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0/23 23:02:00瀏覽367|回應0|推薦3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76集 我們現在還在〈積功累德第八品〉,那麼繼續看這句經文「觀法如化」,註解說: “「觀法如化」者,觀一切皆如幻化也。「觀」者,智之別名。” 一切萬法包括了所有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一切的一切的事相都是萬法,佛說都是幻化的,教我們用觀想來看,它是幻化的,這個幻它就不是真實的了,它是有這個相,但是這個相剎那剎那生滅,剎那剎那變化,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像做夢一樣,醒來就沒有了。這個幻像魔術師變魔術,是假的,但是它很真,泡Like a bubble,很快就破滅了,這個影也不是真實的。所以,「觀」這個字,我們常常說作觀作觀,密宗說觀想,「觀」是一個很深的字,《心經》一開頭觀自在菩薩就是這個觀字。那麼這裡說觀就是智慧的另外一個名字。註解說: “《大乘義章二》曰:「粗思名覺,細思名觀。」” 這個覺不是覺悟的覺,這是見聞覺知的那個覺。粗的思想叫做覺。比如說我覺到了,我覺知了,我稍稍有一點感覺了。你能感覺的是粗的,你不能感覺的那個是細的,所以這個在你的思想範圍裡頭的就是粗的,細思叫做觀。所以觀跟想也是這樣子,有心的叫做想,離念無心的叫做觀,這個無心怎麼理解呢?就是師父常常講的不用分別心,用心看,用心聽,用心吃飯,不是用嘴巴吃飯,用心吃飯。所以一般觀不太容易達到,那麼天台家用三止三觀,空假中三諦就是三觀,空觀假觀中觀,這些觀都是很細很深的觀照,所以觀跟照這都是很高的境界。想那就是粗的了。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也知道五蘊皆空?你知道而已,但是你不能度一切苦厄,因為你是想,你所理解的都在想的這個範疇裡面,你是我想明白了,它是五蘊皆空。但是你不是觀,你不是照見五蘊皆空。所以觀跟照,觀照觀照,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夠度一切苦厄。你自己還糊里糊塗,這個想是胡思亂想,你胡思亂想還想度一切苦厄?還想度人?還想救人?這個照見五蘊皆空的般若是很深的般若,連小乘的般若都跟這個不一樣,不是跟小乘共的般若,是大乘的深般若波羅蜜,所以那就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了。 “又《遊心法界記》曰:「言觀者,觀智。是法離諸情計,故名為觀也。」又《會疏》曰:「觀之字,即三觀也。蓋夫三諦三觀者,萬行之要樞,菩薩之肝膽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諸法。」「如化」者,《會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則是中諦也。」意謂:既言如化,則非絕對空無,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則只如幻化而已,並非實有。又既云如化,乃非有而現假有;既是幻化,則所現舉體是空。故《會疏》謂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顯中道之義。「觀法如化」者,即觀一切法皆是中道。” 下來說三昧常寂: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常寂」者,真體離生滅之相,謂之常。絕煩惱之相,謂之寂。” 三昧就是正定。離開生滅之相叫做常。離開煩惱之相叫做寂。所以這個三昧就入了正定了,它就離開了生滅,也就沒有煩惱了,所以這個稱為常寂。 “《唯識述記》曰:「不生不滅,絕名相於常寂之津。」是故《淨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處曰止,乃禪定之異名也。)」絕名相,離煩惱,不生不滅,住於常寂。如是三昧,故云深也。由於常行中道,住一切如化之妙觀,自然入於不生不滅甚深常寂之正定。又《遺教經》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此表定慧等持之因行,本經〈大教緣起品〉曰「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是其果德。” 下來看「善護口業」,這個就嚴重了,隨時一開口就得罪人了。師父的體會是這個口是給你拿來吃東西的,不是拿來講話的,啞巴也可以活下去了。我們偏偏吃東西是小事,講話重要,而且是亂亂講。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犯了口業到了地獄是怎麼樣的一個刑法,下來會跟大家描述得很恐怖,好像我去過一樣,肯定去過,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 “「善護口業」下六句,表菩薩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之中,則以「善護意業」為首要,是即菩薩「善護己念」之正行。” 「善護口業」,我們首先要說這個口業,口業還是很容易犯的,他就是LostControl控制不住,很隨性,我們說沒有經過大腦,其實這跟大腦沒有關係,是自己失控了,以為說說而已又不用死的,說說而已會死嗎?是不會死,但是你造多一點口業那就要看看你將來怎麼死?到了地獄是什麼刑罰呢?口業地獄,大家都經歷過了,但是現在忘記了。現在給大家提醒提醒口業地獄,懲戒世間人惡口兩舌誹謗善知識。昨天講的罵師父,罵出家人。那善知識不一定是出家人,慈淨老師也是善知識,她也被罵,罵她什麼?妳沒有資格當老師,我不叫妳慈淨老師,我叫你林寶珠。我看她一定是中邪了,或者是什麼附體了,要不然正常人不可能這樣,而且她自己還是個老師,誹謗善知識挑撥離間。下來就把這個罪行告訴你是如何受懲罰的,帶領大家到地獄去,這是《地藏經》說的,不是我編出來的。 來來來來!下去了!到了地獄了,看到這一幕是什麼呢?一個女罪人,不是男的是女的,被壓著跪在地上,雙手被綁在身後,你說沒有罪?你沒有罪,那是你在人間可以請律師辯護。到了下面啪!跪下!那就跪下了。為什麼?因為有很多那些鬼差全部抓著你雙手綁在後面,這個女罪人就不服氣,哇,還趾高氣昂,然後就被鬼差用工具把她的嘴巴硬硬給撐開,師父要表演這段就沒有威儀了,但是很精彩!撐開把舌頭硬硬拉出來,你以為只有三寸啊?