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4/14 23:10:17瀏覽425|回應0|推薦3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90集 我們正在討論三輩往生種種的情況,昨天提到三輩往生的我們凡夫是不是有份呢?根據最早的大德他們主張上品都是菩薩所能為,凡夫沒有份。那麼唐朝的時候出現了善導大師,廣引經論來反對這種說法,這是真正的徹底的悲心,也完全合乎佛的本意。善導大師在他一部註解叫《觀經四帖疏》裡面有詳細的解釋。好,我們繼續看下來的內容,我們先看註解: “大師於所著《四帖疏》中論云:「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古師謂下輩是大乘始學凡夫)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 我們來瞭解一下,這是善導大師他註解的《觀無量壽佛經》,他說看這個文意,總是指的是什麼呢?這些往生的總是指的是佛去世以後。其實佛沒有去世,佛不生不滅,佛是涅槃,入滅之後,之後的五濁惡世的凡夫,我們就是了,都是這一些人,三輩九品都是這一些人。但以遇緣有異,這個就是關鍵,他遇到的緣不一樣,所以就有九品的差別了。那上品三人是什麼呢?是遇大凡夫,他遇見大乘法了,這樣的凡夫他遇見了Mahayana,不是Theravada,是Mahayana,他發願往生求生淨土,結果他就可以上品生。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他所遇見的法所聽到的法都是Theravada小乘的法,所以他一往生之後他就證得阿羅漢,證得初果二果這樣的情況。但是大家應該有這樣子的認知,要不然一般人聽到他小乘Theravada也能往生?也能去作佛?他要迴小向大,他要決定捨棄自己的小乘法,趨向大乘才有辦法,這昨天講過了,是他這個心量的問題,他有沒有要度眾生的這個心呢?那就是要發菩提心了,所以阿羅漢沒有發菩提心。所以他往生之後證得阿羅漢證得初果,那是說到了極樂世界他這個斷惑的情形,到了極樂世界之後,他不是定性的聲聞,都是發大乘心的。什麼叫定性的聲聞?就是一貫都是這樣子的,一貫都是阿羅漢的,一貫都是追求聲聞追求阿羅漢的,不是這類。你只要你到了極樂世界,你都是發大乘心的,你小乘心去不了。下品三人是遇善的凡夫,聽到一些善法,其實《四帖疏》原文是這樣子的說:「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這是所遇的法不一樣,他雖然有惡業,所以帶業往生這個地方。現在念公說還有很多人寫文章啊,說除了以前的陳健民之外,現在又出來了一個人,他自稱他見到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叫他來反對帶業往生,觀世音菩薩有這樣子的觀世音菩薩嗎?不曉得是什麼菩薩啦。所以現在這個邪說大家要知道,非常多非常多,所以大家確實要小心,不能一聽他是很有名的人,一聽是他出了很多書啊,就是以為是這樣子,應該是沒問題,恐怕還是問題多多,所以有的說的法甚至是十分的荒唐,十分的荒唐。你看這幾句話不是帶業往生嗎?「以惡業故」,他還有惡業,他是惡人,可是臨終他藉著一點點的善,遇到善知識告訴他這個最善的法門,然後乘佛的願力,他悔改了,他就得到往生了,這個惡業還都帶著,地藏王菩薩也不能幫他消業啊!這就說明往生有上輩、中輩、下輩,都是我們凡夫有份的,不但是中品下品,甚至上品上生都有份,後面會有例子。不但是這樣子,我們晉朝有一個人,這個我們說了很多次了。晉朝這個人他的知名度很高,在我們七寶他知名度很高,這個人他就是念佛念了幾天之後,他就見到阿彌陀佛了,他就在這個人身還沒有往生,就在這個人身他就得了無生法忍,所以大家有份。問題在哪裡呢?什麼問題?問題在哪裡呢?就是大家在修持上修持得不努力就是了,不努力就是了。那怎樣才叫做努力呢?是不是一天要規定做多少功課念多少佛號呢?昨天講過了,信願要足夠,因為這個本身他是一個最極圓頓的教法,所以根器大的眾生,如果能夠信受,能夠圓解圓修,他就是跟普通人的修行日劫相倍,那我們七寶現在所學的是圓教,所理解的叫圓解,所以所修的是圓修,大家就是,所以這個機會你在別的地方很難遇到。所以你真正能夠生起六信,這個是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提出來的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理解這個信,信彌陀大願殊勝的道理。你這麼精進去修持,你這就是圓解圓修,那你修一天等於別人修一劫,差很遠了,所以他一生之內就能夠達到這樣的功德。底下就是再引本經的話來證明了,證明善導大師的話說: “疏中復引《觀經》十則,以證其說。茲不具錄。大師直示,極樂九品蓮台,均是濁世凡夫往生之位。唯因世間遇緣有大乘小乘之差異,故往生後有上輩中輩之不同。淨宗乃最極圓頓之教,大根大器之凡夫,若能信受,圓解圓修,則與常人日劫相倍。(圓人修一日,等於常人修一劫。)故能一生功圓,逕登上品也。現就本經,兼採餘論,以明三輩往生,實為凡夫,兼及聖人。經中《必成正覺品》偈曰:「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 從經文可以給我們做證明,就是《必成正覺品》這個偈子,這是佛敘述彌陀的情況,「令彼諸羣生,長夜無憂惱,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他這個令一切的羣生,羣生就是一切的眾生。長夜呢?長夜就是在生死長夜之中,六道輪迴沒完沒了。長夜漫漫,沒有憂惱,讓這些眾生在長夜中沒有憂惱,所以彌陀所發願要救度的,正是在長夜憂惱中的眾生,這不就是指的凡夫嗎?