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09 22:18:13瀏覽214|回應0|推薦3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14集 七寶淨土講堂堂主慈淨老師,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現在還在十門開啟的第二項*本經體性*。那麼之前談了一些關於實相的問題,談了本體理體種種的解釋,也用了一些世間的比喻來讓大家比較容易體會。接著下來還是從各方面再來談談實相這個課題。所以我們下來就引《圓覺經》的話: “又《圓覺經》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圓覺經》就說了,「諸幻盡滅,覺心不動」,這些幻化的東西都滅掉了,這些世間的一切都是幻的嘛。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嘛,是不是?都是幻,那麼諸幻都滅了,可是你的本覺的真心是不動的,本來是如如不動啊。六祖開悟的時候也就是這個意思,他說「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下來也是《圓覺經》的話: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圓絕經》下面接著還說了,「幻滅滅故」,這些幻滅都滅掉了,「非幻不滅」,那個本來不是幻的,是真實的,這個就不滅了。所以《心經》講:不生不滅,說的就是這個,所以它不是落空啊,不是偏在一邊,不是只有空。但是你這個幻滅要滅掉,幻滅都滅掉之後,非幻是不滅的,「譬如磨鏡,垢盡明現。」磨鏡就是鏡子上面骯髒了,古時候的鏡子髒了,你就磨一磨,我們現在講抹一抹擦一擦。髒給你擦一擦,髒都去掉了,髒都去掉了之後,光明就現出來了。所以幻滅以後的覺心是不動的,就如同把髒東西擦去之後,鏡子的光明顯現是一樣的,把這些髒東西去掉,明就顯現了。明只要肯透露了一點點,只要一點點,你宗通就有份了,你就不是長蟲鑽竹筒了。但是你得磨鏡啊!也得用功啊!我們現在說你得真幹才行啊!這是個真實的東西,你要去磨垢,把那個污垢給磨乾淨,那用什麼方法呢?佛說了八萬四千個方法,但對現代人來說就是這句阿彌陀佛最容易辦到,一句彌陀也是磨垢,這是最殊勝的辦法。下面說: “經中所云幻滅後之覺心,與垢盡後之明現,均指離妄所顯平等一味之實相也。磨鏡實是磨垢,鏡性本明,非從外得。” 所以離開妄,就顯出平等一味的實相了。磨鏡實是磨垢,「鏡性本明,非從外得」,這句話很重要。你磨那個鏡把那個污垢給磨乾淨了,其實你磨的是那上面骯髒的東西,你本心是無可修的,它本來是不垢不淨的。這個理解很重要,因為現在有髒,這個髒是什麼呢?是外面的,這個髒要除掉,而鏡的光明的性能它不是從外面得來的,它是本有的。所以它是不增不減,沒有一個法是從心外得到的。所以我們念佛也不是心外求法,我們只是什麼呢?只是恢復你的本心。所以暗合道妙它就是一聲佛號一聲心啊,就是用這樣殊勝的方便來恢復你的本心。下來說: “垢除明現,離妄即真。故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所以你不用去求真,去找那個真,那個真不在外面,在裏面。你只要做什麼呢?你只需要息見,你不要去求一個真,我怎麼做才能夠求到一個真呢?你只需要幹嘛呢?把你這一些種種的「見」給息掉,所以有句話說「但盡凡情,別無聖解」,盡掉這些凡情,把這些凡情都去除了,那剩下來的是什麼呢?那就是聖解了。「須知聖解亦凡情」,你要知道你心裏有執著,執著這個聖解,這個聖解它也就變成凡情了。所以「不用求真,唯須息見」,因為這是本來有的,本有的,不是從外面得來的。 “眾生之見,皆妄見也。真者,佛知見也。” 「眾生之見」就是我們的見都是妄見,妄就不是真嘛!所以要捨掉。如來出興於世就是以佛的知見來開示,叫我們悟入,那麼真是什麼呢?真就是佛的知見,所以我們修行就是為了「息見」,把我們眾生的知見轉成佛的知見,那就成功了。所以我們磨那個垢,垢就是我們眾生的知見,種種的看法,種種自己的標準,這些都是眾生的知見。所以垢就是眾生的知見,最後恢復我們的本明,我們的本明就是佛的知見。所以佛的知見是我們本具的,不是只有佛有,我們沒有,這就是佛法最殊勝的地方了。 再引證一下《阿彌陀經要解》澫益大師的話,下來這段很長但是很殊勝也很重要,大家聽一聽,看一看,《阿彌陀經要解》澫益大師他說: “又《要解》云:「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註:如上喻中諸器皆不離金。)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這一句比較長,我們慢慢的來看!說「吾人現前一念心性」,吾人就是我們,我們每一個人當前這一念,所起的這一念,這個心這個性,它在那裏呢?你找出來,找到它在那裏嗎?它怎麼起的?從那裏起的?然後它到那裏去了?不在內也不在外,你說在那兒啊?在裏頭,在外面,或者在中間,不在中間,都不是。所以你看在《首楞嚴經》阿難七處徵心,找心找了七個地方,佛都否定了。以阿難這樣的智慧找心都找不到,找了七個地方都找不到,讓佛都全部給否定了,那我們呢?他是阿難,我們是什麼難啊?所以我們就很難了。所以是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個是《金剛經》的話,過去已經過去,past tense,應該沒有了,是不是?就是現在 present tense,底下還有個未來,這些都不是。你看我們的念頭一秒鐘216000個剎那剎那的生滅,那裏有過去、現在、未來啊?那裏有啊?你說當下,當你說當下的時候都已經過去了,都已經不是當下了,所以未來也沒有,過去現在也沒有,因為它不停留。 