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27集
2022/06/16 22:14:01瀏覽188|回應0|推薦1

《大乘无量寿经》解-第27集

  我们今天继续来谈这个经题,解释经题里面这个「无量寿」,这个我们昨天还没讲完,我们今天继续,请看接著下来注解的内容,在第八十二页,如果是看精装本的话就是八十二页倒数第二行,我们从这一句看起:

“又《甄解》云:极乐净土「三种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一切归寿命。」”

  这是日本人的解释,日本古时候的大德,不是现在的日本人,他们是尊善导大师的教诲,对于《无量寿经》确实有很突出的见解。著作很多,对于《无量寿经》的解释,就是注解也很多,超过我们中国。《甄解》他说极乐净土三种庄严,三种庄严指的就是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主要的就是这三种。那佛有无量的功德,所以有无量的庄严;菩萨有菩萨的功德,菩萨的庄严;国土有种种的微妙,也是种种的庄严。那么详细的述说,在《往生论》当中有二十九种的庄严,概说大略的说就是三种庄严。这三种庄严的一切一切,最后归到寿命。

  昨天讲过了一切都是本体所显现的。极乐世界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还有诸上善人清净大海众菩萨,都是本体所显现的,都是自性所变现的,无量寿就是本体嘛,本体就是无量寿。而这一切庄严,它必须要依靠那个「常住不坏」作为本体,那才有意思嘛。如果极乐世界将来也像其它的星球一样的大爆炸,它也要大爆炸,那也就毁灭了,那就没有作用了。到时候你去到极乐世界发现:哎,它消失了,意思就是极乐世界收盘了,关门了,那就糟糕就回不来了。但是大家放心,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就因为它常住不坏,我们这个《无量寿经》后面的经文也有啊,就那八个字已经很清楚的告诉你,极乐世界是「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就是告诉你它是常住不坏的。那么其它的星球就不是这个样子,现在科学家也常常发现有星球爆炸,毁灭了之后就化为微尘,那么还有其它的星球形成了,微尘又汇聚又成为新的星球。科学家证明真的是有这么回事,那这个就跟佛说的是一样了,那个是一般的世界。但是极乐世界它就不是这样子,所以这个很要紧啊!我们理解这个对我们帮助很大,增加我们的信心。不然你跑到极乐世界还要碰到个大爆炸,这边也炸,那边也炸,那就不要去了,反正都在炸,是不是?极乐世界不同于我们这个物质的星球,我们这个星球有成住坏空,极乐世界没有,所以一切归于寿命,有寿命才能够谈嘛,没有寿命一切都成为空谈了。所以一切归于寿命,而且一切归于本体,归于法身,归于实相,这个含义很多。念公前面头一个说的还算是很浅的了,那我们再来体会深一点,体会得深一点。这个「寿」就代表本体,一切归于体,体就是法身之德,归于法身,归于实相。一切功德庄严都是由于实相之所流现。那我们现在就知道,这个实相就是我们的自性、佛性、本性。在座的每一位,每一位本来具足的妙明真心,极乐世界是你那个变的,不是别人变的,是你那个变的,是你那个东西变的极乐世界,那你要到你变的极乐世界,那有什么难的?不可能去不了的。如果极乐世界是别人变的,那你要看他的脸色,他喜欢给你去你才去,不喜欢给你去就把门关起来了,不是啊。极乐世界是我们自性所变现的,自性所变现的净土。那娑婆世界呢?娑婆世界也是我们的自性所变现的秽土,那秽土我们喜欢得不得了,抱得紧紧的,把最脏的抱得紧紧的,最干净的净土把它丢得远远的,与我无关,其实都是自己嘛。所以这样来理解很亲切喔,所以怎么会听不懂呢?如果给你自己去看,你当然看不懂了。下来说:

“又「安乐国土依正三种庄严,入一法句,无量寿故。」”

  安乐就是极乐,依正三种庄严,依是依报,自然环境,物质环境,正就是那些佛啊菩萨啊,三种庄严,依正就是依报正依的三种庄严,入一法句。这三种庄严,刚才讲的其实详细说是二十九种庄严,全部变成一法句。这是天亲菩萨的话,深是很深,可是到最后你知道是讲什么。这一切庄严进到一法句里头,那这个地方就很像禅宗的话,不往下说停在这里就是禅宗的话;一切庄严就入到一句里头了。那么下来就点破了,这一句是什么呢?这一句是「无量寿故」,那就跟前头的话是一致了。这是天亲菩萨的话,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是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到最后就落到法身,也是落在无为法上,落在法身上。那就说破了,说破了就是「教」了。下来再说:

“故经题中标「无量寿」德号,则法藏因地愿行与果地佛德,极乐之依正主伴,全部经旨,摄无不尽。”

  虽然这些内容不是大家一般能理解的水平,但是能体会一两句都是很厉害了。所以我常常说,我们来干什么的呢?不是来看我,是来存档。我用这些话是很现代化的,佛法要现代化,要本土化,存档。因为你耳朵是开著的嘛,你没有用棉花把它塞住,如果你来听听用棉花塞住,那你就很对不起我了,我讲得那么辛苦,是不是?所以你一定听进去的,你听进去叫做存档,懂不懂都不要去管它,有一天突然遇到这个缘刚好相应了,哎,我听过的,跟那个缘相应时机成熟了,你一定会懂,因为你本来就懂,只是现在暂时糊涂了,糊涂不会永远的,是暂时糊涂。