所以彌陀這個願他就是為了凡夫而發的。「出生善根」,他善根還沒有出生,讓他出生這個善根,這還不是凡夫嗎?讓他成就菩提果,善根既然出來了,那就成就菩提果了。「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這就是法藏比丘的願,我要成佛,我的佛號就叫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都來我這個佛土。「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所得的果是很殊勝的,都成佛了,那這不就是為眾生嗎?所以這四句經文就很清楚了。 “首四句明大願之由,乃欲令一切長夜冥昧之眾生,離諸憂悲苦惱,出生善根,成就菩提。故知所欲普濟者,實為長夜憂惱,待生善根之具縛凡夫也。” 彌陀在因地的時候發了這個願,也是很明顯嘛!他要度盡無邊苦眾生,也就是說的六道生死輪廻的眾生,因為六道生死很苦,就是令這個長夜昏昧中的眾生,遠離一切憂悲苦惱,出生善根,成就菩提。所以要知道,佛所要救度的,實在就是為了眾生。這些大修行人是兼的兼為其他。主要是為眾生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就成佛了。底下我們就看這一段上輩的內容,第二個問題我們討論完了。頭一個問題就是兩個經合起來說。那第二個問題就是說,這些上輩是不是凡夫有份呢?那麼就是肯定了,就是為了我們凡夫而說的,凡夫都有份。 “繼四句偈,明普濟之法。眾生聞名,來生我剎。此諸眾生,亦即長夜憂惱中之群生。是故善導師曰:三輩九品,總是為「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也。末二句「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可見憂惱凡夫,一登彼土,悉皆身真金色,妙相如佛,圓滿具足。下更云:「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是表諸往生者,華開見佛,身心頓淨。智慧猛利,大悲無量,自覺覺他,成就菩提。是皆阿彌陀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故能令長夜憂惱之凡夫,智慧清淨,身心如佛。由是可見此土大心凡夫,蒙佛加被,上輩往生,得無生忍,又何足異。” 下來註解還說: “法藏比丘以偈頌願,首句即是「我建超世志」。此正超世之處。安得守十方之常規,以論極樂之品位耶?” 超世的志願就是超出一切世間的常規,十方世界所沒有的,因此我們不能以常規來下這個定論,不能以常規來下定論。 “又《無量壽經鈔》曰:「憬興明許三輩九品,凡夫往生。故彼釋云:『一、凡小往生。二、大聖往生。』言凡小者,指三輩。」又《遊心安樂道》曰:「又四十八願,初先為一切凡夫。後兼為三乘聖人。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更據本品開口便道曰:「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經中三輩,只是十方之諸天人民,未言菩薩聲聞。故知三輩所指,首在凡夫。但經中亦兼為聖人,如《菩薩往生品》中,十方世界諸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下面經文就說了: “「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捨家」者,出家也。「棄欲」,離欲也。「而作沙門」者,為僧也。” 那麼上輩就是這樣子,「捨家棄欲」,就是出家。棄欲就是離欲。他這個地方也有一個問題,這就是第三個問題來了,是不是出家的人才能夠上輩往生呢?其他的人就不能呢?不出家就不行呢?經文說的是上輩的條件是「捨家棄欲」,第一句話就說「捨家棄欲」,但是沒有明指是出家,所以我們就這一句來討論,很值得討論,而且很妙!他就透露了一些重要的消息: “《毗婆沙論》云:「家是煩惱因緣。夫出家者,為滅垢累,故宜遠離也。」又玄惲師云:「出家造惡極難,如陸地行船。在家起過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福甚難,如陸地行船。」然有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等。今身心俱出家。故云「捨家棄欲」。又《無量壽經起信論》云:「一切眾生由愛渴故,因有幻身。由幻身故,因有國土。捨家棄欲,愛渴淨故,國土亦淨。《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志性好遊諸佛國土,應遠離居家。』故知出家為淨土正因,以遠離不淨故。」” 這個很重要,這也是就真實的情況來說的,所以這個問題還需要圓融,因為出家有心出家跟身出家。你身出家了,你心不入道啊,這就沒出家啦,你穿的衣服是出家人的衣服,你所想的都是這些事情,你所想的都是這些事情,所以大家雖然是..這個並不算。如果心出家身不出家,實際上還是出家了,心出家但是你身是在家,實際上還是出家,你看跟佛同一個時代的維摩詰居士,我們這個經裡頭還有其他賢護等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薩,尤其是《觀無量壽經》,聽經的都是國王夫人侍女,他們當時就得到無生法忍。這個裡頭不同的就是像彭紹升他就承認了,做出家人這個是正因。 “唐海東元曉師於《遊心安樂道》曰:「無量壽經,說三輩因。上輩之中說有五句。一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此顯發起正因方便。二者發菩提心,是明正因。