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0/19 08:23:18瀏覽368|回應0|推薦2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75集 好,我們繼續一起來學習積功累德第八品的內容。那麼接下來都是在講述法藏菩薩他修行的這個過程,接著我們看這句: “「行寂靜行」。” 這句應該這樣子來念,「行寂靜行」,那它的意思就出來了,有動詞有名詞。如果你要是這麼念「行寂靜行」,這兩個行就一樣的意思了。「行寂靜行」,法藏比丘現在所行的是寂靜之行,這個寂就是常寂光的寂,這個就厲害了,這個行不是一般的行,前面說過他現在都已經超過十地菩薩的這個Level位次了,甚至我們慢慢看幾乎等同如來的境界了,下來的註解會說明這點,我們看註解: “《探玄記》云:「無餘涅槃名寂靜,修彼名行。」” 無餘涅槃叫做寂靜。那跟無餘對立面的那就是有餘了,阿羅漢Arhat他們的涅槃叫有餘涅槃,那個是小涅槃,怎麼說呢?因為他只斷除掉了這個分段生死而已,跟我們動物的這種生死沒有了,但是他還有後面那個變異生死,菩薩四十一個位次,從初住二住到十住,到十行十迴向十地共四十,還有等覺四十一,每一地跟每一地之間等於一個生死,所以初地菩薩不知道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這句話告訴你佛法的境界很深啊!那初地菩薩對二地菩薩在那裡舉足在那裡下足,他完全不知道,所以說他還有一個生死,所以叫有餘涅槃。但是佛是無餘涅槃。我們呢?我們現在是還有分段生死,但是到了極樂世界將來成佛之後,我們也是無餘涅槃,那超過阿羅漢太多太多了,阿羅漢Arhat沒得比,所以這樣子的一個法門這樣子的一個果報,最後得到這樣的果實,你想想看,有幾個人相信?所以我常常說,講到最後就是你們這幾個人相信,今天來幾個人就幾個人相信,來多少就相信多少,因為你聽到了,聽到了這個事實,所以這個寂靜就是無餘涅槃。所以你說法藏比丘現在是不是跟如來的這個Level位次差不多了?我們再看註解: “又《資持記》曰:「寂靜,即涅槃理也。」又世尊釋迦牟尼聖號,牟尼譯作寂靜或寂默。《理趣釋下》云:「牟尼者,寂靜義。身口意寂靜,故稱牟尼。」又《大日經疏》云:「牟尼者,寂默義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絕,幽深玄遠,不可以言說之。如是法界寂然大滅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淨,故名牟尼也。」今經所云「行寂靜行」是大菩薩入無餘涅槃之行,是法界大滅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靜行也。” 那麼現在所謂「行寂靜行」就是法藏比丘已經入了大菩薩的無餘涅槃之行,是法界大滅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靜行也,二乘就是阿羅漢Arhat跟辟支佛,跟那個沒得比啊,不是那種的寂靜行。「寂靜行」是如來所行的究竟清淨的滅度法,是諸大菩薩趨入無餘涅槃的妙行,趨入就是已經向那個地方前進了,已經快入到那個境界了。寂靜幽深不是言語所能宣說,講不出了,沒有能力講了。法藏菩薩住真實慧,遠離一切虛妄,所以他現在的行,他所做的一切,都叫做寂靜行。各位同修,能聽到這樣的內容就是告訴你說,我們現在跟到的這尊佛他太厲害了,都還沒有真正成佛之前,他的修行已經達到幾乎像如來的境界了。那麼我們現在學習他修行的過程,對我們來說,那不是一般的教學內容啊,是這尊佛這樣子的一個水準的老師教給我們的。所以你學佛要跟誰學?我跟釋迦牟尼佛學啊,釋迦牟尼佛教你跟阿彌陀佛學啊,那釋迦牟尼佛告訴你說,我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所以這一些都是釋迦牟尼佛轉述告訴我們,阿彌陀佛在因地是法藏菩薩的時候,他的這麼不可思議這麼了不起的修行。 “「遠離虛妄」。無實云虛,反真云妄。虛假不實,故云虛妄。” 遠離虛妄就是遠遠的離開了虛妄,虛妄這兩個字很壞,不實就是虛,違反了真,真反過來那就是妄,虛假不實叫做虛妄。下來引《圓覺經》來解釋: “《圓覺經》曰:「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這種虛浮的心還有各種的巧見,什麼叫巧見?很多的心眼,整天在算計,很多很多心眼,好多好多的招數,好多的策略。這種人不能成就圓覺方便,不能成就圓覺。那麼《涅槃經》說的話就更加深刻了,現在一般人的心理就是不能夠安定下來,學佛也學了幾年,聽經也聽了幾年了,還是整天在動腦筋想歪主意,很多招數。所以我常常勸大家頭腦簡單最好,傻傻最好,傻傻再加上戇戇一點那更好,人家說我戇就戇吧!但是他不知道我心裡是想什麼的。但是這個戇不要變成白癡就行了,不是白癡的那種。他什麼都清楚,比別人更清楚,但是他什麼都不管,老菩薩什麼都不要管,沒有意見,可以嗎?可以!這樣呢?也可以。如果是這樣子呢?也可以。師父,你沒有主張的?你主張就好了,都沒問題啊。這是方便法門,得到圓覺的,圓覺就是圓滿的覺悟。你要這樣才能夠達到這步啊!我自己現在就是在學這個樣子,你們幹什麼我都知道,但是我裝傻,我裝傻就天下太平了。因為我要的不是世間的這些,我要的,不是你們要的;你們要的,不是我要的。我要的,不是你要的;你要的,不是我要的。這句話應該聽得懂吧? “又《涅槃經卅八》曰:「一切惡事,虛妄為本。」” 所以我們這個《無量壽經》講了三個真實,所貴的就是真實。所避忌的就是虛妄虛假,做人很假,整天說瞎話,狂妄都是妄,一切的惡事是以這個虛妄作為它的根本。所以我們看法藏比丘他處處都用在刀刃上,刀刃就是刀最尖端的地方,很銳利的地方,他的積功累德是給我們做榜樣的,學佛就是這樣子來學的。 “是故首應遠離虛妄,為止惡之本也。” 這是止惡,這是萬惡之本。下來說: “法藏菩薩所住是真實慧,所行是清淨行,故能遠離一切虛妄。” 所以,法藏菩薩所住的是真實慧,他所行的是清淨行,這樣子的修行,就能夠遠離這一切的虛妄了。 “「依真諦門,植眾德本」。「諦」者,真實不虛之義。世間與出世間之道理,決定不虛妄者,名為諦。” 