沒有繼續拉....整個舌頭的舌筋差點被拉斷了,痛到這個女罪人滿臉淚水想逃,想逃可是又被鬼差壓住了沒有辦法逃,舌頭拉出來了,過後用釘子把罪人的舌頭拉長釘在地上,啊!罪人就這樣半跪著接受懲罰,手不能動,手被綁起來了,手不能動,口不能說話,好像不是很恐怖,罪人就這樣子被固定釘在地上接受懲罰。 另外一個例子,帶大家再看另外一個。也是一個罪人被綁著,哀嚎大喊恐怖害怕,被強硬綁在臺上,鬼差拿著刑具,刑具用火燒過,也是把舌頭硬給拉出來,用刑具把舌頭割斷,痛得他..哇!鬼差說:在世間說黃色笑話,又無中生有造學佛人的口業,造謠生事犯大惡口業,讓他死後下地獄連舌頭都沒了,看他如何再犯口業?鬼差是這樣的語氣的。第二天罪人的舌頭會自動的長出來長回去,鬼差看到又來又割,直到罪人的刑滿出獄為止,一個晚上千次萬次。說說不用死的,這只是其中一種刑罰而已。 另外一種叫做「烊銅灌口」,用燒熟的烊銅,好像那個錫燒到很燙很燙,然後就把這個烊銅倒進那個罪人的口裡面去,倒進去,在裡面就開始燒了,燒....然後就碰!一個洞,碰!又一個洞,肚皮跟全身的皮膚全都千瘡百孔,劈里啪啦好像過年放爆竹一樣,然後呢?就離開地獄了,唉!離開地獄不是去投胎做人了,不是每一個都投胎做人的,投胎做人到人道之後也都是愚癡低能兒,舉止失態不如常人。尤其是誹謗造謠出家人,無中生有誣賴詆譭出家人,這個果報只有閻羅王才會跟你算,我也講不清楚。 所以在這部經裡面為什麼把口業擺在第一?你照排應該是身口意,先講身,為什麼把口業擺在第一?不是把那個身業或者意業擺在前面,而是口業,因為口業最容易犯了,俗話說正講的當時很痛快,反正沒有看到面臨什麼懲罰的事情,都沒事發生,很正常沒事,那你就慢慢等吧!可能是今晚,可能是明天,可能再過一會兒,很快的,所以會怕嗎?沒在怕,因為師父講得不夠恐怖?沒在怕。我們都經歷過了,是忘記了,為什麼你沒有在怕?因為你不是阿羅漢,阿羅漢想到他也經歷過這個刑罰,想到他就怕到流血汗,那個汗是紅色的。 這是造口業,很多講不完,《地藏經》就是要給你看這個,給你一個警惕,你不看這個,反而把《地藏經》當作是可以超度的,《地藏經》的重點在這裡嘛!那你說釋迦牟尼佛講來嚇人的,讓人家來害怕,不是嚇人的,真的有,你敢說沒有地獄嗎?如果你說沒有地獄,那六道裡面就少了一樣,地獄是化現的,化現的那就等於說,我以前講過的,在這個世間他犯的口業或造了種種的罪業,你不必生氣的,在世间再了不起的律師都沒有辦法。交給下面啦!交給下面他幫你搞掂,到了下面就清清楚楚了,因為是自己唯心所現的,所以你做了什麼,你講了那一句話,清清楚楚。你在世間你自己都忘記了,可是這個記錄檔案在下面清清楚楚,因為是你自己的記錄,理解到這一點,才會覺得可怕!下來註解說: “由於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達真源,遠離生滅,自然遠離一切煩惱之垢,是以意業「清淨無染」。” 因為住於常寂的正定,了達了真源。所以從意業方面說,它就是清淨無染了,所以從意業修就是從根本修,改也是要從根本來改,根本是什麼呢?就是你的知見,你的看法,這就是意業,你之所以會說會做,就是因為你有這個念頭,對不對?你的念頭是貪,你就有貪的行為。這裡法藏菩薩的修行教給我們了達,就是真正瞭解了事實的真相。從淺的來說,我們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有多少福報是一定的,你貪來的也是你本來有的,但是你用這樣的手段貪到,你就要付出代價,更何況這些貪到的都是身外之物,帶不走的,天天心裡充滿了貪瞋癡,你的心怎麼能清淨呢?你再念多少佛號,誦多少部的經,都是形式而已,你沒有真正的受持,所以該受苦還是要受苦,不知道悔改,不知道回頭,離開正道就越來越遠了,那你就越來越苦了,佛都幫不到你,更何況我常說我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下來就說了: “意業清淨,身口隨之。於口業云「不譏他過」。” 同時還很善於護持自己的口業,Protect護持。善護口業是如何呢?跟著一定就是不譏他過。 “「譏」者,譴也,誹也,指責人之過失也。口業不譏他過者,實由於意業之不見他過也。” 把這個根本點講出來了,譏是譏笑,譏諷是譴責誹謗,不要去譏笑別人的過失,口業不說別人的過失,實際是意業的不見他人過失。前面也講過了,一切皆成佛,一切事究竟堅固,就應該是不但不見他人的過失,但是也不是等於這個人是糊塗的,一個人好,一個人壞,我一點都不知道?知道,清清楚楚,但是不譏笑他,為什麼?因為慈悲,憐憫眾生,知道眾生無明。昨天慈淨老師說了,誰願意犯過失呢?誰願意犯過失而受懲罰呢?因為貪瞋癡矇蔽了自己的良知,一時糊塗,只要覺醒,這個覺醒英文怎麼講?Awaken,你看跟這個醒都有關係嘛,只要覺醒,再多的過失佛都能接受我們,你要真的懺悔不再造才行嘛!你要說我不能懺悔,我還是會再犯,這樣佛都救不了你了,你只好自己自救了。我們繼續看: “「他」者,一切有情也。進言之,則包括有情無情、萬事萬物之一切法,一切無過,本自無染;清淨本然,本自圓成。如「首楞嚴」義為「一切事究竟堅固」。又如《圓覺》,「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又「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是故一切平等,無有可譏者。” 所以你笑他什麼?半斤八兩你笑他什麼?你真的明白之後,一切事究竟堅固,他本來是佛,現在是暫時糊塗了,那你笑他你是笑什麼?你是笑未來佛,真的佛你不敢笑,你為什麼笑他?他也是佛啊!所以下來這幾句話很合適,大家仔細的聽聽:「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諦而不動」。「善」就是真正能夠分別,「諸」就是所有的法相一切相,你善於分別,但是在分別當中於第一義諦而不動,在分別當中自心如如不動,在如如不動當中你又善能分別諸法相,總之不落在那一邊,這才叫做中道。這個說的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用真心來待人處事接物,在分別當中而不分別,不是用意識來分別,意識是什麼?第六意識,第七第八,前面五識眼耳鼻舌身是工具,那怎麼做到呢?以前講過了,當年六祖大師就問永嘉說:你還有分別嗎?永嘉就回答得很好,說:「分別亦非意」。這個意就是第六意識,我分別就是沒有分別。你這樣子的佛法到外面跟一般人講,分別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分別就是分別,那到底是怎麼樣啊?到底是有分別還是沒有分別?我分別就是沒有分別,心裡頭真的沒有分別,因為心裡頭乾乾淨淨,那我分別什麼呢?我為大眾分別,心裡乾乾淨淨,就是依第一義諦用真心。