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5/19 08:54:13瀏覽230|回應0|推薦2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25集 七寶凈土講堂堂主慈凈老師,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各位來賓,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一起來學習《大乘無量壽經》。我們凈宗大德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也叫《大經解》。那我們在第一次開講的時候,已經介紹過這部註解,跟有關念公的描述。那麼,這次開始講經題之前,還要再引述跟這部註解有關的一些文字,主要在哪裡呢?主要讓大家重複的領略這個稀有的因緣,讓大家重視,讓大家珍惜。黃念祖老居士這部偉大的著作,是引用了193種的經論跟中外的注疏,疏就是註解之類的,來解釋這部《無量壽經》,三年完成初稿,六年寫成定本。那麼有某某法師就說過,大經注就是這本《無量壽經》註解,是凈土宗第一部完整的著作。從這裏可以看出《大經解》的重要性。那麼之前也跟大家說過了,念公他自己說,抓住大經注,就是這本《大經解》,決定往生!為什麼呢?因為裡面有佛的加持,這個很重要!他又說,很多人看了我的《大經解》心酸落淚,感到是永明復出。永明是誰呢?永明是永明延壽大師,了不起的大德。那麼念公他自己說,說我寫《大經解》的時候,有時候寫完一看,所寫的超出自己的水平,超過自己原有的見解。大經注就是《大經解》的草稿,有多少濕的這個痕跡,都是淚水跟汗水。那我們現在看到的精裝本,大家手上的精裝本,非常漂亮非常莊嚴,但是首稿是用手寫的,在寫的時候,多少的汗水跟淚水在裡面,等於說念公是拼了老命來做這件事情,為了什麼呢?如果為自己,何必這麼辛苦呢?為了末代的所有一切眾生。又告訴我們,《無量壽經》是極殊勝的經,我們要以它作為根本,但是要通過《大經解》去了解《無量壽經》。 我們凈宗大德凈空老和尚,對念公可是敬仰極了!老和尚在1988年6月中旬參訪北京,向念公請教凈土宗修學弘揚的大事,見面之後,老和尚過後說,深感在我學佛三十七年當中,所見的高人,他是第一!這個他就是黃念祖老居士,他是第一,他的成就超過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師,就是李炳南老居士。不但宗說俱通,顯密造詣都非常高,實為當代第一善知識,這是佛菩薩乘願再來,真正能夠跟古來祖師大德媲美,不在古大德之下。老和尚又說,念公的集注,就是這個《大經解》,能夠集八十三種經跟論,那裡面都是佛知佛見啊!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批注,注這個《無量壽經》的會集本,所以經是會集的,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註解也是會集的,真正是稀有難逢!那我們有緣遇到了,凈空老師又說,這兩個人了不起啊!就是指蓮公跟念公,夏蓮居老居士跟黃念祖老居士,這兩個人對於釋迦牟尼佛後面末法九千年那個是大功德,他們到這個世間真的是沒有白來,這是佛法的功臣,對眾生的法布施不可思議! 那麼下面是念公他自己述說,他寫這部註解的心歷路程,文字比較深一點,但是不會難懂,很重要很重要啊!聽了非常的感動!大家聽聽也很殊勝! 念公說,「數年來力疾注經」,拼了老命啊!這個疾就是帶病,帶病來做這件事情。「或冒酷暑」,夏天很熱嘛!「汗濕稿紙,或感佛慈,淚洗筆痕;或遍體毛豎,詞句泉湧;或茅塞頓開,拍案驚呼!」這種情形師父我自己也有啊,以前在聽的時候,聽念公他自己講的那個卡帶,在車上常常都是「哎呀!太好了!太好了!」就是這個意思,拍案驚呼!然後說「本為報恩,愈報恩就彌感佛恩之難報;發心註解,因注經方知經義之幽玄。於禪凈密之一味融通,持名之究竟方便,大經之事事無礙,愈深究明」,就是越來越深入的研究,越去明了,就越知道「佛法大海,圓融絕待,言思路絕,微妙精深,不可窮盡。」這個話非得要對這個大乘當中的大乘,我們這個圓教的,就是佛法裡面最高的圓滿的教學的這個我們所謂的博士班,這樣子的內容才有這種的體會啊!「微妙精深不可窮盡,乃知大經如海,現所注明者」,就是念公他所註解的,「實未及毛端之一滴。」後面這句很重要!「唯尚堪自信者,此之一滴,確是來自大海。」 大家可以體會到,雖然是在馬來西亞,中文根基一般都不高,但是有機會聽到這樣子的內容,不簡單啊!所以聽完前面這些話,我們才知道,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有多深厚,能有這個機緣聽聞這部註解,還能夠親自親聞念公的口述,就是通過我來轉述播講,除了在現場的你們,還有將來在網上視頻上面聽聞到的,都是殊勝稀有難逢!