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3/27 20:15:50瀏覽451|回應0|推薦6 | |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88集 好,我们继续再谈这一品提到的三聚,聚就是聚在一起同一类的。这三聚就是邪定聚、不定聚跟正定聚。我们昨天谈的这些,就引了《大智度论》的说法,那么大家一般上比较容易接受。那么另外一个解释要求就太高太严格了,说要到了信位才是正定,之前的都是邪定,所以我们在人道你怎么修还是邪定嘛!还有的说十信都还是邪定啊,还要再提升到了三贤位才是正定,十信再上去,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的才是正定。那么其实这些说的都是在往生之前的,它有种种的说法,种种的要求,还引了一些注解。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它就自然的统一了,就是你不用做什么工作,总之你到了之后,不管你的背景从哪里来,你到了极乐世界就全部都统一了,因为极乐世界是一个大平等的世界。所以我们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嘛,我们现在在讨论当然要多瞭解一些内容,比较一下,我们就知道极乐世界非去不可,这个后面我们还会讲到。好我们继续看注解说: “小乘以初果及其以上为正定。大乘或以必入涅盘,或以三贤以上,或以十地以上,或唯以大觉佛果为正定。” 彼土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众生全部都是住正定聚,每一个都是,你一往生之后你就是住正定聚了。所以憬兴是朝鲜人,朝鲜以前叫高丽,高丽的人参叫高丽参,小时候不知道什么叫高丽参,以为好像是一种黏黏的东西。就是高丽就是朝鲜,又叫新罗国人,就是朝鲜人。我们这里头引证的古德有好几个国家的,有日本的、朝鲜的、还有我们中国的。继续看注解: “至于今经所云彼土众生,皆住正定聚者,净影云:「位分不退,名为正定。莫问大乘小乘众生,生彼国者,皆住正定。」” 这里就说啦,不管你是大乘小乘还是什么乘,到了极乐世界,你一定是住正定的了。 “望西同之,并云:「一切善恶凡夫,乘佛愿力,生彼国者,处不退故。是名正定。」又憬兴云:「若生净土,不问凡圣,定向涅盘,定趣善行,定生善道,定行六度,定得解脱,故唯有正定聚而无余二也。」《会疏》同之。” 所以他就是说若生净土,不问凡圣,不管你是凡夫还是圣人,一定趋向于涅盘,为什么呢?到了极乐世界,你一定成佛的。你不会成菩萨,你不会成阿罗汉,不会变成其他的。你一定成佛的,已经跟你guarantee打包单了,谁跟你guarantee担保呢?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说得很清楚,你一定是行善的,你一定是生在善道,一定行六度,一定会得解脱的,所以往生的人只有正定,没有其它另外两种,另外两种是邪定跟不定,没有。所以这是他的解释,那《会疏》也同意他的解释。我们继续看: “又《甄解》宗善导意,释曰:「《释摩诃衍论》所谓正定聚,从佛果至十地三贤,皆名正定聚。净土正定聚亦然。或现十地三贤等。其体必至灭度。但是一涅盘界之示现差别耳。约一法句,则十地三贤当相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 这就说明了嘛,真实智慧无为法身那就是圆教的佛果了,一定成佛。所以另外《甄解》遵循善导大师的意思,他来说所谓正定聚,从佛果至十地三贤,皆名正定聚,包括佛,下来有十地,下来有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次。他这个解释就是说净土的一切,都是Mahayana大乘,所以也都是住于正定之聚了,那有的是示现十地三贤,但都是必定要入涅盘的,要成佛的,他最终也就是法身了,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他就住于正定之聚。那么底下就是,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它是正定的聚合之中属于正定,这是一个解释,因为他属于正定这一类了。那这两个解释都可以讲得通,那我们这里头就是把它都会集起来了,《唐译》和《宋译》底下又加了,这个加的不是随便加的,这个很重要!不但是已生,还有当生,这个当生是在唐宋两译有的,这个当生也住于正定之聚,他是遵善导大师的意思说,弥陀这个大愿是极深啦,我们没有办法理解,我们只有相信。那么就是说当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将要生到极乐世界,将要生叫当生,那当生是指谁呢?我们啊,就是我们啊,也都是正定聚。但是不要高兴得太早,当然它也要符合条件的嘛,要不是那阿猫阿狗都是了。不是每个念佛人都是,那不然怎么说念佛人还有一百种果报呢?所以念佛的很多,往生的很少,就是这个原因。下来注解说: “《甄解》之说,深显经意。盖谓净土之主伴皆是大乘,故皆住于正定聚。至于示现十地三贤,其体必入涅盘,当相即是法身。故于「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句下,紧接「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往生之人,皆入正定之聚,决定成佛,极显弥陀大愿,不可思议。 本品会集魏唐宋三译。文曰:「若已生,若当生,(若当生见唐宋二译),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弥显弥陀大愿之深广。是则不但已生极乐者,住正定聚,必证菩提。乃至现在当来一切将生极乐之人,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能与弥陀本誓相应者,虽居秽土,仍是具缚凡夫,但亦已住于正定之聚,决证菩提。是诚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绝待圆融,究竟方便也。” 所以我们昨天讲过了,我们听黄念祖老居士的开示,常常有用这些词句「超情离见」,「绝待圆融」,种种什么华严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些就是告诉你是什么课程?