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智慧需要突破「吃素障」與「不殺生障」
2016/11/10 00:19:07瀏覽5128|回應8|推薦32

 

學智慧需要突破「吃素障」與「不殺生障」

科學與佛法的對話

 

根據楞伽經「離有與無」的邏輯,

如用「殺界」形容生與殺的標準與界限,

依理論物理、化學、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的「常識」,

則「觀察殺界,至極微亦不可得」。

 

去國數十年,逢一機緣幸得早早地退休。帶著期盼回到故土,卻看見許多奇怪的事不斷上演,直是:


少小離家老大回,但見人心蔴三斤」


老頑童因儒家的傳承及科學的薰習,從未崇奉或反對任何宗教。初抵台南就發現廟宇處處,「佛道雙修」之人多如過江鯽,素食業更是蓬勃鼎勝。


有次不小心走進一家素食店點肉食,知情後馬上道歉,並開玩笑說自己是卑「鄙」的人。店家問為什麼?答:「肉食者鄙啊!」店家根本聽不懂,說:「不可以這樣講!人人都有善根啊!不是吃肉就卑鄙」。原來他們是佛教徒。


又一次,遇到個受過菩薩戒之人,宣說吃素是因五戒首戒殺生,學佛一定要吃素。問他:「你的身體好嗎?」答:「百病不生!」問:「為什麼?」答:「因為吃素,我的免疫力極強!」


老頑童聞之不禁童心大起,戲曰:「那你是說,你殺生的能力極強吧!」


不是嗎?免疫力強是百病不生的「因」──因在體內建立了強大的武力,來犯者不論有辜、無辜必殺之。「敵人」,如病菌,要殺;「非敵人」,如過敏原,也要殺──這是自己殺自己的內戰;而失去免疫力的人,如愛滋病患者,會被「無害」的酵母菌殺死。在科學家眼中,人失去了免疫力祇有死亡一途;而有免疫力則無時無刻不在殺,成千成萬上億地殺(如吃「腸益菌」殺「害菌」,服用的劑量單位以億計)。


本來老頑童吃不吃肉皆隨心、隨境,了無罣礙。初學佛時,立即生起「吃素障」及「不殺生障」,因為很多佛教徒為了「不殺生戒」都在吃素。


追問下去才發現眾說紛紜,「生」及「殺」的標準因「人」而異。甚至有位很正派的「七星級」法師教導修護高爾夫球場草坪的信眾,先播放三天三夜的誦經,警告蟲鼠離開,如逾時不走者「殺之無罪」。


還有一位台灣密宗,鼓吹放生毒蛇的上師到馬來西亞弘法,教信眾回家後不必拜佛,只要拜上師們,因為「上師就是佛」,而且他們會教一個咒,信眾出門前先唸了,踩死小蟲,它們可以立刻成佛。老頑童心想,乾脆讓你一腳把我踩死,我不就成佛了嗎,還要努力地修什麼行?


這些「市面上」的理論及標準對一個一生以生物學、生物化學及分析化學專業從事醫學、環保、生態研究之人而言,確實難以接受,因而生障。


幸好遇到白雲老和尚,他說:「佛教徒不一定是學佛的人」,「吃素不等於學佛」,「牛馬從生到死都吃素,但成不了佛」。清楚了自己是「學佛的智慧」的人,不是佛教徒,「吃素障」因此解了。


「不殺生障」之生起涉及「不殺生戒」及《入楞伽經斷肉食品》必須詳加分析、研究以決疑。


「不殺生戒」並未訂「生」的範圍;《斷肉食品》則說「不殺無辜有情」等語。既生惑障乃回歸經典,擴大檢視的範圍,發現其它經典祇說「眾生平等」而且只有「度眾生」沒有「某些眾生可殺」之語。以現代人的普通常識來想像「眾生平等」,比千百年前容易得多。因為「一切眾生之類」皆由分子、原子組成。


從原子週期表上看眾生在原子的層面還是「不平等」的。但細到質子、中子、電子的層面,眾生就「平等」了,因為原子都是由這三者以「不同數目」構成的。再細到微粒子的層面,連「有相、無相」都不言而喻地「平等」了。


對於「有沒有殺生」的認知,平常人和科學家起「諍」的原因,在蒼然客「無有」中(千佛山雜誌230期月刊)分析得很透澈。他說:『我們平常人的習慣是,把看不見的認定是「無」,把看得到的當作是「有」;因此「無」與「有」的定義,是以人的感官覺知能力的界限而訂的。如果每個人的敏銳度不同,其對「無」與「有」的尺寸認知,當然也會有所不同』。