所以希望大家要珍惜啊!今天看到大家這麼踴躍,肯定是佛菩薩的感應加持! 好,今天我們開始講經題了,這是大家比較感興趣的。因為之前的概要都相當的深,也不容易理解。現在到了經題,到了正文了。在這本註解的七十八頁,大家抓一抓那個《大經解》,肯定往生!第78頁。但是有印出來講義讓大家方便來看,而且這個講義,師父還要求他們印的人將字給它放大一點,因為原來那個精裝本字太小了,就是那份複印出來的,整個一套複印的,剛剛算好是這十天要用到的,算好了這十天把第一品講圓滿,十天講到第一品而已,所以這個才叫細講嘛。那麼這個是十門開啟,也就是概要的第九項「總釋名題」,那麼這個經題是一經之題,是一部經的總綱。經文則是一個經題的細目,所有的經文都是為了解釋這個經題的,全經的要義就在經題裡面了。在「天台宗」裏頭它是五重玄義,第一重玄義就講這個經題了,一開始就講經題,解釋經題。而我們現在是尊什麼呢?是尊「華嚴宗」,依據「華嚴宗」也叫賢首宗的十門分列,分成十個部門,把這個經題擺在第九。賢首家用十個條目來介紹全經的大義,比天台是要繁瑣一點,但是解釋得相當詳細,肯定相當詳細,這是賢首宗的好處。不過總之這個很重要,不管什麼人講經,你不講前面的概要,也要講講這個經題。所以這裏頭正好是從講概要到講正文。那麼今天我們就是到了十門開啟的第九項「總釋名題」,那麼下面要簡單跟各位介紹本經的經題,我們今天所用的這個本子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 “經 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凡是經典的名題,都是像一篇文章的題目一樣,我們看到這個題目,就會想到這篇文章的內容,它的內容。所以讀佛經的人讀到經題,就能夠曉得這一部經的大意。我們今天用的這個本子,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經題是十五個字,「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十五個字,很長的一個名字。那麼現在把它簡略,可以稱為《佛說大乘無量壽經》。 這個經題,是從現在所存在世間的五種原譯本的題目會集而成的,所以會集就是這個意思。已經存在有多種的翻譯了,那麼念公就說了這個梵本,梵本就是翻譯之前是從印度傳到中國,那個是梵文本,梵本現在也不可多得了,那通梵文的人水平也不大夠,已經翻譯過十二次了,不斷的再翻,如果要重新翻譯,那也不見得能夠超過古人。所以力之所及,就可以從各種已經翻譯的本子裏頭,把它會集一下,把它會集起來,所以叫做會集本嘛。 像《金剛經》也有人這麼做,這就是會集本。那麼《阿彌陀經》呢,鳩摩羅什還有玄奘法師他們都各翻譯了一次,那麼夏蓮居老居士也把它會集了。因為有好簡,有的是著重於文字通順,鳩摩羅什的就是「秦人尚簡」,秦人說的就是中國人,喜歡簡單簡化;玄奘法師就講「信」,忠實於原譯,他的就比較繁瑣了。《阿彌陀經》,玄奘法師的譯本是列了十方佛「十方佛讚」,鳩摩羅什的翻譯是「六方佛讚」,他「尚簡」就簡化了。所以就有這個會集的必要,夏蓮居老居士就將鳩摩羅什跟玄奘法師的這兩本《阿彌陀經》,把它會集了變成第三本,《阿彌陀經》會集本,大家可能聽都沒聽過,但是確實是有這個會集本,很少人介紹,那麼所以就有會集的這個必要了,就是把各種譯本之長處會集起來。 而《無量壽經》之前已經說過了,這個是很特殊的,各種不同的譯本之間差別很大,而各有優點,又有各有缺點。會集這五種的題目,在註解裡面印得很詳細了,大家可以看這個原註解,所以我們就把這個題目念一念: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後漢支婁迦讖譯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一名《無量壽經》 一名《阿彌陀經》吳支謙譯 《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鎧譯 《無量壽如來會》唐菩提流志譯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趙宋法賢譯 ※ 自漢迄宋,同經異譯可考見者,凡十有二,近代流通唯此五本。)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法名慈濟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你看有註解,不止經文,還有註解的文字,師父在念的時候大家對著來看,大家對著來看這樣子就更加清楚,同時也可以幫助提升大家的中文水平,又可以學發音了,你看-師父都上網去查這些發音,婁啊、讖啊,所以這樣子來看來聽,就比上一次第一次六月的時候,會更加比較有攝受力了。