然後說「非青黃赤白」,也不是青黃赤白,你說咱們的心是什麼顏色的呀?你說是豬肝色,豬肝色那是心臟,不是我們這個「心」。這個「心」在我們中文裏面就比較難分得清楚,有妄心,有真心,如果用英文的話,它就很清楚了,這個「心」叫mind,不叫heart,heart就是豬肝色的心臟,這個「心」是mind。所以它也沒有任何顏色,那有顏色?你根本就看不到,你怎麼能說是什麼顏色的?也沒有長短方圓,它也沒有形象。你說是長是短是方形的還是圓形的呢?都不是,它沒有形象。「非香非味」,也不是有香味,「非觸非法」,也不是觸法,因為你接觸不到,你看不到、想不到、找不到。 「覓之了不可得」,所以這句話就是當年達摩祖師讓慧可把心給找出來,把心找來,把心給我,你要安心,我就給你安心。把心給我,結果二祖說找不到心啊!「覓之了不可得」,你找心不可得,你找它找不到,但是你不能說你的「心」沒有啊,是不是? 「覓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這個「百界千如」是佛學名詞,「百界千如」是什麼呢?這個大家見過吧?百界就是我們有十法界,六趣就是六道,天、阿修羅、人、地獄、餓鬼、畜生,這叫六道,加上聲聞、緣覺就八道,六加二,八,菩薩九,佛是十道,就十界十法界。十法界之中,各有十界,就成了百界。每一界有十如,這是《法華經》裏面的話,《法華經》的話是說,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十個如,每一界有十個如,如如百界那就是千如了,這些名詞大家查查字典就有了。這百界千如都是怎麼來的呢?就是這整個宇宙的山河大地,一切的一切,是怎麼來的?都是自心所造,那它造了百界千如,你不能說我的心是有啊!前面講過了,你拿出來給我看看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沒有啊!沒有你不能說「沒有」啊!離開有無,你不可得,你不能說它沒有,可是它造了百界千如,你又不能說它有啊! 「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這個心性,這個實相,是離開一切你可緣可思慮的,可以分別的,可以說的,說不出來,可以用文字表達的也表達不出來,都說不到的,都離開了。 而這些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這句話就更難懂了,所以這一切分別也不是離開咱們的自心,另外還有一個性,那就變成兩個性了,那就是二,不是一了,二就不是不二了。你看,昨天講過了,現出的這些盆、碗、寶塔、佛像等等這些相,它也都是金子造的,對不對?就好像水上生波了,生了波之後,月亮也就現不出來了。因為波動就看不清楚了,是不是?但是波是什麼呢?波不就是水嗎?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這裏注明說,「如上喻中諸器皆不離金」,這個比喻之前講過了。所以這些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都不離開水啊,而且是不離開實相,不離開我們的自性,不是離開我們另外還有一個自性,這些相都是本來離的。 後面就總結了,「要之,離一切相」,所以我們自心我們的實相是什麼呢?離開一切相不是無一切相,不是無一切相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也就是一切法造百界千如,它什麼都包括了,沒有一樣它不包括的,十法界什麼都包括了,聖凡都包括了。那麼十法界當中還有十法界,十界當中還有十界,詳細極了,每一界又有十如啊!所以有體、有用、有事、有理,沒有不包括的。 「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所以實相是什麼呢?實相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法又離一切相,離就沒有相,即就沒有無不相。「即」就是有相,不是無不相,「即」就是有嘛,怎麼會沒有相呢?你看我們身體也是一個相嘛,這句阿彌陀佛也是相,怎麼會有斷滅呢?怎麼會有頑空呢?所以「不得已強名實相」,不得已勉強給它一個名字叫做「實相」,勉強取個名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溝通方便,但是你不能認為實相是一個名稱,那這個「實相」又變成有相了。心性沒有一物啊!前面不是說了嗎?「說似一物即不中」,你怎麼說是還有個實相呢?本來無一物嘛!所以我們這麼來體會才能夠通過語言文字了解實義。那麼下來說: “可見實相乃吾人當前一念心性之強名。” 所以實相是我們每一個人當念心性的一個勉強的名字。 “吾人一念心之性,強名為自性。” 我們也可以把它勉強叫做自性,也可以叫做我們的真心,佛性,妙明真心,如來藏,或者自性,或者第一義諦,但要知道這都是假名。 “二祖覓心不可得,即是「安心竟」,但不可言其無。” 達摩祖師來到中國之後,面壁九年,等到二祖來了,二祖說「覓心了不可得」,但是你不可以說他沒有心啊,他說找心找不到!那你不能說他沒有心啊,他底下就開悟了,「覓心了不可得」就開悟了。達摩就說:「我給你安心安好了,沒事了。」本來就沒事,自找麻煩,自尋煩惱,二祖當時就開悟了,他開悟是悟了什麼呢?悟了心啦。所以你說他沒有心行嗎?是不是?然而了不可得,了不可得你不可以說它沒有啊! “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亦不能執為有。” 六祖在第二次聞到《金剛經》,五祖給他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說了一大套的話,就是下面那五句,「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說了一大套讚嘆自性的話,他說了自性能生萬法,一切萬法都是自性所生的,那你也不能執著自性是有啊!