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95集
2023/06/24 22:56:25瀏覽125|回應0|推薦4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95集

  七宝净土讲堂主席慈净老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正在学习《大乘无量寿经》会集本,是依据黄念祖老居士念公的注解,作为这个学习的资料,这部注解就是《大乘无量寿经》解,又叫《大经解》,就是我们前面摆着的。这是根据念公的指示要通过《大经解》来理解《无量寿经》,念公这部伟大的着作,可以说是现代人注解《无量寿经》的唯一依据。以前也有佛门大德做过注解,尤其是日本有二十多种,我们中国有两种,日本朝鲜都有,我们之前都一一的看过了。但是都是依其它的原译本,不是会集本,就是不是根据会集本来做注解的。那这部《大经解》,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师父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有接触过《大经解》的同修,就会认同这句话啦!念公他集合了一百九十三种的经跟论,来解释《无量寿经》的经文,非常的详细。所以,我们就是依据《大经解》来学习的,而念公他自己也是根据《大经解》来讲解《无量寿经》,那么师父就是转述念公讲解的原开示。

  那么在上一堂课跟大家介绍跟讲解到第二十四品「三辈往生」,还做了不少的讨论,上辈是什么情况,中辈是什么情况,下辈又是什么情况。这「三辈往生」共同的条件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不但是要有慈悲心,还要有菩提心,所以肯念肯求生极乐。但是要知道极乐有它基本的要求,虽然说没有条件,还是有基本的要求。那一开始这里引了念公的一段话,他说:我们要知道这个上品上生,那是殊胜得不得了!你这儿还没有断气,佛就来接了,佛接的时候当时佛就说法,自己当时就遍到一切佛土。不是说我这时候上了莲花,跟着佛去极乐世界,那是底下的事情,那是肯定自然而然的。而这个上品上生,就在当时还没断气,你就见着了阿弥陀佛,就能够遍至十方的佛土听佛说法,还证得无量的陀罗尼,现种种的身,个个身去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就你现在本人啊,在你最后的时间达到这一步,你就做到这一步了,这个是了不起的事情啊!

  这样的事情一般人想都没想过,就算是说修净土的念佛人,你要不是深入的话,你也不知道有这样殊胜的果报,这就是即生成就了,即生成就。密宗是即身成佛,带着这个身。净土宗是即生,就这一生就可以有如此的成就,这个是上品上生。

  当然最低的你要是下品下生,到了极乐世界,在莲花当中要待十二个大劫那花才开,那个就是五逆十恶,而且是不能见佛的。所以这个差别就很大很大啦!

  那这一品的经文还有最后一段是接着前面「三辈往生」说了之后的,我们今天就从这里开始接着我们一起来看,好,我们先看一小段开始的注解内容的文字说:

“上三辈往生是一类。下明一念净心,十念一念往生之类。或名「一心三辈」。”

  所以我们这一品还没结束,经文在下辈之后还有一段内容,这一段是一个特殊的,可以说是殊胜之处。好我们先看经文:

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我们继续看注解:

“「一心三辈」见于北京净莲寺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师之《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判》。法师乃我国(现代)华北三大高僧之一。曾在济南及北京专讲本经,并作科判(于一九三九年【己卯年】印行)。慈老所判「一心三辈」,与会集本经之夏师,同一心眼,同一手笔。发前人未发之精蕴,彰净门久隐之妙谛。禅净不二之旨,于兹益显。”

  我们先来谈谈慈舟老法师,老法师是华北三大高僧之一,另外两位是真空老法师跟倓虚老法师。那么现在在台湾、国外,好多是慈老的弟子。慈老为这部经作了一个科判,他这个科判也是独出的,是他心光的流露,他提出了一个「一心三辈」,那当时慈舟老法师到了济南只做一件事,就是讲《无量寿经》会集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专讲这部经,而且慈舟老法师还作了一个《无量寿经》的科判,也就是给《大乘无量寿经》分科判教的时候,他提出了这么一个说法,很殊胜,说「三辈九品」他特别提出了一个「一心三辈」,一心不乱的「一心」,「一心三辈」,到了「一心不乱」,只有在「一心」的时候,「一心」就是清净的时候,这里头也有三品,这是一个空前的贡献,所以夏老莲公的会集是个空前,慈舟大师的科判提出一个「一心三辈」也是空前的。达到「一心」另外有三辈,除「三辈九品」之外,还有一个「一心」的三辈,这都是瑞相,就是突破从前,对于从前来说这都突破了。「一念净心」的时候,念一句佛也能够往生。但是这个就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般的水平了,因为要达到「一念净心」,这个要求就很高了。我们看看后面的解释,大家就会明白了。「一心」这里又有一个「三辈」,这是古人所没有的,所以这一品后头这一段就不属于前头了,而这个里头也包括得很广,所以慈舟大师他提出这四个字,这里有很殊胜的内容,他这个「一心」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在净土宗是别具一格,这是过去净土宗前所未有的这种说法。

  念公他自己又根据慈舟老法师这个科判,对于这段经文,因为古人没有作过注解,古人所注解的是《魏译》本,日本人中国人作的都是《魏译》本,《唐译》本没有人作注解,所以这个注解念公说他就第一次来解释了,下来还有一段很长的注解内容,我们将它念出来大家看看,自己也可以体会体会。

