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介西西的《哀悼乳房》
2013/12/30 22:43:20瀏覽4177|回應1|推薦7

淺介西西的《哀悼乳房》

顯然在 20 年前錯過了這本好書,但終究是「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65275
哀悼乳房
作者:西西
出版社:洪範
出版日期:1992/09/01
語言:繁體中文


  《哀悼乳房》為作者再次調整筆路,以文學方式縝密撰寫出來的一本關於醫療自救的奇書,從不同的角度剖析她自己染患乳癌的現實,深入描寫其過程,反省其身心感應,全面揭露疾病的因果,打破禁忌,期望重生,一方面襯托出一個知識份子面對癌症魔魅時如真似幻的人生體會,一方面更以全書廣泛而深入的自我檢驗,對社會男女提出實際有效的規勸,安慰、和指導,允為一前所未見的大著作,非常溫馨感人。

作者簡介
西 西 
  原名張彥,廣東中山人,一九三八年生於上海,香港葛量洪學院畢業,曾任教職,現專事文學創作與研究,為《素葉文學》同人。著作有洪範版《候鳥》、《象是笨蛋》、《母魚》、《耳目書》等十餘種,文類典型豐富,源頭深入古今中外,所以風格變化生動,為當代最勇於試驗新手法突破新境界之名家之一。


「把泳衣輕輕捲起來,彷彿還聽見淅淅瀝瀝的水聲。」(泳衣, 第一頁)
西西在這本書並非單純地按照時間序來記述自己罹病的過程,還包含許多章節之間建議跳讀的有趣連結,其實是相當用心設計的一部作品。
又好比是一開始的〈泳衣〉,平鋪直敘那一年夏天怡然自得的游泳經歷,卻是鋪陳出生命中即將面臨突如其來的改變——因為生病而無法游泳;更因為切除乳房腫瘤而無法穿上泳衣,之後或許也只能回想起那淅淅瀝瀝的水聲。

然而,西西是樂觀主義的、是意志堅強的,她幽默看待罹病的倉皇失措並且重新適應生活。
縱然,「浴室」成為想要逃離的戰場:
所有浴室裡的歡樂都過去了。如今,我對浴室竟然充滿排斥的感情,再也不浸泡泡浴了,也不獃在裡面看書,聽音樂,每次洗澡,不過是站在花灑底下匆匆淋浴一陣,抹乾身體,穿上衣服,逃兵-般遠離戰場.浴室成為我的戰場,我掙扎著,逃避自己的軀體彷彿逃避可怕的鬼魅。(〈浴室〉, 第六七頁)

縱然,她也不禁開始欣羨別人泳衣底下完整無暇的身體:
我呢?如今穿上一件永遠不用脫下的奇異新衣,很普普藝衛味道,大概是達利那樣的畫家設計的,裁縫當然是外科醫生了。(〈鞦韆〉, 第七七頁)

因而,西西以《莊子》中庖丁 (手術的醫師) 解牛 (患者西西) 自我解嘲,但其實是關於生命形體的一番醒悟:
替我做手術的醫生也愛音樂麼?我們是多麼陌生的人哪,他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他,然而,我的生命操在他的手中,而我必須信賴。做手術的時候,他的腦子裡想些甚麼?在他的心眼中,我是一頭全牛;還是一些牛骨頭牛筋和骨肉?麻醉藥真好,臨到血淋淋的時候,我忽然變得不在場。對於我,一次手術,就像莊子〈養生主〉裡的庖丁解牛,只見庖丁,而不見牛。我還來不及看清楚或者感覺那刀鋒,醫生卻已把刀抹淨妥藏起來。寫完了庖丁,莊子接著寫了五十字右師的獨足,以往覺得這是綴段式的寫法,從解牛到拐腳,有甚麼關連?如今讀來,自覺比別人另有深一層的體會,肉體上的全缺,且不管是天生抑或人為,的確是並沒有關係。(〈庖丁〉, 第九八、九九頁)

