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3/31 09:22:04瀏覽221|回應0|推薦1 | |
《大乘無量壽經》解-第20集 請翻開《大經解》,就是《大乘無量壽經》註解第45頁。我們現在進入到十門開啟的第六項,第六項就是: *藏教所攝 我們先看註解: “凡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於此了知,則有助於理解全經。” 這個藏就是三藏經典,教就是十二分教。那三藏裏面它是屬於哪一藏呢?就是《無量壽經》本經是屬於哪一藏?那麼二藏裏面它是屬於哪一藏?還有佛是在什麼時候說這部經的?十二分教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十二種不同的題材,不同的教學表達方式,那它是屬於哪一種呢?那麼這些對於弘經的人是必須要知道的,就是要弘揚這部經典的人,他必須要知道這些。如果你不發心講經自己修行,那麼這些就沒有多大的關係了。我們研究一部經典,要問這個經是屬於哪一藏?屬於什麼教?因為佛對不同的根基所說的法是不同的。 那麼連孔子都是這樣子的,弟子來問仁,什麼叫做仁?弟子來問什麼叫做孝?對於不同的人都是不同的答覆。 那麼如來的聖智更是如此,如來是超越一切聖人,他的智慧當然也超越世間的聖人了,所以是因病與藥,你得了什麼病了,就給你那個最對症的藥,所以為什麼要找大夫?不到醫院,自己去買藥吃呢?因為你這樣子不對症啊!你要找大夫給你對症,對症下藥,那你的病就解決了,如來是大醫王。 所以我們就要明白,而且是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法,不是一個說法。你看那個始教是大乘的教,那麼像講法相講什麼的,開始講大乘,那他就沒有說人人都能夠成佛。那麼作《大乘起信論》到了終教了,就說闡提也可以成佛,到了《大乘起信論》闡提可以成佛,但是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那麼到了圓頓教呢?《法華》的龍女剎那就成佛了,所以舍利弗就是看不起女的,龍女她說我馬上就成佛給你看,剎那成佛是頓教,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博士班,天才班。 所以我們要了解就是要問一問這是哪一教?所以佛就說了,應當依了義,不應當依不了義,佛所說的是對著根器不同而說的。後人沒有直接聽佛跟你說法,那你應當依據什麼呢?應當依照了義教,不應當依照不了義教,這個是咱們四依法當中的一個標準,所以我們對一部經首先要問問它,那假使有一部經說的跟咱們的《無量壽經》不一樣的,那你要問問它是什麼教?如果它是阿含部,那咱們就不能夠依它呀!要依《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了義教,因為它說的是實相。所以我們研究什麼經的話,首先要先了解。那麼再來它是屬於什麼藏呢?下面我們再看註解了: “夫一代聖教之判分,諸家有異,撮要言之曰:三藏、二藏,五時、二教與四教、五教。凡釋經者,須先判明。今本經三藏中屬經藏。二藏中屬菩薩藏。五時中主要屬方等時。二教中屬頓教。四教五教中屬圓教。” 那麼三藏就是經藏、論藏跟律藏,《無量壽經》是屬於三藏當中的經藏。那麼二藏呢?這二藏就是聲聞藏跟菩薩藏,那麼《無量壽經》你看看,來聽的都是大菩薩,都是回小向大的大阿羅漢,淨土二乘種不生,你要是定性二乘根器,根本就不能往生,你可以示現六神通,但是你往生不了,所以這是菩薩乘,這是屬於菩薩乘。我們繼續看: “甲 三藏。藏者,《大乘義章》云:「包含蘊積名藏。」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一經藏,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二律藏,梵語毘奈耶,此云調伏。三論藏,梵語阿毘達磨,此云對治。本經在經律論三藏中,屬經藏。 乙 二藏。《智度論》曰:「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是故有大小乘差別。為是二種人,故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即聲聞藏與菩薩藏也。聖教雖眾,不出此二。(緣覺攝歸聲聞,故止二藏)《淨影疏》云:「龍樹云:『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舍城,結集法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為菩薩藏。』《地持》亦云:『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行,為菩薩藏。』」