「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不管世間出世間,這個道理決定不虛妄,叫做「諦」。佛門常說二諦,二諦就是真諦跟俗諦兩個。一個是真,一個是俗。我們來看看: “《二諦義上》云:「諦是實義。有於凡實,空於聖實,是二皆實。」意謂:凡俗以有為實,聖智以空為實。故有與空皆是實,故立二諦。順凡俗迷情之法,曰俗諦,或世諦。聖智所見涅槃寂靜真實之理,名真諦,或勝義諦、第一義諦。” 凡俗就是我們,俗人,以有為實,意思就是:這個「有」,在凡情世間來看,是很真實的,為了順世間迷情,所以佛也建立了世諦,也稱為俗諦。世間人你要順他的理解,對嗎?她說這個是非洲菊,你不能說這是玫瑰啊,因為世間人迷在事相上,菩薩就要隨順她。如果有機會,才告訴她不要執著,非洲菊也好,玫瑰也好,擺在這裡一樣是那麼好看,這只是一個名稱而已,這個名稱用來幹什麼的?用來給我們分辨的,這就是俗諦了。 而聖人知道這些都是假的,幻有假有,當體是空。「聖智以空為實」,「空」在聖道是真實的,本來無一物,空無一物,虛妄的東西你把它照出障礙來了。所以稍微清淨一點,你就會看見這個房子床舖,自己身體都沒有了,有的人又錯誤了,以為這是很高的境界,其實非常淺非常淺,是未到地的定,還在欲界定,但是他已經可以感覺到有一些空的感覺了。 聖智以空為實,故有跟空都是實,所以就建立了二諦,在聖境中,那就本來沒有這一些了,沒有這些幻象,都是實,這兩個都是實。你說「有」,世間以為是實,勝諦認為是空,故立二諦,順凡俗迷情之法就叫做俗諦或者是世諦。那麼聖智所見涅槃寂靜真實之理叫真諦、勝義諦或第一義諦,智慧所見的涅槃,這種所見的理叫做真諦。 簡單的說,講了複雜的,現在來講簡單的,簡單說就是從真心所發出來的,依這個真心來植眾德本,來培植一切德的根本,那是什麼呢?什麼是一切德的根本呢?就是這句阿彌陀佛,夠不夠簡單?夠簡單了!複雜給它複雜,聽完之後再來個簡單的,歸到最後,就是這句阿彌陀佛,用真心發出念這句阿彌陀佛,而不是用妄心來念,法藏比丘就是這樣子來修行的。我們呢?我們也應該學法藏比丘這樣來修行,處處要真不要假,對人要真,對師父真,對同修也要真。而不是對師父真,對同修又是另外一個面孔。不是的,所以那個才叫做學佛。 “《智度論卅八》云:「佛法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 就是說世諦就是俗諦,說有眾生,有,我眼睛張開看都是眾生,這是對世諦來說的。他說明明是有啊,明明是有嘛,師父,不是我們說的當他透明的,當我老公透明的,不行呀!他明明站在我面前啊!所以他認為真的有眾生。 「第一義諦」也叫真諦,就說眾生無所有。到底怎麼回事這個後面會解釋。所以《金剛經》就說了,說我滅度了這麼多眾生,這是世諦俗諦。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第一義諦,勝義諦。「終日度生,終日無度,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因為我們現在就遇到經文這個名相,叫做「真諦」,「依真諦門」,那你是不是要解釋這個真諦?既然是真諦,你不能講得太淺啊!所以就要來理解這個名相的含義。前面說的那些,不是我們一般學佛人能夠懂的,包括師父我也不懂。但是不需要你懂,只需要你知道,知道如何看這個世界的兩面,凡夫看是一面,聖人看是另外一面。我們知道這樣子就好了,就不必再討論了,如果再談下去,那就是《金剛經》的內容了,就是《金剛經》的課,而不是淨土的了。好,我們繼續看下來的註解說: “又《大乘義章一》云:「俗謂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世諦。」「真者,是其絕妄之稱。」「門」者,法有種種差別,能使人趣入涅槃,故稱為門。「依真諦門」者,依第一義諦為門也。依真諦之勝義,植眾德之根本。故曰「依真諦門,植眾德本」。” 門能夠通到趨入涅槃,這個門讓你直接可以到那個涅槃,所以稱之為門。就是依照第一義諦的這個門,不是俗諦的門,世諦俗諦的門只是一個善巧方便,一個方便的方法,叫你說不要想那麼多了,你可以不理解阿彌陀佛有多厲害,內容有多深,這些交給師父去講,你就通過這個簡單方便的方法,通過它經過它,最後,你就是通過這一個簡單的門,你就進入到涅槃門了。 “《金剛經》曰:「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依真諦門」,即無四相也。「植眾德本」者,修一切善法也。「植」者,種植也。「德」者,善也。「本」者,根也。” 「植」就是種植,培植。像種花一樣,培植什麼呢?培植眾德的根本。《金剛經》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就是這個意思。那你都沒有人,沒有我,眾生也沒有了,那你還修什麼修?還是要修,這樣子才不會落入一邊,落入空邊。你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是空。但是這個空跟有,《金剛經》說的真正的空,不是空有兩邊的空,所以這個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是真諦門,無我就沒有四相了。「植眾德本」就是修一切善法。那麼用《金剛經》這麼一解釋,這兩句話就好懂了。「依真諦門,植眾德本」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是真諦門。不是這一無就無下去了,你看《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是無,到最後什麼都無什麼都沒有了。這個無不是沒有,不能當成沒有。「無」知道是空,但是我還是修一切善法,這就是「植眾德本」。所以整個佛教就是這麼回事,不落在兩邊,不落在世俗的所謂有跟空這兩邊。 “諸善萬行之功德,為佛果大覺之根本者,稱為德本。又萬德之根本稱為德本。依是義故,阿彌陀佛名號,體具萬德,名召萬德,故曰德本。” 已經證明了,這裡說出來了。這個德本,就是德的根本。剛才說一切佛都因為念佛而成佛,那是昨天講過的。一切佛都是因為念佛而成就最後成佛的,因此阿彌陀佛的名號,淨土宗就是念阿彌陀佛啊,體本身就具有萬德,這個體又招來萬德,體又招萬德,萬德都來了。