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4/14 23:41:46瀏覽347|回應0|推薦2 | |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90集 我们正在讨论三辈往生种种的情况,昨天提到三辈往生的我们凡夫是不是有份呢?根据最早的大德他们主张上品都是菩萨所能为,凡夫没有份。那么唐朝的时候出现了善导大师,广引经论来反对这种说法,这是真正的彻底的悲心,也完全合乎佛的本意。善导大师在他一部注解叫《观经四帖疏》里面有详细的解释。好,我们继续看下来的内容,我们先看注解: “大师于所着《四帖疏》中论云:「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华开,方始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古师谓下辈是大乘始学凡夫)若作此见,自失误他,为害兹甚。」” 我们来瞭解一下,这是善导大师他注解的《观无量寿佛经》,他说看这个文意,总是指的是什么呢?这些往生的总是指的是佛去世以后。其实佛没有去世,佛不生不灭,佛是涅盘,入灭之后,之后的五浊恶世的凡夫,我们就是了,都是这一些人,三辈九品都是这一些人。但以遇缘有异,这个就是关键,他遇到的缘不一样,所以就有九品的差别了。那上品三人是什么呢?是遇大凡夫,他遇见大乘法了,这样的凡夫他遇见了Mahayana,不是Theravada,是Mahayana,他发愿往生求生净土,结果他就可以上品生。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他所遇见的法所听到的法都是Theravada小乘的法,所以他一往生之后他就证得阿罗汉,证得初果二果这样的情况。但是大家应该有这样子的认知,要不然一般人听到他小乘Theravada也能往生?也能去作佛?他要回小向大,他要决定舍弃自己的小乘法,趋向大乘才有办法,这昨天讲过了,是他这个心量的问题,他有没有要度众生的这个心呢?那就是要发菩提心了,所以阿罗汉没有发菩提心。所以他往生之后证得阿罗汉证得初果,那是说到了极乐世界他这个断惑的情形,到了极乐世界之后,他不是定性的声闻,都是发大乘心的。什么叫定性的声闻?就是一贯都是这样子的,一贯都是阿罗汉的,一贯都是追求声闻追求阿罗汉的,不是这类。你只要你到了极乐世界,你都是发大乘心的,你小乘心去不了。下品三人是遇善的凡夫,听到一些善法,其实《四帖疏》原文是这样子的说:「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这是所遇的法不一样,他虽然有恶业,所以带业往生这个地方。现在念公说还有很多人写文章啊,说除了以前的陈健民之外,现在又出来了一个人,他自称他见到了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叫他来反对带业往生,观世音菩萨有这样子的观世音菩萨吗?不晓得是什么菩萨啦。所以现在这个邪说大家要知道,非常多非常多,所以大家确实要小心,不能一听他是很有名的人,一听是他出了很多书啊,就是以为是这样子,应该是没问题,恐怕还是问题多多,所以有的说的法甚至是十分的荒唐,十分的荒唐。你看这几句话不是带业往生吗?「以恶业故」,他还有恶业,他是恶人,可是临终他藉着一点点的善,遇到善知识告诉他这个最善的法门,然后乘佛的愿力,他悔改了,他就得到往生了,这个恶业还都带着,地藏王菩萨也不能帮他消业啊!这就说明往生有上辈、中辈、下辈,都是我们凡夫有份的,不但是中品下品,甚至上品上生都有份,后面会有例子。不但是这样子,我们晋朝有一个人,这个我们说了很多次了。晋朝这个人他的知名度很高,在我们七宝他知名度很高,这个人他就是念佛念了几天之后,他就见到阿弥陀佛了,他就在这个人身还没有往生,就在这个人身他就得了无生法忍,所以大家有份。问题在哪里呢?什么问题?问题在哪里呢?就是大家在修持上修持得不努力就是了,不努力就是了。那怎样才叫做努力呢?是不是一天要规定做多少功课念多少佛号呢?昨天讲过了,信愿要足够,因为这个本身他是一个最极圆顿的教法,所以根器大的众生,如果能够信受,能够圆解圆修,他就是跟普通人的修行日劫相倍,那我们七宝现在所学的是圆教,所理解的叫圆解,所以所修的是圆修,大家就是,所以这个机会你在别的地方很难遇到。所以你真正能够生起六信,这个是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提出来的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理解这个信,信弥陀大愿殊胜的道理。你这么精进去修持,你这就是圆解圆修,那你修一天等于别人修一劫,差很远了,所以他一生之内就能够达到这样的功德。底下就是再引本经的话来证明了,证明善导大师的话说: “疏中复引《观经》十则,以证其说。兹不具录。大师直示,极乐九品莲台,均是浊世凡夫往生之位。唯因世间遇缘有大乘小乘之差异,故往生后有上辈中辈之不同。净宗乃最极圆顿之教,大根大器之凡夫,若能信受,圆解圆修,则与常人日劫相倍。(圆人修一日,等于常人修一劫。)故能一生功圆,迳登上品也。现就本经,兼采余论,以明三辈往生,实为凡夫,兼及圣人。经中《必成正觉品》偈曰:「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从经文可以给我们做证明,就是《必成正觉品》这个偈子,这是佛叙述弥陀的情况,「令彼诸羣生,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他这个令一切的羣生,羣生就是一切的众生。长夜呢?长夜就是在生死长夜之中,六道轮回没完没了。