今本經中,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 這個《淨影疏》就引了龍樹菩薩的話,這裏面就說到佛當年講經,是沒有記錄文字的,佛當時是沒有記錄的。佛不在了,才由弟子們從自己記憶當中,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複講一遍,這就是所謂的結集經藏了,那麼由阿難尊者主持,五百羅漢見證,地點就在當年的王舍城,那麼這是小乘經,就是現在南傳的佛教他們用的這些經典。摩訶衍指的是大乘,大乘經跟小乘經不是在一個地方,小乘經是在王舍城,大乘經是在鐵圍山,這鐵圍山一般人不知道在哪裏,這是大菩薩們的境界,一般人你看不到,連阿羅漢都沒有辦法。那麼在鐵圍山由文殊菩薩跟阿難尊者結集大乘藏,所以小乘不承認大乘,他們認為大乘是菩薩自己編的,不是佛說的,就是大乘非佛說,那就沒有辦法了。等於我常常說的,你小學生不承認有中學,不承認還有大學,當然不是說小乘就是小學了,只是這樣子來比喻,那麼其實大乘的境界很深啊!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但是現在這種大乘非佛說的觀念,還是普遍的存在,那麼這個就是緣了,看你遇到什麼樣的緣,絲毫都勉強不得的。 那麼小乘經叫聲聞藏,大乘經叫菩薩藏,這就是大小乘之別了。那麼在大小乘裏面,我們這部經是屬於大乘,說「本經廣演大乘」,演是演說,也可以說為表演。所以是「詳陳信願往生」,詳細陳說,述說深信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殊勝的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這個是這個經裏面的內容,所以「故為菩薩藏攝」,這就是鑒別《無量壽經》是大乘經,不是小乘,那麼由此可知念佛求生淨土不是小乘,這個是大乘。 所以有很多人誤會,說念佛求生淨土是自了漢,你們自己跑到極樂世界去享受去了,沒有慈悲心吶!這就是小乘啊!那是因為他沒有念過《無量壽經》,也沒有接觸過淨土的經典,所以妄下定論。接著看: “丙 五時。天臺大師,依《涅槃經》判如來一代之教為五時。第一,佛最初三七日說《華嚴經》,曰華嚴時。第二,次十二年於鹿野苑等說小乘《四阿含經》,曰阿含時。第三,於此後八年之中,說《維摩》、《大集》、《楞嚴》並此經等,彈偏斥小,歎大褒圓。廣(方也)說藏通別圓四教,均(等也)被眾機,故名方等時。第四,又於後二十二年,說《大般若》諸經,名般若時。第五,最後以八年說《法華經》,一日一夜說《涅槃經》,九界三乘,悉蒙授記,無論小大,皆令作佛,此時名曰法華涅槃時。說本經時在第三方等時。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 那麼這個五時就是佛說法給它劃分為五個時期,最初成佛的時候是說華嚴,這個是釋迦牟尼佛最初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三七日當中說的。三七就是二十一,二十一天說了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說的是在定中說的,那世間的人看佛在菩提樹下入定了,入定了之後,大家以為佛在那邊靜坐,沒事在靜坐,怎麼知道在定中說了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現在有一些人不承認,不承認這種說法,他們講原始佛教要從阿含說起,因為阿含是有跡象可循的,在人間所講的。那你佛在定中所講的大家都不能接受,沒有證據,不能承認,甚至很多人都提出一個論調,就是前面講的大乘非佛說,根本就把大乘佛法給否定掉了。佛說華嚴的時候大家都不懂,那佛只好說小乘教了,這就是預備班啊!開始講阿含部阿含時。然後要大家回小向大,那就是方等時了,那就呵斥小乘了。然後就讚嘆大乘,在之後是般若時,說般若就談論諸法皆空的道理,那麼一共說了二十二年這麼長的時間。最後八年說法華,會三乘人歸於一佛乘。於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顯真常佛性,這是涅槃時。一共五時五個時期,五時說教就有一首偈說: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 那麼這個《無量壽經》是屬於什麼時候說的呢?是哪一時啊?《無量壽經》是方等時,但是不限於方等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無量壽經》不是一次說的,佛是多次說的,這個以後要討論,證明是佛多次說的,所以因此我們的翻譯本子很有不同,現存的五種原譯本裏面的內容,這個出入都很大,原來的本子就不同了。像唐譯的本子是出於《大寶積經》,所以佛說《大寶積經〉的時候,又說了《無量壽經》,所以是多次說,這個就不一定,就不一定居於某一時了,這就是說的五時。 那麼底下二教當中屬於頓教,那麼二教怎麼分呢?分頓漸兩種,一種是漸,一種是頓。