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75集
2022/10/19 08:32:16瀏覽399|回應0|推薦2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75集

  好,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积功累德第八品的内容。那么接下来都是在讲述法藏菩萨他修行的这个过程,接着我们看这句:

“行寂静行”

  这句应该这样子来念,「行寂静行」,那它的意思就出来了,有动词有名词。如果你要是这么念「行寂静行」,这两个行就一样的意思了。「行寂静行」,法藏比丘现在所行的是寂静之行,这个寂就是常寂光的寂,这个就厉害了,这个行不是一般的行,前面说过他现在都已经超过十地菩萨的这个Level位次了,甚至我们慢慢看几乎等同如来的境界了,下来的注解会说明这点,我们看注解:

“《探玄记》云:「无余涅盘名寂静,修彼名行。」”

  无余涅盘叫做寂静。那跟无余对立面的那就是有余了,阿罗汉Arhat他们的涅盘叫有余涅盘,那个是小涅盘,怎么说呢?因为他只断除掉了这个分段生死而已,跟我们动物的这种生死没有了,但是他还有后面那个变异生死,菩萨四十一个位次,从初住二住到十住,到十行十回向十地共四十,还有等觉四十一,每一地跟每一地之间等于一个生死,所以初地菩萨不知道二地菩萨举足下足之处,这句话告诉你佛法的境界很深啊!那初地菩萨对二地菩萨在那里举足在那里下足,他完全不知道,所以说他还有一个生死,所以叫有余涅盘。但是佛是无余涅盘。我们呢?我们现在是还有分段生死,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将来成佛之后,我们也是无余涅盘,那超过阿罗汉太多太多了,阿罗汉Arhat没得比,所以这样子的一个法门这样子的一个果报,最后得到这样的果实,你想想看,有几个人相信?所以我常常说,讲到最后就是你们这几个人相信,今天来几个人就几个人相信,来多少就相信多少,因为你听到了,听到了这个事实,所以这个寂静就是无余涅盘。所以你说法藏比丘现在是不是跟如来的这个Level位次差不多了?我们再看注解:

“又《资持记》曰:「寂静,即涅盘理也。」又世尊释迦牟尼圣号,牟尼译作寂静或寂默。《理趣释下》云:「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又《大日经疏》云:「牟尼者,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寂然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今经所云「行寂静行」是大菩萨入无余涅盘之行,是法界大灭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静行也。”

  那么现在所谓「行寂静行」就是法藏比丘已经入了大菩萨的无余涅盘之行,是法界大灭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静行也,二乘就是阿罗汉Arhat跟辟支佛,跟那个没得比啊,不是那种的寂静行。「寂静行」是如来所行的究竟清净的灭度法,是诸大菩萨趋入无余涅盘的妙行,趋入就是已经向那个地方前进了,已经快入到那个境界了。寂静幽深不是言语所能宣说,讲不出了,没有能力讲了。法藏菩萨住真实慧,远离一切虚妄,所以他现在的行,他所做的一切,都叫做寂静行。各位同修,能听到这样的内容就是告诉你说,我们现在跟到的这尊佛他太厉害了,都还没有真正成佛之前,他的修行已经达到几乎像如来的境界了。那么我们现在学习他修行的过程,对我们来说,那不是一般的教学内容啊,是这尊佛这样子的一个水准的老师教给我们的。所以你学佛要跟谁学?我跟释迦牟尼佛学啊,释迦牟尼佛教你跟阿弥陀佛学啊,那释迦牟尼佛告诉你说,我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所以这一些都是释迦牟尼佛转述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在因地是法藏菩萨的时候,他的这么不可思议这么了不起的修行。

“「远离虚妄」。无实云虚,反真云妄。虚假不实,故云虚妄。”

  远离虚妄就是远远的离开了虚妄,虚妄这两个字很坏,不实就是虚,违反了真,真反过来那就是妄,虚假不实叫做虚妄。下来引《圆觉经》来解释:

“《圆觉经》曰:「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

  这种虚浮的心还有各种的巧见,什么叫巧见?很多的心眼,整天在算计,很多很多心眼,好多好多的招数,好多的策略。这种人不能成就圆觉方便,不能成就圆觉。那么《涅盘经》说的话就更加深刻了,现在一般人的心理就是不能够安定下来,学佛也学了几年,听经也听了几年了,还是整天在动脑筋想歪主意,很多招数。所以我常常劝大家头脑简单最好,傻傻最好,傻傻再加上戆戆一点那更好,人家说我戆就戆吧!但是他不知道我心里是想什么的。但是这个戆不要变成白痴就行了,不是白痴的那种。他什么都清楚,比别人更清楚,但是他什么都不管,老菩萨什么都不要管,没有意见,可以吗?可以!这样呢?也可以。如果是这样子呢?也可以。师父,你没有主张的?你主张就好了,都没问题啊。这是方便法门,得到圆觉的,圆觉就是圆满的觉悟。你要这样才能够达到这步啊!我自己现在就是在学这个样子,你们干什么我都知道,但是我装傻,我装傻就天下太平了。因为我要的不是世间的这些,我要的,不是你们要的;你们要的,不是我要的。我要的,不是你要的;你要的,不是我要的。这句话应该听得懂吧?