  经题当中采用的「无量寿」这个德号,这个是体。于是法藏就是法藏比丘,阿弥陀佛最初修行成为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在因地中所有的行跟愿,所有的修持,以至他成佛了的这个佛果,佛果地的一切功德,极乐世界的依报(就是国土种种的庄严)、正报(一切佛菩萨的庄严),以及全部的经旨,全部一部经的重要的经旨(经的含义)全部都摄在这个「无量寿」里头了。所以你说这个「无量寿」重要不重要啊?

  所以我们常说要生极乐世界,主要是为了什么呢?不是去吃风,因为那边环境好啊,不是。一个是不退,不会再退步了。我们这个世间退缘多啊,进一退九啊。尽管他可以说得再怎么样怎么样,讲得天花乱坠,道理懂得很多,但是他一碰到这个缘就退转了,就火烧功德林功夫全没了,他一退就退九步。但是极乐世界没有退缘,因为那个环境太好啦!那个环境种种,让你看到的接触到的,不会让你起烦恼,不会让你怒火中烧,不会让你生气。你看那些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会让你生气吗?我们这个世间没有文殊普贤,没有观音势至,有,但是你不认识,你旁边的就是,你不承认就没办法了,尤其家里的人都是观音势至,都是阿弥陀佛,你不能够把他们当阿弥陀佛,一见到他我就生气,什么阿弥陀佛?骗鬼!所以那就没有办法了。那你要去哪里找阿弥陀佛呢?去哪里找观音呢?天天在你身边,你都不知道啊!所以这里的缘不好,因为碰到这个缘,会勾引起你的这种贪嗔痴嗔恨心,越看她我越生气,她最好离开我远一点,离开妳远一点,妳没有见到她,可是妳想到她,妳也照样生气啊,想都生气,更何况是见到她在我面前出现。极乐世界没有这种人,对不对?环境又那么好,你想听经就听经,想在七宝池游泳就游泳,你要怎么游都可以,自由式蝴蝶式,什么式都可以,因为都能随你的意思。去到极乐世界,你神通就来了。这里你看奥运会的游泳,蝴蝶式你知道那个训练多么的恐怖,不是人干的。到了极乐世界,你要怎么游都可以,你像鲨鱼这么游都可以,随你喜欢,所以很开心,到了极乐世界很开心。在我们这边老是不开心。所以它那边没有退缘,极乐世界第一没有退缘,第二最重要就是寿命无量,不会死的,简单说就是不会死的。如果到了极乐世界还会死,要怎么死啊?莲花化生怎么死?我们这里会死,因为我们有这个心脏种种这些结构,心脏一停止,这个人叫做死了。莲花化生都没有心脏的,怎么死?是不是?所以极乐世界也没有医院的,也没有医生会判你说这个人死了没有。所以是无量寿,寿命无量不会死,又不会向后退,又一直向前,到最后你不成佛,那你要干什么?没事干,一定成佛,只是早跟晚,有的人比较勤力一点精进一点。因为到了极乐世界,你不是文殊普贤等觉菩萨,马上入实报庄严土,你还是凡圣同居土,还要慢慢慢慢断惑种种的向前提升。但是有的人快一点,有的慢一点,为什么会慢呢?他到了极乐世界,看到那个环境太好了,太好了先参观一下再说,然后就慢一点成佛了,但是一定成佛。所以我们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寿命有限,寿命太有量了,想多活几天都不容易啊!不过这是比较夸张一点,多活几天当然也不难啦!你看前几天你们来,现在不是还活著吗?活几天可以,多活一两年都不容易,因为我们这个地方苦啊!真的苦啊!你想想从年轻到现在,四十,五十,六十的人想想这一路走来还不够苦吗?还想继续做人再来苦吗?所以这里苦。他寿命无量,他就不退了,那还有不成功的吗?所以一切归寿命。

  下面这句话最重要了,往生不是为了贪图安乐,而是为了真实去实现自己彻底度众生的本愿。每个人都很慈悲啊,都很想帮助人家,都很想救人啊,但是你没有本事,你不是罗宾汉,你也不是观世音菩萨,你不是观世音菩萨,你是泥菩萨,所以没有办法,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学本领回来,彻底能够实现你度众生的这个愿望。如果你不这样,你不能真实的度众生。所以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楚。好,那无量寿我们就解释到这里。那么下来就解释「庄严」这两个字,请看注解,说:

“「庄严」者,《探玄记》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

  「庄严」。根据《华严探玄记》说,「庄严」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具德”。庄严是什么呢?所以有说万德庄严,庄严就是「具德」的意思。所有的德,德是什么?最好最好的真、善、美、慧,都没有欠缺,都具足了这叫具德。再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装饰」的意思,decoration美化,把它美化起来。那就是庄严含有两个意思。