“上章全是《唐译》经文,魏唐两译,似为同一梵本。但此段《唐译》经文,系统分明,文富义深。远胜《魏译》。《魏译》则分散于本品首尾两处。于上辈之前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其国,即得往生。」但复于下辈文中曰:「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唐海东元晓师据《魏译》,于《无量寿经宗要》论云:「下辈之内,说二种人。二人之中,各有三句。初人三者:一者,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二者,乃至十念,专念彼佛。是助满业。三者,愿生彼国。此愿前行和合为因,是明不定性人也。第二人中,有三句者:一者,闻甚深法,欢喜信乐。此句兼显发心正因。但为异前人,举其深信耳。二者,乃至一念念于彼佛。是助满业。为显前人无深信故,必须十念。此人有深信故,未必具足十念(窃按元晓师之说乃专据《魏译》。若就本经,则一念得生者,全因获得一念净心也。从一心中,念佛一声,顿即与弥陀本愿相应,故临终即得往生。)三者,以至诚心,愿生彼国。此愿前行和合为因。此就菩萨种性人也。(正是《唐译》中『住大乘者』)」

盖元晓师谓下辈中有两种人:一者,发菩提心,十念圣号,愿生彼国,而得往生,是不定性人。二者,闻法深信,乃至一念,愿生彼国,而得往生,是菩萨种性人。元晓师实已明察《魏译》下辈往生文中,品类不齐。试问「闻甚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如是殊胜智慧,应是何人境界?故元晓师名之为「菩萨种性人」。既是菩萨种性,复能生深信,起心念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实不应限于下辈也。”

  好,我们来理解一下注解说的这些内容。这里经文说「若有众生住大乘者」,经文下辈之后这一段在《魏译》本里头是分成两截,一开头前头有一段,最后的下辈里头有一段,所以古人对这个已经怀疑了,这样的水平怎么会搁在下辈里头呢?这里《唐译》就成为完整的一段,夏莲居老居士莲公他就是按着《唐译》把这两段集中,所以这段的经文主要是《唐译》的。「若有众生住大乘者」,是大乘法,不是小乘。大者所乘,就是普利一切众生,皆得究竟成佛,到最后都要成佛的,而且是住于大乘。

  我们想想安住于大乘这是什么水平啊?这个就比发菩提心还要高了,这点很少人知道。这个发菩提心是你初发心的这个心,初发的这个心,往后还要不断的增长啊,还要保持不令这个菩提心退失,慢慢之后才能说是到了「住于大乘」,经文这一大段「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一直到「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都「定生彼国」,必定往生,彼国就是极乐世界。「一念净心」,我们要注意「一念」这两个字,这个我们后面会细说。以「一念」的心,念于彼佛,都得往生。前面说了这个,夏莲居老居士莲公把它集中了,这是一个大功德。

  下来我们引了《报恩论》来说明「住大乘者」是什么样的水平,同时也列出了哪一种人,让大家更清楚。

  所以我们如果没有机会接触跟学习这一部《大经解》,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这么多这么详细了,念公引了193种的经跟论来注解《无量寿经》的经文啊!这句话重复了很多遍了,准确、透彻、圆满。这是师父用的这六个字,精准、透彻、圆满,不是准确而已,还是精准啊!好,我们看注解:

“又《报恩论》曰:「谨按此段十念往生,专指住大乘者言之。大乘如禅宗得破参,及读一切大乘经典,得解悟者皆是。其人不专修净土。如智者,永明之类。」此论所见,更上层楼(惜以永明大师为例,稍欠稳妥。因永明昼夜弥陀十万声。)盖经云住大乘者,其心清净,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如是智慧猛利,信愿坚固之人。唯智者、永明、中峰诸大老,方所堪能。既同智者、永明、中峰诸大祖师,又焉能位列下辈。是故夏师会本,于三辈往生人后,专引《唐译》,另成一段。以表常言之三辈往生外,另有一格。即慈舟法师判为一心三辈者也。此一心三辈,乃别有大人作略,超越常格,而得往生者。此之作略,即一心也。本品中,「一念净心」,即前《十方佛讚品》中之「一念净信」也。前云「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今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定生彼国。」前后呼应,同显一心与一念之旨。此实净土法门之妙体。夏师之会集,慈老之科判,均契诸佛本怀,深显禅净不二,实大有功于圣教。”

  我们现在就把这一段初句的开头的这一句「若有众生住大乘者」先来理解一下。《报恩论》说这一段讲「十念往生」,「一念」也往生。这个《报恩论》是清末沈善登居士他作的,讚歎《无量寿经》和净土法门,老居士对于《无量寿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他说这个是专指着「住大乘」的人来说的,专指着「住大乘」的人来说的。既然「住于大乘」,大家要知道,这就不是凡流了,不是一般的水平了。他就举例子指什么人呢?他说在「禅宗得破参」,真正的开悟了,他说破参是禅宗真正开悟的「破初关」。念公说,不过现在这个「破关」,大家的解释不同了,一般解释得太浅了,这里的解释比较深。「破参」只是「破初关」,那现在说就算是真正的开悟了,但是只是「破初关」,这个我们过去也讲过了。第一关是破本参,第二关是破重关,第三关是破末后牢关。那么「破初关」就算是开悟了,这个是指着禅宗。那么教下呢?就是禅宗以外的。注解说:「及读一切大乘经典,得解悟者皆是」,这就叫大开圆解了,读大乘经典,可以忽然间一下子感应道交大开圆解,这也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不是这么一点点看,一点点懂,又多读一点,再增加一点,再慢慢增加一点,再增加一点,然后才大开圆解,不是这个境界。是豁然开朗!