是什么班啊?是博士班,博士班才有这些形容嘛!「绝待圆融」就是绝了对待了,没有对待的,绝了对待了。超情离见就是超出你的常情,离开你的见解,所以没有办法,你达不到这样的一个境界的。所以下来又说: “又《唐译》曰:「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盘处。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这个就是关键了,往生的障碍就在这里,不是你自己说,我很有把握,我一定往生,你现在所建立的彼因就是。极乐世界的因是什么?你现在造什么因你自己心里明白,你是不是在造西方的因?条件是什么后面会讲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听这样子的一个开示,引了一些大德的一些言论,我们才真正知道我们现在还欠缺什么,还有什么不够的,要这样才行啊!这《唐译》就是唐朝的时候翻译的这个《无量寿经》叫《无量寿如来会》,是唐朝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他翻译的。这个本子是在《宝积经》里面,《宝积经》是一部很大的经,这部经也全部都翻译出来了,是《宝积经》里面的一部分,叫做《无量寿如来会》,是《宝积经》里头的一会,这就是说明了释迦牟尼佛在讲《宝积经》的时候又讲了《无量寿经》,这个是大的单元,在这个大的单元里面又讲了《无量寿经》了。所以《唐译》又说了就是这一句「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盘处。何以故?」经文说: 【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我们看注解: “盖谓当生极乐者,皆悉建立往生之正因。依此正因,必得往生之果。必然一生补佛。故曰「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彼邪定聚及不定聚之人,则不能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故云「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这就把这个条件给说出来啦!当然你不相信净土,你不修,那你不会去往生的,那这个往生的果就不属于你了。那你如果也发菩提心,也是深具信愿,具足了信跟愿,你老老实实也尽你的全力去念佛去行善,你都尽了最大的努力这么做了,你真的尽了力了,佛是悉知悉见的,不会亏待你,如果你这个合乎弥陀的大愿,你是应当生的,这就叫「当生」,不必等你生到极乐世界,你现在已经在正定聚了,已经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这个是根据善导大师的意思,善导大师我们世间公推为弥陀化身,莲池大师就赞叹善导大师说,他就算不是弥陀化身,他必然也是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同一流的,同一个Level水平的,这就是说的善导大师,我们常常讲善导大师在长安的种种事迹,长安城里头没有一个miss漏掉不念佛的,没有一个,妇女小孩大大小小男女老少都念佛,那肯定就是念「阿弥陀佛」咯,你说这个感化力有多大?有什么人在那一个城市里头让一个城市的人全部都念阿弥陀佛?有没有?有没有?有谁有这个本事?中国外国哪一国都没有。 “又唐善导大师深入经藏,明正定聚益,通此彼二土。(谓弥陀「入正定聚」大愿之益,通显于彼土极乐与此土娑婆。)《甄解》曰:「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显益。」” 下面就跟大家说什么叫密什么叫显,善导大师的意思他这个正定聚的利益,这个利益是通于彼此二土,彼土就是极乐世界,此土就是说的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甄解》它承善导大师这个意思就是说「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显益」,到了极乐世界入正定之聚,这一切都增上,决定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都非常地明显,你看得到的,你知道的,这叫显益,明显的利益。在我们这个世界呢?你如果真的是这几个字做到了,「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四句话你去真正做到了,那你就应当生了,你也入了正定聚,在这里就入了正定聚,这个正定聚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利益,这个利益是密益,这个利益不是那么明显,你自己也不知道,旁边其他人也不知道,但是你确实得到了这个利益,所以这个称为密益。那么常常说这个密不是保密的意思,就是别人不知道,不能知,不得而知。所以条件就是这几个字嘛,要把它背起来,把它记起来啊!不是含含糊糊的,含含糊糊你自己讲的,你自己说的就有把握往生啦?「真为生死」,那我们用比较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不怕死,知道死的不是你真正的死,那个是迟早要死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就是执持名号,就是念,开口念,你做到了,你就是在建立彼土的因,极乐世界的因。不然你讲得天花乱坠,那都是自圆其说,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佛不承认,所以你还是要六道继续轮回。 “《甄解》又说:若为现生密益者,今家(善导)不共义也。」可见《甄解》极赞善导大师所说,当生之人,虽身在娑婆,已获入正定聚之密益,为殊胜不共之妙义。所谓密益,盖指冥得此益也。” 《甄解》是一部注解,也是注解《无量寿经》的,日本人写的,日本人很多这些注解,我们中国才两部,当然要加上现代黄念祖老居士的这本注解。 《甄解》说「若为现生密益者,今家(善导)不共义也。」他们对善导大师尊崇极了,fully respect,称为什么?「今家」,所以是非常的亲密,非常的崇仰,说这个说法是善导大师不共的意思,就是不跟别人相同的,不跟别人一样的,是善导大师独特的智慧的见解,这就可以看见《甄解》是极其称赞善导大师。 