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98集
2023/07/17 16:02:56瀏覽61|回應0|推薦3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98集

  我們在上一堂課一起學習到了禮供聽法第二十六品,內容是說十方世界佛土的人民,知道了他們佛土的佛讚歎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也知道了極樂世界的殊勝美妙清淨莊嚴,於是就都決定到極樂世界去實地考察,親自體驗,結果都去了,怎麼去的?飛去的,他們都飛去的。到了極樂世界見到了阿彌陀佛,就向阿彌陀佛獻供養讚歎,同時也發心也表態,說我們都發了「無上菩提心」,願很快要成就菩提之果,成就像極樂世界那樣子的淨土,願意聽受阿彌陀佛的教化。釋迦牟尼佛就轉述了這些十方來的菩薩他們的情況,今天我們繼續來看底下,接著就是阿彌陀佛這個部分了。好,我們先看經文:

應時無量尊 微笑現金容

光明從口出 遍照十方國

迴光還繞佛 三匝從頂入

菩薩見此光 即證不退位

時會一切眾 互慶生歡喜

  緊接著我們看註解說:

“上文顯感應道交,如來放光加持。大眾證不退位,皆大歡喜。《宋譯》曰:「爾時彼佛無量壽,化導他方菩薩心。密用神通化大光,其光從彼面門出。」故知「無量尊」即無量壽佛。

「微笑現金容」,於彼佛金容示現微笑之相。《會疏》曰:「『應時』,應菩薩發願時。『欣笑』,授記之相。如來常住三昧,將欲說法,安祥而動。故佛心湛然,無喜無憂。若將授記時,現欣笑。舌相薄淨,如赤銅色。舌上五畫,如印文。笑時動舌,出五色光。《寶積經》云:「諸佛常法,若授地獄眾生記時,爾時光明兩足下沒。乃至若授菩提記,爾時光明從頂上沒。」彼國純一大乘故,更無餘乘記。故云『從頂入』。」”

  好,我們先來看這句「應時無量尊」,「應時」就是當時,就在大家作讚歎的時候。無量壽佛「微笑現金容」,佛一般都是靜坐,要笑就是授記的時候才笑,因為有人可以成佛了,佛就歡喜,佛就笑了,這個是授記的笑,看是授什麼人的記,現在是授「菩提記」,授這些菩薩都要成佛,所以這個光出來之後,光就從頂上就還到佛的身體裡頭來,佛就微笑之後「現金容」,「光明從口出」,為什麼要笑呢?前面講過,因為要授記嘛!授什麼記呢?授大家成佛,所以這就放光了,放光之後光從嘴裡出來之後,先是「遍照十方國」,佛的這個光從嘴裡吐出以後,遍照十方的國土,然後圍繞佛三匝,然後就從頂上又融到佛的身體裡頭來了,這是一個很大的瑞相,那麼這個境界不是當時在我們印度靈鷲山現場的會眾兩萬人親自見的,大家是聽釋迦牟尼佛說的,那麼這些境界是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家的。那後頭的〈禮佛現光〉,才是大家親眼見到的,這在後面的一品〈禮佛現光〉,就是當時兩萬人,就是我們地球上的人類兩萬人,親眼見到極樂世界。所以有人說極樂世界有誰看見了?這不都看見了嗎?還有《觀經》那個皇后跟五百侍女也都看見了,淨土三經的這兩部經裡頭大家都共同見到了。當然還不止這兩部經,最少另外還有兩部經都是當時印度的人民親自見到極樂世界,這些都是經典證明的,而經典是佛說的,你能不信嗎?事實上師父常說要嚴格來說,都輪不到你信跟不信,為什麼呢?因為你是三度空間的人類,要不是佛的加持,你怎麼可能看到無數度空間的諸佛世界呢?所以這不是迷信,更不是我們專修淨土的自圓其說,這是科學的印證,而且還是超科學的,科學家都沒有辦法理解。所以我常常說我們只有信,說再多都是廢話啦!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魏譯》示放光之因,蓋為「當授菩提記」。《嘉祥疏》曰:「正明授記,表得時機,所以欣笑口出。先還從頂入者,表吐言說,為物授至極法身之記也。」意謂佛正為大眾授記。因時機成熟,故現微笑。並放光明從口而出。遍照十方,光迴繞佛三匝,入佛頂中。此表為眾所授之記,為至極法身之記,即究竟果覺之記也。又《望西疏》註光明照十方,還入如來頂者,「依《華嚴》表授菩薩成佛記也」。

下明與會大眾,善根成熟,見佛此光明,「即證不退位」。不退者,不退轉之略稱。即阿惟越致菩薩也。是故「時會一切眾,互慶生歡喜」。會中諸菩薩,見此瑞相,知蒙授記,復現證不退,故互相慶慰,莫不歡喜也。《嘉祥疏》「人天知相而歡喜。」如《宋譯》曰:「時會一切諸眾生,敬歎佛光未曾有,各各俱發菩提心,願出塵勞登彼岸。」”

