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4/17 16:54:28瀏覽234|回應0|推薦1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91集 好,我們正在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品。昨天講到了這個經文,這句經文是「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所以現在我們還在討論這個菩提心,菩提心是Budhicitta,菩提心很重要,菩提心有種種的解釋,昨天最後結束的時候,我們引了道綽大師對於菩提心他提出了四番的議論,就是四種的提議跟論點,第一個就是顯菩提心的功用,這個我們昨天介紹過了。今天接著我們看第二,說的是菩提心的名跟體。好,先看註解然後我們再來解釋。 “「第二,出菩提名體者。然菩提有三種:一者,法身菩提。二者,報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謂真如、實相、第一義空。自性清淨,體無穢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為法身。佛體道本,名曰菩提。言報身菩提者,備修萬行,能感報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報身。圓通無礙,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謂從報起用,能趣萬機,名為化身。益物圓通,名曰菩提。」” 第二個是關於菩提心的名跟體。第一個是法身菩提。這些名詞我們過去都沒有機會聽到,我們只知道菩提心啊菩提啊,那還有這麼樣細的來分為法身菩提、報身菩提跟化身菩提?如果你不接觸這本《大經解》,哪有機會?沒有機會,我自己肯定也沒有機會啊。我第一個接觸,今天把它帶出來跟大家分享。 法身菩提就是什麼呢?就是真如,實相,第一義諦,空等等。那麼底下是報身菩提、化身菩提,分了三個說。那我們也不看它的本文了,我們講這個註解的含義就好了。我們的這個法身菩提是什麼呢?我們引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大悟的時侯,就是開悟的時候,這個所悟他這個時候的心,那就是所發的法身菩提心,法身菩提就是真如,就是實相,就是第一義空。那麼道綽說第一義空是「自性清淨,體無穢染」。這個法身菩提是自性,是清淨,清淨為自性,它本體從來就沒有染濁,沒有垢污,沒有染污,這就是《心經》的那句話「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天真自然不需要修成,不需要修的,法身要你修什麼東西呢?它本來就圓滿具足,你修個什麼啊?所以法身不是修,是開發,開顯,因為它是本有的。不像現在我們說你練功,你非得一點一點的練出來,從一點點一點點練出來的,它有過程的,這決定就不是法身啦,不是啦。 “釋曰:第二明菩提之名與體,分就法報化三身而論。法身菩提,即是真如、實相與第一義空。「自性清淨,體無穢染」。此即禪宗六祖於聞「無住生心」,豁然大悟時,所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也。” 這就是禪宗六祖在聽到無住生心之後說的,他一連串說了五句,這是其中之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六祖他這才是真正發心啊!他這個時候就發了心了,這個心從內心發出來的,他說我哪裡會想到我的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所以這就跟道綽講的「自性清淨,體無穢染」就是同樣一句話了。 “又「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即「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因本自具足,故不假修成也。” 所以你說我們修淨土的你就執著於只談淨土,談別的像談到禪宗密宗,現在這個世界上就這兩宗是最普遍的了,那這兩個不能談,你迴避它,那你所知道的就非常的limited,非常的有限了。你看我們七寶一直以來跟著念公的理念在學習,念公他自己本身是集了禪淨密於一身,而且這三種都非常有成就啊!不是懂少少裝通家那一種。所以在講解開示當中除了淨土,難免都會談到禪跟密,而所談的都跟我們修淨土有密切的關係,其實就是一件事嘛!就是一件事的不同的表達而已。所以我們對於佛法的理解,因為這樣子就很廣就深入了,這部《大經解》所涉獵的範圍,已經包羅萬象,不只是談淨土宗了。所以這就是我們在法上得到的利益,師父我自己得到這種殊勝的利益,我也跟大家來分享,有緣來聽的就有機會得到這樣殊勝的法益了。 要知道不是每一個佛教團體,說他們自己是專修淨土的,就會有這樣子的機緣,能夠聽到這些內容。我第一次到中國湖南妙音寺,之前那邊的同修就因為來我們這裡參學,然後就希望師父能夠過去他們那邊的妙音寺跟大家介紹淨土,他說他們的住持是專修淨土的,我一聽到「專修淨土」這四個字,我的眼睛就亮了,哇!好啊!喜歡喜歡!後來我去了之後才發現沒有我們這裡這麼純啊,我以前有講過,那個住持本身她還提倡《弟子規》,第一她出家,第二她一直跟著淨空老和尚的法,一直專修《無量壽經》,有一段時間還把《無量壽經》放在一邊,還大量印《弟子規》去提倡《弟子規》,我到了之後,她才全部改過來。