因為註解裡面都有引了很多經文,經論還有祖師的註解很清楚,每一段的註解,大家都有機會看到。 這個「無量清凈平等覺」就是阿彌陀,十號的一種翻譯,阿彌陀佛名號中的,阿彌陀佛這幾個字中的一種含義,所以可以翻為「無量壽」「無量光」,再來就是「無量清凈平等覺」。 那麼吳譯本,孫權那邊翻譯的,前面有一個很長的名字,剛才大家念了覺得這是什麼來的?他就是把那個音翻譯出來,《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所以這就不大好懂了,是不是?翻譯的意思,他還是把它譯成《無量壽經》,也叫《阿彌陀經》,這個是吳譯本。 魏譯本大家都很清楚啦,這是大家常念的,現在一般的人就是你不念會集本,你就念康僧鎧的《無量壽經》。唐譯本,就是《無量壽如來會》。宋譯本,就是宋朝翻譯的本子,最後一次翻譯的本子,宋朝時候翻譯的叫做《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我們開始來看念公註解裡面的內容,大家講義都有。 “凡經之名題,皆直顯本經之要旨。使學者因名達體,一覽經題,直窺全經大義。是以天臺家注經,先釋經名。” 我們先看這段,那麼就是說這個經的名字很重要,所以古人說,「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義」,很有智慧的人一看經題,就知道整部經說什麼了,就知道整部經的意思了;然後又說「忙人見經題」,這個盲不是眼睛瞎了那個盲,是指很忙碌的人,很忙的人,他心裡頭很多事情,忙忙碌碌的人,他不能專心修持,但是他看看經題,「亦能得利益」,也能夠從經題當中得到利益。所以日本人都在念《妙法蓮華經》,念這個經題呀,當然他們是用日文念的,用日文不是用中文,日文怎麼念呢?Nam-myoho-renge-kyo,這是師父學來的,不要跟他,但是要學來為了要上課用的,要念得標準一點,Nam-myoho-renge-kyo,《那摩妙法蓮華經》,日文就是Nam-myoho-renge-kyo,他就念這個經題,只是念經題,裡面的內容他不管了,他就是念這個經題,然後又拜這個經題。 所以題目十分重要,那麼全經的要旨都顯示出來了,讓我們這個學者行人,行人就是修行人,因為這個名字而了達經的本體。一看經題,就能夠看到全經的大意,從這裏頭可以能夠了解,所以這個經題就很重要很重要了。 那麼下來再看看這個經題過去翻譯跟會集的一些歷史。註解說,我們看: “大經五種原譯,各有經題。王氏會本名為《大阿彌陀經》以別於原譯與小本。但「大」字之增,無所依據。彭氏節本與魏氏會本,皆名《無量壽經》同於《魏譯》,三種一名,混同易誤。正定王氏改魏氏本為《摩訶阿彌陀經》。摩訶二字亦復無據。” 我們來看解釋說,那麼這五種的經題要會集,以前就有幾種本子了。第一個是王龍舒,王龍舒是第一本,他就把所會集的本子稱為《大阿彌陀經》。這個「阿彌陀」,吳譯當中當然有「阿彌陀」這個意思,那是可以的,但是這個「大」字,都沒有說稱為「大阿彌陀」、「大無量壽」,「大無量光」,沒有啊,是不是?什麼都沒有啊。所以這個「大」字,就是王龍舒他自己加上去的,這就是我們會集的一種忌諱。你要都是經中原來的語言,就是原來的文字,會集的人不能隨便增加他自己的文句。你把自己的文句加在經裏頭了,或者加在這個題目裏頭了,這個題目也是佛印證的,那就變成什麼呢?就是把自己的意思變成佛的意旨了,這個是大大的不可以的。 所以為什麼王龍舒作了之後魏默深又要作,魏默深作了之後夏蓮居老居士又要作,他們在這方面開了這麼一個很不好的例子,給後人開一個很不好的例子。什麼意思呢?就是你都可以把自己的文句加進去,你也加,他也加,到後來變成什麼東西了?那就很不妥當了,是不是?所以這就是毛病。 彭二林他的一個刪節本最初就叫做《無量壽經》。那麼你這個就沒有分別了,你這個會集跟原來的譯本就同一個名字了,讓人家一看名字,怎麼知道是哪一種呢?是原譯本還是會集的呢?所以容易混淆。 後來王耕心就把魏默深的本子加上兩個字,叫《摩訶阿彌陀經》。這個「摩訶」當然也是「大」的意思,「摩訶」Maha,Mahayana大乘,Maha也是大的意思,「摩訶」這兩個字同樣是沒有來歷,沒有來歷。 這五種原譯本的名字,我們前頭都列了,剛剛念過大家也看到了,這就是會集的經過,也指出了前人不妥當的地方。那麼下來再說: “考從漢迄宋十二譯中,以無量壽為名者十,以清淨平等覺為名者二,以正覺為名者一。最初漢代一譯名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最後宋代一譯名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今此會本直取宋譯經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為首,去其重複之經字,下從《漢譯》經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去其重複之「無量」二字,於是經題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這是考證,考證過去的歷史。