长夜漫漫,没有忧恼,让这些众生在长夜中没有忧恼,所以弥陀所发愿要救度的,正是在长夜忧恼中的众生,这不就是指的凡夫吗?所以弥陀这个愿他就是为了凡夫而发的。「出生善根」,他善根还没有出生,让他出生这个善根,这还不是凡夫吗?让他成就菩提果,善根既然出来了,那就成就菩提果了。「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这就是法藏比丘的愿,我要成佛,我的佛号就叫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都来我这个佛土。「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所得的果是很殊胜的,都成佛了,那这不就是为众生吗?所以这四句经文就很清楚了。 “首四句明大愿之由,乃欲令一切长夜冥昧之众生,离诸忧悲苦恼,出生善根,成就菩提。故知所欲普济者,实为长夜忧恼,待生善根之具缚凡夫也。” 弥陀在因地的时候发了这个愿,也是很明显嘛!他要度尽无边苦众生,也就是说的六道生死轮廻的众生,因为六道生死很苦,就是令这个长夜昏昧中的众生,远离一切忧悲苦恼,出生善根,成就菩提。所以要知道,佛所要救度的,实在就是为了众生。这些大修行人是兼的兼为其他。主要是为众生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就成佛了。底下我们就看这一段上辈的内容,第二个问题我们讨论完了。头一个问题就是两个经合起来说。那第二个问题就是说,这些上辈是不是凡夫有份呢?那么就是肯定了,就是为了我们凡夫而说的,凡夫都有份。 “继四句偈,明普济之法。众生闻名,来生我刹。此诸众生,亦即长夜忧恼中之群生。是故善导师曰:三辈九品,总是为「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也。末二句「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可见忧恼凡夫,一登彼土,悉皆身真金色,妙相如佛,圆满具足。下更云:「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是表诸往生者,华开见佛,身心顿净。智慧猛利,大悲无量,自觉觉他,成就菩提。是皆阿弥陀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故能令长夜忧恼之凡夫,智慧清净,身心如佛。由是可见此土大心凡夫,蒙佛加被,上辈往生,得无生忍,又何足异。” 下来注解还说: “法藏比丘以偈颂愿,首句即是「我建超世志」。此正超世之处。安得守十方之常规,以论极乐之品位耶?” 超世的志愿就是超出一切世间的常规,十方世界所没有的,因此我们不能以常规来下这个定论,不能以常规来下定论。 “又《无量寿经钞》曰:「憬兴明许三辈九品,凡夫往生。故彼释云:‘一、凡小往生。二、大圣往生。’言凡小者,指三辈。」又《游心安乐道》曰:「又四十八愿,初先为一切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更据本品开口便道曰:「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经中三辈,只是十方之诸天人民,未言菩萨声闻。故知三辈所指,首在凡夫。但经中亦兼为圣人,如《菩萨往生品》中,十方世界诸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 下面经文就说了: “「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舍家」者,出家也。「弃欲」,离欲也。「而作沙门」者,为僧也。” 那么上辈就是这样子,「舍家弃欲」,就是出家。弃欲就是离欲。他这个地方也有一个问题,这就是第三个问题来了,是不是出家的人才能够上辈往生呢?其他的人就不能呢?不出家就不行呢?经文说的是上辈的条件是「舍家弃欲」,第一句话就说「舍家弃欲」,但是没有明指是出家,所以我们就这一句来讨论,很值得讨论,而且很妙!他就透露了一些重要的消息: “《毗婆沙论》云:「家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又玄恽师云:「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福甚难,如陆地行船。」然有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等。今身心俱出家。故云「舍家弃欲」。又《无量寿经起信论》云:「一切众生由爱渴故,因有幻身。由幻身故,因有国土。舍家弃欲,爱渴净故,国土亦净。《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志性好游诸佛国土,应远离居家。’故知出家为净土正因,以远离不净故。」” 这个很重要,这也是就真实的情况来说的,所以这个问题还需要圆融,因为出家有心出家跟身出家。你身出家了,你心不入道啊,这就没出家啦,你穿的衣服是出家人的衣服,你所想的都是这些事情,你所想的都是这些事情,所以大家虽然是..这个并不算。如果心出家身不出家,实际上还是出家了,心出家但是你身是在家,实际上还是出家,你看跟佛同一个时代的维摩诘居士,我们这个经里头还有其他贤护等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萨,尤其是《观无量寿经》,听经的都是国王夫人侍女,他们当时就得到无生法忍。这个里头不同的就是像彭绍升他就承认了,做出家人这个是正因。 “唐海东元晓师于《游心安乐道》曰:「无量寿经,说三辈因。上辈之中说有五句。一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此显发起正因方便。