這次十月講完課之後有一點點時間,住持和尚空明法師她私下就跟我說,她想將現有的圖書館其它還有很雜雜的那些東西全部都移走,幹什麼呢?她想將圖書館變成純淨土的,好事好事啊!我就介紹她跟台灣佛陀教育基金會申請所有有關淨土的經論跟書籍,難得她這麼發心,她希望能夠做到像七寶一樣的專精純。 我們繼續看底下道綽就說「理出天真,不假修成」,這也就是當時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哪裡會想到我這個自性它本來就具足了,那還需要修個什麼呢?還需要成個什麼呢?所以你看一部《心經》Heart Sutera,就講無所得,現在的人偏偏想有所得,所以就是背道而馳嘛,背道而馳就是緣木求魚,昨天講過了,跑到樹上找魚去了,你就是要跟觀世音菩薩抬槓,《心經》是觀世音菩薩說的嘛,所以這句話很有趣,你就是要跟觀世音菩薩抬槓的意思,就是要跟觀世音菩薩唱反調啦,你比觀世音菩薩更厲害,那就沒有辦法啦!所以有很多人他就是這個心「沒法度」,所以有時候廣東話那個話很傳神,有時候福建話傳神的我就看到這一句「沒法度」,很有趣啊!就是沒有辦法度你叫「沒法度」。他就想得到點什麼,今天想得點禪定,明天又出點神通,出點神通幹什麼呢?嚇唬人,神通不能弘法,只能夠嚇唬人。念公他說嚇唬人再來就是欺騙人,你看看現在就是這種情形。下面我們看註解: “五祖聞之,便授衣鉢,立為第六代祖。並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惠能大師當時尚未剃度,只是廟中一苦工。一發此心,頓登祖位。正可為《菩提心論》中「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之事證。” 就是這樣子的話,五祖聽見之後就給衣缽了,這是佛的衣鉢,從釋迦牟尼佛傳到在印度的第二十八代,達摩祖師來到中國一直傳,二祖三祖四祖到五祖弘忍,然後到惠能,他就是說了那幾句話,就把衣鉢傳給他了。然後五祖就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所以這個也就是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下來是「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所以六祖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他只是一個在家人,沒有受過戒,也沒有看過經,他也看不懂經啊,就只聽了一部《金剛經》,而且是聽到了人家念到了五分之二,就是念到那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發起了菩提心了,他就成了人天師,就是佛啦!所以當時大家就去追,追什麼?追那個衣鉢啊,怎麼給人家拿走了呢?大家不要怪那個時候的人那麼爭名奪利,念公說我就給大家解釋,我說這個你得理解他們當時的心情,你要在當時你也會這樣子,你當時在那邊你也會跟他們一起去追,為什麼?太想不通了,這個佛傳下來的衣缽怎麼我們這些出家人我們的首座神秀沒得到,讓一個在廚房裡幹活的這麼一個苦力給他拿走了?這個事情不對啊!肯定是偷的,非得追回來不可,當時他們就是這樣子,所以這個很自然,你要在那個地方,你也一樣一起去追。所以有人就怪神秀,神秀很好,神秀就是說了那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能夠說出這幾句都不簡單啊,沒有辦法,惠能大師他說的全都是法身境界是不是?如果神秀是安排這些人去追的,那神秀就太低了,神秀太低那六祖也就不高了。神秀很好,為什麼呢?當時的皇帝是武則天,武則天要請神秀當國師,神秀說我不能當國師,我的師兄才是國師。他還稱那個惠能叫師兄,這樣的心量的修行人,他怎麼會和人家去爭那個衣缽呢?這些事神秀沒有說出來,別人不知道,所以武則天聽說還有人比他厲害,可以當國師,就派了那個薛簡去接六祖,結果接不下來,接不到啊,人真出家,國師也不當了,所以這一則公案是很好。所以現在世界上把禪宗列為中國的,也是我們的光榮。所以一發這個心就頓登祖位,這個跟剛才我們說的就是作為一個證例,一個proof一個證明。下來我們再看: “菩提心,迥出凡情,功用難思。如是心性,名為法身。是佛道之本體,名為菩提。下明報身。法身本具,乃性德也。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故備修萬行,功德莊嚴,得報身佛果。報身圓明具德,通達無礙。故曰「圓通無礙」,名為報身菩提。從報身流現化身。隨機化現,妙用無窮。故曰「益物圓通」,名為化身菩提。” 這個菩提心是怎麼樣子呢?是「迥出凡情,功用難思」。那我們一點點來,我們就是要一點點來,來了解菩提心是什麼內容,而且我們是非常的深入。所以《金剛經》你看處處給我們講菩提心,怎麼樣子呢?佛要滅度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菩提心。想不通啊,佛要度眾生,可是沒有一個眾生是他度的,那到底度了沒有?度而無度,無度而度,這就是菩提心。要度眾生這是慈悲,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這就是智慧,什麼智慧呢?不著相,而這個自然就是本心,自然裡頭就是智慧就是慈悲,所以這就是菩提心,Bodhicitta就是這個。「如是心性,名為法身,是佛道之本體。」所以稱為菩提,這是法身菩提。 還有報身菩提。法身是你本來有的,ok,這叫性德,本性本有的,性中本有之德。但是人人都有性德,怎麼大家這個性德不能發揮作用呢?還是那麼「啞啞烏」泛泛之輩,還是那麼糊里糊塗呢?