  师父以前常常用这个来比喻就是什么呢?就是突然间触动一下,这个大开圆解是解悟,解悟还不是证悟。所以我们说,说法的人你要只是按经典讲,按很多注解来讲,这叫「说通」,「说通」不可贵,你要「宗通」才可贵。念公说,那有的「宗通」之后,他没有研究这些教理,他有时候也很困难。所以禅宗到了六祖,我们看还是有依据经典来印证的。所以「宗说俱通」是最好的了,如果有人称讚他这个人是「宗说俱通」的大德,那就非常难得了,实际现在也很稀有,很难找了。那么师父是转述,这个转述应该属于什么通呢?应该是属于一点都不通,只是转述而已。

  所以注解说这里头「得解悟」这种人是「住大乘者」,你看这个要求就很高了。但是这些人他不是专修净土的,有修华严宗的天台宗的还有律宗的其它的,那这里说的是哪些人呢?这里举例子了说了,例如智者大师、永明大师之类,这个之类就是不止这两位,后面还有。这话是很好,不过念公说他举永明大师举的这个例子举得不大好,因为永明大师可是念佛念得不少,他昼夜弥陀十万声啊!十万不是一万,永明大师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不过沈善登老居士说的这个意思,大家应该也很清楚了,就是指的不是一般人。所以「住大乘者」这个就是禅宗的「破参」,教下的「大开圆解」,这种人物他才能「住于大乘」。「以清净心,向无量寿」,「清净」两个字是非常重要,没有这些污染、杂垢、怀疑,然后「向无量寿」,他是无疑无垢无染,以很纯洁的这个心崇向无量寿,回向无量寿,这样的「乃至十念」,哪怕他只是「十念」,也就是下至十念,这是第一种就是所谓的十念法门,「愿生其国」这是一个类型,这样的十念可以往生。

  底下说「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都得到往生。这个十念我们还比较熟悉,因为前头第十八愿就说了「十念必生」。而这个底下他如果达到一心,一念的净心,一念的净信,甚至只要念一句就行了。注解接着说:

“一心与一念,文异而实同。”

  就是这个「一心跟一念」,这两个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呢?底下我们要作个解释,要好好的来研究一下。这里说的是「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发一念心」就是「一念」,「一念净心」这是「一心」,那么「一念」和「一心」,是不是一回事呢?「一念」和「一心」是一回事。我们再看下来的注解就引了日本大德的着作叫《教行信证》。

“《教行信证》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谓信心无二之心,即是一心,亦即是一念。并谓此为清净报土之真因,则往生者必将登实报庄严土,而成地上之大士。一心之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于此可见。”

  《教行信证》里头说「一念」是什么呢?是「信心无二」,这个信里头没有二,是这样的心。因为一有二,就矛盾,就对立了。这里是「无二」,「无二」所以就是「一心」了,没有二了,那不就是一了吗?所以这个「一念」就叫做「一心」,就是无二的信心,这就是「一心」。这个「一心」是什么呢?「一心」就是清净的报土,报佛的实报庄严土的真因。我们现在一般往生都是到「凡圣同居土」,这是四土里面最低的土,去了之后还是凡夫,但是凡夫他就可以不退。所以这个是最大的恩德了,佛对我们的恩德,阿弥陀佛对我们最大的恩德,这个我们常常提的了。那这个地方他说是你如果达到「一心」「一念」,你就是清净报土的真因,「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因跟果是一致的,「因」清净,所以「果」也就清净了。所以这么看来,这个「信心无二」的心,就是「一心」,也就是「一念」,而这个就是清净报土真实的因,也就是说往生者你是登了实报庄严土了,你证的是报身佛,而且分证常寂光就是分证法身。

  那么下来师父特别引了念公在讲解诺那祖师离开香港开示的一段关于「一心」的讲解,很精彩!大家听了就明白了。本段这一段说的「一心」是什么境界呢?要不然大家听到「一心」,那还是模模糊糊,以为自己懂了什么是「一心」,甚至还以为自己我可能就是这个境界了。那还差得远了!不是看不起大家,而是要谦虚,老老实实最好。大家仔细听,好好的听。

  诺那祖师说:「诸位若了解一心之旨,则自己一切烦恼即究竟觉。」这个「旨」就是宗旨。什么是「一心」呢?诺那祖师说大家如果能够了解这个「一心」是什么意思的话,这就是关键了,那么自己的一切烦恼就是究竟觉。这个话大家再仔细地琢磨琢磨。念公用的那个文字「琢磨琢磨」,就是「一心」是因所得的果,就是这句「一切烦恼就是究竟觉」。你能做到这样,那才是真正的「一心」。这个话不难懂,念公说这句话就是这么说的。中国话大家都听明白了,听是听明白了,意思却很难懂,大家再琢磨琢磨,就是再推敲一下,或者说再想一想这句,我们再重复,「诸位若了解「一心」之旨,则自己一切烦恼即究竟觉。」‘即’,就是的意思,这是非常圆顿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个话的意思先给解释一下,说大家要是明白了什么是「一心」的这个含义,那么你们每一位的烦恼就是佛果了,烦恼就是菩提啦!这就把它翻成普通可以容易理解的话了,这是我们说的化浅来说了,这说得很浅白了,但是能接受吗?能接受吗?念公说这个道理大家能吃下去多少?吃下去就是能吃得消吗?吃不消是不是?所以它这为什么吃不下去为什么吃不消呢?这就说明他还是对于这个「一心之旨」没有真正的了解。所以这是最直接的话了,没有拐弯抹角了,因为最直接的话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念公说,刘明信常常就说,夏师莲公说话,常常就好像是说半句没说完整。事实上他那个半句才真的是直指,再多说就是越说越浅了,越说越浅了。