所謂漸就是有法可修的,一步一步有階梯有漸次,按部就班不能夠跳班的,不能三級跳的,比方說這就是爬樓梯啦,漸教就像爬樓梯。那麼頓教像坐電梯,沒有這些個漸次,那麼《無量壽經》是屬於頓教,這個是按二教來判的。繼續看: “丁 判教。(一)四教與五教。古今諸師判分教相者,凡有十二家,其中最著者乃天臺所立之四教,與賢首宗之五教。天臺四教曰藏通別圓。一者藏教,亦名小乘教。二者通教,謂大乘中通說三乘,通被三根。三者別教,謂大乘經中所說教法不通小乘等者是也。四者圓教,謂法界自在,具足圓滿,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礙法門等是也。” 那麼底下就是四教跟五教了,我們就在談這個四教跟五教。那麼天台就判為四教,天台宗就判教判為四教:藏、通、別、圓。這裏頭教的解釋和內容,那我們就不多講了,因為這就不光是淨土宗的課了,不只是淨土宗的內容了,已經把這個寫在註解裏頭了。藏就是小乘,通就是大小乘,別是單獨屬於大乘,不跟小乘共的,最後是圓,就分這四教,這是說的天台,天台判教的。那麼下來是賢首了,說賢首宗: “賢首宗判教云:「聖教萬差,要唯有五:(1)小乘教。(2)大乘始教。(3)終教。(4)頓教。(5)圓教。」(1)小乘教,所說唯是人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未盡法源故。(2)大乘始教,未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義,不許定性闡提成佛,未盡大乘極則之談,故名為始。(3)終教,由中道妙有,定性闡提,皆當作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曰終。(4)頓教,唯說真性,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名為頓。如《思益經》云:「得說法正性者,不從一地生於一地。」《楞伽經》云:「初地即八地乃至無所有何次第。」(5)圓教,統該前四,圓滿具足。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主伴交參,無盡無盡。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一切位,圓成正覺。” 那賢首就是華嚴宗,華嚴宗分五教:小、始、終、頓、圓。小教就是小乘阿含部,始就是開始說大乘,開始說大乘,終就是說到最後,對於始來說終就提高一步了,他就說到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這個之後就是頓和圓,頓剛才咱們有說了一下,圓就是,別的教裏頭一切的優越它都包括了,然而它這個的一切一切圓滿具足,它超乎情見,是不可思議!所以它這裏頭從空間說,小裏頭可以容大,我們大的容小這個很容易理解了,「須彌納芥子」,須彌山裏頭包括多少多少的芥菜籽,可是你說芥菜籽又「芥子納須彌」,那就是超乎常見了,超乎情見了,這就是華嚴圓教的內容,「三祗一念」,這個三大阿僧祗劫包括多少念頭啊!一念就是三祗,這一剎那的時間就是三大阿僧祗劫,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所以到了圓教就完全超乎眾生的頭腦了,超出我們理解的能力了。一切就是一,一就是一切,而且是重重無盡啊!證到一個位就是一切位,不可思議的教就是圓教了,所以之前也說過,圓人修習一天等於那個不圓的人修習一劫,他的見不一樣,所以這是圓教。這是我們中國佛教共同都承認的道理,不是淨土宗單提這個道理,而是共同的道理。我們接著看第二: “(二)二教。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天臺賢首兩家,亦皆以漸頓而分四教五教。《五教章》云:「或分為二,所謂漸頓。以始終二教,所有解行,並在言說,階位次第,因果相乘,從微至著,通名為漸。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名為頓。」” 那麼「從微至著,通名為漸」,從小變大,從低變高,一步一步的,它有一個過程,有一個過程有一個階梯的,這個是漸教。那頓教就是不歷階梯,也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像禪宗這是頓教,那佛你看佛一拈花迦葉微笑,中間就沒有任何的過程嘛!就好像電梯你一進門之後,一上去就上去了,出門之後那就是屋頂花園了。 而現在我們這個淨土法門就是如此,所以一個罪業的凡夫帶業往生,去了之後就是阿鞞跋致,這個就是顯的頓了。這個法門當你念佛的時候,這個以後慢慢還要繼續再講,這個法門是當你念佛的時候,你不知不覺,所謂暗合道妙,你已經超凡了,正在念的時候你已經是超凡入聖了,這又是頓所以是屬於頓教。下來再看註解說: “我國隋代慧遠師(即淨影)判本經曰:「今此經者,二藏之中,菩薩藏收。為根熟人頓教法輪。