“又《涅盘经卅八》曰:「一切恶事,虚妄为本。」”

  所以我们这个《无量寿经》讲了三个真实,所贵的就是真实。所避忌的就是虚妄虚假,做人很假,整天说瞎话,狂妄都是妄,一切的恶事是以这个虚妄作为它的根本。所以我们看法藏比丘他处处都用在刀刃上,刀刃就是刀最尖端的地方,很锐利的地方,他的积功累德是给我们做榜样的,学佛就是这样子来学的。

“是故首应远离虚妄,为止恶之本也。”

  这是止恶,这是万恶之本。下来说:

“法藏菩萨所住是真实慧,所行是清净行,故能远离一切虚妄。”

  所以,法藏菩萨所住的是真实慧,他所行的是清净行,这样子的修行,就能够远离这一切的虚妄了。

“「依真谛门,植众德本」。「谛」者,真实不虚之义。世间与出世间之道理,决定不虚妄者,名为谛。”

  「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不管世间出世间,这个道理决定不虚妄,叫做「谛」。佛门常说二谛,二谛就是真谛跟俗谛两个。一个是真,一个是俗。我们来看看:

“《二谛义上》云:「谛是实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意谓:凡俗以有为实,圣智以空为实。故有与空皆是实,故立二谛。顺凡俗迷情之法,曰俗谛,或世谛。圣智所见涅盘寂静真实之理,名真谛,或胜义谛、第一义谛。”

  凡俗就是我们,俗人,以有为实,意思就是:这个「有」,在凡情世间来看,是很真实的,为了顺世间迷情,所以佛也建立了世谛,也称为俗谛。世间人你要顺他的理解,对吗?她说这个是非洲菊,你不能说这是玫瑰啊,因为世间人迷在事相上,菩萨就要随顺她。如果有机会,才告诉她不要执着,非洲菊也好,玫瑰也好,摆在这里一样是那么好看,这只是一个名称而已,这个名称用来干什么的?用来给我们分辨的,这就是俗谛了。

  而圣人知道这些都是假的,幻有假有,当体是空。「圣智以空为实」,「空」在圣道是真实的,本来无一物,空无一物,虚妄的东西你把它照出障碍来了。所以稍微清净一点,你就会看见这个房子床铺,自己身体都没有了,有的人又错误了,以为这是很高的境界,其实非常浅非常浅,是未到地的定,还在欲界定,但是他已经可以感觉到有一些空的感觉了。

  圣智以空为实,故有跟空都是实,所以就建立了二谛,在圣境中,那就本来没有这一些了,没有这些幻象,都是实,这两个都是实。你说「有」,世间以为是实,胜谛认为是空,故立二谛,顺凡俗迷情之法就叫做俗谛或者是世谛。那么圣智所见涅盘寂静真实之理叫真谛、胜义谛或第一义谛,智慧所见的涅盘,这种所见的理叫做真谛。

  简单的说,讲了复杂的,现在来讲简单的,简单说就是从真心所发出来的,依这个真心来植众德本,来培植一切德的根本,那是什么呢?什么是一切德的根本呢?就是这句阿弥陀佛,够不够简单?够简单了!复杂给它复杂,听完之后再来个简单的,归到最后,就是这句阿弥陀佛,用真心发出念这句阿弥陀佛,而不是用妄心来念,法藏比丘就是这样子来修行的。我们呢?我们也应该学法藏比丘这样来修行,处处要真不要假,对人要真,对师父真,对同修也要真。而不是对师父真,对同修又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的,所以那个才叫做学佛。

“《智度论卅八》云:「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

  就是说世谛就是俗谛,说有众生,有,我眼睛张开看都是众生,这是对世谛来说的。他说明明是有啊,明明是有嘛,师父,不是我们说的当他透明的,当我老公透明的,不行呀!他明明站在我面前啊!所以他认为真的有众生。

  「第一义谛」也叫真谛,就说众生无所有。到底怎么回事这个后面会解释。所以《金刚经》就说了,说我灭度了这么多众生,这是世谛俗谛。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就是第一义谛,胜义谛。「终日度生,终日无度,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因为我们现在就遇到经文这个名相,叫做「真谛」,「依真谛门」,那你是不是要解释这个真谛?既然是真谛,你不能讲得太浅啊!所以就要来理解这个名相的含义。前面说的那些,不是我们一般学佛人能够懂的,包括师父我也不懂。但是不需要你懂,只需要你知道,知道如何看这个世界的两面,凡夫看是一面,圣人看是另外一面。我们知道这样子就好了,就不必再讨论了,如果再谈下去,那就是《金刚经》的内容了,就是《金刚经》的课,而不是净土的了。好,我们继续看下来的注解说:

“又《大乘义章一》云:「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世谛。」「真者,是其绝妄之称。」「门」者,法有种种差别,能使人趣入涅盘,故称为门。「依真谛门」者,依第一义谛为门也。依真谛之胜义,植众德之根本。故曰「依真谛门,植众德本」。”

  门能够通到趋入涅盘,这个门让你直接可以到那个涅盘,所以称之为门。就是依照第一义谛的这个门,不是俗谛的门,世谛俗谛的门只是一个善巧方便,一个方便的方法,叫你说不要想那么多了,你可以不理解阿弥陀佛有多厉害,内容有多深,这些交给师父去讲,你就通过这个简单方便的方法,通过它经过它,最后,你就是通过这一个简单的门,你就进入到涅盘门了。

“《金刚经》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依真谛门」,即无四相也。「植众德本」者,修一切善法也。「植」者,种植也。「德」者,善也。「本」者,根也。”