那么当生的人虽然还在娑婆世界,已经得到了入正定聚的这种benefit利益了,所以这个是殊胜不共的妙义。为什么这么说?你看我们经里头不是这么说了吗?因为「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如果说现生已生当生的人都住于正定聚了,因为如果(中国文字很妙的,这个是反证法),如果他是邪定聚或不定聚,那就不能够建立这个因,什么因呢?往生的因,不能建立当生往生的这个因,当生的因是什么呢?又要再重复这一句了「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就是告诉你什么事都不用做了,就是念这句佛号就对了,就等着什么呢?等佛来放光来接你了,你真正发出这个心,那菩提心就在里面了,你很深的这个信心很深的愿力也在里面了。你对世间什么都没兴趣了,你对世间一切都能够totally完全放下了,尤其是六七十岁的,还叫你老菩萨了,还尊重你叫你老菩萨,讲得不好听就是老不死啊,就差不多了,你还要搞什么东东?孙子啦孩子啦包括你的老伴啦,不用理他的。自己现在是最重要的啦,要为自己打算。我常常说如果你是为自己的自身享受的种种利益打算,这个就叫自私自利。现在为自己将来去作佛给自己铺这条路,佛会告诉你是真佛弟子,真的!所以这句话就是彻悟大师他说的,大师说的话,他把大经小经的宗旨全部合在一起了,大经就是《无量寿经》,小经就是《阿弥陀经》,发菩提心是大经说的话,,《无量寿经》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信愿持名是小经《阿弥陀经》的宗,把这两部经大小经给它合在一块儿了,所以这就是very complete很完备了。你要发菩提心,你发菩提心加上一个形容词,你是「真为生死」,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不是只得一点点佛法的利益,或者是世间的利益,什么吉祥,平安,不要生病,谁能跟你担保不要生病啊?你念阿弥陀佛就求这个不要生病?你的业力里面所存的这些资料,过去生中你干了什么你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我们现在只有把这些东西delay延后,我们业力肯定是有的,什么时候发动,我们不知道,可能今天晚上,可能下个月,突然传来个消息,那个谁谁谁又不行了,师父给他写名字,又多了一个名字要回向,你不知道的。所以现在就是要真正下定决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孙啊不要吵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这样子才有机会把这个要发动的业力这个时间delay延后,真的!你如果真的是为了得一点点利益,或者是口头上说得很漂亮,那就远远不是这里说的「今生」啦!你是为了解决自己,而且还不只是自己,还有无量众生的生死问题,这无量众生里面包括我们过去生中的父亲母亲,过去生中的家亲眷属都在里面,你都为了解决他们的生死问题,你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要解决大家的生死问题,不要在六道轮回当中这么头出头没,这么的冤枉受轮回,六道轮回是很冤枉的,不应该的,你本来就是佛,你现在在做梦之中,你在受种种的苦,在梦中受苦啦,那我们会想晚上才受苦嘛,现在没有受苦啊,现在就是在做梦,你在做噩梦,你在梦中是十分的恐怖的,你十分的害怕,没有叫醒你之前你还跟真的一样,是不是?现在我们还是在做梦,但是你没醒啊,你现在就拿它当真的,拿什么当真的?拿这个梦当真的,所以很冤枉嘛!把六道轮回当真的很冤枉!没有这回事,要把大家叫醒起来,所以这就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这样发菩提心的,不但发菩提心,我自己也要醒过来啊,第一重要就是你自己要先醒过来。我要不醒,我还在梦中,我怎么还知道叫醒旁边的人呢?我只知道害怕..啊...或者是在梦中里面捡元宝,中国讲捡元宝,我们这里讲在梦中捡钞票,发财了,哇!中了福利部彩票第一奖,第一奖,很开心,笑哈哈..笑到醒过来,哎呀!可惜!可惜!不醒过来我就可以去领奖了,谁给你奖金啊?但是都在梦中,没有想到要把别人叫醒,你醒了才能叫人嘛!所以我常常听到同修很慈悲,很想帮这个帮那个,做这个做那个,先帮帮你自己吧!先成就自己!其实这是很自然的事情,automatic,你自己成就了,你自己提升了,你自己有进步了,你所看到的一切人事物,它自自然然就是你所看到的那个样子,就是跟你提升的境界是一样的,所以你操什么心啊?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你操什么心啊?先操心你自己啦,是不是?比方这个人在那边睡觉,你自己还在那边害怕得不得了!哇哇!然后你一拍就拍醒他了,喂!醒来醒来,别在做梦了!所以你看英文的翻译也是这样子,觉悟叫什么?Awaken,Wake up!叫你wake up要醒啊!是不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具体就是什么呢?就是这一句「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你具足了这八个字就是真正发了菩提心,以这样子的情形,那邪定聚和不定聚,不能建立彼因..那么这个反证就很得利,正面的我们不太好懂,反面的这个我们就很可以懂了,邪定的人会有正因吗?邪定的人会「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吗?还会「深信切愿,持佛名号」吗?Impossible不可能!他不可能的,他没有这个因啊,他没有这个抵抗力,我们现代人说的是免疫力,好东西一来他就lost control失控了,她什么都放弃了,她就只知道贪,只知道贪目前可以贪到的东西,其它别管它,以后再说啦!别人怎么看她,她都不管了,这样子的人还能够有往生的可能吗?她不能建立彼因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她不能建立,不但邪定聚不能建立,不定聚也不能建立彼因。今天热一下,明天又冷下来了,明天就没有这回事了。今天真的是听了师父讲的那几个字,真的是要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了,我一定要做到。