另外,個人覺得〈皮囊語言〉應該是這本書裡頭最啟發人心的一篇。
「我們是在長期不斷的誤讀和重譯裡獲益」,關於皮囊的語言及發聲究竟要如何解讀與回應,相當值得我們省思。

〈皮囊語言〉
受了十多年學校的教育,我們都成了視腦袋的人了離開學校,常常追尋的是精神食糧,看書、看電影、買畫集、買唱片,全是餵子。老師從來不教我們買甚麼東西吃,沒有人說該不該喝牛奶,要不要少吃鹽和糖。凡是精神的,都屬高尚、尊貴;凡屬軀體,就變成卑賤、鄙陋上美館看畫展是高雅的事如某畫展有一個大衛,有一個維納斯,那是美。可是這種美,彷彿又脫離皮囊而立起來,成為精神,僅僅是精神的東西了。至於上市場買菜就變成無知婦孺了皮囊附身,我們卻越來越陌生。(第二九七頁)
……
小時候,皮囊語言是一個勁兒的哭。母親從種種跡象揣摩皮囊說些甚麼話。肚子餓了麼、太冷太熱還是蚊子咬、甚麼地方不舒服、撒嬌?那可是皮囊的黃金時代,一說話,立刻就有回應。儘管不一定對應。然後小孩漸漸長大,皮囊的話也漸漸少了,偶然才發一次聲。拉肚子,是說你著了涼,吃了不潔的食物;發澆,流鼻涕,那是說你患惑冒。(第二九九、三○○頁
)
……

皮囊的話越來越多,活像在體內鬧革命,抗議許多事情。醞釀罷工、要求放假、爭取特別津貼?可是我不知道它想要甚麼,過去不好好和它對話,現在只能總它的訓話,但問題在,它究竟正在說些甚麼?白血球少了麼?是不是缺乏甚麼維生素或礦物質?人和人的溝通非常困難,和皮囊通話更加不易。部門那麼多,各有投訴,皮囊語言之下,又割分不同的地區言語,骨頭說骨頭的話,肌肉說肌肉的話,神經說神經的話。自從人類建造了通天塔,我們再也難以彼此交談了。(第三○一頁)
……

能言,它的語言同樣包括聲音和圖像,它書寫的文字,在我們的軀體上留下符號。我們用心電圖、超音波、X 光照射透視,都能找到圖象的符號,皮囊真是善於表述自己的語言家,幸虧這樣,我們才能在世界上活了那麼久。二十世紀大多數的思想家最關心的課題是語言,揭示語言的奧祕成為使哲學科學化的關鍵。天生我們有一張嘴巴,兩隻耳朵,我們在不斷解釋自己的時候,更應該留神地聆聽,不要讓嘴巴過分膨脹,而耳朵日漸退化。我想,地球是一個更大的皮,它不是正發出許多語言符號?我們人類如果仍然不肯聆聽,早晚就要失去這最後一具安身立命的大皮了。(第三○二、三○三頁)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0253679

 回應文章

我依舊不是普普斯特
話說
2014/01/02 04:58
我以為老大哥會關注西西對於福婁拜的詮釋,居然是別的點。所以,老大哥新的一年就如往常一般的呵護嫂子吧~

西西很特別,曾經跑到新亞書院聽牟宗三的課。我讀她的《我城》(有入圍中文100強喔!),她把香港人當時被殖民時的身分認同焦慮寫的絲絲入扣,一直有新舊交替的傷感,很感人(因為寫論文而腦殘差不多失去言說能力)。所以她應該是既西化保有中國傳統的作家吧(張愛玲?)。

還有,我小時候,被改編自她的小說〈像我這樣一個的女子〉的同名電影嚇哭,年紀小小就知道身為一個人的悲哀。
le14nov(le14nov) 於 2014-01-02 07:59 回覆:

這本書裡頭對於福婁拜的詮釋,感覺上是點到為止,畢竟翻譯問題有太多細節了...

最近先挑了她的《縫熊志》來看,這是一本具有童趣的布偶書以歷史名人為底,像是水滸傳裡頭的史進、楊志、燕青...相當特別。

而接下的計畫,看來就是《我城》和《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