告訴大家這個萬不是只有一萬,就是無量的意思。無量的德,最好的,這個德裡面包括智慧神通道力種種的妙用,就是這個德,這個體把這個德招來了,所以稱為根本,所以這句佛號阿彌陀佛就是萬德的根本。那這樣來說成立嗎?成立啊!所以,那些道理很深聽不懂的,不管它,還是照聽,最後還是這句阿彌陀佛,就是萬德的根本。 “如《教行信證六》云:「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至德成滿,眾禍皆轉。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故曰德本也。」” 這裡引了《教行信證六》說德本就是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你只要..這裡沒有說很多聲,就一聲,這個德號你只要念一句。「至德成滿」,登峯造極的德就成就了就圓滿了,一聲都這麼厲害了,你還念這麼多,那還得了?就圓滿了! 下來這句就是對我們最管用的,「眾禍皆轉」,所有一切的禍都轉了。什麼時候轉?Immediately頓時即刻就化解了。本來是空的,是虛妄的,是幻象,但是當你的執著還沒有去掉的時候,它真的是有啊,看到前面的車子向你衝過來了,你說這是虛妄的,這是假的,夢幻泡影,就要死了,還夢幻泡影,這是真的!一句阿彌陀佛「眾禍皆轉」,不是要等幾秒鐘後才轉,當下就轉,速度這麼快,誰有這個能力在這麼短的時間能夠化解,對嗎?但是速度對阿彌陀佛來說是小兒科。所以師父常講,阿彌陀佛看我們這個車就像玩具車,任由他要怎麼幫你都行,你念他就好了,其它任由他去搞,所以這就是信心的問題,所以速度對阿彌陀佛沒有問題,誰才有問題?我們才有速度,佛那裡有速度,所以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彌陀聖號是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所以密宗就說千佛萬佛不離阿彌陀佛。所以你要修密,修密你就要念阿彌陀佛,你修密多麼辛苦,到最後你還是千百萬佛不離阿彌陀佛,所以稱為德本。 “如上所引《觀佛三昧經》,釋尊曰:「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亦與之同旨。皆以持名念佛為十方三世德號之本。” 這個昨天講過了。釋迦牟尼佛跟一切十方諸佛,從初發心都是因為念佛三昧才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成佛了,就是這個意思,這就是德本。繼續看: “故知植眾德本可有二釋:(一)者,菩薩因中,萬德圓滿。從因得果,故云「植眾德本」。(二)者,眾德本者,即念佛名號也。且此二說實不相違。因菩薩因行不離念佛故,故(一)中有(二);又念佛圓具萬德故,是(二)中攝(一)。故云無違也。” 這樣子的中文是不是很有味道呢?好料來的。「一中有二,二中攝一」,不就兩個,都是一,兩個都一樣了嗎?「植眾德本」底下還可以有兩個解釋,就是一者,剛才是註解文字,我們現在是比較白話一點,「(一)者菩薩因中,萬德圓滿。從因得果,故云「植眾德本」。」菩薩從萬德去修,最後圓滿了,這個就是「植眾德本」。另一種是剛才說的,這個德本就是佛的名號。「且此二說實不相違」,沒有矛盾,沒有衝突。因為菩薩在因行都沒有離開念佛啊,是不是?所以這兩種說法沒有矛盾啊,在因中修萬德之中也沒有離開念佛,所以這個就互含互攝了。你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萬德就在裡面了,它就在裡面了,所以廣修萬德,你在念佛之中也就圓融了。所以這兩個看好像是兩回事,實際是可以圓融的,這就是「依真諦門,植眾德本」,主要就是《金剛經》解釋得很清楚,「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你要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你才得佛的無上果覺。如果一個人只重離相,「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是離相,而輕視了修一切善法就有所偏,對嗎?相反的,只知道修一切善法而不能離相,也是偏。所以蕅益大師就說了:「蓋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這個果不圓滿。「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證我空,止成二乘小果。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惡法,則為闡提獄種。唯以無我又修一切善法..即得無上菩提」。蕅益大師不是普通人,這實在是最重要的一個指示,所以都不能偏在一邊。所以有的人只知道修善法,到處去修善,到處去做善,但是他執著,他著相啊,修善法但是不知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裡面就起了很多煩惱,什麼煩惱?我做好事幫她,她連說謝謝都沒有,她好像沒有很高興的樣子,那你幫助她,你要看到她多高興啊?跳起來啊?把妳抱起來感謝妳啊?是不是希望這樣?所以就起了很多煩惱很多計較。 下來念公就舉了個例子,聽起來很好笑,實際上這肯定是真實的,現在這種例子還有。他說過去在廣濟寺,有兩個大居士很有錢,這兩個人就是要爭,爭什麼?我的供養勝過你,你要勝過我,我再加碼,道場有多少幢幡等我供養的,你不掛我的,我生氣了,護法生氣了,所以廟裡的那些負責人就很傷腦筋很苦惱,大護法又得罪不得,這都是著相,這個功德就很小了。 所以我們七寶淨土講堂沒有大護法,個個平等,都是來學習的,沒有誰控制誰,聽好!沒有誰控制誰,也沒有誰想在這裡爭什麼地位,甚至爭寵,看看師父對誰好一點,師父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那這樣師父無端端就被你拖下地獄去了,不是拖下水,拖下地獄,不是拖下水那麼簡單,這個過去都發生過。