那你就落在有這邊了。 “蓋離四句,絕百非,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 所以就是要離四句,四句就是對立的,我們來看看:自跟他,或者是色跟空,色是一句,空是一句,也是色也是空是一句,也不是色也不是空是一句,那就四句了。聖凡也是一樣,有聖有凡,聖是一句,凡是一句,沒有聖沒有凡是一句,也是聖也是凡又是一句,四句了。所以我們說話都離不開這四句。而講真實就要離開這四句,離開四句就絕百非,百非是從四句所生出來的。 「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所以我們這個經的體性不是思量分別,就是我們沒有能夠從修持,從行解相資,學修並重,達到能夠前後際斷。你的妄想總是一念一念的相續沒有中斷,那我們突然有一個前念已經滅掉,後念還沒有生,這個空隙叫做前後際斷,所以修行人修到這一步,你才可以開始真實來明白這些事情。沒有達到這一步之前都是叫什麼呢?都是叫文字依通,這個地方千萬不要自高自大,要真實的精進啊!所以禪宗裏面講我們的自性是什麼呢?下面都是很多祖師的話,我們好好的來聽一聽,都是很重要的開示。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 這是蓮池大師的話,明就是很光明,明白了,靈明就是絕對的明,「徹」是透徹,徹底,洞徹就是形容這個「徹」,它是絕對的徹。「寂」是安寂,常寂光的寂。「湛」是清楚極了,恆就是常,用常來形容這個恆,說明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是什麼呢?是極明極徹,極寂極常。 “「孤明歷歷」” 這是臨濟大師的話「孤明歷歷」,「孤」不是孤獨的孤,是一切都放下了,「孤」了還有什麼呢?不與萬法為侶了。「孤」但是它「明」啊!「歷歷」是不斷啊,清清楚楚。 底下是德山的話,臨濟見人就喝,德山見人便打,拿棍來打。德山的話說: “「炳赫虛空」” 「炳赫」是光明至盛,但是它又空,你看看它有這樣的作用,有這樣的威德,然而它是空。祖師的這些話都是說的自心,形容我們的自心。 底下是百丈的話,黃檗的師父百丈,馬祖的弟子,他說: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 這個心靈的光它獨耀,「獨」是單獨唯一的顯現出來了,這也就是「孤」的意思,「獨」就是「孤」的意思。「耀」是放大光明,迥然脫離根跟塵。咱們不是有六根跟六塵嗎?要離開根塵才靈光獨耀。 這些都是祖師以最精煉的語言來說明我們的自心,給咱們大家通個消息,咱們能夠通消息,也能夠跟祖師這樣,能夠見到本心。不然那還只是一個指路標,當然指路標也要,指路標也有好處,通過指路標,你才能夠找到你的歸宿。下面是引了蓮池大師的話: “故蓮池大師讚曰:「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 所以蓮池大師就讚嘆咱們這個自性說什麼呢?說「大哉真體」啊!咱們這個「本心」「實相」是大哉,這個「大」是絕無對待的大,這個真體是「不可得而思議者」,不可以思議的「其唯自性歟」,只有說的就是這個自性了。 “實相之旨,如上粗明。至於本經體性,何得稱為實相耶?” 實相的道理,上面粗粗的說明了一點,那麼本經《無量壽經》怎麼可以說是以實相為體呢?就是跟本經有什麼關係呢?跟淨土法門又有什麼關聯呢?這才是我們要知道的,而我們的《無量壽經》好像沒有像《金剛經》《圓覺經》談到這些道理啊!沒有談實相的道理啊!那怎麼能夠稱為咱們是以實相為體呢?所以很多人說是專修淨土的,對這方面沒有重視。 “下申其說。” 下面就引申引了《往生論》的話,我們淨土宗最早的是三經一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就是三經,這一論就是《往生論》,這是印度的世親他著的《往生論》,世親又名天親,我們常常聽到天親菩薩,世親就是天親,梵名叫Vasubandhu。世親菩薩本來他是小乘教,後來大了之後到了晚年不得了他懺悔了,不得了了,我毀謗了大乘啦,就跟他哥哥說,哥哥是修大乘的,就跟他哥哥說我要把這舌頭割掉,我要割掉這個舌頭來懺悔。哥哥說你有幾個舌頭,你懺悔割舌頭,你一個舌頭夠用嗎?你批評了這麼多的大乘,你一個舌頭夠懺悔了嗎?世親就說那我怎麼辦?哥哥就說你讚嘆大乘啊!所以世親後來就造了一千部論,《往生論》是其中之一。這是個大菩薩來的,我們看下面說: “世親菩薩《往生論》云:「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 莊嚴佛土,我們法會結束都會念莊嚴佛淨土,但是我們不知道怎麼樣才是莊嚴佛土,我們這個佛土是要莊嚴的,功德成就了,一方面莊嚴佛,佛土是依報,就是自然環境,物質環境,正報是佛呀!莊嚴佛的功德成就了,就顯現了佛的報身,佛的化身,莊嚴菩薩功德成就,菩薩也莊嚴了,他的功德也成就了。這三者成就這種莊嚴,應當知道,而簡單來說就是入了一法句故,這三種莊嚴入到一個法句裏頭了。你看,聽起來這很有禪宗的味道,一切莊嚴入一法句,那一法句是什麼呢?一法句就是清淨句,那麼清淨句又是什麼呢?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那也就是說極樂世界國土的種種功德,阿彌陀佛的種種功德,無量壽無量光,觀音勢至跟諸上善人種種的功德,種種的不可思議,皆是一法句,皆是清淨句,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那不是實相是什麼呀?那就是實相呀,法身就是實相,不同名詞一個意思,是不是? “此論直顯事理無礙之一真法界。