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7/23 10:11:15瀏覽47|回應0|推薦0 | |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98集 我们在上一堂课一起学习到了礼供听法第二十六品,内容是说十方世界佛土的人民,知道了他们佛土的佛讚歎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也知道了极乐世界的殊胜美妙清净庄严,于是就都决定到极乐世界去实地考察,亲自体验,结果都去了,怎么去的?飞去的,他们都飞去的。到了极乐世界见到了阿弥陀佛,就向阿弥陀佛献供养讚歎,同时也发心也表态,说我们都发了「无上菩提心」,愿很快要成就菩提之果,成就像极乐世界那样子的净土,愿意听受阿弥陀佛的教化。释迦牟尼佛就转述了这些十方来的菩萨他们的情况,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底下,接着就是阿弥陀佛这个部分了。好,我们先看经文: 应时无量尊 微笑现金容 光明从口出 遍照十方国 回光还绕佛 三匝从顶入 菩萨见此光 即证不退位 时会一切众 互庆生欢喜 紧接着我们看注解说: “上文显感应道交,如来放光加持。大众证不退位,皆大欢喜。《宋译》曰:「尔时彼佛无量寿,化导他方菩萨心。密用神通化大光,其光从彼面门出。」故知「无量尊」即无量寿佛。 「微笑现金容」,于彼佛金容示现微笑之相。《会疏》曰:「『应时』,应菩萨发愿时。『欣笑』,授记之相。如来常住三昧,将欲说法,安祥而动。故佛心湛然,无喜无忧。若将授记时,现欣笑。舌相薄净,如赤铜色。舌上五画,如印文。笑时动舌,出五色光。《宝积经》云:「诸佛常法,若授地狱众生记时,尔时光明两足下没。乃至若授菩提记,尔时光明从顶上没。」彼国纯一大乘故,更无馀乘记。故云『从顶入』。」” 好,我们先来看这句「应时无量尊」,「应时」就是当时,就在大家作讚歎的时候。无量寿佛「微笑现金容」,佛一般都是静坐,要笑就是授记的时候才笑,因为有人可以成佛了,佛就欢喜,佛就笑了,这个是授记的笑,看是授什么人的记,现在是授「菩提记」,授这些菩萨都要成佛,所以这个光出来之后,光就从顶上就还到佛的身体里头来,佛就微笑之后「现金容」,「光明从口出」,为什么要笑呢?前面讲过,因为要授记嘛!授什么记呢?授大家成佛,所以这就放光了,放光之后光从嘴里出来之后,先是「遍照十方国」,佛的这个光从嘴里吐出以后,遍照十方的国土,然后围绕佛三匝,然后就从顶上又融到佛的身体里头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瑞相,那么这个境界不是当时在我们印度灵鹫山现场的会众两万人亲自见的,大家是听释迦牟尼佛说的,那么这些境界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的。那后头的〈礼佛现光〉,才是大家亲眼见到的,这在后面的一品〈礼佛现光〉,就是当时两万人,就是我们地球上的人类两万人,亲眼见到极乐世界。所以有人说极乐世界有谁看见了?这不都看见了吗?还有《观经》那个皇后跟五百侍女也都看见了,净土三经的这两部经里头大家都共同见到了。当然还不止这两部经,最少另外还有两部经都是当时印度的人民亲自见到极乐世界,这些都是经典证明的,而经典是佛说的,你能不信吗?事实上师父常说要严格来说,都轮不到你信跟不信,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三度空间的人类,要不是佛的加持,你怎么可能看到无数度空间的诸佛世界呢?所以这不是迷信,更不是我们专修净土的自圆其说,这是科学的印证,而且还是超科学的,科学家都没有办法理解。所以我常常说我们只有信,说再多都是废话啦!好,我们继续看注解: “《魏译》示放光之因,盖为「当授菩提记」。《嘉祥疏》曰:「正明授记,表得时机,所以欣笑口出。先还从顶入者,表吐言说,为物授至极法身之记也。」意谓佛正为大众授记。因时机成熟,故现微笑。并放光明从口而出。遍照十方,光回绕佛三匝,入佛顶中。此表为众所授之记,为至极法身之记,即究竟果觉之记也。又《望西疏》注光明照十方,还入如来顶者,「依《华严》表授菩萨成佛记也」。 下明与会大众,善根成熟,见佛此光明,「即证不退位」。不退者,不退转之略称。即阿惟越致菩萨也。是故「时会一切众,互庆生欢喜」。会中诸菩萨,见此瑞相,知蒙授记,复现证不退,故互相庆慰,莫不欢喜也。《嘉祥疏》「人天知相而欢喜。」如《宋译》曰:「时会一切诸众生,敬歎佛光未曾有,各各俱发菩提心,愿出尘劳登彼岸。」” 那么去的那些菩萨看到佛放光,他们就证到了不退,所以这也就是《华严》里头的「十玄」,《华严》里头的「十玄」,就是「十玄」之一,就是「讬事显法生解门」,讬一个事你就可以显了这个法,你就可以得到理解了。极乐世界的菩提树也是这样子,在极乐世界看见菩提树的人,哪怕是看见菩提树的影子,就可以证得三种忍,最后还得到「无生法忍」,极乐世界看见树都能得到这么大的益处,现在这里的这些菩萨是看见佛啊,活生生的佛不是佛像啊,不是雕塑木雕的佛像,真正看见阿弥陀佛,佛在放光,所以看见的人都证到了不退之位,这都是很殊胜的事情,所以这就是「讬事」,这一切事全体都是「理」,这事从哪来啊?都从「理」来的嘛!