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前面這兩位護法神很厲害的,你不要把祂們當木頭啊,不要把祂們當木頭人啊,祂們晚上會出來的,很厲害的!所以所有事情不要煩,也不要操心,交給祂們去解決,要不然祂們沒事幹,沒事幹在那邊幹什麼呢?全部你都做了,那我不是很閒空,交給祂們解決。 所以現代的例子也不少啊,我們說在道場當義工的,妳當義工是為了什麼?修福修功德,對嗎?可是你貪功德的話,你不讓別人有機會,而且動了不好的念頭在道場造業,那你修的福都抵不過你造的業,你知道什麼是cover?抵不過你造的業。布施也是一樣,這裡就帶出一個個案,個案就是故事,我們來聽聽故事: 曾經有一個很窮的女人,她將自己僅有的兩文錢供養三寶,這個是在了凡四訓裡面的,廖居士應該知道。兩文錢,她那個時候很窮,兩文錢很大了,那道場裡面的方丈和尚是一位菩薩,他親自給她做迴向。後來世事多變,這位窮女人竟然做了皇后了,然後就帶著很多宮女到寺院裡面要修大供養,看看你怎麼樣?方丈和尚沒有出來給她做迴向,只讓他的徒弟給她念經誦經迴向,並且沒有親自的主持。她就覺得很奇怪,就問老和尚:「以前我很窮苦的時候到這兒來,才布施兩文錢,你親自給我迴向,今天我帶這麼多財富來供養,你怎麼只讓你徒弟來給我迴向呢?」哦,不得了了!老和尚就說:「那時候的兩文錢你是真心供養,那是你全部的財產,我不能不替你迴向啊,今天妳做了皇后,妳有億萬的財富,妳拿這一點點錢是九牛一毛,我的徒弟給你迴向就夠了。」 這就是著相了,對嗎?所以要「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但是還要修一切善法,不是不修,修一切善法,然後要做到無我無人無眾生..就是不著相。什麼叫不著相?簡單說就是:做完就放下了。怎麼放下?師父,你說都存檔了。存檔由它存檔,你不要把它叫出來啦!所以不是去跟人家爭勝,我要搶第一。黃念祖老居士就說有一些法師在國外也是互相的攻擊,這都是在修善法之中有我有人,所以都不究竟。所以《金剛經》配合我們這個淨土的修行,有時候對我們是非常管用的,怎麼樣不執著呢?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但是要修一切善法。下來是: “「不計眾苦,少欲知足」。「計」者,計較執著也。「苦」者,《佛地經論五》曰:「逼惱身心名苦。」「眾苦」者,如二苦(內苦,外苦),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四苦(生、老、病、死)、八苦等。分類不同,均表苦類眾多。菩薩了達一切諸苦皆是虛妄,畢竟不可得,故能安忍,住於平等,故曰「不計眾苦」。” 這一切苦都不計較了,二苦,內苦,外苦,三苦,八苦,這個我們都很熟悉了。你看彌陀在因地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說「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就是不計較這些苦。諸苦就包括了地獄的苦,地獄的苦都不計較,因為菩薩了達一切諸苦皆是虛妄,畢竟不可得,這就是他真正明白事實真相,一切都是幻化的,畢竟不可得。這些苦是怎麼樣的呢?它是剎那剎那生滅,就沒有了,都是虛妄的,它不會停在那邊,對嗎?舊的苦過去了,它一定會過去的,放心,新的苦又來了,每天都面臨這些,過去,來了,來了又過去,過去了又來了,你如果跟著它忙,那你自己真的是苦啊!這個苦本身沒有苦,你自己就苦了,那怎麼辦呢?就由阿彌陀佛來取代囉!最起碼你可以做到苦中作樂嘛!而不是一直想著這個苦,越想就越苦,越苦就越苦,到最後苦不堪言。 “「少欲」者,不多求也。「知足」者,所得雖少而不惱恨也。如《涅槃經》云:「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這個要學啊,不計較這些苦。少欲就是不多求。知足就是雖然少,我也不惱恨。為什麼呢?我得到是我的福報,對嗎?得不到是我沒有福。你要能這麼想,你就快樂了,就不會產生怨恨了,對嗎? “又《遺教經》云:「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又《法華經勸發品》云:「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無量壽經鈔》曰:「又義寂師:「引《般若經》云:『云何菩薩少欲?乃至阿耨菩提尚不欲,何況餘欲,是名少欲。云何菩薩知足?得一切種智,是名知足。』此意不求他境名少欲,安住自法名知足;他境即是色等五欲,自法即是現量之智。」準義寂意,則不於心外取法,無一法當情者,名為少欲。體露真常,寂滅為樂,如如不動,為知足。於此「少欲知足」一句,具如是妙意,足證佛經語深。” 《遺教經》說得很好,說「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他根本不多求,人到無求品格高,他就不需要去仰人鼻息去奉持去阿諛,這說什麼啊?奉持阿諛我們俗話說什麼?「捧大腳」,不需要去「捧大腳」,不需要奉承,為了達到自己所要貪的。「..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諸根是眼耳鼻舌身意,不會被它牽著走,他也不會為這個舌根想吃好東西,只有三寸,下去味道都一樣了,就貪這個三寸的味道,那就是多欲了。現在他少欲啊,怎麼樣呢?吃一吃菜根香咬咬菜根就可以了,只是吃菜吃到臉青青臉黃黃,咬咬菜根就可以了。「行少欲者,心則坦然」,很坦然,沒有壓力。所以「有少欲者,則有涅槃」,這個更嚴重了!這個講到少欲證涅槃啊!這個話分量很夠,所以開始要證涅槃,要從少欲開始,從少欲開始,少欲才有涅槃。你自己的慾望很多怎麼辦呢?沒完沒了啊!首先要有一個出離的心,「是名少欲..」佛就跟比丘說了,「..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少欲知足用《涅槃經》來解釋最合適的了,比丘要脫離苦惱,要常常觀,就是觀想知足之法,「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這個法就是富樂安隱的地方,知足就是富,就是快樂,就是安穩。