為大眾分別,就是善能分別諸法相。這樣來解釋,就比較容易體會了,因為不只是你能做到這樣,如果所有的眾生都是永嘉,那這話就不成立了,除了永嘉還有其他人都在分別,因為眾生還有分別,這就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但是你自己心裡乾乾淨淨,只有阿彌陀佛,這樣就對了。你說我也是心裡乾乾淨淨,你說的乾乾淨淨不成立,怎麼樣證明你心裡乾乾淨淨呢?你說你心裡乾乾淨淨,但是你心裡沒有阿彌陀佛,那就是騙人的,沒有阿彌陀佛的時候,一定有雜念,從這裡來證明,不是你說了算。 “「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律」者,戒律。「儀」者,儀則。《大乘義章十》云:「言律儀者,制惡之法,說名為律。行依律戒,故號律儀。」其意謂:所謂為律儀者,防惡止非之法,稱為戒律。行為依止於戒律,稱為律儀。又《行事鈔資持記》云:「通禁制止為律,造作有相名儀。」綜上之意,依止戒律,體現於行儀,名為律儀。又律儀戒者,乃三聚淨戒之一。三聚戒者:(一)攝律儀戒。受持五、八、十、具足等一切之戒律。(二)攝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為戒。(三)攝眾生戒,又云饒益有情戒,以饒益一切有情為戒。上三為大乘菩薩通受之戒,於(一)攝律儀戒中,在家菩薩受五戒與八戒。出家菩薩須受(一)中之十戒與具足戒。《涅槃經卅一》云:「戒是一切善法梯橙。」(「橙」同「凳」,見《中華大字典》。)又《瓔珞本業經下》云:「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五燈會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以上經論,廣顯戒德。《普超三昧經一》曰:「被戒德鎧,化度眾生。」此正為「善護身業,不失律儀」之真意。戒鎧於此有二義:一者,護持義。以戒德為鎧甲,如消防隊員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濟群生,無所畏懼。二者,莊嚴義。以持戒德,而自莊嚴。不失律儀,軌範人天,令眾欽仰歸止,來受教化。慕我戒德,學我戒行,進修定慧,而度彼岸。 前引《圓覺》:「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與今「不失律儀」互相照映,正顯中道、理事無礙、圓解圓修之妙行。了知戒定慧與淫怒癡平等平等,仍嚴持淨戒,不失律儀。雖嚴持律儀,軌範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無取捨,更無愛憎。不見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賢行。如是知見,方契中道。若人稍聞平等之意,便謬斥持戒為著相,誹謗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讚毀他,侈談他人過失,是皆以病為藥者也。 上三段為法藏大士嚴淨自心之德行,下為成就眾生之德行。” 律就是戒律。戒就是根本。儀就是儀則儀式儀軌。戒律主要是幹什麼的?不是釋迦牟尼佛設定這個戒律來綁住我們綁手綁腳的,(客語)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不是這個意思。是防惡止非叫做戒律。防止你還沒有犯罪之前,還沒有犯錯之前,防止的預防的。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認為學佛很辛苦,又要吃素,又很多戒律,就是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哎呀,綁手綁腳的不自由,不要!不要學佛!他是誤會了,這個戒律是幫助我們Prevent在還沒有犯錯之前,依止戒律而行動叫做律儀。關於戒律的種類很多,註解也很長,念公沒有加以解釋,所以師父就不再做補充了。 「善護意業,清淨無染」,由於智慧猛利,觀想得力,三昧功深,正定常寂,復又能夠善護身口嚴持律儀,故能深達法源,從容中道,善護已念,清凈無染。為什麼清淨心不會被染污呢?因為善護意業啊,說話經過思考,依佛所教的作為標準,所想的都是正知正見,說了那麼多道理,那要怎麼下手呢?最容易下手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因為這一念是清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頭清淨了,念頭清淨了,身口就清淨了,這就是懂得善護己念,但是必須要做到前面說的,智慧猛利,觀想得力,三昧功深,正定常寂,嚴持律儀,深達法源,總的說就是-念念都有阿彌陀佛。那前面講的這麼多你都通通做到了,不用一樣一樣的來修,一樣一樣的來修,那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你看看現在外面的環境這麼的污染,這個說的不是煙霾,煙霾那是外在的,你可以戴口罩來減少被污染,但是這個煙霾會散掉的,人心的污染才可怕,你能戴口罩避免人心的污染嗎?所以只有念佛才有辦法對治,才能夠改變人心,人心轉變了,佛講的很有道理,依報隨著正報就轉了,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找出根本的原因來。下來就是經文了,我們看下來的經文說: 【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所著。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 我們看解釋: “「聚落」即村落,即今之鄉村居民點。「著」者,執也。有所執著,則難離捨。今無所著,故皆可用以布施。於布施下,續戒、忍等五度,因諸度咸以無著為本。是即《金剛經》宗旨,遠離四相,修一切善法,故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此六度,乃菩薩究竟自他兼利之大行,能到涅槃彼岸。菩薩自行此法,亦以此教導利益眾生。” 在這種情形之下,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這一切都無所著,就沒有執著了,這些說的都是身外之物,都可以拿來布施,而自己就以六度來教化眾生,這就是財法二施了。 “故續云「教化安立眾生」。《會疏》釋曰:「以道授他為教,轉惡成善為化。引導眾生安住正道,建立大心,故云安立。」蓋大士以六度教導與攝受眾生,使之轉惡成善,發起大心,安住正道。