  那麼去的那些菩薩看到佛放光,他們就證到了不退,所以這也就是《華嚴》裡頭的「十玄」,《華嚴》裡頭的「十玄」,就是「十玄」之一,就是「託事顯法生解門」,託一個事你就可以顯了這個法,你就可以得到理解了。極樂世界的菩提樹也是這樣子,在極樂世界看見菩提樹的人,哪怕是看見菩提樹的影子,就可以證得三種忍,最後還得到「無生法忍」,極樂世界看見樹都能得到這麼大的益處,現在這裡的這些菩薩是看見佛啊,活生生的佛不是佛像啊,不是雕塑木雕的佛像,真正看見阿彌陀佛,佛在放光,所以看見的人都證到了不退之位,這都是很殊勝的事情,所以這就是「託事」,這一切事全體都是「理」,這事從哪來啊?都從「理」來的嘛!而且這個全體是阿彌陀佛的妙明真心的顯現,所以具有無邊的功德,這就是十玄的其中的一玄,「時會一切眾,互慶生歡喜」,這個時候在會上的一切聖眾,大家互相的慶祝,都來了都看見這個光了,都證了不退了,彼此都道賀歡喜,因為大家在今天都得到了這樣的聖果。那麼底下佛要說法了,這個佛就是阿彌陀佛要說法了,阿彌陀佛說法我們當然聽不到,所以就由世尊轉述,所以也是偈頌的題材,文字很美,我們一起來看:

佛語梵雷震 八音暢妙聲

十方來正士 吾悉知彼願

志求嚴淨土 受記當作佛

  緊接著我們看註解:

“彌陀放光,隨即說法。故下曰「佛語梵雷震」。此佛字,乃阿彌陀佛也。佛音清淨,故曰梵音。又如梵天王,故曰梵音。《智度論》曰:「如梵天王五種聲從口出: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聞者悅樂。三、入心敬愛。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厭。」「雷震」喻也。《嘉祥疏》云:「震雷能駭動物情,譬說法皆動無明之識也。」

又《淨影疏》曰:「震法雷者,法無礙智化眾生也。」《唐譯》曰:「震大法雷,開悟一切。」綜上諸解,謂彌陀說法音聲如梵天王。演說法要,如大雷震,開悟大眾。此乃本師讚彼彌陀之語。下言「八音暢妙聲」,亦復如是。「八音」者,如來所得八種音聲。《梵摩喻經》謂八音為:「一最好聲。其聲哀妙。二易了聲。言辭辨了。三調和聲。大小得中(聞者和融,自然會於中道之理。)四柔軟聲。其聲柔軟(聞者喜悅,捨剛強意,自然入律。)五不誤聲。言無錯失。(聞者各得正見,離九十五種外道之邪非。)六不女聲。其聲雄朗。(聞者敬服,魔外歸順。)七尊慧聲。言有威肅,如世尊重,有慧人聲。(聞者尊重,智解開朗。)八深遠聲。其聲深遠,猶如雷震。(聞者皆證甚深之理)」又八音者,嘉祥師云:「一響,二徹,三清,四柔,五哀,六亮,七和,八雅。」「暢」者說也,申說也。如《阿彌陀經》曰:「其音演暢五根五力」等等。「妙聲」者,妙法音聲也。彌陀具足八音,以演說妙法,故云「八音暢妙聲」也。”

  好,我們來看念公的解釋,那師父是轉述,這句經文說「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那麼這裡這個語是讀第三聲「語」,佛說的話是極清淨的,梵天就是清淨,所以稱為「梵聲」,佛語是清淨之聲。

  梵天王他的聲音就有五種的特色:第一是深沈,像雷一樣。那念公說現在我們唱歌,就是太缺少這種深沈了,就是我們說的男低音的這種人就很稀少,這都是天生的,不是後天練出來的。像師父的聲線是屬於高中音,年級大了,它會深沈一些。但是有一種人就是一開口,他聲音就是很沉的,你看像那個藏傳佛教的法師他們念咒,多數是有這樣的聲線,加上他們的體格魁梧跟這個也有關係,所以他們念咒都是你看,(念咒),師父這是壓低那個音聲來模仿的,這些都是題外話。

  我們繼續看第二種是「清澈遠聞」,就是非常清,非常澈,能聞得很遠,而且聽的人心中很安悅。

  第三就是「入心敬樂」,聽的人生恭敬心,生高興的心。

  第四梵天說話人容易懂。念公說現在我有時候很怕聽有一些人說話,實在是不好懂,尤其中國有一些法師說的普通話,帶了很道地的鄉音,實在難懂。你看空能法師他們不是這麼清楚,叫空能法師的他們叫什麼?‘空能’法師,怎麼變成‘孔能’呢?到最後念不準變成「恐龍」法師。所以這個四聲都走音了,所以你要模仿的話不難的,你把這個四聲都變了就行了,就好像外國人剛剛學講中國話一樣,大家好!你好嗎?不是你好嗎?所以有這個鄉音,很難聽清楚,因為他這不是梵天的語言,是不是?那佛這個就好懂啦!而且經文不是說了,「佛以一音聲,各各隨類解」。

  第五是「聽者無厭」,他說出的話,人家聽了之後很想聽,願意再聽,這是梵天的聲音,佛語是梵音。

  「雷震」這個雷就是譬喻,所以說大震法音,所以雷這就是震動的意思。因為佛的這個說法,以無礙的智慧使你震動你的情識,在《唐譯》本裡頭就是這麼寫的,說「震大法雷,開悟一切」,震動這個大的法雷叫你開悟。所以雷在中國過去說是讓這些草木或木頭,那個包著的皮能夠生長出來,這是雷的作用。也就是讓大家心中裡頭能將這些覆蓋的東西給它去除掉,能夠開悟。「佛語梵雷震」,就像雷震一樣。

