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02 20:55:08瀏覽4846|回應26|推薦132 | |
女兒全校學生穿上學長生前最愛的鮮橘色衣服,在校園集會追念早逝的Zach。 去年畢業自北維湯瑪斯傑佛遜高中的白人學生賽克.布朗特 (Zach Brunt,下圖,網路圖片),4 月18日在所就讀的耶魯大學實驗室中自殺身亡;三天後,哈佛大學大四華裔女生張文蒂(Wendy Chang,譯音)被發現自縊于學生宿舍中。樂觀、優秀、積極、進取,是和這兩名學生相熟師長同學們的共同印象,對於前程似錦的年輕學子選擇走上這條絕路,親友震驚之餘,有更多的問號。 19歲的布朗特是我家老三田徑隊的學長,據女兒陳述,她這學長自學能力超強,求知慾旺盛,除了玩樂器、學外語、熱衷科學實驗,他一進耶魯大學就獲延攬加入Drop科學隊。該隊伍與國家太空總署進行無重力科研,布朗特和隊友原本計畫在19日南飛休士頓展現最新研究成果,卻在行前自殺,該隊伍也在極度錯愕與哀痛下,取消行程。對於平民百姓的「自殺」,美國主流媒體在新聞良知道德考量下,少予報導,當然,除了不「揭人瘡疤」,最主要的還是尊重家屬,而大學生的校園自殺,敏感度更大,校方為顧及校譽、形象,也多不予聲張。此外,MIT2000年發生韓裔女學生Elisabeth Shin在宿舍自焚身亡,Shin家把MIT一狀告到法院並提出2千多萬的訴訟,各校更如驚弓之鳥,盡可能淡化校園的學生自殺案件。 未在媒體曝光,並不表示問題不存在。在布朗特、張文蒂之前,本學年度在美東各名校自殺的案例不勝枚舉,麻省理工學院有三人,其中一人是在同校任教的日裔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利根川進之子;波士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曼哈頓音樂院、蘇佛克大學、、、都有零星案例;2010- 2011學年,維州威廉瑪麗學院至少有三名學生,再前一年康乃爾大學有六人,他們都以家人難以接受的方式,提前從人生舞台畢業。 四月除了是名牌大學放榜的月份,大華府區以「考試+甄選」招生的磁性高中也陸續放榜,日前社區也傳出一名八年級的華生未考上被家人責罵而自殺的消息,所幸家人及時發現、救回一命。據聞,這並非第一次,在大陸移民的中文學校,家長競比子女成就,一位在該系統任教多年的老師坦言,過去就聽聞一位學生沒考上名牌大學而鬧自殺。 布朗特、張文蒂是否受「憂鬱症」困擾,不得而知,但這「隱疾」流行於各大學校園已是不爭事實,根據美國自殺預防基金會(The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Suicide Prevention)的統計,全美每年約有1100名大學生、研究生死於自殺;每六名大學生就有一人是憂鬱症患者。而在金融風暴後就業市場遲滯,害怕畢業即失業又得背沉重學貸的大學生,壓力更是空前。 不同於其他的自殺者家屬選擇噤聲不語,自我療傷,布朗特父母日前強忍悲慟接受WJLA華府第七號新聞台專訪,除了希望大家記住賽克的一切美好,也提醒為人父母者勿忽視耀眼子女身後的那片厚重烏雲,學業的壓力、精力透支、自我要求高,布朗特先生後悔,他未能預先提防這片烏雲,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 青少年心理醫師里文醫師 (Madeline Levine)曾在她的暢銷著作「優越的代價」 (The Price of Privilege)中分享她25年在明星學區擔任心理諮詢的不少案例,她特別提醒,有憂鬱症或躁鬱病因的青少年單飛升入大學,在面臨沉重課業壓力或感情問題時,一想不開就容易走上絕路,家人不可不警醒。 獨生子是耶魯大二生的馬州楊修微上周聽到兒子告知學弟自殺的消息,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那麼優秀的孩子,怎會做如此的傻事? 」楊修微稱,一些孩子在大學前一向是學校的尖子,進到強手環繞的耶魯,可能壓力太大了! 自殺案例時有所聞,提醒我們做父母的,真的應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困擾。驕陽耀眼燦爛,卻也往往讓人看不見風暴降臨前的烏雲。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