  「植」就是种植,培植。像种花一样,培植什么呢?培植众德的根本。《金刚经》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就是这个意思。那你都没有人,没有我,众生也没有了,那你还修什么修?还是要修,这样子才不会落入一边,落入空边。你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是空。但是这个空跟有,《金刚经》说的真正的空,不是空有两边的空,所以这个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是真谛门,无我就没有四相了。「植众德本」就是修一切善法。那么用《金刚经》这么一解释,这两句话就好懂了。「依真谛门,植众德本」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是真谛门。不是这一无就无下去了,你看《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是无,到最后什么都无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无不是没有,不能当成没有。「无」知道是空,但是我还是修一切善法,这就是「植众德本」。所以整个佛教就是这么回事,不落在两边,不落在世俗的所谓有跟空这两边。

“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大觉之根本者,称为德本。又万德之根本称为德本。依是义故,阿弥陀佛名号,体具万德,名召万德,故曰德本。”

  已经证明了,这里说出来了。这个德本,就是德的根本。刚才说一切佛都因为念佛而成佛,那是昨天讲过的。一切佛都是因为念佛而成就最后成佛的,因此阿弥陀佛的名号,净土宗就是念阿弥陀佛啊,体本身就具有万德,这个体又招来万德,体又招万德,万德都来了。告诉大家这个万不是只有一万,就是无量的意思。无量的德,最好的,这个德里面包括智慧神通道力种种的妙用,就是这个德,这个体把这个德招来了,所以称为根本,所以这句佛号阿弥陀佛就是万德的根本。那这样来说成立吗?成立啊!所以,那些道理很深听不懂的,不管它,还是照听,最后还是这句阿弥陀佛,就是万德的根本。

“如《教行信证六》云:「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这里引了《教行信证六》说德本就是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你只要..这里没有说很多声,就一声,这个德号你只要念一句。「至德成满」,登峯造极的德就成就了就圆满了,一声都这么厉害了,你还念这么多,那还得了?就圆满了!

  下来这句就是对我们最管用的,「众祸皆转」,所有一切的祸都转了。什么时候转?Immediately顿时即刻就化解了。本来是空的,是虚妄的,是幻象,但是当你的执着还没有去掉的时候,它真的是有啊,看到前面的车子向你冲过来了,你说这是虚妄的,这是假的,梦幻泡影,就要死了,还梦幻泡影,这是真的!一句阿弥陀佛「众祸皆转」,不是要等几秒钟后才转,当下就转,速度这么快,谁有这个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够化解,对吗?但是速度对阿弥陀佛来说是小儿科。所以师父常讲,阿弥陀佛看我们这个车就像玩具车,任由他要怎么帮你都行,你念他就好了,其它任由他去搞,所以这就是信心的问题,所以速度对阿弥陀佛没有问题,谁才有问题?我们才有速度,佛那里有速度,所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弥陀圣号是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所以密宗就说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所以你要修密,修密你就要念阿弥陀佛,你修密多么辛苦,到最后你还是千百万佛不离阿弥陀佛,所以称为德本。

“如上所引《观佛三昧经》,释尊曰:「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亦与之同旨。皆以持名念佛为十方三世德号之本。”

  这个昨天讲过了。释迦牟尼佛跟一切十方诸佛,从初发心都是因为念佛三昧才得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成佛了,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德本。继续看:

“故知植众德本可有二释:(一)者,菩萨因中,万德圆满。从因得果,故云「植众德本」。(二)者,众德本者,即念佛名号也。且此二说实不相违。因菩萨因行不离念佛故,故(一)中有(二);又念佛圆具万德故,是(二)中摄(一)。故云无违也。”

  这样子的中文是不是很有味道呢?好料来的。「一中有二,二中摄一」,不就两个,都是一,两个都一样了吗?「植众德本」底下还可以有两个解释,就是一者,刚才是注解文字,我们现在是比较白话一点,「(一)者菩萨因中,万德圆满。从因得果,故云『植众德本』。」菩萨从万德去修,最后圆满了,这个就是「植众德本」。另一种是刚才说的,这个德本就是佛的名号。「且此二说实不相违」,没有矛盾,没有冲突。因为菩萨在因行都没有离开念佛啊,是不是?所以这两种说法没有矛盾啊,在因中修万德之中也没有离开念佛,所以这个就互含互摄了。你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万德就在里面了,它就在里面了,所以广修万德,你在念佛之中也就圆融了。所以这两个看好像是两回事,实际是可以圆融的,这就是「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主要就是《金刚经》解释得很清楚,「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你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你才得佛的无上果觉。如果一个人只重离相,「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是离相,而轻视了修一切善法就有所偏,对吗?相反的,只知道修一切善法而不能离相,也是偏。所以蕅益大师就说了:「盖不达无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伪果.. 」这个果不圆满。「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证我空,止成二乘小果。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恶法,则为阐提狱种。唯以无我又修一切善法..即得无上菩提」。蕅益大师不是普通人,这实在是最重要的一个指示,所以都不能偏在一边。所以有的人只知道修善法,到处去修善,到处去做善,但是他执着,他着相啊,修善法但是不知道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里面就起了很多烦恼,什么烦恼?我做好事帮她,她连说谢谢都没有,她好像没有很高兴的样子,那你帮助她,你要看到她多高兴啊?跳起来啊?把妳抱起来感谢妳啊?是不是希望这样?所以就起了很多烦恼很多计较。

  下来念公就举了个例子,听起来很好笑,实际上这肯定是真实的,现在这种例子还有。他说过去在广济寺,有两个大居士很有钱,这两个人就是要争,争什么?我的供养胜过你,你要胜过我,我再加码,道场有多少幢幡等我供养的,你不挂我的,我生气了,护法生气了,所以庙里的那些负责人就很伤脑筋很苦恼,大护法又得罪不得,这都是着相,这个功德就很小了。