即事而真,當相即道。” 所以這就顯現出事理無礙了。所以我們聽都聽不懂,肯定聽不懂,聽不懂是正常的,因為我們處處都有障礙。而這裏說的是事理無礙,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地步,所以我們聽不懂,所以聽不懂是正常的。雖然都是法身,而顯現如是這樣的莊嚴。 「即事而真,當相即道」,「即事而真,當相即道」這兩句話就是密宗跟淨土宗的特點。「即事而真」,這些事相,我們眼睛看到的花、佛像、蓮花燈、水晶燈,這些都是事相,這些事相都是真如,這個更難懂了,事相是事相,怎麼跟真如有關係呢?事相都是真如,所以密宗的話說:「聲字皆實相」,咱們念咒有聲音啊!唵嘛呢叭咪吽,Namo Amitabhaya,念咒不是有聲音嗎?念佛那摩阿彌陀佛也有聲音。這個是聲音,光是字種,你寫個咒字,這是字,聲跟字都是實相,就是這個道理。一切佛功德菩薩功德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顯了事理無礙的一真法界,事就是真,不是撥開了事撥開了相去見真,不需要。「當相即道」,相就是道。 “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一一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一一即是實相。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也。” 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都是法身啊!所以我們讀《阿彌陀經》,不知道《阿彌陀經》講的都是法身的境界,極樂世界的鳥啊、水啊、菩提樹啊、香啊、花啊,自然環境,還有那些諸上善人菩薩這些,都是法身,那就都是實相了嘛!「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也」,那麼本經還不是以實相為體嗎?底下是引《圓中鈔》了: “明蘧庵大師曰:「瓊林玉沼,直顯於心源;壽量光明,全彰於自性。」” 明朝的蘧庵大師他就說了,這是他「疏」裏面的內容,他作「疏」,幽溪大師作《圓中鈔》,下面是幽溪大師《圓中鈔》的話: “幽溪大師《圓中鈔》曰:「夫瓊林玉沼,壽量光明,固一切諸法之相也。然則直顯於心源,全彰於自性,顧何相之可得哉!此正無相不相、相而無相之正體。(即指實相)」” 「瓊林玉沼」那些寶樹是瓊林,那個七寶池八功德水是玉沼,你看這些真的是這個相嗎?這個相其實它直顯於心源,那邊顯出來的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阿彌陀佛就是你的本心自心,是本心顯出來的。壽量光明,無量壽無量光全彰於自性,正是自性彰明的成就,這一切依正莊嚴都是自性啊。幽溪大師接著再引申一步,所以這個成為日月星三光,怎麼說呢?《阿彌陀經疏鈔》就像太陽,《彌陀要解》是星星,加上這個《圓中鈔》是「月亮」,星星月亮太陽,這是咱們《阿彌陀經》最好的三部註解了。他說:瓊林玉沼,這些寶樹寶池,壽量光明,「固一切諸法之相也」,這就是法所現的相,法相啊!「然而直顯於心源」,這些相就是心所顯現的,「全彰於自性」,都是彰明了自性。「顧何相之可得哉」,還有什麼相呢?這一切全是咱們的心,全是咱們的自性,那還有什麼相啊?這就是夏蓮居老居士在《淨修捷要》說的八個字,「託彼依正,顯我自心」,我們假借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跟正報種種的這些,來顯我的自心,這些都是我的自心所變現的,這一切全是我們的心,全是我們的自性,那還有什麼相呢? 「此正無相不相,相而無相之正體」,這一切相一切事皆是我們的心,皆是法身,所以皆是法身皆是我們的心,然而它又顯現這些相,這就是事理無礙了。 像這樣的理解,一般說是修淨土的都很少有機會聽到,所以我們的福報很大,我們現在是依據念公的《大經解》的內容,裏面都是祖師大德重要的體會,精闢的開示,所以大家都能夠有機會接觸到,對淨土法門的理解就深就廣了。同時對極樂世界的認知也提升了,就不會懷疑這些水鳥樹林,自然環境的不可思議變化,你會把它當神話,那現在你就清楚明白了,這些都是法身,都是自性變現的,證實原來皆是法身的妙用,皆是自性的顯現。那麼這樣你就不是一般的修淨土念念佛而已了,你就跟別人不一樣了,你就出格了。我們再繼續看下來註解的文字說: “蓋吾人心性,量同法界,靈明洞徹,湛寂常恆。豎窮三際,橫徧十方。極樂國土,非在心外。百界千如,皆我本具。心淨則佛土淨,土淨即我心淨。何有一法,在我心外。” 所以我們的心性是量同法界,它是「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這裏又引了蓮池大師的《疏鈔》,這八個字是《疏鈔》的文字。一開頭就是這兩句「靈明洞徹,湛寂常恆」。 念公對這兩句有各別的解釋,是在別的地方的開示,現在把它引過來這裏跟大家一起分享,所以很難得很稀有。我們來看看說: 我們自性本性是沒有生滅的,是永存的。譬如說大地,它還是要壞的,大地並不清淨,所以不能夠稱為湛。它還有所動,地球它有一天會燒得連灰都沒有了,它就是要毀掉完全消滅,所以不能稱為「恆」。「恆」是恆常的意思,它不是恆常存在的。地球雖然是固定的,但有時候還有一點點動,而我們自性的這個「常」是永遠沒有變動的。大地雖然很安靜,還不夠徹底的「寂」啊!你看有的時候它還會有地震,一些變動,所以它不能稱為「湛寂」,它還是很髒,不是很乾淨,不能稱為「湛」。只有我們自性這個安靜這個清純,才可以稱為「湛寂」。「常」加上一個「恆」字就更加常了。大地雖然是壽命長,可是等到一千尊佛出來之後,它還是要大爆炸的啊!還是要銷毀,還是要燒光的,不用等風,火就燒完了,這個火燒得連灰都燒光了,因為溫度太高了。 