而且这个全体是阿弥陀佛的妙明真心的显现,所以具有无边的功德,这就是十玄的其中的一玄,「时会一切众,互庆生欢喜」,这个时候在会上的一切圣众,大家互相的庆祝,都来了都看见这个光了,都证了不退了,彼此都道贺欢喜,因为大家在今天都得到了这样的圣果。那么底下佛要说法了,这个佛就是阿弥陀佛要说法了,阿弥陀佛说法我们当然听不到,所以就由世尊转述,所以也是偈颂的题材,文字很美,我们一起来看: 佛语梵雷震 八音畅妙声 十方来正士 吾悉知彼愿 志求严净土 受记当作佛 紧接着我们看注解: “弥陀放光,随即说法。故下曰「佛语梵雷震」。此佛字,乃阿弥陀佛也。佛音清净,故曰梵音。又如梵天王,故曰梵音。《智度论》曰:「如梵天王五种声从口出: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闻,闻者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雷震」喻也。《嘉祥疏》云:「震雷能骇动物情,譬说法皆动无明之识也。」 又《净影疏》曰:「震法雷者,法无碍智化众生也。」《唐译》曰:「震大法雷,开悟一切。」综上诸解,谓弥陀说法音声如梵天王。演说法要,如大雷震,开悟大众。此乃本师讚彼弥陀之语。下言「八音畅妙声」,亦复如是。「八音」者,如来所得八种音声。《梵摩喻经》谓八音为:「一最好声。其声哀妙。二易了声。言辞辨了。三调和声。大小得中(闻者和融,自然会于中道之理。)四柔软声。其声柔软(闻者喜悦,舍刚强意,自然入律。)五不误声。言无错失。(闻者各得正见,离九十五种外道之邪非。)六不女声。其声雄朗。(闻者敬服,魔外归顺。)七尊慧声。言有威肃,如世尊重,有慧人声。(闻者尊重,智解开朗。)八深远声。其声深远,犹如雷震。(闻者皆证甚深之理)」又八音者,嘉祥师云:「一响,二彻,三清,四柔,五哀,六亮,七和,八雅。」「畅」者说也,申说也。如《阿弥陀经》曰:「其音演畅五根五力」等等。「妙声」者,妙法音声也。弥陀具足八音,以演说妙法,故云「八音畅妙声」也。” 好,我们来看念公的解释,那师父是转述,这句经文说「佛语梵雷震,八音畅妙声」,那么这里这个语是读第三声「语」,佛说的话是极清净的,梵天就是清净,所以称为「梵声」,佛语是清净之声。 梵天王他的声音就有五种的特色:第一是深沈,像雷一样。那念公说现在我们唱歌,就是太缺少这种深沈了,就是我们说的男低音的这种人就很稀少,这都是天生的,不是后天练出来的。像师父的声线是属于高中音,年级大了,它会深沈一些。但是有一种人就是一开口,他声音就是很沉的,你看像那个藏传佛教的法师他们念咒,多数是有这样的声线,加上他们的体格魁梧跟这个也有关系,所以他们念咒都是你看,(念咒),师父这是压低那个音声来模仿的,这些都是题外话。 我们继续看第二种是「清澈远闻」,就是非常清,非常澈,能闻得很远,而且听的人心中很安悦。 第三就是「入心敬乐」,听的人生恭敬心,生高兴的心。 第四梵天说话人容易懂。念公说现在我有时候很怕听有一些人说话,实在是不好懂,尤其中国有一些法师说的普通话,带了很道地的乡音,实在难懂。你看空能法师他们不是这么清楚,叫空能法师的他们叫什么?‘空能’法师,怎么变成‘孔能’呢?到最后念不准变成「恐龙」法师。所以这个四声都走音了,所以你要模仿的话不难的,你把这个四声都变了就行了,就好像外国人刚刚学讲中国话一样,大家好!你好吗?不是你好吗?所以有这个乡音,很难听清楚,因为他这不是梵天的语言,是不是?那佛这个就好懂啦!而且经文不是说了,「佛以一音声,各各随类解」。 第五是「听者无厌」,他说出的话,人家听了之后很想听,愿意再听,这是梵天的声音,佛语是梵音。 「雷震」这个雷就是譬喻,所以说大震法音,所以雷这就是震动的意思。因为佛的这个说法,以无碍的智慧使你震动你的情识,在《唐译》本里头就是这么写的,说「震大法雷,开悟一切」,震动这个大的法雷叫你开悟。所以雷在中国过去说是让这些草木或木头,那个包着的皮能够生长出来,这是雷的作用。也就是让大家心中里头能将这些复盖的东西给它去除掉,能够开悟。「佛语梵雷震」,就像雷震一样。 「八音畅妙声」,有八种音声来畅达自己微妙的法音,这八种音声在《梵摩喻经》里头说,第一是「最好声」,声音最好了。「其声哀妙」,不是让人家听了之后很浮躁的那种。所以极乐世界也是哀雅,但是这个「哀」这个字不是悲哀的意思,因为慈悲啊!悲悯众生可怜啊!这许多众生还是如此可怜悯,所以微微有一些哀的意思,说的是这个音声。 第二是「易了声」,容易辨别,容易了知,很容易懂,很容易听得清楚。 第三是「调和声」,这个声音大小轻重,还有就是合乎中道之理,这也是中。 第四是「柔软声」,他这个音声很柔软,不是很刚强,不是盛气凌人的那种。 第五是「不误声」,没有错失,没有讲错的这个情形。念公说我现在就是常常有时候会有口误,心里不是这么想,嘴里面说出来的就不一样,年岁大了,从前还没有,这是常有的。师父有时候也有口误啊,但是靠这个字幕就把它纠正过来,所以最后是以字幕做标准,但是字幕也有错字啊,看了几遍还是有漏掉溜走看不到的,举个例子有一次那个《大经解》研讨班,过后上字幕的时候,之前都有上字幕嘛,师父就说了一句话说,「不起于座,能成就一切佛事」,因为是先交给电脑软体做语音识别,主要是为了电脑它会出现那个时间轴,会自动分段,结果语音识别出来变成,成就一切魔事,佛事变魔事,师父没有注意到,有同修看到,好心就告诉师父,师父重看才发现,后来因为修改很花时间,改了之后还要重新的输出,要经过几个步骤才能够再看到,结果就没有改啦!因为不是放在youtube那就没有关系了,那都是自己同修在看的,也知道那是错误。