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25 00:44:13瀏覽14190|回應6|推薦111 | |
須彌芥子與上帝粒子 作者:異人 「冥王星三部曲:高度‧角度‧計時器」文中提到「老和尚已不需要自己的高度,亦即達到『道也不需要了』的修養,也因此他能夠具有『無限多的高度和角度』,對任何求法或親近他的人,展現『同樣的高度』而收教化之功。」這種把「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的「慧力」,究其本源,來自已達到「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兼容並蓄」的修養,亦即佛法說的「納須彌於芥子」。 《維摩經不思議品》:「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 唐代白居易的《白氏長慶集·三教論衡·問僧》:「問:《維摩經·不可思議品》云芥子納須彌,須彌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豈可芥子之內入得須彌山乎?」(摘自台灣Wiki)。 《星雲禪話》〈須彌與芥子〉也問:在常人的觀念裡,「須彌納芥子」是以大容小,這沒有問題;但是「芥子納須彌」,就讓人想不通了,因為小小的芥菜種子怎麼能夠含藏高大的須彌山呢? 這個古往今來同樣的問題,都有同樣的答案: 南朝齊代,婺州義烏縣(今浙江金華)的居士傅翕,多次談到芥子和須彌的關係,比喻諸相皆非真實,巨細可以相容,以此勸世人不要執著於眼前的名利、地位、榮譽等,事物是會轉化的,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煙雲。他在行將入滅之際,作《還源詩》以示眾弟子(摘自台灣Wiki)。 《星雲禪話》〈須彌與芥子〉則說:事實上,現象界中雖有「須彌」、「芥子」大小不同的差別概念,但在真理的世界中,則超越了大小、高低、尊卑等差別,是大小互容、平等無差、圓融無礙的境界。 其他今人對「須彌與芥子」的解釋,在網路上可以查到很多,皆眾口一辭。 作為一個「學佛智慧的人」,修心必須也認識「物」,亦即,知識經驗(智)的基礎愈廣,才愈能發揮出「慧」的力量,並相輔相成,故說:「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對於「芥子至微至小,豈可芥子之內入得須彌山乎?」因古人對「物」的認識有限,可以如斯問,如斯答。 今天的科學突飛猛進,早已深入「微粒子世界」,佛教界的權威人士怎麼可以只說:「在常人的觀念裡,『須彌納芥子』是以大容小,這沒有問題;但是『芥子納須彌』,就讓人想不通了,因為小小的芥菜種子怎麼能夠含藏高大的須彌山呢?」把自己當作「常人」,封閉在「只談心,不談物」的小圈子中呢? 「常人」真的「無知」到連炸廣島、長崎的原子彈都沒聽過嗎?三十年前的李遠哲和其他幾位華裔的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得諾貝爾獎的事,也沒聽過嗎?他們的成就,都發生在「微粒子世界」! 科學家對「尚未證實」的事物,戲冠以「上帝」,因其具有「神祕性」。最近連對「上帝粒子」的認識都有所突破,不再「神祕」! 摩根費里曼之穿越蟲洞第四季,在「上帝粒子存在嗎?」的單元中問到: 「我們是如何出現在這個宇宙?」因為科學家說:我們的宇宙最初是純粹能量的爆發,然而這股能量以某種方式轉換成物質,物質最後形成了恆星、行星以及構成你我的東西。我們的宇宙並未在瞬間燃燒殆盡,反倒存在了百億年。 長久以來物理學家推論,一定有種無形的力場延伸到整個宇宙,並且以神祕的方式將能量變成物質。如今科學家總算證明了這個理論上的力場的確存在。他們從這個力場製造出一種次原子粒子,稱為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俗稱的上帝粒子;看它是否能解釋萬物的生成之謎? 物質的固體性質,一直讓物理學家百思不解。40年來,他們一直想知道物質的形體是否來自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謂的上帝粒子?你知不知道上帝粒子本來的名稱叫做「該死的上帝粒子?」因為我們花了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卻一直找不到,所以就說「該死!到底在那裡?」 成千上萬的科學家都在等希格斯玻色子在高速粒子對撞實驗中現身。大爆炸之初,只有毫無質量的純能量粒子以光速在移動,但幾十億分之一秒後發生了變化,Somehow 希格斯力場啟動,讓某些能量粒子得到質量,也就是說,這些粒子不再以光速移動;物理學家認為,大爆炸後,宇宙開始冷卻,接著便出現了希格斯力場;有些粒子和希格斯力場產生交互作用並獲得質量,其它粒子仍是一堆沒有質量的能量。 幾十年來,科學家為了探索次原子世界,不斷讓粒子對撞;他們找到了兩種基本粒子,一種是費米子,這是攜帶物質的大質量粒子,另一種是玻色子,這是攜帶「力」的無質量粒子。 