此道非是小道,蓋為「無上真正之道」。” 法藏比丘有這麼殊勝的功德,無上真正之道就是真實的,無上就是沒有再能夠超過了,就是讓這一切眾生都能到涅槃的彼岸,這是法藏比丘的大願,證到大涅槃這才是無上真正之道。你看法藏比丘他是這樣子的大願,他當年發的願就是這樣。不像我們現在的人,勸人再來做人,你要成佛之後再來做人,那就不一樣了,不一樣了。所以現在很多人說空能法師是反對黨,不講做人的道理,人家提倡那個什麼規,什麼規你就反對。哎,我從來沒有說反對這兩個字,你去查我所有講過的視頻,我沒有用反對兩個字,我是以大乘圓教的觀點,以解脫六道為目的而說做人不究竟,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除非你說你那個世間法也是了義法,那我就沒話說了。而這種說法也不是我一個人提倡的,這裡看到了,你查遍所有祖師大德的觀點,都是勸我們去作佛的,沒有勸我們再來做人的,法藏菩薩也是嘛,你看法藏菩薩也是這樣的大願,那你說阿彌陀佛也是反對黨了?所以這一類的話我已經講了很多遍了,這裡不再說了,說到累了。繼續看註解: “「無上」者,無有更能勝過之者。《淨土論注》曰:「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又《華嚴大疏鈔十三》曰:「無有能過者,故號為無上。」「真」者,真實,無迷無妄。「正」者,於理無差曰正。又無邪無曲曰正。又禪門解「正法眼藏」中之正字曰:「正」者,是佛心之德名。此心徹見正法,故云正法眼。「道」,一者,以能通為義。《俱舍論廿五》云:「道義云何,謂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華嚴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二者,涅槃之體,排除諸障,無礙自在,謂之道。《涅槃無名論》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由上可知,道者,通至涅槃之路,又即是涅槃也。綜上經論,「住於無上真正之道」者,真正者,真實無差也。無上者,此道窮性盡理,更無有能過之者。大士教令眾生,登涅槃彼岸,安住涅槃道果。 下明,由於如上之殊勝妙德,而感如下增上勝果。” 我們看看法藏比丘,他有這樣的因,才感得今天這樣子的果,因是殊勝的妙德,所以因是殊勝的,果肯定也是殊勝的。所以,住於無上真正之道,這個住是安住。無上就是沒有再超過它的了,在它之上的了。「真正」是真實契合理體,「道」能通到涅槃,並且這個道就是涅槃,即使無量眾生都得到教導與度化,能安住在無上真正之道,到涅槃彼岸,安住涅槃道果。你看處處都講涅槃,而且還是大涅槃,不是小涅槃,跟只求人天果報那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更不是處處都希望來生再做人的。所以,你來到七寶淨土講堂,就不跟你講這個,處處還提醒你做人苦啊!這一路走五六十年了,有的六七十年了,苦不苦啊?從嬰兒一出生就開始叫苦,到老到死也是苦,從出世苦到老到病到死。所以七寶的提倡,不是空能法師跟慈淨老師兩個人標新立異的,從這裡你看到法藏大士處處也是講涅槃,都是叫你快快去作佛的。所以你怪我反對再做人是不對的,你等於也是怪阿彌陀佛,我跟慈淨老師是跟著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的腳步走的,這樣會錯嗎?如果這樣也錯,那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他們帶頭的,他們是大哥,你去問他們,所以答案已經告訴你了,住於無上真正之道,這一個道是通往涅槃之道,甚至還超越小乘的道,那些世間的道就不必說了嘛!所以這個大家一定要明白,我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們,不在乎別人怎麼說,因為各人遇緣不同,那結果當然就不同了。所以我常常說沒有對跟錯,那就沒有吵架,就不會吵架了。沒有對跟錯,但是結果一定是不一樣的,這個沒得辯論的,結果一定是不一樣的。我們用時間來看結果,不看目前。下來說: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 「發」是開發。「應」是應化。就是說無量儲放妙寶的倉庫感通化現,自然開發,這是什麼?這就是福報。 “「如是諸善根」,指上文積功累德之種種善根,是為能感。感必有應,果必酬因,是故法藏菩薩感得勝果,生生世世所生之處,均得如下文所得之妙果。首云「無量寶藏,自然發應」。「寶藏」者,《箋注》曰:「累積珍寶之庫藏也。妙法能濟眾生之苦厄,故以為喻。」「發應」者,相感而自然開發也。《會疏》曰:「菩薩於多劫積布施持戒功,故自感寶藏涌出應其德。」” 由於成就了這樣的善根,所生之處不管在那裡,無量的寶藏自然就發應,你要什麼就有什麼,這就是福慧雙修,福慧雙修得的果實也就福慧雙圓,所以無量寶藏自然發應這就是福報。你看彌勒菩薩將來下來的時候,哇!整個世間都是大福報。還要種田還要種稻還要耕作?不用了。全部自然生長出來的。彌勒是大福,他修慈,他來成佛的時候,人的壽命也長,身體也大,地球上的物產也豐富,這個是福報。下來說: 【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王、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如是功德說不能盡。】 “「長者」,乃印度古時對年長並具德財者之通稱。《法華玄贊》云:「心平性直,語實行敦,齒(年)邁財盈,名為長者。」「居士」者,在家修佛者之通稱。《法華玄贊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蘊德,名為居士。」」又《會疏》曰:「姓貴位高,大富年耆,是名長者。多積財寶,深歸佛乘,居家豐盈,名居士。」「豪姓」,指名門、望族、大姓、貴家(如鄉里之貴者,稱鄉豪)。「尊貴」,指高官顯吏。「剎利」,梵語,印度四姓之第二,具云剎帝利,據《西域記》義為王種,即今所謂王家貴族。又《智度論卅二》曰:「剎利者,王及大臣也。」二義稍違,或古印度大臣多是貴族歟?「國王」者,一國之主。「轉輪聖帝」,或稱轉輪王、轉王。身具卅二相。即位時從天感得輪寶。輪有金銀銅鐵四種,依其次第,統領四三二一之大洲,如金輪王領四洲,餘依次例減。《會疏》曰:「轉輪王者,四洲之主。由輪旋轉,威伏一切故。」「六欲天主」,乃欲界六天之王。六天者,(一)四天王、(二)忉利、(三)夜摩、(四)兜率、(五)化樂、(六)他化自在。「梵王」,大梵天王之異稱。梵天總指色界諸天。以上蓋表菩薩以善根力,感得生生尊貴,德高望重,財富充足,乃至或為人王,或作天帝,上宏下化,能滿所願。