  「八音暢妙聲」,有八種音聲來暢達自己微妙的法音,這八種音聲在《梵摩喻經》裡頭說,第一是「最好聲」,聲音最好了。「其聲哀妙」,不是讓人家聽了之後很浮躁的那種。所以極樂世界也是哀雅,但是這個「哀」這個字不是悲哀的意思,因為慈悲啊!悲憫眾生可憐啊!這許多眾生還是如此可憐憫,所以微微有一些哀的意思,說的是這個音聲。

  第二是「易了聲」,容易辨別,容易了知,很容易懂,很容易聽得清楚。

  第三是「調和聲」,這個聲音大小輕重,還有就是合乎中道之理,這也是中。

  第四是「柔軟聲」,他這個音聲很柔軟,不是很剛強,不是盛氣淩人的那種。

  第五是「不誤聲」,沒有錯失,沒有講錯的這個情形。念公說我現在就是常常有時候會有口誤,心裡不是這麼想,嘴裡面說出來的就不一樣,年歲大了,從前還沒有,這是常有的。師父有時候也有口誤啊,但是靠這個字幕就把它糾正過來,所以最後是以字幕做標準,但是字幕也有錯字啊,看了幾遍還是有漏掉溜走看不到的,舉個例子有一次那個《大經解》研討班,過後上字幕的時候,之前都有上字幕嘛,師父就說了一句話說,「不起於座,能成就一切佛事」,因為是先交給電腦軟件做語音識別,主要是為了電腦它會出現那個時間軸,會自動分段,結果語音識別出來變成,成就一切魔事,佛事變魔事,師父沒有註意到,有同修看到,好心就告訴師父,師父重看才發現,後來因為修改很花時間,改了之後還要重新的輸出,要經過幾個步驟才能夠再看到,結果就沒有改啦!因為不是放在youtube那就沒有關係了,那都是自己同修在看的,也知道那是錯誤。所以這個上字幕不是簡單的事,尤其是做講佛經的視頻上字幕,那就更不簡單啊!這又是題外話。

  好,我們繼續看,第六是「不女聲」,說話男子的聲音就是男子的聲音,不是像有的男人他的聲音聽了像女人,那就是女聲,佛沒有這個女聲。

  第七是「尊慧聲」,覺得有尊嚴,有智慧,讓人聽了有這個感覺。

  第八是「深遠聲」,這個聲音很深很遠,像打雷一樣,你看看這個打雷多遠都聽到啊!跟那個梵天是一致的,這個叫做「八音」。

  那麼另外一個解釋是嘉祥師,他作那個《無量壽經義疏》,他提出了一個八聲,「一響、二徹(能夠聞遠)、三清、四柔、五哀、六亮、七和、八雅。」

  這個我們都可以合起來看,總之佛的聲音那是非常的微妙。所以也有人到過兜率天內院,聽過彌勒菩薩講經,就說彌勒菩薩這個聲音讓大家願意聽。

  「暢妙聲」就是說,你看《阿彌陀經》不是說,「其音演暢五根五力」,跟這個《阿彌陀經》是同一個「暢」字,所以用「八音」來暢達來暢述,申說微妙的法音也就是這一句的意思。

  「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阿彌陀佛開始說法了,下來就是阿彌陀佛說法了。好,我們看註解:

“「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從此二句直至段末「必成如是剎」,皆本師釋尊,轉述阿彌陀如來所演暢之法音。「正士」即菩薩,如本經中十六正士。「吾」者,此為阿彌陀佛之自稱。意謂十方菩薩來此,皆具殊勝大願,我皆知之。其願乃「志求嚴淨土,受記當作佛」也。是諸菩薩,發此大願。故彌陀讚之。眾生起心動念,如來悉知悉見。現諸正士,願如彌陀,成就大覺,攝取佛土,佛即知之。故為說如是無上相應之法,以滿其願。”

  「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就是你們從十方來的諸位正士,你看我們經一開頭就是「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薩,所謂「正士」是菩薩,大士也是菩薩,觀音大士都是大士,正士也是菩薩,而正士更偏用於在家菩薩,因為這十方來的這一切有好多是在家菩薩,所以就用「十方來正士」。

  「吾」是指著阿彌陀佛自稱「我」,阿彌陀佛我完全都知道你們大家的願望,所以說「如來悉知悉見」,大家不是說想速成菩提嗎?佛都知道了,佛就回答這個問題,說想得授記,想自己也成就跟阿彌陀佛一樣的剎土,因為看見極樂世界這個殊勝剎土微妙難思功德莊嚴,就發了無上心,願自己也成菩提,也能成就這樣的國土,阿彌陀佛就知道了。你要成佛,你要得到授記,你要成就這樣的國土,你們就是這樣子的心願,那麼這下來就回答了這些個問題了,接下來就是阿彌陀佛親自回答這些十方來的菩薩的話,我們一起來看:

覺了一切法 猶如夢幻響

滿足諸妙願 必成如是剎

  我們看註解:

“(一)「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覺」者,證悟,「了」者,了知。「一切法」者,總該萬有之一切諸法。《大智度論》曰:「一切法,略說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此三已攝一切法。」「如夢幻響」。喻諸法皆虛妄無實。如夢,如幻化,如回響(空室回音)。《大智度論》曰:「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又曰:「一切諸行,如幻欺誑小兒。屬因緣,不自在,不久住。」又曰:「若深山狹谷中,若深絕澗中,若空大舍中;若語聲,若打聲,從聲有聲,名為響。無智人謂為有人語聲。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名為響。響事空,能誑耳根。乃至菩薩知諸法如響。」又《會疏》曰:「如夢者,如夢所見,雖有種種事,畢竟不可得,諸法亦復如是。如幻者,如幻所現。雖似實化現,其體本寂滅,諸法亦復如是。如響者,如空谷響。雖因聲擊發,自性無所有。諸法亦復如是。」”

  那第一句就是「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怎麼樣才能成就像極樂國土這樣的剎土呢?阿彌陀佛告訴他們說,你要「覺了一切法」,一切法就是有為法、無為法、不可說的法,都包括在內了,這都屬於一切法,尤其是有為法,這就是如夢如幻如響都「如夢幻響」,這個有兩段解釋:一段是《大智度論》的,一段是《會疏》的,我們就介紹《會疏》的解釋就好了。

  「如夢」,就是說你看見這種種的事就好像你在夢中看見是一樣的,醒過來了就沒有了,這叫做「如夢」。

  這個「如幻」就好像看魔術師變魔術,變現出來的東西是變出來了,那麼現在好多它是靠道具,尤其是印度的那些幻術,它根本就是一種幻術,這個魔術師他這個事情是幻的,有時候出來那個東西還是真的,但是印度有些幻術那些東西出來也是假的,中國過去也有,出來的幻人幻物根本就是幻相,沒有實際的東西,所以就是如幻化出來的東西,「如幻所現雖似實化現」,好像是實際的東西中化出來的,但是它沒有實際的本體,「諸法亦復如是」這就叫做「如幻」。

  「如響」者是空谷的回響,沒有真實有一個人在那邊說話,這是聲音的回響,回來回去回來回去,你找不到這個聲音它的自性,就如這個「幻響」,「虛響」。所以告訴這些十方來的正士,告訴你們,同時也是告訴我們,所以我們說聽者有份,告訴我們也要這樣來學習,像這些十方來的正士一樣的一起來學習,要怎樣學習呢?要「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這就是跟《金剛經》那句話意思一樣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下舉勝願,記必得土。《淨影疏》謂此一偈,「舉彼智願,記必得土。覺了一切如夢幻等,是舉智也。滿足諸願,是舉願也。成如是剎,記得土也。」疏意為:了知一切,猶如夢幻,是智慧也。滿足諸妙願,是大願也。不但發起諸妙願,且能修習、攝取、滿足諸願,足證所願真切。以此二者為因,故得受記曰:「必成如是剎。」剎土成就,乃智與願之果也。又《會疏》云:「雖經塵劫,猶如一念。雖在生死,猶如園觀。遂(成也,達也)則滿足妙願,建立妙土。」蓋謂從智滿願,從願建土。以智慧故,生死如園觀,多劫如一念。於此了達成就,故妙願悉滿也。兩疏小異,而淨影之說較親。蓋了諸法空,仍願取淨土。不落二邊,妙契中道,是淨宗本旨。如《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此皆圓宗事理無礙,不可思議境界。下之二偈,同此玄旨。”

  「滿足諸妙願」,一個是覺了諸法如夢幻響,這個是智慧,你先要有這樣的智慧,底下你還有你自己發的願,你要成就國土,而你這個願你要得到滿足,你要去滿足你發的這個願。所以他不是說,這一切都是如夢如幻,那我就一切也不用做了,反正都是如幻的,都是假的,不是,不是這個意思。還是要去滿足這個願,去實現你發的這個願,有這兩個為因,以智慧為因,又有願力為因,所以《淨影疏》就說了,你舉這個「智」和「願」,就可以給你授記,你必定要得土,要得到極樂世界這個土,你「覺了一切如夢幻」等是「舉智」,舉出你的智慧,你「滿足諸願」是舉出你的「願」,你能成這些剎,就是授記你能得土,所以必定要成這些剎土。所以《淨影疏》比較好,那我們就介紹《淨影疏》的,因為它是說你「了」了,了諸法空,「了」了諸法空,還願意取淨土,所以你就沒有落在「空」一邊,也沒有落在「有」一邊,不落兩邊,你就可以契入中道,這是淨土宗的本旨,這也是《維摩經》說的,「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佛國跟眾生都是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佛國是空,我還修淨土,眾生雖空,我還教化眾生,所以你看一部《金剛經》也就是這個宗旨,「終日度生,終日無度,終日無度,終日度生」,所以現在有很多人他只是一邊倒,只是一邊倒那叫邊見。兩邊都不落,這就是圓教的事理無礙的境界了,這個是第一段。這裡一共有三段,我們繼續看:

知土如影像 恆發弘誓心

究竟菩薩道 具諸功德本

修勝菩提行 受記當作佛

  好,我們來看註解:

“(二)「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修勝菩提行,受記當作佛」。「如影像」者,如物之影像。雖從實體生,而無實性。《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現偈云,了知佛土,亦如影像。如是智慧,實為甚深。如是正士,深了佛土亦空。但仍「恆發弘誓心」。「弘誓」者,弘深誓願也。復從願起行。故曰「究竟菩薩道」。「究竟」者,至極也,決定於最終之極處也。「菩薩道」者,圓滿自利利他而成佛果之菩薩大行(即六度)名為菩薩道,亦即菩薩行。如是諸正士,智願雙備,行解俱優,故皆具足功德之本。「具」者具有。