云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大,故知是頓。」明大佑師判小本曰:「漸頓分之,此屬頓教。」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故知,本經在頓漸二教中,為頓教所攝。 以上乃就頓漸二教而判。若依賢首小始終頓圓五教以判本經教相,古今中外淨宗諸大德,雖因機緣不同,而稍異其辭,而其實旨,莫不以本經不但實屬圓頓教,且為頓中之頓,圓中之圓也。” 剛才說了我們都在這個五教四教裏頭,那淨土宗屬於什麼呢?在天台的藏通別圓裏頭,這主要是圓教。那在華嚴五教裏頭呢?小始終頓圓裏頭它是頓教跟圓教。中外的古德對於這個說的很多,所以就引證的比較多。那麼現在這種輕視淨土宗的看法還是存在的,還是很深,沒有把古德的這些遺教很好的繼承下來,所以大家聽了之後都很有反感啊!你要跟他的想法不一樣,那他就有一點抵觸了。因此這裏邊所引證的往往引證得比較多,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這是多少古大德都這麼說了,所以就可以帶一點說服力,可以增加大家的信心。 那你如果真的想理解《無量壽經》,就不需要對於所有的註解都要明白,你真的把這本註解看了,幫助你能夠把《無量壽經》接受下來,那就已經非常非常稀有了,很好了,所以這本《大經解》它有多方面的這個目的。下來說: “清代彭二林(際清)居士於《起信論》中判本經曰:「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 清代彭二林他在《無量壽經起信論》裏頭這麼說,他這個《起信論》不是《大乘起信論》,他是《無量壽經起信論》。那麼念公在這個註解裏面就引用的少一點,那麼彭居士說:「無量壽經者,是如來稱性之圓教」,我們在註解一開頭前言的地方就看到這句了,你看他不但指明是圓教而且是稱性,稱乎如來的本性,與如來本性相稱的,相稱的,是盡量發揮的,完全沒有保留的,稱性就是這個意思了,是這樣子的圓教,那麼這七個字不多,但是份量很重,是吧?份量很重!下來說: “日釋道隱於《無量壽經甄解》直判本經為「本願一乘、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 這是日本的和尚道隱在《無量壽經甄解》這本書,這本書很好,他判本經是什麼呢?判《無量壽經》他說是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頓到了極點叫頓極,極頓的意思。因為日本人的古漢語還是有點日本味,頓到了極點了,頓速就是快啊!頓極頓速,快到極點了!是圓融圓滿之教,這是圓頓之教,圓融無礙,圓滿,一切具足,圓融是說無礙,圓滿是說具足,不欠缺什麼了,所以《無量壽經甄解》是這種的理論。 “彼土大德,多同此說。” 彼土指的就是日本,日本的古德對於這種說法都十分的同意,多數同意這個說法,因為日本他是遵從善導大師,所以他現在依淨土宗的有六千萬啊!日本有六千萬是淨土宗,是因為他們過去承繼了善導大師,所以基礎很好。那麼以下所引的都是日本的話,日本很遵從《無量壽經》,遵從四十八願。 “《大經釋》曰:「天臺、真言雖皆名頓教。然彼許斷惑證理,故猶是漸教也。明未斷惑凡夫,直出過三界者,偏是此教。故此教為頓中之頓。」” 那麼天台就是法華宗,我們國清寺的智者大師當年就在那兒,那個時候就是以法華為宗的。真言宗指的就是密宗。他說法華和密宗雖然都名為頓教,可是他承認是頓教,但是他還有話說,還有話說,雖然都是頓教,但他還是允許什麼呢?呃....他們法華的內容是什麼呢?是要斷惑證理,他還要把迷惑斷掉,然後證到了本體,明心見性。所以說他還是有步驟,還是有前後的嘛!所以說還是漸教啊!還是有步驟有過程有次第的,「明未斷惑凡夫,直出過三界者,偏是此教」,這個明就是顯明,顯明那個沒有斷惑的凡夫,那就是帶業的凡夫,煩惱具足的凡夫。「直出過三界者」,那就是超過了三界的。「偏是此教」,那就是只有這個《無量壽經》所代表的這個教了。「故此教為頓中之頓」,他不但說這是頓教,而且是頓中之頓。這個說法中國的禪宗聽了非常的不服氣,他要氣到跳起來的,氣到跳起來的。 “又日溪師云:「聖道諸教,理是圓融,益是隔偏,以其頓機難得也。是以教雖圓頓,望機自成漸。淨土言圓頓者,於圓滿速疾利益。」” 那日本人還有一位日溪法師他說:「聖道諸教」,如來這一代時教有很多教,就是說了很多。那麼「理是圓融」,講的玄理講的本體是很圓融的,都是無礙的。 \ 「益是隔偏」,這又是日本人的古漢語了,所以我們看了不太好懂。「益」就是利益,他對眾生的利益是有偏有隔的,不是普利的,講的道理是圓融的,但是他給大家所帶來的福利是有偏的有隔的,不是普遍的。 「以其頓機難得也」,像禪宗,大家看看實在是很難啊!現在雖然有些廟是禪宗,實際已經是第五度的禪了,不是真正達摩六祖的頓禪,達摩六祖的禪不是第五度,是第六度般若,因為這個頓機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一言相應就算頓契本心,一念不生就是佛。