只有我們自性本身的「恆常」,是永遠沒有動盪的時候,所以加個「恆常」。我們《無量壽經》也有這個相同的意思,你看經文不是說了嗎?「建立常然,無衰無變」,這個「常」不是相對的,相對的那個「常」是你短我長,你一萬年,我萬萬年就比你長了。總之都在相對之中,再有三個萬字比兩個萬字要長,那就是相對的,有比較的嘛。 而這個是絕對的「常」,永遠沒有消滅的時候。這四個特點是:「明」是靈明,透徹,而且是洞然的透徹,「寂」是「湛寂」,那麼清湛那麼徹底的湛寂,「常」是永遠不壞的,絕對的,不是相對的常,是「恆常」,所以這是講自性的四個方面。 「豎窮三際」,這個三際是指時間,過去、未來、現在,窮盡了過去三際。「橫徧十方」,東西南北上下一切就是十方,我們的心就是這樣,「時間」過去是不可窮盡,未來是不可窮盡,那麼空間呢?沒有一個地方不是我們的心之所在,那裏都是。所以阿難找了七個地方,給你找七萬個地方都沒有,還有超過七萬個地方嗎?你還會漏掉嗎?所以是無所不在。 「極樂國土,非在心外」,極樂國土在那裏呢?極樂世界在那裏呢?我知道,師父,在十萬億佛土之外,很遠很遠,坐火箭穿梭機都去不了。極樂國土不在我們本心之外。「百界千如,皆我本具,心淨則佛土淨,土淨則我心淨,何有一法,在我心外?」 “本經所詮,直顯本心,全彰自性。當相即道,無非實相。” 所以本經所表示「所詮」的,「詮」就是詮釋,就是表示。「直顯本心」,經中的種種莊嚴,一切的一切,就是說的什麼呀?就是說的咱們的本心啊!全是彰明了我們的自性,這一些相就是道,沒有一個不是實相,沒有一個不是法身。下來又引《彌陀要解》了,我們看: “如《彌陀要解》云:「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由上可見全經囫圇在一實相中,故云以實相為體性也。” 所以這裏再引據《阿彌陀經要解》的話,這句話是非常好的,「實相無二,亦無不二」,離一切沒有對待,沒有邊,只說無二就又成了邊了,也沒有不二。 「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於能說所說」,就是說法的,所說的法,「能度所度」,能度的眾生和所度的眾生,我們所信的這個法門,「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這就包括了一切了,沒有一個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就是那個印,全都在那個印裏面了。這是澫益大師的話,這一切一切沒有一樣事情,不是實相那個正印所印出來的,因此完全是實相。 那麼焉得本經的體性不是實相呢?因為本經全說的是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所以有些人說你們淨土宗執著,又是什麼黃金為地,又是什麼寶樹七寶什麼的,你們就喜歡這些。他不知道這些黃金為地種種的寶樹,都是我們自心之顯現,都是法身,本來就相而無相,事就是真啊,「全經囫圇在一實相中」,全經全部都在一個實相之中,所以我們才說本經是以實相為體,就是說明這是有根據,不是任意說的。 “又本經〈德遵普賢品〉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大教緣起品〉云:「欲拯羣萌,惠以真實之利。」〈積功累德品〉云:「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也。此即本經之所開示者也。極樂妙土乃「真實智慧」之所莊嚴成就者也。彌陀世尊攝此妙土,宣此妙法者,欲惠予眾生以「真實之利」也。此三真實,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議。極樂依正,淨土法門,舉體是真實之際,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性也。” 為了要證實《無量壽經》是以實相為本體,所以引經據典,引了種種的經種種的論來證明。這一段是引了本經《無量壽經》裏面的內容,本經有三次說到「真實」,第一次說到「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個以後還要詳細的講。開化顯示真實的本際,咱們這個經就是要開化顯示真實的本際,那要怎麼救度眾生呀?我們佛就是要救度眾生,那麼救眾生不是喊口號,不是光喊口號就行了!要怎麼樣呢?要有行動啊!這個行動就是「惠以真實之利」,令一切眾生成佛才是真實的利益啊!所以這個法門就是真實之利。阿彌陀佛成就淨土是「住真實慧」莊嚴淨土。 所以就是這三個真實,一個真實之際,一個真實之利,一個真實之慧。真實之際是法相,是真如實相的本體,極樂妙土就是真實智慧所莊嚴成就的,阿彌陀佛攝這樣一個妙的國土,來宣傳這樣的一個淨土法門的妙法,來宣揚這樣一個妙法,就是要給眾生以真實之利。別的利不能稱為真實之利,只有這個利才是真實之利。我們要度眾生,我們要給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就是要這個法門,別的也能夠給他利益,皆不如此,都不如淨土法門。 「此三真實,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議」,極樂的淨土法門全體就是真實之際,就是剛才澫益大師說的,都是實相正印之所印。 當然咱們這個經就是以實相為體性,這個體性也是我們最不好理解的東西,我們研究一部經要研究它是什麼體性,那麼完了之後,底下更重要的要研究它是什麼宗,它所尊崇的是什麼,修行最緊要的是什麼,我們不光是研究學問,研究學問就變成佛學家了。修行不光是研究學問,我們要拿這個來自覺,我們更要拿這個方法來救人啊,讓別人也能依這個方法得到度脫,那就要一個修行的方法,這個就是「宗」。