「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你看這個孔子的弟子,顏子也叫顏回,形容他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喝水連杯子都沒有啊,是不是?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大家看到替他擔憂,他樂得很,多麼的自在,顏回吃也吃不飽,坐在地上枕頭也沒有,就這麼的睡覺,但是他的內心是快樂的,樂在其中啊,你做得到嗎?你還要用名牌的枕頭,還不是一樣都是枕頭。所以我們之能夠接受佛法,就是孔子老子他們這一些的成績,這些老祖宗不得了了!少欲知足!再看下來這句說: “「專求白法,惠利羣生」。「白法」者,白淨之法,指一切善法。《大乘義章七》曰:「善法鮮淨,名之為白。」《魏譯》為「清白之法」。《淨影疏》云:「所顯之法,出離邪謗,名為清白。」《嘉祥疏》曰:「是無漏明,故云清白。」《會疏》云:「大乘法,名為清白。」「惠利」者,「惠」者惠施,「利」者利濟。故經義為:專求無漏大乘清淨之法,用以普施有情,利樂群生。” 惠利群生,專求白法。白淨就離一切的過失,離開一切過失的法叫白淨法。來利樂群生,就是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叫做「惠利群生」。下來註解再說: “「志願無倦」。「倦」,疲也,厭也。《華嚴經》普賢大士十大願王,概括其願末之意為: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至迴向)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乃至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是即「志願無倦」之義也。” 普賢菩薩在這邊,《普賢行願品》裡面的大願都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倦」就是疲厭,沒有疲厭的意思,在苦中我都沒有疲厭。 “「忍力成就」。「忍力」者,忍辱之力。法位師云:「忍有三種:一者安苦忍,謂於世違事能受故。” 這個忍,到最後成為一種力量了。法住師說忍有三種,第一是安苦忍。世間所違忍的事,他都能夠忍都能夠受。 “二、他不饒益忍,謂他於己有違損能受故。” 別人對於自己一直都在傷害你,在傷害我,我也能夠忍受。這個不容易,不是菩薩再來很難做到。多幾次他心裡就在想了,看有什麼機會,你做我初一,我做你十五。而他完全沒有感覺的,那照來吧!我還是對你笑笑,這個人是菩薩。 “三、法思維忍,謂於法無分別故。」此三忍成就,故曰「忍力成就」。” 這三種忍都成就了,就成為忍力成就了。 “又《會疏》明十忍,疏曰:「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及。能行忍者,可名為有力大人。忍辱正治瞋恚,通斷三毒。 《寶雲經》於菩薩所修法,各說十法。中說忍法,菩薩有十法,能淨於忍。何等為十?(一)內忍、(二)外忍、(三)法忍、(四)隨佛教忍、(五)無方所忍、(六)修處處忍、(七)非所為忍、(八)不逼惱忍、(九)悲心忍、(十)誓願忍。 (一)內忍。云何名菩薩內忍?菩薩饑渴寒熱,憂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為苦惱。是名內忍。 (二)外忍。云何名菩薩外忍。菩薩從他聞惡言罵詈,毀辱誹謗,或毀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屬、和尚阿阇黎師徒同學,或聞毀佛法僧,有如是種種毀譽,菩薩忍辱,不生嗔恚,是名外忍。 (三)云何名菩薩法忍?佛於諸經說微妙義,諸法寂靜,諸法寂滅如涅槃相,不驚不怖,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經,不知是法,終不得菩提。』是故菩薩勤求咨問讀誦,是名法忍。 (四)云何名菩薩隨佛教忍?菩薩瞋惱毒心起時,作是思維:『此身從何而生,從何而滅?從我生者,何者是我?從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從何因緣生?』菩薩作是思維時,不見所從生,亦不見所緣起,亦不見從我生,亦不見從彼起,亦不見從因緣生。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惱,亦不毒。瞋怒之力,即便減少,是名隨佛教忍。 (五)云何名菩薩無方所忍。或有夜忍晝不忍,或晝忍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識邊忍,不知識邊不忍。菩薩不爾。一切時,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無方所忍。 (六)云何名菩薩修處處忍。有人於父母、師長、夫妻、男女、大小、內外如是中生忍。餘則不忍。菩薩忍者,則不如是。如父母邊生忍,旃陀羅邊生忍。是名修處處忍。 (七)云何名菩薩非所為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親友故生忍。不以愧赧故生忍。菩薩常修於忍。是名菩薩非所為忍。 (八)云何名菩薩不逼惱忍。苦嗔因緣,煩惱未起,不名為忍。若遇嗔因緣時,拳打刀杖,手腳蹴踏,惡口罵詈,於如是中,心不動者,則名為忍。菩薩若有人來起發嗔恚亦忍。不起發嗔恚亦忍。是名菩薩不逼惱忍。 (九)云何名菩薩悲心忍。爾時菩薩若作王,若王等,有大功業,為苦眾生而作其主。是苦眾生,若來罵辱觸惱之時,菩薩不以我是主故,而生嗔恚。如是眾生,我當拔濟,常為擁護,云何而得生於嗔惱。是故我今悲心憐湣,不生忿恚。是名菩薩悲心忍。 (十)云何名菩薩誓願忍。菩薩作是念:我先於諸佛前,曾作獅子吼,發誓願言,我當成佛,於一切生死淤泥中,為拔諸苦眾生。我今欲拔,不應嗔恚,而惱於彼。若我不忍,尚不自度,況利眾生等。(以上節錄)」” 《會疏》說得更詳細,講了十忍,我們簡單的來看看: 第一個內忍。內就是身體,身體裡面所受的一些苦受他都能夠忍。 二,外忍。你罵他打他或者是侮辱他的親屬,或者他的施主阿闍黎,或者毀佛罵佛等等,他都不生憎恨心,這是外忍。 第三法忍。