更以善根力故,大願力故,常得值佛” 他這個時候或者是做長者。「長者」,是印度古時候對年長並具德財者之通稱。或者是居士,守道自恬,寡欲蘊德名為居士,意思是一心安住在道業之中,以法為樂,世間的慾望很少,心中蘊積功德之人叫做居士。你看居士的條件要求很高啊!那裡像我們隨便都叫居士,一般佛教徒都稱為什麼什麼居士。「豪姓尊貴」。「豪姓」,指名門大族。「尊貴」,指高官顯吏。或為剎利國王,「剎利」,是王家貴族。古印度有四種姓氏,或者是國王大臣。「轉輪聖帝」,轉輪聖帝轉輪王有四種:一種金輪王,一個是銀輪王,一個是銅,一個是鐵,四種輪王。金輪王就管四天下。「六欲天主」,是指欲界六天,第一個是四天王天,第二是忉利天,第三是夜摩,下來是兜率,五是化樂天,第六是他化自在天,乃至「梵王」,是大梵天王,或者欲界天的天王,乃至梵天的天王。下來說: “「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所作功德,無量無邊,「說不能盡」。” 因為菩薩所修的是無量的功德,不是那麼一點點,所以生生都是尊貴,德高望重,財富充足,並且常常能夠遇到佛法,常常能夠遇到佛,都能夠尊重供養,未曾間斷,所以說功德說不能盡。不管是做什麼,不管他做什麼,生生世世於諸佛所,都是尊重供養,沒有間斷。所以你看從那個經文「住真實慧」開始一直到這裡,都是說的法藏比丘種種的功德。下來說: 【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栴檀、優鉢羅華,其香普熏無量世界。】 我們來看一點註解: “大士廣修不可思議普賢大士之德,故其勝感亦不可思議。首云「身口常出無量妙香」。「栴檀」者,乃印度香木之名,我國所無,譯作與樂。據《慧苑音義》此木有赤白二種,白檀能治熱病,赤檀能去風腫,故名與樂。「優鉢羅」,譯為青蓮花、紅蓮花,其花香氣芬馥。《慧苑音義》曰:「優缽羅,花號也。其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佛眼似之,經多喻之。」大士身口常出妙香,是乃戒德之所感。《觀佛三昧經三》曰:「常以戒香,為身瓔珞。」又《戒香經》曰:「世間所有諸華香,乃至沈檀龍麝香,如是等香非遍聞,唯聞戒香遍一切。」本經曰:「其香普熏無量世界。」故知其香應是戒香也。” 證明這是戒香,不是一般的香,那麼這樣身口就常出無量的香,猶如栴檀、優缽羅華,花的香是自然的香味,身體放香,嘴巴也放出妙香,猶如栴檀、優缽羅華,而且這個香能夠熏到無量世界,無量世界無量有多大?沒有限量。在我們這個世間也是一樣,身口常出無量妙香,這是一個貴相,富貴的貴,人不但相貌莊嚴,人的身上有味道。這個味道當然不是那個臭味,不是幾天沒洗澡的那個味道。貴人身上的氣味很香。相反的,業障深重的人的味道就很難聞了,這個能夠看出這個人的業障有多深,越深就越臭,能看出那個業障。你看我們從虛雲老和尚的年譜當中我們可以知道,曾經親近過虛雲老和尚的一些法師居士們說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一年一次而已,一年剃一次頭,你看我們看虛雲老和尚那個像,他的頭髮不像師父剃得光光的,這裡兩天就不行了。一年剃一次頭,所以他的頭髮很長,衣服的領子很髒,油垢很厚,可是聞起來有香氣,這是修行真正有功夫。一般人一天不洗澡,身上都是臭汗味。可是虛雲老和尚身上放香氣,這個香從那裡來的?心地清淨,這是五分法身香,就是前面講的戒香,因為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跟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相應,所以不洗澡也放香氣,心清淨身上氣味不一樣,有一股清香。那麼現代人用香水,那是硬硬把那個味道給壓住了,那是假的,不是真實的。虛雲老和尚那是真實的,不用香水。法藏比丘身口常出無量妙香。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要提高警覺了,我們修行有沒有功夫?功夫有沒有得力自己不覺得,靠近你的人知道,接觸你的人知道,看看我們身上會有什麼氣味?我們口裡頭有什麼氣味?人家一說,我們就明白了,我們自己修行有沒有進步?從前我們的口臭,口說話很難聞,現在這個味道沒有了,那就是有進步了。如果再口裡頭有香味,口裡頭講話還有香味,那這功德就大了,感應就大了,這真的是如此。 【隨所生處,色相端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 “「端」者,端正。《魏譯》言「容色端正」。「嚴」者,莊嚴。「三十二相」,就佛丈六化身而言,則有三十二相。若就報身,則有八萬四千相。「八十種好」,指八十隨形好,此亦就丈六之身而言。若是報身,則有六十四億一千六百萬隨形好。《觀經》曰:「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這個八萬不是只有八萬,這一個不能當是一個數目字,總之,是好到嘖嘖聲到不能夠形容,我們沒有辦法去瞭解到底這個相是好到什麼程度,而且這個香,「其香普熏無量世界,隨所生處,色相端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不管生在什麼地方,長者,居士,天上等等都是色相端嚴,都是「三十二相」。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好就比相深入一步,八十隨形好。 “又《法界次第下》云:「相好乃同是色法,皆為莊嚴顯發佛身。但相總而好別。相若無好,則不圓滿。輪王釋梵亦有相,以無好故,相不微妙。」” 《法界次第下》講相好都是色法,都是為了來莊嚴顯發這個佛身。但是相的好總是有分別,有相沒有好,那就不圓滿。剛才說過轉輪聖王有三十二相,佛也有三十二相,那轉輪聖王也是佛了?不是,他還不是,他有相但是他沒有好,因為他沒有好,所以這個相就不微妙。下來說: “又《智度論》曰:「相粗而好細。眾生見佛則見相,好則難見故。又相者餘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別說。」由上可見,「相」乃其粗者,共者,顯而易見者。「好」乃細者,不共者,微妙難見者。法藏菩薩因地,於卅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無有缺少。” 而且《智度論》就說相粗而好細,粗的話大家容易見到,如果是微細就很難見到,眾生見到佛只能夠見到三十二相,你要見到佛的白毫相,那不容易,好則難見。