下來我們來談《無量壽經》的宗跟趣,就是十門開啟的第三項了: *三、一經宗趣 我們先看註解的文字: “經之所崇向者,名之為宗。宗者要也。全經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徑也。故知宗者,為全經之綱領。綱舉目張,領提衣順,是故於辨體後,首應明宗。體是理,宗是行。體者,乃宗所依之體。宗者,即是顯體之宗。二者互相表裏。宗是會體之要行,故應崇向。” 那麼這個經就是《無量壽經》,它的宗是什麼?還有它的趣是什麼?宗的意思就是所尊崇的,所尊重的,緊要的,當然一部經一上來我們要先了解它所尊貴的所重視的是什麼?再有,宗是修行的要徑,我們研究一部書,尤其是經典,那不只是理論的探討而已。所以有人問這個佛學院是不是也研究佛學?既然名之為佛學院,當然也研究佛學啦,但是大家要知道,佛所有的佛學都是為了讓你去學佛的,學佛就是要行啊!如何去行呢?不是停止在理論上就完了,宗就是修行的要徑,所以一部經典一上來,你要知道它的宗,也就是現在說的宗旨。它的宗旨是什麼?下面就引論著了: “《香象心經疏》云:「言之所貴曰宗,宗之所歸曰趣。」又圭峰大師《圓覺略疏》云:「趣者,意趣、趣向。即心意所歸趣之處。」可知,趣者,歸趣也。是故依經宗旨,明其所為,識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為趣。” 我們來看看這句說的是什麼?趣就是歸趣,趣向,要知道你所要達到的目的。你不知道你要達到什麼目的,那你修來幹嘛?那不是白修了,是不是?要去窮究它所達到的境界,這個叫做「趣」,叫做「歸趣」。再簡單的來說,「宗」是宗旨,也就是修行的綱領。 修行這兩個字它的意思,我們要把它搞清楚,行就是行為,行為包括了我們的思想、見解、身體造作、言語等等,這些都是屬於行為,行為有了錯誤,要把它修正過來,這個叫做修行。可見得修行是我們每一個人決定不能夠缺少的,也就是我們的過失錯誤不能永遠的犯下去,要時時刻刻把它修正過來。 那麼佛教給我們,特別是著重在修正我們身心的行為,所以在講經文之前,宗趣是必須要提示出來的。那麼前面是講體,體是講理論,我們也講過了,就是佛說這個經理論的依據。宗這是講修行的方法了,所以體就是修行所依據的道理,宗也就是把這個道理,不只是明白這個道理,你還要去實踐。如果只是道理就是紙上談兵,是不是?還要如何具體的實踐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那麼這個教學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才會受到大眾所歡迎,因為這樣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那我們繼續看註解: “魏譯《無量壽經》之宗趣,古有多解,其例非一。《嘉祥疏》云:「此經宗致凡有二例。一者、法藏修因,感淨土果。二者,勸物(指眾生)修因,往生彼土。」” 魏譯是康僧鎧的本子,五種原譯本裏頭流通量最大的。現在學《無量壽經》的你不用夏蓮居的會集本,那你就用康僧鎧的原譯本,都好都好,沒問題。 《嘉祥疏》裏頭也說得非常的好,法藏修因,這個修因是指的四十八願,因圓果滿,所以感得極樂的果,極樂的果就是極樂世界,這是說的法藏。 二者說眾生,這裏說勸物,不說勸人,如果說勸人,十法界裏頭只有說到人道而已,其它道就不包括了。說勸物就全都包括了,我們講動物、植物、礦物,全都是物。 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都包了,勸大家修因,所以這個因很重要,你是修什麼因,你一定感得什麼果。你修的不是純淨土的因,你怎麼可能得到純淨土的果呢?所以這個很重要,這就說到要專,要精,要純。 那麼依什麼修呢?依四十八願,要存彌陀同樣的大慈悲心,要發跟彌陀同樣的四十八願,行要跟彌陀同樣的,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是行。發心求生極樂世界,這個是趣,我們所要求的終極目標,這是趣。下來說: “海東元曉師《宗要》云:「此經正以淨土因果為其宗體。攝物(指眾生)往生以為意致。」曇鸞師云:「以佛名號為經體。」善導師云:「念佛三昧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體字即指宗趣之趣)。」” 海東元曉師他的註解《宗要》,他也是用魏譯本,康僧鎧的本子,《宗要》是他的註解,他說「此經正以淨土因果為其宗體」,「攝物」就是跟前面講的一樣,就是攝受一切眾生「往生以為意致」。下面引日本人的註解: “日釋觀徹《合贊》云:「此經念佛為宗,往生為體(即趣)。」 ” 釋觀徹,這是日本的一位法師,他的法號叫觀徹,他有《無量壽經合贊》,以前講過,在唐宋的時代,日本有許多的高僧來到中國留學,他們回去之後,對於《無量壽經》的修學、弘揚,都超過我們中國。現存在《卍續藏》裏面所收藏的《無量壽經》註解,有二十多種是日本人的著作,這些著作都非常有價值,《無量壽經合贊》是其中之一。他對於本經的宗旨所說的跟前面大致上都相同,這部經是以「念佛為宗」,也就是澫益大師在小本裏面所講的信、願、持名,小本就是《佛說阿彌陀經》,信願行三資糧是這部經的修學宗旨。「往生為體」這個「體」就是趣的意思,跟前面說的性體不一樣。 “「一經所尊專在念佛,故以念佛為之宗也。宗之所趣唯在往生,故以往生為經體(即趣)。」” 「尊」是崇尚,這部經修學所崇尚的就是念佛,就在念佛。本經經文裏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三輩往生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向專念就是本經所尊崇的,所以「以念佛為之宗」。「宗之所趣」,前面講過「趣」就是趣向、歸趣,也就是我們念佛最終的目的在那裏呢?