所以这个上字幕不是简单的事,尤其是做讲佛经的视频上字幕,那就更不简单啊!这又是题外话。 好,我们继续看,第六是「不女声」,说话男子的声音就是男子的声音,不是像有的男人他的声音听了像女人,那就是女声,佛没有这个女声。 第七是「尊慧声」,觉得有尊严,有智慧,让人听了有这个感觉。 第八是「深远声」,这个声音很深很远,像打雷一样,你看看这个打雷多远都听到啊!跟那个梵天是一致的,这个叫做「八音」。 那么另外一个解释是嘉祥师,他作那个《无量寿经义疏》,他提出了一个八声,「一响、二彻(能够闻远)、三清、四柔、五哀、六亮、七和、八雅。」 这个我们都可以合起来看,总之佛的声音那是非常的微妙。所以也有人到过兜率天内院,听过弥勒菩萨讲经,就说弥勒菩萨这个声音让大家愿意听。 「畅妙声」就是说,你看《阿弥陀经》不是说,「其音演畅五根五力」,跟这个《阿弥陀经》是同一个「畅」字,所以用「八音」来畅达来畅述,申说微妙的法音也就是这一句的意思。 「佛语梵雷震,八音畅妙声」,阿弥陀佛开始说法了,下来就是阿弥陀佛说法了。好,我们看注解: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从此二句直至段末「必成如是刹」,皆本师释尊,转述阿弥陀如来所演畅之法音。「正士」即菩萨,如本经中十六正士。「吾」者,此为阿弥陀佛之自称。意谓十方菩萨来此,皆具殊胜大愿,我皆知之。其愿乃「志求严净土,受记当作佛」也。是诸菩萨,发此大愿。故弥陀讚之。众生起心动念,如来悉知悉见。现诸正士,愿如弥陀,成就大觉,摄取佛土,佛即知之。故为说如是无上相应之法,以满其愿。”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就是你们从十方来的诸位正士,你看我们经一开头就是「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萨,所谓「正士」是菩萨,大士也是菩萨,观音大士都是大士,正士也是菩萨,而正士更偏用于在家菩萨,因为这十方来的这一切有好多是在家菩萨,所以就用「十方来正士」。 「吾」是指着阿弥陀佛自称「我」,阿弥陀佛我完全都知道你们大家的愿望,所以说「如来悉知悉见」,大家不是说想速成菩提吗?佛都知道了,佛就回答这个问题,说想得授记,想自己也成就跟阿弥陀佛一样的刹土,因为看见极乐世界这个殊胜刹土微妙难思功德庄严,就发了无上心,愿自己也成菩提,也能成就这样的国土,阿弥陀佛就知道了。你要成佛,你要得到授记,你要成就这样的国土,你们就是这样子的心愿,那么这下来就回答了这些个问题了,接下来就是阿弥陀佛亲自回答这些十方来的菩萨的话,我们一起来看: 觉了一切法 犹如梦幻响 满足诸妙愿 必成如是刹 我们看注解: “(一)「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觉」者,证悟,「了」者,了知。「一切法」者,总该万有之一切诸法。《大智度论》曰:「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如梦幻响」。喻诸法皆虚妄无实。如梦,如幻化,如回响(空室回音)。《大智度论》曰:「如梦者,如梦中无实事,谓之有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又曰:「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又曰:「若深山狭谷中,若深绝涧中,若空大舍中;若语声,若打声,从声有声,名为响。无智人谓为有人语声。智者心念,是声无人作,但以声触故,名为响。响事空,能诳耳根。乃至菩萨知诸法如响。」又《会疏》曰:「如梦者,如梦所见,虽有种种事,毕竟不可得,诸法亦复如是。如幻者,如幻所现。虽似实化现,其体本寂灭,诸法亦复如是。如响者,如空谷响。虽因声击发,自性无所有。诸法亦复如是。」” 那第一句就是「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怎么样才能成就像极乐国土这样的刹土呢?阿弥陀佛告诉他们说,你要「觉了一切法」,一切法就是有为法、无为法、不可说的法,都包括在内了,这都属于一切法,尤其是有为法,这就是如梦如幻如响都「如梦幻响」,这个有两段解释:一段是《大智度論》的,一段是《会疏》的,我们就介绍《会疏》的解释就好了。 「如梦」,就是说你看见这种种的事就好像你在梦中看见是一样的,醒过来了就没有了,这叫做「如梦」。 这个「如幻」就好像看魔术师变魔术,变现出来的东西是变出来了,那么现在好多它是靠道具,尤其是印度的那些幻术,它根本就是一种幻术,这个魔术师他这个事情是幻的,有时候出来那个东西还是真的,但是印度有些幻术那些东西出来也是假的,中国过去也有,出来的幻人幻物根本就是幻相,没有实际的东西,所以就是如幻化出来的东西,「如幻所现虽似实化现」,好像是实际的东西中化出来的,但是它没有实际的本体,「诸法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如幻」。 「如响」者是空谷的回响,没有真实有一个人在那边说话,这是声音的回响,回来回去回来回去,你找不到这个声音它的自性,就如这个「幻响」,「虚响」。所以告诉这些十方来的正士,告诉你们,同时也是告诉我们,所以我们说听者有份,告诉我们也要这样来学习,像这些十方来的正士一样的一起来学习,要怎样学习呢?