對於佛說的微妙之義等等,他不驚不怖,而且很堅決,完全相信,沒有懷疑,然後他堅決的告訴自己:我若不解這個經,不得到這個法,我絕不得菩提。要下這樣的決心,那麼的勤求來精進來讀誦,這個叫做法忍。 第四,隨佛教忍。他一起憎恨心,就想就思維了:我這個身體從哪裡來的?思惟到不可得,就不憎恨了。那你怎麼想?這個物質的身體怎麼來的?因緣和合,是不是?地水火風全部四種,四種因緣聚合才有這個色身,這個色身是因緣和合的,緣聚緣散,它不可能永恆存在。然後你再想想:這個色身不是我,那你就無我了嘛,無我那誰在生氣誰在起這個憎恨心啊?你從這樣子來思惟,這叫隨佛教忍。 第五,無方所忍。白天晚上都能忍,不是說白天不能忍,晚上心情好一點可以忍。沒有,白天晚上都能忍。對這個能忍,對那個不能忍,不是這樣。不管你是不是善知識,對一切時一切處,對一切都能夠忍,沒有分別。 第六,修處處忍。有人對於父母妻子跟自己有關係的,這個可以忍,是我自己人忍忍吧!其他人免談,對其他就不行。 第七,非所為忍。不是我所為的,為了我要求得什麼,或者說我為了要求法,我要忍受一切的折磨,一切無所為而忍,有所為這裡頭,有所為而忍的,這裡面就有虛假,虛假前面講過是一切惡事之本。所以「直心是道場」,你這個虛假絕對完全可以騙人,但是如來悉知悉見,佛你騙不了,菩薩你都騙不了,還有誰你騙不了?閻羅王你騙不了,閻王老子你騙不了,所以這樣子的假不管用。 第八,不逼惱忍。這個必須得煩惱不起又能夠忍,通常說煩惱起來了那個要忍,這個誰都知道。煩惱沒有起來都能夠忍,真正打上來罵上來了,我還能夠忍。 第九,悲心忍。悲是慈悲的悲。你是方丈或者是長官,你的下屬看不起你罵你,你生氣了,這個就不行了。悲心忍啊,我雖然是高高在上的高位,低下的人對我不恭敬,我也不生憎恨。 第十,菩薩誓願忍。就是說我曾經在佛前發過誓願,我要成佛的,曾作獅子吼,誇下海口說我要度眾生,我是要去度眾生的,那麼現在我去跟他生氣,哎呀!那我不是跟他一般見識?我要去惱害他,我還要去報復,那就是我這個誓願是空口白話,因為我有誓願要度眾生。所以具足這十種忍,就成了力量了,有力量了叫忍力成就,皆能夠忍。 “法藏菩薩滿足諸忍,故云「忍力成就」。” 那麼下來引了黃念祖老居士他談的六忍,很精彩!這是對我們現在的生活都非常管用的,都很有關係的,因為我們人生總不免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嘛!這些事情老是來困擾我,你不是天天都那麼順利的,是不是?有許多的冤枉,被人家冤枉被人家誤會,有許多無理橫加種種的這些事情,但是我們怎麼樣子來修這個忍辱呢? 第一種叫做「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說別人無緣無故打我一拳,唾我一口的唾沫,我當然會生氣,你又不是石頭,是不是?你又不是菩薩,我還是會生氣,我動了真心,但是自己要控制,控制自己,為什麼?因為我是修行人,我不應該跟他一般見識,自己努力的克制,這樣子也就不會想到要去報復了,他罵我,我沒罵回他,他打了我,我沒有打回他,他批評我向上級匯報,我不打擊不報復,這樣不報復就叫做力忍。我接受了,但是我真的是生氣了,還是凡夫嘛,我還是動了心動了煩惱,但是我沒有去回報他,沒有報復,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忘忍」。忘是忘記。凡是事我就把它忘了,這就高一步了,這個度量就很大了,所以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別人對於我如何如何,我從來不計較,於是我就把這個事情忘掉了。 過去有個宋襄公,他手下的元帥把敵人的元帥抓來了,後來因為他把敵人的元帥都給放了,於是自己的元帥就生氣了說:我這麼辛苦把他抓來,你就把他給放了?說著就在宋襄公的臉上吐了一口痰,唾了一口唾沫,而這個宋襄公肚量很大,這個痰讓它自己乾,吐了一臉的痰,他連擦都不擦一下,你擦一下表示你有感覺你有在乎啊,沒關係,讓它自己乾。所以我們這個高度的修養,比那個宗教講的什麼人家打你的左臉,那你給他打右臉,那你還有感覺左臉被人家打,才會給人家打右臉啊,他這個連這個感覺都沒有,讓它自己乾掉,就是把這個事情給忘了,這就又進一步了。 再進一步叫「反忍」。反過來的反。雖然人家對我無理橫加種種的事情,我回過頭想:哎呀,是我不對,責怪自己,不責怪別人,一定是什麼原因由我引起的,不是由他引起的,是由我引起的,肯定是由我引起的,這叫做反過來,反過來去想想叫反忍。 第四種就是「觀忍」。那就用上了我們的《金剛經》所講的道理了。這個來侮辱我的,我受的種種污辱冤枉誤會,以及我這個被受的人,全部都是肥皂泡,吹泡泡泡泡向前跑,這個肥皂泡它將來都是要破滅的,它都要破滅的,它不可能存在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這句話這麼一觀想,也就沒有什麼可以計較的了,對嗎?全部都是肥皂泡,你對這個肥皂泡它是紅的綠的藍的,各種顏色有種種差別,這個差別反正是轉眼就空了,你這麼一觀想,那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一觀照一空,那你就可以度一切苦厄了,這是第四忍。我們學佛,忍不是沒有用,而是很有大的用處,是大安樂法門啊!我們對於「忍」能得受用一點,就能安樂施慧,你就變了,你這個人就變了,種種問題就改了。 再來第五種是喜忍。歡喜的喜。碰見種種無理橫加的事情,別人忍受不了的,我卻很歡喜,沒有苦這個事。怎麼能夠鍛鍊我的忍功呢?怎麼樣鍛煉?沒有功課啊。哎,功課來了,謝謝你,感恩你,功課來了,歡喜有這麼個機會,那我就不是生氣了,排除了煩惱,一步一步的高上去了。 第六種是慈忍。慈悲的慈。對於我的種種無理取鬧,這個人是愚癡的人,他的所為是愚癡的人所做的嘛,他是愚癡,你跟他生氣,那你也是愚癡,兩個都是愚癡。他愚癡,我要憐憫他,我要同情他,因為我要度他嘛,那這就不是要報復了。 所以最初一步只是報復,後來想讓對方得到好處得到度脫,一共六種忍,任選一個,都有效果,都有作用。我們繼續看: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曲之心。】 “上云「惠利羣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於諸有情」,常以慈忍為懷。