就是這句話了,你必須要「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這四個字你們以前也沒有聽過,我也沒聽過。有一次我還是在家居士的時候,因為我接觸黃念祖老居士已經十多年了,最起碼打底十五年。有一次我還當居士的時候,跟一位佛教界的一些算是領導啦,他在佛教界很多年了,談起來我就提到這八個字「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他很震撼,沒聽過就說:「好得不得了啊!你哪裡聽來的?」所以不是很容易有機會聽到的,你必須要修嘛!你不修的話,你跟螞蟻蒼蠅蚊子有什麼兩樣?螞蟻蒼蠅牠的性德也是佛性,牠也有佛性,但是它因為修得很差,所以才變成畜生。所以你修德出了功效有效果了,你性德就顯出來了,才顯現啊,所以要修六度萬行的功德莊嚴,就得這個報身的佛果,得了報身佛果,報身就圓明具德,通達無礙,所以道綽大師就稱這個為「圓通無礙」,因為它圓明具德,通達無礙,這個是報身菩提。所以報身是從法身所顯現的,是因為你修德的這個功效而顯現了報身。 然後再從報身,因為你悲心不盡,慈悲心不盡,那你要去度眾生,那眾生看不到你的報身怎麼辦呢?你必須從報身再流現出化身來,這個化身在哪一類就現跟那個同類的一樣那叫化身,這樣子眾生才能夠親近你嘛,這叫隨機化現,隨對方的機緣而現種種的身,所以這就是說從二臂一直到八萬四千臂到無量臂,手臂的臂,千手千眼嘛!從一個眼到無窮的眼,從一個頭到無窮的頭,你看有啊,觀世音菩薩有觀世音菩薩的相,很多頭的,現種種的相隨機映現,以至於觀音最突出的了。 下來這個典故是引自《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卷二》的,虛空藏菩薩在會上就說:「怎麼觀音還不來呢?」佛在主持開法會,正要講經,在等觀世音菩薩怎麼沒來呢?釋迦牟尼佛就跟虛空藏菩薩說:「現在觀音正在度這個茅廁裡面的蛆。」茅厠我們現在看不到了,你要到鄉下去可能還有啦,你頭往下面一看都是蒼蠅的幼蟲,都是白色的。然後觀音怎麼度呢?觀音變成一隻蜜蜂,給茅廁裡的蛆跟它說法,這就是化身,你要變成蜜蜂,這個蛆才能夠看見你啊,你不能變成觀音跑到厠所裡面去啊,所以你要現同類身,所以他也很接近,在那邊度眾生,這個就是化身。 所以隨機化現,妙用無窮,所以道綽稱為「益物圓通」,益物就是使我們所要救度的對象得到利益,所要救度的對象就稱為物,這個物不是那個物理學的物。這個物是指的我們要救度的對象,對他有益而圓通的自在,使他得到真實之利,這就是化身菩提。這是道綽的第二段。 我們看第三: “「第三,顯發心有異者,今謂行者,修因發心具其三種:一者,要須識達有無。從本以來自性清淨。二者,緣修萬行,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門等。三者,大慈悲為本。恒擬運度為懷。此之三因,能與大菩提相應,故名發菩提心。又據《淨土論》(即《往生論》)云:今發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者,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今既願生淨土,故先須發菩提心也。」 釋曰:發心有異者,謂有兩類。初者,行者於因地中,具發以下之三種心。” 那麼第三段就是發心,他舉出了兩種:一種是普通的,一種是淨土的。因地的發心,發三種心: “一者,須識有無,與了達從本以來,自性清淨。自性本淨,已見前註,茲不贅。 至於「識達有無」,實為悟心之玄關。「無」者,即《心經》中,從無眼耳,乃至無智亦無得,一連串之無字也。 又即《大涅槃經》云:「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告大眾: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寂滅光,名大涅槃。」 此乃世尊最後慈悲微切之垂示,亦即永明大師願於無量劫,剝皮為紙,析骨為筆,用血為墨以書此文,用報慈恩者也。無明本無,枝葉何有,達妄本空,真性自顯。此即「知無」之要義也。” 好料啊!為什麼好料?聽不懂,聽不懂知道是好料。下來這段不只好料還很妙,擔保你沒聽過,也沒想過佛法可以談到這麼深入的,你看祖師而已,還不是佛說的。祖師的頭腦真的是頂瓜瓜,我們都望塵莫及,更不用說是釋迦牟尼佛的頭腦了。好,我們用心來聽這一段哦,這一段不只有趣,相當的會讓大家感到Surprise很意外! 第一個就叫做「識達有無」,道綽這話非常精煉,「識達有無」,這四個字如果你不小心在哪裡看到,給你自己看這四個字,你怎麼也不會想到真正說的是什麼。祖師的四個字它可以含無量的意思,無量的深意。 那我們先說這個,怎麼識達「無」,識就是認識,達就是了達,怎麼去了達這個「無」,但是「無」不能翻譯成英文「No」,It is not「No」。這就是大家一直都在念《心經》,但是沒幾個真正知道經文裡面說的「無」的這個真實義。所以佛經要翻譯成英文,又能夠真正達到佛的意思的,很難,very difficult就很困難啦!所以從《心經》中說,《心經》是一連串一連串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無明乃至無老死,到無智亦無得,這一大串都是無。這裡告訴你識達有無,要先識這個「無」,「無」是什麼沒有,沒有什麼?要發菩提心,要先認識這個「無」。 《涅槃經》說佛在要入涅槃的時候,這個很重要!太重要了!佛入種種禪定回來,又告訴大眾,我遍觀了三界,找無明本際,我們都說眾生都是因為無明,才會成為眾生對不對?因為無明,一念妄動,一念妄動我們就成了無明,無明就流轉生死。