要「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这就是跟《金刚经》那句话意思一样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好,我们继续看注解: “下举胜愿,记必得土。《净影疏》谓此一偈,「举彼智愿,记必得土。觉了一切如梦幻等,是举智也。满足诸愿,是举愿也。成如是刹,记得土也。」疏意为:了知一切,犹如梦幻,是智慧也。满足诸妙愿,是大愿也。不但发起诸妙愿,且能修习、摄取、满足诸愿,足证所愿真切。以此二者为因,故得受记曰:「必成如是刹。」刹土成就,乃智与愿之果也。又《会疏》云:「虽经尘劫,犹如一念。虽在生死,犹如园观。遂(成也,达也)则满足妙愿,建立妙土。」盖谓从智满愿,从愿建土。以智慧故,生死如园观,多劫如一念。于此了达成就,故妙愿悉满也。两疏小异,而净影之说较亲。盖了诸法空,仍愿取净土。不落二边,妙契中道,是净宗本旨。如《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此皆圆宗事理无碍,不可思议境界。下之二偈,同此玄旨。” 「满足诸妙愿」,一个是觉了诸法如梦幻响,这个是智慧,你先要有这样的智慧,底下你还有你自己发的愿,你要成就国土,而你这个愿你要得到满足,你要去满足你发的这个愿。所以他不是说,这一切都是如梦如幻,那我就一切也不用做了,反正都是如幻的,都是假的,不是,不是这个意思。还是要去满足这个愿,去实现你发的这个愿,有这两个为因,以智慧为因,又有愿力为因,所以《净影疏》就说了,你举这个「智」和「愿」,就可以给你授记,你必定要得土,要得到极乐世界这个土,你「觉了一切如梦幻」等是「举智」,举出你的智慧,你「满足诸愿」是举出你的「愿」,你能成这些刹,就是授记你能得土,所以必定要成这些刹土。所以《净影疏》比较好,那我们就介绍《净影疏》的,因为它是说你「了」了,了诸法空,「了」了诸法空,还愿意取净土,所以你就没有落在「空」一边,也没有落在「有」一边,不落两边,你就可以契入中道,这是净土宗的本旨,这也是《维摩经》说的,「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佛国跟众生都是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佛国是空,我还修净土,众生虽空,我还教化众生,所以你看一部《金刚经》也就是这个宗旨,「终日度生,终日无度,终日无度,终日度生」,所以现在有很多人他只是一边倒,只是一边倒那叫边见。两边都不落,这就是圆教的事理无碍的境界了,这个是第一段。这里一共有三段,我们继续看: 知土如影像 恒发弘誓心 究竟菩萨道 具诸功德本 修胜菩提行 受记当作佛 好,我们来看注解: “(二)「知土如影像,恒发弘誓心。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修胜菩提行,受记当作佛」。「如影像」者,如物之影像。虽从实体生,而无实性。《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现偈云,了知佛土,亦如影像。如是智慧,实为甚深。如是正士,深了佛土亦空。但仍「恒发弘誓心」。「弘誓」者,弘深誓愿也。复从愿起行。故曰「究竟菩萨道」。「究竟」者,至极也,决定于最终之极处也。「菩萨道」者,圆满自利利他而成佛果之菩萨大行(即六度)名为菩萨道,亦即菩萨行。如是诸正士,智愿双备,行解俱优,故皆具足功德之本。「具」者具有。 「诸功德本」,指一切功德之本源。《胜鬘经宝窟》曰:「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本」者,本源。本源者,众生本具之佛性。《圆觉经》云:「本源清净大圆镜。」谓本源清净如大圆镜。裴休《圆觉略疏序》曰:「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又「本」者本极。法性之理体,为法之根本穷极。故曰本极。 《法华玄义》曰:「本极法身,微妙甚深。」由上可见「本」者众生之本心也,实际理体也,本极法身也,亦即真如实相也。「具诸功德本」者,穷尽心源也,安住法身也,入诸法实相也。「菩提」者,《安乐集》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 那么第二段就说「知土如影像,恒发弘誓心」,「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修胜菩提行,受记当作佛」,这就授记成佛了。「知土」知道这个国土就如同东西的影子所现的像一样,就说是「如影」,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是说的这个「影」,要能了知国土就是这个「影」,那么这个智慧就很深了。这些个正士,十方来的这些正士虽然了知国土也是空,可是还发弘誓愿的心来成就国土,来教化众生,这也就跟《维摩诘》那个一样的了,有「愿」,不但有「愿」,还从「愿」起行,「究竟菩萨道」,他行菩萨道,「究竟者」就是登峰造极,在菩萨道上自利利他,这样子又有「智」,又有「愿」,行解都好,那他就具足「功德之本」,「功德之本」就是功德的本源,那《圆觉经》就说了,「本源清净大圆镜」,「本源」是什么呢?