「諸功德本」,指一切功德之本源。《勝鬘經寶窟》曰:「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本」者,本源。本源者,眾生本具之佛性。《圓覺經》云:「本源清淨大圓鏡。」謂本源清淨如大圓鏡。裴休《圓覺略疏序》曰:「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又「本」者本極。法性之理體,為法之根本窮極。故曰本極。

《法華玄義》曰:「本極法身,微妙甚深。」由上可見「本」者眾生之本心也,實際理體也,本極法身也,亦即真如實相也。「具諸功德本」者,窮盡心源也,安住法身也,入諸法實相也。「菩提」者,《安樂集》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

  那麼第二段就說「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修勝菩提行,受記當作佛」,這就授記成佛了。「知土」知道這個國土就如同東西的影子所現的像一樣,就說是「如影」,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說的這個「影」,要能了知國土就是這個「影」,那麼這個智慧就很深了。這些個正士,十方來的這些正士雖然了知國土也是空,可是還發弘誓願的心來成就國土,來教化眾生,這也就跟《維摩詰》那個一樣的了,有「願」,不但有「願」,還從「願」起行,「究竟菩薩道」,他行菩薩道,「究竟者」就是登峰造極,在菩薩道上自利利他,這樣子又有「智」,又有「願」,行解都好,那他就具足「功德之本」,「功德之本」就是功德的本源,那《圓覺經》就說了,「本源清淨大圓鏡」,「本源」是什麼呢?「本源」者就是眾生本有的佛性,本源的清淨像個大圓的鏡子一樣,裴休作《圓覺經》的序的時候他就說了,說是「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眾生的本的源流,這個就叫做「心地」。「具諸功德本」,你就是具足了這個本源,窮盡了本源,所以才能具諸功德之本,也就入了諸法實相,所以這才說是「具諸功德本」,一切功德之本都具足了,你就真正窮盡了這個心源了,本心的這個源,你真正的徹底的達到了,徹底的達到了。好,再看註解:

“「修勝菩提行」者,修習殊勝無上佛道之行也。與上句聯讀,則從根本智而差別智,從文殊之大智,而起普賢之大行,而普賢大士之德,端在導歸極樂也。「受記」,從佛受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因具上述之智慧、誓願,與諸妙行,故必得佛之受記,而圓滿佛果。故曰「受記當作佛」。”

  那麼底下「修勝菩提行」,修習無上佛道的這個「行」,就是修「勝菩提行」,菩提就是覺悟,那覺悟就是佛。「功德本」這個是根本智,是本源本心。然後再修種種的救度眾生,這就是差別智。所以我們要識心達本,所謂「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因為你要救眾生,你要度眾生,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所以你要有八萬四千種藥,這個藥都要對症的,所以這就是要有「差別智」,也叫後得智。所以修「勝菩提行」,從這個「本」出發,從「根本智」到「差別智」來救度眾生,從文殊的大智起了普賢的大行,普賢之大德就在導歸極樂,最後都回歸到極樂。所以這就是說這些大士他們覺了一切法,如夢如幻如響,還要滿足自己的妙願,這是上面的一段。下來註解說:

“《淨影疏》曰:「舉彼智行,記必成佛。」彌陀此偈中首二句,是智願。中三句,是所修勝行。末句受記成佛,是所感之妙果也。”

  那麼這一段「知土如影像」,還是發弘誓願,底下從這個願起行,究竟於菩薩的行道,達到窮盡自己心源的本源,從根本智而差別智,來修種種殊勝的「菩提行」,這個叫授記而得成佛,「受記當作佛」就是這一段,所以你看看每一個授記,每一個成就剎土,都是在理的這個本源上先通達了,不是在事相上,而是要通達這個理,因為這個是根本。好,我們再看接下來的經文:

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

專求淨佛土 必成如是剎

  我們繼續看註解:

“(三)「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會疏》曰:「一切有情非情,淨穢凡聖,名為諸法。性者不改義,其理體也。(諸法本具之體性,永無改變,乃其實際理體也。)因緣合成,假名諸法。(因緣和合,而現諸法,實皆虛妄,但是假名而已。)自性寂滅,體不可得,故云空無我。」我者有二:一者人我。凡夫不了五蘊和合假現有我之義,妄認實有自主自在之人,能常主宰是名人我。若能了達但是五蘊假合,實無自體,是為人無我。是為小乘人之修行,斷煩惱而得涅槃。二者法我,固執諸法有實體,有實用,是名法我。若了達諸法但從因緣生,實無自體。是名法無我。小乘唯悟人無我,菩薩則二無我皆悟。「空」者,與無我同義。”