所以只有兩種情況,要不就是迷就是眾生,要不就是佛,他也不用看教,也不一定要坐禪,你看有一個人見了六祖他就說:「我不伸兩足。」什麼意思呢?他是修不倒單的,厲害了!他是不把那個腳伸出來的,就是不睡覺的,睡覺不躺下來睡的。可是六祖就回答他說:「我常伸兩足。」我就是伸出來睡覺,所以他不是靠修持,不是靠研究經典,那麼這個就很特殊了。現在不是這種根器了,頓機難得啊! 所以這個教它本身像禪宗都是圓頓,可是「望機自成漸」,這又是日本的文法了,不解釋不太好懂,對應化的機來說,什麼人當機就成為漸法了,那還有本來禪宗什麼都是頓法,可是他這個機經他一修,最後就成了漸法了,因為他的根機就是這個見解嘛! 所以「淨土言圓頓者」,我們對於淨土說它是圓頓,因為它是「圓滿速疾利益」,因為他的利益是圓滿的,所以你看動物都往生嘛!之前不是說過了嗎?像夏蓮居老居士他那個小佛堂的一隻小老鼠,老鼠都坐化了。所以它是普偏吶!圓滿啊!沒有剩下的,它快!一般說老鼠要修行要變了人,人還要修多久才能超脫?但是這個老鼠,牠就以牠老鼠的身,就解決了,所以你說快不快啊?所以底下就說一說了,說: “蓋指其它聖教,雖具圓融之理,但眾生根機粗淺,莫明其旨,無由躡解起行,而蒙法益。是故法雖圓頓,但以行人機淺,頓法成漸,圓法成偏。” 那麼其它的聖教雖然有圓融的道理,但是「眾生根機粗淺,莫明其旨」,不能體會圓融的意旨,圓融之旨。「無由躡解起行」,所以圓教一般都是你先要明白道理,然後「躡解起行」,跟著這個解而起了修行,所以要先悟後修,一般圓教都是先悟後修,你起碼有個解悟嘛!所以現在為什麼成就的人少呢?因為他並沒有達到這一步啊!都是在那修,他這是叫盲修啊!不能「躡解起行」,聞不到法益,所以法雖然是圓頓,但是行人的根機很淺,那麼頓法就變成了漸法了,圓法都成了偏法了。下來就說了 說: “但淨宗則不然,人人能行,皆得真實之利,不勞斷惑,直出三界,故實為頓中之頓圓滿之教也。” 這句話就是說淨土宗就不一樣了,「不然」就是不是這樣子了,就不是這樣子的。這個是人人能行,人人都能做得到的,而且都能得到真實的利益。「不勞斷惑」,不需要你去斷惑而疲勞而辛苦。「直出三界」,「直出」就是這樣子就出去了,噼!這樣子就出去了。不是需要你一步一步的,按部就班的,所以有的要生到天上,然後到色界無色界,慢慢的出去。「故實為頓中之頓圓滿之教也」。 那麼底下看我們中國人的,中國人的《圓中鈔》,《圓中鈔》是咱們《阿彌陀經》的三種名註之一,第三位,《彌陀疏鈔》,《彌陀要解》再有就是這個《圓中鈔》了,幽溪大師作的,這底下括弧裏頭的就是幽溪大師的話,我們來看看,說: “又《圓中鈔》云:「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方證圓果,以階不退。” 那麼像圓頓的法,你要先悟後修,這是一般的規律啊!你要先開圓解,不是咱們這種的理解,我們這種理解淺得很,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就錯會了,以為我看了很多書,我明白了這個道理,我也聽了很多講演,我也查了很多佛學大字典,我都能夠講的下來,我都能講,講只管你講,你的解不是圓解啊!所以要悟,圓解是屬於悟,你要先開圓解然後才修圓行嘛!信解行證啊!不然你行你怎麼行啊?這個行是在解之後的事情啊,它是這樣子的一個步驟的,你沒有解你怎麼行?道理根本不明白,所以你這個行不是真正依據這個道理的,你自己認為的那不行啊!所以這個行是要解之後的。 「破三惑而方證圓果,以階不退」,那麼修了之後你破三惑了,三惑就是見思惑、塵沙惑跟無明惑,這三個惑次第斷,首先一般先斷見惑,斷了見惑你就證得初果了,然後斷思惑,思惑斷盡了證阿羅漢,再斷塵沙惑就成菩薩,無明惑斷盡了就成佛了,所以四十一品無明斷一品增高一位,增高一個地位,證了圓果那才是真正的究竟不退了。下來再說: “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指阿鞞跋致,義為不退)…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 那麼這《阿彌陀經》是怎麼樣子的呢?這裏說了,「但說彼土依正二報」,直說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在這個裏頭讓大家開解生信,沒有什麼還要開圓解了,就不需要了,不是這麼要求了。你對於這個能夠理解了,你生了信心了,對經典所說的極樂世界你嚮往了,能夠相信,沒有懷疑了,然後你發願了,就是《阿彌陀經》講的,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七日持名能夠到一心不亂,臨命終的時候就往生了,一往生就真正的跟阿鞞跋致站在一塊兒了,同等地位了。所以我們知道《圓中鈔》它這是《阿彌陀經》的註解,《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一部經,《阿彌陀經》稱為小本,《無量壽經》稱為大本。這裏說的是,這個是五濁惡世的無上醍醐啊!