「本源」者就是众生本有的佛性,本源的清净像个大圆的镜子一样,裴休作《圆觉经》的序的时候他就说了,说是「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众生的本的源流,这个就叫做「心地」。「具诸功德本」,你就是具足了这个本源,穷尽了本源,所以才能具诸功德之本,也就入了诸法实相,所以这才说是「具诸功德本」,一切功德之本都具足了,你就真正穷尽了这个心源了,本心的这个源,你真正的彻底的达到了,彻底的达到了。好,再看注解: “「修胜菩提行」者,修习殊胜无上佛道之行也。与上句联读,则从根本智而差别智,从文殊之大智,而起普贤之大行,而普贤大士之德,端在导归极乐也。「受记」,从佛受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因具上述之智慧、誓愿,与诸妙行,故必得佛之受记,而圆满佛果。故曰「受记当作佛」。” 那么底下「修胜菩提行」,修习无上佛道的这个「行」,就是修「胜菩提行」,菩提就是觉悟,那觉悟就是佛。「功德本」这个是根本智,是本源本心。然后再修种种的救度众生,这就是差别智。所以我们要识心达本,所谓「根本智易会,差别智难明」,因为你要救众生,你要度众生,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所以你要有八万四千种药,这个药都要对症的,所以这就是要有「差别智」,也叫后得智。所以修「胜菩提行」,从这个「本」出发,从「根本智」到「差别智」来救度众生,从文殊的大智起了普贤的大行,普贤之大德就在导归极乐,最后都回归到极乐。所以这就是说这些大士他们觉了一切法,如梦如幻如响,还要满足自己的妙愿,这是上面的一段。下来注解说: “《净影疏》曰:「举彼智行,记必成佛。」弥陀此偈中首二句,是智愿。中三句,是所修胜行。末句受记成佛,是所感之妙果也。” 那么这一段「知土如影像」,还是发弘誓愿,底下从这个愿起行,究竟于菩萨的行道,达到穷尽自己心源的本源,从根本智而差别智,来修种种殊胜的「菩提行」,这个叫授记而得成佛,「受记当作佛」就是这一段,所以你看看每一个授记,每一个成就刹土,都是在理的这个本源上先通达了,不是在事相上,而是要通达这个理,因为这个是根本。好,我们再看接下来的经文: 通达诸法性 一切空无我 专求净佛土 必成如是刹 我们继续看注解: “(三)「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会疏》曰:「一切有情非情,净秽凡圣,名为诸法。性者不改义,其理体也。(诸法本具之体性,永无改变,乃其实际理体也。)因缘合成,假名诸法。(因缘和合,而现诸法,实皆虚妄,但是假名而已。)自性寂灭,体不可得,故云空无我。」我者有二:一者人我。凡夫不了五蕴和合假现有我之义,妄认实有自主自在之人,能常主宰是名人我。若能了达但是五蕴假合,实无自体,是为人无我。是为小乘人之修行,断烦恼而得涅槃。二者法我,固执诸法有实体,有实用,是名法我。若了达诸法但从因缘生,实无自体。是名法无我。小乘唯悟人无我,菩萨则二无我皆悟。「空」者,与无我同义。” 好,我们看第三段,「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这个「我」一个是指的「人我」,凡夫就把五蕴和合的这个假的身认为是「我」,并且错认真正有一个能够自主自己作主宰的这个人,这个就叫做「人我」。如果你能够了达这个身体不过就是五蕴的假合,这是个假的,实际上这个身体都在那边变化,一天天都在那边死,最后还就是一堆灰嘛是不是?而且也没有能做主的那个人,谁都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你能做得了主吗?请问你要能做得了主,就没有那个不如意事了。没有能做主的,你要能做主,你就可以不死了,是不是?谁做主让自己死的?没有这个做主的,都不可得,而自己觉得有一个能做主的是「我」,这个是「人我」,执着「人我」,所以阿罗汉就破了这个「人我」,破了「人我」就不受这个凡夫的生死了。但是他还有一个「法我」,他就固执有一个实法,有涅槃可证,有烦恼可断,这就称为「法我」。要认识这些法也都是因缘生法,「缘生故有」,「缘灭故空」,没有自体,这就是「法无我」。小乘只是悟了「人无我」,二乘这就是两个无我了,是两个无我了。所以唯识是很好的东西,就是说「八识二无我,五法三自性」,所以「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这个就深入一步了。上头说的那个知道一切如梦如幻,刚才不是说了吗?就像作梦一样,醒来就没有了,那这还是「世谛」的智慧。现在这里说「通达法性」也是「空无」,这个就高了,这个是「真谛」的智慧。这是《净影疏》的话,以这个「智慧」来求净土还是有「愿」,还是有「愿」。好,我们继续看注解: “《大乘义章一》曰:「空与无我,眼目异名。」盖眼与目虽是二名,实为一义。「空」与「无我」,亦复如是。下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会疏》曰:「专求者,是誓愿义。如四十八愿。如是刹,指极乐,劝希求也。」《净影疏》谓此一偈是:「举彼智愿,记必得土。通达法性一切空无,是举智也。前觉一切如梦幻等(指「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是世谛智。此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是真谛智。