“阿彌陀佛以此無上恩德,普施十方,無有窮極。彌陀恩德,廣大深遠,言語難明。縱身有百口,口有百舌,窮劫說之,亦不能盡。故云「不可勝言」。蓋彼佛住真實之慧,故能施真實之利,普令一切眾生,咸入真實之際,故其恩德無有窮極。”

  阿彌陀佛的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這個說的就是一切十方,沒有一個地方不是阿彌陀佛恩德所布施的,沒有漏掉一個地方。所以阿彌陀佛這個普施真實之利,不是僅僅就是我們這個地球而已,是十方無窮無極的世界,一切的眾生,所以這個恩是深大是無量。「不可勝言」就是告訴你這個言說是說不盡了,說不完全,說不清楚了。

  介紹完了這一品,就算是這部《無量壽經》的第三卷到這裡結束了,不是我們的課到這裡結束了,那還早,還有一個小時。下來從第三十品〈菩薩修持〉開始就到了第四卷了,我們一路走來,還算是無驚無險,順順利利。註解有說明後面第四卷的重點內容,我們一起來看看: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四卷(從第卅品至第四十八品。末為後記、再記及附錄。)

本卷重點為:(一)繼前第廿八品、第廿九品,明極樂菩薩願力,修持真實功德。行圓德滿,諸佛共讚。兼明國土安樂清淨,壽樂無極,勸諭往生。(二)對淨顯穢,痛斥濁世惡苦,令捨五惡,去五痛,離五燒,勸修世善,重重誨勉,令持經戒,度脫其身。經中備敘眾生造三毒五惡之業,招輾轉痛燒之報。切指致苦之由,復示出苦之方。欲令眾生深明因果,止惡行善,饒益有情,造福人間。以此迴向,同生極樂。(三)禮佛現光,此會四眾,皆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普令見者獲益,聞者生信。(四)顯邊地疑城。示疑惑未斷,但仍念佛修善,願生極樂者得生之處。(五)本經流通分,讚歎念佛,勸於此經生導師想。當來經滅,獨留此經。常念不絕,則得道捷。「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普勸種福修善,念佛發願,往生淨剎。”

  這就是往後到最後一品結束,這整個的內容的一個重點,這個註解都已經把它勾畫出來了。好,我們開始進入第三十品:

〈菩薩修持第三十〉

  照樣我們先看一段註解,註解很重要,都全靠註解。要不然沒有註解的話,這個經文實在是不容易理解。我們看註解說:

“經中第廿八至第卅二品,皆明極樂國中菩薩之妙德。於本品中,偏重菩薩自覺覺他之妙行:度諸眾生,演說正法,以無礙慧,解法如如,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於彼岸等等勝行。至於第卅一與第卅二兩品,則明彼土菩薩之功德與妙果。佛說是法,蓋欲十方眾生,生欣慕心,求生極樂,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修習圓滿如是功德。”

  我們先看開始的一句經文說:

復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

  下來一小段註解說:

“本品明彼土菩薩之大行,內容有三:一、大士自利德行。二、大士利他德行。三、德行圓滿。上段明大士自利德行。”

  經文說「復次阿難」,這是又叫著阿難了說:「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我們繼續看註解,註解解釋這句經文:

“「禪定、智慧」。禪定即六度中之第五度,智慧是第六度。此二乃六度之主。故首標之。又定慧應等持。如《會疏》云:「夫有定而無慧,則同二乘沉空。有慧而無定,則同外道邪思。故雙舉之。」”

  這裡說彼佛剎就是指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佛剎裡頭這一切菩薩,他們的禪定,他們的智慧,禪定是六度裡面的第五度,智慧就是般若,是第六度,這兩個在六度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就拿這兩個來代表六度。他們禪定的境界和他們的智慧,這兩個之間也很有關係。

  《會疏》就說,如果有定而無慧,就變成二乘,就是聲聞羅漢,就沉空滯寂,在空和寂之中停滯下來了,就沒有智慧,不能起觀照了。相反的,有慧而無定,只是有慧而沒有定,就同於外道的邪思了,他就沒有定了。

