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16 09:37:15瀏覽2870|回應8|推薦272 | |
一年級下學期,孩子開始在每一篇國語課文標題下用注音符號混合國字寫著,「文體:記敘文」或「文體:詩歌」。小一的孩子就開始學習辨識文體?我忍不住好奇問孩子:「你知道甚麼是記敘文嗎?」 「當然知道啊!」兒子信心滿滿地說:「ㄐㄧˋㄒㄩˋ文…就是空兩格,繼續,逗點,再繼續,然後再逗點,再繼續。」 我一邊好笑,一邊嘗試解釋文體的涵意,孩子卻毫不理會,堅持地說:「是真的!詩歌就不用一直繼續喔 。」 如果文體是一種結構形式,孩子也許已經用他自己的經驗和觀察解釋了框架。而後,更多的學習將引領他修改對知識或生活中許多框架的看法。孩子們將在無數框架的內外躊躇徘徊,直到完全陷入,如成人般無法自拔? 印度諺語說「三十歲以前,人是習慣的主人;三十歲以後,人是習慣的產物。」 成人陷在自己學來的各種行為、價值、思考的框架中,讓生活習以為常卻也得以安全穩當地運轉著。我們在熟悉的生活框架裡繼續著自己的成見、重複著自己的想望。但我們不相信生命從此難以推陳出新,我們嘗試不斷納入更多的新內容、累積新事物,讓「更多」成為豐富的同義字、「更多選擇」成為創新的機會。 因為如此,我們繼續著自己的框架,不能引導孩子挑戰我們所習慣的思路?我們繼續且擴張對下一代的期望,努力給予孩子們大量的學習試探? 有一回在孩子的安親班裡,看見同學們正在比賽背唐詩的速度。一位同學背得非常流利。我問道:「你知道這首詩的意思?」 「誰要知道意思啊!」同學回答,孩子們開心地笑成一團。 看著孩子們天真地演出「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我跟著笑了,不管充滿生澀字眼的詩中是否帶有屬於孩童的詩意,它仍可以是孩子們一個沒有目的的遊戲。 但我仍驚異一年級的孩子有人已經熟背「將進酒」、「琵琶行」,更困惑著國小教育如此沉迷於攔截孩童的記憶力。 「先背起來,長大了就會懂。」或者:「先記下來,多學一點,總有一天用得到。」 我們將儲蓄的美德在教育中廣為延伸,希望填塞大量知識,讓孩子們囤積在大腦,以替代我們無力呼喚孩子們的獨特潛能? 肯‧羅賓森爵士在推動學習革命的演講中,幽默諷刺地提出學齡前兒童爭取進入知名幼兒園面試時的問題:「你都已經三歲了,怎麼才這麼一點履歷?」我想起朋友提醒我:「多元才藝很重要。尤其要幫孩子多收集獎狀。」獎狀、音樂認證、各種參賽證明是一種評量孩子多元才能的標準。「多參加社團可以收集更多獎狀。」朋友說讓孩子參加學校弦樂團,雖然沒出席演奏,還是可以分得一紙獎狀。 這種怪異的收集興趣在家長間瀰漫著,也在孩子的生活中潛伏著。「老師說集滿200個榮譽章,就可以換一張獎狀。」孩子入學後,我試著理解這種兌換、交易方式的「嘉獎」。它給予孩子們更多公平追求榮譽的機會? 還是以數量彰顯價值?提早孩子的量化思考? 有位旅美二十年的高中同學,對於她的孩子小學期間不考試有一點疑惑。「總覺得基礎教育不夠多。」 「你指的基礎教育是甚麼呢?」和我一樣同為「台灣媽媽」的另一位老同學追問。 「嗯…例如數學。」她有點猶豫地回答。 也許我們的學習經驗讓我們深信,孩子需要一定「數量」或更多的數學基礎教育?讓我們懷疑某種表面上看來嫌「少」的學習。 但她卻很欣喜自己的女兒主動爭取高中畢業典禮致答詞,女兒自己撰寫的演講稿始終保密。因為她希望表達完整屬於自己的台詞,憑自己脫穎而出。而她確實也爭取到畢業上台致詞的機會。 根據英國作家艾倫狄波頓一個有趣的統計,二十一世紀初,一名用功程度普通的人文學院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可能瀏覽過八百本書籍。相較之下,在一二O五年的英國,一個富有的家族若能擁有三本書,就算相當豐厚了。我們閱讀的書籍數量遠遠超過奧古斯丁或但丁!「我們的學習問題也許不是接觸知識的廣度,而在於吸收知識方式。」 多元學習的價值,也許不該愈來愈崇尚「多學、多存、多得」的儲蓄習性?擦亮一雙不一樣的眼睛,讓我們看得見被陳舊習性所框限的其他價值、其他可能性。陪著孩子仰望天空無數的星辰,不是尋找最亮眼的那顆星,不必擁有更多計算不完的星星,而是找到自己的光芒,自己的星星。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