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呢?目的就是往生不退成佛嘛。所以「以往生為經體」就是這部經的歸趣。下面註解還有引了很多經跟論,對這個宗跟趣講得很詳細很全面很透徹。 “淨宗稱《無量壽經》為大經,《阿彌陀經》為小經。蓋此二經僅有詳略之別。故蓮池《疏鈔》稱大經為大本,小經為小本,良以二者實同一經也。《阿彌陀經》之宗趣,亦有多說。茲擇其精要者,如《疏鈔》曰:「依正清淨,信願往生,以為宗趣。」” 那麼《疏鈔》就是蓮池大師的《阿彌陀經疏鈔》,大師在《疏鈔》裏頭說宗趣這三句話很重要,第一句就是「依正清淨」。「依正清淨」這句話它的意思是雙關的,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這個就不必說,我們都知道了。而十方世界每個求生淨土的眾生,我們在這個地方稱眾生而不稱人,因為稱人只限於人道,稱眾生九法界的全部都包括在其中了,也必須要做到怎麼樣呢?「依正清淨」,然後信願才能夠往生。《疏鈔》裏頭這一句比前面所講的念佛為宗,這個意思更為精深了。什麼意思呢?換句話說,如果你信願念佛,念佛沒有達到往生的標準,那你還是去不了。不是說每個念佛人都能夠往生的,你看看為什麼那麼多念佛的人不能往生呢?蓮池大師這個標準就在這裏了。雖然念佛沒有達到這個標準,條件就是要「依正清淨」,正報是心,心不清淨,依報是身,我們的身我們的生活環境不清淨,依正要不清淨,你雖然是信願也不能夠往生。所以蓮池大師這個標準就很清楚了,一點兒都不模糊了,我們念佛人一定要以一心不亂作為修學的標準,一心不亂就依正清淨了嘛。以這個為宗趣,所以講到最後還是那三個字,專,精,純。這是我們七寶淨土講堂所標榜的所提倡的,所以專,精,純是必要的。你世間法參一點點,佛法也參一點點,西方的因不純,那你怎麼能夠得到極樂的果呢?下來說: “《圓中鈔》云:「以信願淨業為一經宗要。」《彌陀要解》曰:「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 前面講了很多了,「宗」是宗旨,「致」也是趣向到達的意思。這句話是幽溪大師在《彌陀經圓中鈔》裏說的。後面就是澫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這三個註解是《阿彌陀經》古註裏面最好的三個註子,就是最好的三個註解,註解《佛說阿彌陀經》的。這個地方說得簡單,說「信願淨業為一經宗要」,所以從這裏可以知道《圓中鈔》講到「淨業」,《疏鈔》裏面講到「依正清淨」,如果沒有淨的標準,這一生往生就不可靠。 所以你不多聽一些大德的見解,你就因為我只要念佛就好了,什麼都不用管,那你又做不到老實,你以為念佛我一定往生的,阿彌陀佛什麼時候來,我一定跟他走,但是痴痴的等了多少年,阿彌陀佛一點消息都沒有。 看看以上祖師說的這些條件,你都做到了嗎?「依正清淨」,簡單說就是要修淨業,身,口,意都要清淨,這個就把我們的疑惑給解開了。所以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在念佛,你看全世界有多少人在念佛,你看佛教徒你問他是不是念佛的?他說我是念佛的啊!各各都在念佛,但是你看《無量壽經》不是說了嗎?「易往而無人」,是不是?好,我們接著看,說: “綜上大小二本,中外諸家所明宗趣,皆以信願持名,往生淨土為本。於是廣參諸家之說,據本經之文,標明本經宗趣曰: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 總之根據古大德還有中外的這些大德們,他們所說明的這些宗趣,我們把它歸納起來,就是本經的宗是什麼呢?就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這八個字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是宗,是我們所尊崇的。我們修行的道路,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說你要發大心啊,要發覺悟的心啊,所以一切都是因,你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不可能種瓜得到豆,種豆你得到瓜,那因果就不對了。你種菩提,你就得菩提,所以要成佛,得先發菩提心,要發起這個菩提心,一向專念,要念佛,不但是念,而且要一向專念。以前講過了,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直都是這樣,一向專念。如果你是又修點這個,又修點另外的,今天修這個,明天修那個,那就不叫一向專念了。所以要很專啊!一直都是這樣,要專念。這個經當然講的是念阿彌陀佛為主啦,這就是所謂的「宗」。 那麼「趣」呢,歸趣,趣向是什麼呢?就是「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這個逕登不退的「逕」就是直接,只要你真的是「信願持名,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這一生終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那你就不退轉啦! 底下就要講了,不退很難啊!三個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這個念佛法門直接就不退了。 退是最壞的事情,在這個世界上是進一退九啊,進了一步那你就要退九步了,或者有一個人在進步,就有九個人在退步。你不要說我沒有進也沒有退我原地不動啊,原地不動旁邊的人向前,你就等於是退了,是不是?所以退緣太多了。 這個法門就是「逕登不退,圓生四土」。