  還有一種比喻也很好,就是這個慧和定的關係就像什麼呢?像是燈籠裡頭的光明跟燈罩,過去古時候那個燈外面要有個罩,把這個燈給罩著才行,這是為了擋風用的。現在電燈當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了。過去是點蠟燭點油燈的,沒有罩,這個風一吹,那個燈就滅了。所以有慧沒有定,就像那個沒有罩的燈。有定無慧,就像沒有點著的燈,你有罩,但是你根本沒點著,沒點著,你根本不放光,那就沒有作用了。所以這個定慧兩者都同樣重要,這個是「禪定智慧」。

  「神通威德」就是指天眼通、天耳通,這都是神通,還有這個六通。這一些通在證果的人也都是自然就得到了,所以神通確實是在佛教裡頭,你修持精進所應該得到的東西。

  但是如果偏重神通,求神通,這就往往容易出現偏差了。神通是聖末邊事,什麼意思呢?是聖道裡頭末了的邊邊上的事情,意思是告訴你,不是很重要的啦!

  所以說「但得本,莫愁末」,你這個禪定,尤其是智慧,這就更是根本當中的根本了。這個智慧不是說你寫文章什麼這類的智慧,而是你要「識心達本」,「識心達本」這個要求就高了,「識心達本」是要明白你本來的自心,你只要得到這個本,你就不愁末了。

  就好像一個小男孩還沒長鬍子,你不要發愁說怎麼他沒有鬍子呢?他大了自然會長出鬍子來的嘛!所以這個事情就是這樣子,沒有什麼說這個小孩智商太低了,可能是智商的關係,他不長鬍子了,這個沒有關係,時間到了,他自然就長出鬍子來了。對於神通,就是要有這樣的看法。下來我們再看註解說:

“「神通」者,天眼、天耳等六通。「威德」。威者威神。謂威勢勇猛,不可測度。德謂功德。如《魏譯》曰:「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彼國一切菩薩,於上述之禪定、智慧、神通、威德,悉皆圓滿成就。故云「無不圓滿」。”

  那麼佛菩薩那就是這樣了,他這個神通威德,「威」,是威勢威神。「德」,是功德。這些都沒有不圓滿的,一切都圓滿了。下來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

諸佛密藏,究竟明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深入正慧,無復餘習。依佛所行,七覺聖道。

“「密藏」者,《二教論上》云:「法佛談話,謂之密藏,言秘奧實說。」意謂法身如來所說深秘玄奧之真實語,謂之「密藏」。”

  我們看這句經文說,「諸佛密藏,究竟明了」,這些菩薩他們的境界都是很深哪!諸佛的密藏,他們是究竟明了了,不僅僅是明了,而且是徹底的明了。那麼這裡說密藏是什麼呢?有兩個含義,一個就是如來語深,如來所說的是深密玄奧。這一些真實的語言,凡夫你以這個分別心,你聽了之後,你不能理解,因此這個叫做密藏,這是一個含義。我們再看註解:

“又《僧史略》曰:「密藏者,陀羅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諸佛菩薩,所能遊履也。」蓋謂密藏即陀羅尼,此法深密,非是小乘教之佛菩薩所能實踐。今經云極樂大士,於「諸佛密藏,究竟明了」。綜上二義,蓋謂諸大士於法身如來,深秘離言之密意,種種難思之語及陀羅尼,悉皆究竟契入,洞然明白。”

  再有就引了這部叫《僧史略》這部書,這裡頭他就說了,說密藏是什麼呢?是陀羅尼Dharani,是咒Mantra,這個咒只有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跟佛才能夠瞭解它的意思,不是小乘教的佛菩薩所能夠理解的,這也是諸佛密藏的解釋。其實這兩個不妨合起來看,就是說諸佛的這種深密的語言,以及諸佛的陀羅尼,這些大士都能夠究竟明了。下來我們再看註解:

“「調伏」者,《探玄記》曰:「調者調和,伏者制伏。謂調和控御身口意業,制伏除滅諸惡行也。」蓋謂調制三業,令離惡行也。「諸根」者,眼耳等六根。「調伏諸根」即調制身心,令離塵垢邪惡。「柔軟」,謂心柔和而隨順於道。反之則為剛強,剛強則難教化。《法華經》曰:「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即「身心柔軟」之意。”