“故小本曰:「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里说的小本就是《佛说阿弥陀经》,经文说「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那么现在说了之后就总结一句,成就这样的功德庄严,只有在一个地方,就是极乐世界。下来引了《往生论》:

“《往生论》称极乐三种庄严,已见前。细论则有廿九种庄严。文繁不引。”

  这里说的文繁不引,指的就是《往生论》的内容,很精彩,但是很繁多,不容易说清楚。而这个文字也是古时候的古人写的,就把极乐世界二十九种庄严描述得很详尽,所以在注解就不能细说了。

  那师父我自己找到了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引一些过来跟大家分享。天亲菩萨他所造的这个《往生论》,这个《往生论》就是我们专修净土的主要的课本,我们的课程我们的课本就是五经一论,五经就是《佛陀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普贤行愿品》跟《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五经,加上这个《往生论》。所以我们的课本不多,五经一论。天亲菩萨他造这个《往生论》,是他依照《无量寿经》修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亲菩萨现在在极乐世界,你要不相信,你自己去看看,到了之后,你动个念头,到底空能师父说的天亲菩萨在不在这里?他马上在你面前...「我就是天亲菩萨,有什么事吗?」他马上出现了,肯定的,他已经在极乐世界了,把他自己亲自见闻感受写成这一部《往生论》,不得了啊!那就等于是他修学净土往生西方的一份报告书,这个报告书公开了给我们大家来分享。

  那么这个论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介绍西方国土的庄严,就是大家在那边修学生活的环境。第二个是介绍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老师,极乐世界的老师。第三是介绍同学,就是十方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分这三方面跟我们介绍,我们从这一部《往生论》,那就认识了西方极乐世界了,清清楚楚。

  那么第一段有十七种庄严,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生活的环境、学习的环境。第二部份是介绍老师本师阿弥陀佛,有八种庄严。第三部分就是说明十方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往生到极乐世界都称为菩萨,不管你是哪里来的,天界去的,人道去的,包括畜生道去的。畜生道也有到极乐世界?有啊!我们不是看到了吗?老鼠往生,大公鸡往生,不是说过了吗?你只要到了极乐世界,全都是菩萨,这是极乐世界的学生,一共有四种庄严。

  那我们先简单的来看看这个依报,就是国土的庄严。只能够听一听这个《往生论》的经文论文的那个文字,不能解释,太丰富太详细了,没有时间,只是把它引过来让大家来听一听。经文说何者十七?一者清净功德成就。二者量功德成就。三者性功德成就。四者形相功德成就。五者种种事功德成就。六者妙色功德成就。七者触功德成就。触就是接触的触。八者庄严功德成就。九者雨功德成就。这个雨,是下雨的雨,但是念雨,它是动词,描写极乐世界种种的天雨妙华,曼陀罗花种种这些功德,描写这些「雨功德成就」。十者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妙声功德成就。种种的妙声。十二者主功德成就。主就是佛。十三者眷属功德成就。十四者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无诸难功德成就。十六者大义门功德成就。十七者一切所求功德成就。

  在你们的注解没有的,这是加料的。我们说加料,那我们只是看看听听,刚才那个文字的描述不能讲解,以后有机会才来讲解。下来说佛的庄严:观佛功德庄严成就者,有八种应知,应该要知道。何等八种?一者座庄严。就是描写佛的莲花座。二者身业庄严。三者口业庄严。四者心业庄严。五者大众庄严。六者上首庄严。七者主庄严。八者不虚作住持庄严。

  跟著是菩萨的庄严有四种:观菩萨功德庄严成就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何等为四?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就是不起于座,而能成就一切佛事。这里说的就是这样子嘛,他不需要到处乱乱跑,他坐在那边不用动,一切的佛事都做完了,能够遍十方种种的应化。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这是说的菩萨。

  极乐世界的菩萨了不起,有这个能力。我们想想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将来你就是这个菩萨啦,将来你就有这四种菩萨的能力,将来你也是啊,你也能够不起于座能够到十方世界,你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你的本尊还在西方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你已经可以来到七宝讲堂了,已经来了很多,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所以就有这个能力,所以讲到最后说的就是我们,是说的我们啊。所以我们听经要这样子听,不是说跟我们没有关系,那我们听来干嘛?浪费时间,说的就是你!所以我们这样介绍就好了,光是文字就描写得够微妙不可思议了,下来继续我们看注解说: 

“今本经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庄严众行」,又「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极乐国土,如是功德庄严不可思议」。又「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如上所引,正显经题中庄严之义。”

  本经当中说,法藏比丘发了愿之后,他就住真实慧,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以我们要知道,「专志庄严妙土」是真实的智慧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个行动,不是随随便便的,真实慧中那就不是有为法了。无为而庄严净土,庄严净土而无为,这才是真的无为。你把它体会作什么都不干了,一念都不动离念叫做无为,那不是啊,那是澄潭死水,所谓死水不藏龙,也叫作阴山背后。