《無量壽經》曾經翻譯過十二次,名字都有,在《大藏經》裡面。當中用「無量壽」作名字的有十本,以「清凈平等覺」做為名字的有兩種,以「正覺」作為名字的有一種,所以這樣的話,你就要綜合了,綜合各種原譯本的經題。 現在蓮公的會集,就把宋譯本的經題直接用上了。宋譯本是什麼呢?《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正好是會集本的名字在前半段,一點也不用增加也不用減少,完全是原來的題目,原來的題目。那最末的一個擺在前頭了,最初的一個譯名擱在底下了。最初的叫什麼呢?叫《無量清凈平等覺》,那麼「無量」兩個字就不要了,重複了嘛,前頭已經有「無量壽莊嚴」了,那麼只剩下「清凈平等覺」;把最初《漢譯》的「清凈平等覺」,《漢譯》的這個名稱,加到宋譯的名稱之下,就成為現在這個名字了,「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這個「經」字就不要,放在底下去了,這是宋譯;《漢譯》是「清凈平等覺經」。 那麼下來這一句是讚嘆經題取得妙!取得好!說,我們光是看文字,古時候的祖師大德用的文字,真的是佩服讚嘆,你看看我們來讀一讀。 “自然佳妙,不假斧斤。兩譯原名,攝於一名之中;十二種經題悉入一題之內。全經大旨,昭然目前。淨宗要義,備於題內。” 這兩種經題一結合起來呢,我們叫天衣無縫,這形容詞是有意思的,天上的天人穿的衣服不用裁縫的,不用裁縫的,你那有看到有縫的沒有縫的,就是非常圓滿的意思,所以說「不假斧斤」,不需要任何的造作,兩個譯本的原名攝在一個題目裏頭了。過去翻譯的十二部經的經題以「無量壽」「清凈」「平等」「覺」都擺進來了。 全經的大旨,後頭我們還會發揮,整個《無量壽經》兩萬多字的大旨,重要的意旨,這一部經的大意在一個經題之中昭然啊,昭然就是明顯的展開出來了。而且凈土宗的重要涵意,都具備在這一個題目裏頭了。所以這不是隨便湊湊的,大家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就是湊湊嘛,宋譯的漢譯的拿來湊兩下,你以為是玩積木啊?這都是要有很高的智慧,才有這個能力做得到的。你看像很簡單,你湊給我看看,十二種原譯的經題都有,你湊給我看看,現在看當然簡單,已經做好了,你看就簡單了。所以你看,這個經題也是會集的,不只經文是會集,經題也是會集的,沒有自己的意思加進去,這樣就對了。下來說: “人法喻、教理行、體相用等齊顯於一名之中。如帝網珠,圓攝一切妙法。本經會集之妙,於此可見麟爪。” 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的經典,它的立題,就是你立這個題目,方法不出七種,七種就是人,法,喻。還有三單、三複、一具足,合為七立。下來就是佛學名詞了,第一種是人法立題,一個是人一個是法,兩個相重疊這就是複,複就是雙數,單就是單數。經題當中,人法都有,就稱為人法立題,人法立題像什麼?《文殊問般若經》,大家聽聽看,文殊菩薩是人,對不對?般若呢?般若是法,那就是人法啦。 第二是有人有喻,有人有比喻「人喻立題」,譬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是人,獅子吼是比喻,叫「喻」。 第三是法喻立題,法跟比喻立題,譬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花是比喻,《妙法蓮華經》是法喻兩種立題。 第四種是單人,只有人的「單人立題」,譬如《佛說阿彌陀經》,佛是人,阿彌陀佛也是人嘛,這就是以人立題,就稱為單人立題。 第五種有單法,只有法立題的像般若經,般若是法。 第六有「單喻」,以譬喻比喻來立題,好像《梵網經》,單單用梵網一個比喻來立題的。 第七種是三樣都有,有人有比喻有法,人法喻立題三者都有,像什麼呢?《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所以所謂具足,就是有人有法也有喻。 那麼一個題目之中,往往要包括「人法喻」。人,是說法的人;「法」你這是什麼法啊?你有什麼譬喻啊?那明白這七種立題之後,你一看這個題目,就知道是屬於單人立題、單法立題、單喻立題、人法立題、人喻立題、法喻立題或者是人法喻立題。那麼知道這個經的題目,就好像認識人的名字一樣,所以完整的經題之中要具備「人法喻」。 那麼還有「教理行」。你這個教,理是本體,那你怎麼樣去實行啊?如何來行持啊,是不是?教理行在題目中也表現出來。 「體相用」,體大,相大,用大,在一名之內都顯現了。 