专求净土,是举愿也。必成是刹,记得土也。」盖谓由于智愿,受记得净国土也。又《望西疏》谓:「二智(俗谛真谛二智)虽殊,性空是同。虽知性空,而愿净土。」又曰:「佛法不着有,不着无,有无(亦有亦无)亦不着,非有非无亦不着,不着亦不着。」要之,不住二边,远离四句,妙契中道,平等一相。《金刚经》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十方正士,深达法空,专求净土,是即远离四相,修一切善,故「必成如是刹」也。 又《会疏》曰:「所以菩萨虽洞达三空,智无所着,而能大悲薰心,发愿净土。虽净佛土,而常寂静。是则即一法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而二十九种(《往生论》谓极乐共二十九种庄严)。即二十九种而一法句之义也。」疏说精妙。盖一切法无不从此一法界流出,亦莫不还归此一法界。一法界正是一法句。”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无我」就是空,所以《大乘义章》说:「空与无我,眼目异名」,「空」跟这个「无我」是说的同样一件事情,就好像我们说眼睛跟目,文言就叫做「目」,俗话说就叫做「眼」,那「眼」跟「目」不是一回事吗?「眼」跟「目」是一回事,「空」跟「无我」也是一回事,所以「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那就是「无我」了,换句话说也就是「空」,这是智慧,通达这个智慧而且这个智慧深入一步了,通达这些法性,诸法都是从它具体说随便一件东西,要求它的法的本性是不可得的,所以说是「空」,「空」就是不可得,「一切空无我」,不落「空」边,还求净佛土,就必定能成就这样的佛刹,就授记可以得土了。那么这一段是阿弥陀佛对来的十方的菩萨的开示,因为大家都来了,都想学阿弥陀佛,想学能成就这样的刹土。所以阿弥陀佛的开示首先告诉他们要「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然后还发愿,底下说:「知土如影像」,还发弘誓心。「一切空无我」,还是法性的「空无我」,还是求净佛土,那么这个「事」跟「理」就没有碍了。 一般人理是「空无」了,那他就没有「事」了,没有事就落到断灭那一边去了,落到「空」那一边就寂灭了,寂灭那怎样子呢?就发不起大乘广度无尽无穷众生的心,这个心他就发不起来了。但是你只是有这样的心,你不明本体,你这个心也就坚持不了,坚持不了。所以你看舍利弗最后人家跟他要眼睛,他就退了大乘心了,他缺少智慧呀!所以必须要这样事理圆融,这是无上的开示。 那刚才讲的这一切,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语言很短,和我们这儿说的是一个道理。所以常常有人说这个《金刚经》跟《阿弥陀经》好像是矛盾,我们过去常常提的,《阿弥陀经》就是短了一点,念诵是最好,念是要经常念,这样子短能背嘛!短的好一点嘛!但是它有的事情就解释得少了一点,要像我们这个《无量寿经》这些个问题就不会出现了,这不是跟《金刚经》是一样的吗?「如梦幻响」,「诸法性空无我」都如影像,这不就是《金刚经》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吗?然后还要发弘誓愿,还要修菩提心,还要怎么样怎么样...那不就是修一切善吗?《金刚经》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不是「无」了就什么都不干了,你还要修一切善法嘛!就是要这样子才能够得到授记,就要成佛土了,那么就是「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是一样的。现在这个《无量寿经》和《金刚经》的这个差别,跟过去来说那就是太少了。过去认为是完全不一样的,有很大的矛盾,很大的差别。但是我们现在这个《大经解》,常常把这个差别给大家梳理了,念公给大家圆融的来解释了,那这个差别就很少了,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当然一个是净土讲得多一点,一个是跟禅比较接近一点。就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净土讲多一点嘛!《金刚经》就是跟禅比较接近一点,而实际这两个是一味的,一味的。你看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示现在西方「今现在说法」,所以十方来的正士都通达法空的道理,了达了法空的道理,专求净土,这就是远離四相。而现在又发这样的大愿,「必成如是刹」。 “弥陀晓谕十方正士之慈示,释尊转述已毕。” 那么这个阿弥陀佛的开示,释迦牟尼佛给转述到这里就完毕了。接下来我们看注解,注解说: “以下为释尊续对此土会众之开示。(经文「闻法乐受行」前,《魏译》尚有「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今本删节。)因「闻法乐受行」之人,指十方正士。十方诸佛劝谕其国正士,参礼阿弥陀佛。是诸正士,遵佛开示,往诣极乐世界,得见无量寿佛闻受妙法。闻后若能信乐受行,一心志求净刹,则必蒙受记,得成无上正等正觉。