  好,我們看第三段,「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這個「我」一個是指的「人我」,凡夫就把五蘊和合的這個假的身認為是「我」,並且錯認真正有一個能夠自主自己作主宰的這個人,這個就叫做「人我」。如果你能夠了達這個身體不過就是五蘊的假合,這是個假的,實際上這個身體都在那邊變化,一天天都在那邊死,最後還就是一堆灰嘛是不是?而且也沒有能做主的那個人,誰都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你能做得了主嗎?請問你要能做得了主,就沒有那個不如意事了。沒有能做主的,你要能做主,你就可以不死了,是不是?誰做主讓自己死的?沒有這個做主的,都不可得,而自己覺得有一個能做主的是「我」,這個是「人我」,執著「人我」,所以阿羅漢就破了這個「人我」,破了「人我」就不受這個凡夫的生死了。但是他還有一個「法我」,他就固執有一個實法,有涅槃可證,有煩惱可斷,這就稱為「法我」。要認識這些法也都是因緣生法,「緣生故有」,「緣滅故空」,沒有自體,這就是「法無我」。小乘只是悟了「人無我」,二乘這就是兩個無我了,是兩個無我了。所以唯識是很好的東西,就是說「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所以「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這個就深入一步了。上頭說的那個知道一切如夢如幻,剛才不是說了嗎?就像作夢一樣,醒來就沒有了,那這還是「世諦」的智慧。現在這裡說「通達法性」也是「空無」,這個就高了,這個是「真諦」的智慧。這是《淨影疏》的話,以這個「智慧」來求淨土還是有「願」,還是有「願」。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大乘義章一》曰:「空與無我,眼目異名。」蓋眼與目雖是二名,實為一義。「空」與「無我」,亦復如是。下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會疏》曰:「專求者,是誓願義。如四十八願。如是剎,指極樂,勸希求也。」《淨影疏》謂此一偈是:「舉彼智願,記必得土。通達法性一切空無,是舉智也。前覺一切如夢幻等(指「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是世諦智。此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是真諦智。專求淨土,是舉願也。必成是剎,記得土也。」蓋謂由於智願,受記得淨國土也。又《望西疏》謂:「二智(俗諦真諦二智)雖殊,性空是同。雖知性空,而願淨土。」又曰:「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有亦無)亦不著,非有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要之,不住二邊,遠離四句,妙契中道,平等一相。《金剛經》曰:「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十方正士,深達法空,專求淨土,是即遠離四相,修一切善,故「必成如是剎」也。

又《會疏》曰:「所以菩薩雖洞達三空,智無所著,而能大悲薰心,發願淨土。雖淨佛土,而常寂靜。是則即一法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而二十九種(《往生論》謂極樂共二十九種莊嚴)。即二十九種而一法句之義也。」疏說精妙。蓋一切法無不從此一法界流出,亦莫不還歸此一法界。一法界正是一法句。”

  「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無我」就是空,所以《大乘義章》說:「空與無我,眼目異名」,「空」跟這個「無我」是說的同樣一件事情,就好像我們說眼睛跟目,文言就叫做「目」,俗話說就叫做「眼」,那「眼」跟「目」不是一回事嗎?「眼」跟「目」是一回事,「空」跟「無我」也是一回事,所以「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那就是「無我」了,換句話說也就是「空」,這是智慧,通達這個智慧而且這個智慧深入一步了,通達這些法性,諸法都是從它具體說隨便一件東西,要求它的法的本性是不可得的,所以說是「空」,「空」就是不可得,「一切空無我」,不落「空」邊,還求淨佛土,就必定能成就這樣的佛剎,就授記可以得土了。那麼這一段是阿彌陀佛對來的十方的菩薩的開示,因為大家都來了,都想學阿彌陀佛,想學能成就這樣的剎土。所以阿彌陀佛的開示首先告訴他們要「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然後還發願,底下說:「知土如影像」,還發弘誓心。「一切空無我」,還是法性的「空無我」,還是求淨佛土,那麼這個「事」跟「理」就沒有礙了。

  一般人理是「空無」了,那他就沒有「事」了,沒有事就落到斷滅那一邊去了,落到「空」那一邊就寂滅了,寂滅那怎樣子呢?就發不起大乘廣度無盡無窮眾生的心,這個心他就發不起來了。但是你只是有這樣的心,你不明本體,你這個心也就堅持不了,堅持不了。所以你看舍利弗最後人家跟他要眼睛,他就退了大乘心了,他缺少智慧呀!所以必須要這樣事理圓融,這是無上的開示。

  那剛才講的這一切,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語言很短,和我們這兒說的是一個道理。所以常常有人說這個《金剛經》跟《阿彌陀經》好像是矛盾,我們過去常常提的,《阿彌陀經》就是短了一點,念誦是最好,念是要經常念,這樣子短能背嘛!短的好一點嘛!但是它有的事情就解釋得少了一點,要像我們這個《無量壽經》這些個問題就不會出現了,這不是跟《金剛經》是一樣的嗎?「如夢幻響」,「諸法性空無我」都如影像,這不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嗎?然後還要發弘誓願,還要修菩提心,還要怎麼樣怎麼樣...那不就是修一切善嗎?《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不是「無」了就什麼都不幹了,你還要修一切善法嘛!就是要這樣子才能夠得到授記,就要成佛土了,那麼就是「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是一樣的。現在這個《無量壽經》和《金剛經》的這個差別,跟過去來說那就是太少了。過去認為是完全不一樣的,有很大的矛盾,很大的差別。但是我們現在這個《大經解》,常常把這個差別給大家梳理了,念公給大家圓融的來解釋了,那這個差別就很少了,就沒有什麼差別了。當然一個是淨土講得多一點,一個是跟禪比較接近一點。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淨土講多一點嘛!《金剛經》就是跟禪比較接近一點,而實際這兩個是一味的,一味的。你看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示現在西方「今現在說法」,所以十方來的正士都通達法空的道理,了達了法空的道理,專求淨土,這就是遠離四相。而現在又發這樣的大願,「必成如是剎」。