  我們來看解釋,說「調伏諸根」,這個調就是調和。伏者是制伏。因為我們這個根就是眼耳鼻舌身,這個根就是要造業,我們就必須要來調制這個身業、口業,還有意業,叫它不要造惡。這個根就是我們的六根,所以我們調伏諸根就是要控制它,能夠調制自己的身心,離開塵垢,離開邪,離開惡。能夠調伏諸根,身心就柔軟了。柔軟跟剛強是相對的。所以娑婆世界的眾生的缺點就是剛強難化,還有很多人很自負,實際上他不知道這個正是缺點,不是優點。正是剛強難化,非常剛強,自己成見很深,很自負。這些菩薩他們不是這個樣子,他們是身心柔軟,身跟心都柔軟。我們再看註解:

“「正慧」,真正之慧。真者,真實。正者,無邪。離顛倒為正。又契真入實為正。故離虛妄分別,照了真心之智慧,名為「正慧」。”

  因為身心柔軟,所以就深入正慧,正慧是真正的智慧。正就是無邪,就離開了顛倒叫做正。你能夠契真入實叫做正。能夠契會這個真如,能夠入到這個真實,入到這個實相,這才叫做正。你看看這個要求是不是很高?不是你自己隨隨便便,自己立一個解釋就行的。我們這裡句句經文的解釋都是圓教的道理,都是說的真如,說的實相,說的法身。一般佛法都不提這些,法師講法,也很少敢講這些了義的內容。大家只有在學習《大經解》,才有機會聽到。所以這個「正」,它就離開了虛妄分別,它是這一種離開虛妄分別,能夠照了真心的智慧叫做正慧。

  所以都是能夠照到自己的自心,能夠「了」,「了則罪性本來空」,這個「了」字很深哪!不能從字面上來看,是徹底解決的意思,我們通俗話你對這事情能了不能了啊?就是徹底解決,「未了還須償夙債」,你要能了,你所有的罪性就空了。不了,你那個債還都在那兒,一樣也少不了。所以這個「照」和「了」,這個「了」字是在「照」這個字的後頭,你能「照」之後,你才能「了」啊!這個叫做正慧。

  你要是深入正慧,所以這個深是很能窮到自心的根源,窮這個字,用在這個地方就是告訴你,你到底了,去到底了。就好像我們常常有一句話說:「一句佛號念到底。」大家對這句凈空老和尚常常用的,「你別管,就一句佛號念到底,包你往生。」大家對這句話都有點懷疑,但是沒有看到這句話「底」那個字的這個真正的含義,一句佛號念到「底」,就是這裡說的「底」了,窮到自心的根源了,念到底就是把自性佛給念出來了,叫做一句佛號念到底,就是告訴你到底了,深入到自心最根本的地方了。下來就解釋「餘習」這兩個字,我們看註解:

“「餘習」。煩惱斷後,殘餘之習氣,名為餘習。又名殘習,或逕名習氣。二乘不能斷除餘習,唯佛獨能斷之。

《大智度論》曰:「阿羅漢、辟支佛,雖破三毒,氣分不盡。譬如香在器中,香雖去,餘氣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燒煙出,炭灰不盡,火力薄故。佛三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盡,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盡,無煙無炭。如舍利弗瞋恚氣殘,難陀淫欲氣殘,畢陵伽婆磋慢氣殘。譬如人被鎖初脫時,行猶不便。」

現極樂大士「無復餘習」,表能行至佛之行處。故《魏譯》謂彼土諸大士「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也。”

  好,我們來看解釋,「無復餘習」就是沒有餘習了,什麼叫餘習呢?我們煩惱斷了以後,可是還存在著一點點的習氣。

  這個《大智度論》就作了個比方,作得很好,他說是阿羅漢辟支佛能夠破了貪瞋痴這三毒,斷了煩惱了,斷了煩惱了所以阿羅漢他就了了這個分段生死,證有餘涅槃。但是氣分不盡,餘習還有,這一點要很注意!他斷了煩惱之後還有餘習。