  「庄严众行」这是《无量寿经》里面的话,一切的行都得到庄严了。那后来法藏比丘他又汇报,跟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如来汇报报告说,「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意思就是,我已经成就了庄严的佛土这样的清净之行。所以这个清净我们一般人都理解得很浅,现在的人贪清净,一点事都没有叫清净,这里没有人来吵我我很清净,不是这个清净啊,没有人吵你就清净,可是你自己内心,内心还在那边起心动念想七想八自己吵自己,你还是不能清净嘛。所以这个清净不是从外面来的清净,是你自心里面的清净。所以法藏菩萨他不是这样子的,他以庄严佛土做为他的清净之行。

  「极乐国土,如是功德庄严,不可思议」,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不可思议啊,不可以比拟,就是没有得跟它比的这种功德庄严。又说「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就是没有任何的缺少,完完全全一百巴仙具足一点都没有少。这都是我们这部《无量寿经》里面的话,都是经文。这些话就显出经题「庄严」这两个字的含义了。下来再说:

“盖法藏「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庄严众行」是其殊胜愿行也。因行获果,故曰:「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果感乐刹,故曰:「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

  所以这个都是有因有果,你因是什么,果就是什么,你骗不了人的,没有办法的,所以他这个因就很殊胜了。由于法藏「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庄严众行」,这就是他的行愿。从这个行动,就得到了他所应该得到的果实,他的结果,故曰:「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所以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所感得的这个国土.就是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是法藏菩萨用清净心所感得的净土。我们现在为什么这个世界那么乱呢?世界这么多污染,大自然种种的污染,环境的污染,为什么?这里的众生是用不清净的心,所以感召这样子不清净的环境,清清楚楚,骗不了人的。极乐世界是法藏菩萨用清净心所感得的净土啊,这个极乐世界,就无量功德具足庄严了。所以因跟果都是功德庄严,殊胜的因必定感得殊胜的果报,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造殊胜的因,什么是最殊胜的因呢?念阿弥陀佛,你念阿弥陀佛作为你的因,那你的果报肯定就是阿弥陀佛,肯定就是极乐世界那会错呢?现在我们的因是什么?贪嗔痴啊,贪嗔痴慢胡思乱想,什么都看不惯放不下,很固执很倔强,固执倔强就是因,不是开玩笑的,那你将来的果报就是固执倔强,就是硬邦邦的,你所得到的果报,就是硬邦邦的,什么硬邦邦?这个世界就是硬邦邦的,所以很清楚的。所以你殊胜的因一定感得殊胜的果,这中间就包括了很多「具德」的意思了,具足圆满的性德,一切最美好的全部都在极乐世界了。我们再看注解:

“又经中「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无量光炎,照耀无极」,「白珠摩尼以为交络,明妙无比」,「华果恒芳,光明照耀」,「随风散馥,沿水流芬」,「无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奇妙珍异,周遍校饰,光色晃曜,尽极严丽」,咸显彼佛世界具足庄严,周遍其国,是庄严一辞中所含「交饰」之义。”

  我们有学《无量寿经》的人就知道这些都是经文,经文大家都很熟悉了,都是在显现极乐世界的庄严的意思。但是作为「交饰」就是美化跟装饰,这个经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荣色光曜,不可胜视」,这些花果树木,荣色光曜,不可胜视,不可胜视是什么意思呢?你看都看不过来啊,太多太多让你看了,我们世间人讲的目不暇给,哇,太多太多令你看都看不完,就是目不暇给。

  「无量光炎,照耀无极」,那就是光艳照耀无极,这一切都放光,极乐世界都放光,物质放光,大地放光,佛放光,菩提树放光,全部都放光,极乐世界是个光明世界,不需要开灯,都没有夜晚,你开什么灯?到处都是光,一个光明世界,种种放光,种种妙色之艳,这个艳用在这里不是很艳丽的艳,很妖艳的艳,我们一听到艳,哎哟!妖艳,不是。这个艳表示它很生动很澎泼,不像我们这儿的光死板板的,是这样就是这样,没有太多的变化。哇!极乐世界的光一直在变化,澎澎泼泼,活活泼泼的,「无极」就是不可穷尽-无量的运动,无量的转换,千变万化,没有边际,没有边际就是它的光不只是照在极乐世界本土这个地方,不是啊,不是只是照到一定的范围,它是无限大,就是极乐世界的光也照到我们七宝讲堂啊,看到了没有?你说没有,你说没有那就是有问题了,就是经文有问题了,你怎么说没有呢?是你有问题,不是经文有问题。没有边际就是哪里都照到,厕所一样照到啊。所以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你看我们一直都在学这个圆教的道理,博士班的道理你就知道了,原来这些光啊香啊种种这些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极乐世界的菩提树鸟啊水啊,都是阿弥陀佛变化的嘛,那阿弥陀佛是什么?法身啊,无量寿啊,自性啊,法身的境界那肯定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不能理解成一般水就是水鸟就是鸟菩提树就是菩提树啊,因为这些都是法身,都是阿弥陀佛变化的嘛。