那佛這個時候告訴大家,種種去找無明本際,無明本際它的性本來是解脫的,無明並沒有在那裡給你纏縛什麼,綁住你讓你不能自在不能快活,沒有。乃至無老死也是解脫的。佛說這個無明我十方去求,在十方一切世界一切殊勝的世界,我都去找這個無明,了不能得,我一點都找不到,哪裡有一點無明啊?我找不到,「根本無故」這個根本它就沒有。那麼從無明所生展的一切,從無明生展出來的就是十二因緣嘛,以及無老死憂悲苦惱等等也都沒有了,所以無明解脫都解脫了。以這個因緣,我常安住常寂滅光,名大涅槃。 所以這就給我們證明,無明是十方你找不到的。這個就是永明大師他在《宗鏡錄》寫的,知道了這一段之後,永明大師說,願於無量劫,把他的皮剝下來當紙,拿骨頭來當筆,拿那個血來當墨,來寫這句話,來報佛恩。你真正聽到這句話,你會感動,會感恩,會流眼淚,佛為了我們把真實的現象告訴我們,沒有無明。是我們自己「搞屎棍」自找的,自己找來的,它本來沒有。你有業障啊,你業障深重哦,你拿那個業障出來給我看,都沒有啊!所以一個大師級的永明大師,他聽了這段話之後,他都要做這個動作,來報佛恩。沒有無明! 所以《心經》我們隨口就讀過了,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哪來的無明?無明前面再加個「無」,「無無明」,所以你要這樣來念「無無明」,既然沒有無明,你還迷個什麼「東東」呢是不是?這叫無知啊!你沒聽過這些內容,你就是無知。所以小乘的就沒有機會接觸到這個heart Sutera《心經》,那就是告訴你,My friend朋友,苦集滅道十二因緣這些,本來就不存在,你們小乘修行人忙個什麼呀?以前我有讀《心經》,也沒有這種認知,所以小乘跟大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你不承認never mind,那是你的事。這些句句都是佛的意思,《心經》雖然不是佛說的,是觀世音的體會,但是經過佛的印證,就是這樣沒錯。 簡單的理解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妄心,胡思亂想想七想八想九想十這就是妄,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是都在這個妄當中,但是這個妄它本來是空的,並不是實際真有一個妄存在那邊。就好像你做夢,常常舉這個例子是最好體會的。你做夢夢見老虎來了,地震山崩地裂,這裡著火了火燒了,你是要想法子阻止這個山崩,要阻止這個火啊要滅火,要把老虎給栓起來給綁起來嗎?那多費事啊!多費事就是不需要這麼麻煩啦!但是你知道是夢,它根本沒有這些,right?夢一醒就完了嘛!不用移山倒海,也不用趕老虎,不用這些事,都沒有這些,你知道這是夢。 妄它就是這麼回事,這個妄包括一切,你的煩惱你的憂慮,你的擔心你的分別,你的種種的想法,every thing all in全部通通叫做妄。都沒有,都不存在。所以你要是真正了達妄的本空,真性自然就顯現啦!所以禪宗開悟應該都是真性自顯,那不是一個口頭的事情。所以現在有人就略略嘗到了一點點這種清淨,頓然間消除了一些粗的妄想,就以為自己是開悟了,那是粗的妄想,你不要忘了,粗的妄想消除了,那還有細的呢,那還有細的呢,這樣就滿足了?這個有時候很危險,有時候就變成了大妄語,很危險!大妄語就是「我不得了啦!」「我入定有種種的境界啦!」nonsense胡說!沒有這些!大妄語還用這個來炫耀,這個是無知。 那麼前面講的這麼一大段,這個就是告訴你要知「無」,無無明乃至無老死,沒有煩惱沒有這些的種種,知道了嗎?知道了。 下來是知「有」,所以就必須識達「有」跟「無」。達是了達,通達。它還不是一個知道就行的這麼簡單,這個怎麼講呢?所以道綽這一段話以前也沒有人見過,很多人沒見過,因為道綽大師這個書很多時候都在國外,沒有人看見,我們也沒有誰來做註解。那麼念公說這是我第一次,也希望請大家提提意見。我們還能提什麼意見?聽都困難了,還提意見是不是?聽就好了。我們繼續看: “至於「知有」者,宗門常曰:「必須知有始得。」” 所以宗門就是禪宗就說「必須知有始得」,你必須得知「有」。這個「有」大家又不能從字面上直接的認為一切都有,有老婆有孩子,我銀行有戶口有種種的財產,有很多山河大地,那個不是我們要知道的。這個剛好相反,要仔細的聽下去,相當有趣而且很妙,保證你以前沒聽過,你不來七寶,你很難有機會聽到,讓你大開眼界!朝山也說必須要知「有」,聽好哦!不管你在煩惱無明之中,never mind都不要緊,就是你要知「有」,有什麼呢?下面就引了一位了不起的大居士: “又傅大士《心王銘》曰:「水中鹽味,色裏膠清,決定是有,不見其形。心王亦爾,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銘中以譬喻,明當人各各自有心王。決定是有,應物隨情,發揮妙用,但不見其形。” 這是打個比方一個譬喻,實際那個味道有沒有呢?我們講的就是海水的鹹味,海水裡的鹹味有沒有?哎!有啊,你嘗那個確實決定是有,但是味道是什麼東西呢?你把這個味道給抓出來,抓不出來,但是味道決定是有,這是打個比方。 那麼現在我們可以打個更好的比方,就是這個magnet磁性,現在大家可以說那水裡因為有鹽嘛,你把水煉了之後,把鹽拿出來那就可以了,那個比方過去就夠了,現在有一點好像是還說不清楚。磁性的這個磁它就能吸鐵,磁性消失了,它就變成一塊普通的鐵了,你一充磁那它又能吸鐵了,電磁是一充電它的磁性就出來了,電如果一沒有了它的磁性也沒有了,所以這個磁性太厲害了,多少大噸的東西,它一吸就把它吸起來了,力量大極了,但是什麼是磁性?你把那個鐵磨成粉末了,砸成粉末了你也找不到這個磁性,就是這個比方。