三者專念彼佛,是明修觀。四者作諸功德,是明起行。此觀及行為助滿業。(元曉師以念佛為助業,此說未穩,前已於明宗章辯之,茲不贅。)五者願生彼國,此一是願,前四是行。行願和合,乃得生故。」 上《起信論》以出家為淨土正因。元曉師以出家為顯發正因之方便。兩說稍異,而後說較穩。” 海東元曉他這裡稍微有點不同,他說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是顯發正因的方便。那也就是說,不是必需要捨家棄欲做和尚了,這個是成為往生正因的一種,助這個正因的一種方便,這是第二種說法。那前面舉出淨土兩經,《無量壽經》跟《觀無量壽經》,在上輩往生中出現這樣子的差別。首先我們應該要圓融目前兩種說法的對立,你看我們中國的那個蓮宗諸祖這些祖師,慧遠大師、曇鸞、道綽、善導、永明、蓮池、蕅益等等祖師都是上輩往生,都是出家,都是高僧,都是符合本經的。 “若兼究《觀經》,則上三品未言出家,中品上生言「修行諸戒」。中品中生,言「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該經九品中唯此二品,確指出家。但本經反之。上輩言出家,中輩則謂「不能行作沙門」。蓋以眾生機緣無量差異,因地修行萬別千殊,人人有異,各各不同。概括而粗分輩品,略顯位次。竊思應病與藥,隨機說法,故未可拘於一格,死於句下。竊計無量壽會上,阿難當機,並有大比丘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如是出家大德,皆應上輩往生。且以本經乃淨土第一經,所示乃正宗典範,出家修行得上輩生,乃合常情。佛故契此因緣,而說上輩生者,出家棄欲,而作沙門也。至於《觀經》,則大異於是,當機者實為韋提希夫人。阿難、目連侍佛左右,釋梵諸天,虛空雨花。會中唯阿難、目連為大權示現之比丘,餘無出家之眾。於此會上當機聞法並上輩往生者,主要是韋提希夫人等在家人。故佛應其機緣,於上品生中,皆未言出家也。又《觀經》曰:「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可見《觀經》會上,當機之眾純是大乘根器,又皆是在家發心。如是諸人,定可上輩往生。且韋提希夫人悟無生法忍於現世,必是上品上生極樂佛土。韋提希乃在家婦女,現生得忍,上品往生。足證上輩生者,不限於出家之眾。復顯淨宗妙法破盡規格,至極圓頓,不可思議。” 這裡再引白話解,有很多一些很好的內容說,但《觀經》中王太后韋提希夫人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觀音勢至,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可見韋提希不但上品上生,而且現世悟入無生法忍,還沒有往生就證得無生法忍,這是稀有的在家的稀有的成就,還有韋提希的五百侍女五百宮女,她們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那麼釋迦牟尼佛就給她們授記了,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經中又說上品中生的人,「如一念頃」,就像一念間的時間,「即生彼國七寶池中,經宿即開」,一天花就開了。「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經於七日..」,「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現五百侍女,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可見這一些宮女最低最起碼也是上品中生,沒有上品上生,也是上品中生,這五百個人是在家婦女,都是上輩往生,在文字只是一筆,但是在家往生的人數是五百個人。下來又引《報恩論》了: “又《報恩論》中曰:「劉遺民三度見佛,衣覆手摩,自當上品。非出家也。而凡蓮宗諸祖,及維摩、賢護等,一切緇素名德之往生者,可例知矣。」” 至於《報恩論》就相反了,他就擧了一些例子,他就說劉遺民這樣子的居士是上品生,就舉了一些例子。實際我們要真正看這兩部經,《觀經》的例子前面說了一些,是王夫人就是韋提希夫人啊,痛苦極了,兒子要殺她,先要殺父親,跟著也要殺母親,天下只有殺父親的國王,沒有殺母親的國王,這個兒子的國王是昏惡到了極點,所以韋提希夫人也苦惱到極點了,兒子最後把她都關起來了,軟禁啊,那她只有求佛了,佛就到了,給她說法,讓她看各種世界,她就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很妙啊!我自己當居士的時候,去過印度朝聖,就是海濤法師邀請我隨團拍攝,就去到那個頻婆娑羅王被關的那個監牢的古跡那個地方,看不到監牢,已經埋在泥土下面,但是從那個位置遙望,剛剛好看到就是靈鷲山,所以你可以想像當年,頻婆娑羅王被關在監牢裡面,他就是一直看到遙望這個靈鷲山,就是求啊求釋迦牟尼佛來救他,包括那個位置的那個皇宮也是,韋提希夫人也是看到靈鷲山,不是說很遠,不是在想像的,真正看到了,所以求佛來,佛來了就給她看了各種世界,她說我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請佛給她說淨土的法,那韋提希夫人她當時就得到無生法忍,前面講過五百個宮女,都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都給她們授記,來了之後都得了什麼什麼三昧,這些人都是上品生啊!這個內容雖然是重複的,但是引了白話解也是念公他自己開示,所以大家多知道一些也很好。所以在《觀經》不但事實上所說的都是這些在家人,而且在往生的條裡頭上品上生的文裡頭,就不像《無量壽經》說出了「捨家棄欲,而作沙門」,它是在中品裡頭說出來要做和尚,上品沒有說。