  以「白珠摩尼以为交络,明妙无比」,这个「摩尼」是如意宝,这个如意宝为什么叫如意呢?这个宝你想它怎么变就怎么变,你动个念头你要它怎么变就怎么变,什么颜色都有,以这个千变万化的如意宝以为交络,交替的变来变去,做为种种的璎络,「明妙无比」,光明跟美妙。「华果恒芳,光明照耀」,极乐世界的果也有香的,极乐世界的果有香。那我们这个世界呢?我们世界的果有没有香啊?偶尔也有啊,像木瓜、佛手、香圆这些果子,果实都是香的。但是极乐世界的花果放的香,不是偶尔香一香,它是恒放,它一直都是香的。不是喜欢香两下,等等它又没有香了,不是这样的,不是短时间的香。是恒常的芬芳叫做恒芳,「光明照耀」,又有香,又有光,所以叫做「香光庄严」。

  又说「随风散馥,沿水流芬」,随著这个风吹来都是香味啊!「沿水流芬」,像这些文字都十分的美。又说「无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光跟色都具足。又说「奇妙珍异,周遍校饰,光色晃曜,尽极严丽」,这些都非常奇特,非常微妙,非常之珍贵,非常之突出,这个「异」是什么?「异」就是不平凡,非一般的样子。「周遍校饰」就是遍一切,互相的来庄严,你照我我照你,你庄严我我庄严你。「光色晃曜」,光色明耀啊!而且很生动,不是死板板的,是很生动的。「尽极严丽」,珍贵庄严和美丽到了登峰造极了。这一些的文句,就是说的这个国土极乐世界,这种庄严遍满其国,这都是「美饰」,这个国土,这方面的含意。这就是前面讲的,庄严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装饰。那我们世间的人讲美化环境,但是我们这里美化环境是用什么呢?用人工的,要给薪水的,要请工人的,是人为的。极乐世界不用请工人的省下来了,极乐世界是自自然然的,不需要经过刻意的安排。至于「具德」者,再说「具德」,下来有很重要的文句,我们来看看,我们看注解:

“至于「具德」者,则如经第九品中「如实安住,具足庄严」。故知极乐世界如是庄严者,盖由于如实而安住也。实者,真实之际也,是谓具德。”

  这个解释「具德」两个字,在本经《无量寿经》第九品当中有这句经文,「如实安住,具足庄严」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好啊。念公就是黄念祖老居士他说,我以前就是对于说什么极乐世界有黄金有七宝黄金为地,我(念公)觉得没什么意思,啊,现在我就很感兴趣了,我们大家应该也有同感。想像的极乐世界的黄金,是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这个黄金,什么九九六那个最纯的黄金啊?不是那个意思啊。所以我们认为说把经中描述的黄金七宝等等看成是我们这世间的宝物,不知道这些都是法身,都是法身,都是显现法身的常住,因为金不会变,铜会变颜色,铁会生锈嘛,所以用金来表示极乐世界,一切都常住都不会变的,是这个意思啊,是不是?所以我们要这样子来理解,要不然你去念《佛说阿弥陀经》,我告诉你,你会把它当成是神话天方夜谭,没有办法理解,因为《阿弥陀经》里面讲的都是法身的境界,极乐世界法身的境界,所以怎么办呢?要靠注解,要靠注解来帮助来理解,帮助你理解《佛说阿弥陀经》,所以黄金七宝种种这些表常住,没有变异,因为这一切是由于它是「如实安住」,安住就是不动。那「实」是什么呢?如就是好像如同那个「实」,「实」是什么?「实」是「真实之际」。这里就说出来了,真实之际就是法身。

  我们这个经当中有三个真实,有「真实之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的本际就是真如;「真实之利」,就是可以给众生真实的利益。这个是本经的三个真实。三个真实是一致相关联的。所以极乐世界有这样的庄严,为什么呢?是由于它如实的安住啊!如这个实际,如这个实相而安住,所以才能够显现如此不可思议、不可穷尽的庄严。而这些庄严都是由于这个「德」,什么德呢?性德!如实安住于本体。

  各位,这样子的来理解,那你对净土宗的理解就深入,就跟别人不一样了。所以师父就是硬硬把你们提升啊,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就是慢慢来慢慢来,到最后你理解得很浅,那你对极乐世界也没什么兴趣了,对于去作佛兴趣也不大了。所以把你们提升之后,以后你再给人家讲净土的东西,人家眼睛就瞪大了,哇!你最近学了不少东西,你知道的很多啊!是吗?是啊,你说的我都听不懂,你说的东西我都听不懂了,你知道的很多,那就不用理他,听不懂是因为他已经这样子了,你已经这样子了,所以很重要啊!这样子理解,我们对净土宗就深入了。那懂不懂就不重要了,不要去在乎了,因为光是听这些内容都非常难得,然后把这些储存起来,这些全部都是本钱啊,不用钱的,不用钱的本钱,是不是?那里要你们的钱?你们供养红包,那是另外一回事。好,我们继续看注解说:

“又第十五品中「一切庄严,随应而现」。此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之圆明具德也。”

  所以第十五品,就是《无量寿经》里面的第十五品说「一切庄严,随应而现」。那很自然嘛,随你所感,它就有应,它所应的自然就显现了。所以这个是显明什么呢?说明什么呢?它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此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之圆明具德也。」所以这就显这个事事无碍,没有妨碍的。我们这里事事都有妨碍,时时都碰钉子,事事都有妨碍,这是我们这个世界。极乐世界没有妨碍的,圆明具德的十玄门,这一切一切在事上都没有妨碍。这个水应了你的意思,就不能应我了,这就是有妨碍了。一切没有妨碍,一切自在,一切这么的微妙,一切圆明具德,事事无碍。