就像上次講過的十玄,這個題目好像帝網的一個珠子,帝網一個珠子,這一顆珠子就把其餘的九百九十九顆珠子一切它們的光明莊嚴,都攝在一個珠裡面了。就把這一切無量的妙義,都攝在這個經題之中了。所以從這裏可以看出來,本經就是《無量壽經》,會集之妙確實不是過去這三種本子能夠相比的,會集的用心,可以作為一個例子,可以從這裏看到一點麟爪。什麼叫麟爪?意思就是看到龍的一個爪,你就等於看到龍的全身了。從這個經題的會集,就可以見到整個經的會集都是如此,經題都這麼妙了,經文就更不得了!所以用這八個字嘛,「不假斧斤,圓攝眾妙」,這八個字是總的讚嘆一下。 底下讚歎的詞句,它的意思,在下面的討論當中也有,我們會清楚的看到。那我們現在就一個字一個字的來解釋這經題的十五個字,一個字一個字的。我們看註解: “以下正釋本經題名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題中首字曰佛,佛者乃梵語佛陀之略稱。義為覺者。覺者對迷而言。迷則眾生。三覺俱圓,即名為佛。三覺者:自覺、覺他與覺滿。三覺圓滿,名為佛陀。是知佛者即三覺俱圓之眾生,眾生即未覺之佛。” 「佛」這個字是梵文音譯過來的,中國古時候的文字少,社會沒有那麼複雜,所用的字少,佛教傳入中國的時候,因為翻譯經典的需要,所以就造了不少新的字。那古字當中有這個弗,沒有人字邊,舍利弗的弗,音同,但是佛是人,於是就在弗,其實是念弗,念佛,就音同了,你念弗,音就不同,其實是弗,在弗字旁邊立一個人字,作為佛教專用的術語,意思解釋做智慧、覺悟,佛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換句話說,十方三世,諸法性相,無所不知,這不是普通人的智慧,所以智慧、覺悟達到究竟圓滿的人,就稱之為佛。哪一天你的智慧也達到究竟圓滿,你就稱為佛。但是現在還沒有圓滿,也稱為佛,叫大頭佛。所以佛就是說明他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通達因果變化的道理,佛不但對現前清楚明了,對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也都清楚明了。 那麼相反的,我們眾生是迷,是迷者,迷了自己的本覺;佛就是他已經沒有迷了,沒有迷,剩下來就是覺了。所以一部《圓覺經》的話很好啊,八個字「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把這個幻化虛妄的完全去除之後,那就覺悟了嘛,不是另外還去找一個什麼覺悟,不用,這都是非常頓的話,沒有那麼多的漸次,不需要你一點點一點點的理解,按部就班,沒有這些,頓叫做什麼?頓叫做坐電梯啊,圓教的道理圓頓法,那我們凈土宗就是圓頓法。 迷就是眾生,覺悟就是佛,中間沒有那些階梯,那麼這個是從頓法來看。但是在圓教裏頭,沒有階梯之中不妨還可以有階梯,而有階梯之中不妨還是平等。這什麼意思呢?這樣子才圓融嘛!你不會再偏到一邊,因為不只是你一個人沒有階梯,除非所有一切眾生都沒有階梯,那就對了,是不是?那就沒有分別了。但是沒有分別當中還是有分別,因為別人還在分別,你是隨順眾生的分別嘛,你自己沒有分別,別人還在分別,但是在分別當中也要能夠知道無分別。 所以這是「覺」的三覺都圓滿,這個覺是三覺都圓滿了。三覺就是自覺覺他跟覺滿,三覺都圓滿就名為佛陀,「是知佛者,即三覺俱圓之眾生,眾生即未覺之佛。」三覺是什麼呢? 第一個是「自覺」。所以我們要弘法,你說師父我不能弘法,那你偶爾也跟人家講一點佛法,如果你沒有做到自覺的話,你就是胡說八道,你就要負因果,亂亂說亂亂講,懂少少充行家。你首先就要自覺。你自己不覺悟,自己還在迷,這個像什麼呢?自己還是白內障都快瞎了,還要給別人帶路,所以就是常說的「一盲引眾盲」。而且自己名為是說法,實際上是放毒,放毒啊。所以有一些同修很慈悲,看到眾生受苦受難,巴不得趕快去度他,這是好心啊。其實度自己都度不了,哪有能力度別人?真正慈悲真正有智慧,是先度自己,先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之後,有能力才幫助別人,才能夠廣度眾生啊,所以不自覺不行。 後面的經文就有啊,《無量壽經》後面經文,佛勸我們,這個經文大家很熟悉了說:「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你看,佛在三千年前就看到我們現代人的毛病了,不求自覺,只是忙著修那些人天福報,到外面去追什麼呢?追這些所謂的大成就者,世間這些聖人,你看,那個法會那個聚會人山人海,人擠人,湊熱鬧,供養恆沙聖,頂多給你修福而已,修福你還是沒有離開六道啊,要離開六道,福幫不了。求正覺,才是自覺,是修慧。所以不自覺不行啊,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所以法藏比丘他就是這麼說的,你供養恆河的聖,像恆河沙這麼多的聖人,現在世間也沒有這麼多聖人,這個聖像誰呢?