所以這兩部經我們應當要圓融來看了。《無量壽經》的特點是什麼呢?《無量壽經》的特點這一部經聽經的大比丘是一萬二千人,大比丘他肯定是出家了,人數這麼多,一萬二千人,男居士七千個人就一萬九了,再有一千個女眾,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正好兩萬人,兩萬人的大會,所以出家和尚比丘僧是一萬二,比丘尼是五百,一萬兩千五百都是出家人,出家人是絕對占多數,而且這個都是跟著佛一直聽經的,所以在這個裡頭,這個往生上輩的那絕對都是在座的這些出家人為主。所以在這個情形之下,佛就舉這個大的整個的情況,所以這個文字當中就特別提出了捨家棄欲。所以昨天講過的,看是對什麼對象,佛在講《無量壽經》的對象跟講《觀經》時候的對象不一樣,在《觀經》所說的時候當時阿難也在,但是他們不是來聽經的對象。真正請說法的是韋提希夫人跟她的宮女,都是在家人,五百零一位在家人,當然她們的往生都是上品生,她們當然不是出家人了,所以在這個文字裡就沒有出家人。不過總之我們這個地方要看的就是說,要往生到上品,不管你是《觀經》也好,《無量壽經》也好,總之是一個就是要心出家,心出家這是共同的,所以把這個解釋為心出家,這之間就沒有分歧了,就沒有吵架了。心出家對於這一切世間沒有留戀,沒有留戀,其實你明白了,你還留戀什麼呢?為什麼呢?因為都是假的嘛!都是給你暫時用一用而已的,到最後一樣都帶不走,所以在家人要心出家,要有出離心。反而你反過來看現在有許多出家人,他是離開他世俗的那個家,但是這個廟又成了他的家了,離開一個小家,進到一個大的家,你看這廟裡面很多事情,這樣的事情那樣的事情,要齋糧要香火還要照顧施主,這個照顧施主講得不好聽,就是要看施主的臉色,甚至還有很多的派別,這個是跟我同師的,這個是我同鄉的,這是我同屆的,這是跟我沒有關係的,這個是什麼又這個那個的,當然還有很多,說不完,有些說了會得罪人。這些全部都是家務事,你雖然生在廟裡面,這一些都是家務事。跟修行是完全都毫無相干的,跟修行毫不相干,所以這還是叫在家,你出家,心是在家。所以你看我這裡七寶看起來好像沒有前面講的那些問題,所以還是很幸運,還是真正的身出家心也出家。因此這個就有四料簡了,很有趣的四料簡: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講的很快,簡單,再來一次: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心在家。在家人心出家,不是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咯。出家出家是真正大修行人,當然不是我,是那些大德啦。最後是在家在家,在家在家是誰啊?外面那些在馬路上,去逛街的那些人?不是啊!就是在座的各位,如果你心沒出家,你雖然是佛教徒,你也是在家在家。所以是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就這四個類型,希望大家能當作出家出家最好啦,這是指出家人和尚啦,何必出家了還要在家呢?在家人甚至一切放下,一心為了佛法,那就是在家出家心出家。下面就是一些例子裡頭的文字很長大家耐心的看,那也是說的劉遺民,前面《報恩論》有提了一下,下來說得比較詳細,註解這一段很詳細,我們看: “晉代劉遺民,與廬山遠公同會念佛者也。往生在遠公前。遠公臨終,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遠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又見社中先化者,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等,皆在側。前揖曰:「師早發心,何來之晚。」劉遺民生前三度見佛,逝後隨佛來迎遠公。是則居士上品生之又一證例也。” 這段註解說的是慧遠大師,生前三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所見到的跟經典所描述的一模一樣,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水可以上下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然後還沒有走之前佛已經跟他說話了,佛說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你,七天之後你當生我國。慧遠大師他會編故事嗎?他會說假話嗎?一代祖師講的當然是最真實最確實的了,所以真的是有這一件事情,真的有啊!阿彌陀佛在整個虛空裡面,然後又有很多化佛,我們看這個圖就知道了很多化佛啊,還有觀音勢至,肯定這兩位是秘書,一定要來的嘛,是不是?所以還有跟著之前已經往生的這些弟子,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等等,劉遺民是居士,慧持慧永佛陀耶舍是出家人,都一起來了,然後還會跟慧遠大師對話。我常常看見這段我都想他們是用什麼話?晉朝這麼早的時候是用普通話呢?華語呢?還是那個時候的語言呢?不需要用言語了,意思就是說,師父你比我們發心還早,為什麼到現在才來呢?劉遺民往生之前都已經見過三次佛了,我們在講那個《淨土聖賢錄》的時候,都有把他的事跡給大家介紹了。下來我們再看註解: “《華嚴》中,善財參五十三善知識。在家人實居多數。密宗中噶居派祖師為居士,因祖師是白衣,故俗稱白教。維摩居士乃金粟如來示現。賢護等十六正士均是在家菩薩,為本經菩薩眾中上首,故未可但從出家在家之相,而生分別。本經謂上輩生者,出家棄欲。” 這裡又提到一點劉遺民,在那個廬山東林寺,當年是第一個淨土宗的道場,劉遺民就參加了,劉遺民本來是做官的,官也不做了,就參加了這個遠公的這個東林寺。