二者发菩提心,是明正因。三者专念彼佛,是明修观。四者作诸功德,是明起行。此观及行为助满业。(元晓师以念佛为助业,此说未稳,前已于明宗章辩之,兹不赘。)五者愿生彼国,此一是愿,前四是行。行愿和合,乃得生故。」 上《起信论》以出家为净土正因。元晓师以出家为显发正因之方便。两说稍异,而后说较稳。” 海东元晓他这里稍微有点不同,他说舍家弃欲而作沙门,是显发正因的方便。那也就是说,不是必需要舍家弃欲做和尚了,这个是成为往生正因的一种,助这个正因的一种方便,这是第二种说法。那前面举出净土两经,《无量寿经》跟《观无量寿经》,在上辈往生中出现这样子的差别。首先我们应该要圆融目前两种说法的对立,你看我们中国的那个莲宗诸祖这些祖师,慧远大师、昙鸾、道绰、善导、永明、莲池、蕅益等等祖师都是上辈往生,都是出家,都是高僧,都是符合本经的。 “若兼究《观经》,则上三品未言出家,中品上生言「修行诸戒」。中品中生,言「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该经九品中唯此二品,确指出家。但本经反之。上辈言出家,中辈则谓「不能行作沙门」。盖以众生机缘无量差异,因地修行万别千殊,人人有异,各各不同。概括而粗分辈品,略显位次。窃思应病与药,随机说法,故未可拘于一格,死于句下。窃计无量寿会上,阿难当机,并有大比丘万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如是出家大德,皆应上辈往生。且以本经乃净土第一经,所示乃正宗典范,出家修行得上辈生,乃合常情。佛故契此因缘,而说上辈生者,出家弃欲,而作沙门也。至于《观经》,则大异于是,当机者实为韦提希夫人。阿难、目连侍佛左右,释梵诸天,虚空雨花。会中唯阿难、目连为大权示现之比丘,余无出家之众。于此会上当机闻法并上辈往生者,主要是韦提希夫人等在家人。故佛应其机缘,于上品生中,皆未言出家也。又《观经》曰:「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可见《观经》会上,当机之众纯是大乘根器,又皆是在家发心。如是诸人,定可上辈往生。且韦提希夫人悟无生法忍于现世,必是上品上生极乐佛土。韦提希乃在家妇女,现生得忍,上品往生。足证上辈生者,不限于出家之众。复显净宗妙法破尽规格,至极圆顿,不可思议。” 这里再引白话解,有很多一些很好的内容说,但《观经》中王太后韦提希夫人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观音势至,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可见韦提希不但上品上生,而且现世悟入无生法忍,还没有往生就证得无生法忍,这是稀有的在家的稀有的成就,还有韦提希的五百侍女五百宫女,她们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那么释迦牟尼佛就给她们授记了,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经中又说上品中生的人,「如一念顷」,就像一念间的时间,「即生彼国七宝池中,经宿即开」,一天花就开了。「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经于七日.. 」,「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现五百侍女,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可见这一些宫女最低最起码也是上品中生,没有上品上生,也是上品中生,这五百个人是在家妇女,都是上辈往生,在文字只是一笔,但是在家往生的人数是五百个人。下来又引《报恩论》了: “又《报恩论》中曰:「刘遗民三度见佛,衣覆手摩,自当上品。非出家也。而凡莲宗诸祖,及维摩、贤护等,一切缁素名德之往生者,可例知矣。」” 至于《报恩论》就相反了,他就擧了一些例子,他就说刘遗民这样子的居士是上品生,就举了一些例子。实际我们要真正看这两部经,《观经》的例子前面说了一些,是王夫人就是韦提希夫人啊,痛苦极了,儿子要杀她,先要杀父亲,跟着也要杀母亲,天下只有杀父亲的国王,没有杀母亲的国王,这个儿子的国王是昏恶到了极点,所以韦提希夫人也苦恼到极点了,儿子最后把她都关起来了,软禁啊,那她只有求佛了,佛就到了,给她说法,让她看各种世界,她就看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很妙啊!我自己当居士的时候,去过印度朝圣,就是海涛法师邀请我随团拍摄,就去到那个频婆娑罗王被关的那个监牢的古迹那个地方,看不到监牢,已经埋在泥土下面,但是从那个位置遥望,刚刚好看到就是灵鹫山,所以你可以想像当年,频婆娑罗王被关在监牢里面,他就是一直看到遥望这个灵鹫山,就是求啊求释迦牟尼佛来救他,包括那个位置的那个皇宫也是,韦提希夫人也是看到灵鹫山,不是说很远,不是在想像的,真正看到了,所以求佛来,佛来了就给她看了各种世界,她说我愿意去西方极乐世界,请佛给她说净土的法,那韦提希夫人她当时就得到无生法忍,前面讲过五百个宫女,都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都给她们授记,来了之后都得了什么什么三昧,这些人都是上品生啊!这个内容虽然是重复的,但是引了白话解也是念公他自己开示,所以大家多知道一些也很好。所以在《观经》不但事实上所说的都是这些在家人,而且在往生的条里头上品上生的文里头,就不像《无量寿经》说出了「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它是在中品里头说出来要做和尚,上品没有说。