  像师父为了照顾大家目前的水平,所以都是越说越浅了,没有办法啦!所以「若了解一心之旨」,那么你的烦恼就是菩提。

  我们倒过来看就好懂了,既然是一心,那就不是二了,不是二,哪来的烦恼哪来的菩提呢?有烦恼有菩提就是二,是二,才有相对的烦恼跟菩提,有烦恼有菩提,你就是二了嘛!所以就是说,这个是最直截的话,这个例子师父在之前的《大经解》也提过了,就是说到《金刚经》的话,「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还记得吗?烦恼从哪里来?一个烦恼来了,然后一个烦恼去了,去了又去哪里了呢?所以也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那不就是如来了嘛!烦恼就是如来啦!我们《无量寿经》也有这句啊,还记得吗?「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这个说的是法身的阿弥陀佛,跟这里是一个意思。我们继续看注解:

“又《信心铭》曰:「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亦表不二之信心,即不可思议之一心。是故「一念净信」,「随愿皆生」也。”

  这是《信心铭》里面最后的四句话,这是禅宗的祖师三祖僧璨大师的着作。「信心不二,不二信心」,就跟我们这里是一致的了。最后的四句讲了很多,他说「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到了不二的信心的时候,你言语之道就断掉了,说不清楚,说不明白了。離开了「去来今」,这个说的是时间,时间就没有差别了,「三际一如」了,所谓「三际一如」就是过去是一际,现在是一际,未来是一际,「三际一如」,过去、未来、现在就是一样的事情了,一样的事情,就是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

  这个现在科学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这个我们常常提的,爱因斯坦他懂得这个道理,他说:「时间、空间、物质,是人类的错觉。」从前很多东西不好讲啦!你说「色即是空」,现在这个桌子它空不空啊?这个桌子它空不空啊?现在就告诉你,你去找爱因斯坦,他就会告诉你说这是你的错觉Its your illusion。既然是错觉,那就本来没有嘛!这是你人类的错觉,我们佛教讲因为有妄想,有妄想,才有时间,妄想跟错觉不正好很相当吗?「妄」跟「错」,「觉」跟「想」,都是差不多的东西。但是科学家他们究竟还是很浅,不过已经体会到这个地步了,能够体会到这个地步算不错的了。

  所以「信心」,「言语道断」,我们语言是不够用的了。没有「去来今」,前面说了时间、空间,这一切物质都是众生的错觉,「非去来今」就离开了错觉了,这个是《信心铭》的话,也就表示「不二」的信心是不可思议的,「不二」的信心不可思议所以这里说,「一念净信,随愿皆生」,这个「一念净信,随愿皆生」在前头经文就提过了,前头提的是「一念净信」,现在我们这儿是「发一念心,念于彼佛」,因为他是一个「不二」的心「一念」的时候,就是「所行」成就了。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

“又《圆中钞》曰:「持名一心不乱者,因也。得一念者,约行成而为言也。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临终正念,自然现前,往生净土必矣。」

盖言,持名心无散乱者,因行也。能得「一念」,乃行成之果。若得一念,则临终时,能伏诸惑,正念自然现前,定为往生之因。故本经曰:「发一念心,念于彼佛,定生彼国」也。”

  达到这个「一念」的时候就有伏惑的能力。我们不是都还有惑吗?就是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就连无明惑也能够伏,有「伏惑」的这个功能,所以临终正念就现前,正念就显现了,他有伏惑的能力,把这个「惑」,「惑」就是烦恼,把这个「惑」不是给你除断而是伏住,临终能够伏住就一定往生净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临危不乱,临终不会错乱,就能够提起正念,念阿弥陀佛,所以达到「一心」,有「一念」的净信,就是「不二」的信心就可以突破这些时间的障碍,有伏惑之功,要这样来念,往生净土是必然的了。好,我们再来继续看注解:

“又《弥陀要解》谓十念乃至一念往生,但约临终时,亦与此无违。若于平时能发一念清净心,冥契理体,入于一念。则因此一念之力,临终必仍能有十念或一念也。如《圆中钞》所云:「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临终正念,自然现前」也。”

  再说「一心」有「事一心」跟「理一心」。那么下来念公他就引了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还有蕅益大师的《要解》,把这个「事一心」跟「理一心」讲得非常的详细,讲得很透彻。因为我们现在是在圆教的班上课,就是师父常常说的博士班,所以理解都要透彻圆满,才能算是圆教的水平。不能说得太简单太肤浅,那就退回去藏通别教的位次了,那就从博士变为小学生了。所以不怕你听不懂,就怕你没有机会听,有机会听,就有机会懂。好,我们再来看看下来注解的内容:

“又一心中,有事有理,事一心者。《弥陀疏钞》曰:「闻佛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烦恼之所杂乱。事上即得,理上未彻。惟得信力,未见道故。名事一心也。」