那麼慧遠大師他有請了陶淵明,陶淵明很出名嘛,陶淵明因為沒有酒喝,所以就跑掉了,李白那些大詩人要喝酒,沒有酒喝就跑掉了,可惜得很。所以劉遺民三次見佛,等到遠公往生的時候,劉遺民就隨著佛來接了,劉遺民還跟遠公說,師發心早於我們,為什麼來得晚呢?所以這個就是在家人的出家,在家人的上品往生,這個是一個例子。但是大家要知道能夠像劉遺民這樣子的修行法也沒幾個,他官不做了,投靠慧遠大師的東林寺,他幾乎是全職的在修行,他雖然是現在家相,但是差不多就像出家一樣了,我們廣東話叫什麼?「瞓身」(全心投入),而且還是深入經藏,我們去年有提過他。還有就是我們再略為的提一提這個在家人,念公說我們現在不拘於這個形式,四眾弟子要很好的配合要合作。密宗裡頭的噶舉派,噶舉派是紅白教裡面很有名的,白教在國外也很興盛,他的祖師就是居士,祖師就是居士在家人啊,所以稱為白教,為什麼呢?因為居士是白衣嘛,所以他穿法衣,就是在衣服上穿一件白袍子,然後再披袈裟表示他是白衣,居士還不忘本,他現在就算是和尚是喇嘛受了出家戒,他上座還是這麼穿,要穿一件白衣然後再披袈裟。那麼維摩居士是金粟如來的化現,我們這部經一開始第二品,賢護等十六正士代表一切大居士,還有《賢護經》這一切,在這個居士裡頭還有很多很多,這裡引了一位女居士,女居士說法,那麼出家的這個比丘舍利弗他就重男輕女看不起女的,這段在《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就說了,在法華會上龍女面前舍利弗認了一次輸。在維摩詰會上天女散花,他又輕視婦女,又認了一次輸。所以就是說這些居士,甚至於女眾當中都有龍象什麼叫龍象?我們常說的佛門龍象,就是很拔尖的人物,很Top很突出的人物。但是這個「捨家棄欲」都是共同的,不管出家在家都要「捨家棄欲」。 “《觀經》上品不言出家。韋提希夫人是在家女人,得上品生。五百侍女亦上品生。兩經並不相違。蓋韋提希夫人已是心出家也。例如我國南方以米為主食,北方則以麵粉為主食。米麥雖異,但其能作為主食則一也。” 是不是要示現出家人的這種身形呢?這就好像我們中國的南方拿米當主食,北方人拿麵粉當主食,歐洲呢?歐洲外國人拿麵包當主食。你叫外國人吃飯,去外國沒飯吃的。慈淨老師那天就說了,到了歐洲幾個國家找不到飯吃的,都要吃麵包的。所以米麵粉麵包都不一樣,但是作為主食就是一回事了。下來說: “是故上品往生,心出家之在家人亦能也。次如《觀經》中上品,中中品是出家人。《無量壽經》則謂在家人亦可也。兩經合參易明真實之義。是故應善體聖心,切莫死執文句。「捨家棄欲」,應著重於心出家,則此兩經,並無二旨。” 所以就是說上品上生,出家出家的人當然是可以啦,這個就是肯定沒問題,那麼在家出家的人也可以。你出家在家,在家在家,你這個就不可以了。出家在家就是你出家的心還在家,你在家在家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這一部經裡頭有三個問題,前面兩個問題講了。這個就是第三個問題啦,所以一上來上品上生中提出「捨家棄欲而作沙門」,這確實是很重要的第一句話,你總是要離開這一切的家務事嘛,種種這些瑣碎的事情,真正放下這一切,要從心上放下,不是從事上放下。 從心上放下那要怎麼做呢?我教大家一個方法,當演戲一樣。我想起我自己,在二十來歲的時候就有這種想法了,因為看到父母親常常吵架,有時候吵到很兇,媽媽總是被欺負,做孩子的都站在媽媽這一邊,可是兩個人不吵架的時候就恩愛得要死,這是我們馬來西亞的華語恩愛得要死啊!所以過後每一次我看到他們吵架,我心裡面就升起一種想法,哎呀!做戲的啦!又再做戲又再演戲了!所以心上放下就當一切都是在演戲,這就是師父我常常說的,我的名言還記得嗎?世間的事要假假做,成佛的事要真真做,這樣就不會有壓力了。 「捨家棄欲」,棄欲指一切情欲都要斷絕,在上品生必須如此。所謂愛不重不墮娑婆,你還在情愛情欲之中,那就是對娑婆你還很留戀咯!這個牽掛很深,牽掛很深你就出離不了,所以要「捨家棄欲」。下來是: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此為全經之綱宗。已詳論於明宗章矣。” 這個宗要的詳細內容,已經在前面玄義的部分介紹過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兩句我們很熟,就是我們在一開始就大講特講,這是我們本經的宗,一經的宗就是一經的宗旨,一經的修行方法是什麼呢?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下來又引了《彌陀要解》: “《彌陀要解》以「信願持名」為《小本》之宗,本註則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其旨同也。” 《阿彌陀經》以信願持名為宗,這個信願大家要知道,不是一般所謂的信,不是你自己說了信就算了。這是截流大師所謂的正信,這個我們去年也詳細講過了。你要不是正信,你這個修行就叫結三世怨,結三世怨,你第三世就苦啦!因為你今生修持沒有解決問題,來生就大富貴,大富貴就造業,造業就入地獄,第三世你就入地獄了,你在修持,這裡頭有一些人,他們在造惡,在殺豬,以屠殺為業,種種的殘酷,好多的罪孽,他死了之後這一世就下地獄。可是你修行呢,你死了之後轉世得富貴,但是第三世你也下地獄,跟他只差一個前後步,他早一步,你晚一步。所以要極力提倡正信,不然不信,怎麼肯修行呢?所以要正信,所以我們所討論的信不是一般的所謂信,前面也提過了蕅益大師的六信,這個信因信果,這個因果不是信這個世間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個因果那個太淺了。