所以这两部经我们应当要圆融来看了。《无量寿经》的特点是什么呢?《无量寿经》的特点这一部经听经的大比丘是一万二千人,大比丘他肯定是出家了,人数这么多,一万二千人,男居士七千个人就一万九了,再有一千个女众,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正好两万人,两万人的大会,所以出家和尚比丘僧是一万二,比丘尼是五百,一万两千五百都是出家人,出家人是绝对占多数,而且这个都是跟着佛一直听经的,所以在这个里头,这个往生上辈的那绝对都是在座的这些出家人为主。所以在这个情形之下,佛就举这个大的整个的情况,所以这个文字当中就特别提出了舍家弃欲。所以昨天讲过的,看是对什么对象,佛在讲《无量寿经》的对象跟讲《观经》时候的对象不一样,在《观经》所说的时候当时阿难也在,但是他们不是来听经的对象。真正请说法的是韦提希夫人跟她的宫女,都是在家人,五百零一位在家人,当然她们的往生都是上品生,她们当然不是出家人了,所以在这个文字里就没有出家人。不过总之我们这个地方要看的就是说,要往生到上品,不管你是《观经》也好,《无量寿经》也好,总之是一个就是要心出家,心出家这是共同的,所以把这个解释为心出家,这之间就没有分歧了,就没有吵架了。心出家对于这一切世间没有留恋,没有留恋,其实你明白了,你还留恋什么呢?为什么呢?因为都是假的嘛!都是给你暂时用一用而已的,到最后一样都带不走,所以在家人要心出家,要有出离心。反而你反过来看现在有许多出家人,他是离开他世俗的那个家,但是这个庙又成了他的家了,离开一个小家,进到一个大的家,你看这庙里面很多事情,这样的事情那样的事情,要斋粮要香火还要照顾施主,这个照顾施主讲得不好听,就是要看施主的脸色,甚至还有很多的派别,这个是跟我同师的,这个是我同乡的,这是我同届的,这是跟我没有关系的,这个是什么又这个那个的,当然还有很多,说不完,有些说了会得罪人。这些全部都是家务事,你虽然生在庙里面,这一些都是家务事。跟修行是完全都毫无相干的,跟修行毫不相干,所以这还是叫在家,你出家,心是在家。所以你看我这里七宝看起来好像没有前面讲的那些问题,所以还是很幸运,还是真正的身出家心也出家。因此这个就有四料简了,很有趣的四料简: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讲的很快,简单,再来一次: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心在家。在家人心出家,不是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咯。出家出家是真正大修行人,当然不是我,是那些大德啦。最后是在家在家,在家在家是谁啊?外面那些在马路上,去逛街的那些人?不是啊!就是在座的各位,如果你心没出家,你虽然是佛教徒,你也是在家在家。所以是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就这四个类型,希望大家能当作出家出家最好啦,这是指出家人和尚啦,何必出家了还要在家呢?在家人甚至一切放下,一心为了佛法,那就是在家出家心出家。下面就是一些例子里头的文字很长大家耐心的看,那也是说的刘遗民,前面《报恩论》有提了一下,下来说得比较详细,注解这一段很详细,我们看: “晋代刘遗民,与庐山远公同会念佛者也。往生在远公前。远公临终,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又见社中先化者,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皆在侧。前揖曰:「师早发心,何来之晚。」刘遗民生前三度见佛,逝后随佛来迎远公。是则居士上品生之又一证例也。” 这段注解说的是慧远大师,生前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所见到的跟经典所描述的一模一样,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水可以上下上下,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然后还没有走之前佛已经跟他说话了,佛说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你,七天之后你当生我国。慧远大师他会编故事吗?他会说假话吗?一代祖师讲的当然是最真实最确实的了,所以真的是有这一件事情,真的有啊!阿弥陀佛在整个虚空里面,然后又有很多化佛,我们看这个图就知道了很多化佛啊,还有观音势至,肯定这两位是秘书,一定要来的嘛,是不是?所以还有跟着之前已经往生的这些弟子,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等,刘遗民是居士,慧持慧永佛陀耶舍是出家人,都一起来了,然后还会跟慧远大师对话。我常常看见这段我都想他们是用什么话?晋朝这么早的时候是用普通话呢?华语呢?还是那个时候的语言呢?不需要用言语了,意思就是说,师父你比我们发心还早,为什么到现在才来呢?刘遗民往生之前都已经见过三次佛了,我们在讲那个《净土圣贤录》的时候,都有把他的事迹给大家介绍了。下来我们再看注解: “《华严》中,善财参五十三善知识。在家人实居多数。密宗中噶居派祖师为居士,因祖师是白衣,故俗称白教。维摩居士乃金粟如来示现。贤护等十六正士均是在家菩萨,为本经菩萨众中上首,故未可但从出家在家之相,而生分别。本经谓上辈生者,出家弃欲。” 这里又提到一点刘遗民,在那个庐山东林寺,当年是第一个净土宗的道场,刘遗民就参加了,刘遗民本来是做官的,官也不做了,就参加了这个远公的这个东林寺。那么慧远大师他有请了陶渊明,陶渊明很出名嘛,陶渊明因为没有酒喝,所以就跑掉了,李白那些大诗人要喝酒,没有酒喝就跑掉了,可惜得很。