到了明天,你一问她,慢一点啦,师父,我现在正忙着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今天你想想,在这个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比你快要死了还重要的?没有了。 所以我自己天天就浸在这个里面了,所以我很安心,我的心很定,我全部的本钱资粮都在这里了嘛!我天天头脑想的是什么?所以如果你让我几个月不讲经,也不用备课,那我看我也跟一般人一样啦,也差不多不行啊! 所以这种人他不可能往生,不定聚也不能够,今天明天那他会为生死发菩提心吗?他经不起考验,我们也不是说很多人他一直没发过菩提心,他就是经不起考验,是不是啊?所以说这里有个形容说「鱼子庵罗花,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这个鱼它下的鱼卵,不能讲蛋,讲卵,鱼卵下得很多,但是能够成形成鱼的很少很少。庵罗花这种花不知道是什么花,印度可能有,开花很多,结果的很少。菩萨初发心,发心的很多,最后成佛的很少,因为都退了嘛,都退了。 你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这个动力就不一样了,而且他因为这个起了修行,他是深信切愿持佛名号,那么他这个行就保障了他的愿,因为你知道你这么行的话,那阿弥陀佛就会派二十五位菩萨随时保佑你,避免一切魔的干扰,可以护持你这个愿protect,将你这个愿给你保住。这个不定聚的人他也做不到。真正就是说你只要能够做到这四句,「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把它背起来,回去把它写在你家里面任何一个角落,把它写上去,那你就得到佛的加持了,所以佛就会派二十五位菩萨也是加持你,那就入于正定之聚,所以就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不一定到临终的时候看见佛来接你,你才放心,你只问你自己是不是符合当生的条件?下来注解说: “又《小本》亦有与此相呼应之经文,经曰:「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表现在当来一切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之人,皆不退转于无上菩提。可见不退转之胜益,亦复通于彼此二土,与今经文同一玄旨。阿弥陀佛大愿大力,不可思议。” 那么这个意思在小本《阿弥陀经》里头也有,经文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不能靠自己说的,也不能听别人说的。我们要根据经典,依据经典因为经典是佛说的,清清楚楚一个字也不差。「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就是想要去,这个人「皆」这些人都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只要发愿愿意生极乐世界,你就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那你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就是现在就入了正定聚了吗?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就是不退转了。所以有时候我们很粗心,我们因为觉得不敢相信,很难相信,不敢相信,就把这些事情给忽略过去了,然后就按自己的理论,这样子来explain这样子来解释,就这么讲,也跟别人这么讲。所以你看这个意思很明显,这两个一结合就知道这是我们一个大的幸运,什么幸运呢?能遇到这个法门是今生最大的幸运。所以黄念祖老居士说他的老师夏莲居老居士听到净土法门,一个人在房子里面笑了几天,啊哈哈哈...不晓得是不是这样笑?他一定很有威仪的,哪像师父这样子?笑了几天,为什么笑?就是自己笑着说:「我这回才得到了出去的路了!」真的是这样。不然你你哪里有路可以出去?出轮回你哪里有路?如果释迦牟尼佛当年不讲净土法门,不介绍有个极乐世界,有这样容易简单方便快速而且最后究竟圆满的这样的一个法门,这样子的一个地方,那我们今天一个两个都跑不掉,一个两个都被黑白无常整天追你啊,告诉你。所以我们现在有路可以出去了,所以现在在这里不要笑啦,回家好好的笑一番,真的是,师父讲得对啊!一直笑,你老公就说你去了一趟七宝回来就癫了,不要管别人怎么说,是不是?要不然你哪里有路可以出去啊?你最多了不起写那一两篇文章罢了,你还是没有路出去啊!你写的那些文章出书种种那些,不能给你当通行证,当pass不能给你当护照,你哪里都去不了,那又有什么用?所以这一点很要紧的就是我们现在已经是正定聚了,要好好的珍惜啊!如果没听净土法门的人,他根本没有接触到这方面的一个解释,他根本一无所知啊,所以那些人才真正的可怜!我们是一群最最幸运的阿弥陀佛的弟子!!真的有时候想想,怎么会一开始就接触这个净土法门呢?佛法的法门经典这么多,一直坚持到今天,越来越觉得..用广东话两个字「好彩啊」!好在当年人家叫我念「阿弥陀佛」,我还嫌这是老人教,才从老人教那边慢慢去发现这个宝,所以我也不用说笑三天啦,我常常想就觉得很满意啦,心满意足了,够了,我就是这样讲这样讲,这样走这样走,这样子过日子,时间到就拜拜,就是这样子,还有什么?该交代的也交代了,该做的也超出我的能力了,超出了,做了很多了。有时候想想自己走到外面,因为道场前面那个小小听经机一直24小时播放的,走过去听到,哎!我讲了很多,录了很多了,不错了,不错了,出家不到十年这样子的一个不是成绩啦,有这样子的一个record收录,不错啦不错啦,非常非常的满意,最满意的就是大家成就了我,要不然我坐在那边讲给谁听?讲给鬼听啊?我们继续看注解: “专论极乐依正庄严之经文至第廿二品,告一段落。此下即为「十方佛赞」,「三辈往生」…等。” 下来就引了《无量寿经起信论》,很了不起的论着,清朝的彭际清居士他作的。你不懂不要紧,你光是看这些文字,在上面电视有得看,就看看这些文字你看看: “《无量寿经起信论》会结前之经义,消归自心。论曰:「如上种种庄严,种种佛事,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水中月,如画所现像,如幻所化人,皆以佛神力故。随众生心而出现故。当知一切众生所有神力,本与如来无二无别。特无大愿大行,发起胜因。不觉不知,沈沦永劫。