《会疏》曰:「闻法乐受行者,闻弥陀所说法,受持奉行也。」” 所以经文就说: 闻法乐受行 得至清净处 必于无量尊 受记成等觉 那么我们再看下来的注解: “《净影疏》曰:「自于当来得妙净土,名得净处。」又《会疏》曰:「清净处即是净土也。上所谓必成如是刹义也。」两疏同旨。是均以建立佛国为「得清净处」也。但从心地法门而论,「清净处」亦可别进一解。则指本净妙心也。倘能闻法信受,一念相应,直彻心源,朗然大觉,本然清净,顿契法身,亦是得至清净处。乃至「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一念净信,一念净心,是则于刹那之间,得契于「清净处」者也。再其下则至诚念佛,毫无尘虑,净念相继,中无间断,暗合道妙,即念离念,是可称为冥至清净处也。如上诸人,亦必得于无量寿佛得蒙授记,将来皆必成佛。或显加,或冥应,则因人之智慧、愿行、善根、福德而异。” 那么这个底下从「闻法乐受行」起这一段,有的时候你很难找得清这个眉目,有的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有的是阿弥陀佛说的,有的又变成释迦牟尼佛说的,因为都是通过释迦牟尼佛转述嘛!你不知道那个是阿弥陀佛说的,那个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说的。所以底下又有十方的菩萨又度了很多人,大家又有事,所以这一段要特别的注意,特别的注意。那么「闻法乐受行」这句说的是谁?这个不是别人,而就是当时十方世界到极乐世界的这些人,这些人因为他们本国土的佛劝他们去见阿弥陀佛,他们就来了,到了极乐世界,听了佛的开示,闻了法,他们闻了之后当然很欢喜,很愿意依教奉行,很愿意接受,自己佛土的佛叫他们去闻法,他们就去了就闻了,闻了他们就很快乐,他们要信受奉行,所以这句「闻法乐受行」说的就是这些人。 「得至清净处」,因为他听了这些法之后,他就要修持,得到法的修持。 这个「清净处」怎么讲呢?有两个讲法,一个是《净影疏》,就是说他这样去修持的话,将来一定可以得到一个妙土,这个是得到了净处,这个和以上佛的开示都相合的,这一说成立。 《会疏》说清净处就是说净土,就是说的净土,也就是说必成像这样的净土。 这两说文字上不一样,实际说的是一样的事情,都是说建立了一个像极乐世界这样的一个佛刹,就是这句「得清净处」的这个说法,那么这就解释了这一句「闻法乐受行,得至清净处」。 那么念公说我在这个地方另外有做一个解释,念公说我同意他们的解释,但是另外我还有一个解释,这就是跟那个三辈往生后面那段的,那个一心三辈那个就吻合了,跟那个出来的就吻合了。上一头是「三辈往生」的解释,那还有一个一心三辈,大家还记得吗?所以这个经它很特殊,特殊在哪里呢?它整个包括了禅啊!可以说这个「清净处」是指着什么呢?指着「本净妙心」,你闻法信受先一上来都是讲「理」,这个「无我」,什么「法空」,是不是?都是这些嘛!那你一念能够相应,你就直彻心源,你也自己能够彻到那个心源,朗然大觉,这才知道「本来清净」。你看惠能大师不是有一句话吗?他开悟的其中一句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顿然契入法身,这个是「得至清净处」,这个是一类是属于上类。 那么第二我们经中不是有吗?在三辈往生那一品的最后,经文说「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一念净信,一念净心」,这一些就是刹那之间能够和「清净处」相契,互相契和。那么上头证的成分多,这里就证的成分少,是悟,也是「得至清净处」。 那么再下来就是「至诚念佛」,一切的世间俗虑都没有了,「净念相继」,中间也没有间断,暗合道妙,在念中離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念而念」,这个很多念佛的人有的时候都能够做到,念得很诚恳的时候,他就不用自己起个心想要念,他自然他就念出来了,他自然就能够念了。但是也不是经常有这种情形,偶然可以达到这个境界,这是「冥至」,冥冥的暗暗的,不是很明显的,暗合到清净处,这种也就可以在阿弥陀佛那边的,或者是明显的,或者是冥冥中就得到授记,所以这个是「得至清净处」另外一个解释。 「闻法乐受行,得至清净处」,那就有前面两个解释了,一个就是说去实现自己的本愿,庄严自己的刹土,最后成功了。一个就是契入本心,也是「得至清净处」,也可以得到授记。好,下来我们继续看接下来的经文: 无边殊胜刹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 愿己国无异 普念度一切 各发菩提心 舍彼轮回身 俱令登彼岸 好,我们继续看注解: “「无边殊胜」者,极乐国土,超胜微妙,无有边际、无有量数,不可称说,故云「无边殊胜刹」。彼之刹土,超逾十方,正由阿弥陀佛殊胜本愿之力,故云「其佛本愿力」。十方众生,因弥陀第十七「诸佛称歎愿」,得闻名号。又因彼佛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等愿之加被,必皆信愿持名,得生极乐,证不退转。故云「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正如第十八愿所云,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愿生我国,十念必生也。” 