所以刘遗民三次见佛,等到远公往生的时候,刘遗民就随着佛来接了,刘遗民还跟远公说,师发心早于我们,为什么来得晚呢?所以这个就是在家人的出家,在家人的上品往生,这个是一个例子。但是大家要知道能够像刘遗民这样子的修行法也没几个,他官不做了,投靠慧远大师的东林寺,他几乎是全职的在修行,他虽然是现在家相,但是差不多就像出家一样了,我们广东话叫什么?「瞓身」(全心投入),而且还是深入经藏,我们去年有提过他。还有就是我们再略为的提一提这个在家人,念公说我们现在不拘于这个形式,四众弟子要很好的配合要合作。密宗里头的噶举派,噶举派是红白教里面很有名的,白教在国外也很兴盛,他的祖师就是居士,祖师就是居士在家人啊,所以称为白教,为什么呢?因为居士是白衣嘛,所以他穿法衣,就是在衣服上穿一件白袍子,然后再披袈裟表示他是白衣,居士还不忘本,他现在就算是和尚是喇嘛受了出家戒,他上座还是这么穿,要穿一件白衣然后再披袈裟。那么维摩居士是金粟如来的化现,我们这部经一开始第二品,贤护等十六正士代表一切大居士,还有《贤护经》这一切,在这个居士里头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引了一位女居士,女居士说法,那么出家的这个比丘舍利弗他就重男轻女看不起女的,这段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就说了,在法华会上龙女面前舍利弗认了一次输。在维摩诘会上天女散花,他又轻视妇女,又认了一次输。所以就是说这些居士,甚至于女众当中都有龙象什么叫龙象?我们常说的佛门龙象,就是很拔尖的人物,很Top很突出的人物。但是这个「舍家弃欲」都是共同的,不管出家在家都要「舍家弃欲」。 “《观经》上品不言出家。韦提希夫人是在家女人,得上品生。五百侍女亦上品生。两经并不相违。盖韦提希夫人已是心出家也。例如我国南方以米为主食,北方则以面粉为主食。米麦虽异,但其能作为主食则一也。” 是不是要示现出家人的这种身形呢?这就好像我们中国的南方拿米当主食,北方人拿面粉当主食,欧洲呢?欧洲外国人拿面包当主食。你叫外国人吃饭,去外国没饭吃的。慈净老师那天就说了,到了欧洲几个国家找不到饭吃的,都要吃面包的。所以米面粉面包都不一样,但是作为主食就是一回事了。下来说: “是故上品往生,心出家之在家人亦能也。次如《观经》中上品,中中品是出家人。《无量寿经》则谓在家人亦可也。两经合参易明真实之义。是故应善体圣心,切莫死执文句。「舍家弃欲」,应着重于心出家,则此两经,并无二旨。” 所以就是说上品上生,出家出家的人当然是可以啦,这个就是肯定没问题,那么在家出家的人也可以。你出家在家,在家在家,你这个就不可以了。出家在家就是你出家的心还在家,你在家在家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这一部经里头有三个问题,前面两个问题讲了。这个就是第三个问题啦,所以一上来上品上生中提出「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这确实是很重要的第一句话,你总是要离开这一切的家务事嘛,种种这些琐碎的事情,真正放下这一切,要从心上放下,不是从事上放下。 从心上放下那要怎么做呢?我教大家一个方法,当演戏一样。我想起我自己,在二十来岁的时候就有这种想法了,因为看到父母亲常常吵架,有时候吵到很凶,妈妈总是被欺负,做孩子的都站在妈妈这一边,可是两个人不吵架的时候就恩爱得要死,这是我们马来西亚的华语恩爱得要死啊!所以过后每一次我看到他们吵架,我心里面就升起一种想法,哎呀!做戏的啦!又再做戏又再演戏了!所以心上放下就当一切都是在演戏,这就是师父我常常说的,我的名言还记得吗?世间的事要假假做,成佛的事要真真做,这样就不会有压力了。 「舍家弃欲」,弃欲指一切情欲都要断绝,在上品生必须如此。所谓爱不重不堕娑婆,你还在情爱情欲之中,那就是对娑婆你还很留恋咯!这个牵挂很深,牵挂很深你就出离不了,所以要「舍家弃欲」。下来是: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此为全经之纲宗。已详论于明宗章矣。” 这个宗要的详细内容,已经在前面玄义的部分介绍过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两句我们很熟,就是我们在一开始就大讲特讲,这是我们本经的宗,一经的宗就是一经的宗旨,一经的修行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下来又引了《弥陀要解》: “《弥陀要解》以「信愿持名」为《小本》之宗,本注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其旨同也。” 《阿弥陀经》以信愿持名为宗,这个信愿大家要知道,不是一般所谓的信,不是你自己说了信就算了。这是截流大师所谓的正信,这个我们去年也详细讲过了。你要不是正信,你这个修行就叫结三世怨,结三世怨,你第三世就苦啦!因为你今生修持没有解决问题,来生就大富贵,大富贵就造业,造业就入地狱,第三世你就入地狱了,你在修持,这里头有一些人,他们在造恶,在杀猪,以屠杀为业,种种的残酷,好多的罪孽,他死了之后这一世就下地狱。可是你修行呢,你死了之后转世得富贵,但是第三世你也下地狱,跟他只差一个前后步,他早一步,你晚一步。所以要极力提倡正信,不然不信,怎么肯修行呢?所以要正信,所以我们所讨论的信不是一般的所谓信,前面也提过了蕅益大师的六信,这个信因信果,这个因果不是信这个世间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个因果那个太浅了。