所以現在我們就找到更好一點的比方,用這個來譬喻我們眾生的佛性決定是有,如鐵的磁性,決定是有,不見其形,磁性是什麼樣子的呢?而這磁性決定是有。 我們在講《淨修捷要》的時候,也擧了這個例子,像這個鴿子,南京軍用的鴿子牠坐飛機帶到北京,到北京一放,牠就自己飛回南京去了,牠是要靠磁的感覺,牠在飛機上沒有看見下面地球是什麼樣子,從磁的感覺牠就能飛回去,所以動物就比我們聰明啊是不是? 所以要知「有」者,就是知有這個佛性。知「無」,就是「無」無明,等等所有一切的妄想。 我們又引了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說得好,八個字。為什麼我記得那麼清楚?因為太好了,印象深刻。這八個字就是「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八個字搞掂。誰能寫得出來這八個字?「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把這兩個接受下來承認下來,那你還有什麼牽掛呢?還有什麼煩惱呢?還有誰會氣死你呢?只有你自己氣死你自己啊,是不是?所以聽了這段話以後別再生氣了,浪費力氣,留住那口氣來念阿彌陀佛不是更好嗎?是不是?你自己好,別人也好。 「識達有無」,「無」是什麼?「有」是什麼?所以今天這堂課很重要,比中馬票還重要。 “又《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知有者,即是知有此佛性。” 這是《涅槃經》說的話,「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就說「密在汝邊」,佛最密的就在你那一邊。有人說佛那你在井上看看,井裡一看那就是自己了。水井啊,現在很少看到水井了。這是比喻,指你對著一潭清水,你頭低下去看到的是什麼呢?看到自己看到的就是「他」嘛,自己裡面的「他」,所以要知「有」,有這個,但是「他」在哪裡?昨天講過了,「說是一物即不中」。 再舉一個例子讓大家體會,其實這些過去我們一直都在談。七寶同修應該比外面的學佛人更能夠體悟才對啊,種種的比喻都是讓我們能夠認同「他」真的有,還有一個最明顯的,哎呀!痛啊!有知覺嗎?有啊!「他」在裡面啊!所以你看《心經》一開頭就是那句話,「觀自在菩薩」,觀自性在不在。下來註解說: “《心燈錄》云:「所以古德都要人知有。若不知有,總是虛妄。」” 所以《心燈錄》也說要人知有。所以朝山他自己自比為小釋迦,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印度那個是大的,他是小的,他就是有這個把柄,這個把柄是好的。人們常常說你被他抓住你的把柄了,那是不好的事。他就是有這個把柄,他怎麼樣呢?他真的知「有」,那我們要學他,現在開始,我們知道了,我們要知「有」。 “上釋知無與知有,以明「識達有無」。又「識達」,謂識心達本。了達從本以來自性清淨,此正相當於《大乘起信論》中之直心。直心者,正念真如法也。二者,「緣修萬行」相當於該論之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慈悲為本」,相當於彼之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是以此之三種發心,正《起信論》之三心。「此之三因能與大菩提相應」。故知發如是之心,即是發大菩提心也。” 所以從這個地方第一句就是要「識達有無」。從本以來自性清淨。清淨者,其它皆無,然而自性決定是有。 第二「緣修萬行」。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門等,這是等於樂修一切善法,這是第二。 第三就是「大慈悲為本」。所以在因地中發菩提心要這三個,也就是一個,什麼呢?頭一個就是至誠心,第二個就是深心,第三個是大悲迴向發願心,這是一個。下來就引了《淨土論》: “次者引《淨土論》,謂菩提心,即願成佛度生,攝取眾生往生淨土之心。此心初看似較前心易於發起。實亦不然。蓋以淨土往生法門,實為難信之法,信心未生,何能發心。如《阿彌陀經》云:十方諸佛,稱讚本師,於五濁世,「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再有又引了《淨土論》,另外一種就是《淨土論》,也就是《往生論》裡頭所提的,今言發菩提心者就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就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今即願生淨土故,先須發菩提心也。這就是《往生論》的文章。所以說你要幫人家,你要去救人幫人,你要把他救去哪裡?這裡告訴你,要把他攝取到有佛國土的這個地方,你要有這個心。那你要勸他再來做人啊?人還沒做好,怎麼作佛?那你就是叫他再來六道這個地方咯,你是攝取他繼續在六道這個地方輪迴,而不是攝取他生有佛國土的這個地方。所以很清楚了,菩提心就是這個心。這麼一看我們往往就容易覺得,好像前面講的要有真實心,要能夠識達有無種種的這種講法,是比較難一些。那我們念佛容易,一開口阿彌陀佛,很容易嘛是不是?就是願作佛,願度眾生,讓眾生攝有佛國土的地方。實際上不然,不然就是不是這樣子的。因為淨土往生法門是一個難信之法,難信!所以夏蓮居老居士在《阿彌陀經》會集本上面,就把玄奘這個「極」字給收進來給攝進來了,是極難信法,淨土法門是個極難信的法。所以你要攝受讓眾生生極樂世界,自己要求生淨土。這個信心是很稀有,難信之法,《阿彌陀經》給你證明了嘛,十方諸佛都稱讚本師,沒有稱讚別的。