又相者餘人共得,因為眾生的眼睛,我們的眼睛觀察不到這麼的微細,你看蒼蠅的腳有細菌,你沒有顯微鏡你看不見,但是蒼蠅飛來你還是害怕,因為別人有顯微鏡告訴你了,哎呀,很髒啊!牠可能從那個什麼大便桶地方飛來的,所以你一看嚇一跳,蒼蠅的腿怎麼這麼髒?你的眼力有局限性,所以見佛只能見相不能見好,好非常微細,「又相者餘人共得」別人也可以得,「好者或共或不共」,好者可共得的,也可以不共得。「以是故,相好別說」所以可見相是粗的,好是細的,是不共的,是微妙難見的。那法藏菩薩在因地之中,他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通通全都具足了,是這樣子的一尊佛啊!今天是這樣子的一尊佛作為我們的老師。 今天中午跟同修在供僧吃飯的時候,她今晚沒有來。就說到,我們是依止這樣子的一個老師,這麼智慧圓滿,沒有任何欠缺的一個老師來學佛的,這叫做依止一個老師的概念。因為她問了一個問題,她問到一半我就知道,我說:「我知道,妳要問什麼了。」「師父,你很厲害!怎麼我還沒問,你就知道?」因為她說她有罪惡感,她入佛門是慈淨老師引她入佛門的,那她接受了一位叫鄭老師的教導,後來她去聽了淨空法師的說法,結果她覺得她有罪惡感,背叛老師,因為尊師就是要只有一個老師。我說:「你講一半我就知道了,因為這個問題其它的淨宗學會也是這樣的一個概念,都說我們是依止一個老師。」結果我跟她說:「淨空老和尚不是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導師,引導的導,大家都這麼寫的,導師淨空法師,不是老師。現在我們大家一起依止的老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吃飯的時候剛好前面有慈濟的同修走過,我說:「她們也是一樣,你說他們的上人不依止釋迦牟尼佛作為老師嗎?你說那個什麼佛光不依止釋迦牟尼佛做老師嗎?所有學佛的人都依止同一個老師,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樣子就沒有你我他了,就沒有分別了,就沒有罪惡感了。」「哎呀,師父說得好啊!多少年了,你幫我解決了這個心理的問題,我一直覺得有罪惡感。」「所以你聽淨空法師的沒有罪惡感,現在你繼續聽空能法師的也沒有罪惡感,甚至你躺在牀上聽,聽了很舒服的,很容易睡著也沒有罪惡感,我同意你!」以前常常講過,越髒越放光,你怕什麼?你主要是要得到那個法嘛!你還在乎形式上房間又不能怎麼樣,在那個廚房廁所又不能怎麼樣,都在乎那些。所以今天幫她解決了幾年來的這個問題,她一直覺得有罪惡感。 所以,我們大家共同跟隨本師釋迦牟尼佛,那今天為什麼你抬出阿彌陀佛來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叫我們念阿彌陀佛,這個也是那些南傳的法師常常提出的問題,他們提出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不念釋迦牟尼佛我們要念阿彌陀佛?我說如果有人提這個問題我就會說,你沒有資格知道答案,你還沒有資格要我回答你為什麼,因為我慈悲,所以我才不回答你,我如果回答你,你根深蒂固的那個觀念,你一定造口業。我說釋迦牟尼佛叫我們念阿彌陀佛的,我們是釋迦牟尼佛最乖最聽話的弟子,因為釋迦牟尼佛沒有說你念我釋迦牟尼佛,你就可以來我的淨土。釋迦牟尼佛的報土他說過了,人天跟二乘阿羅漢都沒有入報土的份。但是他介紹我們阿彌陀佛的報土容易進去,以前講過只要兩百分就可以了,一百分發菩提心,一百分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兩百分你都做不到,那就下一位了,再慢慢等吧! 那麼這裡說法藏比丘手中常出無盡之寶,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做什麼事情都容易了,你要度眾生,要幹什麼都容易了。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蓮公他說:你們要把這個火車頭把它安到軌道上,火車頭沒有放到軌道,那它很沉很重,怎麼辦呢?動一動的都笨極了。火車上了軌道了,一個火車頭可以拉多少多少的車廂啊,你怎麼走都可以,前後都容易,這個時候你布施就容易了,你有條件布施了。所以就告訴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再回來,你要還人情債,還命債,還錢債,什麼都可以,因為你有無量的寶藏嘛,是不是?還命債還不容易,因為是千百億化身,千百億的命給你一條小兒科,無量莊嚴之具都能夠利樂有情。所以我們要是真正上品上生,你當時就可以分身到無量的佛土去度無量眾生,都是這麼度的,你愛怎麼度就怎麼度。現在你怎麼度?現在多苦,是真苦啊!我自己越來越感受到啊,能聽得進去的不多,很難跟大家說心中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但是我都盡力在做,能幫多少就多少,幫到一個是一個,兩個是一雙,不容易啊!下來說: 【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 “手出諸寶,如《維摩經》中之寶手與妙臂二菩薩。羅什大師曰:寶手者,手中能出無量珍寶也。又云:「以施報故,手出無盡寶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 《維摩經》裡面有提到這兩位菩薩,寶手菩薩跟妙臂菩薩,手中都出無量的珍寶。那麼鳩摩羅什就解釋「以施報故,手出無盡寶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因為有布施的這個報,因為一直都在做布施,所以就出無量的寶,像河流一樣,像河流的水一樣源源不斷的流出這麼多稱為妙臂。這就是如是因,得如是果,修財布施得財富不缺,前面不是讀到了嗎?法藏大士發了這個願了,前面讀過了,「復為大施主」,這裡面就包括了財施,是不是?所以能夠成就這樣子的果德。 “義寂師判此為十地菩薩之行,以智度成故。妙智融通,故隨意無礙。” 義寂師判這個為到了什麼位次了?到了十地菩薩的位次了,所以這都是十地菩薩的境界,法藏大士當時發願的時候就是地上菩薩了。所以關鍵在這裡,他的般若度成就了,這一切布施成就都圓滿了,所以能夠隨意無礙。 “淨影曰:「手出供具,供養諸佛。」義寂云:「施諸有情,供養三寶。」可見手中所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所須最上之物」,端為上供與下施也。” 所以這一切寶都是為了上供諸佛下施眾生,是為了這個。下來引了唐譯本的內容: “如《唐譯》云:「諸寶香華、幢幡繒蓋、上妙衣服、飲食湯藥,及諸伏藏珍玩所須,皆從菩薩掌中自然流出。」