若能一念回光,方知家业具在。如入宝山,取之无尽。如游香国,触处蒙薰。要须亲到方休,慎勿半途而废。」” 谁能写得出来?一位居士都还不是出家人,考到状元考得最好最top的成绩,然后不做官,研究佛学,深入经藏。 那么底下就是十方佛赞了,那么前面那几品就带领大家去到极乐世界,看看极乐世界的环境,极乐世界那些圣众,那些菩萨他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种种,之后大家对这个已经存档有概念了。下来呢?十方佛赞再给大家一个更大的动力,一个更好的证明,佛来证明到底极乐世界有没有?极乐世界是不是这么不可思议?佛来证明,不是人来证明,人没有资格证明,是十方佛,还不止是一尊佛。所以我常常说你不听这些道理,你会觉得也没有什么。瞭解之后你知道,不是你自己认为没有什么就没有什么的,你还要把你的心量你的眼光放远一点,看看还有什么其它的内容,还有什么东西能够给你证明,能够说服你,下来就是了。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本品(一)初明十方佛赞。(二)次明佛赞深意。(三)末明一念净信不可思议功德。” 好,我们先看开始的经文: 【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 “(一)首标东方,顺世俗故,日出东方。东方世界,数如恒河之沙。一一界中各有恒河沙数之佛。一一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 那么随顺大家的一个观念。东方是太阳刚刚从东方出来嘛,早上从东方出来,所以先列东方,东方有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每一个世界里头都有佛,每一个世界有恒河沙那么多的佛,什么叫恒河沙?是说那个数量没有办法数得清,这么多的佛都在干什么?出广长舌相,广大又长的舌头的这个相。放无量光,佛就放光了。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这些字字句句都是经典的重要的内容,大家要把它背起来。这里介绍什么是广长舌相: “「广长舌相」乃卅二相之一。舌广而长,柔软红薄,出口能覆面至发际。《圆中钞》蘧庵师曰:「出广长舌,表无虚妄。无量劫来,口离四过,故感此相。」” 广长舌本来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又广又长又柔又薄,从嘴里伸出来到上头,舌头能够盖住自己的脸,能够舔到自己的头发。那么念公就说他的舅父南梅,南梅北夏的南梅,也是个大居士,他的舌头就很特别,梅光羲大居士他的舌头很特别,他能够舔到他自己的鼻尖,这也是个异相,特别的相,能舔到鼻子尖。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的,有的人短到根本是很离谱的啊。出广长舌相就是证明无量劫来口中没有妄语,没有绮语,没有恶口这种种语业的过失,没有,多劫没有这个过,所以感得这个相-广长舌。所以为什么我们的舌头这么短呢?因为整天讲骗话,整天恶口,讲的那些不三不四的绮语,就这四种的口业,是不是整天爱讲这些?讲人家是非啊?所以从舌头就可以证明,你不用那么大声否认,跑不掉的,是不是?我们看注解: “又《圆中钞》曰:「惟世尊多劫实语,故舌相广长,超异常人。然有常相、现相不同。若常相者,缩之虽常在口,伸之则能覆面,上至发际。此曾令外道生信。所示如此也。若夫现相,又有大小不同。」如《阿弥陀经》曰:「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所以《圆中钞》,前面引的这个《钞》就是《圆中钞》,《圆中钞》说:「惟世尊多劫实语,故舌相广长」,然后这个广长舌相有常相和现相两种不同,常相者就是你一说出话来嘴里一吐出来,这个舌头就盖到你的脸,当时佛就是现这样子的一个相,外道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啦!让外道知道佛说的全部都是真实的。我们可以相信,不然我们为什么每一个人都没有这么长的舌头呢?是不是?已经prove证明了嘛,这是「常相」。如果「现相」就不同了,「现相」就是你看《阿弥陀经》里面,「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这个舌头遍覆,长到遍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十亿个银河系,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十亿个银河系,这有多大啊?这舌头有多长啊?那么它是有意思的,不是要给你看那么长舌头的佛。注解说: “经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即殊胜之「现相」。此经大小二本相校,大本未言「遍覆」,而言「放无量光」。故知舌相即是此光,此光即是舌相,无二无别。今言「放无量光」,故知法音所被,当不止三千大千世界。” 你要说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就是那么多,已经定了一个位置了。可是光没有limit限量,那不是更远吗?所以我们这个《无量寿经》没有说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可是说放无量光,所以小本的那个舌头遍满跟这里的无量光是一致的,舌相就是这个光,光就是舌相,而且光就更广了嘛,所遍的可能还不止三千大千世界了。 “又《圆中钞》继云:「《法华》言高而不言广。故曰上至梵世。此经言广,而不言高。故曰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要知二经,大小相齐。但文互略,故各举一边。悉是表无虚妄。现此以敦闻者之信耳。又义,《法华》明竖出三界,故但言高。此经明横出三界,故但言广。若即竖而横,即横而竖,文虽互略,义必相齐。」钞义精妙,启人深信。” 那么底下就是引了慈恩窥基大师,窥基大师对于净土宗有三种注解,那么大家现在学法相的人都不提了,不提什么?不提他注解净土宗的这个着书啦,恐怕不合乎玄奘大师和窥基大师的意思,是这个原因啦! “又慈恩师云:「佛之舌相,证小,则覆面门,以至发际。今覆大千,证大事也。」” 所以你看祖师不是普通人啊!他所说的都完全就是佛的意思。