三千年來人類認知的敏銳度,已從人本位的原始感官覺知進化到,使用精密儀器協助的覺知,其範圍也從身邊的人事物擴大到對宇宙整體及地球環境、生態的覺知。


古人覺知「要護念有情如獨子」(大慧菩薩語),敏銳度祗限於人吃的肉類,他們不知道也不需要「護念無情、非情如獨子」。用這種不夠敏銳的覺知標準生活到今天,才知道「不護念無情、非情如獨子」的後果,造成熱帶雨林逐漸消失,臭氧層減損、北極冰帽急速融化,氣候變化加劇,土石流猖獗,水資源短缺....統稱「大地反撲」。


所以用古代標準約束今人,當然會產生「不服氣」的問題。今人需要對整個地球上的「一切眾生之類」作「平衡的護念」,不是對所有的人作「某些東西准不准吃」的規範。


「不殺無辜有情」的「無辜」二字在生物學上就要起爭議。若說蚯蚓、海蔘不可殺,那麼同屬低等無脊椎動物的病原蟲呢?它們都不是「自己要侵入」人體的「無辜有情」,為什麼可殺?


《斷肉食品》說:「勿臥穿孔床,微蟲住其中」。今人對微蟲的覺知也從古時的跳蚤縮小到用顯微鏡才看得到的「蟎」,如果執著於「文字相」則今人的床及被褥均不可用,連木板床也不可睡(有縫隙)。


從生物化學的觀點來看,問題更多。生物化學是研究構成「生命的分子」(molecule of life)的變化,一「生」必有一「滅」,而且生滅互為因果循環不息。這個循環包括地球上的一切「有、無、非情眾生」之類,變化速度之快「剎那億萬生滅」也不足以形容。這些「生滅」都是「自然性」且具「平等性」,沒有什麼該不該的問題。那麼人有什麼「資格」規定那一個環節的「滅」叫作「殺」呢?


醣類(碳水化合物)是青菜把無情的二氧化碳、水及光能合成的「生命的分子」;我吃了青菜(殺),醣類進入我的體內成為我的「生命分子」(不可殺),但又被我的身體分解(殺)成為熱能、二氧化碳及水。這個極度簡化的循環中,醣是青菜時可殺,是我時不可殺,但我自己卻可以殺它。這種「殺」的標準算什麼呢?


如辯稱醣祗是我體內的分子,不能代表「我」的生命。試問我體內的那一個分子,甚至那一個器官可以代表「我」呢?如再辯稱我這張人皮內包裹的「全部」才能代表我的生命。那麼尚未排出的毒素、汗、尿、屎、二氧化碳及尚未消化的食物是不是「我」?

事實上祗要有心跳、呼吸、體溫(生命的跡象),這個「我」,每一剎那都在變(即「無常」),無量的分子中有些不停地合成、轉化形成「新的我」,有些不停地分解離開「原來的我」。這一剎那的我在下一剎那已經消失,「我」在那裡(即「無我」)?從生物化學的覺知證得:『一「有」境瞬即變為另一「有」境,此即一切法無自性』(《入楞伽經》)。


因此無論用古代或現代的任何標準來辯論「生」或「殺」,祗是七種空性中「最下,須遠離」的「相對空」而已。這也是佛為什麼要我們觀照無常與無我,而把修行的目標放在「去四相、四見;不住於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更要時時警覺「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圓覺經》)才是真菩提道。


佛法和科學都講邏輯。一篇科學論文,首先陳述「目的」,再述「方法」,繼之以「結果,討論及結論」。佛法的「目的」是了生脫死,入無餘涅槃;「方法」是「除障」,即去除每個人自己「習染」中會障礙達到「目的」的東西。


「習染」是經由境緣而生的心識造作。佛說「相」是因人的習染是在相上打轉,必須從相上教我們「修心」之道,直至明心見性(《入楞伽經》)。因為佛法是對人說的(白雲老禪師語),六祖把《金剛經》中的「卵胎濕化.....」眾生之類,解作譬喻人性的「迷性、習性、隨邪性、見趣性....」。他的邏輯可證之於《楞嚴經》卷七、卷八。


卷七細說十二類生的名相,包括鳥獸蟲魚;而卷八說「除滅淪為眾生的十二顛倒」,不為鳥獸蟲魚說,全是對人說的,見於相關經文:如「人」依此修證,漸次深入,得以「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跳出依「文字相」解義,改從「人性」看「不殺生」則顯現了「不起殺心」的意義。


如果修行是修正「身口意」,則「殺心」不止於身的行為,還可以看到「口」的殺。例如想行之間不能建立間隔,五蘊剎那完成,口舌如刀劍,殺人於無形,是「用口殺」(口誅筆伐)。縱容自我意識作祟,嗔念大起「恨死某人」了,是不是「以意殺」呢?所以「殺心」起於意,行於口,隨之以身的行動,不都是犯了殺戒嗎?證諸《楞嚴經》:「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殺心不除,塵不可出」。