那我們一般往生只能生到凡聖同居土,還是凡夫的地位,但是已經圓融無礙的生到了方便有餘土,生到了實報莊嚴分證常寂光土了。所以這個叫做「圓生四土」。以「圓生四土」這個作為歸趣,就是你最後得到的果位,最後得到的果。所以全經就是如此,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所以首先講明宗了,為什麼說這個經以這個為宗呢?當然要有根據啊!所以我們接著看,說: “(甲)首明宗” 我們看註解: “經中〈三輩往生品〉中,所有上中下三輩往生之人,莫不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因。” 首先就是三輩往生裏頭有上輩、有中輩、有下輩,這個水平就很不一樣了。那上品上生就在現生之中,就在這一生,雖然是最後,但還是現生,沒有到下一生,還是現生,他已經是地上的菩薩大菩薩了,可以見無量佛,聞無量法,證無量的陀羅尼,可以當時就分身到無量的佛土,去聞法去度眾生啦!這個是上品,最高上品上生。下品五逆十惡念了十句佛生到邊地,多久多久才花開見佛了。總之都有個上中下吧,不管你是上的是中的是下的,經文都說了都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做為往生的因,這個就是修行的必須要徑啊,也是我們所尊崇的,這是一個證明。下來我們再看: “又彌陀第十九願曰:「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 那麼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裏頭,我們只說了兩個願,第十九願這個全文是「聞我名號,發菩提心」,直接就點出菩提心了。然後說「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這就說明了要「念」,是不是?現在一般人就是我也念啊!一天念個半小時,其它的時間就是幹啥呢?打閑岔講是非,那就還不夠一向專念,努力還不夠。這個地方說「晝夜不斷」,這個要求就高一點了。底下這個就容易了,「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小本《阿彌陀經》裏頭,佛迎現其前之後,佛就慈悲加祐,加持這個行者,讓他的心不亂。因為在臨終的時候,心裏頭是很慌亂的,一般不是個修行的時候了。但是這個因為你平常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阿彌陀佛就跟菩薩大眾現在你的面前,以佛的慈悲三昧力加被你,使到你不會亂,這是淨土法門的特殊。所以有人念佛說我覺得還沒有到一心不亂啊,到時候臨終恐怕佛就念不了了。他不知道有這個他力的法門啊!有佛的慈悲加祐力啊! “第十八願曰:「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是第十八願的願文。那麼日本很多大德這第十八願他們是尊崇到極點啦!因為他們尊崇善導大師,善導大師是弘揚《無量壽經》的。大家都說善導大師是彌陀的化身。 那麼日本大德就說了,許多的經典要跟《華嚴》《法華》來比,那別的經都是權,只有《華嚴》《法華》是實。如果《華嚴》《法華》跟《無量壽經》來比,那《華嚴》《法華》是權,《無量壽經》是實。但是《無量壽經》要跟四十八願,《無量壽經》裏面的四十八願,其它的經文要跟這個願文相比,那願文是實,其它的經文還是權啊!這個願文之中有四十八條,每一條來跟第十八願相比,那第十八願才是真實,其它的又是權了。 權是權巧方便,不是真實義。所以這些大德都讚嘆,就把這個第十八願的重要性給剖析清楚了。 我們再重複一遍第十八願的願文是:「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前面還有,不是從「聞我名號」開始的,這裏就簡略了。「聞我名號」,一切眾生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然後就「至心信樂」,你別小看這個「至」字啊!這個「至」就是登峰造極啦!至誠的「至」,以至誠的心來相信這個法門,相信有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樂就是歡喜,慶幸啊,覺得很幸運啊!真的稀有啊!願意去這個地方,願意要受持這個法門。那麼就將「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把一切善根,不求其它的事情,只是求「願生我國」,只是求這個。然後「乃至十念」,這種「至心信樂」的念「乃至」只是念了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五逆十惡可以往生,可是五逆十惡再加上誹謗正法,那就是臨終很難念啦!你都不相信嘛,是不是?這個願文以後我們還要討論,到了第六品的時候,我們還要詳細的來討論。善導大師還有特殊的見解,這個我們暫時不發揮了。 我們不是要談宗嗎?是不是?那麼從這裏看出來了,這一段是什麼呢?這一段是「至心信樂」,這個信就是智慧啊!願就是願力,生到極樂世界就是我們願意去度眾生,這裏的「信樂」就相當於發菩提心啦!你要念啊!那怕是念到十念都可以往生啊!這個在《觀經》裏面有最好的例子,就是五逆十惡看見地獄現前害怕了,只要有善知識教她懺悔趕快念佛,這個時候你叫她觀想已經來不及了,她也觀不到了,已經不行啦!念佛的話有十念就可以往生,這是經典說的,《觀經》裏面說的。 好,那我們今天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就一起學習到這裏,下來還有一些內容,我們下一堂課再來繼續。好,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