那佛已经入灭了,除了经典已经定下来讲的那个内容,其他的要来辅助的补充的,全交给这些祖师大德啦,而且窥基大师还不是净土宗的祖师,是法相宗的祖师啊,他看得那么透彻,他说佛之舌相证小给小乘做证明的时候,那么就盖到面门就完了。「以至发际」,最多到头发。「今覆大千」,现在覆盖了大千世界,干嘛呢?是证大事,要证明一件大事,证明这个净土法门,所以现这个相,这是窥基大师的解释。 “又云:「菩萨得覆面舌相,故其言无二,悉真实故。则覆面之舌,已无妄语,况覆大千乎!」 是故我等,于佛之所赞,应生实信。” 你要是不相信,那你就是不信佛了,是不是?而且还不只不信一尊佛,你是不信十方一切诸佛。十方一切诸佛已经在经典里面给你证明了,这个舌头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般如果到鼻尖或盖了整个脸到头发,他所说的都已经可以一百巴仙相信,没有讲骗话啦!现在还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已经跟你说明了你还怀疑?这个讲不通啊!其实也讲得通,为什么?他没有听到这些内容。七宝同修你们听到了,所以你们的信心应该比其他人更加更加的强才对嘛,所以要把你们听到的这些来告诉其他人,因为他们都没有机缘来七宝,有什么办法呢?这是没有办法的,逼也逼不来的嘛! 今天星期六shopping购物逛街才重要,拖了一大一小,一大一小。所以我常常说,当然我自己以前没有孩子。但是我有这种感触,每次去买东西的时候,看到前面大的拉小的,小的又拉小的,叮叮咚咚,do re mi fa so la ti do,这些瓜什么时候才长大啦?长大之后这个世界他又很难应付啊,是不是这样啊?所以我常常都‘啧啧啧’好彩啊!好在我今天选了这条路。 好,我们继续看。所以处处都在给我们证明了,是诸佛共同一致的证明净土法门的殊胜。那人说的我们还可以怀疑,是不是?现在是佛说的,而且还不止一尊佛,我们要这样来瞭解才行啊!所以你不多听这些道理这些内容,你知道的范围就非常地limited有限。「菩萨得覆面舌相,故其言无二」,他说的话就没有说两样的话。今天说这样子,明天又说那样子。不会的,都是真实的,覆面之舌已经没有妄语了,何况现在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呢,还有不真实的地方吗?是不是?这是窥基大师在劝我们要深信。 “「说诚实言」。说至诚无妄,真实不虚之言。《弥陀疏钞》曰:「诚实,明必可信。以诚则真恳无伪。实则审谛不虚。所谓狮子吼,无畏说,千圣复起不能易,万世守之则为楷者也。」” 「说诚实言」就是真实无妄的,就是真实不虚的言语。《弥陀疏钞》莲池大师他作的,他说诚实是表示必定可信。「必」这个字很肯定啊,必定可信,因为诚则真恳无伪,真是真实,恳是恳切,无伪就是没有虚假,实则审谛不虚,实际真实也就是这个样,没有虚妄的。狮子吼是什么意思呢?佛说法如狮子吼,百兽都畏惧。「四无畏」,是无畏之说。「千圣复起不能易」,一千个圣人再起来也不能改变这种说法,一千个圣人,不是一千个普通人啊。「万世守之则为楷者也」,楷就是楷则楷模,一万世都应该遵守作为楷则。所以念公说有人总想把佛给他动一动,什么叫动一动呢?有一些新招啊,或者能不能超过佛没讲过的,比佛还厉害了,我想到的,佛没想到的,这个都是自己认为想比佛还要高明。我们怎么跟释迦牟尼佛比呢?根本你不要说我们人啊,连阿罗汉辟支佛菩萨都没有得比,因为不是他跟你在地球比的,他超过这个地球啦,他是一个大宇宙的圆满的大智慧者,什么叫圆满大智慧者?前几天讲过了,整个大宇宙就是一个法身,一个法身就是一个大的数据,就是一个大的DATA,所有一切有生命的,他的存档的资料都在这个大数据里面。那释迦牟尼佛跟一切诸佛,佛就等于equal to这个大数据,那你怎么跟他来比呢?他知道的就是整个大数据,整个大数据整个data就是他,我们只是个别的一个,怎么比?既然不能比,你就不要想出新招能够超过佛啦,乖乖的听话,乖乖的依教奉行就对了。知识份子也一样,不管你是哲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得奖的,你永远都是三度空间的可怜虫,Okay? “又云:「纯真绝妄,万劫如然。言诚实者,孰过于是。」” 又说纯真绝妄,纯的真,一点妄都没有。「万劫如然」,万劫也是这样。说到诚实还有比这个更诚实的吗?你看「说诚实言」,这就是诚实的解释,那么诚实言说的是什么呢?到底是指的是什么呢?就是「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重点在这里,十方诸佛讲那么多,讲这些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这个就是为了「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这个称赞不是给面子支持support而已哦,称赞等于是认同agree,认同无量寿佛不可思议的功德。 “故知诸佛所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乃极真极实之言,千佛出世不能改易,万代遵守不可违失。纯是真实,无有虚妄。是故我等咸当谛信,慎莫怀疑。「不可思议功德」,见前第十一品注。” 这个就是万世不能改的,所以这个是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这个净土法门就是如此,十方诸佛都在称赞,不只是佛,千经万论都给你指着这一条路,什么路呢?西方极乐世界,真的啊!我们知道的只有净土五经讲极乐世界讲净土讲阿弥陀佛,还有最起码有比较明显提到的,都有两百多部的经跟论,有的,名字都有的,这个以前讲过了,都给你指到最后的这条路,这个路是谁给你指的?不是人跟你指的,那是佛给你指的这条路,就非常的safe稳妥了。 “下复举十方恒沙诸佛,亦复如是称赞弥陀。” 前面举了东方,东方恒河沙是如此,十方的恒河沙也都是如此。 “《会疏》曰:「虽诸佛所证,平等是一。念佛往生利益,弥陀不共妙法,故诸佛让德,而令归一佛。是第十七愿成就也。」” 《会疏》是日本人作的,它说诸佛所证都是平等,怎么单单就你弥陀特别呢?怎么单单要称赞你弥陀呢?它就说念佛往生这个利益,是弥陀不共的妙法,跟诸佛是不共同的妙法,跟诸佛不同的故诸佛就让位啦!让德啦!诸佛就都推让,让一切众生都归向于一个佛,这也就是第十七愿十方佛都闻名都称叹,闻名的多才能求生的多嘛,才能得度的多。所以十方诸佛跟弥陀是一个心,佛跟佛都是没有别的想法,就只有一个想法,什么想法呢?