普施眾生,「利樂有情」。於一手中流出如是無量無邊種種最上之物,正顯《華嚴》一多相即、圓明具德之玄旨。” 這裡又顯現出《華嚴經》的境界來了,從一個手裡頭能出這麼多這麼多無量的寶,像五河水流似的出這麼多的寶,無窮無盡,這是小裡頭有多,一裡頭有多,小裡頭有大,這是《華嚴經》事事無礙的境界。為什麼聽不懂呢?因為是華嚴境界。如果你聽得懂的話,那你就入了境界了。師父常常用這句話也不是安慰,現在越想越合理,聽不懂是正常的,華嚴境界怎麼可能聽得懂呢?你聽得懂,你就事事無礙了。現在我們事事都有障礙,所以聽不懂。為什麼一直都提《無量壽經》跟《華嚴經》?主要證明《無量壽經》不是淺的經典啊,告訴你淨土法門不是老人教,但是是老人最需要。下來經文說: 【由是因緣,能令無量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由是因緣」,總指以上種種殊勝因緣,能令所化之眾生發起無上菩提之心。深表法藏大士,以無量心,發無量願,起無量行,一一皆稱真如法界,是故願無虛發,功不唐捐。故「能令無量眾生」,亦稱法界,「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心即是真如本心也。” 因為以上種種的因緣,這種的積功累德,能令無量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得到的果實,能讓無量眾生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就是如來出現在這個世間的目的。佛為什麼出現在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唯說彌陀本願海,使眾生能得到真實的利益,能夠入彌陀的本願海,這就是真實的利益。法藏大士於無量劫勇猛精進積功累德所得的妙果,也就是讓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我們這些末法眾生,現在能發菩提心,都是因為彌陀大願多劫教化的結果啊!所以從這裡頭我們要看這個發心很重要,種種佛的自覺,佛的覺他,佛的布施,佛的救度如何如何,最後都讓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發起成佛的心。所以我們現在能夠發起成佛的心,這不是小事情,這是一個大事的因緣啊!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彌陀的這種行願你看,我們從他出家一直到發願,再用五劫時間來成就這四十八願,成就之後又多劫的苦修,這一切修行的過程,我們都詳細的讀過了,一直走到今天也體會到了,那心中應該生起無限感恩的心,感恩彌陀的救度。 〈圓滿成就第九〉 所以下來一品經文接著下來就是說到他的成果了,一切都成就了就圓滿了,所以這就是圓滿成就,我們繼續看圓滿成就第九品,第九品圓滿成就,這一品正是之前我們所講的彌陀在因地當中種種的發心,種種修行的果實,一切誓願都已經圓滿成就,這就成為這一品的品名叫〈圓滿成就〉。那麼註解說: “第九品,名圓滿成就。以上從第四至第八品,皆顯法藏大士因地願行。從本品起則是果德成就。本品內容有三:(一)佛讚法藏因圓果滿。(二)阿難啟問。(三)世尊正答。” 以前所講的都是因,現在開始講果了,有因一定有果,這很自然。從這裡開始就圓滿成就了,本品開頭這幾句話文字很少,可是描寫出法藏大士不可思議的功德成就,我們先看經文: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積功累德無量無邊,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註解說: “(一)世尊總結前文,盛讚法藏比丘修普賢菩薩之大行,積累無量無邊種種功德。” 這個時候佛就跟阿難說了,說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發菩薩心,行菩薩道,積功累德,廣積種種功德,積累了無量無邊的功德。這些都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那釋迦牟尼佛怎麼會知道呢?他肯定知道,他就在現場,一切都是他所親眼看到的,法藏比丘成佛了,成了阿彌陀佛,是怎麼樣子的內容,阿彌陀佛是怎麼樣怎麼樣的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全部都清清楚楚。所以我們現在聽釋迦牟尼佛把這些重要的訊息傳達給我們了,所以我們的本師就是釋迦牟尼佛。 “「於一切法而得自在」。世尊自稱「我為法王,於法自在」,今以此語讚因地之法藏,乃讚嘆之極也。” 「於一切法而得自在」。世尊自稱「我為法王,於法自在」,一切法都自在了,對於一切所有種種的法,都能通達自在,沒有障礙,沒有阻礙。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啊!佛曾經這麼說過,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我是法王,這個法當中沒有再超過我,沒有任何可以Control控制我,我為法王。法王的特殊是在什麼地方呢?於法自在啊,法王才自在。世間的王不自在啊,世間的總統更不自在,你看看。一切法中圓融無礙了,所以佛也自稱為法王,沒有什麼傲慢,沒有什麼自己誇獎自己,這是如實而說的,是這樣的材料。不是沒有那個料自己充胖子,打腫自己的臉充胖子,不是。真的是有這個料,名符其實。這個謙虛當然是好,過度的謙虛,就變成虛偽了,我慢當然肯定是不好了。謙虛是好,如果過度的謙虛,那就變成虛假了。是就是,我們就是如實的。佛也不會謙虛的說:哎呀,我不敢當,我不是法王。所以直起直用,如實而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我們來看它真正的用意在那裡?這裡頭沒有一點點的我慢。如果是我們說,我們就我慢了。於法自在者,就不為一切法所拘束所限制所煩惱所干擾,沒有人可以影響他了,沒有人可以影響他的心情,影響他的一切一切,不能干擾他,這樣才能夠得自在。不是說是我的這一個地位高出一切,現在的王就是地位高嘛,你是國王,大家不敢怎麼樣嘛,為什麼不敢?怕殺頭啊,怕死啊!但是佛不是說我是法王,我的地位高出一切,其他人不能夠做王,只有我做王,我是最高的主宰,那就變成上帝了。佛法是最平等的,沒有這樣子的一個思想。說是法王,也不是說我地位高。下來這句重要了,是覺悟高。大家要知道,之前常常說,大家在名利上的要求是要越低越好,對於覺悟的要求是要越高越好。這個法王是覺悟高,於法自在,沒有一法可以當情,所以禪宗說無一法當情。