就稱讚這件事情,為度眾生,在五濁惡世,說這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不是我們自己專修淨土的人說的這個話,是從經典裡面提出來的,經典是佛說的,佛都說這個淨土念佛法門是很難相信的一個法門。念有什麼難?老太婆也會念啊,到她七八十嵗八十多嵗,她差不多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她就害怕就怕死了,這時候你跟她講極樂世界,甚至你跟她提阿彌陀佛,啋啋啋避忌,要我早一點死你不孝啊!她也是念佛,很容易,開口就念了,她念佛她就不會死的嗎?她不怕嗎?你告訴她要去往生極樂世界,以後你走的時候,你念佛跟阿彌陀佛走,噓!別說了,不要再講了,衰仔!你看有多難!是難信之法! “又本經《獨留此經品》曰:「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這是佛說的。聽到這個大經,這個《大乘無量壽經》,你能夠信,能夠歡喜,願意接受,願意受持,「受」就是接受,「持」就是奉持,這件事情是「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難裡面的難,沒有再比這個更難的了。你要說這個《無量壽經》你要去念一念,兩萬多字,比那個《首楞嚴經》還短啦,比《華嚴經》更短,有什麼多難的?比那些大部頭的經要容易多了,你要講這些道理也比《首楞嚴經》好講嘛是不是?這個不是那麼難,為什麼說這麼難呢?佛說話肯定有理由的,佛沒有打妄語佛無虛語,佛說的都是真實話。為什麼難呢?「因為你不肯,不是你不能,是你不肯。」這句話再重複一遍,因為好料啊!「因為你不肯,不是你不能,是你不肯。」不肯的意思就是不願意。 “是明能信淨土,實是一切世間難中之難。於此難信能信,斯即大智。” 這個前兩天也講過了,能夠相信,用什麼來證明?願意去往生啊,願意去見阿彌陀佛,願意去見阿彌陀佛就等於不怕死,對死沒有恐懼,這個是大智慧。不是你讀多少書,你是博士種種,你的knowledge學問一大堆不得了,那個不是真正的大智慧。所以這樣就表明能信淨土實在是一切世間的難中之難,對於這個難信,難能就可貴,難信的你能信,這就是大智,信跟智是一致的,信跟清淨也是一致的。 “順此信心,發成佛度生同登淨土之願,即是發菩提心也。” 講得很明顯啊,順著這個信心,你發起要去作佛,要度眾生,要同登淨土這樣的願,你就已經把智慧都包括在裡頭了,有了智慧還擔心沒有福報嗎?有福報未必有智慧啊,而且這個智慧是大智慧,你還擔心沒有福報嗎?所以有這樣的大願,又有普度大眾的心,悲也在裡面了,這就是發了菩提心了。 “但能真實信受,自然能發如上之心。是又為淨宗之殊勝方便。如《彌陀要解》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是以念佛之人,必宜早生信願,是即發菩提心也。” 但能真實信受,這個「真實」兩個字擺在上頭,一般人只能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往生是好,我也知道。所以念公他常常說,有的人去念佛是為了什麼呢?就是因為消災免難,今生要好,死了以後往生願意,死了之後也要好,總之一切都是個人打算,這樣的心生不了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這裡頭他一切都是利他的,Mahayana是大乘法,是發了大乘的心的,所以都真實信受這個法才能夠發這樣的心。我們繼續看註解: “「第四,問答解釋者。問曰:若備修萬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諸法無行經》云:『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是人遠菩提,猶如天與地。』」釋曰:有人根據《諸法無行經》中所云,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可得。此求者乃遠離於菩提,如天與地之相隔遠。既然如此,今何云,修萬行,能得菩提之果,而成佛耶?以下作答。「菩提正體,理求無相。今作相求,不當理實。故名人遠也。是故經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 我們繼續看: “釋曰:菩提真正之本體,契理,則無一切相。理者,實際理體,亦即真如實相。行人若作相以求,意存菩提之果,與求菩提之法,此均是法執,即是作相。自離於理體之實際,故云「不當理實」。此人則遠離於菩提也。” 你看這些說的都是圓教的道理,處處叫你不要著相。其它的修法都還在相上來求,有所求就是有一個所求的對象,是不是?這都不是究竟的。像戒律也是這樣子,小乘人是在相上持戒,大乘呢?大乘講心,從理上說是無所求,你本來都具足了,你還求個什麼「東東」?但是對初學你這樣子說,他就摸不著頭腦,無所適從了。所以大乘圓教的道理很難講,這裡是第四個問答解釋,他就設了一個question一個問答,這就提出問題了,就是說要修萬行才能感受菩提,要種種的有為種種的作為啊,為這麼多為,為這麼多為啊。《諸法無行經》就說「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你要求生淨土又要度眾生,那你跟《諸法無行經》這裡說的就有conflict矛盾有衝突了,《諸法無行經》說「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你要去求菩提就沒有菩提了。「世人遠菩提」,世人離開菩提就很遠很遠了,有多遠呢?「猶如天與地」,遠得像天跟地一樣。那麼你又說修萬行能得菩提之果,這事情怎麼解釋呢?