就是愿意众生你们真正都能够得度,所以诸佛之称赞弥陀也就是为了这个,弥陀之发愿,愿意十方佛来称我名,让众生闻我名都来我的净土,也是为了这个。不是为了拉一个队伍,我要怎么样怎么样,要搞一个很大的组织,人越多越好,能够壮大我的组织,种种种种的不得了的,那是世间人的做法。佛没有想要搞这个的,佛跟佛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要一切众生快快成佛,不要再继续六道轮回了。既然你阿弥陀佛建立了这个西方极乐世界,这么的美好,这么的殊胜,那我们就省下来啦!其他诸佛就省下来咯!全部给你介绍到你的净土去嘛! 其实讲是这么讲,真正就是因为阿弥陀佛是法身,那其他佛都归到法身了,也可以这样子来理解,这是我的体会。 所以都是为了众生得度。十方谦虚也不是逃卸责任,也不是表示礼让,也是为了度生,为了众生得度,都是说的真实话「诚实之言」。那么接着再看一段注解,接着下来就是经文了。好我们先看这个注解说: “意谓,佛佛道同,所证平等,无有高下。但念佛往生法门,乃弥陀不共之妙法。故其利益,亦是不共。是故诸佛推让其德,欲显一切诸佛无边功德,悉归弥陀一佛。欲令十方众生,悉入弥陀愿海,往生极乐世界。此正显弥陀本愿第十七「诸佛称叹愿」之成就。十方佛赞,始能名闻十方,普摄无边众生,会归极乐也。” 就是四十八愿里面有这一个愿,所以十方世界的这些众生才有机会听到「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因为阿弥陀佛发了这个愿,这个愿兑现了,所以你看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大家见面都是阿弥陀佛,管你是什么佛教团体都一定是阿弥陀的。你不可能是释迦牟尼佛的,只有什么是释迦牟尼佛?南传小乘的他不会跟你阿弥陀佛的,你跟他阿弥陀佛!他还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Buddha Shakyamuni!你跟他阿弥陀佛!他是Sadhu Sadhu Sadhu!怎么说都是Sadhu!没办法的。所以是不是这样?因为有这个愿,所以大家就认为好像很平常,念阿弥陀佛很平常,没什么特别。因为弥陀有这个愿,如果没有这个愿,今天你会念阿弥陀佛吗?好,下来我们看经文说: 【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二)上表诸佛赞叹之本因。盖欲众生闻名生信,发愿求生,悉证无上菩提也。 《会疏》曰:「是则第十八愿成就。一部宗归,唯在于斯。所以者何?虽四十八愿皆殊胜,以念佛往生为最要。虽一一成就皆难思,而此成就为不共,故诸佛赞叹。」「闻彼佛名」者,《教行信证》曰:「言闻者,众生闻佛愿生起本末,无有疑心,是曰闻也。」闻名得福,故能生净信之心。「清净心」者,无疑之信心也。又无垢之净心也。” 「何以故」就是为什么,为什么四维上下都称赞呢?就是没有一个地方漏掉叫四维上下,为什么呢?就是这句「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因为他方所有的众生都听到阿弥陀佛名号,听到之后他就发起了清净的信心,这句佛号能够令你的心清净,其他不能。那么下面引了《胜鬘宝窟上》这部书: “《胜鬘宝窟上》曰:「清净心,净者信也。起净信之心,又不杂烦恼心,名为净心。」” 清净就是信,清净心就是无疑的信心,无垢的信心,没有污垢的没有怀疑的信心。 “「忆念受持」。「受」者,信受。「持」者,坚持。「忆」者,忆佛功德,「念」者,念佛名号。「归依」者,谓身心归向,依止不舍。” 忆念受持这个忆就是忆佛的功德,念就是念佛的功德,念就是念佛的名号,受就是信受,持就是坚持。 你看看,我们每一天是不是有这样子来做呢?所以这个就要注意咯!你想什么最多的,那就是你将来的结果,跑不掉的,所以自己的将来自己造,没有人会帮你,佛菩萨善知识老师也不过是把方法告诉你而已,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归依供养,身心归向,依止不舍,就是归依,归向到弥陀,依止不舍离,我们用广东话来讲会比较贴切一点,依止不舍离就是「抱紧他」,「抱紧谁?抱紧阿弥陀佛」,依止不舍离就是抓到死死的,这样才有机会啊!再者供养呢?我们看注解说: “「供养」者,《玄赞》曰:「进财行以为供。有所摄资为养。」 所言「财行」,指二种供养:一财供养。指香花、饮食、汤药、财物、头目脑髓、大地山河等等器物。二法供养。如说修行,以为供养。” 再来就是供养,「进财行以为供」,财行有两方面:香花,饮食,汤药,财物,头目脑髓,大地山河等等...这一切都可以拿来供养。这个财有内财有外财,外财就是身外之物那些,内财就是头目脑髓,你身体的一些拿来供养供佛,这是供养的一方面。还有就是法供养,我如说修行来供养这是行,以财行来做什么呢?来献供。有所摄资为养,这个佛我们献给他让他有所摄,滋养身体,对于这个身对于法有这个,也就是俗话说的营养,提供他营养这样的意思,有所利益就称为养。这就是对于这个所谓归依供养的解释。那么底下就很重要咯,底下引了这个注解内容很重要,我们看看: “《弥陀疏钞》曰:「清凉大师云:‘高齐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以四字教诏。谓信忆二字,不离于心。称敬二字,不离于口。’」即本经「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之旨。 《疏钞》云:「往生净土,要须有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信佛名字,诸佛即救,诸佛即护。心常忆佛,口常称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 任意早晚,终无再住阎浮之法。此策发信心,最为切要也。」” 「乃至能发一念净信」,这个一念信都是好的。《弥陀疏钞》就说了,往生净土必须要有这个信,要往生净土就需要有信,而且告诉你千信就千生,万信就万生。「信佛名字,诸佛即救」,你能够相信佛的名字,你相信你依止佛,诸佛就救你了,诸佛就护持你。「心常忆佛,口常称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所以不是你自己说了算,你说我很相信,我信得很深,什么叫深信?你能做到你的心就是你的念头,常常想到阿弥陀佛,你的口常常称念阿弥陀佛,身常常敬佛,这个才叫做深信。常常忆念,常常称念名号,常常礼拜恭敬,这个才叫做深信。