你要相信我能夠信願持名就一定得往生,以信願持名為因,必定得往生登不退轉為果,是信這個因果,這個能信,才是叫做真正的信因果,能相信圓人修持跟不圓的人修持是日劫相倍,圓人修持一天,等於不圓的人修持一劫,這個因不同,果當然也就不同了,在這些地方你能夠信。信願持名是小本的宗,小本就是《阿彌陀經》,大本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所以這兩個宗旨是一回事,一樣的都是深信切願,對於娑婆世界一點也不留戀了,這個事大家真正要做到了,那也就是你有了深信,有了切願就必然也會去念,所以你就決定往生。所以這個就把我們的這個宗跟小本的宗再連繫一下,這個小本的信願跟《觀經》再來連繫一下,這就是我們淨土宗最早的三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跟這個《阿彌陀經》,我們淨土最主要的三經。下來說: “信願即《觀經》中之三心。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據《四帖疏》意,一、至誠心者,真實心也。二、深心者,深信心也。深信有二: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三、回向發願心者,從真實深信心中,以所修一切善根回向,願生彼國也。 由上可見《要解》所謂之信願,即《觀經》之三心。《觀經》之三心,即本經中菩提心。故知今經之「發菩提心」,即《彌陀要解》之信願。又「一向專念」即持名也。由於阿彌陀經大小二本,原是一經。是以兩者之宗,實應一旨也。” 那麼《觀經》主張三心,第一是至誠心,善導大師解釋至誠心是什麼呢?就是真實的心,至誠心就是真實心。這個文字用得很簡練,但是註得很好。怎麼叫做至誠呢?怎麼樣才算是至誠呢? 念公就說他有一個表侄兒,他天天禮拜,因為他求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所以他很誠懇,他的禮拜都是磕響頭,什麼是磕響頭?他在房間磕響頭,院子裡都能聽到bob…他的頭沒有被磕頭磕到爆掉了,你說他是誠不誠呢?但是這個人就在北京的西南角上被火車撞死了。所以這個不是至誠,你磕頭磕得如山崩那麼響,你沒有真實心。 善導大師解釋得很好,至誠心是真實心,非常真實,再說什麼是真實心啊?就是你真實的本心。如果不這樣子解釋,大家想真實心又很含糊又很抽象。這個心說的就是你的本心,人人本有的那個心,用那個心來念佛,包括磕頭,包括禮拜,就是那個妙明真心,法身慧命說的是那個心,所以《觀經》的三心,第一個就是至誠心,就是真實心。雖然只有三個字,他註得很好。但是現在大家初步還不能夠明心見性,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什麼,又看不到,想也想不到,找也找不到,那你就從什麼地方下手呢?你就要真實,先從真實下手,再簡單說就是先要老老實實。不要心口不如一,心裡面想的跟你口裡面講的是兩回事。這個心口要如一,能夠這樣子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嘴裡說到的實際要做得到,自己所表現的真正是自己的一些話,這都是屬於真實的範圍。你還不能明心見性,還找不到自己的本心,最起碼先從這個地方做起,那都已經不錯了,真誠心。 第二深心,就是深的信心,深信有二:善導大師他很能夠接引初機,他說「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這個你一定要承認,這大家要先承認下來,要深信自己確實是這樣子的,多劫以來流轉生死沒有出離的因緣,沒有出離六道輪迴的機會,出離不了啊!第二,「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沒有懷疑。「乘彼願力,定得往生。」自己是這麼一個苦惱的情況,而遇見這個法門是如此的解決你的當前的問題,絕對的,這樣子來相信,這個叫深信。 第三回向發願心,就是從真實的深信的心當中來修這一切善根的功德,拿這個來迴向求生極樂世界,迴向求生極樂世界,所以就這個三心,《觀經》說修這個三心的話就可以往生,這個也就跟小本信願的宗是一致的,跟本經我們的《無量壽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是一致的,一致的了。 “「發菩提心」已詳述於明宗章中,茲不多贅。謹再從《安樂集》中論菩提心部份錄取數則,以便參會。” 那昨天講菩提心這個事情,就是不管你是修什麼法,這都是共同的。關於菩提心我們已經講過兩次了,在前頭概要講過一次,在講彌陀四十八願的時候,講到發菩提心的這條願裡頭也講過一次,那以前很多已經講過了,將來大家可以把這幾個部分將它匯在一塊兒一起來看看。下來是引了《安樂集》: “《安樂集》一度佚失,乃道綽大師所撰。所論甚為精要。”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從《安樂集》,因為這個書也有很多古德都沒有見過,所以叫佚書,佚就是消失了找不到了。所以從過去的書裡頭來引證的也很少,因為沒有見到這些書嘛。道綽大師他講的有四番議論: “下節錄原文,並稍註釋,淺申其意。 道綽大師於發菩提心有四番議論。第一,顯菩提心之功用。《安樂集》云:「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經》云:凡欲往生淨土,要須發菩提心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若欲發心作佛者,此心廣大,周遍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虛空。此心長遠,盡未來際。此心普備,離二乘障。若能一發此心,傾無始生死有淪。所有功德迴向菩提,皆能遠詣佛果,無有失滅。」 