你要相信我能够信愿持名就一定得往生,以信愿持名为因,必定得往生登不退转为果,是信这个因果,这个能信,才是叫做真正的信因果,能相信圆人修持跟不圆的人修持是日劫相倍,圆人修持一天,等于不圆的人修持一劫,这个因不同,果当然也就不同了,在这些地方你能够信。信愿持名是小本的宗,小本就是《阿弥陀经》,大本是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所以这两个宗旨是一回事,一样的都是深信切愿,对于娑婆世界一点也不留恋了,这个事大家真正要做到了,那也就是你有了深信,有了切愿就必然也会去念,所以你就决定往生。所以这个就把我们的这个宗跟小本的宗再连系一下,这个小本的信愿跟《观经》再来连系一下,这就是我们净土宗最早的三部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跟这个《阿弥陀经》,我们净土最主要的三经。下来说: “信愿即《观经》中之三心。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据《四帖疏》意,一、至诚心者,真实心也。二、深心者,深信心也。深信有二: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三、回向发愿心者,从真实深信心中,以所修一切善根回向,愿生彼国也。 由上可见《要解》所谓之信愿,即《观经》之三心。《观经》之三心,即本经中菩提心。故知今经之「发菩提心」,即《弥陀要解》之信愿。又「一向专念」即持名也。由于阿弥陀经大小二本,原是一经。是以两者之宗,实应一旨也。” 那么《观经》主张三心,第一是至诚心,善导大师解释至诚心是什么呢?就是真实的心,至诚心就是真实心。这个文字用得很简练,但是注得很好。怎么叫做至诚呢?怎么样才算是至诚呢? 念公就说他有一个表侄儿,他天天礼拜,因为他求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所以他很诚恳,他的礼拜都是磕响头,什么是磕响头?他在房间磕响头,院子里都能听到bob…他的头没有被磕头磕到爆掉了,你说他是诚不诚呢?但是这个人就在北京的西南角上被火车撞死了。所以这个不是至诚,你磕头磕得如山崩那么响,你没有真实心。 善导大师解释得很好,至诚心是真实心,非常真实,再说什么是真实心啊?就是你真实的本心。如果不这样子解释,大家想真实心又很含糊又很抽象。这个心说的就是你的本心,人人本有的那个心,用那个心来念佛,包括磕头,包括礼拜,就是那个妙明真心,法身慧命说的是那个心,所以《观经》的三心,第一个就是至诚心,就是真实心。虽然只有三个字,他注得很好。但是现在大家初步还不能够明心见性,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什么,又看不到,想也想不到,找也找不到,那你就从什么地方下手呢?你就要真实,先从真实下手,再简单说就是先要老老实实。不要心口不如一,心里面想的跟你口里面讲的是两回事。这个心口要如一,能够这样子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嘴里说到的实际要做得到,自己所表现的真正是自己的一些话,这都是属于真实的范围。你还不能明心见性,还找不到自己的本心,最起码先从这个地方做起,那都已经不错了,真诚心。 第二深心,就是深的信心,深信有二:善导大师他很能够接引初机,他说「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这个你一定要承认,这大家要先承认下来,要深信自己确实是这样子的,多劫以来流转生死没有出离的因缘,没有出离六道轮回的机会,出离不了啊!第二,「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没有怀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自己是这么一个苦恼的情况,而遇见这个法门是如此的解决你的当前的问题,绝对的,这样子来相信,这个叫深信。 第三回向发愿心,就是从真实的深信的心当中来修这一切善根的功德,拿这个来回向求生极乐世界,回向求生极乐世界,所以就这个三心,《观经》说修这个三心的话就可以往生,这个也就跟小本信愿的宗是一致的,跟本经我们的《无量寿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是一致的,一致的了。 “「发菩提心」已详述于明宗章中,兹不多赘。谨再从《安乐集》中论菩提心部份录取数则,以便参会。” 那昨天讲菩提心这个事情,就是不管你是修什么法,这都是共同的。关于菩提心我们已经讲过两次了,在前头概要讲过一次,在讲弥陀四十八愿的时候,讲到发菩提心的这条愿里头也讲过一次,那以前很多已经讲过了,将来大家可以把这几个部分将它汇在一块儿一起来看看。下来是引了《安乐集》: “《安乐集》一度佚失,乃道绰大师所撰。所论甚为精要。” 那么这个地方我们从《安乐集》,因为这个书也有很多古德都没有见过,所以叫佚书,佚就是消失了找不到了。所以从过去的书里头来引证的也很少,因为没有见到这些书嘛。道绰大师他讲的有四番议论: “下节录原文,并稍注释,浅申其意。 道绰大师于发菩提心有四番议论。第一,显菩提心之功用。《安乐集》云:「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周遍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 兹粗释云:首引《大经》,以明功用。《大经》者,《无量寿经》,净影、道绰、善导诸家称之为大经,天台称之为大本。此菩提心实为往生净土之源。「源」者,本也。故知,若不发此心,纵然勤修,亦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不能往生也。