「殺心」還有「否定」的思考,包括「他我」之殺,即否定其它生命的價值,及「自我」之殺,即否定自己生命的價值。故依「人性」思惟而得的認知雖屬「人法」(白雲老禪師語),似近乎修心養性之旨。


菩提寺「頭門」上大書「不二門」三字。不二法門是佛法的湛深法門。《入楞伽經  三萬六千一切法品》以牛角與兔角喻法與不二法。


從相上看,牛有角,兔無角,是相對法。經曰:「離於有與非有者,更不作兔無角想,以相對故,彼不想兔無角;亦不作牛有角想,以觀察牛角,至極微亦不可得,故無究竟實法。如是即聖智現證境界,離有與無」。


「離有與無」是進入「不二門」的敲門磚,未達「現證境界」都還是門外漢。門外漢辯論「有」殺生、「非有」殺生,或不斷肉食「有」障、「非有」障,均為在相上打轉的相對法,雖為學佛過程中必經之途──發現一障則求法以除之──一旦突破此障,即捨此法,「法不可住」(維摩詰居士語)。


本無障卻因「求法」而生新障者,必係落入「相對」的陷阱而不自知。


自思佛之所言必有饒益,三萬六千法門,門門不離菩提道。取捨之間端視個人根性、興趣、敏銳度及當下修養的程度。


「觀察牛角,至極微亦不可得」之語,從微粒子的「粒、波二性」上可以體會一、二。這種「顯形、隱形世界」(引蒼然客文)的研究是許多團隊在數十年前開始的,時至今日已成科學「常識」。如用「殺界」形容生與殺的標準與界限,依理論物理、化學、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的「常識」,則「觀察殺界,至極微亦不可得」


修習佛法,思惟的主題不在獲取「答案」,而是化解問題(白雲老禪師語)。若有「答案」便是因「我執」而生。幸運的是由於觀察「殺界」得不到「答案」,反而促成了觀照「離有與無」得以突破對「吃素」及「不殺生」的「我執」,不再「在相上打轉」,乃得自此二障解脫。


「不二門」的智慧是「如來未說一字,未答一字」(《入楞伽經》),亦即法輪的軸心。今後修習佛法當以此為「戒」,常存於心──起心動念之時依隨法輪轉化,但時時不忘回歸軸心之所在。(註:「如來」的法義是「大自在」,並非某一個人或神。)


延伸閱讀(有關佛法):

須彌芥子與上帝粒子 http://blog.udn.com/jfeng13x/86306856

科學家學佛法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634783

學智慧需要突破「吃素障」與「不殺生障」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184932

肉非葷腥:(破解「學佛必需吃素說」的迷思)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291274

「若以色見我」之註解(真正的法義)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980719

入眠的小偏方(佛法實用篇)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865245

247 「佛」的意義是「老師」(平易近人的佛法 2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3571812

色即是空(下)(平易近人的佛法 4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3833400

自知 http://blog.udn.com/jfeng13x/82101600

空與魔~~消減煩惱的方法很簡單 http://blog.udn.com/jfeng13x/131558981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feng13x&aid=81184932

 回應文章

貓喵X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21/06/09 03:29
這系統好笑~讀太快不給推薦~讀太久也不給推XD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jfeng13x) 於 2021-06-09 22:10 回覆:

哈哈哈,的的確確是妙不可言的惱人系統!

哈哈哈


海倫小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12/10 08:23
今晨讀到一句話,與您分享。

「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但沒有人想改變自己。」~列夫‧托爾斯泰
我們吞得下血肉,只因我們不去想我們做的殘酷有罪的事實。~泰戈爾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jfeng13x) 於 2020-12-10 10:21 回覆:

我修習佛法的目的是學消減煩惱的「調心」-- 調理自己的心態,使心境不隨六根接觸六塵的緣境起伏不定。在心平的狀態下看得會更清楚些,處理事物也會更有效率些。這些道理方法都是在「改變自己。」

實境是「知道的愈多,發現的問題就愈多,多到回答不出,或不敢再說」。天下大多數的事,是我們看不到的。當我們「看到」某一件事時,代表我的五蘊已經開始參與。

參見:21 一把尺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291892

五蘊隨緣境波動是煩惱之源。如能維持「心平」,則可從心所欲地做任何「善事」而不自陷於煩惱之中。不過「做善事」的先決條件在「能力可及」和「非概念式的事」。


思恩May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8/10/14 10:45

回復之事,您無須放於心上! 隨緣 ! 無須罣礙 !


您此文觀點確能點人迷津 !


更佩服的是您的論證!