  所以我们七宝净土讲堂没有大护法,个个平等,都是来学习的,没有谁控制谁,听好!没有谁控制谁,也没有谁想在这里争什么地位,甚至争宠,看看师父对谁好一点,师父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那这样师父无端端就被你拖下地狱去了,不是拖下水,拖下地狱,不是拖下水那么简单,这个过去都发生过。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前面这两位护法神很厉害的,你不要把他们当木头啊,不要把他们当木头人啊,他们晚上会出来的,很厉害的!所以所有事情不要烦,也不要操心,交给他们去解决,要不然他们没事干,没事干在那边干什么呢?全部你都做了,那我不是很闲空,交给他们解决。

  所以现代的例子也不少啊,我们说在道场当义工的,妳当义工是为了什么?修福修功德,对吗?可是你贪功德的话,你不让别人有机会,而且动了不好的念头在道场造业,那你修的福都抵不过你造的业,你知道什么是cover?抵不过你造的业。布施也是一样,这里就带出一个个案,个案就是故事,我们来听听故事:

  曾经有一个很穷的女人,她将自己仅有的两文钱供养三宝,这个是在了凡四训里面的,廖居士应该知道。两文钱,她那个时候很穷,两文钱很大了,那道场里面的方丈和尚是一位菩萨,他亲自给她做回向。后来世事多变,这位穷女人竟然做了皇后了,然后就带着很多宫女到寺院里面要修大供养,看看你怎么样?方丈和尚没有出来给她做回向,只让他的徒弟给她念经诵经回向,并且没有亲自的主持。她就觉得很奇怪,就问老和尚:「以前我很穷苦的时候到这儿来,才布施两文钱,你亲自给我回向,今天我带这么多财富来供养,你怎么只让你徒弟来给我回向呢?」哦,不得了了!老和尚就说:「那时候的两文钱你是真心供养,那是你全部的财产,我不能不替你回向啊,今天妳做了皇后,妳有亿万的财富,妳拿这一点点钱是九牛一毛,我的徒弟给你回向就够了。」

  这就是着相了,对吗?所以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但是还要修一切善法,不是不修,修一切善法,然后要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就是不着相。什么叫不着相?简单说就是:做完就放下了。怎么放下?师父,你说都存档了。存档由它存档,你不要把它叫出来啦!所以不是去跟人家争胜,我要抢第一。黄念祖老居士就说有一些法师在国外也是互相的攻击,这都是在修善法之中有我有人,所以都不究竟。所以《金刚经》配合我们这个净土的修行,有时候对我们是非常管用的,怎么样不执着呢?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但是要修一切善法。下来是:

“「不计众苦,少欲知足」。「计」者,计较执着也。「苦」者,《佛地经论五》曰:「逼恼身心名苦。」「众苦」者,如二苦(内苦,外苦),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四苦(生、老、病、死)、八苦等。分类不同,均表苦类众多。菩萨了达一切诸苦皆是虚妄,毕竟不可得,故能安忍,住于平等,故曰「不计众苦」。”

  这一切苦都不计较了,二苦,内苦,外苦,三苦,八苦,这个我们都很熟悉了。你看弥陀在因地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说「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就是不计较这些苦。诸苦就包括了地狱的苦,地狱的苦都不计较,因为菩萨了达一切诸苦皆是虚妄,毕竟不可得,这就是他真正明白事实真相,一切都是幻化的,毕竟不可得。这些苦是怎么样的呢?它是刹那刹那生灭,就没有了,都是虚妄的,它不会停在那边,对吗?旧的苦过去了,它一定会过去的,放心,新的苦又来了,每天都面临这些,过去,来了,来了又过去,过去了又来了,你如果跟着它忙,那你自己真的是苦啊!这个苦本身没有苦,你自己就苦了,那怎么办呢?就由阿弥陀佛来取代啰!最起码你可以做到苦中作乐嘛!而不是一直想着这个苦,越想就越苦,越苦就越苦,到最后苦不堪言。

“「少欲」者,不多求也。「知足」者,所得虽少而不恼恨也。如《涅盘经》云:「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这个要学啊,不计较这些苦。少欲就是不多求。知足就是虽然少,我也不恼恨。为什么呢?我得到是我的福报,对吗?得不到是我没有福。你要能这么想,你就快乐了,就不会产生怨恨了,对吗?

“又《遗教经》云:「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盘。是名少欲。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又《法华经劝发品》云:「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无量寿经钞》曰:「又义寂师:「引《般若经》云:‘云何菩萨少欲?乃至阿耨菩提尚不欲,何况余欲,是名少欲。云何菩萨知足?得一切种智,是名知足。此意不求他境名少欲,安住自法名知足;他境即是色等五欲,自法即是现量之智。」准义寂意,则不于心外取法,无一法当情者,名为少欲。体露真常,寂灭为乐,如如不动,为知足。于此「少欲知足」一句,具如是妙意,足证佛经语深。”