「云何」以下,申明其义。盖菩提者,觉也。无上觉即佛也。” 第一是显菩提心的功用。我们不读他的原文了,书上有。我们就解释这个功用,菩提心实在是往生净土的本源,它说发菩提心为源,源就是源流,本源,就是它的根本。所以你不发这个心,你虽然修得很勤劳,也就好像是什么呢?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根的树,插在花瓶的花,你看有人送那个花圈什么的,那些没有根的花,没几天就完蛋了,没有源的水,流几天就流干了,就发臭了。所以底下他解释这个菩提,菩提是什么呢?菩提就是觉。菩提是印度话,就是梵语,梵文菩提叫Buddhi。因为我们中国没有这个字跟它恰恰相应的,所以就用它这个音,只翻译它的音,不翻译它的意思,这个就跟般若一样没有恰恰好的字。你说智慧,我们现在已经滥用了,不是我们所谓的这些智慧,我们这一些智慧有很多是刚好相反,是世智辩聪,这是学佛最不利的条件。所以没有适当的文字来讲这个般若,我们前面就加个大智慧,智慧前面加个大智慧,所以这个叫做尊重不翻,就说般若好一些。菩提也是一样,菩提就是觉,无上的觉就是佛,所以菩提也就是无上佛道,这样一个名称。 “是故菩提即无上佛道之名。「发心作佛」即发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心。盖能发如是心者,本来是佛。此「作佛」之「心」,即本来是佛之心。故下复云。此心「广大」,竖穷三际,横遍十虚也。” 所以这个菩提很重要,你要发心作佛,发心作佛就是发起一个什么心呢?发起了《观经》里头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个心,你能发这个心,这个心它本身就是佛,所以很妙啊!它本身是佛,你又从本身是佛的这个心发起来要去作佛,你在修行,你看大家天天在上殿,在佛堂,在干什么呢?在作佛,大家念佛看经听讲都是在作佛,作佛是什么?是要作一个彻底明白的人,在打开本有的智慧,你在这边学习打开本有的智慧,开发你本有的能力叫做作佛。而你作佛的这个心,也就是本来是佛的那个心,这个心它是怎么样子呢?不得了!说此心就是广大,竖是从时间来说的,这个三际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你找不到从哪里开始,找不到头,过去没有一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未来到哪里是ending最后的呢?未来你也不可能找到一个什么时候,它就终了了,找不到开始,找不到结束,所以它是竖穷三际,三际你找都找不着了。那么横的说就是说的空间,空间有多大呢?遍于十方虚空,这个是说的我们的妙明真心啊,我们的佛性,我们的心啊,我们这个心是超空间,超时间,遍入一切空间,遍入一切时间。就是说我们要发菩提心要求成佛,求成佛这个心广大,周遍法界,竖穷三际,横遍十虚。这里说: “「究竟」。究极真际,穷尽法源也。「长远」。明寂真常,永离生灭也。「普备」,具足一切,无欠无余也。如是之心,功德不可思议。若能一发此心,便能倾尽无始以来生死与诸有沉沦。更以功德回向菩提,定能上证佛果。所有功德,决不唐捐,无有损失与消灭。道绰大师此语,直截道出菩提心之功用,超出情见,微妙难思。” 这个心它究竟啊,非常彻底,彻底到等于什么呢?「等若虚空」跟虚空一样了。这个也是很勉强的说,因为虚空还不是最究竟的,虚空它还有范围是不是?要不然怎么叫虚空?相似像虚空一样。所以这个究竟两个字,就是究极真际,穷尽法源,究竟者就是这个意思,把这个真际达到了极点了。法源就是穷其源了,把它的根源本源彻底找到了,而这个源确确实实是不可穷的,极尽其源就是这个意思,是契合于这个源的。所以我们这个菩提心,我们这个心是等于虚空,它究竟是契了这个本源,等于虚空不可得。 然后说此心长远,尽未来际。刚才已经说了竖穷三际,这里再重复一下。这个心是长远的,是「明寂真常,永离生灭。」不像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个心是离开生灭的,离开生灭,它无生,无生就无灭啊,它没有生那来的灭呢?没有生,就没有灭啊!「此心普备,离二乘障」,这个心它是具足了一切功德,具足一切,离开了二乘之障。各位同修,这句话大家要注意!大家要注意!为什么要请大家注意呢?因为我们常常会遇到那些小乘的修行人,他们的看法跟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二乘就是他们啊,他们最后证得的是阿罗汉跟辟支佛,叫做声闻缘觉二乘。那么这个话大家要注意听,所以大家修法,有人称赞说你是罗汉又是什么什么的,可是他修的是大乘佛法,你要叫他罗汉,那你是在骂他,你是在骂他对不对啊?怎么骂他呢?骂他就是他退了大乘心啊。所以很多人羡慕这个罗汉有神通,不知道你发这个大乘的心,念阿弥陀佛修净土法门就是发了大乘的心,而且是大乘当中的大乘。所以你说他是罗汉,你这个就是骂人啊。所以这个二乘是障,障就是障碍。所以大家要有这个志气,我们很多人学佛你要有一点志气,要知道,你现在所做的这件事是大丈夫事,要超出一切法界之上了。不但生天都是堕落,你成了声闻缘觉都是堕落。你看在《首楞严经》,这是佛自己说的,把证得阿罗汉叫做着魔了,入了魔界了。这个话如果他们听见,那还得了?这个说法是最突出了!在《首楞严经》说的五十种魔的境界里面,阿罗汉就是其中之一,阿罗汉在五十种阴魔之内。那你现在念阿弥陀佛,阿罗汉远远都不能跟你比啊!更别说那些修小乘的咯!你这个念佛的大乘的心,远远的已经离开了二乘的障碍,不会堕落成声闻缘觉了。所以我之前有跟大家提到,有一位比丘尼她明明是大乘的,可是她偏偏就很热衷于小乘的这些内容,还羡慕崇拜阿罗汉,听说哪里有曾经出现过阿罗汉,她就冲过去了。我自己是接受了念公的说法跟分析,而且是引经据典来说的,我这才完全的相信。