以科學論證佛法,很早之前也有量子物理學論證佛法!


一切唯心,很多人確實迷失於表象!


謝謝您!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jfeng13x) 於 2018-10-14 14:23 回覆:
確如您所言,迷失於表相者,更易淪入怪力亂神的迷途。佛法提供的是調心之道,也是最平易近人的,必須在現實生活中體察自己的心理反應,方可逐漸不隨緣境起舞。心歸平靜眼更明。謝謝您來逍遙閣玩並祝週日愉快。

思恩May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06 10:12
佩服您的治學之道!感恩您分享知識與智慧!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jfeng13x) 於 2018-09-26 14:47 回覆:
遲覆!實在抱歉!當時才加入 udn 三個月,在混亂中尚不知如何追蹤留言。今天引用此文,方才看到。謝謝您的鼓勵!我很喜歡您的格子,也常去拜訪。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jfeng13x) 於 2018-09-26 14:51 回覆:
更正筆誤:當時才加入 udn 十天。您留言時是第三個月。尷尬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jfeng13x) 於 2018-09-26 15:07 回覆:
時光混亂,一錯再錯。您的留言是在貼文的「一年三個月」之後。尷尬

Jacky's blo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22 19:21
真佩服老頑童

吃素可以研究這麼深

其實我來解釋的話 可以很簡單

佛教講得是不刻意殺生

所以殺生不是殺來玩的

例如前方有螞蟻 

我們不刻意的去踩殺

但任誰也不能避免踩死微生物

“刻意殺生” 很多人都常犯 例如 打獵 甚至打蚊子

如果一定要吃肉

就唸經超渡牠

回教徒只吃誦經的肉

是一樣的道理 

至於為什麼不要殺牲

這是個人的修養

如果連殺牲都戒不掉的人

不可能有修養 遑論成佛

淺見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jfeng13x) 於 2017-09-23 14:27 回覆:
的的確確如您所言!我是從顯微鏡下看藻菌(細菌是植物)細胞開始進入科學領域的。第一個工作則是從多倫多大學醫學院開始,再發展到戴奧辛(民國69年)、農藥 vs. 動植物、環境化學...... 從細胞膜內的生命力來看,無法接受動物高於或不同於植物的「路人甲」知見,因而生「煩惱」。一旦突破至「離有與無」方才體悟到釋迦牟尼的修心真諦。不過一切都在個人,和他人無關。盼能多交換心得共勉之。祝週末愉快。

雪霏兒_Sapphir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23 09:11

我接觸過密教,他們要修加五加行(或四加行,加行又稱前行,是成為佛徒要做的最最最初階的事。像是禮佛,懺悔業障等),成為佛徒時,必須依止上師。

上師是幫助你成佛,對密教徒的意義十分重大。他們認為佛有時都不能度人成佛,而上師卻能,

所以上師對他們而言是多麼的重要。依止上師不是盲目的,而是須要觀察考量的,他們要長時間

觀察上師的行止,才能決定是否依止。因為依止生生世世的追隨,必須謹慎。

上師不是佛,是一個能引導你圓滿佛道的老師。在密教中許多上師乘願再來,不是因為自己,

而是弟子還沒有圓滿,他必須一來再來。

上師就是佛?我不敢妄言,更不苟同。這世上許多事都已被扭曲,管窺釐測是看不到事實真相,我們又沒有足夠的神通,只好努力不讓無明遮眼,並以智慧去判斷。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雪霏兒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jfeng13x) 於 2017-08-23 11:19 回覆:
自從不碰那些「概念式掌握不住」的東西,聚焦於「當下」己心的變化而調理五蘊,之後,才真正得到佛法的饒益。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jfeng13x) 於 2017-08-23 11:30 回覆:
內人有一篇文章,提供一部分我們「覺悟」到的方向(符合金剛經第一偈):理性看「緣與輪迴」 http://blog.udn.com/jfeng13x/82441145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2/29 17:42

很難接受上師就是佛,

個人心中只有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jfeng13x) 於 2017-01-01 16:26 回覆:

真抱歉,在這新年的第一天整理布落格,才發現您的留言。請原諒菜鳥搞不清布落格狀況的疏失!

完全同意您的看法,明明「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名號已經明說是「本師」(根本的老師),他也教向他學習的人「不要拜、求他」,可是此地「傳法」的人硬是把他當神,順便把自己提升到「神格」讓「信徒」來拜及「供養」(哈哈哈...笑得勉強)!


tt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贊成
2016/11/11 04:13
我們不都聽說過這句「自圆其説」的成語嗎?天下事幾乎沒有例外!豈應畫地為牢,自我侷限。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jfeng13x) 於 2016-11-11 12:02 回覆:
哈哈, 「天圓地方」, 人怎麼圓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