不須要開圓解就可以修,那麼愚夫愚婦都可以用得上。 “可見鈔意亦與上引日德之說吻同,且所謂「無上醍醐」,自然應是契理契機最極圓頓之聖教也。” 所以《圓中鈔》它話裏頭所說的意思,就跟以上所引的日本大德的說法是相同的,相同的。幽溪大師既然說這是無上的醍醐,那當然也就是契理的,合理的,契機的,合乎大家根機的,最極圓頓的聖教。那麼他這個沒有很明顯的說出來,但是意思就是屬於這個,屬於這個意思。那麼底下再引日本人的話,這部書叫《禿鈔》,日本人的漢語所以用個禿字,中國人不大會這麼用的。我們看,說: “是以日《禿鈔》云:就頓教有二教二超。二教者,一難行聖道之實教,所謂佛心、真言、法華、華嚴等之教也。二易行淨土本願之教,《大無量壽經》等也。二超者,一豎超,二橫超。” 他說這個頓教裏頭有二教有二超,既然稱它是頓教,那麼頓教裏頭還有分別啊,這是日本的《禿鈔》裏頭說的,二教是哪兩個教呢?一個是難行聖道,一個是易行淨土。難行的聖道就是講的佛心,參究佛心,講真言密宗的,《法華》,《華嚴》等等是屬於這個教,這個是頓教,但是是個難行的聖道,所以現在依這個而成功的人很少了,很少了,現在大家聽說開悟的人很少啊!你看開悟的人很少啊!密宗成就的,這是念公他說的,說從解放到現在大家所找到的,知道公認的只有六個人,即身化光啊!但是當時的中國是十億人口啊!十億人口幾十年來才只有六位,那等於說一億當中不到一個,十億人口要有十個才能說是一億當中有一個嘛!所以難吶!不是不行,它難!只有少數非常少數的人能夠得到,不是一般大眾普遍都能夠得到這個利益的,所以這就變成難行道了,那其餘的都是如此。 二超是兩種超,一種是豎超、一種是橫超。那麼豎超是什麼呢?豎超是用自己的力量來修來斷的,叫做豎超,完全靠自力。但是淨土呢?因為是彌陀殊勝的大願,實際是靠他力,所以淨土法門是他力派是果教門。那麼剛剛說真言是密宗的一部份,密宗裏頭殊勝的地方也是如此啊,也是他力派啊,從果上起修的,所以由他力故,所以是超越成佛,超越常軌而成佛的,所以叫做橫超,橫超。下來說: “《甄解》釋云:「由自力修斷,故名豎超。淨土本願,真實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橫超。……橫超之頓,持名頓中之頓也。」” 那麼橫超之頓是什麼呢?持名是頓中之頓,所以頓中也有二教,有難行的,有易行的,但淨土法門是易行,那麼有橫超有豎超,淨土是橫超,是頓中之頓。 “以上諸德咸遵善導大師之說,判本經為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 這是根據善導大師的,善導大師是唐代的大德,他在長安的時候,長安城裏頭幾乎沒有人不念佛的,這個了不起啊!一個城市當中幾乎沒有人不念佛的,所以這是善導大師他的感化力,那麼所有供養他的錢他都拿來寫經,現在敦煌還找出來了,很多都是那個時候他請人家寫的,那還有他自己親筆寫的。那麼他說本經是頓極頓速,這個他就是《甄解》,《甄解》說的,這是日本的文化,圓融圓滿。 “如《甄解》稱本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實真如之道也。」” 那麼再把《甄解》的話拿來說,說這是日本的名著《甄解》,他說《無量壽經》是什麼呢?是「專中之專」,這是專門的學問,「頓中之頓,真中之真」,真裏面的真,那不只是真還超過了,超過那就是真裏面的真了。「圓中之圓」,所以這個讚嘆就到了極點了,讚嘆到了最高最高點了。他說是「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所以判教應該這麼判,說這是圓是頓,而且依他們這些人的說法呢,哦,那是極圓極頓啊!所以註解從各方面這些古大德他們的論點呢,我們就可以比較明顯顯著的,來比較這個《無量壽經》真的是極圓極頓。 那麼這個上面引日本人的話引得多了,那我們再看我們中國的大德,《彌陀要解》,那《彌陀要解》雖然很薄,但是是蕅益大師從大光明藏自然流出的經典,他九天寫出這部書,就花了九天的時間而已,而這部書印光大師讚嘆之極!這裏就引了兩段《彌陀要解》的話: “《彌陀要解》云:「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蕅益大師說釋迦牟尼一代的時教,他的一代的教化唯有《華嚴》明一生圓滿,只有《華嚴經》說你這一生就圓滿成就了,一生圓滿是靠什麼來一生圓滿呢?它的因是什麼呀?那就是在末後,華嚴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麼原文是導歸安養,那麼安養就是極樂,用這個法來勸華藏的海會大眾都同往極樂世界,那蕅益大師就感嘆的說,說嗟乎!就是感嘆嗟乎!「凡夫例登補處」,這個淨土法門凡夫都是照例登了補處,一生補處。現在彌勒在兜率,這是一生補處的菩薩,他只要再到人間示現一下就成佛了,所以這稱為一生補處菩薩,凡夫到了極樂世界都是登了一生補處,都如同現在兜率內院的彌勒大士一樣,這是「奇倡極談」啊!這種倡導是奇極,奇到了極點了,不是普通的,非是普通啊!