茲粗釋云:首引《大經》,以明功用。《大經》者,《無量壽經》,淨影、道綽、善導諸家稱之為大經,天台稱之為大本。此菩提心實為往生淨土之源。「源」者,本也。故知,若不發此心,縱然勤修,亦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終不能往生也。「云何」以下,申明其義。蓋菩提者,覺也。無上覺即佛也。” 第一是顯菩提心的功用。我們不讀他的原文了,書上有。我們就解釋這個功用,菩提心實在是往生淨土的本源,它說發菩提心為源,源就是源流,本源,就是它的根本。所以你不發這個心,你雖然修得很勤勞,也就好像是什麼呢?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沒有根的樹,插在花瓶的花,你看有人送那個花圈什麼的,那些沒有根的花,沒幾天就完蛋了,沒有源的水,流幾天就流乾了,就發臭了。所以底下他解釋這個菩提,菩提是什麼呢?菩提就是覺。菩提是印度話,就是梵語,梵文菩提叫Buddhi。因為我們中國沒有這個字跟它恰恰相應的,所以就用它這個音,只翻譯它的音,不翻譯它的意思,這個就跟般若一樣沒有恰恰好的字。你說智慧,我們現在已經濫用了,不是我們所謂的這些智慧,我們這一些智慧有很多是剛好相反,是世智辯聰,這是學佛最不利的條件。所以沒有適當的文字來講這個般若,我們前面就加個大智慧,智慧前面加個大智慧,所以這個叫做尊重不翻,就說般若好一些。菩提也是一樣,菩提就是覺,無上的覺就是佛,所以菩提也就是無上佛道,這樣一個名稱。 “是故菩提即無上佛道之名。「發心作佛」即發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心。蓋能發如是心者,本來是佛。此「作佛」之「心」,即本來是佛之心。故下復云。此心「廣大」,豎窮三際,橫遍十虛也。” 所以這個菩提很重要,你要發心作佛,發心作佛就是發起一個什麼心呢?發起了《觀經》裡頭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個心,你能發這個心,這個心它本身就是佛,所以很妙啊!它本身是佛,你又從本身是佛的這個心發起來要去作佛,你在修行,你看大家天天在上殿,在佛堂,在幹什麼呢?在作佛,大家念佛看經聽講都是在作佛,作佛是什麼?是要作一個徹底明白的人,在打開本有的智慧,你在這邊學習打開本有的智慧,開發你本有的能力叫做作佛。而你作佛的這個心,也就是本來是佛的那個心,這個心它是怎麼樣子呢?不得了!說此心就是廣大,豎是從時間來說的,這個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你找不到從哪裡開始,找不到頭,過去沒有一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未來到哪裡是ending最後的呢?未來你也不可能找到一個什麼時候,它就終了了,找不到開始,找不到結束,所以它是豎窮三際,三際你找都找不著了。那麼橫的說就是說的空間,空間有多大呢?遍於十方虛空,這個是說的我們的妙明真心啊,我們的佛性,我們的心啊,我們這個心是超空間,超時間,遍入一切空間,遍入一切時間。就是說我們要發菩提心要求成佛,求成佛這個心廣大,周遍法界,豎窮三際,橫遍十虛。這裡說: “「究竟」。究極真際,窮盡法源也。「長遠」。明寂真常,永離生滅也。「普備」,具足一切,無欠無餘也。如是之心,功德不可思議。若能一發此心,便能傾盡無始以來生死與諸有沉淪。更以功德回向菩提,定能上證佛果。所有功德,決不唐捐,無有損失與消滅。道綽大師此語,直截道出菩提心之功用,超出情見,微妙難思。” 這個心它究竟啊,非常徹底,徹底到等於什麼呢?「等若虛空」跟虛空一樣了。這個也是很勉強的說,因為虛空還不是最究竟的,虛空它還有範圍是不是?要不然怎麼叫虛空?相似像虛空一樣。所以這個究竟兩個字,就是究極真際,窮盡法源,究竟者就是這個意思,把這個真際達到了極點了。法源就是窮其源了,把它的根源本源徹底找到了,而這個源確確實實是不可窮的,極盡其源就是這個意思,是契合於這個源的。所以我們這個菩提心,我們這個心是等於虛空,它究竟是契了這個本源,等於虛空不可得。 然後說此心長遠,盡未來際。剛才已經說了豎窮三際,這裡再重複一下。這個心是長遠的,是「明寂真常,永離生滅。」不像都是有生有滅的。這個心是離開生滅的,離開生滅,它無生,無生就無滅啊,它沒有生那來的滅呢?沒有生,就沒有滅啊!「此心普備,離二乘障」,這個心它是具足了一切功德,具足一切,離開了二乘之障。各位同修,這句話大家要注意!大家要注意!為什麼要請大家注意呢?因為我們常常會遇到那些小乘的修行人,他們的看法跟我們是完全不一樣的,二乘就是他們啊,他們最後證得的是阿羅漢跟辟支佛,叫做聲聞緣覺二乘。那麼這個話大家要注意聽,所以大家修法,有人稱讚說你是羅漢又是什麼什麼的,可是他修的是大乘佛法,你要叫他羅漢,那你是在罵他,你是在罵他對不對啊?怎麼罵他呢?罵他就是他退了大乘心啊。所以很多人羨慕這個羅漢有神通,不知道你發這個大乘的心,念阿彌陀佛修淨土法門就是發了大乘的心,而且是大乘當中的大乘。所以你說他是羅漢,你這個就是罵人啊。所以這個二乘是障,障就是障礙。所以大家要有這個志氣,我們很多人學佛你要有一點志氣,要知道,你現在所做的這件事是大丈夫事,要超出一切法界之上了。不但生天都是墮落,你成了聲聞緣覺都是墮落。你看在《首楞嚴經》,這是佛自己說的,把證得阿羅漢叫做著魔了,入了魔界了。這個話如果他們聽見,那還得了?這個說法是最突出了!在《首楞嚴經》說的五十種魔的境界裡面,阿羅漢就是其中之一,阿羅漢在五十種陰魔之內。那你現在念阿彌陀佛,阿羅漢遠遠都不能跟你比啊!更別說那些修小乘的咯!你這個念佛的大乘的心,遠遠的已經離開了二乘的障礙,不會墮落成聲聞緣覺了。所以我之前有跟大家提到,有一位比丘尼她明明是大乘的,可是她偏偏就很熱衷於小乘的這些內容,還羡慕崇拜阿羅漢,聽說哪裡有曾經出現過阿羅漢,她就衝過去了。