“彌陀曉諭十方正士之慈示,釋尊轉述已畢。”

  那麼這個阿彌陀佛的開示,釋迦牟尼佛給轉述到這裡就完畢了。接下來我們看註解,註解說:

“以下為釋尊續對此土會眾之開示。(經文「聞法樂受行」前,《魏譯》尚有「諸佛告菩薩,令覲安養佛。」今本刪節。)因「聞法樂受行」之人,指十方正士。十方諸佛勸諭其國正士,參禮阿彌陀佛。是諸正士,遵佛開示,往詣極樂世界,得見無量壽佛聞受妙法。聞後若能信樂受行,一心志求淨剎,則必蒙受記,得成無上正等正覺。《會疏》曰:「聞法樂受行者,聞彌陀所說法,受持奉行也。」”

  所以經文就說:

聞法樂受行 得至清淨處

必於無量尊 受記成等覺

  那麼我們再看下來的註解:

“《淨影疏》曰:「自於當來得妙淨土,名得淨處。」又《會疏》曰:「清淨處即是淨土也。上所謂必成如是剎義也。」兩疏同旨。是均以建立佛國為「得清淨處」也。但從心地法門而論,「清淨處」亦可別進一解。則指本淨妙心也。倘能聞法信受,一念相應,直徹心源,朗然大覺,本然清淨,頓契法身,亦是得至清淨處。乃至「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一念淨信,一念淨心,是則於剎那之間,得契於「清淨處」者也。再其下則至誠念佛,毫無塵慮,淨念相繼,中無間斷,暗合道妙,即念離念,是可稱為冥至清淨處也。如上諸人,亦必得於無量壽佛得蒙授記,將來皆必成佛。或顯加,或冥應,則因人之智慧、願行、善根、福德而異。”

  那麼這個底下從「聞法樂受行」起這一段,有的時候你很難找得清這個眉目,有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有的是阿彌陀佛說的,有的又變成釋迦牟尼佛說的,因為都是通過釋迦牟尼佛轉述嘛!你不知道那個是阿彌陀佛說的,那個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所以底下又有十方的菩薩又度了很多人,大家又有事,所以這一段要特別的注意,特別的注意。那麼「聞法樂受行」這句說的是誰?這個不是別人,而就是當時十方世界到極樂世界的這些人,這些人因為他們本國土的佛勸他們去見阿彌陀佛,他們就來了,到了極樂世界,聽了佛的開示,聞了法,他們聞了之後當然很歡喜,很願意依教奉行,很願意接受,自己佛土的佛叫他們去聞法,他們就去了就聞了,聞了他們就很快樂,他們要信受奉行,所以這句「聞法樂受行」說的就是這些人。

  「得至清淨處」,因為他聽了這些法之後,他就要修持,得到法的修持。

  這個「清淨處」怎麼講呢?有兩個講法,一個是《淨影疏》,就是說他這樣去修持的話,將來一定可以得到一個妙土,這個是得到了淨處,這個和以上佛的開示都相合的,這一說成立。

  《會疏》說清淨處就是說淨土,就是說的淨土,也就是說必成像這樣的淨土。

  這兩說文字上不一樣,實際說的是一樣的事情,都是說建立了一個像極樂世界這樣的一個佛剎,就是這句「得清淨處」的這個說法,那麼這就解釋了這一句「聞法樂受行,得至清淨處」。

  那麼念公說我在這個地方另外有做一個解釋,念公說我同意他們的解釋,但是另外我還有一個解釋,這就是跟那個三輩往生後面那段的,那個一心三輩那個就吻合了,跟那個出來的就吻合了。上一頭是「三輩往生」的解釋,那還有一個一心三輩,大家還記得嗎?所以這個經它很特殊,特殊在哪裡呢?它整個包括了禪啊!可以說這個「清淨處」是指著什麼呢?指著「本淨妙心」,你聞法信受先一上來都是講「理」,這個「無我」,什麼「法空」,是不是?都是這些嘛!那你一念能夠相應,你就直徹心源,你也自己能夠徹到那個心源,朗然大覺,這才知道「本來清淨」。你看惠能大師不是有一句話嗎?他開悟的其中一句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頓然契入法身,這個是「得至清淨處」,這個是一類是屬於上類。

  那麼第二我們經中不是有嗎?在三輩往生那一品的最後,經文說「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一念淨信,一念淨心」,這一些就是剎那之間能夠和「清淨處」相契,互相契和。那麼上頭證的成分多,這裡就證的成分少,是悟,也是「得至清淨處」。

  那麼再下來就是「至誠念佛」,一切的世間俗慮都沒有了,「淨念相繼」,中間也沒有間斷,暗合道妙,在念中離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而念」,這個很多念佛的人有的時候都能夠做到,念得很誠懇的時候,他就不用自己起個心想要念,他自然他就念出來了,他自然就能夠念了。但是也不是經常有這種情形,偶然可以達到這個境界,這是「冥至」,冥冥的暗暗的,不是很明顯的,暗合到清淨處,這種也就可以在阿彌陀佛那邊的,或者是明顯的,或者是冥冥中就得到授記,所以這個是「得至清淨處」另外一個解釋。

  「聞法樂受行,得至清淨處」,那就有前面兩個解釋了,一個就是說去實現自己的本願,莊嚴自己的剎土,最後成功了。一個就是契入本心,也是「得至清淨處」,也可以得到授記。好,下來我們繼續看接下來的經文:

無邊殊勝剎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 願己國無異

普念度一切 各發菩提心

捨彼輪迴身 俱令登彼岸

  好,我們繼續看註解:

“「無邊殊勝」者,極樂國土,超勝微妙,無有邊際、無有量數,不可稱說,故云「無邊殊勝剎」。彼之剎土,超逾十方,正由阿彌陀佛殊勝本願之力,故云「其佛本願力」。十方眾生,因彌陀第十七「諸佛稱歎願」,得聞名號。又因彼佛聞名發心、聞名得福、聞名得忍等願之加被,必皆信願持名,得生極樂,證不退轉。故云「聞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轉」。正如第十八願所云,聞我名號,至心信樂,願生我國,十念必生也。”

  所以這句經文說:「無邊殊勝剎,其佛本願力」,那來的這些人看見了極樂世界,是無邊的殊勝,它的超勝,它的微妙,沒有邊際,沒有量數,不可稱說,所以稱為「無邊殊勝剎」。這個「無邊殊勝剎」超越十方,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全是由於阿彌陀佛本願的力量,所以就是說佛剎的這個出現,是佛的本願力才現出這樣殊勝的剎土。所以第十七願說十方諸佛都稱歎,稱歎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名的都可以得福得忍,也都可以信願持名,那麼也都可以生到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到了不退轉。所以十方國土的人聞名,聞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十方包括我們啊!我們沒有離開十方嘛!所以我們就聞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要求往生,就要念,就要信願持名,自己就可以得到了,「自致」是自己可以使自己達到不退轉,因為雖然是「他力門」,而這個「信願持名」還是你自己嘛,是不是?因為你信願持名才有佛力加被啊,所以這個是「自他不二」,這個是自己使自己達到了不退轉,這還都是指十方來的這些菩薩,他們聞了法就很樂意願意的去修習,他們就得到了清淨處,他們必定在無量壽佛那個地方授記,菩薩看見這個剎土是無邊的殊勝,都是由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大家聽到這個名號大家願意往生,自己使自己達到了阿鞞跋緻,就是證得不退轉。下來我們繼續看註解:

“「菩薩興至願」以下,表已得往生之諸菩薩,感佛深恩,誓師彌陀,咸發大願。故云「興至願」也。《會疏》云:「至願者,彌陀尊攝土(國土)攝生(眾生)攝身(法身)願,本是至極難思。菩薩願同於此。」故亦願攝如極樂之佛剎,度無邊之眾生,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同生淨土,逕登不退,證佛法身。是為菩薩之利他行。故亦「願己國無異」。《淨影疏》曰:「願己得土,同阿彌陀,名國無異。」「普念」,平等大悲也。願普度一切眾生,各各發起無上菩提之心,厭捨輪迴業身,同登極樂彼岸。”

  那麼這個「菩薩興至願」,菩薩都發了很大的願,這個就表示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也都願意自己的國土跟極樂世界一樣,「普念度一切」,平等普度來救度一切眾生,各各都發起無上菩提之心,這就講的這些已往生的菩薩,到了極樂世界都有這個願,願自己將來成就的剎土跟阿彌陀佛一樣,而且是自己也願意度一切眾生都發菩提心。那麼我們看這一品最後的經文:

奉事萬億佛 飛化遍諸剎

恭敬歡喜去 還到安養國

  請看註解:

“如是輾轉度脫,而得往生之無量無邊菩薩,安住極樂,復能普供十方如來聞法受教。「飛化」者,飛行遊化也。「化」指神妙難思之變化。「安養國」者,即極樂國。此偈表極樂國中,十方往生之正士以及輾轉度脫之菩薩,周遍十方,遍事諸佛。恭敬禮覲,歡喜聽法;恭敬歡喜,復還極樂。”

  我們來看看註解的這個內容跟它的解釋,說所有這些得度的,不是說「輾轉度脫」嗎?所有度脫的他們也都往生了,他們也要到世界各地去聞法,去「奉事萬億佛,飛化遍諸剎」,往生極樂世界到各處地方去聞法,都是歡喜恭敬而去的。那聞了法之後,又回到了極樂世界。所以這些話有的人就以為這還是到極樂世界聞法的那些人嘛,他們應當回到他們自己的本國,怎麼最後又回到安養國呢?又回到極樂世界呢?這些人他們得到往生之後,他們的國土就在極樂世界,就在極樂世界了。這件事情大家好好的思維思維一下,很妙啊!還有他們輾轉度脫的,也都在極樂世界,這個「輾轉度脫」將來也包括我們啊,也包括在座的各位,除非你不願意往生,那就沒話說了。那我們將來也是遊化遍十方,將來也是「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所以「輾轉教化,輾轉度脫」,那麼這一品禮供聽法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緊接著下來這品是第二十七〈歌嘆佛德〉。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一品圓滿。接下來〈歌嘆佛德第二十七〉,是說什麼呢?是說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到十方世界去供養他方的佛,二十六禮供聽法不是說他方十方的那些菩薩來到極樂世界嗎?現在是有來有往。下來這一品是極樂世界的菩薩,到十方世界去供養他方的佛,所以很精彩!兩個地方的這一些菩薩,都很樂意的來來往往。

  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一品圓滿。那麼下一品的開始,我們明天才來繼續一起來學習。非常感謝大家的出席,感謝大家的聆聽觀看,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79604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