不管是早是晚,你这个时间是早一点还是晚一点,还是马上就去往生了,还是还要再等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这里就告诉你,终无再住阎浮之法,不会在这个娑婆世界再常常呆下去了。就是说这个信特别要紧。 “(三)特标「一念净信」,「至心愿生」,亦皆随愿得生之不可思议功德。 「一念」者,《会疏》曰:「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 这里还说「一念净信」,一念净信就是可以随愿皆生,「一念净信,愿生彼国,随愿皆生」,一念净信就可以生,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主要就是这个「一」,一念的一,不是二念三念三心二意。一念的这个「一」很重要,首先一念净信我们解释这个一念,《会疏》的解释是「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信这样一念就产生信。这样子的一念不在乎你要念多少,一天三千五千一万两万五万十万,不在乎你多少。在乎你每一念佛号真正的是一念,真实的信心而生出了这一念。 “又《教行信证》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获得金刚真心者,横超五趣八难道。必获现生十种益。一者冥众护持益,(乃至)十者,入正定聚益也。」” 也就是这一念就叫做一心,就是没有二念,「不二」,一心一念就是名一心,也就叫做一心。那么这个一心很重要,原来这一心就是清净报土,什么叫做清净报土?极乐世界啦,极乐世界的真因就是在乎你这一念这一心。 法身我们本具,我们本来就有的法身,我们要成功就是要修出这个报身,修出了报身就居于清净的报土啦,法身本来不等待你修,本来有的,在座每一位都有的。现在就是说你这个一念就正是清净报土的真因,真实之因。我们再看多一段: “(以上明「一念」,以下明「净信」。) 又《弥陀疏钞》曰:「信即心净。《成唯识论》云:信者,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何言心净,以心胜故。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今修净土,主乎心净。信为急务,明亦甚矣。」” 《弥陀疏钞》是莲池大师的着作,底下他自己引了《成唯识论》,引了唯识方面的。他先说这个信即心净。《成唯识论》里头说信是什么呢?「信者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对于这个真实的功德你是深忍乐欲,深的能够忍,忍就是住,就是爱乐。「欲」是你愿意,愿意领会,愿意相契。以心净为信,以心这个清净为信,这是《成唯识论》的解释。所以什么叫做信呢?对于这个实的功德,这个往生净土真实的功德你是深忍,安忍安住,欢喜,心里面有这种喜悦欢悦。「心净为信」以心净为他的信,何言心净呢?什么叫心清净呢?心清净不是你自己说的。这里用这个来形容「如水清珠」,有一种珠子叫水清珠,到底是怎么样的珠子不知道啦。这个珠子你把它放在水里面,很肮脏的水当时就清了,它能清浊水,水清珠能把浊水当时给澄清了,所以过去有时候得的水不干净,你要是有这个珠子,马上一下子这个水就清了,脏东西都沉淀了,你要是可以找到这个珠,就不用装过滤器了,沟渠的水也可以拿来给它转清了,它能清浊水。 但是染法就相反了,染法它各自都有它自己的相,只要你不信,这个就严重了!这里告诉你这个染法它有个特点,它是自相浑浊,它自己很脏,它自己能产生很脏的东西,它不但自己增加它自己的浑浊,而且它还能够浑浊其它的心所,对于其它的心所也使到其它也混杂,如极秽物,好像很脏的东西,不但它本身脏它自己脏,谁碰到它谁都脏,自秽秽他,那也就是你把脏的臭的大便放到干净的帽子上面,你帽子不就脏了吗?它使到别的也脏了。信正翻彼,只有信才能够把它翻过来,转变过来。所以,信跟不信这个差别就很大很大。大家要知道,在当时不觉得都在一起嘛,有人信,有的人不信,当然都是在一块没有什么差别,但是这个差别实际上是非常明显的。信是以净为相,它是清净的。所以这个比方打得很好,你不信就像什么呢?就像肮脏的东西你毁坏你自己的心,他不光是对这个不信,它使到其它的东西都肮脏都浊,所以这个很可怕!就是你自己不信,你还去跟人家讲,哎呀!没有这么简单的啦!他们自己修净土的他们念佛,当然就说容易啦,说净土好到什么啧啧声这个那个啦,你不好信啊,你要信也信一半就好啦!你自己脏你还要令到别人也脏,你自己死就好了,不要拖累别人,就是这个意思啦!如果你不这样的说法,你讲了老半天,大家听了之后都想睡觉啦,你死就好了,不要拉其他人跟你一起死。就这个意思是不是?所以你不信的话,你走开,不要害人啦,害人其实也害到自己。 所以莲池大师就说「今修净土,主乎心净,信为急务,明亦甚矣。」 「明亦」是也很明白。首先就是要你信,如果还信不够就多听经啦,让这个增加你的信心,那绝对你要相信,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然后释迦牟尼佛的法传到中国,传到中国之后,这些祖师大德一个一个都不是笨蛋的,包括坐在台上这个也不是笨蛋,所以怎么可以不信呢?所以还不信的话,你自己就慢慢啦,可能没有那么快让你能够相信,所以多听经,再把心量打开,不要说我只听这个就够了,不够的不够的。今天如果我空能法师没有在十五年前接触到黄念祖老居士这本《大经解》,告诉大家我应该也是跟...不是跟你们啦,你们好多了,我都是跟外面那些人一样咯!老人教你怎么相信啊?是我妈妈我阿姨她们念阿弥陀佛的,怎么是我学的?不可以不可以,这个没有水准的,是不是?说到我的水平,我心服口服就是这本《大经解》,而且我也证明了不止是我一个,真的证明了。最近不管跟谁谈话,不管讲什么,不管回答什么问题,没有离开《大经解》所给我的这方面的这个加持,大家听了都心服口服啊!真的!不是我狂傲,它本来就是有这个好处嘛!那么今天你们就是在听这本《大经解》,从第一品听到这里二十多品了,听到最后听完四十八品,不止我会飞,连你们都会飞,肯定的啦!因为我们依止这样子的一个善知识,非常非常的牢靠,非常的可靠,请相信我! 好,我们暂时就学到这里告一个段落,下来的内容明天下一个礼拜还有很多时间,我们再来慢慢的再来学习再来研究。好,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出席,阿弥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