「和顏」,柔和之顏容。” 慈悲就是能夠忍受一切。和顏就是柔和的顏容,就是你的表情,因為你心是清淨的,它裡面沒有污染,沒有虛妄的,所以你顏色會常和,會和藹。一個人的內心是什麼,很容易表現在臉部的表情,常常自己看不到,比較有修養的人,尤其對佛法有相當深入的人,就好像坐在臺上的這一位,他很容易看出來的,你蠻不了他,但是他看出來,他未必會跟你講,因為他知道你不會承認,他照顧你的玻璃心,你不但不會承認,他知道你甚至會耍賴,他反而會說你冤枉我,你有什麼證據?還要證據?所以他不會跟你結惡緣。下來說: “《會疏》曰:「內離妄染,故外常溫和,故云和顏。」《勝天王般若經》曰:「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隨順佛清淨教,視諸眾生,面門先笑,曾無嚬蹙。所以然者,心離穢濁,諸根清淨,不染離垢,心不瞋恚,內無恨結。」「愛語」者,四攝法之一。四攝法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親愛之心,依附我受道,謂之愛語攝。故《勝天王般若經》言:「下聲細語軟美之言,順彼意語。」「勸諭」者,勸導慰諭也,為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也。” 「愛語」是菩薩的四攝法之一,隨順眾生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善意慰勉勸喻相告,委婉善巧的良言相告,這樣好聲好氣的來勸他,幫助他開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就是愛語,主要是為了讓你知道佛法的好處,是這個目的。而不是用這種愛語這種語言來討好你,是另有目的的,No,不是這樣的,有目的的,不叫愛語,叫綺語。這也就是觀世音菩薩,你看「先以利勾牽,後令入佛智」,他的目的是要你令入佛的智慧,但是他前面用善巧的種種的手段來引你進來,所以跟那種說好話跟你講好話是不一樣的,是要從佛法的觀點來看的,「和顏愛語,勸諭策進」。 “「策進」者,勉之使進,即常云之促進,令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也。” 這個勸諭策進也是後面我們三十三品的這個小品題。勸是勸告。諭是教育大家,督促大家去進步。策進是促成你的進步。你看佛愛我們,好像是他自己的孩子啊,所以苦口婆心的來勸導促進他,目的在哪裡呢?幫他來開佛知見入佛知見,幫他開智慧的意思,引導他生起正知正見。下來說: “「恭敬三寶,奉事師長」。自謙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華經嘉祥疏二》云:「謙遜畏難為恭,推其智德為敬。」” 所以這是根本,什麼根本呢?恭敬三寶,恭敬三寶裡面就包括了奉事師長。所以不管你是出家在家,有的在家人說我只恭敬二寶,那二寶?佛寶法寶。真的有這樣的人,說僧寶我不恭敬,因為現在的和尚不值得我恭敬。因為現在有不少佛教團體都是在家人辦的,裡面沒有出家人嘛,對嗎?也是只有二寶,沒有三寶。沒有三寶但是它裡面還有福田箱,你沒有三寶,那有福田啊?你看一格一格像田一樣的,這個才是福田,在家居士可以穿這個嗎?你那有福田?甚至我看過素食館也放福田箱,所以現在的居士什麼都敢做,不怕死的什麼都敢做,我說的不是全部,自己對號入座啦!居士看到一些出家人不守紀律就看不起了,就不恭敬了,那是少部分不如法的出家人,那肯定有啊,所以你說和尚不值得恭敬,你這個說法不行啊,不如法。所以你一定要恭敬三寶,沒得商量,要恭敬三寶,註解有詳細說明。 “「三寶」者,一切之佛陀,佛寶也。佛陀所說之教法,法寶也。隨其教法而修業者,僧寶也。至於佛滅度後,住於世間者,稱為住持三寶。木佛畫像,佛寶也。三藏之文句,法寶也。剃髮染衣者,僧寶也。所以名「寶」者,據《寶性論》,共有六義:(一)世間希有、(二)離垢、(三)勢力、(四)能莊嚴世間、(五)最上、(六)不變。又佛者,覺知之義。法者,法軌之義,僧者,和合之義。「恭敬三寶」,欽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養。「事」者,承侍。「奉事」者,敬養服侍也。「師」者,教我以道者。「長」者,德行,或輩分,或年齡高於我者。省庵師《勸發菩提心文》曰:「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師長恩重,故應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師為根本戒。又謂「一切供養功德中,供養上師最為勝」。可見「奉事師長」,實為修行要務。又《會疏》云:「此(奉事師長)中,含攝孝養父母之句。師者,出世大本;父母,世間福田。菩薩必須恭敬奉侍故。」此說亦有所據。如《觀經》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對於恭敬三寶,這裡師父引了一段佛門大德虛雲老和尚的話給大家做參考,很重要!虛雲老和尚是一位大德,我們聽聽他怎麼說,聽好啊! 他說居士的成就再大,也要懂得敬僧,僧就是出家人。不論居士有多大的成就,有多大的善事,見到出家人都應該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是佛的形象,是解脫的形象,我們要恭敬不是恭敬這個人,是恭敬這個解脫的形象。《地藏十輪經》說如果在末法時代,眾生看不到佛了,現在就是,突然有一人發瘋了,把頭剃光了,穿起出家人的衣服,你不要管他是不是真的出家,他穿起出家人衣服在街上走一圈,你說這個人的功德大不大?佛說大到不可思議!為什麼?出家人的形象就是解脫者的形象,在家居士不代表三寶,不代表解脫的形象。在家人千萬不能有傲慢的心,覺得自己懂得很多,或者善事做得很多,社會地位很高,看到出家人似乎不如他,就起了傲慢心,這個是不應該的。學佛為了什麼?為了求解脫嘛,不是求成就多。那麼僧人穿起這個衣服代表的就是三寶,就是我們恭敬的對象,不是居士隨便都可以穿的,所以這就代表三寶,在家居士護持三寶。下來這句話就嚴重了!那怕整個廟是你蓋的,給出家人住的,你還是要恭敬三寶。