又《弥陀要解》曰:「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

  《弥陀疏钞》里头说我们一直老念这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这就是念公常常用的老念,就是一直念,无第二念,不为一切所乱,这个叫做「事一心」,不为一切所乱,这个是条件,就是佛号不夹杂妄想,每一句每一句,清清楚楚,自念自听,所以要念到「事一心」都不容易。这里说的行住坐卧,就是佛门常常用的,就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做任何事,「唯此一念」,这就叫做老念,「无第二念」,除了阿弥陀佛,还是阿弥陀佛,没有其它的念头,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要这样子。那我们一般都是念了这句阿弥陀佛,接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就钻进来了,它很厉害,过一阵子才接上一句清清楚楚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公还有这样的开示,他说:「记得,只念当前这一句!」这话很好啊!这就是最直接,点铁成金,画龙点睛的话,你就念这一句,哪有那么多的囉嗦?还在琢磨研究念得是好还是念得是坏?我这个相继不相继啊?有人说:「我怎么老还是念不好,还有妄想,还有什么什么...我看我是往生没有份,没有机会啦!」这是他自己定的规章,不是佛的意思。随时随地都有一句佛号,要能到这样,成片也就没问题了,那就快要到「事一心」了,所以没有这么些囉嗦,念公说这些囉嗦太多了,你念这一句容易起来就这么容易呀!念佛的妙又妙在什么呢?它不要求你离相,你就这么念就可以了!念念之中他自然而然就暗合道妙,暗暗的就合了这个道最深妙的地方。这个道理很难懂,那也不需要你懂。开口念就有机会达到这一步,就怕你不开口,一开口就是人我是非,不是一开口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这个法门巧妙就在这里!方便也在这里!还有什么修行方法比这个更方便更巧妙的呢?没有了!没有了!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阿弥陀佛的大智慧大慈悲就在这里了!所以阿弥陀佛太了解我们了!你每一个人是什么situation,你每一个人是什么情况,如来悉知悉见,了如指掌,不是如来神掌,是了如指掌,所以谁都可以这样下手嘛!这前面说的是「事一心」。下来我们看看「理一心」是什么情况,念公的注解引了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我们看注解:

“理一心者。《弥陀疏钞》云:「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以见谛故,名理一心也。

《弥陀要解》云:「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在一心中,理一心最为上也。

又《弥陀疏钞》云:「执持名号,一心向往,即事一心。执持名号,还归一心,即理一心。」”

  这个「理一心」他就不是这么念佛了,它是反观、体察,找我们这个念的这个根源,找它的源头,源头在哪里呢?源头就是来自于你的本心,对于自己的本心忽然间相契合了,我们用现代话比较容易懂,同步了Synchronized,那这说的不就是禅宗了嘛!这跟禅宗的所谓「孤明历历」,有什么分别呢?一句那摩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现前清清楚楚,这就是「孤明」,一句跟着一句就是「历历」,所以就是说这「孤明历历」是禅门的境界,那禅宗用的就是「参究」「参禅」,古时候没有参话头,后来变成参话头,然后这一句就把它突破,突然间相契了,自心的本明就显现了,这个就叫做「理一心」。「一心」和「理一心」我们这里说,「一念」就是「一心」,那么这个「一心」就是「理一心」,所以「发一念心,念于彼佛」,他这个功德也就可想而知了。好,我们再看看注解引了另外一部经叫作《那先经》:

“《那先经》云:「诸善之中,独有一心,最为第一。一其心者,诸善随之。」”

  我们继续看接下来的注解:

“《弥陀疏钞》曰:「即此一心,全体是佛。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即菩萨念佛三昧故,即达摩直指之禅故。」

上所引证,一念即一心。此之一念,盖指本觉灵知之自性,谓为一念。例如日本幸西氏云:「一乘即弘愿。弘愿即佛智。佛智即一念。」该氏并立一念之义。谓凡夫之信心,如能与佛智一念相应,则往生事业自然成办,不须口口声声多称名号。此与《报恩论》相似。论云:禅宗破参,读教解悟,而专修净土,而能一念净信,与佛智相应,一念称佛,而得往生者也。

但净宗常谓之一念、十念。则迳指凡夫之称念佛号一声与十声。如义寂之《无量寿经疏》曰:「此言念者,谓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是谓念诵一声佛号,即名一念。《观经》谓下品下生者,「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车轮。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由上可见,十念即十声。如是临终十念,乃至一念,皆得往生。如彭际清曰:「如实回心,一念念佛,无不往生,以佛本愿力故。」”

  现在我们这个地方说的究竟是「理念」还是「事念」呢?这个所谓要说念佛这「一念」是指着你念这一声「那摩阿弥陀佛」,你念十句十声就是「十念」,在《观经》说造五逆罪的最后就这么念十句「那摩阿弥陀佛」,他就念念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就往生极乐世界了。所以彭际清说你这个「十念」是十声,临终的时候哪怕你只是一念,念一句你真正的回心了,彭绍升也就是彭际清,他说真正的回心了忏悔了,用这种不乱的心清净的心,哪怕只念一句,没有不往生的,为什么?因为这是佛的本愿力故,这是弥陀的本愿,我们俗话说这是佛的承诺Promise,佛给我们的Promise承诺,阿弥陀佛亲自答应你的,你还能不信吗?这是彭绍升说的十念一念,连一念都可以往生。十念是《观经》的例子了,那么「五逆」的人念了十句就往生了。下来我们继续看注解:

“至于《观经》中临终十念而得往生,与上所论一心之念,是同是别。莲池大师于《疏钞》中,论之极为精确。《疏》曰:「故知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良繇正指理一心故。人有疑言,罪既多劫,业重障深,久勤忏摩,渐积功德,庶可消亡。而念佛一声,灭多劫罪。因微果巨,固所不信。今谓至心者,即一心也。”

  莲池大师的《疏钞》对这个解释得很深入,他说是念一句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这个人念佛他已经到了「理一心」了。