能解釋,不能解釋就不是佛法。下面就解釋了: “「今謂行者雖知修行往求,了了識知理體無求,仍不壞假名,是故備修萬行,故能感也。” 你看他這裡頭我們往下看道綽的話,這個問題他提出來了,道綽的回答他引了《大智度論》: “是故《大智度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解脫。』” 說什麼來的?這個大家聽了又抓頭了。所以來七寶聽課,沒有佛學基礎,真的是聽死人啊!馬來西亞華語「聽死人」,人還沒死,聽死而已。所以就是只有存檔啊,多聽啊,多聽就有機會understand明白,明白了就不會聽死了,法身就活起來啦,就有機會開發你本有的智慧。因為這些文字不是世間人的思想,不是你出了幾百本書,那些書很暢銷排行榜那個,包括你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那些文字跟佛經的文字都沒有得比的。佛門的文字叫文字般若,經典是智慧的語言文字,所以多聽多熏習,就能夠開智慧,我們盡量來體會,能體會多少算多少。 說「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你就是被束縛了,捆住了。「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也被捆住了。「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你看這幾句話就彼此都互相矛盾嘛,你見般若也被捆住了,不見也被捆住了;見般若是解脫,不見般若也是解脫。到底是要見還是不見呢?這四句話互相矛盾。那麼龍樹就解釋得好,甚至它都成立,它都成立這個才妙,所以佛法叫妙法啦!關鍵就在這裡了,我們看龍樹菩薩怎麼解釋: “龍樹菩薩釋曰:『是中不離四句者為縛。離四句者為解。』今祈(求也)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違二諦大道理也。」” 如果你這個見解沒有離開四句,就是被捆住了,被縛了。離開四句,就解脫了。還好我們之前聽了很多這個四句,都可以說,但是你要離開四句,所以你見般若也行,不見般若也行,總之你要離開四句來見般若。就是不能用你世間那種形式邏輯,世間的形式邏輯是什麼?有,就不是沒有,要沒有,那就不是有。非常清楚,到底是有還是沒有?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又有又沒有,又沒有又有,這不行。一定要有一個決定,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所以世間的形式邏輯就是種種的,這種執著這種分別,那你怎麼來來去去,你也是被捆住了,因為你沒有離開四句。 怎麼離開四句?很難啊!在凡夫份上最好的辦法,哎,來啦!就是我們的啦!你去念佛或者念咒,對我們來說是念佛,阿彌陀佛...那跟這個有沒有、也有也沒有、也不是有、也不是沒有。念阿彌陀佛就離開這四句了嘛,就離開這個分別了,阿彌陀佛還有分別?阿彌陀佛這四個字你怎麼分別?只能夠分別聲音大一點聲音小一點,念得慢一點念得快一點。阿彌陀佛本身怎麼分別?所以我們這個念佛法門就妙在這裡啦,要不然你講得天花亂墜講到口都乾了,你都在四句之中,你跑不掉的。 下面擧一個例子很有趣,所以有人就很執著的念佛,那還是在四句之中。 你老老實實念,念得很綿綿密密,就暗合道妙,你一切都放下了,就無所住了。然而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老實相續不斷這就是生其心。所以在地上菩薩才能夠實踐的無住生心,凡夫念佛能夠暗合道妙,所以這個是持名的最殊勝的地方。 不是阿彌陀佛希望你念他,你念他他就保佑你。你不要說阿彌陀佛啦,念公說我叫黃念祖,有人說有人念黃念祖,我就保佑他,我還真覺得你念黃念祖我嫌討厭。 不過有這麼一個人相當有趣,這個人兩公婆當然彼此兩個人都不對,這個女的天天念觀世音菩薩,念得這個丈夫很討厭,念膩了很討厭很膩了,丈夫就一直叫他老婆的名字,天天叫叫叫叫叫,就是我們這裡說的,整天在他老婆耳朵那邊哦哦哦,他老婆就說你吵死我了,你怎麼一直叫我名字啊?丈夫就說我吵死你了?你天天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被你吵死了?他老婆這一聽她就不念了,想想也有道理啊,觀世音菩薩也被我吵死了。其實這兩公婆兩個都不通,菩薩並不喜歡你念,念公說連我都不希望人家念啊,就那個婦女也不希望人家念她名字,念得吵死了。 這就是因為這裡頭暗合道妙,這句佛號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在它本身,所以這樣就清楚了。你是有為,是無為,你要是能夠離開四句,你所有的都是般若。你不離開四句,你所為的都是有為法,你做什麼都是有為法,它就是這樣都是有漏,你不能做到無漏。下面我們就來圓融說: “釋曰:不行而行,即無求而求。雖知理體無求,菩提無得,仍備修萬行,以感菩提,妙契中道,故能相感而相契也。次者,《安樂集》依《淨土論》指出,凡欲發心會無上菩提者,先須遠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 這個《安樂集》它指出三種跟菩提門相違反違背的,這個以前講過了,但是太久了,大家也忘了,這個地方我們再說一說: “「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釋曰:三種相違之法,即文中:一,「我心貪著自身」。二,「無安眾生心」。三,「恭敬供養自身心」。此三者必須遠離也。 