  所以上次前面的讲的十玄,就觉得大家好像不太好相信,这本来就是。念公就说了前几年,前几年就是念公还在的那个时候,有一位留学苏联的留学生回来了,在科学方面研究所里面工作,年轻人科学家在做研究的工作。那有一天他来看念公,他来拜访黄念祖老居士,他说,「我现在在研究新的数学」,可能你们这里面也有卧虎藏龙,也有很有水准的大家听听,新的数学。他就举了一个实际的例子,可是他不懂,想不通,在新的数学里面极新的极数,他说当你的项目到无穷多的时候,他说按道理就不但是全体包括局部,而且是局部也包括全体。

  这是新的数学理论,怎么样?没听过?理论当中得到这个结论-局部包括全体。那这不就是咱们所说的一中含多吗?如果告诉你,十个手指头包括一个手指头,每一个手指头也包括十个手指头,「一」里面同时包括「多」?想不通,就是这个意思,局部包括全部。我这个手包括十个手指头,这个谁都懂啊,能接受;但是倒过来告诉你,一个手指头就包括十个手指头,哎呀,这个头脑转不过来了,这个就不好懂了。

  那有没有事例呢?举个例子,有两个,现在只能够说一个,说一个可能大家的头都大了还说两个,就是叫做「全息照相」。「全息」,全是安全的全,息是休息的息,「全息照相」,到时候那个字幕会出来「全息照相」。这个我们一般人都没听过,这是专业的摄影技术,这是一种不用透镜而能记录跟再现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的照相方法,它是能够把来自物体的光波,正面的振幅和相位的信息给记录下来,又能在需要的时候再现出这种光波的一种技术,一般照相是平面的,是不是?平面的平平的,「全息照相」是立体的,我们现在讲的3D三维。这个照片一放出来就跟真人一样,立体的人坐在那边,立体的像真人一样,他要站著就站著,坐著就是坐著的动作,这个图像显出来的就是立体的。但是它有一个版,你要通过这个版才能显现出这个相。但是这个版给摔了碎掉了,然后就拿其中一个碎片其中一张,再通过特别的设备,怎么样呢?放出来还是整个人。而不是说放出来变成这个人破碎了,只剩下一个小部份,不是。整个人都看到了,小张的底片是一个局部,它为什么还会显出整个人呢?它包括了全部的作用-局部包括全体。只是它显得这个相比原来的小了一点,这是肯定的,不然就太奇怪了,因为世间的东西,它还是有局限的嘛。

  所以过去有好多好多我们那个很机械的一些唯物论的东西,那完全是错误的,所以就是出现了一个爱因斯坦,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Eduard Einstein他说「全部都是错觉」,昨天讲的全部都是错觉;那我们佛教说全部都是由于妄想。「错觉」跟「妄想」正是相对的,「错」跟「妄」很相似,「觉」跟「想」那不是很相似吗?所以你看我们佛经讲一刹那,可以包括三大阿僧衹劫。所以有争论就说一定要三大阿僧衹才能成佛,或者一刹那成佛,这些都是戏论!戏论就是错觉啊!都是愚痴!哪有这些分别啊?是你的错觉!什么叫一刹那?什么叫三大阿僧衹劫?现在从科学的发达,对于弘扬佛法有很大的帮助。那只是帮助哦。但是科学家永远还是科学家,给他两千年他都还是没有办法,像释迦牟尼佛诸佛的头脑,没有办法啦。因为科学家永远还是在三度空间,科学家做的研究分析全部都在八识里面,第六、第七、第八,都是第六意识分别、第七执著、第八全部存档,没有离开。你没有离开八识之前,你就是没有办法入到释迦牟尼佛跟一切诸佛的智慧,没有办法,就是没有办法超过三度空间,就这个意思。

  那么念公就回答那位研究科学的,就是从苏联回来那个研究科学的,就跟他说:「这有什么难懂的呢?释迦牟尼佛早就这么说了。」譬如水跟波等等,以前提过了。今天给大家补充这个例子,就很实际了。那个水现出波了,不管波是大波小波,还是小小的涟漪什么都好,那就包括水了嘛,波没有包括水吗?不可能啊!大海里面掀起一个浪花,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水点,那个小小的浪花小水点,那个小水点就包括了整个大海,是不是?怎么证明呢?那个小水点你拿来尝,它那个味道是咸咸的,跟整个大海的味道是一样的,对不对?但是我们就分别了,浪花是浪花,有大浪小浪,海是海,湖是湖,河是河,这是我们的分别,所以这个局部就包括全体。

  那现在这个宋译的题目,我们差不多都解释完了。宋译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这就是宋译的题目,那么后面还有什么呢?还有「清净平等觉」。好,我们请看注解:

“「清净」者,身口意三业,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染之谓。”