  你看这个五逆十恶的人刚刚就要入地狱了,地狱的相现前了,这个有真实的例子,我们过去也说过,古代的有杀牛的张善和,现代的有苏州的一位中医师的弟弟,大家还记得吗?都是地狱相现前了,就在最紧要关头,别人告诉他:「你念佛,赶紧念阿弥陀佛!」他相信,他即刻念,这个时侯他念佛就是「理一心」。各位能相信吗?所以佛法它这不可思议就在这里。

  它不是像我们这个要讲资历的,你的qualification你的资历,你没有文化的普通凡夫,哪有资格达到「理一心」啊?想都别想,做梦也梦不到。

  「理一心」的要求前面《弥陀疏钞》说了,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是净土法门它微妙就在这里,它讲心,不讲你是什么身份。它是要讲实际的,实际是什么呢?这个事情我们设身处地的来体会一下,临终的人他已经看见那个油锅在炸人了,惨不忍睹啊!我就在那边排队了,底下排到的就是我了,要下去炸的就是我了,我就要进去了!现在告诉你有一个方法就是念佛,念阿弥陀佛就可以不用下去炸了,就逃掉了,就能够到极乐世界,不在六道继续轮回了。这个人这个时候他念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他这个时候任何什么想法都没有了,头一个他想的就是不能下油锅呀!眼看着就下去了,油锅就是地狱的刑罚之一。

  所以念公说我常常讲,现在油锅离我们是稍微远一点,我们就是醉生梦死,其实就在你旁边,前后左右都是。哎!这是科学,这不是迷信,换个空间而已,有多远是不是?前后左右旁边都是。

  一般人没有这样的理解,所以他就是不信。他要真把这个信了之后,你看看,他再念念试试,现在不要试,等你快临终才试,怕你试了之后,万一往生了,那空能法师就麻烦了,是好事没错,但是你的家人会来找我,是不是?

  所以这个时候他这个念就是「理一心」,达到了「理一心」。所以你能相信吗?但是莲池大师,一个开悟大德说的话,我们能怀疑吗?这还是弥陀再来的,我们能不信吗?所以「理一心」是什么?一切都放下了,一切都彻底放下了,那你本心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性,就是夏师莲公说的「妄消真显」了。你拉拉杂杂的东西都没放下,要是全都放下了,放到彻底了,那你已经到了本来无一物了,那不就是本体就显露了吗?这一切真如啊、实相啊、法身啊,这一切一切功德,你本来有的,是你本有的。

  但是现在它不显现了,而现在所显现的是什么呢?就是镜子上面那些红墨水、蓝墨水的那一些脏东西,就是这些垃圾,这一切的妄想分别执着烦恼等等虚妄的东西,那你就说这是我的心,这个它不是你的心,它是贼,贼偷了你的功德法财,这是念公说的它遮盖了你的真心,遮盖了你的真心。

  所以是「一声佛号一声心」,句句是「理一心」,所以句句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十句就往生了,这是「理一心」的功德。

  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个法有渐法有顿法,这个顿法就是如此,这就叫做「顿」。渐法就是一点点的,一步步来,念公形容这个慢是因为你自己在走弯路。所以为什么有快有慢?这个法有渐有顿呢?实际上是「入」的问题,看你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什么交通工具?坐飞机的就快,坐马车的就慢,车就是乘嘛!大乘小乘都是乘,乘是个譬喻,小乘就是坐马车,古代讲马车啦,它很难成佛,不知道哪年哪天,因为它的乘坐的又小。坐在飞机上面又快又稳,这是大乘、金刚乘。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净土宗是圆教,是最圆顿的教,不立阶梯,直下成佛。你这悠悠忽忽,你要修多少辈子?你这一辈子修下来,不行,再来,接着再多念一点佛。念公常常说,你那个水还没煮开,你就给它端下来了,明天再放上去煮,你煮一万年它也不是开水,从来没有开过。你让它开一回之后,然后它凉了也叫作凉开水嘛,是不是?所以你一定要开它一回,所以我们修行人能开一回,你把这个水煮开一回才有用。你不开一回,总是骗人,实际是自己骗自己。我们继续看注解:

“若事一心,虽能灭罪,为力稍疏,罪将复现。多多之念,止可灭少少之愆。此之至心,正属理一心。一心既朗,积妄顿空。喻如千年闇室,岂以一灯,闇不速灭。故『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不独《妙法莲华经》有之。《法华三昧观经》云:『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唯一大乘,无有二三。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如上所说,非理一心而何?」”

  这个「事一心」虽然能够灭罪,但是它的力量比较差,要很多的念才能够灭少少的罪。但是这个至心念佛就是「理一心」,这个心要是一明朗了,这个妄就是空,所以千年的暗,一灯就破了,这个暗室一千年都是黑暗的,灯一着,亮了,一亮了,那黑暗就去了,不需要等一千年才去,当下就去。你根器好,你就顿然可以成就,所以称为顿法,顿法是不是也有经过渐法的这些次第呢?当然有啦!你看看每一个楼梯口它都经过,这是说的坐电梯,但是它不在这个地方停下来,关键就在这里了。还有你坐电梯的话,你每一层楼都下来转一转,那是又是另外一种的做法,你每一层楼都要浏览一下都要去看看,做些调查研究工作,然后再坐上去,这个又慢了一点,但是比那些必须一步一步爬楼梯的好一点,顿中它又有渐。净土宗就是更特殊了,你可以不理解,就是你可以不懂,也不用什么,你这不知不觉就暗合了,就好像什么呢?你这还有一点点没睡醒,还朦朦胧胧的,人家把你装到电梯里面去了,然后一按,只要进了电梯,你一样也是上去了嘛!但是你是朦朦胧胧的上去的,也是上去了是不是这样?所以念公的这个比喻就妙极了!你只要老老实实的念,这什么功德都在里面了,你不懂也在里头了,不管你懂不懂,这一切殊胜微妙的功德,全在这句阿弥陀佛里头了。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