  《遗教经》说得很好,说「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 」他根本不多求,人到无求品格高,他就不需要去仰人鼻息去奉持去阿谀,这说什么啊?奉持阿谀我们俗话说什么?「捧大脚」,不需要去「捧大脚」,不需要奉承,为了达到自己所要贪的。「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诸根是眼耳鼻舌身意,不会被它牵着走,他也不会为这个舌根想吃好东西,只有三寸,下去味道都一样了,就贪这个三寸的味道,那就是多欲了。现在他少欲啊,怎么样呢?吃一吃菜根香咬咬菜根就可以了,只是吃菜吃到脸青青脸黄黄,咬咬菜根就可以了。「行少欲者,心则坦然」,很坦然,没有压力。所以「有少欲者,则有涅盘」,这个更严重了!这个讲到少欲证涅盘啊!这个话分量很够,所以开始要证涅盘,要从少欲开始,从少欲开始,少欲才有涅盘。你自己的欲望很多怎么办呢?没完没了啊!首先要有一个出离的心,「是名少欲。」佛就跟比丘说了,「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少欲知足用《涅盘经》来解释最合适的了,比丘要脱离苦恼,要常常观,就是观想知足之法,「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这个法就是富乐安隐的地方,知足就是富,就是快乐,就是安稳。「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你看这个孔子的弟子,颜子也叫颜回,形容他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喝水连杯子都没有啊,是不是?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大家看到替他担忧,他乐得很,多么的自在,颜回吃也吃不饱,坐在地上枕头也没有,就这么的睡觉,但是他的内心是快乐的,乐在其中啊,你做得到吗?你还要用名牌的枕头,还不是一样都是枕头。所以我们之能够接受佛法,就是孔子老子他们这一些的成绩,这些老祖宗不得了了!少欲知足!再看下来这句说:

“「专求白法,惠利羣生」。「白法」者,白净之法,指一切善法。《大乘义章七》曰:「善法鲜净,名之为白。」《魏译》为「清白之法」。《净影疏》云:「所显之法,出离邪谤,名为清白。」《嘉祥疏》曰:「是无漏明,故云清白。」《会疏》云:「大乘法,名为清白。」「惠利」者,「惠」者惠施,「利」者利济。故经义为:专求无漏大乘清净之法,用以普施有情,利乐群生。”

  惠利群生,专求白法。白净就离一切的过失,离开一切过失的法叫白净法。来利乐群生,就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叫做「惠利群生」。下来注解再说:

“「志愿无倦」。「倦」,疲也,厌也。《华严经》普贤大士十大愿王,概括其愿末之意为: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至回向)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乃至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是即「志愿无倦」之义也。”

  普贤菩萨在这边,《普贤行愿品》里面的大愿都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倦」就是疲厌,没有疲厌的意思,在苦中我都没有疲厌。

“「忍力成就」。「忍力」者,忍辱之力。法位师云:「忍有三种:一者安苦忍,谓于世违事能受故。”

  这个忍,到最后成为一种力量了。法住师说忍有三种,第一是安苦忍。世间所违忍的事,他都能够忍都能够受。

“二、他不饶益忍,谓他于己有违损能受故。”

  别人对于自己一直都在伤害你,在伤害我,我也能够忍受。这个不容易,不是菩萨再来很难做到。多几次他心里就在想了,看有什么机会,你做我初一,我做你十五。而他完全没有感觉的,那照来吧!我还是对你笑笑,这个人是菩萨。

“三、法思维忍,谓于法无分别故。」此三忍成就,故曰「忍力成就」。”

  这三种忍都成就了,就成为忍力成就了。

“又《会疏》明十忍,疏曰:「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及。能行忍者,可名为有力大人。忍辱正治瞋恚,通断三毒。

《宝云经》于菩萨所修法,各说十法。中说忍法,菩萨有十法,能净于忍。何等为十?(一)内忍、(二)外忍、(三)法忍、(四)随佛教忍、(五)无方所忍、(六)修处处忍、(七)非所为忍、(八)不逼恼忍、(九)悲心忍、(十)誓愿忍。

(一)内忍。云何名菩萨内忍?菩萨饥渴寒热,忧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为苦恼。是名内忍。

(二)外忍。云何名菩萨外忍。菩萨从他闻恶言骂詈,毁辱诽谤,或毁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属、和尚阿阇黎师徒同学,或闻毁佛法僧,有如是种种毁誉,菩萨忍辱,不生嗔恚,是名外忍。

(三)云何名菩萨法忍?佛于诸经说微妙义,诸法寂静,诸法寂灭如涅盘相,不惊不怖,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经,不知是法,终不得菩提。’是故菩萨勤求咨问读诵,是名法忍。

(四)云何名菩萨随佛教忍?菩萨瞋恼毒心起时,作是思维:‘此身从何而生,从何而灭?从我生者,何者是我?从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从何因缘生?’菩萨作是思维时,不见所从生,亦不见所缘起,亦不见从我生,亦不见从彼起,亦不见从因缘生。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恼,亦不毒。瞋怒之力,即便减少,是名随佛教忍。

(五)云何名菩萨无方所忍。或有夜忍昼不忍,或昼忍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识边忍,不知识边不忍。菩萨不尔。一切时,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无方所忍。

(六)云何名菩萨修处处忍。有人于父母、师长、夫妻、男女、大小、内外如是中生忍。余则不忍。菩萨忍者,则不如是。如父母边生忍,旃陀罗边生忍。是名修处处忍。

(七)云何名菩萨非所为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亲友故生忍。不以愧赧故生忍。菩萨常修于忍。是名菩萨非所为忍。

(八)云何名菩萨不逼恼忍。苦嗔因缘,烦恼未起,不名为忍。若遇嗔因缘时,拳打刀杖,手脚蹴踏,恶口骂詈,于如是中,心不动者,则名为忍。菩萨若有人来起发嗔恚亦忍。不起发嗔恚亦忍。是名菩萨不逼恼忍。

(九)云何名菩萨悲心忍。尔时菩萨若作王,若王等,有大功业,为苦众生而作其主。是苦众生,若来骂辱触恼之时,菩萨不以我是主故,而生嗔恚。如是众生,我当拔济,常为拥护,云何而得生于嗔恼。是故我今悲心怜闵,不生忿恚。是名菩萨悲心忍。