是登峰造極之談。「不可測度」,不可測度就是不是凡情所能夠推測,所能夠考慮的,你想不到,度是計度,就是考慮之意。那麼說「華嚴所稟」,華嚴所以稟明一生成辦的這個內容,「卻在此經」,在這個經才能夠實現。「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從天下至今,從世間上有古有今,從時間上有古有今,這個今就是包括到現在,一直到現在都是這樣,都是這樣,都是信的很少,這個鮮是少,少得很,信的人很少,那懷疑的人很多。「辭繁義蝕」,言語很多,道理就不明白了。「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所以蕅益大師說我只有把這個心挖出來給你們看,說到這種程度啊,說到很傷痛的話,古今都是如此,都是一樣的,對於這樣子的事情不能相信。 “《要解》復云:「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指《無量壽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廣歎述,窮劫莫盡!」” 那麼這個《要解》後頭又說了,說「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此經就是指的《無量壽經》。「住世百年」,特別要留這部經《無量壽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含識」就是有情,廣度眾生。這是「阿伽陀藥」,阿伽陀藥 Agada,是應萬病的藥,是萬病的總持,就是說的這部經。是絕待的圓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就是不是你用頭腦去想就可以想得出來的,不是你用言語所能夠表達的。華嚴的奧藏,華嚴很深奧的法藏;《法華經》的秘髓,很深密的精髓;一切諸佛的心要,佛就是傳心法門嘛,以心傳心,心中的要,要點。「菩薩萬行之司南」,「菩薩要六度萬行」,這是總的指南針,「皆不出於此矣」,都不出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之外啊!那麼他說「欲廣歎述,窮劫莫盡」,蕅益大師他說我預備要更廣的來讚嘆來敘述,可是這個敘述你把一劫的時間都花進去了,也說不完啊!那麼再看法華,註解說: “夫《法華》者,乃天臺宗崇為純圓獨妙者也。《華嚴》乃賢首宗尊為別教一乘,事事無礙,全圓之教也。今蕅益大師指出,天臺之純圓,賢首之全圓,其秘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可見此經正是全圓。” 《法華經》天台宗認為是純圓獨妙,天台宗是獨尊法華,他說法華之圓是純圓,它的妙是獨妙,法都是妙法,經的名字都是叫妙法的那只有《妙法蓮華經》了,這是獨妙,他自稱他這個教是純圓獨妙,《華嚴》雖然也圓,但是沒有它純。 那《華嚴》就不這麼說了,《華嚴》他說他是:「別教一乘,事事無礙,全圓之教」,因為到了這個四無礙,到了這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只有華嚴獨具,十玄門吶!所以事事無礙只有華嚴才是全圓,圓的全部,那別的就不是了。 “又為法華之髓,復是純圓。故云此經正是圓中之圓,此與日本諸大德之判教,異口同聲,正如宗門所謂,一鼻孔通氣者也。” 那麼現在再看蕅益大師他的話,他說華嚴的秘藏,全圓的秘藏,法華純圓的秘髓都在《無量壽經》,所以天台的純圓,賢首的全圓,它都不出這個經之外,所以說這個經是圓中之圓,所以這個內容,蕅益大師雖然沒有像日本人這麼明顯的提出來,但是意思都是一致的,都是一致的。所以禪宗他們說這是一鼻孔通氣,一鼻孔通氣,這兩個人一鼻孔通氣啊!那就是兩個人的見解相同,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古德和日本的古德,在這個地方是一鼻孔通氣的。 “近代淨宗大德印光法師讚《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見《要解》之判此經如佛親判也。” 這是近代的印光大師,大家都尊崇為淨宗的大德,他讚嘆《彌陀要解》,說理跟事都談到了極點了。「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這是《佛說阿彌陀經》以來第一部的註解,他就認為這是超過了《彌陀疏鈔》了,超過了《彌陀疏鈔》了,第一部好註解啊!「妙極確極」,妙是到了極點了!確是正確準確也到了極點了!「縱令古佛出世... 」就是古佛再出世重註此經..,再來註解這部經,註解這部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所以《彌陀要解》這個書大家是可以多看的,尤其是要以淨土宗為自己修持的人,你看印光大師這麼讚嘆,所以印光大師之可尊,可值得尊敬,從這幾句話就可以看得出來了,說這些話不容易啊!