《安樂集》續云:「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諸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二者,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菩提安穩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三者,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要依大義門。大義門者,謂彼安樂佛國是也。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以上所論違菩提門與隨順菩提門,正顯發心違順之異。凡已發菩提心修習淨業者,應常體究,切莫自違菩提門,違失本願,自障往生也。” 第一個就是「我心貪著自身」,第二是「無安眾生心」,第三是「恭敬供養自身心」,這三個必須要遠離。怎麼叫「相違」?就是相違背。 第一個「我心貪著自身」,所以我們這個邪見之中第一個邪見就身見,這個身。現在練氣功風行天下,練氣功最大的一個毛病就是在身見之中,他就是練的這個身體嘛,這個色身Physical body,他使到這個身體能夠調,這個身能夠轉換,最後變成了金身,就永遠不死了。都是練的這個身,這個身一定死,這個身一定滅,這個身是生滅的嘛,你怎麼練成金剛它還是要滅的。只有這個裡面的那個才不滅,那個你不用練,它也不會滅。所以這第一個就是「我心貪著自身」,叫作種種調護,種種什麼什麼的,又什麼周天,通這邊通那邊,你幾天沒有上厠所就不通啊。 所以第二是「無安眾生心」,沒有讓眾生安樂的心。這個當然是不行啦,這三個都是相違反的,所以要發菩提心,這些都是要注意的。 第三個是「恭敬供養自身心」,這個就嚴重了!自身前面提過了,這裡加上一個「心」,自身心,那說的是這個身體還是裡面那個心?這個心是指哪個心呢?這個很重要,這個就不僅僅是氣功方面的人了,那就更普遍了,是恭敬供養自心,如果大家不聽解釋就很難理解,恭敬供養自心有錯嗎?所以恭敬供養自心能出這個毛病,把這個毛病能夠除了,能從這個毛病裡面出得來,那就是大丈夫了。 下面就提到阿難Ananda,阿難雖然能夠記得十二部大經,他證了初果了,可是他又免不了摩登伽難,這個典故這個公案在《首楞嚴經》裡面,以前大家聽過,這也就是他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佛給他總結,你不知道兩種根本,你不明白一個是生死的根本,一個是涅槃的根本,你自己在認賊為子,你以為是你自己的心,結果那個是什麼呢?那個是賊啊,那個是害你的賊,偷走你的功德法財的,而你卻把它當著寶貝來供養它。所以這裡的話就和佛說阿難的話是一致的,不要去供養我們這個妄心,這個心是指妄心,一個就是說我們使得它得了很多的知識從外面去學了很多的知識Knowledge,然後增加自己很大的能力,這是一方面。再有就是我有了一個見解之後,別人的東西來了,跟我這個就不相容了,不相容怎麼辦呢?我就是要捍衛我腦子裡的這個東西了,要Protect它,要保護我,我可以跟別人不惜一切去作戰,這都是供養自身心,這說得真好,這都是很多人目前的毛病,所以就是說的認賊作子。我們如果不聽這個解釋,我們不知道原來我們的妄心是賊啊!人對於自己的這個孩子,都是把最好的東西來養他的,對不對?而我們現在卻偏偏養了一個什麼呢?養了一個賊。 所以《四十二章經》就說了,「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這都是一致的。千萬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思啊,常常跟大家說你自己的意思千變萬化,昨天是這樣,今天的想法又不同了,你怎麼可以相信自己呢?因為那是妄心,妄心它肯定就是千變萬化的,真心才是不變的。所以《四十二章經》這一部經,是最早第一部經從印度到中國來的,翻譯好了,裡面佛舉了很多很多例子,這句話是最重要的!千萬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你自己的意思不能信啊!那到什麼時候才能夠相信呢?要證得阿羅漢,正覺之後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那我們現在是什麼漢?羅賓漢,羅賓漢也不能相信啊!你還是人,你還是胡思亂想,天天想的都不一樣,甚至其實每一秒鐘想的都不一樣,它的變化我們不是說了,佛在經典告訴我們,它的是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個剎那的變化,就是二十一萬六千個不同的想法,在一秒鐘之內啊!所以怎麼能夠相信呢? 所以我常常說,我們要知道這個道理,我們的心就安啦!你的老公以前給你承諾,答應過你的,沒有兌現,你現在明白啦!因為他還沒有證得阿羅漢,他是男子漢啊!所以不兌現是正常的,你就不會怪他啦是不是?所以修行的人就要先破這個妄,自己在腦子裡面現在當家作主的,這裡頭有一個賊在那邊,那個賊會害我們的,我們要十分的清醒。 那麼關於菩提心,我們差不多用了兩堂課來介紹這個菩提心,因為它很重要,菩提心就說到這裡。 底下緊接著的經文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剛好有一個段落,那麼下來這個經文的解釋也相當重要,我們就留到明天再來跟大家繼續一起來學習。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