  這裡擧個例子,譬如那個香,擺在一個盒子裡頭,香拿開,沒有香,空了,只是一個空盒子,可是這個盒子裡頭還有香的氣味,香已經不存在了,可是氣味還存在,這個氣味就比方這裡說的餘習,你貪心瞋心痴心已經沒有了去掉了,就像那個香已經去掉了,因為過去他放過這些東西的盒子,還有這個氣味,這就是餘習。貪瞋痴這些煩惱的餘習,要徹底斷這個餘習只有佛才能做到,佛是徹底斷盡了。當然二乘是斷不盡的,大乘菩薩也是,隨著菩薩的水平而能夠斷掉一些。

  《大智度論》又作了個比方,像我們燒炭,把木頭燒完了之後,可是還有灰存在,為什麼還有灰存在?因為火力不夠旺。如果是到了最後的大劫,這個大火燒須彌山,這個燒須彌的時候是一點的餘炭都不留。不然太空中還有好些的炭,還有好些的灰粒,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都燒光了,粉碎為一些微中子,大概是這樣,不留下煙,也不留下炭。這個就像佛能夠斷餘習一樣,他的智慧猛烈,譬如這個劫的大火的火力夠大。阿羅漢的火就像我們燒柴燒炭的火,燒完了,這個柴冒著煙,木頭是沒有了,但是還有灰,還有灰還有什麼的。

  說這個餘習它又打個比方,說舍利弗有瞋恨的餘習,他舉了幾個例子,我們就不念了,註解裡面有。

  又譬如一個人被鎖著一段很長久時間,你剛剛給他開鎖,已經沒有鎖了,可是他還是一瘸一瘸的,走路像跛腳一樣,是不是?這都是譬喻。

  所以不但要斷煩惱,還要斷餘習,這些菩薩「無復餘習」了,都沒有了。剛才說這個餘習只有佛才能夠斷,這些大士「無復餘習」了,這就說明極樂世界的大士,要知道他們的功德成就很殊勝。

  下來看這句「依佛所行」,他是按著佛所行的自己就是這樣去行。「行佛所行」就是依照佛的道路去修行,行什麼呢?先是七覺聖道,七覺聖道是包括了兩個內容,七覺支跟八聖道。八聖道也叫八正道。念公這個《大經解》裡頭舉了兩個內容,我們介紹一個就夠了,介紹《會疏》說的七覺支。念公在講解的時候,他也連帶將另外一段註解也把它結合起來講解了,一起把它講解了,所以念公說必要的時候那一種也可以把它補充一點。不過註解都寫得很詳細了,大家可以參考註解。我們看註解:

“「七覺」即七覺支,又名七覺分,或七菩提分。覺者,有覺了與覺察之義。覺法分為七種,故曰支,或曰分。七種之名為:念、慧(又名擇法)、精進、輕安、喜、定、行捨。此七覺支之義為:(一)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法之真偽。(二)精進覺支,以勇猛之心離邪行,行真法。(三)喜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四)輕安覺支,斷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輕利安適。(五)念覺支,常明記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覺支,使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七)行捨覺支,捨諸妄謬,捨一切法。平心坦懷,更不追憶。”

  好,我們來看解釋。七覺支第一個覺支是「擇法覺支」,這個修行我們要知道,這個擇法非常重要!你要懂得選擇,不是什麼都要的。你要有這個智慧來選擇來分別,哪個法是真?哪個法是偽?就是一個真,一個假。所以頭一件事就是不要去取擇虛偽之法。念公說,也就是當時,昨天來了一個客人到念公那個地方去,他這次是五次上當了,人家上當是最多兩次或三次,他五次上當了。所以你這個擇法很難,選擇法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我們頭一個說要擇法覺支,首先我們要能夠分別真偽。省庵大師分得很好,真偽、邪正、大小、偏圓,能夠分別,要自己能夠知道抉擇,知道揀擇。