那眼睛就是要比別人亮,所以我們要依止善知識依止大德,首先他給我們的好處是他的眼睛要亮,他給我們指的方向才是正確的方向,這就是念公說過的這句話,他說你沒有眼睛,又不相信一個有眼睛的人給你帶路,那就很麻煩了。所以印光法師這些讚嘆《要解》的話,他的功德也是無量。 那麼底下我們再引《疏鈔》,《彌陀疏鈔》裏頭蓮池大師就稍有不同的講法,其實對我們都好嘛!我們不是要比較,都要吸收。請看註解說: “又《疏鈔》云:「依賢首判教分五。謂小、始、終、頓、圓。今此經者頓教所攝。亦復兼通前後二教。……圓全攝此,此分攝圓。」” 他說《華嚴》小、始、終、頓、圓,這個經是屬於頓教,也通前後,往前面通是終教,往後面通是圓教,《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本身是頓教,往前通可以通終教,往後通可以通圓教。「圓全攝此」,就是圓教全攝這兩部經。「此分攝圓」,這個部份攝了圓教。對於小本他是這麼說,那是因為小本的事事無礙沒有發揮的很多,小本就是《佛說阿彌陀經》。那麼對於大經他也沒有提大經,他只提小本,他這個說法是可以成立的。 “又云:「四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無礙法界。此三諸教所有。四事事無礙法界,唯華嚴一經有之。名為別教一乘。……以華嚴全圓,今得少分。……圓教全攝此經,此經分攝圓教。故蓮池大師判小本為分圓。故列舉大小二本中事事無礙法界十例,以證《阿彌陀經》分屬圓教。」” 還有說到這個四法界,四法界就是事法界、理法界...那麼理就是本體,也就是妙明真性,也就是真如,也就是實相。那麼事法界是從這個本體,從心所顯現出來的森羅萬象。理事無礙,理跟事互相無有妨礙,圓融的。事事無礙這是第四種。那麼前面三種呢,就是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說「諸教」就是大乘教都是共同的,都談到理事無礙,可是談到事事無礙的,就只有華嚴一經有之。這是蓮池大師的話,名為別教一乘。那麼現在他就說是《華嚴》的全圓,我們淨土也有一部份,就是少分,圓教也攝了這部經,這個經攝了圓教的一部份,所以他就判定《阿彌陀經》是分圓,是圓教,但是沒有那麼圓,沒有全圓,是部份圓。可是他很有苦心啊!就是蓮池大師啊!他就把大本小本裏頭找出很多經文,來證明這裏頭有華嚴的事事無礙,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就不要死在句下,我們要看當時的這個時機的一個情況。 “可見蓮池大師亦判《阿彌陀經》為圓頓之教,此則中日諸大德之所同也。所異者,或崇之為圓中之圓,或謙之為分屬於圓。此蓋機緣之異,而善巧不同耳。蓮池本懷與善導、蕅益暨日本諸大德何嘗稍異。” 那麼蓮池大師也判了《阿彌陀經》是圓教是頓教,這是跟古今其他大德相同的地方。所不同的在哪兒呢?有的尊崇淨土法門的就把這個稱為圓中之圓,不但是圓而且是圓裏邊最圓了,最極圓了。那蓮池大師他謙虛啊!一個是我讚嘆自己的法門,一個是我謙虛,我只是分圓,一部份,我是圓但只是分圓,那這個就是跟當時的機緣有關係了,所以我們有時候不能不看機緣吶!不能不看時代的時節因緣。但是當時的社會是什麼情況?我們看看註解就說了,說: “蓋《疏鈔》之作,正當狂禪風靡之際,故不得不權宜善巧,俯就群機,而作方便之談。” 所以這就說得很清楚了,什麼原因呢?你看在蓮池大師那個時候,明朝那個時候,那時候就是狂禪啊!普遍全國上下不信佛教的,就是儒家或者是一般念書的人,就是我們說的知識份子,沒有不談禪的,好像你要不明白你要不說說點禪,那你這個人就是面目可憎,語言無味,那你就不夠風雅了,就是文人墨客對於禪宗的書沒有不看的,像近代的郭沫若,他的詩就有這樣子的話,說「泥牛入海莫消息」,這個怎麼講呢?哪有這個話什麼叫泥牛入海啊?這個是禪宗的話了,所以他們都讀過,不過像這樣子的人少了。過去明朝的時候沒有例外的,所以那時候蓮池大師的《疏鈔》一出來,跟蓮池大師辯論的人曹魯川,很著名的一個人,就和蓮池大師辯論了,他很不服氣,他要說《華嚴》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怎麼的好,像那個時候日本人說《無量壽經》超過《華嚴》,要這樣當時辯論那就沒完沒了了。曹魯川當然後來就被蓮池大師給說服了,那其他的人還是接受不了。所以因此也要看當時社會的情況,也要照顧大家的水平嘛!「故不得不權宜善巧,俯就群機,而作方便之談」,所以這句話就把這個原因給道出來了,所以就要權巧方便,俯就群機,只好只承認是部份圓。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不要或者說不要有不同的說法,或者說蓮池大師比不上其他的人,有這些看法那就不很恰當了。 好,那我們今天這堂課就一起暫時學習到這裏。那麼接著下來的內容,註解的內容,我們下堂課再來繼續。好,謝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