  我们先看这句,「清净」是身口意的三业,这三个都是业,不管善业、恶业,都是由身口意来造的。我们所造的这三种,不管是善的是恶的,这里要你离开一切恶行,离开一切烦恼、一切的垢污。这个恶念当然是要离开;可是离开善念,也还没有离开烦恼。这个我们就比较难接受了,这个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以为恶念当然要离开,善念应该有嘛,我们要有这个善心,说你是善心人士,我们善念应该有嘛,我都没有去想坏的事情,我的念头都是想要怎么帮助众生,怎么让他们快乐,这难道不是好事吗?但是各位,佛法要求的还不止是这样,尤其是最上乘的佛法,告诉你只要动的念头都是污染,污染什么?污染了我们的清净心。这里举例子,比方有人在谈恋爱,有人恋爱了,他可以牺牲性命去保护他的爱人,这个是善念是不是?但是它还是有垢污,他还是贪恋,所以还不是清净。

  所以经题这里说的的清净要求很高,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清净,你这一切都离开了,离开了恶,离开了烦恼,离开了垢染,这个就叫做清净。所以清净两个字我们要这样子来理解。那么下来还有我们继续看,下来就引了《华严经》的注疏,就是注解:

“《探玄记》云:「三业无过云清净。」盖谓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也。”

  《探玄记》这部注解就说「三业无过」,没有过失,叫做清净,身口意都没有过失叫做清净,所以不容易啊!还有过失,有过失就不清净了!

“又清净土,指净土。清净身,指佛身。清净人,指如来。”

  我们这个国土指的是「清净土」,「清净身」指的是佛的身,「清净人」指的是如来,所以清净这个形容词,它都是这么用的,这就超乎世间人的理解了。那么下来再引证《往生论》来说明了:

“又《往生论》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此与经题中「庄严清净」妙合天然。”

  三种庄严就是前面讲过的,国土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细说二十九种庄严就入到一法句里面了,一法句就是清净句,清净句就是这句阿弥陀佛,这句就是清净句,就是法身啊!阿弥陀佛是法身。所以这个地方就跟我们经题当中「庄严清净」恰恰好十分的相合了。你看,两个题目凑在一起,清净句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那么这跟经题当中庄严清净妙合天然,跟《往生论》所说的一模一样-「三种庄严入一清净句」「庄严清净」。所以你看,把这个妙法宣达的这么清楚,妙合天然啊!

“三种庄严者,无量庄严也。今齐入一清净句中,是「一切即一」。”

  三种庄严就是无量庄严,这三种庄严一切都入到一个清净句里头了。这就表示一切都「一」了,无量的庄严就入到「一」里头去了。

“又经云「心净则佛土净」表「一即一切」。华严玄旨,又于此处见之。”

  那么「心净则佛土净」这是《维摩诘经》里面说的,一就是一切;国土是一切嘛,国土的一切就是一切啊,你的心就是你的一个心嘛,一心,所以一就包括一切了,你的一心就包括了极乐世界所有二十九种庄严的一切的一切,就是你的一心。所以华严的玄旨,在这个地方都可以看出来了。

“又《汉译》称阿弥陀佛为无量清净佛。”

  汉译本,汉朝翻译的,这个原译本里面称阿弥陀佛为「无量清净佛」。那么这个从阿弥陀佛名号中里头,有其中这个含义。再看注解:

“又其中第十八愿曰:「我作佛时,诸佛国人民有作菩萨道者,常念我净洁心。寿终时,我与不可计比丘众飞行迎之。共在前立。即还生我国,作阿惟越致。」”

  大家觉得很奇怪,第十八愿不是这样子的嘛,大家没听过,这不是会集本的愿文,那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是汉译本的四十八愿,「我作佛时,诸佛国人民有作菩萨道者常念我净洁心。」这里黄念祖老居士就是要引这个汉译本里面讲到这个清净心,这个要稍微解释一下,说我作佛的时候,别的佛国的人民「作菩萨道」,就是修菩萨道,行菩萨道的人,念什么呢?念我的清净心,这是汉译的原文,念阿弥陀佛的清净的心,那么这就是禅宗了。

  寿终之后,我与不可计比丘,不可以计算的比丘众「飞行迎之」,来接引他。「共在前立,即还生我国,作阿惟越致。」等他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带著无量的圣众来迎接他,就站在他的面前来接引他,那谁看到啊?旁边的人看到?不是。是他亲自看到的,不是旁边的人看到,更不是助念的人看到的。因为这个磬是他敲的,是为他响的,你都没有这个应,他怎么会响给你看呢?是不是?所以是他亲自看到的,临终的人亲自看到的,那他就可以跟阿弥陀佛回去了,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作阿惟越致,那就是不退转了。

  所以这里头就是很低很低的水平了,很多惑都还没断,是带业而去的,很多烦恼都还没解决的,还是个凡夫,他就可以生到极乐世界了,生到凡圣同居土,凡夫跟圣人在那个地方同居。虽然是凡夫,可是他一到那边,他就是阿惟越致了,这是菩萨相当高的位次了,这就是阿弥陀的大愿所感。