文殊菩薩之流的,而且供養的功德也不是很大,就是給你供養了恆河沙數這麼多的聖,這不是根本。所以希望我們一些佛教界的人士記住法藏比丘這句話,不要到處去供養,今天朝山拜廟,廣跟人家結緣。要真正為了解決你的正覺的問題覺悟的問題,學佛就是為了開智慧嘛。不是為了求財,求平安,求吉祥的,那個你不用到佛門來了,你去拜那些神都可以啊,拜那個什麼大伯公什麼都行的,是不是?學佛就是要開智慧,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對法才能夠深入。所以這個結緣之風很盛,是好事,但是還有比這個更好的事情-「堅勇求正覺」,一切問題的關鍵是在提高自己的覺悟,你自己覺悟不高,什麼事情都辦不成。哪一個是善知識?哪一個是惡知識?哪一個是好老師?哪一個是有問題的?哪一句話是錯的?哪一句話是對的?你自己沒有辦法,你沒有能力分辨啊。所以當然供養是好的,但是你是遍供?還是應該收斂一點?那麼念公就建議了,他就提供這一點,他說你最好是求正覺,求正覺。所以曾經有一次,台灣有很多同修到中國去見黃念祖老居士,然後看看那個時候的中國很落後,經書也沒有,那些法寶都很缺乏,然後他們就提議說,是不是從台灣寄一些法寶什麼東西過來供養大家,然後念公就回他們說,你們最好是在你們原地那個地方求正覺,這是最好的供養,法供養。所以你看看,我們要真實的把這個功夫用在什麼地方呢?用在刀刃上,集中火力。像我自己現在也有一些覺醒,什麼覺醒呢?類似很多人一起共修有法會的,或者是有佛三的,像那天馬六甲有佛三的,以後再請師父去的話,不去了,不去了,為什麼呢?師父你不夠慈悲。不是不夠慈悲,我年紀也不小了,時間也不多了,看看那些穿海清,佛二佛三在那邊念佛繞佛的人,你跟我看看,九十五巴仙都是那些五十六十七十的老菩薩占多數,多數都是這些人,那你坐上去你能夠講什麼?你能夠講什麼?你最多講一些笑話好笑的,引起他們不會在那邊打瞌睡這個那個,都是為了這樣子的情形。那我的時間要用在真正可以幫助大家提升,還有幫助更多人,需要把凈土真正的理論方法傳承給傳下來,這才是最重要的。我看清楚了,看清楚了,已經做了決定了,不是不夠慈悲,大家要明白。所以我們要把我們的火力集中,真實的看經聽經,學習法藏比丘,我們的導師。 好,我們繼續看三覺的解釋,先談自覺。那麼阿羅漢只知道自覺,就是自己解決就好了,我解決了,我出六道了,我沒事了,才不管你,你們自己慢慢來嘛,我自己沒事了,所以這是阿羅漢自了漢,佛就喝斥他們為「焦芽敗種」,這個芽已經焦了,這個種子已經爛掉,不能再發起來了。所以你不自覺還想覺他,那你只能夠修一些福那是可以的,但是這個叫什麼福呢?叫痴福,痴呆的痴,將來就仰天射箭還要掉下來,你射箭不是射地上,你向空中一射,它一定會掉下來的,是不是?這個叫三世怨。所以首先是要自覺。 第二個是「覺他」。我們修行人最大的目標就是覺他,所以不同於阿羅漢,那我們為什麼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要去作佛?所以生極樂世界的人純粹是大乘。你二乘的種姓不能生,你只知道求自覺的人,不知道覺他的人,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個道理有很多念佛人都還不知道。各位,一個人自覺都還沒做到,更不要說要覺他,要救人。我常常講,你以為你是羅賓漢,還是觀世音?所以覺他就是你要把這些人,你要把這些人帶去哪裡?因為太微細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沒有深入經藏,理不明,那就是念公在前面講的了,你自己覺悟不高,什麼事情也辦不成。所以這裏說得很明白嗎?「二乘種不生」,這是天親菩薩他的論說的,是三經一論的《往生論》說的。因為覺他,所以才要覺自;不是說我自己怕苦,我自己怕苦我要先離開,溜掉了,我要先出苦,這只是個人打算,這個心量太小了。 而且「覺滿」,這個覺,是沒有欠缺的。 這三個覺都圓滿,才名之為「佛」,名為「佛陀」。所以我們這樣子就曉得,佛就是三覺圓滿的眾生,眾生就是完全在迷,還沒有覺悟的佛。所以我們從這個概念上說,佛教是無神論!不是有個造物者,有個至高無上的神,他永遠是覺悟的,我們都要靠神的加持才能夠升天堂,不是。 佛教不是這樣子,我們佛教是平等的,不增不減,在佛也不增,在我們也不減,真實平等之義。所以後頭就是「平等覺」了,這個題目有嘛,《莊嚴、清凈、平等覺經》,「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中間的含了這個意思在裏頭,可以翻譯為這樣子的文字。下來是佛的十號,我們看註解說: “又佛者乃十號之一。十號者:(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七)無上士、(八)調御丈夫、(九)天人師、(十)佛。十號具足為世所宗,故名世尊。