(十)云何名菩萨誓愿忍。菩萨作是念:我先于诸佛前,曾作狮子吼,发誓愿言,我当成佛,于一切生死淤泥中,为拔诸苦众生。我今欲拔,不应嗔恚,而恼于彼。若我不忍,尚不自度,况利众生等。(以上节录)」”

  《会疏》说得更详细,讲了十忍,我们简单的来看看:

  第一个内忍。内就是身体,身体里面所受的一些苦受他都能够忍。

  二,外忍。你骂他打他或者是侮辱他的亲属,或者他的施主阿闍黎,或者毁佛骂佛等等,他都不生憎恨心,这是外忍。

  第三法忍。对于佛说的微妙之义等等,他不惊不怖,而且很坚决,完全相信,没有怀疑,然后他坚决的告诉自己:我若不解这个经,不得到这个法,我绝不得菩提。要下这样的决心,那么的勤求来精进来读诵,这个叫做法忍。

  第四,随佛教忍。他一起憎恨心,就想就思维了:我这个身体从哪里来的?思惟到不可得,就不憎恨了。那你怎么想?这个物质的身体怎么来的?因缘和合,是不是?地水火风全部四种,四种因缘聚合才有这个色身,这个色身是因缘和合的,缘聚缘散,它不可能永恒存在。然后你再想想:这个色身不是我,那你就无我了嘛,无我那谁在生气谁在起这个憎恨心啊?你从这样子来思惟,这叫随佛教忍。

  第五,无方所忍。白天晚上都能忍,不是说白天不能忍,晚上心情好一点可以忍。没有,白天晚上都能忍。对这个能忍,对那个不能忍,不是这样。不管你是不是善知识,对一切时一切处,对一切都能够忍,没有分别。

  第六,修处处忍。有人对于父母妻子跟自己有关系的,这个可以忍,是我自己人忍忍吧!其他人免谈,对其他就不行。

  第七,非所为忍。不是我所为的,为了我要求得什么,或者说我为了要求法,我要忍受一切的折磨,一切无所为而忍,有所为这里头,有所为而忍的,这里面就有虚假,虚假前面讲过是一切恶事之本。所以「直心是道场」,你这个虚假绝对完全可以骗人,但是如来悉知悉见,佛你骗不了,菩萨你都骗不了,还有谁你骗不了?阎罗王你骗不了,阎王老子你骗不了,所以这样子的假不管用。

  第八,不逼恼忍。这个必须得烦恼不起又能够忍,通常说烦恼起来了那个要忍,这个谁都知道。烦恼没有起来都能够忍,真正打上来骂上来了,我还能够忍。

  第九,悲心忍。悲是慈悲的悲。你是方丈或者是长官,你的下属看不起你骂你,你生气了,这个就不行了。悲心忍啊,我虽然是高高在上的高位,低下的人对我不恭敬,我也不生憎恨。

  第十,菩萨誓愿忍。就是说我曾经在佛前发过誓愿,我要成佛的,曾作狮子吼,夸下海口说我要度众生,我是要去度众生的,那么现在我去跟他生气,哎呀!那我不是跟他一般见识?我要去恼害他,我还要去报复,那就是我这个誓愿是空口白话,因为我有誓愿要度众生。所以具足这十种忍,就成了力量了,有力量了叫忍力成就,皆能够忍。

“法藏菩萨满足诸忍,故云「忍力成就」。”

  那么下来引了黄念祖老居士他谈的六忍,很精彩!这是对我们现在的生活都非常管用的,都很有关系的,因为我们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嘛!这些事情老是来困扰我,你不是天天都那么顺利的,是不是?有许多的冤枉,被人家冤枉被人家误会,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是我们怎么样子来修这个忍辱呢?

  第一种叫做「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别人无缘无故打我一拳,唾我一口的唾沫,我当然会生气,你又不是石头,是不是?你又不是菩萨,我还是会生气,我动了真心,但是自己要控制,控制自己,为什么?因为我是修行人,我不应该跟他一般见识,自己努力的克制,这样子也就不会想到要去报复了,他骂我,我没骂回他,他打了我,我没有打回他,他批评我向上级汇报,我不打击不报复,这样不报复就叫做力忍。我接受了,但是我真的是生气了,还是凡夫嘛,我还是动了心动了烦恼,但是我没有去回报他,没有报复,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忘忍」。忘是忘记。凡是事我就把它忘了,这就高一步了,这个度量就很大了,所以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别人对于我如何如何,我从来不计较,于是我就把这个事情忘掉了。

  过去有个宋襄公,他手下的元帅把敌人的元帅抓来了,后来因为他把敌人的元帅都给放了,于是自己的元帅就生气了说:我这么辛苦把他抓来,你就把他给放了?说着就在宋襄公的脸上吐了一口痰,唾了一口唾沫,而这个宋襄公肚量很大,这个痰让它自己干,吐了一脸的痰,他连擦都不擦一下,你擦一下表示你有感觉你有在乎啊,没关系,让它自己干。所以我们这个高度的修养,比那个宗教讲的什么人家打你的左脸,那你给他打右脸,那你还有感觉左脸被人家打,才会给人家打右脸啊,他这个连这个感觉都没有,让它自己干掉,就是把这个事情给忘了,这就又进一步了。

  再进一步叫「反忍」。反过来的反。虽然人家对我无理横加种种的事情,我回过头想:哎呀,是我不对,责怪自己,不责怪别人,一定是什么原因由我引起的,不是由他引起的,是由我引起的,肯定是由我引起的,这叫做反过来,反过来去想想叫反忍。

