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約翰‧羅貝爾的《靜謐與光明:路易‧康的建築精神》
2022/07/11 05:07:36瀏覽521|回應0|推薦10
Excerpt:約翰羅貝爾的《靜謐與光明:路易康的建築精神》

自然不做選擇……自然只顯現它的法則,而萬事萬物,就是這樣由人類的選擇興環境的互動共同設計出來。
藝術牽涉到選擇,人所做的所有事物,都是以藝術為之。
(Nature does not choose, it simply unravels its laws and everything is designed by the circumstantial interplay where man chooses. Art involves choice and everything that man does, he does in art.)
——
路易 (Louis Kahn)

路易康視建築為可度量的物質和非度量的結合,他用「靜謐」(Silence) 這個字眼代表非度量的事物,使用「光明」(Light) 這個字眼代表可度量的事物。康視建築存在於「靜謐」與「光明」之間的門檻處——也就是他所稱的「陰影的寶庫」。他認為偉大的建築開始於對非度量的領悟,然後把可度量的當作工具去建造它,當建築物完成,它帶領我們回到當初對非度量的領悟中。
——約翰羅貝爾,〈前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58681
靜謐與光明:路易康的建築精神
作者:約翰羅貝爾
譯者:成寒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7/03/27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路易康是現代建築大師,本書以精緻的散文闡述其建築哲學及精神,既可一窺建築大師的創作動機與創作精神,也可增進讀者藉由散文方式更加了解建築的奧秘。
以圖文書形式呈現,流暢的小品散文附上攝影圖片,完整呈現建築大師的建築思維以及作品風貌。本書除了可稱為了解路易康建築哲學的必讀文本,更是精湛、富含哲思的優美散文小品

作者簡介
約翰羅貝爾(John Lobell)是建築師。他在紐約布魯克林區普瑞特學院(Pratt Institute)任建築系教授,教建築理論和建築史,並兼任該校課程主任和教師委員會主席。一九六五年他獲賓州大學建築碩士學位(當時路易康任教於此),接著在一九六六年拿到賓大第二個碩士學位,主修建築理論。羅貝爾教授經常為 Artforum, 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AIA Journal Arts Magazine撰稿 , 並受邀至美國各級學校演講。他身為紐約建築聯盟理事會一員,擔任獎學金和獎勵委員會主席;一九六年代,他擔綱該組織活動主持人,企劃了一系列前衛環境參與藝術展,他自己的作品包括「走廊」──一項地勢空間的發現,在一九六七年建於建築聯盟所在地。

Excerpt
非度量的與可度量的

科學家在哪?詩人在哪?詩人從非度量的起點出發。朝向可度量的目標前進,可他始終保持內心那非度量的力量。常他朝向可度量的目標前進時。他幾乎不屑寫下任何字。儘管他渴望能不寫什麼就能傳遞詩篇,到最後他終究屈服於文字。然而,在使用任何表達方式之前,他已經歷了漫長過程,等他選定了方式,只需短短幾個字句就已足夠表達。
……

人的一切沒有一件是真正可度量的。人絕對是無可度量的處於非度量的位置,他運用可度量的事物讓自己可以表達。


靜謐與光明〉

靈感是對太初 (beginning) 的感覺,彷如一門檻,靜謐與光明在此相會。「靜謐——非可度量的存在之欲,表現之欲,新需求之泉源與「光明」邂逅——可度量的,實存物的施予者出於自然律與意志被造物的度量,而交會的門檻即靈感即藝術之聖殿即陰影之寶庫。


藝術家在表現聖殿中為藝術所做的奉獻我稱之為「陰影之寶庫」(Treasury of Shadow)。位於那雙重地帶:由靜謐到光明,由光明到靜謐。光,實存物的施予者,投射出它的陰影,而陰影屬於「光明」。所有的被造物都屬於「光明」也屬於「慾望」。

我將「光」的散發比擬為一對兄弟。我心中清楚得很,既不能稱兩兄弟,而說「一」亦不妥。然而我看見一是慾望之體現「為表現而存在」,一 (我不說「另一個」) 是「為存在而存在」。「為表現而存在」是不涉及光的。而「為存在而存在」則是無所不在的灼爍之光。這個無所不在的光源可以視作是狂舞中的火焰,燃燒自己,化身為物。我相信「物質是發出來的光」(Material is spent light)

「靜謐與光明」,靜謐並非很靜很靜,你可以說它是無光 (lightless)、無暗 (darkless),這些都是新創的語彙——Darkless——根本沒有這個語彙,可是用了又何妨?無光、無暗。存在之欲,表現之欲,有人會說是雙重靈魂——如果回溯既往,思及「靜謐與光明」曾經並存的事物。它們可能依然並存,若分開的話,只是為了討論方便罷了。


建築〉

我認為藝術是一種神諭。一種為藝術家所滿足的氣氛。倘若藝術家做了某件作品,他會將它奉獻給藝術,宛如藝術的地位高於作品。藝術不能成為藝術,除非它是一件作品而非抽象的東西。把建築的出現視為人性表達,是極為重要的。因為我們活著就是為了表達。

依我的看法,一座偉大的建築必須從非度量的起點開始。在設計時必須透過可度量的方法,而最後必定成為非度量的。用來建造的唯一方法,使一座房子實際存在的唯一方法就是透過可度量的,你必須遵循自然律,運用大量磚塊,構造方法和工程學,然而到最後,當建築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它喚起了非度量的特質,接著「實存」 (existence) 的精神便接管一切。


建築師〉

一個人做事的方式是私人的,可是一個人做出來的作品可以屬於每一個人。最偉大的價值存在於你無法擁有主權的領域裡,在於你所做的事當中;不屬於你擁有的部分最為可貴,那是你可以給予的;因為那是你較好的部分。這個部分屬於人類整體的一部分,屬於每一個人。你覺得你真正想奉獻的是在下一個作品中,而已經完成的作品總是不夠完整。我相信即使是巴哈這樣偉大的作曲家,他所做過的每件作品似乎皆屬別人所有,臨終前他依然認為自己什麼都沒做,因為人比作品偉大。他必須不斷地做下去。

我相信造就一位建築師要花很長的時問: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成為一個有抱負有宏願的建築師。你可以在一夕之間成為一個職業建築師,然而要感受到建築的精神,從這精神中去做出奉獻,那麼花的時間要更久。

那麼建築師處於什麼樣的位置?他是傳達空間之美者,而空間之美即建築的真正意義。思及有意義的空間然後創造環境,它即成為你的創作,這就是建築師的位置所在。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205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