我自己是接受了念公的說法跟分析,而且是引經據典來說的,我這才完全的相信。「若能一發此心」,只要你一發了這個心,所以講到發菩提心的功德就「傾無始生死有淪」,這句話很難講,這是古人的文章不大好理解,傾就是傾盡,倒了,倒出去了,扔了,無始劫來生死有這個輪廻輪轉淪陷,這個淪不是車輪的輪,是淪陷的意思,你無始劫來都淪陷在這個生死有的這樣一個苦的境界裡面,現在呢?你一念阿彌陀佛,發了這個心,念阿彌陀佛就是發了菩提心,你發了這個心,現在發了這個心就把無始以來生死的這個「有」,有三界的有,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一切淪落都傾盡了,都丟掉了,捨掉了。而且發了這個心,把你所有的功德來迴向菩提,就必定能夠成佛,就必定能夠上證佛果,所有功德決不唐捐,唐捐就是浪費,絕對不會浪費。所以放心去念你的阿彌陀佛,不管別人怎麼講,什麼阿羅漢羅賓漢還是什麼漢,我要的就是阿彌陀佛,才不管他是什麼漢。所以道綽這段話就把菩提心的功用給說出來了,就說出來了。一發這個心,這個心就如此的殊勝,這個心它就是廣大,遍一切時間,遍一切空間,是沒有窮盡的,而且這個心是究竟的,這個心普備一切功德,而且還離開了二乘的障。不是地獄餓鬼畜生那個障,離開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現在是離開了阿羅漢辟支佛,聲聞緣覺那個障都離了,你一發這個心,無始以來生死諸有、種種的沉淪,都消除了,都傾盡了,再也不會有了。所以這種說法是超情離見,微妙難思。 那麼底下這幾句在過去有引過,現在念公再引一次,密宗的《菩提心論》說。現在很多人很想修密法,現在學密的人都是緣木求魚,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你爬到樹上去找魚,叫木魚。樹上那有魚啊?樹上只有貓山王,找魚要在水裡找,所以不知道密法的根源在哪裡。 那麼下面念公就說了一件事情,說有一個人從大同來,中國一個地方。念公就問他說:「你學密是為了什麼呢?」後來念公就告訴他說:「你的根器不能學密,你不夠。」他只知道密法成就快,威力大,所以想學密。念公告訴他說你不能學密。密他最重要的就是菩提心,最強調菩提心,他之所以殊勝完全在菩提心,就是要求你行者就是修行人,必須發菩提心,天天都是為此事務,天天都是以這個作為主要的事務,沒有發,勸你發,已經發了,叫你增長。淨土念佛法門我們強調菩提心是不是?就是要發起這個想去作佛的心,而今天這個菩提心,跟密宗的菩提心是不是一個呢?是不是一個心呢?所以淨土宗也是跟密宗一樣從根本修。下來再看: “茲引密宗《菩提心論》以為佐證。論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菩提心之功用,焉可思議。” 為什麼我們要那麼重視菩提心呢?因為《菩提心論》說這個菩提心能夠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故,一切啊,一樣都沒有漏掉,若修證出現,所以這個裡頭就不單純是一個理解的問題,你說我懂得了,這個事也是好,但是懂得並不等於出現了,不等於出現。現在要你出現。念公曾經打了一個比方說,你把一個杏仁,杏仁的核,你要種在土裡面那它要發芽對不對?這個發芽要有很多過程的,最初就在杏仁裡頭開始綠了一點,就開始了,然後這個綠的東西長出杏仁,那個肉,這是第一步。第二步長出杏仁的軟皮,這又是一步。第三步長出杏仁的硬皮,就出殼了。第四步出了土了。這都是有具體的內容的,不是一個理解的事情。真正是要從你內心裡頭有所發出來,有所開發,有所啟發。當然我們拿世間物質的東西來比方,永遠都比方得不恰當。但是勉強就可以這麼說,這個就說明什麼呢?不光是你懂的事情,不光是你懂了就能夠入這個境界的。下面說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所以《華嚴經》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還有比這句話更圓更頓的嗎?頓就是快啊!你說要快還有比這個更快的嗎?你一初發心,初初發這個心你就已經是成佛了,成佛有餘啊!若歸本這幾個字很有意思,「若歸之於本,則是密嚴國土」,所以這個心如果不外馳而歸本,不往外跑,回到自己的本心,回歸到自性,始覺合本,也是歸本。像那個珠發了光,珠的光還照它本體啊,也是歸本嘛!歸本這就是密嚴國土,我們在學《淨修捷要》的時候就聽過了,密嚴國土就是極樂世界。然後告訴你「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以前我看這句話,我也理解成你不必站起來,你就坐在那邊,一切事都做好了。後來我才發現到它話中有話,意思不是說你在這裡坐了不用起來,不用起來怎麼做事?這個起是身要動,不是指心,不是身忙個不停。身忙心不忙,隨緣沒有計劃的去做,這叫做不起於座,這叫什麼呢?叫「做而無做,無做而做。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樣子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是不是啊?清淨心能成就一切佛事,心想事成,所以這個是極圓頓之法,這些都是在讚歎菩提心的殊勝,也確實可以說是大暢佛的本懷了,超情離見。關鍵就在你不能相信就是了,要信不容易就是了。所以這就是道綽大師的第一段,說的是菩提心的功用。 那麼下來還有第二還有第三,那麼下面的內容還很長,那我們今天時間也到了,我們就一起學習到這裡。因為大家也差不多那個電開始沒什麼力了,要回去充電了。好,我們大家就一起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