  第四种就是「观忍」。那就用上了我们的《金刚经》所讲的道理了。这个来侮辱我的,我受的种种污辱冤枉误会,以及我这个被受的人,全部都是肥皂泡,吹泡泡泡泡向前跑,这个肥皂泡它将来都是要破灭的,它都要破灭的,它不可能存在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这句话这么一观想,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计较的了,对吗?全部都是肥皂泡,你对这个肥皂泡它是红的绿的蓝的,各种颜色有种种差别,这个差别反正是转眼就空了,你这么一观想,那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一观照一空,那你就可以度一切苦厄了,这是第四忍。我们学佛,忍不是没有用,而是很有大的用处,是大安乐法门啊!我们对于「忍」能得受用一点,就能安乐施慧,你就变了,你这个人就变了,种种问题就改了。

  再来第五种是喜忍。欢喜的喜。碰见种种无理横加的事情,别人忍受不了的,我却很欢喜,没有苦这个事。怎么能够锻炼我的忍功呢?怎么样锻炼?没有功课啊。哎,功课来了,谢谢你,感恩你,功课来了,欢喜有这么个机会,那我就不是生气了,排除了烦恼,一步一步的高上去了。

  第六种是慈忍。慈悲的慈。对于我的种种无理取闹,这个人是愚痴的人,他的所为是愚痴的人所做的嘛,他是愚痴,你跟他生气,那你也是愚痴,两个都是愚痴。他愚痴,我要怜悯他,我要同情他,因为我要度他嘛,那这就不是要报复了。

  所以最初一步只是报复,后来想让对方得到好处得到度脱,一共六种忍,任选一个,都有效果,都有作用。我们继续看: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上云「惠利羣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和颜」,柔和之颜容。”

  慈悲就是能够忍受一切。和颜就是柔和的颜容,就是你的表情,因为你心是清净的,它里面没有污染,没有虚妄的,所以你颜色会常和,会和蔼。一个人的内心是什么,很容易表现在脸部的表情,常常自己看不到,比较有修养的人,尤其对佛法有相当深入的人,就好像坐在台上的这一位,他很容易看出来的,你蛮不了他,但是他看出来,他未必会跟你讲,因为他知道你不会承认,他照顾你的玻璃心,你不但不会承认,他知道你甚至会耍赖,他反而会说你冤枉我,你有什么证据?还要证据?所以他不会跟你结恶缘。下来说:

“《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嚬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瞋恚,内无恨结。」「爱语」者,四摄法之一。四摄法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谓之爱语摄。故《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劝谕」者,劝导慰谕也,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

  「爱语」是菩萨的四摄法之一,随顺众生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善意慰勉劝喻相告,委婉善巧的良言相告,这样好声好气的来劝他,帮助他开佛知见入佛知见,这就是爱语,主要是为了让你知道佛法的好处,是这个目的。而不是用这种爱语这种语言来讨好你,是另有目的的,No,不是这样的,有目的的,不叫爱语,叫绮语。这也就是观世音菩萨,你看「先以利勾牵,后令入佛智」,他的目的是要你令入佛的智慧,但是他前面用善巧的种种的手段来引你进来,所以跟那种说好话跟你讲好话是不一样的,是要从佛法的观点来看的,「和颜爱语,劝谕策进」。

“「策进」者,勉之使进,即常云之促进,令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

  这个劝谕策进也是后面我们三十三品的这个小品题。劝是劝告。谕是教育大家,督促大家去进步。策进是促成你的进步。你看佛爱我们,好像是他自己的孩子啊,所以苦口婆心的来劝导促进他,目的在哪里呢?帮他来开佛知见入佛知见,帮他开智慧的意思,引导他生起正知正见。下来说: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自谦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华经嘉祥疏二》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

  所以这是根本,什么根本呢?恭敬三宝,恭敬三宝里面就包括了奉事师长。所以不管你是出家在家,有的在家人说我只恭敬二宝,那二宝?佛宝法宝。真的有这样的人,说僧宝我不恭敬,因为现在的和尚不值得我恭敬。因为现在有不少佛教团体都是在家人办的,里面没有出家人嘛,对吗?也是只有二宝,没有三宝。没有三宝但是它里面还有福田箱,你没有三宝,那有福田啊?你看一格一格像田一样的,这个才是福田,在家居士可以穿这个吗?你那有福田?甚至我看过素食馆也放福田箱,所以现在的居士什么都敢做,不怕死的什么都敢做,我说的不是全部,自己对号入座啦!居士看到一些出家人不守纪律就看不起了,就不恭敬了,那是少部分不如法的出家人,那肯定有啊,所以你说和尚不值得恭敬,你这个说法不行啊,不如法。所以你一定要恭敬三宝,没得商量,要恭敬三宝,注解有详细说明。

“「三宝」者,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至于佛灭度后,住于世间者,称为住持三宝。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所以名「宝」者,据《宝性论》,共有六义:(一)世间希有、(二)离垢、(三)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六)不变。又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恭敬三宝」,钦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养。「事」者,承侍。「奉事」者,敬养服侍也。「师」者,教我以道者。「长」者,德行,或辈分,或年龄高于我者。省庵师《劝发菩提心文》曰:「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师长恩重,故应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师为根本戒。又谓「一切供养功德中,供养上师最为胜」。可见「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又《会疏》云:「此(奉事师长)中,含摄孝养父母之句。师者,出世大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此说亦有所据。如《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对于恭敬三宝,这里师父引了一段佛门大德虚云老和尚的话给大家做参考,很重要!虚云老和尚是一位大德,我们听听他怎么说,听好啊!