「若能一发此心」,只要你一发了这个心,所以讲到发菩提心的功德就「倾无始生死有沦」,这句话很难讲,这是古人的文章不大好理解,倾就是倾尽,倒了,倒出去了,扔了,无始劫来生死有这个轮廻轮转沦陷,这个沦不是车轮的轮,是沦陷的意思,你无始劫来都沦陷在这个生死有的这样一个苦的境界里面,现在呢?你一念阿弥陀佛,发了这个心,念阿弥陀佛就是发了菩提心,你发了这个心,现在发了这个心就把无始以来生死的这个「有」,有三界的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一切沦落都倾尽了,都丢掉了,舍掉了。而且发了这个心,把你所有的功德来回向菩提,就必定能够成佛,就必定能够上证佛果,所有功德决不唐捐,唐捐就是浪费,绝对不会浪费。所以放心去念你的阿弥陀佛,不管别人怎么讲,什么阿罗汉罗宾汉还是什么汉,我要的就是阿弥陀佛,才不管他是什么汉。所以道绰这段话就把菩提心的功用给说出来了,就说出来了。一发这个心,这个心就如此的殊胜,这个心它就是广大,遍一切时间,遍一切空间,是没有穷尽的,而且这个心是究竟的,这个心普备一切功德,而且还离开了二乘的障。不是地狱饿鬼畜生那个障,离开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现在是离开了阿罗汉辟支佛,声闻缘觉那个障都离了,你一发这个心,无始以来生死诸有、种种的沉沦,都消除了,都倾尽了,再也不会有了。所以这种说法是超情离见,微妙难思。 那么底下这几句在过去有引过,现在念公再引一次,密宗的《菩提心论》说。现在很多人很想修密法,现在学密的人都是缘木求鱼,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你爬到树上去找鱼,叫木鱼。树上那有鱼啊?树上只有猫山王,找鱼要在水里找,所以不知道密法的根源在哪里。 那么下面念公就说了一件事情,说有一个人从大同来,中国一个地方。念公就问他说:「你学密是为了什么呢?」后来念公就告诉他说:「你的根器不能学密,你不够。」他只知道密法成就快,威力大,所以想学密。念公告诉他说你不能学密。密他最重要的就是菩提心,最强调菩提心,他之所以殊胜完全在菩提心,就是要求你行者就是修行人,必须发菩提心,天天都是为此事务,天天都是以这个作为主要的事务,没有发,劝你发,已经发了,叫你增长。净土念佛法门我们强调菩提心是不是?就是要发起这个想去作佛的心,而今天这个菩提心,跟密宗的菩提心是不是一个呢?是不是一个心呢?所以净土宗也是跟密宗一样从根本修。下来再看: “兹引密宗《菩提心论》以为佐证。论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菩提心之功用,焉可思议。” 为什么我们要那么重视菩提心呢?因为《菩提心论》说这个菩提心能够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故,一切啊,一样都没有漏掉,若修证出现,所以这个里头就不单纯是一个理解的问题,你说我懂得了,这个事也是好,但是懂得并不等于出现了,不等于出现。现在要你出现。念公曾经打了一个比方说,你把一个杏仁,杏仁的核,你要种在土里面那它要发芽对不对?这个发芽要有很多过程的,最初就在杏仁里头开始绿了一点,就开始了,然后这个绿的东西长出杏仁,那个肉,这是第一步。第二步长出杏仁的软皮,这又是一步。第三步长出杏仁的硬皮,就出壳了。第四步出了土了。这都是有具体的内容的,不是一个理解的事情。真正是要从你内心里头有所发出来,有所开发,有所启发。当然我们拿世间物质的东西来比方,永远都比方得不恰当。但是勉强就可以这么说,这个就说明什么呢?不光是你懂的事情,不光是你懂了就能够入这个境界的。下面说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所以《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还有比这句话更圆更顿的吗?顿就是快啊!你说要快还有比这个更快的吗?你一初发心,初初发这个心你就已经是成佛了,成佛有余啊!若归本这几个字很有意思,「若归之于本,则是密严国土」,所以这个心如果不外驰而归本,不往外跑,回到自己的本心,回归到自性,始觉合本,也是归本。像那个珠发了光,珠的光还照它本体啊,也是归本嘛!归本这就是密严国土,我们在学《净修捷要》的时候就听过了,密严国土就是极乐世界。然后告诉你「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以前我看这句话,我也理解成你不必站起来,你就坐在那边,一切事都做好了。后来我才发现到它话中有话,意思不是说你在这里坐了不用起来,不用起来怎么做事?这个起是身要动,不是指心,不是身忙个不停。身忙心不忙,随缘没有计划的去做,这叫做不起于座,这叫什么呢?叫「做而无做,无做而做。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样子你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是不是啊?清净心能成就一切佛事,心想事成,所以这个是极圆顿之法,这些都是在赞叹菩提心的殊胜,也确实可以说是大畅佛的本怀了,超情离见。关键就在你不能相信就是了,要信不容易就是了。所以这就是道绰大师的第一段,说的是菩提心的功用。 那么下来还有第二还有第三,那么下面的内容还很长,那我们今天时间也到了,我们就一起学习到这里。因为大家也差不多那个电开始没什么力了,要回去充电了。好,我们大家就一起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出席!阿弥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