要是沒有希格斯力場,所有的粒子都不會有質量,沒有質量就不會有原子或化學反應,或是我們在宇宙裡發現的有趣事物,構成你我的元素就沒有辦法凝聚和減速,就不會有結構和生命。由於希格斯力場的存在,宇宙才可以存在那麼久,而使像人類這樣的複雜構造體得以形成。 …………………………… 科學家都在等待的高速粒子對撞實驗,在2013年已經有了結果:「看見並證實『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的存在」。2015年5月13日,台大物理系教授陳凱風及侯維恕,合併兩組龐大的數據庫,進一步證實「標準模型」理論的預測是正確的 ── 這個「標準模型」是物理界迄今對宇宙萬物為何存在,所能提出最完整的解釋。模型預測由哪些基本粒子組成宇宙,並描述這些基本粒子,如光子、夸克、希格斯粒子的特性,並均已在過去的30年中逐步證實。(註:聯合新聞網2015年5月15日報導) 在我們這些「常人」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需要知道那些複雜的方程式,但「基本常識的概念」一定要有;在四百年前,科學之父伽利略的時代,如果誰敢說:「地球繞著太陽轉」,會被天主教庭審判,然後綁在十字架上燒死,因為教會認為地球是上帝創造的宇宙中心;但是今天人人都知道那只是常識。 1969年阿姆斯壯踏上月球的一刻,月宮及嫦娥就徹底消失,雖然我們仍然可以抱著頌月的浪漫情懷,但「心」中清楚,並無月宮與嫦娥,因為那是普通常識。 相反地,使用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人,雖然對其中的元件、程式設計一竅不通,但照樣能夠上網,因為他們有操作使用的基本常識。 反觀「須彌、芥子」,雖然我們「心」中清楚那是「修心的比喻」,但對比喻所用事例的解說,卻需跟得上時代,不能自以為是地說:「須彌、芥子」僅存於心,不存於物。 以人而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體之不存,心將焉附?」何況佛法又不是狹義的唯心論!更何況「須彌、芥子」的「理」念,亦存於物中,而且非常符合物理學的「理」和實際的觀測。 回顧一下比起微粒子「相對古老」的基本常識:一甲子前的高中教科書中,就有原子週期表,我們還得背下「氫氧氮碳硫鈣鎂磷…….」那些元素;也已知道,原子是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的;雖然不同元素的原子個個不同,但構成它們的質子、中子、電子卻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這些「次原子」聚合的數目多寡而已。迄今,更進一步知道,整個宇宙是由能量及一些基本粒子,如光子、夸克、希格斯粒子等組成的。 從以上的實例中已知,不論是芥子,或須彌山,或宇宙,它們的「本質」都相同,是故,「芥子中自有須彌」是不足為奇的事!至少從六十年前起,受過高中教育的人都應該把「須彌、芥子」視作「地球繞太陽」那麼「自然」(現在美國的初中或「貴族小學」的教材中,都已介紹到這些「粒子」的基本概念)! 「須彌、芥子」之喻,表達的不外乎「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像「一毛端現寶王利」,「一毛孔有三千大千世界」及《楞伽經》所說:「觀察牛角,至極微,亦不可得」般,對古人而言是「不可思議」的;但在今世則是「可思可議」的。 台灣的教育相當普及,國民義務教育已提升到中學,而且大學、研究所畢業的,也為數可觀;尤其在這個資訊爆炸的 e-世代,如果不能善用「物中之理」,僅以古人的心態:「讓人想不通了」來面對「芥子納須彌」這類的問題,似乎過於草率,而且會錯失良機,不能把符合時代的新知識,延伸到討論佛經所說,如「眾生平等」、「一合相」、「光音天」.....等等,眾多的有趣問題上,豈不可惜?! 白雲老和尚苦口婆心地,要我們擴大知識經驗(智)的基礎,更要努力地使其發揮出力量(慧),用意就是希望我們能夠開拓知見,跟上時代,不要固步自封!
延伸閱讀: 冥王星序曲 http://blog.udn.com/jfeng13x/84134600 冥王星首部曲:瀟灑走一回 http://blog.udn.com/jfeng13x/84242955 冥王星二部曲:「瀟灑走一回」後記 http://blog.udn.com/jfeng13x/84352942 冥王星三部曲:高度。角度。計時器(2之1) http://blog.udn.com/jfeng13x/84458588 冥王星三部曲:高度。角度。計時器(2之2) http://blog.udn.com/jfeng13x/84586136 (原冥王星三部曲外一章)須彌芥子與上帝粒子 http://blog.udn.com/jfeng13x/86306856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