  他说居士的成就再大,也要懂得敬僧,僧就是出家人。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有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该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我们要恭敬不是恭敬这个人,是恭敬这个解脱的形象。《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末法时代,众生看不到佛了,现在就是,突然有一人发疯了,把头剃光了,穿起出家人的衣服,你不要管他是不是真的出家,他穿起出家人衣服在街上走一圈,你说这个人的功德大不大?佛说大到不可思议!为什么?出家人的形象就是解脱者的形象,在家居士不代表三宝,不代表解脱的形象。在家人千万不能有傲慢的心,觉得自己懂得很多,或者善事做得很多,社会地位很高,看到出家人似乎不如他,就起了傲慢心,这个是不应该的。学佛为了什么?为了求解脱嘛,不是求成就多。那么僧人穿起这个衣服代表的就是三宝,就是我们恭敬的对象,不是居士随便都可以穿的,所以这就代表三宝,在家居士护持三宝。下来这句话就严重了!那怕整个庙是你盖的,给出家人住的,你还是要恭敬三宝。有的人说那我供养了出家人,这出家人是我供养的,出家人是靠我养的。哎哎哎!这个观念就大错特错了!表面上看起来是啊,供养红包供养这个那个。出家人的福报是Buddha Sakyamuni释迦牟尼佛给的,我们的法名前面加个「释」,在家居士也有法号,你敢加个「释」吗?释迦佛用一毫毛的功德,小到最少最少的功德,就足够让天下所有出家人吃饱住好了。所以反倒是在家人要明白:福报是出家人给的,福报是出家人给的,供养三宝是三宝给我们福报,花钱盖庙造佛像是自己给自己培养福报,是出家人对在家人有恩,要明白这一点。所以下次你供养三宝,要说感恩三宝,感恩师父给我培福的机会。那师父就不跟你说谢谢了,说谢谢马上报销了,没有了,没有福了。跟你说阿弥陀佛,还给你增福。但是对于初学的人有时候,她还是要听谢谢两个字,但是谢谢后面赶紧加个阿弥陀佛。所以居士要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到边地下贱的地方,连佛像佛庙乃至出家人都没有,那你怎么培三宝的福田呢?所以能够见到出家人给我们结缘,要感恩出家师父。

  下面这句「奉事师长」也包括在孝顺父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所以这一切法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没有一点虚假恭维奉承捧大脚这种心态,这些都没有。下来说: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虚」者,虚妄不实。「伪」者,诈现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云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无有虚伪、谄伪、谄曲,则心端直无过。如《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维摩经佛国品》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肇公以质直无谄之心,为万行之本。语至切要,未可忽之。”

  这话很重要,不可以忽略。所以《维摩经》说:「直心是道场」。肇公注解这句话「直心是道场」,他说这个心是万行的根本。「质直无谄」就是很直率,很坦诚,做人没有虚假,有一句说一句,把心里的话全都说出来,没有谄媚,奉承,虚假,这个是万行的根本。刚才那个虚伪是万恶的根本,这个「质直无谄」是万行之本,这个对比都很重要。我们都应该从这里很好的来学,因为我们是学佛,我们不是要写一篇论文当个佛学家什么什么的,要真正作为人天师,当为人天师,要做人家的导师,做人导师你就要有做人的规范,你要有样本,要有实际的行动,这才是大丈夫事。那么底下就是「庄严众行,轨范具足」,我们看下来是经文: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那么这段是法藏菩萨律已方面的,Self control律己,法藏菩萨他自己的律己,自己对自己有所戒律,也就是自觉方面的行持。那么念公常说的,对于自己的生活享受、名誉地位,这个要求是越低越好,而对于自身的觉悟那就要越高越好。你看法藏大士要求自己具足福慧庄严,彻底觉悟,以身宏道,永作楷模。楷模就是做个榜样,真是万世模范,说的跟做的是一致的,是一致的。

“「庄严众行」者,《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庄严」者,福智二严。「众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谓:以福与智,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唯识述记七》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涅盘经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又《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知「庄严众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净影疏》谓「庄严众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轨范」者,轨则与模范也。又「轨」者,法则也;「范」者,法也,常也。由于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所行所示,为众模范,故云「轨范」。悉是常法,无可变易,无所欠少。故曰:「轨范具足。」”

  注解是这么解释,我们看比较白话一点的。「庄严众行」。「众行」是表六度万行等等一切的行持。「庄严」,《涅盘经》说:「两种庄严」,一者是智慧,二者是福德。所以「庄严众行」就是用福德跟智慧,来庄严自己的六度万行等等一切的行,也就是说所有一切行当中都包括了福跟智,都具足了福跟智,这表示大士的妙行成就。「轨范」,轨是轨则,范是模范。又「轨」者,法则也。「范」者,法也,常也。规则跟模范,我们要作为规范,要具足这个规范,由于所行,具足福智,所以言教都成轨则,所行所示,成为模范,所以说是「轨范具足」。你要真正作为一切众生的模范,真正值得作为一切众生的老师,那你要以身作则啊,你要完全做到啊,是不是?你才能够给大家来学你啊。我们为什么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几乎没有任何你可以找到他的缺点的,他是一个最完美最完美的人格的一个展现。你能说出释迦牟尼佛有什么缺点吗?如果你能说出一点,那你比释迦牟尼佛还厉害了,没有!最圆满的最完美的人-Buddha Sakyamuni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也是一样。他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他就是要成就这样子的一个完美的人格,我们学佛就是学这个,要不然你以为是学什么?

  好,那下来「观法如化」,我们留到下一次再来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了。今天我们时间到了,我们就一起学到这里。好,非常感谢大家的出席,阿弥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