有的人說那我供養了出家人,這出家人是我供養的,出家人是靠我養的。哎哎哎!這個觀念就大錯特錯了!表面上看起來是啊,供養紅包供養這個那個。出家人的福報是Buddha Sakyamuni釋迦牟尼佛給的,我們的法名前面加個「釋」,在家居士也有法號,你敢加個「釋」嗎?釋迦佛用一毫毛的功德,小到最少最少的功德,就足夠讓天下所有出家人吃飽住好了。所以反倒是在家人要明白:福報是出家人給的,福報是出家人給的,供養三寶是三寶給我們福報,花錢蓋廟造佛像是自己給自己培養福報,是出家人對在家人有恩,要明白這一點。所以下次你供養三寶,要說感恩三寶,感恩師父給我培福的機會。那師父就不跟你說謝謝了,說謝謝馬上報銷了,沒有了,沒有福了。跟你說阿彌陀佛,還給你增福。但是對於初學的人有時候,她還是要聽謝謝兩個字,但是謝謝後面趕緊加個阿彌陀佛。所以居士要有這樣的想法,如果到邊地下賤的地方,連佛像佛廟乃至出家人都沒有,那你怎麼培三寶的福田呢?所以能夠見到出家人給我們結緣,要感恩出家師父。 下面這句「奉事師長」也包括在孝順父母。無有虛偽諂曲之心,所以這一切法無有虛偽諂曲之心,沒有一點虛假恭維奉承捧大腳這種心態,這些都沒有。下來說: “「無有虛偽諂曲之心」。「虛」者,虛妄不實。「偽」者,詐現假相。「諂」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云之阿諛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無有虛偽、諂偽、諂曲,則心端直無過。如《淨影疏》云:「無有虛偽諂曲之心,明離心過。」《維摩經佛國品》云:「直心是菩薩淨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也。」肇公以質直無諂之心,為萬行之本。語至切要,未可忽之。” 這話很重要,不可以忽略。所以《維摩經》說:「直心是道場」。肇公註解這句話「直心是道場」,他說這個心是萬行的根本。「質直無諂」就是很直率,很坦誠,做人沒有虛假,有一句說一句,把心裡的話全都說出來,沒有諂媚,奉承,虛假,這個是萬行的根本。剛才那個虛偽是萬惡的根本,這個「質直無諂」是萬行之本,這個對比都很重要。我們都應該從這裡很好的來學,因為我們是學佛,我們不是要寫一篇論文當個佛學家什麼什麼的,要真正作為人天師,當為人天師,要做人家的導師,做人導師你就要有做人的規範,你要有樣本,要有實際的行動,這才是大丈夫事。那麼底下就是「莊嚴眾行,軌範具足」,我們看下來是經文: 【莊嚴眾行,軌範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那麼這段是法藏菩薩律已方面的,Self control律己,法藏菩薩他自己的律己,自己對自己有所戒律,也就是自覺方面的行持。那麼念公常說的,對於自己的生活享受、名譽地位,這個要求是越低越好,而對於自身的覺悟那就要越高越好。你看法藏大士要求自己具足福慧莊嚴,徹底覺悟,以身宏道,永作楷模。楷模就是做個榜樣,真是萬世模範,說的跟做的是一致的,是一致的。 “「莊嚴眾行」者,《淨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莊嚴」者,福智二嚴。「眾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謂:以福與智,莊嚴布施等度及萬行。《唯識述記七》曰:「善資糧者,福智二嚴。」《涅槃經廿七》曰:「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者,則知佛性。」又《探玄記三》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故知「莊嚴眾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從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淨影疏》謂「莊嚴眾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軌範」者,軌則與模範也。又「軌」者,法則也;「範」者,法也,常也。由於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說所教,皆成軌則。所行所示,為眾模範,故云「軌範」。悉是常法,無可變易,無所欠少。故曰:「軌範具足。」” 註解是這麼解釋,我們看比較白話一點的。「莊嚴眾行」。「眾行」是表六度萬行等等一切的行持。「莊嚴」,《涅槃經》說:「兩種莊嚴」,一者是智慧,二者是福德。所以「莊嚴眾行」就是用福德跟智慧,來莊嚴自己的六度萬行等等一切的行,也就是說所有一切行當中都包括了福跟智,都具足了福跟智,這表示大士的妙行成就。「軌範」,軌是軌則,範是模範。又「軌」者,法則也。「範」者,法也,常也。規則跟模範,我們要作為規範,要具足這個規範,由於所行,具足福智,所以言教都成軌則,所行所示,成為模範,所以說是「軌範具足」。你要真正作為一切眾生的模範,真正值得作為一切眾生的老師,那你要以身作則啊,你要完全做到啊,是不是?你才能夠給大家來學你啊。我們為什麼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幾乎沒有任何你可以找到他的缺點的,他是一個最完美最完美的人格的一個展現。你能說出釋迦牟尼佛有什麼缺點嗎?如果你能說出一點,那你比釋迦牟尼佛還厲害了,沒有!最圓滿的最完美的人-Buddha Sakyamuni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也是一樣。他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他就是要成就這樣子的一個完美的人格,我們學佛就是學這個,要不然你以為是學什麼? 好,那下來「觀法如化」,我們留到下一次再來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了。今天我們時間到了,我們就一起學到這裡。好,非常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