所以这句经文说:「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那来的这些人看见了极乐世界,是无边的殊胜,它的超胜,它的微妙,没有边际,没有量数,不可称说,所以称为「无边殊胜刹」。这个「无边殊胜刹」超越十方,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全是由于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所以就是说佛刹的这个出现,是佛的本愿力才现出这样殊胜的刹土。所以第十七愿说十方诸佛都称歎,称歎阿弥陀佛的名号,听到名的都可以得福得忍,也都可以信愿持名,那么也都可以生到极乐世界,生到极乐世界就证到了不退转。所以十方国土的人闻名,闻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十方包括我们啊!我们没有离开十方嘛!所以我们就闻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要求往生,就要念,就要信愿持名,自己就可以得到了,「自致」是自己可以使自己达到不退转,因为虽然是「他力门」,而这个「信愿持名」还是你自己嘛,是不是?因为你信愿持名才有佛力加被啊,所以这个是「自他不二」,这个是自己使自己达到了不退转,这还都是指十方来的这些菩萨,他们闻了法就很乐意愿意的去修习,他们就得到了清净处,他们必定在无量寿佛那个地方授记,菩萨看见这个刹土是无边的殊胜,都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大家听到这个名号大家愿意往生,自己使自己达到了阿鞞跋致,就是证得不退转。下来我们继续看注解: “「菩萨兴至愿」以下,表已得往生之诸菩萨,感佛深恩,誓师弥陀,咸发大愿。故云「兴至愿」也。《会疏》云:「至愿者,弥陀尊摄土(国土)摄生(众生)摄身(法身)愿,本是至极难思。菩萨愿同于此。」故亦愿摄如极乐之佛刹,度无边之众生,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同生净土,迳登不退,证佛法身。是为菩萨之利他行。故亦「愿己国无异」。《净影疏》曰:「愿己得土,同阿弥陀,名国无异。」「普念」,平等大悲也。愿普度一切众生,各各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厌舍轮回业身,同登极乐彼岸。” 那么这个「菩萨兴至愿」,菩萨都发了很大的愿,这个就表示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也都愿意自己的国土跟极乐世界一样,「普念度一切」,平等普度来救度一切众生,各各都发起无上菩提之心,这就讲的这些已往生的菩萨,到了极乐世界都有这个愿,愿自己将来成就的刹土跟阿弥陀佛一样,而且是自己也愿意度一切众生都发菩提心。那么我们看这一品最后的经文: 奉事万亿佛 飞化遍诸刹 恭敬欢喜去 还到安养国 请看注解: “如是辗转度脱,而得往生之无量无边菩萨,安住极乐,复能普供十方如来闻法受教。「飞化」者,飞行游化也。「化」指神妙难思之变化。「安养国」者,即极乐国。此偈表极乐国中,十方往生之正士以及辗转度脱之菩萨,周遍十方,遍事诸佛。恭敬礼觐,欢喜听法;恭敬欢喜,复还极乐。” 我们来看看注解的这个内容跟它的解释,说所有这些得度的,不是说「辗转度脱」吗?所有度脱的他们也都往生了,他们也要到世界各地去闻法,去「奉事万亿佛,飞化遍诸刹」,往生极乐世界到各处地方去闻法,都是欢喜恭敬而去的。那闻了法之后,又回到了极乐世界。所以这些话有的人就以为这还是到极乐世界闻法的那些人嘛,他们应当回到他们自己的本国,怎么最后又回到安养国呢?又回到极乐世界呢?这些人他们得到往生之后,他们的国土就在极乐世界,就在极乐世界了。这件事情大家好好的思维思维一下,很妙啊!还有他们辗转度脱的,也都在极乐世界,这个「辗转度脱」将来也包括我们啊,也包括在座的各位,除非你不愿意往生,那就没话说了。那我们将来也是游化遍十方,将来也是「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所以「辗转教化,辗转度脱」,那么这一品礼供听法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紧接着下来这品是第二十七〈歌叹佛德〉。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一品圆满。接下来〈歌叹佛德第二十七〉,是说什么呢?是说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到十方世界去供养他方的佛,二十六礼供听法不是说他方十方的那些菩萨来到极乐世界吗?现在是有来有往。下来这一品是极乐世界的菩萨,到十方世界去供养他方的佛,所以很精彩!两个地方的这一些菩萨,都很乐意的来来往往。 好,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到这一品圆满。那么下一品的开始,我们明天才来继续一起来学习。非常感谢大家的出席,感谢大家的聆听观看,阿弥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