  第二是「精進覺支」,修這個精進諸道法,能夠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所以你看當年佛在修行過程當中,也見過那些修苦行的人,是不是?為什麼佛不學呢?因為知道這個對了生死沒有幫助。有些人就認為這個才是真修行啊!所以如果有一天看到空能法師消失了失蹤了,再過幾年,空能法師從山上下來,頭髮披肩,整個那個樣子,真修行人啊!現在的人就是要看這個外表,認為這才是真修行。這種例子選擇還有,我們就是不一一列舉了。所以有的人就是盲修瞎練,這種事情很多,以為自己就這麼練,一定會練出個什麼來,是不是?所以念公就舉了一個例子,什麼例子呢?說你不知道你光是在大海中,在大海中來行走,你的羅盤錯了,羅盤錯了這個船就要觸礁的。所以你不把這些工具什麼都準備好,你船上水也沒準備好,燃料也不夠,莽莽撞撞的你就往海裡面出發,那不行的,這個就是智者不取了。所以像精進這些事情,佛的時代也有,像提婆達多那個時候他就提倡那個戒律,比釋迦牟尼佛還嚴格,有些人就看到這個嚴格好,那肯定他比釋迦牟尼佛還要殊勝,那麼這些人就跟著提婆達多跑了,這樣你就沒有智慧了。提婆達多他提倡住的房子不要有屋頂的,裡頭夏天熱,冬天冷,這些都不近人情,是不是?所以我們要知道提婆達多他的用心不一樣,說白了,就是他居心不良,別有目的。你要身調才能夠心調,你總要使你的身子有個避風雨的地方,這個才行啊!所以這個分辨就不容易了。所以有時候我們要知道怎麼樣來抉擇。念公就舉了一個例子,當時在北方有很多這個北京的老太婆,好多東西都不吃的,鹹菜什麼也不吃的,這些都是走偏了,這些苦行沒有意義。外道的苦行練種種的苦,以為受苦就解脫了,其實都是荒謬的。能解脫當年悉達多太子也經過苦行林,也見過這些修苦行的,但是佛知道這不能解決問題。所以這個「精進覺支」是要常勤行在真法中,這是條件,這才叫做精進。你盲修瞎練,再怎麼用功,那叫做什麼?叫做胡鬧,叫做糊塗啊!

  第三是「喜覺支」,心裡得到法喜,能夠覺了這個喜,我這個是由正法而生的喜。不依那個顛倒的法而生歡喜。這個不難理解,我們就不多講了。

  第四是「除覺支」,「除覺支」就是別的經論上頭說的「輕安覺支」,「輕安覺支」的解釋就是,你身心粗重的煩惱就斷除了,感覺就很輕快很安的這種感覺。所以修法的人他用功上了路,他就會有這種輕安的感覺,很輕安。「除覺支」就是那個輕安之外,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就是說是你斷除煩惱之後,你要覺了,要把虛偽的去掉,但是不要把那個菩提的根也去掉,這叫做除。除的時候你要會除,叫「善除」,要懂得除,你除了這些煩惱就輕安。但是你除是要除掉那個有害的,要看清楚,不要連善根也除掉了,這個善根不要損傷它。

  第五是「捨覺支」,也有叫做行捨。就是自己所念,自己心中有時候所住的這個法,這個境界,你自己要能夠覺了,要能夠明白。不要在虛偽的境界上面去追憶,捨不得,放不下,所以這個要捨。

  第六是「定覺支」,在發禪定的時候要知道,有許多禪它有假相,很多是假相,你不要生這種見愛,喜歡這個禪。這個禪本來是好事,但是有的時候,你也就成了一種障礙。所以菩薩怕三禪,因為三禪是十分的快樂,所以我們世間那些修禪坐禪修的,修那個禪得到一點點的輕安,那個跟這個菩薩的三禪來比沒得比。菩薩的三禪真的是快樂到不得了,所以菩薩到了三禪,他也貪這個快樂,那他就出不去了,所以佛就提醒他,喂!你不能在那邊呆著,趕快要覺醒向前走,那你出不去你三禪就不會再進步了。所以對於發這個禪定的時候,你要覺了這些禪的虛假,不要有見愛,這樣就叫做定,叫做正定,這就是叫「定覺支」。

  第七是「念覺分」,那麼這個就引了《會疏》的說法了,原本接著是「行捨覺支」,沒有關係,我們一起來看,兩段註解的內容我們一起來看。就是說修出世法的時候,要知道定慧均等。有的時候定多慧少,有的時候定少慧多,那麼你就要想辦法了,要給它balance平衡,就是說如果你心裡頭很沉,那你就要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來觀察。如果心浮動,就要用「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來收斂,這就是「七覺支」的修行。所以我們看上面念公的解釋,都將下來一段《會疏》的內容也結合起來,一起都解釋了都講解了。我們也將這段註解給它念一念,我們看註解:

“又《會疏》曰:「七覺支者,(一)擇法覺分。智惠(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故名擇法。(二)精進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常勤行在真法中,故名精進。(三)喜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生歡喜,住真法喜,故名喜。(四)除覺分(即輕安覺支),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名除。(五)捨(即前行捨)覺分,若捨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是為捨。(六)定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妄想,是為定。(七)念覺分,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等三覺分察起。若心浮動時,當念用除、捨、定等三覺分攝。故念覺常在兩楹之間,調念中適,是為念。此七通名覺分,能到菩提一分故。」”

  接下來我們就繼續來學這個八聖道,也叫八正道。好,我們先看一段註解的解釋,再來聽聽念公的講解:

“「聖道」者,指八聖道,亦名八正道。謂:一正見。二正思維。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彌陀疏鈔》曰:「一正見者,《雜集》云:若覺支時,所得真覺,以慧安立,諦理分明,無有錯謬故。二正思惟者,見此理時,無漏心相應。思惟籌量,為令增長入涅槃故。三正語者,不唯心無邪思,以無漏智,攝口四業,住四善語故。四正業者,以無漏智,除身三種一切邪業,住清淨身業故。五正命者,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故。六正精進者,以無漏智,應勤行精進,趨涅槃道故。七正念者,以無漏智於應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故。八正定者,以無漏智相應,正住於理,決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槃名道。”

  我們來看解釋,這個八正道根據《彌陀疏鈔》,這個《彌陀疏鈔》是蓮池大師他作的。說一是「正見」,正見是什麼呢?正見要「以慧安立,諦理分明」,要用智慧,見理體要分明,不要有謬誤。所以這個八正道裡頭第一件事情就是正見,這個是非常有深意的,所以這個見很重要,我們在學習《大經解》的過程當中,就知道念公常常強調這個見很重要,你要有真正的這個見,所以密宗叫做「決定見宗」,密宗的修行步驟是「見修行果」,把這個見擺在第一關,有了真正的見之後,你才能夠修行,最後才能夠證果。

  這裡舉了禪宗一個例子,這個禪宗一花開五葉的溈仰宗,仰山跟溈山問答就是他們兩個對話,仰山他談了一談之後,溈山就表揚他,仰山就說:這個只是我所見,還不是我所證,不是我的行履。溈山就說了,「只貴子見地,不貴子行履」,我所貴的是貴在你的見地,不是貴在你去做到的那個情況。

  那我們聽了之後,這個話的理解如果理解不好會變成毒藥,那我就不做了,不是這個意思。你真正要是在這個見上面要真正見是對了之後,那你就不會起這個誤解了。你還能夠起這個誤解,那表示你的見還沒對,不是說我的見行就行了,我行不行也無所謂的,只要我的見解行就行了,我不一定要去做無所謂了,這就是你那個見還不行。如果見真行,一定會去落實。所以你不要自欺欺人!而這個見第一個就是正見,要「諦於理」,這裡提出來了,要跟這個理體能夠結合。這裡說出來了,不是你自己的那一套道理,你的所有的說法都是叫道理,不是佛說的真理。這裡「諦於理」就是佛說的真理,才是真正我們要依據的。

  我們看第二個是「正思惟」,你見到了這個理了,要以無漏的心來相應來思惟。不是以有漏法的這種執著這種取捨,你是有漏的心,你捨也是有漏,不是說你取就不對,你捨就對,不是。而是要以無漏的心跟它相應來思惟。所以之前說的這個,就是應該是上一堂課說這個聞思修也就是這個意思。那個聞就是你既然有了正見,你又知道聞性,那底下的思惟就是與無漏心相應了,是在這個聞性上。所以沒有很好的用功,沒有很好的看經,大開圓解等等的,在這些地方上面確實還是有困難的。思惟使得自己這個見增長,最後能夠入涅槃。

  好,下來還有第三以後的一共是八種,那我們就把剩下來的內容留到下一堂課,我們再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了。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感謝大家的出席,感謝大家的聆聽觀賞,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7964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