有一法當情,當你對於這一法就不自在了,變成人情佛事了,她邀了我去那個活動很多次了,不好意思,很多次了不好意思,就答應她一次吧!這是人情佛事,無一法當情。你對於這一法當情,你就不自在,你就不是法王,你就被捆住了。 「今以此語讚因地之法藏,乃讚歎之極也。」這是釋迦牟尼佛對法藏比丘登峰造極無以弗加的讚歎。這是不是捧他呢?把阿彌陀佛給捧出來了,不是。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沒有誇張,沒有捧大腳,沒有給面子,沒有。十方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不是因為十方諸佛要給阿彌陀佛出頭,給他打知名度,不是,佛沒有搞這些。說的都是真實的,法藏比丘成佛之後,阿彌陀佛是不得了嘛!不得了嘛!我告訴你,你稱讚都稱讚不完,你口都講不清楚啊!所以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法藏比丘就跟釋迦牟尼佛平等平等了。 “一切自在,即一切無礙,亦即一切圓成矣。圓滿成就,融通無礙,才曰「自在」。” 我們一般人都這樣認為自在,我有錢我當然自在,有錢有閒想到那兒就到那兒,我還不夠自在嗎?所以那是你自己認為的自在。我們這裡看到的自在這兩個字,它的解釋讓我們真的是大開眼界啊!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這個自在就是無礙,這一切都圓融無礙。有一點點的障礙就不自在了,我們說你今天有點病,有點病就不自在了。一切都無礙了,也就是一切都圓滿成就了,是不是啊?這個都融通無礙了,才能夠說是自在。這還是自在的一個粗淺的解說而已,這樣還算是粗淺的解說,下來還有更深更深的解說,當然說了淺的,下來還要說深的,看看你們自己能接受那一種?如果只有說淺的,淺到最後就變成世間法了,那你們也不必到七寶來聽《無量壽經》這個《大經解》了,到處都有法師在講《無量壽經》,是不是?我們看註解: “又觀自在菩薩之聖號,寓此深密之玄旨。” 把這個自在再深一層的來解釋,很多人都讀《心經》Heart Sutra,《心經》一開頭不是有觀自在菩薩嗎?這是觀音的兩個名字,以前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個名字,就是觀世音菩薩,還有其它的名嗎?兩個名字:一個是觀世音,一個是觀自在。剛剛八月的時候去到北部講課,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每一天我都注意到他很認真的聽,過後就安排了一次中午供僧吃飯,他就坐在我的旁邊,瞭解之後才知道他是佛教界的老前輩,但是老人家很謙虛,就談到《心經》的時候,我就說《心經》開頭那句觀自在菩薩,還有另外一個意思。他的反應很平淡,沒有驚訝。他在佛門幾十年了,沒有辦法。另外在班台佛教會也是有一位學佛三十多年的,從來沒有聽過法身這兩個字。你們是整天聽,所以不是每一個佛教徒都有機會聽到像我們這些殊勝的內容的,你們很幸運遇到了,這個自在有很深的一個意思。 “「自」者,自性也,自心也。觀自在者,了了見性,了了見心也。是即甚深般若。故能照破五蘊,度一切苦厄。” 這個”自”解說為自性,自心。觀自在就是了了見心,了了見性。在任何情況之下,自心自性了了現前,不為一切所礙。簡單說是什麼呢?我不管對人對事對物,處理什麼事情,看待什麼事情,都是用真心,不用分別心,不用妄心,不用虛假的心。對好人,對壞人,對於出家在家,對師父,對不同身份的人,都用同一個心,這個心就是自心所發出來的,別人怎麼對我,果報是各自的,他的果報不會跑到你這裡來的,你緊張什麼?沒有這個道理,不可能跑到你這裡來的,那你就是了了見心,了了見性,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這句還有更深的解釋,我們知道這樣子應該就夠了,知道這樣子你就能夠自在了。 “亦即「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能於一切法而得自在。現在有一些修行人,我們也是,好的在用功的時候,在用功的時候看到一些語錄,或者佛的一些道理,偶爾也能夠想到自心自性,好像是找到自己了,就那一段時間而已。但是這一轉眼就不知道跑到那裡去了,一到超市逛逛,那跑得更遠了,失蹤了,就被煩惱世法牽著鼻子走了,就不能自在了。 那麼觀自在更深一層的解釋是:了了見心,了了見性。所以它這就是深一層的解釋,為什麼呢?因為聽不懂這句了了見心了了見性,所以它就是深咯!聽得懂就淺,聽不懂就是深了。所以這是很深的般若,最徹底的般若,所以他能夠照破五蘊,能夠度一切苦厄,能夠幫人,你自己有這個本事可以幫人,可以度一切苦厄,你就自在無礙了。你自己都糊里糊塗,自己都很多的不自在,你還要幫人家自在?那根本不合理嘛,是不是?我們再看最後一段: “是則以自在為因,仍以自在為果,因果同時,不可思議。” 那麼從這麼看來是以自在為因,知自心本來沒有生滅,本來沒有增減,所以念《心經》可以念到倒過來背,但是不知道這句話講什麼?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以前我也不知道啊,但是可以變得很熟,不知道講什麼?一切時,一切處,觀照自心,這個是因,你能了了見心,了了見性,這是因。那你能夠這樣做,你的果報是什麼呢?你還是在自心自性朗朗常照上,都是在你自己的份上,因也在你自己,果也在你自己,這叫做因果同時,不可思議!所以,這些就是深一層的解釋了,這個大家好好的去體會也不難懂。所以佛法往往一句兩句都有很深的密意,尤其你來到七寶,常常就聽到很深的深到自己不知道怎麼辦的,但是你不要理它,由它過去,因為一個半小時很快就過去了,再不舒服等一下就舒服了。所以佛法是無盡藏,它可以深到沒有底,不是其它任何哲學宗教科學所能夠比的。你光是看自在這兩個字,就不是你一般人能夠理解的了。不執著,不偏在那一邊,你才能夠自在。所以《金剛經》跟《無量壽經》說的都是一致的。 下來更加難懂了。「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告訴你沒有辦法,你怎麼開口你怎麼分別你都沒有辦法知道。這個內容等到明天,明天開始才來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因為比較吃不消。我常常說必須要在剛剛開始,這個精神比較充足的時候,來講的這些東西比較不會....哎呀,真要命!所以見好就收,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裡。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