“莲池大师谓《观经》之「至心」,即理一心。盖临终亲见狱火,乃生实信,故能顿释万缘,唯提一念,念念离念,念念是心,念念契真,念念是佛。如是临终十念,契理一心,故得灭罪往生也。”

  所以《观经》的「至心」,就是说明「理一心」的了,是「理一心」的心,也就是「一心」的功德。所以这一段我们就说明这「一念的净信」,这个信心的功德,你念到了「一心」,这个「一心」的功德也就是「一念」的功德。那么这个我们就一起学习到这里,我们就用了这么多祖师的注解来深入,很深广的理解经文的「一心」,说得非常的详细,所以《大经解》就是细讲《无量寿经》,希望大家要珍惜,因缘难遇。好,我们继续看:

“又何为至心?《无量寿经宗要》引什公之喻:譬如有人,值遇恶贼,直来欲杀。其人勤走,渡河求免。尔时但念渡河方便。「但有此念,更无他念。当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杂馀念。行者亦尔,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无间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是谓行人念佛,如彼喻中人之欲渡河。只是欲渡之念,更无他念。是名至心。如是之念,相续至十,即为十念。临终能行,决定往生。乃至一念(见《念佛三昧宝王论》),念心纯固,亦得往生。盖以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是故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正显弥陀本愿不可思议。法藏菩萨五劫思维之果,即在于此。五逆十恶临终之际,地狱相现,众火俱至。而能以称名故,顿离妄惑,入理一心。以契理故,众罪消灭,即生极乐,登三不退。若非方便中之究竟方便,圆顿中之最极圆顿,何能臻此。今净土法门,能令恶逆凡夫,暗契一心,是故弥陀,号为愿王,诚不虚也。”

  所谓「至心」,我们这里再来解释一遍,这个例子我们过去也讲过了。什公指的是鸠摩罗什大师,大师在《无量寿经宗要》他有个譬喻,如果有个恶贼要杀你,马上就追上来了,你要过河才能够倖免,那你这要过河的心所想的,这个时候别的都不想了,你就想怎么过河?我脱了衣裳还是不脱衣裳?脱了衣裳,他又马上追上来怎么办呢?那不脱衣裳在水里又怎么办?这个时候你想的就是这件事情,什么事情呢?怎么过河?这叫「至心」。那么念佛的话,你要始终相续,一直到「十念」,乃至于就是「一念」都能够得到结果,因为这样的「念」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不需要你懂得这些深奥的道理,自然而然你就合乎这个妙道,你很巧的就入到「无生」这里头了,所以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一念」也可以往生,这就显出弥陀不可思议的本愿功德,这是法藏比丘五劫的思惟想出这一切一切的这个「愿」,这个度生的方法,所以我们称为「大愿之王」,而只有这个方法,众生才能够出生死!尤其是现在你还要能闭关多少年?这么去修,这种人太少了。现在大家都这么忙,这么乱,还要想出生死,离开了求生净土就不可能了,不可能了。称名就离开了妄惑,可以入「理一心」,因为你一契理的话,一切罪都消灭了,那就是地上菩萨了嘛!所以不可思议!

  下来又有一大段注解文字,念公也是没有讲解,我们一样把它收藏起来,说的内容也是类似前面讲的,所以我们也是念一念,大家体会体会,因为这些文字都很精练,字字句句都说得精准透彻,所以大家听一听,然后个别存档,能存档都很殊胜啊!我们看注解:

“又道绰大师于《安乐集》亦论十念往生云:「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为轻者,今当以义校量。轻重之义者,正明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一、云何在心?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虚妄颠倒心生(依妄心而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依实相而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也。何者?譬如千岁闇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岂可得言,闇在室千岁而不去也。是故《遗日摩尼宝经》云:『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复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罪所复。若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也。』是名在心。

二、云何在缘?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妄想,依烦恼果报众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彻筋破骨。若闻灭除药鼓声,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缘。

三、云何在决定者?彼人造罪时,自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起。是为决定。又《智度论》云:『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解形,死苦来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又如有人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

  那么下来再讨论一个问题了,有的人他就听说十念一念也行,他说那就容易了,只要等我临终,我才来念这个十念是不是?十念不多,easy job太容易了,他就这么下定决心了,这个想法是不行的。你要是平时没有修持,你临终怎么会能念得出十念呢?一念都念不出来啊!临终为什么肯念呢?临终的情况,大家没死过不知道,你们问问慈净老师,她的临场经验就知道了,不容易啊!临终有太多的不可预知的突发的事情,这都是事实。那么下来先引唐初道绰大师《安乐集》的话来说明,道绰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三祖,大师说,我们看注解:

“又有人视临终十念为轻易,乃拟临终方事修念。《安乐集》破之曰:「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剧者,甚于也)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腊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