世尊梵音薄伽梵。” 梵音就是以前的梵文,Bhagavate薄伽梵,「佛」就是十號之一。十號,底下一個個都有,我們到第四品會詳細的解釋佛的十號,為什麼到第四品呢?就是講到世間自在王如來的時候,那個會詳細的解釋。那麼這裏簡單的說,十號是:(1)如來、(2)應供、(3)正遍知、(4)明行足、(5)善逝、(6)世間解、(7)無上士、(8)調御丈夫、(9)天人師、(10)是佛,佛是通號。因為十號具足,為世間所尊重,就稱之為世尊。那麼這樣的說法,世尊是在十號之外。那怎麼辦呢?下面引了幾種說法我們看註解: “《佛地經》云:「是薄伽梵最清淨覺,極於法界,盡於虛空,窮未來際。」(《成實論》等合無上士與調御丈夫為一號,則從如來至世尊為十號。十號之詳釋在下之第四品中)上明佛字為極聖之通號。” 可是《成實論》的說法就不一樣了。很多東西,它都是有出入的嘛。所以我們也不用那麼執著,這個都沒有什麼關係,就是開合不同而已,不要總覺得不知道哪個對?哪個不對?這是仁者妄生分別。《成實論》就把「無上士」跟「調御丈夫」合起來變成一個號,把這兩個合起來成為一號,那就變成九個了嘛,九個再加上「世尊」不是變成十號了嗎? 所以「世尊」可以在十號之內,可以在十號之外。「佛」這個十號之一,是個通稱,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他一個人獨自的,不是。通稱,就好像你們在座的都是居士,「居士」是通稱,某某居士。在學校也一樣,某某教授,某某老師,都是通稱。所以佛這個字也是通稱,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專有,這個一般人都誤解,尤其在中國,中國一般人到寺廟去拜拜,看到佛像都說這個是佛祖,那個是如來佛,那佛祖跟如來佛也是通稱通號。在本經所指的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那麼註解下來就會解釋釋迦牟尼佛。我們看註解: “今就本經,題中佛字即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如來。華(指中華)云:能仁寂默。” 所以對本經來說,我們可以知道這個「佛」所指的就是我們的本師,大慈大悲的導師 ── 釋迦牟尼佛。「佛說」,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 「釋迦牟尼」這是印度的音,印度的音叫Sakyamuni,翻譯成我們的話,就是「能仁寂默」;能夠「仁」,仁義的仁,「寂默」,「寂」這個字很深不容易理解。可以簡單的體會為不為境界所轉,如如不動。這個指的是什麼呢?指的是你的自性,你的自性本不動搖的,動的是你的妄心,妄心動得亂七八糟,但是沒有影響到你的自性,自性本不動搖。「默」就是默然,所以這個名號就含了極深的道理。 他是「能仁」,能度一切眾生,仁者愛人,覺他;他「覺他」,可是又默然,寂默,無所動,無所動又在度眾生,所以這就難了。我們去度眾生,眾生一個表情我們就受不了了!眾生說那有這種事情?這樣你也信?念阿彌陀佛就可以怎麼樣又怎麼樣,沒這麼簡單的啦!他多講幾句,你就開始怒火上升了,這麼好的事情,告訴你都不信,你沒得救了你!你看,動得亂七八糟,無名火就動了,是不是?所以無所動但是你又可以度眾生,度眾生又不會被眾生度去,是這個意思,就是《金剛經》講的,「終日度生,終日無度」,你終日在度眾生,可是沒有一個眾生是你所度的。所以能仁是他的作用,寂默是他的本體,所以本體就是常寂光,常寂光是怎麼樣的呢?寂而恆照,照而常寂,寂跟照不是兩件事情。我們現在不行,把寂跟照分成兩件事情,照就是你去度眾生,你去行種種菩薩道的時候,你就不能夠寂了,被影響了,你就不能夠了,就把它分開了。其實這兩個是一件事情,寂是體,照是用,「體用何妨分不分」呢,這就是佛法很殊勝的意思,一般人很難接受,這個殊勝的意思,在我們導師的名字裏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Sakyamuni釋迦牟尼,就在本師的名字裡面,就把這個意思講的清清楚楚,寂默是大智慧,能仁是大慈悲,「悲智不二,悲智並運」,登峰造極!我們再看多一段註解說: “能仁是其用,寂默是其體。究竟極果,乘大願船,生五濁世,示現成佛。” 所以,這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究竟極果,「乘大願船」。你不用說乘大願船了,我們的本師無量無量塵點劫以前,早就成佛了,所以在經典裡面有說,經典裡面佛自己說,他這次在印度示現成佛是第八千次了,來來去去,來來去去,八千次了,不是剛剛才來成佛,不是印度那個悉達多太子,後來修苦行六年,菩提樹下成佛,那個是表演的,示現就是表演,為了教學的,所以他早就成佛了,但是因為他發了這個願,以大願故,還是示現在尼泊爾出生,然後示現種種的從小到大到最後成佛整個過程,所以這種完全是示現成佛的。