  在我们这个国土要不退,那要很高很高啊,至少要到小乘的初果以上。那么这个一去到那边他就是阿鞞跋致。所以蕅益大师就赞叹,说他这个人是阿鞞跋致,哎,这个人他是凡夫啊,凡夫刚刚去往生的啊,可是你说他是凡夫,他又是阿鞞跋致,十方世界都没有这种特殊的例子,所以就称为不可思议。所以这里所谓「常念我净洁心」,这个净洁心就是清净心。

“此中之净洁心即是清净心。亦即《往生论》中之清净句。”

  这里说的「净洁心」,汉译的原文净洁心指的就是清净心。下来注解再说:

“佛名无量清净佛,佛心是无量清净心,总之是一法句,即是清净句,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亦即是一句佛号。”

  所以我们已经慢慢听下去就证明了,证明了不管你讲得天花乱坠,讲了几个小时,你还不是在讲这个四个字或者六个字吗?是不是?所以佛就叫做无量清净佛,佛心是无量清净心,把这一切功德庄严总的起来理解就是一个法句,叫清净句,就是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就是这句佛号,清净句是什么呢?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而这也就是什么呢?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法句啊。一法句,师父你讲了这么多,讲四个字就好了嘛,那我们早就下课了,不用再讲了。大家听来听去,从刚才到现在,说来说去,最后还是告诉你,就是这句阿弥陀佛,就是说的阿弥陀佛。那其它你听不懂都没有关系了,听懂这句阿弥陀佛就好啦。如果前面你要听的话,就越听越糊涂了,但是没有关系,记住这一句阿弥陀佛就不可思议了,这就是最容易,最方便的了。下来再说:

“故发大乘心,持名念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正是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宗。”

  所以发大乘心的人持名念佛,持名就是开口念这句阿弥陀佛。临命终的时候得到佛的接引往生。所以「庄严清净」,这也就正符合本经的宗旨,本经指的就是《无量寿经》,本经是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

“又清净句,表实际理体。从清净句出生三种庄严,三种庄严同入一清净句,是为经题中庄严清净之义。”

  「清净句」就表现了「无为法身」了。代表的是实际的理体。从实际的理体,从清净句就出生三种庄严了,流现出三种庄严,三种庄严就投入一个清净句。所以一个清净句展开就是无量庄严,展开来,再退收回去,就是这一句了,就是清净心。这就是我们经题当中「庄严清净」的含义。我们现在在解释清净这两个字,清净心就是什么呢?本来无一物,清净心哪里可能加任何一样东西呢?本来清清楚楚,干干净净,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本来无一物,说的就是清净心,就是法身,就是性德,就是佛性,就是在座的每一位,每一位本有的妙明真心,所以清净心说的就是这个。

  那么还有一点点时间,我们再看下来这个「平等」,我们多看一点。底下就解释「平等」了,「平等觉」。我们看注解说:

“「平等」者,离差别也。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正显平等之义。”

  平等就离开差别了,平等就是离开差别嘛。《华严》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跟佛跟众生,这三样没有差别,所以我们这个佛教是大平等。佛一点都不比任何一个人高啊,平等的,所以我们要体会佛的这个平等的意思。

  那么下面这句就是念公他自己说的,他说:所以我常常说很多信佛的人,我说这个我就是念公,我说你们就是把佛看成是什么了?看成是上帝了。有一个人就写了很多很多的东西,我(念公)说你说的还是上帝啊。他跳不出这个圈子啊,所以什么佛的智慧,怎么高,怎么突出,说了半天,都是上帝那个范畴,这个「三无差别」就是「平等之义」。

  它本来就平等,不平等是我们自己看的,我们用不平等的心用妄心看,就有种种的差别。而真心没有这些差别,平等是指这个。这个在我年轻的时候,当然年轻的时候还没有当和尚,我年轻时候刚刚接触佛法,也是有这方面的误解。记得有一次,我去看了一个法会,一进到法会的会场,我们被安排在后面,用绳子围起来的站在后面,我那时候就看前面还有很多位子,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呢?再前面还有大的位子呢,后来才知道是留给大功德主二功德主那些人的,那我们给二十块钱的人就站在后面被围著。那时候我就在想,我刚刚接触佛法,我听到佛教说佛法是平等的,众生平等。可是我这一看,就不平等了,为什么有人坐前面,有的人在中间,有人在外面被围著呢?说众生平等,我不理解。那法会结束之后我就出来了,出来之后我一边走一边看,也是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走路回去,有人骑摩托车,有的人开车,又不一样的车,有豪华的,有普通的,说这个众生平等,怎么解释我想不通,想不通啊。后来才真正的知道,这个平等,指的是这个佛性,佛性。但是后来再深一层的体会,原来我们所看到的这种种差别,它还是平等的,还是平等的,大家可以体会到吗?为什么平等呢?因不同啊,每个人过去所修的福报不一样的,因不同,这个果怎么会同呢?这个果肯定不一样嘛,因为你修福报,而你没有修福报,今天感得的这个果报肯定是不一样,这才叫做真正的平等啊。那时候我对佛法都有相当的提升了,能够看到这个才叫平等,要不然因果就不对了,是不是?

  好,下面还继续谈了很多「平等」,也举了很多例子。那我们就把这个留到明天,大家才一起来学习。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学到这里。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