  我们来看这段注解的这个意思,简单的来理解一下。古人将野马猿猴比喻作这个动盪不安,广东话讲「不停跳动」,他安定不下来,我们凡夫的念头就像这样的,妄念纷飞,前念灭,后念又生了,尤其第六意识像野马像猿猴一样,它不曾停下来,像什么呢?像那个瀑布哗啦哗啦,它什么时候停下来?所以它能想过去,能想未来,能想此界,它什么都能想,连睡觉都会作梦,睡觉那个梦从哪里来的?第六意识,我们叫下意识,这就说明它停不住,这是事实。只要我们稍微冷静观察自己的念头就知道了,所以看看我们平时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临终还能有十念阿弥陀佛,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何况再加上临终业障现前种种的众苦逼迫,这个澫益大师也说了,我们看看澫益大师的《要解》,我们看看注解,就是澫益大师说的:

“又《弥陀要解》亦云:「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倖。」

由上可见,一心之境甚为幽深。是故本经,宗于专念。”

  所以《弥陀要解》就说了,你没有平日的功夫,不会有临终的十念,或者是一念,这都是多少的原因才能有这个功夫。下来也是澫益大师的话,我们继续看注解:

“蕅益大师曰:「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离见,何劳说妙说玄。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又云:「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

  那怎么念?下面这一段就说了嘛!你念的这个佛,他本来就是「超情离见」的,所以你就不用再说什么「说玄说妙」,说这个说那个,这些都用不着了。只贵你「信得及」,真正能相信,这一句就是一切法门,就是一切咒,就是一切一切的戒律,一切一切的善都在里头了。「守得稳」,不为外面的邪风牵引。「直下念去」,就这么所谓「直念去」,就这么一句一句这么念。你或者一昼一夜念十万或五万或三万,你看蕅益大师他这个数最少是三万,念公说现在我把它降低了,我说念一万,就不是师父这样跟你们定的一千,一万,连一万都不肯念,那就不好办了,那就不好办了。这是一个真实的功夫。你就是又想得点结果,又想捡这个便宜,又不想用功,换句话说这就是自己骗自己咯!那就没有办法了!所以「以决定不缺为准」,既然定了之后,就是一天都不能缺的,不能说今天缺了一天,那我明天补回去,没有得补的,越补这个洞越来越大,没有得补的,不能缺。「毕此一生」,这一辈子绝不改变。「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如果你这样不能往生,三世诸佛都是诳语,就是讲骗话啦!当然这个里头有前提,就是你要是「信愿持名」,你真的是正信,如果你这念的只是想求点气功,现在这个外道,他有这个能飞的这个咒,你说你想练飞的时候,他们本来也有他们自己的咒,后来他们就觉得观世音菩萨的那个咒会更好更有效,就是观世音菩萨《心经》那个咒,就是那句,揭谛揭谛就是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svaha,就是那个咒,师父念得很熟了,就是念得很纯的这个Sanskrit梵音,所以他就觉得这个咒比他们自己的那个咒好,他就念这个咒了,哎,他真的能飞,他飞得是快的,但他只能够飞,这个咒的功德他除了得到这个飞,他就得不到别的了,因为他只求这个嘛,他求只求这个。所以这个必须是要「信愿持名」,那么你一定往生。那么下来我们再看注解继续说:

“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

  所以大师又说如果要「一心不乱」,也没有别的办法,要用数珠(念珠),要用念佛珠。所以有很多人就不肯用念佛珠,觉得什么呢?他不知道念佛珠有很大的功德,很大的好处啊!它能够提醒你,所以有一句话说「若要佛号不离口,先须念珠不离手」,这都是我们确实做功夫的一些办法。「久久纯熟,不念自念」,你要念熟了之后,不需要我现在准备了要来念你才会念,它自然而然,这种境界很多人有啊!这叫什么?「不念自念」,真实用功的人都有,但是就是不是经常都有,只是偶尔出现这种情形,差不多都还有「不念自念」,如果是经常那就不得了咯!那就恭喜你了!到了这个时候完全是「不念自念」,你记数不记数就没有关系了,拿念珠不拿念珠也都没有关系了。下来注解又说:

“又道绰大师云:「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是故本经但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也。”

  如果一上来就说什么要圆融,要什么要破相要离相。所以道绰大师就说了,「若始学者」,始学就是初学的人,初学你就要飞,不会走就要飞,要学破相,你谈这个,那不行啊!不如你就「依相专至」,这是道绰大师的话,就是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专心至心的去念,你不管它破相不破相,「无不往生」,你不能破相,你水平低一点嘛,是不是?但是你真正念的话,你就可以暗合道妙,这是净土宗很微妙很殊胜的地方,这就把主要的这种念得很少,而也能够往生的功德,由于是「一念」,这是「理一心」,这个念公就给我们做了,就是前面我们看了这么多的这些解释了。下面注解也有很长的一段文字,在念公的原音里面也没有讲解,我们只是念一念注解的文字,主要是将这一段保存在这个视频,念了这段,时间也差不多了,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暂时学习到这里。我们把这段注解念一念,我们看注解:

“至于末世,持名者虽广,而往生者不多,《安乐集》亦有问答如下:「若人但称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闇得往生者。然有众生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答曰: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所以者何?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复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谓馀念间故。迭相收摄。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此论直指当世净业行人之病根。念佛而不能得往生之果者,以不知如来是实相身。认身如物,取相执着。妄生计较,缺少智慧,失中道义。另则三种不相应,此三种不相应,一言以蔽之,只是信心不足。往生资粮即信愿行,缺一不可。据《要解》所云,信愿有缺,则持名纵如银墙铁壁,风雨不入,亦不能往生也。”

  那么下来的内容,我们还会继续的跟大家来学习来讨论这句「住大乘者」。那么因为今天时间差不多了,好像是超时了,那下来的内容我们就留到明天才来继续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了。好,非常感谢大家的出席,感谢大家的聆听,阿弥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7947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