下來註解又說: “為度我等,演說本經。是即一切眾生大恩大德之慈父;無法不知、無法不見之導師;大覺圓滿之釋尊也。” 我最近就有一個體會,怎麼樣讓人家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內容,包括尤其講西方極樂世界?怎麼來相信有這回事呢?怎麼相信呢?因為那天在馬六甲跟他們講成佛,《念佛成佛》最後一個單元,成佛的時候呢,因為裡面內容講的全部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的物質環境自然環境種種的,那些老師啊,師資啊,種種的水會說法,鳥會講話說法種種這些,怎麼樣讓他們心理不會起疑問呢?我最近有一個體會,跟他們說,就像有一個大學畢業,然後考到博士,一個博士教授,這個教授有一天他來教小學生,你說他是代課也好,客串也好,他來教小學生,當然教小學生對他來講是足足有餘了,當時他偶爾提提他博士的這些內容,偶爾提一提,那些小學生完全聽不懂,聽不懂沒關係,還覺得那有可能?不可能的事情。 這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在整個九法界,整個無限度空間裡面他都看到了,極樂世界是他在現場live看到的,然後他來到我們這個世界三度空間,跟我們講超過三度空間的事情,我們能相信嗎?很難相信啊! 所以這次到馬六甲又跟他們講,阿德跟阿順兩隻螞蟻的事情,啊,他們就清楚了,阿德阿順兩隻螞蟻怎麼可能知道三度空間的人在幹什麼?不可能相信!那我們三度空間的人更不可能相信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講極樂世界怎麼樣怎麼樣,我們總是很難入他的境界。 但是我們可愛的地方,我們珍貴的地方,稀有的地方,就是我們能夠相信,能夠相信。所以祖師大德用的四個字很好,「將錯就錯」,你就被釋迦牟尼佛騙一次好不好?你就大膽一點給他騙一次,如果騙到你去到那個地方不是極樂世界,那你再回來找他,就給他騙一次,「將錯就錯」太好了。 釋迦牟尼佛為了度我們,所以他演說本經就是《無量壽經》,而且這本經,將來所有的經都滅了,消失了,在這個世間沒有了,只有這一部經住世。而這一部經,今天正是開始放光,開始放光了。所以可以這麼說,從現在起,一直到最後最後那一百年,都是《佛說大乘無量壽清凈平等覺經》當機,為什麼把這十五個字經題都說出來呢?就是這個會集本當機,會集本啊!都要「一切眾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脫」,釋迦牟尼佛在第三品大教緣起裡面講得很清楚。所以這就是說,這個佛,就是指著「一切眾生大恩大德的慈父」,是「無法不知、無法不見之導師。」 所以我們真正有福了!我們怎麼會那麼湊巧?怎麼會胡撞就撞到佛門裏頭來了?撞進佛門跟著又聽到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說了這麼多的道理,不是很多人都有這個機緣的。我常常跟大家說,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口啊?將近七十億了,有多少是佛教徒?這一算算就淘汰很多了,佛教徒裡面的佛教又分那麼多門派,那麼多宗派,禪宗、密宗、凈土宗,這是現在最普遍的了。那麼還有其它的是不是?那麼分到來還有大乘的,有小乘的,有金剛乘的,再打個折扣下來,有多少是凈土宗呢?剩下就很少了,凈土宗裡面,還有很多不是純凈土,還有很多不是啊,凈土宗裡面又真正是純凈土的,那純凈土怎麼解釋呢?純凈土就是:我這一生就是要去作佛,這叫純凈土。我這一生不是要去作佛,你是凈土宗,你也不是純凈土,因為你的結果不是去作佛的,因為你的因不純,所以你的結果不可能是純的。那淘汰到最後,我常常說,淘汰到最後,就剩下在座的你們這些,當然也要包括我啦,就這麼多人,真的!今天大家又有這個機緣來聽純凈土,裡面沒有摻雜,沒有提到儒家道家,沒有提到世間的一切,非常非常的Pure,非常的純,一百巴仙,這五年裡面,這個《大經解》,你看看裡面有什麼地方提到世間的東西?所以在外面我們也不是要去批評人家,總之是大家要珍惜七寶凈土講堂,因為大家沒有看到,只聽到一個半小時師父講的,內容這麼豐富啊!但是事實上,我做了多少準備呢,如果眼睛再看電腦多一點的話,就不能夠啦,我自己知道我剩餘的時間不是很多了,所以就要真正利用這個時間做真正重要的事情,這是我自己有一點點悟處。 那麼我們就只解釋這個「佛」字,下來「佛說」,「說」這個字跟後面那個經題的內容,我們就留到明天才來跟大家繼續來學習了。好,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去到這裏。謝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